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哪怕蓝玉极力说柳淳的好话,蓝姑娘也是不以为然的。
可谁知道,这个柳淳还真是青年才俊啊!
光这个长相,她就一百个愿意啊!
蓝姑娘愣了半晌,突然意识到自己满身的“战利品”。
完了!
没脸见人了,太失礼了,谁家的姑娘像她这样啊!
死了,死了!
情急之下,蓝姑娘把兔子大雁扔了,头上的雉鸡翎也给扯下来,随手抛出,捂着脸,撒腿就跑,转眼消失无影无踪。
好巧不巧,雉鸡翎正好落到了柳淳的脸上!
真准!
蓝玉的嘴角在抽搐,“那个……小女,小女平时不这样的,她,她人挺好的。”蓝玉努力解释,只是他嘴本来就笨,遇到这么个尴尬的局面,就更不知道怎么说好了。
“你,你觉得我女儿怎么样?”蓝玉鬼使神差,问了这么一句!
柳淳还能说什么,干笑道:“挺,挺美的。”
蓝玉大喜过望,莫非说柳淳的眼光特殊,这事情峰回路转了,他忙得意道:“你小子真有眼光,我这个丫头,随我!就是漂亮!人也好,简直没的说!”
柳淳瞬间无语了,蓝玉又抽风了,他猛然想起,这家伙还要招自己当女婿呢,不会就是这个疯丫头吧?
柳淳吓得不寒而栗,连忙哂笑道:“我,我是说,雉鸡,鸡……太美了!”说着,还把雉鸡翎捡起来,塞到了蓝玉的手里。
这位梁国公老脸瞬间变得铁青……敢情我的丫头还不如雉鸡好看?你小子也不是好东西!蓝玉也来气了,“行了,你去东跨院的客房歇着吧,有人教你面君的礼节,等着天子的旨意吧!”
柳淳本就不愿意跟蓝玉搅得太深,听到这话,喜出望外,就差笑出声了。赶快一溜烟儿,去了跨院。
蓝玉瞧着他的背影,又是气,又是恼!
这个该死的丫头,怎么就不给他涨脸呢?
……
蓝玉生气,蓝姑娘此时却是傻了,她一口气跑回了闺房,呆呆坐着,一动不动,两只眼睛发直,根本没有任何的焦点。
在她的眼前,不断晃过柳淳的模样。
那是一张少年感十足的面孔,偏偏眼神又是那样深邃,好像星星似的,真好看……就像戏文里说的张生似的。
想着,想着,脸就红了。
别看蓝姑娘是将门虎女,喜好舞刀弄剑,骑马打猎……可她也有憧憬的时候,还记得是三年期,科举放榜,那个姓黄的探花郎就长得很好看,披着花,骑着大马游街……京城好多人,都跑出来看。
蓝姑娘也偷偷出来,足足追了好几条街道。
后来蓝玉几次提起亲事,她总是想找个白面书生,青年才俊……奈何蓝玉死活不同意,有冯姑娘的前车之鉴,蓝玉生怕女儿再被负心汉伤害,因此坚决主张在军中找一个。
可军中的混小子,勋贵们的纨绔子弟,哪里入得了蓝姑娘的眼啊!
这对父女僵持了两三年!
蓝姑娘都想破罐子破摔了,哪知道柳淳出现了。
长相气质,完全符合她的要求,老爹又喜欢。
按理说,这是天赐的姻缘……可,可偏偏初见变成了这样……真是太不巧了!
他会不会害怕?
会不会觉得自己残忍?
会不会讨厌自己?
完了,真的完了!
第一次见面就这样,接下来还怎么办啊?
蓝姑娘可坐不住了,她急忙把贴身的丫鬟梅剑叫了过来。
“梅剑啊……你说,你说什么样的女孩,招人喜欢?”
小丫头被问懵了,“姑娘,你,你怎么了?”
“没怎么,我就是想问你,我,我现在会不会很让人讨厌啊?”
梅剑连忙道:“不会。”
“当真?”
“当真!”小丫头拼命点头,“姑娘,你是国公爷的千金,姐姐嫁给了蜀王千岁,就凭姑娘的身份,地位,谁会不喜欢姑娘?”
被小丫鬟这么一说,蓝姑娘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就是说嘛,自己这么好的条件,没有理由不答应啊!
可是也不对劲!
听老爹说,那个少年郎挺有本事的,太子赏识他,燕王也重用他,如今连陛下都要召见……万一,他飞黄腾达了,自己岂不是没戏了。
别怪蓝姑娘着急,实在是她都快十七了,在京城这个圈子里,淮西勋贵当中,都成了笑柄。虽然表面上不在乎,可心里头介意着呢!
“梅剑,你说本姑娘该怎么办,才能让他……看,看上……”
“他?”
梅剑愣了,“姑娘,我都糊涂了,究竟是什么人,这么大的本事,让姑娘你魂不守舍的?”
蓝姑娘叹口气,轻声道:“就是我爹说的那个柳淳,他来咱们府上了。”
“是他?”
梅剑不服气道:“姑娘,都是两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我看这全天下的男人,都差不多!你不用为了他牵肠挂肚,提心吊胆,更不用想办法讨他的好,真不用的!”
蓝姑娘还在犹豫,“梅剑,你可不许骗我!”
“姑娘,我敢骗你吗!这样,我现在就去瞧瞧,这个姓柳的到底是何方神圣。”说完,梅剑居然直接掉头跑了。
她跟府里的护卫打听了一下,就直奔柳淳住的东跨院而来……我就不信了,这小子能有什么稀奇的?
小丫鬟气势汹汹赶来,结果回去见到了蓝姑娘,第一句话就是……“姑娘,我看你真的要改一改!”
梅剑小脸蛋泛红,“我瞧见了,他就在桌案上,奋笔疾书……侧着脸,皱着眉……姑娘,你猜我想起谁了?”
蓝姑娘白了梅剑一眼,“别卖关子,快说!”
“我想起了红梅阁里的裴生了……真是‘美哉啊,少年郎’。”这小丫头竟然憋出了一句戏词儿。
蓝姑娘更加愤怒了,梅剑这个小妮子,不会是要和她抢柳郎吧?
………………………………
第126章 老朱问罪
蓝姑娘失眠了,长这么大,头一次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不成,必须改变形象才行!
她爬起来,先把床头的宝剑摘下来,扔在了地上,又把一对柳叶刀给扔了,门旁有花枪,墙上有弓箭,靴子里还有匕首……我的天啊,这哪是女孩家的闺房,简直是兵器铺。那么斯文的人,肯定不喜欢这些吓人的玩意。
转了一圈,兵器扔光了,又想起来,还有盔甲,衣服,啧啧,连箭绣袍都有……蓝姑娘的脑袋大了好几圈。
真是造孽啊,怎么平时就没人提醒自己,该怎么做个好女孩啊!
她噼里啪啦折腾,早就把梅剑给惊动了。
“小姐,府里遭贼了?”
蓝姑娘瞪了她一眼,“鬼叫什么!我收拾一下不喜欢的东西……对了,你往后别叫梅剑了,怪吓人的,叫,叫小梅,听着亲切!”
小丫鬟翻了翻白眼,亲切?俗气!
“哦!我知道了,府里的确来了贼,把姑娘的心给偷走了!”
“你个死小蹄子,看我不撕碎你的嘴!”
蓝姑娘猛地蹿过来,来了个饿虎扑食。
“别啊!优雅,姑娘,你要优雅!优雅啊!”
……
主仆折腾了大半夜,好好的闺房,弄得跟没了毛的孔雀似的,蓝姑娘琢磨着,要买一点书画,弄些刺绣,文雅的装饰,把屋子重新侍弄一遍……对了,天都亮了,去瞧瞧我的柳郎……
她急匆匆跑到了老爹的书房,发现蓝玉正在吃东西,旁边还多了一副碗筷。
“人,人呢?”
蓝玉头也没抬,闷声道:“让陛下找去了。”
“陛下?”
蓝姑娘吓了一跳,责备道:“爹,你怎么没跟着去啊?”
“我去干什么?陛下又没叫我!”
“没叫你也可以递牌子求见啊!”蓝姑娘一屁股坐到了柳淳坐过的位置上,埋怨道:“他第一次进京,又第一次面圣,万一吃了亏该怎么办?”
蓝玉抬起头,认认真真,瞧着眼圈泛红的丫头。
“你啊,真是傻透了,那小子一肚子坏水,别把陛下给骗了就不错了,他还会吃亏?”
蓝姑娘愕然,她愣了半天,粲然发笑。
“真的?他那么厉害啊!真是太了不起了!”
蓝玉无话可说,只能低头狂啃肉馒头!
丫头算是没救了,怎么连好坏都听不出来了?
全都怪该死的柳淳!
……
“走吧,跟我去见父皇。”
朱标果然言而有信,他早早等在宫门口,把柳淳一路带到了御花园……没错,就是在御花园召见!
柳淳向两边偷瞄,顿时大失所望……皇宫的规制是不小,格局甚至比故宫还大三分,但是里面的东西太水了……
好好的御花园,没什么奇花异草,也没有太多的亭台楼阁,甚至连假山石的数量都很少……只有一块块平整的菜畦!
此时已经过了秋收的时候,菜畦上只有一些小青菜,密密麻麻长着。
看得柳淳都想揪几根下面条吃了……如果放在寻常人家,叫做田园风光,可是放在了皇宫,就让人觉得异常的违和!
朱标许是也觉得不好意思,就解释道:“父皇自从登基以来,就一直在宫里种菜,种粮……以前母后在的时候,除了处理国事,就是在侍弄菜园。头些年,下面有人进贡父皇一袋小米,煮粥很美味,父皇也喜欢,可担心扰民,只是让地方官吏提供一些种子,他在宫里自己种。许是换了地方,改了水土,种出来的小米根本不好吃,父皇还不许跟下面打招呼,让他们继续进贡……”
一路上,朱标给柳淳讲了许多。
那个英明神武的洪武皇帝渐渐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严厉,倔强,又极为自律,勤奋的邻家大叔……
终于,他们赶到了召见的地方,一个老者正在拿着铁锹,挖排水沟……柳淳目测一下,这一块有三排灌木,看样子是茶树,老者在一排茶树的前面,挖起一锹土,覆盖在茶树的下面的枯枝和粪肥上面。
柳淳大约看出来了,枯枝和粪肥能给茶树提供养分,挖出一条沟,方便冬天排水,免得伤损茶树的根……这老者是个行家啊!
柳淳向四周瞧了瞧,径直拿起一把铁锹,学着老者的样子,也开始挖土,覆盖在根部的枯枝和粪肥上,干得有模有样。
朱标略微迟疑,心里头暗叫:行啊,这小子够可以的,无师自通啊!他还能说什么,也拿起铁锹,跟着干了起来,大约一刻钟……三个人当中,老者最先完成,柳淳紧随其后,倒是朱标,落在了后面。
老者扫了一眼柳淳挖的沟,从嘴里挤出两个字:“不错!”
正在这时候,有个穿着葱心绿小袄的女孩跑了过来,手里还捧着个茶壶。
“父皇,喝水!”
面对着小丫头,老者没法板着脸了,他伏身接过紫砂的茶壶,赞道:“好香啊!含山,这是你泡的茶!”
“嗯!”小丫头用力点头。
老朱喝了两口,给女儿竖起了大拇指。
“行了,去玩吧,父皇这里还有事。”
含山公主转头,正好瞧见了柳淳。
小丫头歪着头,瞧了好半天,突然道:“你,你是叫裴禹吗?”
裴禹?
柳淳不解……朱标这时候刚刚放下了铁锹,忍不住笑道:“十四妹真是好眼力!怎么样,这小子长得不错吧?”
含山公主眼珠乱转,竖起大拇指,由衷赞了句,“美哉!少年郎!”
柳淳差点喷了,你一个六七岁的小丫头,知道什么是美?尤其不能忍,说我是少年郎,那你算什么?
含山公主没管柳淳,猛地回头,对着老朱,颤声道:“父皇,会不会有人杀我?”
老朱瞧着戏精附体的女儿,也是哭笑不得,急忙伸出单手,把她抱了起来……这时候朱标笑呵呵告诉柳淳……原来在最近一段时间,京城风靡一出戏,叫《红梅阁》。说的是南宋末年,贾似道带着爱妾李慧娘游逛西湖,恰巧遇到了书生裴禹,李慧娘赞了一句:“美哉,少年郎”,竟引来了杀身之祸。
贾似道把李慧娘杀死,埋在了牡丹之下,又诓骗裴禹入府,想要杀了他泄愤……结果李慧娘的魂魄显灵,保护裴生出了相府,安全脱险。
这出戏不止在外面演,在宫里也演了好几次,弄得含山公主瞧见清秀的少年,就会赞一句。
原来不是特别待遇啊,柳淳还有点失望。
“傻丫头,你可是父皇的宝贝,谁敢杀你啊!”老朱笑道:“去玩吧,父皇还有事哩!”
哪知道含山公主居然没动,只是盯着柳淳看,十分认真地叮嘱道:“父皇,你,你不能,不能害裴生啊!要不会被人骂的!”
听着女儿小大人似的话,老朱是越发哭笑不得。
“行,父皇答应你,快去玩吧!”
费了好大力气,总算把含山公主给哄走了,小丫头还一步三回头,不停瞧着“裴生”,弄得老朱根本没法板起面孔。
“算你小子捡了便宜,不然朕非要问你一个抗旨不遵之罪!”
柳淳吓了一大跳,乖乖,他什么时候抗旨了?
“朕问你,普天之下,都用宝钞,凭什么在大宁,使用金银……你把朕的旨意,当成了什么?”
………………………………
第127章 连老朱也忽悠
谁说老朱是农民,不懂经济,你给小爷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柳淳推想过很多种情况,老朱或许会问钢铁厂的事情,或许会打听他的师承,或许会询问北元皇帝,或许……只是这么多种可能,老朱都放在了一边,直奔宝钞而来!
真是一剑封喉,直奔主题啊!
大明宝钞是从洪武八年,开始发行的,面额分为6种,有一贯、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钞一贯折合钱一千文、银一两、金二钱五分,与铜钱并用。洪武十年,规定商税兼收钱钞,三成收钱,七成收钞,交易一百文以上用钞,一百文以下用钱。
老朱还规定,如果举报伪钞,可得250两赏银。
由此可见,在市面上,宝钞和铜钱并行,而一些大宗交易,恩赏奖励,还是包括金银在内的。
柳淳从一开始,就极为排斥宝钞。
无他,这玩意贬值太厉害了。
他做生意,利润就是那么多,如果使用宝钞,一年下来,赚了百分之十利润,或许还不够宝钞贬值的,用宝钞结算,根本没有赚头儿不说,还要赔钱。
当然了,这话他不能直说的。
“陛下,钱钞并行,臣觉得用金银简便一些!”
“胡说!”
朱元璋才不傻呢,“金银成色不同,折价麻烦。远不如宝钞好用,朕颁行宝钞,也是为了方便百姓,你弃宝钞不用,莫非是要把大宁都司变成化外之地吗?”
这个老农民似的洪武皇帝,生气起来,还真是吓人!
朱元璋到底长什么样子,后世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那这位洪武皇帝,究竟长得什么模样呢?
先不说别的,马皇后作为郭子兴的养女,能甘心情愿,下嫁给毛头小子朱元璋……马皇后虽然不一定只看颜值,但若是老朱满脸麻子,还有个奇伟的大下巴,人家马皇后能看得上他吗?
而且不说别的,朱标,朱棣,这些皇子皇孙,都长得威严潇洒,没有一个丑陋不堪的,当爹的会难看吗?
即便老了,老朱也是颇为庄严,气势十足。
厉声质问,让柳淳心惊肉跳,后背冒冷汗,要知道就算是勋贵皇亲,老朱也是说杀就杀,绝不含糊的。
在一旁的太子朱标连忙道:“父皇,大宁刚刚归附,胡汉杂居,的确是化外之地。宝钞一时接受不了,也是情有可原,儿臣以为柳淳没错!”
“你闭嘴!”
朱元璋呵斥道:“别以为朕不知道,这小子给你送了个写话本的,你就总是帮他说话。堂堂一国储君,你未免也太容易被人收买了吧?”
朱标吓得连忙低下头,不敢再替柳淳说话了,他这个爹,实在是太厉害了,怎么什么都知道!
朱元璋把头转向柳淳,“朕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你能说出理由,朕可以宽宥,如果说不出来,朕就把你送去皮场庙!”
真是好狠啊!
柳淳的骨子里极为骄傲,哪怕面对朱元璋,也是遇强则强!
“陛下,臣的一位师长曾经说过……纸钞成本低廉,不过是一张花花绿绿的纸而已,何以能购买商品,充当金银钱币呢?”
朱元璋哼了一声,“你是在考朕吗?”
“臣不敢!”柳淳朗声道:“师长曾言,纸钞能值钱,是要靠赋予权力……北宋之时,商人发明交子,是几大商户,以自家财富作为担保。如今大明宝钞是陛下下旨发行,由朝廷的宝钞提举司负责,由此可见,是陛下用自己的信用权威,对宝钞进行赋权,换句话说,宝钞关乎陛下的脸面和信用,也是朝廷威严的体现。”
朱元璋依旧沉着脸,“不要说这些废话,你既然知道是朕让用的,那为什么不用?你是觉得朕的脸面不值钱吗?”
“陛下误会了……臣觉得正因为关乎陛下脸面,才应该想办法,用心呵护,避免宝钞贬值!”
朱元璋眉头微蹙,“听你的意思,是有办法让宝钞维持稳定了?”
不知不觉,老朱的语气已经缓和了一些……没错,这些年,宝钞不断贬值,遭到市面唾弃,老朱也是心知肚明,可他却没有什么好办法。
“来,朕听听你有什么高见!”
朱元璋随便找了块石头坐下,柳淳自然没有坐的地方,只能蹲下身,“陛下,若想让宝钞维持币值稳定,最好的办法,就是跟金银挂钩,只要能够兑换金银,宝钞自然就能值钱了!”
“废话!”
朱元璋怒冲冲道:“天下刚刚太平,国库尚不充裕,尤其是缺少金银……朕若是不缺金银,又何必发行宝钞?”
光是从老朱的提问来看,这位洪武皇帝就对钞法的事情门清……朱元璋虽然出身寒微,但十分好学,当了皇帝之后,尤其如此。
作诗,写文章,甚至连书法都别具一格!
那句“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在历代帝王的作品中,也是霸气十足的佼佼者。
柳淳知道,必须拿出点真东西了。
“陛下,臣这里还有第二条建议……臣觉得宝钞缺少了一个环节。”
“什么环节?”
“回收旧币!”
朱元璋皱眉了,还真是没有!
提举宝钞司,下面设有制作纸张,印刷,发行等部门,或许是在老朱和当朝诸公看来,钱发行出去了,又何必费力气收回呢!
“陛下,宝钞终日流通,即便再小心,也不免损坏。而由于缺少回收环节,越是破损严重的宝钞,就越是在流通中频频使用,这就是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长久下来,新旧混杂,市面上的宝钞数量失控,自然而然,就出现了贬值的问题。”
柳淳道:“陛下,还有一点,宝钞发行至今,已经有十多年了,且不说最初的宝钞破损严重,许多防伪的手段已经被破解,在市面上,出现了不少的假的宝钞,这样一来,更加剧了宝钞的贬值。”
“臣觉得,陛下应该责令宝钞司,不断研究新的防伪手段,推陈出新……同时呢,回收部分旧炒,如此一来,就能暂时稳住宝钞的币值!”
朱元璋若有所思,“那长久该怎么办?”
“当然还是增加金银储备,这才是货币的基石。中原缺少金银,人尽皆知。可辽东的金银很多,燕王殿下就发现了几处金矿,年产黄金五千两呢!”
朱元璋沉吟道:“辽东苦寒,即便有金矿,开采也不容易!”
“陛下可以发配犯人去辽东,让他们替朝廷淘金赎罪!”柳淳说这话的时候,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他也真是够胆大包天的。
第一次见朱元璋,老朱还打算问罪。柳淳就敢忽悠。
什么发配犯人去淘金!
万一找不到金矿呢!即便找到了,也用不了这么多人,多余的人该怎么办?
当然是交给他,用来屯田开发了!
光是北平牢里的那点“人才”,已经满足不了柳淳的需要,他急需开拓新的货源……朱元璋抓着胡须,若有所思。
“倘若辽东真有金矿,倒是上天恩赐。太子,你带着这小子回去,详细写个折子递给朕。”
“遵旨!”
朱标带着柳淳,离开了御花园……等打发走了柳淳,含山公主又笑嘻嘻出现了,拍着巴掌笑道:“父皇真好,裴生安全了!”
小公主的这句话,瞬间提醒了老朱……怎么轻易就放那小子走了?他干的坏事多着呢!
还没来得及审问,难道朕也老糊涂了?
朱元璋都开始自我怀疑了……
………………………………
第128章 来自徐妙锦的报复
从御花园出来,朱标就强忍着笑,他已经好长时间,没有遇到这么值得高兴的事了。
“你是我见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