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职场-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姚光启被说的满脸通红:“师傅,只看了一……”
姚光启的话没说完,后脑勺便被卜算子狠狠的抽了一巴掌,随后卜算子一脚踢在屁股上:“笨蛋还要找借口,当一辈子笨蛋吧。”
打完姚光启,卜算子转过头,看着江生:“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高过一浪,可你倒好,你这后浪被前浪拍在沙滩上。笨蛋,蠢货。”
江生被说的有些下不来台,他确实很委屈,因为师父玄机子从来没这么教过,也从没这么骂过自己,一着急,差点掉下泪,姚光启早已习惯了师父稀奇古怪的教学方式,也对师傅的怪屁事早已适应了,他揉了揉鼻子,要上来打圆场,卜算子见状,上来又是一脚,还怒气冲冲的说道:“自己学的着三不着两,还替别人说话,管好你自己。现在这点委屈都受不了,将来走江湖,哭能哭赢对手吗?”
卜算子说完,也不看两个小辈的反应,拿起树枝说了句:“我再演示一遍,看好了,以后我就不再整套剑法演示了。”
姚光启知道师傅说到做到,赶紧抄起自己的剑,在师傅一旁跟着练。
这一天,姚光启除了跑山,其余的时间都在练剑,有时候记不清了,偶尔跟江生对照一下,但江生记得远不如姚光启多,所以大部分的对照其实都没有用,姚光启无奈,只得再厚着脸皮去问师傅,卜算子是个好师傅,真正做到了圣人说的诲人不倦,有问必答,每问必细答,而且会一遍答疑一边演示,但卜算子还有个习惯,只要姚光启过来问,必是先一巴掌再加一脚,一天下来,姚光启的后脑勺又红又肿,屁股也火辣辣的疼,不过好在他早就皮了,也不在意这些。
就这样,之后的几天,姚光启一边勤练勤问,一边挨抽忍踢,剑法突飞猛进,不到十天就将五行剑法耍的行云流水,再与江生一试,果然不同凡响,不到十招就将江生制住,江生惊讶之余表示不服,两人再比一次,连五招都没走上,江生的剑就夺了去。
正当江生惊异于两人突然之间巨大的差距时,不防备卜算子从身后突如其来上来就是一脚,江生被踢得生疼,捂着屁股:“太师祖,您…”
“你什么你,大男人脸皮那么薄!”卜算子气鼓鼓的说道:“知道这小子为什么后来居上吗?他脸皮够厚,挨得揍更多,学能耐有什么抹不开的,不懂你就大胆问,挨得揍多了,自然就会了。”
江生似乎明白了,刚要开口问,却听卜算子说道:“去把你师傅叫来”
江生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又不得不遵命,只好硬着头皮去叫玄机子。
不多时,玄机子便出现在了师徒二人的面前,当然了,还是那副笑嘻嘻的面容,还是那一瘸一拐的姿势,还是那常歪少正的道冠,还是那个像手杖却从来不拄的陨铁剑。
玄机子笑嘻嘻的走过来,笑嘻嘻的行礼,然后不紧不慢的说道:“师叔祖您有什么吩咐跟我说就行,江生他傻小子一个,不会说话更不会看眼色,我先替这小子赔个罪。”
卜算子摆了摆手,生气的说道:“谁说江生有错了,这小子虽然是个笨蛋,但还是个好孩子,我挺喜欢,以后让他跟在你师叔身边,一起学吧。”
玄机子一听就乐了,赶紧回头看着江生:“那是这小子的造化,傻小子,还不赶紧滚过来磕头谢太师祖。”
卜算子一摆手:“叫你过来不是说这事的,还有别的事跟你说。”
玄机子笑着说道:“您老直管吩咐就是了。”
卜算子指着姚光启说道:“这小子新学了套剑法,你陪他练练,给他点教训。等他练好这套剑,我要看他到底能不能练八荒神剑。”
玄机子看了看姚光启,又看了看徒弟江生,终于明白老道士为什么要让自己来了,难道这个刚学不久小子比自己调教了几年的徒弟还厉害?玄机子没迟疑,拿起手中的寒血剑,笑着对姚光启说道:“师叔,弟子要造次了,请师叔手下留情。”
玄机子嘴上请对方手下留情,但他自己却没留情,闪电般出剑,姚光启根本就没看清他怎么拔的剑,那剑就已经过来了,好在姚光启早已经在果子阵中练就了机敏的反应,毫不费力的躲开了玄机子的剑,但玄机子的剑出招实在太快,没等姚光启拔剑,一拨又一拨的剑招连绵不绝的攻了上来,姚光启疲于应付,根本就没有反击的机会,五招都不到,玄机子的剑便架到了姚光启的肩头。
玄机子收招,依旧是一副笑嘻嘻的模样:“师叔果然不凡,江湖上能在我面前走五招的,真是不多”
………………………………
正文 77。进步惊人
虽然玄机子的话是夸奖,但姚光启还是显得有些尴尬,他刚要举剑再来,却没注意后脑勺方向,卜算子狠狠的一巴掌抽的实实成成,“笨蛋,那么多天的剑法白练了,果子阵白挨砸了,再来。”
姚光启已经没时间揉自己的脑袋了,因为玄机子的剑已经攻了上来,这柄剑实在太快了,凌厉的剑招跟他那笑呵呵的面容和慢悠悠的步伐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他没想到这么一个老好人,居然有如此闪电般的剑法。这一次,也只走了七招,姚光启还是败下阵来。
第三次交手,姚光启没有一味的退守,而是改为以攻为守,脚下和剑上发了十成的力,以最快的速度出招,姚光启对自己的速度和内力是有把握的,因为自从喝了蟒血后,尤其是跟师傅练习吐纳以后,他很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内力越来越充沛,力量和速度都有极大的提升,在和江生对练这段日子,他也越来越能熟练的驾驭这种力量了,所以才有了学新剑法后对江生的压倒性优势。
玄机子似乎并未觉得姚光启的全力出剑有多大的威胁,笑呵呵的站在原地,出剑的速度也不快,甚至明显比刚才慢了很多,但却不知为何,只是软绵绵的随意一挡,竟然将姚光启的全力一剑轻松的化解了,姚光启不解,但他没有松劲,反而是用出了十二成的内劲加快出剑,但与姚光启相反的是,玄机子的剑却一招慢似一招,都是很随意的出招,有些看起来甚至是胡乱出的,但就是这样,姚光启居然一招都攻不进去。
突然,玄机子加快了剑招,只一招,便将姚光启的剑压了下去,姚光启刚发动内力想强行将玄机子的剑弹开好抽剑重新来,但没想到剑上的内力竟然凭空消失了。
姚光启虽然还有些不服,但还是不得不说一句:“好功夫”
没想到刚说完,不知道何时卜算子已经来到身后,又是狠狠的一脚,“蠢蛋,没教过你吗?每天吐纳练气都是怎么教你的,人家这么简单的吸功化力,就把你的剑吸住了,你的功都就饭吃了吗?”
姚光启有些尴尬的说道:“他的剑法明明是水行,我以土行剑法应对,难道有错吗?”话没说完,又被踢了一脚。
卜算子气呼呼的说道:“不是开始就告诉你了吗?人家的修为远高于你,你就是五行相克也无能为力,他用剑法以柔克刚泄你的力,你功夫不如人,就不能再强用力硬攻了,你可以运气借力,反泄他的力。”
姚光启明白了,也不打招呼,再次举剑快攻,但这次玄机子的应对又不一样了,时而以快打快,时而以慢治快,快慢转换极快,姚光启完全跟不上节奏,又是不到十招,再次败下阵来。不用说,卜算子说话之前,又是无影脚先来一套。
就这样,姚光启一天吃了不知道多少脚,屁股是又红又肿,但是到了结束之前,姚光启已经能跟玄机子过上二十招了。
对于姚光启惊人的天分和进步,玄机子同样感到十分惊异,当他意识到这点后,他回去后仔细询问了江生,江生详细的将这些日子发生的事跟师傅说了,听完江生的叙述,玄机子彻底惊呆了,难怪那个怪老头会突然收起了徒弟,他意识到,一个旷世奇才已经出现了,自己不仅有幸见证了这个天才的成长,更有幸能成为天才进阶时的一个阶梯。
第二天一早,玄机子天刚亮就早早的来到了卜算子姚光启师徒的小院,他很想看看这个天才师叔是如何练剑的。此时卜算子正站在院子当中练功,练的正是五雷真法,玄机子虽然也曾见识过,但今日再见,还是看的呆了。
意识到了来人,卜算子收功:“这么早过来,想偷学老道的仙法?”
玄机子笑嘻嘻的说道:“弟子愚钝,学不了您的仙法,弟子特意来陪师叔练剑的。”
卜算子说道:“他去跑山了,不过也快回来了”
玄机子是既惊讶又后悔,惊讶的是这样的天才居然还如此勤奋,后悔的是自己来晚了。
不过玄机子没有失望很久,因为这一天姚光启在剑法上的表现和进步,不仅印证了他的想法,更让他有了更深一层的震撼。
仅过了一晚,姚光启不仅剑术运用的熟练的多,而且面对玄机子不断变化的招式和节奏,应变也灵活自如了很多,尤其是对内力的拿捏和运用,哪里该突然发功运力,何处要劲力平缓,哪一招要先强后弱,用的更加得心应手。
所以姚光启一上来就跟玄机子斗了二十几个回合,不过卜算子那老道士似乎总是不满意自己徒弟,不管怎么样,分出胜负后总是会不由分说先是拳脚相加一番,这老道士也真脾气差,教徒弟,能动手绝不说话,上来先打,然后再连损带骂的指导两句,但老道士这法子还真好使,每次这样指点过后,姚光启便能进步一分,玄机子每次都能感觉到,自己在同一个持续快速提升的对手交战,还不到半个月的时间,玄机子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有所保留了,不得不拿出十成的功夫,才勉强能在四十招内打赢姚光启,一个月后,就算玄机子全力出招,两人在百招内也很难分输赢了。
秋去冬来,寒来春往,一眨眼,姚光启已经上山半年了,这一天卜算子提前将玄机子师徒打发走了,然后将姚光启叫到跟前。
姚光启本以为是自己又哪里没做到,师傅又要打呢,没想到卜算子一改往日先动手再动嘴的风格,先是看了自己很久,然后才说道:“你来了半年,师傅也教了半年,你呢还算是个好孩子,师傅教的还能认真学,所以今日起,师傅再教你一套剑法,从此便不再教了。”
姚光启听着话头不对,赶紧说:“师傅,您不是要赶我走?我哪里又做错了吗?”
………………………………
正文 78。德州老店
卜算子摆了摆手说道:“我不是要赶你走,是你现在的功夫已足够应付一般的江湖琐事,而你原本志不在江湖而在天下,所以教你功夫剑法,只是让你关键时刻保命之用,你若想学,那些剑谱,就在屋里,自去取来自己学去,有疑难可以尽数来问,但为师就不再教了。从此以后,为师便让你专心学你的屠龙之术,研究你的治国平天下的大学问。”
卜算子说完便开始演示剑法:“这套剑法叫八荒荡剑,是为师我自创的独门剑法,是为师最得意的功夫,至今只传授过两个人,仔细看好了。”
演练完以后,卜算子很平静的说道:“这套剑法虽然厉害,但威力过大,一旦使出,恐有伤天和,所以你不到万不得已不可使用。”说着转身往屋内走,走到门口,突然半转身说了句:“对了,今晚好好收拾下,明日咱们下山。”
“下山?”姚光启还没反应过来,老道士已经进屋了。
几天之后,德州城来了三个人,两个道士一个和尚,三个人很有意思,老道士看起来十分邋遢,不修边幅,不戴道冠,两支鞋一新一旧,奇怪的是,旧鞋完好无损,新鞋上却破了一个洞,但却没有补。道袍半新不旧的,也有个洞。年轻的道士打扮的很正常,一身八成新的道袍,鞋袜干净,但这道士却扛着一根一人来粗的木头桩子,这木头桩子立在地上比这道士还高,少说也有几百斤,但这道士扛在肩上似乎并不费力,一路走来始终面不改色。那个和尚也很有特点,穿着僧衣不戴僧帽,全身上下念珠、锡杖、金刚杵等法器一概没有,反倒是手里拿着一支黑色的手杖。
老道士显然对德州很熟悉,进了城便轻车熟路的七拐八拐来到一处小巷子,这巷子从外面看毫不出奇,进了里面却别有洞天,一进来便有一股浓郁诱人的肉香弥漫在周围,巷子虽然很小,但从巷口开始便排着长长的队伍,队伍一直延伸到巷子里面很远,三个人从长队旁走过,引来了些许的恐慌,恐慌的原因主要来自年轻道士肩上扛的木头,他从众人旁一过,路人连忙躲得老远,这三人得到了整个巷子所有人的注意,有些纯属看着新鲜,有些则在背后指指点点,老少三人则完全不在意,继续往前走。
长队的最前方,是一家专卖扒鸡的小店,说是小店,其实店面并不小,对着街面的门脸足有两个开间,但店门上方的牌匾却不大,一尺高两尺宽的小匾,上面四个字:恩德扒鸡。
一个老汉两个年轻人正在柜台后面不停地忙活,那老汉有五十来岁,但看起来精神头十足,一边干活一边低头对身旁的年轻人说道:“老二,快去看看后面鸡杀好了没?”那个被喊做老二的小伙子答应一声,把油乎乎的双手在身上抹了抹,然后端起一支大托盘就往后走。
那老汉显得有些生气:“笨蛋,两个都要空了,你就不会端两个呀!”一边说,一边抬头,抬头的一瞬间他突然看见了老少僧道三人,老汉看到老道时悄悄楞了下,但马上喊了出来:“哎呀,老神仙,恩人啊”眼睛瞬间流下泪来,随后马上拽着两个儿子:“老大老二,快,快来给恩人磕头。”
那两个年轻人听了老汉的招呼,也赶紧跑出来,父子三人不由分说跪在老道士面前,不停地磕头,那老汉尤其激动,一边磕头一边还不停地念叨:“恩人啊,您终于回来了,我们一家都念叨啊,啥时候能再见您一面啊。”
店老板一家的举动,不仅震撼了排队的主顾,更让跟在老道士身边的一僧一道两个年轻人惊讶不已,两个人楞在原地,傻傻的看着老道士。老道士却好像不怎么意外,乐呵呵的走上前,先后扶起老汉父子三人,“这是干啥?我不是说了吗?我老道不兴这个。”
老汉此时已是老泪纵横,抓着老道的手就不松开,回头跟儿子说道:“老大,跟客人们好好说说,咱家今天来贵客了,今天歇业一天。”
老道刚要拦,就被这老汉拉着往后屋走,一边走一边大声喊:“老婆子,儿媳妇,快出来,恩人来了,出来给恩人磕头啊。”
来到后面,一老一少两个女子也迎了出来,老的看起来也五十来岁,少的是个二十出头的少妇,两个妇人见了道士,也是毫不犹豫的跪下去一阵磕头,同样哭的稀里哗啦。
老道士也感动了:“这是怎么说的,赶紧起来,我老道可不受这个,折寿了。”
那老妇人破涕为笑,站起来说:“恩人哪里话,我们一家人的命都是您救的,您受我们的礼是应当应分的,只有填福填寿的,哪有折寿的道理。”
那老汉接过话来:“恩人,您还记得这丫头吗?当初跟我们一起逃难的丫头,您一起救下来的,如今给我家老大当了媳妇。”
老道士三人被一家人让到里面,一家人招待的极为殷勤,忙里忙外的,又是茶水又是备饭,待饭菜上好,那老汉端起酒又要下跪,这次却被有准备的老道一把拖住了,那老汉眼圈又红了:“恩人,您救了我们一家的命,我们只知道您姓布,布神仙,我们连供牌位都不知道该怎么写您的名号,今天终于又见到您了,请受我们一家这杯谢恩酒。”
老道也很有感触,接过酒,笑着说道:“我不姓布,我道号卜算子,也不是神仙,你们以后也别叫我恩人了,叫老道就行。”说着笑呵呵的一饮而尽。
两个妇人不停的端菜上桌,老汉父子三人不停地给卜算子师徒三人加菜敬酒,气氛好不融洽。
酒过几轮,坐在下手的小道士江生说话了:“您这老店,前年下山我跟师傅来过一次,当时也是排这么多人,您家的生意真旺。”
………………………………
正文 79。盐商王茂六
这张老汉此时喝了几杯酒下肚,脸色微微泛红,说话也随意放松了许多:“我老张家开店,除了祖上传下来的手艺和秘方之外,还有个祖上传下来的诀窍,从不外传的,但既然今日恩公说了,我就说了也不打紧。我们干活麻利不麻利,是要看客人的多少定的,排队的人多了,就快点干活,别让买主等太久,客人等不及就跑了,要是排队的人少了,就慢点干。这样时快时慢,能让门前始终有排队的人。”
听了张老汉的话,原本一直低头吃饭的和尚抬起头,使劲的咽下了嘴里的肉,笑嘻嘻的说道:“那也得百姓兜里有钱才成,没钱哪个吃的起肉了!”
张老汉笑着说道:“这话不假,早年间啊,一个劲的打仗,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谁还吃的起肉,就像老神仙救我们那年,赶上灾年,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不饿死就算好了,我们张家的买卖自然也就败落了。这些年可算好起来了,仗不打了,老天爷也给面子,风调雨顺的,皇上又仁德,稍微有点灾情就免个一年两年的田赋,老百姓手里宽裕了,有了余粮就有闲钱了,买卖商户也都兴起来了;我们这吃肉的买卖又旺起来了。”
姚光启听着张老汉的话,似乎悟到了什么,一个劲的点头,然后又若有所思的低头吃饭。
这时,卜算子又问道:“你那拜把子兄弟呢?我这次正好来找他。”
张老汉乐呵呵的说道:“他呀,受了您的指点,真的发了,现在呀,他经常带着老婆孩子四处溜达,经常几个月都见不到人,但只要是回来,一定是全家先来我这吃鸡。他总说,要是见了您,一定要好好报答。”
正说着,就听外面有人喊道:“大哥,前面咋没人呢,今天买卖不做了?”
张老汉一听,立刻喜笑颜开:“正说呢,可巧就回来了,我们兄弟真是跟您投缘。”说着便迎到门口:“看看谁来了?”
进来的是个和尚,四十来岁,黑胖,有些矮,怀里抱着个五六岁大的娃娃,进屋一见卜算子,楞了一下,但马上就反应过来了,放下娃娃就跪在地上磕头:“神仙,神仙,可算是见到您了,儿子,快给神仙磕头。”
卜算子乐的和不拢嘴,“别跪了,快起来,我老道不受这个。”
这和尚起身后恭恭敬敬的来到卜算子跟前,再次拜了下去,又把孩子摁在地上磕头,这才起身:“神仙,这些年我们兄弟就想再见您,好好报恩。”
饭桌上的气氛比之前更热络了,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唠些家常,谈谈年成,姚光启从众人的谈话中理出了头绪,张老汉叫张常三,和尚叫王茂六,当年都受过卜算子极大的恩惠,如今张常三重操旧业干起了扒鸡,生意兴隆的狠,王茂六在卜算子的指点下则干起了盐商,这些年朝廷推行开中之法,王茂六一边往北边运粮,一边雇人又在边境开出上千亩荒地,收的粮食就地上交,换了盐引回来贩盐,随着这两年在边境开垦的荒地越来越多,王茂六拿到的盐引也越来越多,赚的钱就越来越多了。
卜算子听着兄弟二人的叙述,一边听一边高兴的点头,对王茂六说道:“原本就是来看看故人,既然你们这么富了,那我也不客气了,我厚脸皮跟你们要点盘缠。”
兄弟二人一听卜算子这么说,自然万分乐意,满口答应,要不是卜算子拦着,王茂六这就要回去拿钱了。
卜算子又问道:“这两年,我那老伙计来过不?”
张常三正摇头,王茂六却说:“我回来的路上碰到一个大师,看着有些像,但我们一家子没追上,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
“你是在哪看到的?”卜算子问道。
王茂六毫不犹豫的答道:“在距离北平不远的通州。”
“那就对了”卜算子自言自语道“珙儿就是在那边找到他的。”
王茂六兴冲冲地问道:“您是要去找他吗?”
卜算子点头。
“那我带着婆娘也跟您去,我和我那婆娘都想当面好好谢谢这大师。” 王茂六更兴奋了。
师徒三人在德州停留了一天,临走时好说歹说才劝住王茂六,要不这个和尚非带着老婆孩子跟着不可。
离开了德州,江生问道:“太师祖,咱们不是有足够的盘缠吗?怎么还要他们的盘缠?”
卜算子笑了笑,扭头看了看姚光启,“你能明白不?”
姚光启点头:“他们兄弟二人一直念着师傅的大恩大德,一直想要图保,但师傅施恩并不图保,又没法拒绝,索性就跟他们拿些钱财,这样他们心里好受些,不会再有那么大的负担,弟子想的可对?”
卜算子还算满意的点了点头:“也对也不对,不光是让他们安心,还有一点很关键,谁会嫌钱多呢,有了这些钱,咱们大吃大喝就不用担心了,哈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