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职场-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蓝玉冷笑:“要我说这达里麻是个十足的蠢货,主将不在军中与将士们共临险境,只是让将士们背水一战,谁能给他真卖命?”

    说着下马,用马鞭在地上画起了敌我态势,同时解说着自己的战法:“只需一支精兵,从这里,也就是那边的渡口切入,断了他们跟南岸守军的联络,同时也切断了他们的粮草补给和退路,如此一来北岸的守军自会慌乱,肯定会弃堡而出,抢夺过江的渡口。到那时我军突然以骑兵在两翼进行包夹,必能全歼。”

    说罢蓝玉抬头看着傅友德,眼睛有意无意的扫了扫傅友德身旁的姚光启,只见傅友德看着自己简易的态势图没说话,那年轻人姚广孝也不说话,蓝玉突然感觉心中没底,这战法没问题呀,这姓傅的到底怎么想的?

    过了片刻,傅友德终于说话,“蓝将军的战法确实不错,我们来的早一些,看了情形后也合计了一番,我们一开始的想法跟蓝将军不谋而合。”说到这里,傅友德故意顿了顿:“但是,这个战法只能全歼北岸之敌,若是有什么法子能引南岸的敌军前来增援,这样我们就能歼灭更多敌军,能更大的震慑敌军,渡江时我军的压力也会小一些。”

    听傅友德这么一说,蓝玉的脸顿时涨的通红,自己想到的,人家也想到了,而且人家想的比自己更深一步,连此战后的渡江作战都一并考虑到了,这分明是比自己谋高一筹棋高一招嘛,蓝玉的脸有些挂不住,便不再说话。

    过了好一阵子,傅友德调转马头,不动声色的说:“诸位先回去吧,今晚咱们都仔细琢磨一下,饱饱的睡上一觉,明日一早咱们好好商量。”

    正准备上马返回的沐英,看见蓝玉不停的向自己使眼色,眨眼会意的他,也不动声色的说了句:“大将军,我到那边看看。”说罢一甩马鞭,战马向东边飞奔而去,沐英的卫士紧跟着追了下去。

    傅友德看也不看,打马向大营方向返回,只有姚光启,看了看留在原地的蓝玉,还有远处沐英的马队扬起一阵高高的烟尘,微微皱了皱眉。

    回到大营,刚进入帅帐,傅友德将头盔甩在地上,不耐烦的解着甲胄,同时急吼吼的喊道:“上饭,饿了,先吃饱饭再说。”

    几个老亲兵赶紧上来,有的帮傅友德脱卸甲胄,有的端来军饭,整整齐齐的放在桌案上,傅友德看着桌上的饭,不仅感慨道:“老喽,以前跑这点路算个啥,当年老子跟蒙古鞑子他们大战几天几夜都不曾觉得累过,哎,现在不行喽。对了,按我的饭再准备两份,将那两个小子也叫进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

正文 213。云南之战(十)

    贴身伺候的老亲兵叫傅鱼沉,跟随傅友德多年,如今已经是国公府的管家,傅友德出兵放马,他跟出来就是老亲兵,应该说,满天下没人比傅鱼沉更了解傅友德的习性了,见傅友德发了话,傅鱼沉也不应承,只默默的转身出了大帐,低头跟门外的护卫交代了两句,便又进入了大帐。

    不多时,姚光启和张玉二人进入了大帐,他二人还没等见礼,就见老亲兵傅鱼沉坐了一个请的手势,示意他俩到边上一处桌案那里。

    傅友德正据案大嚼,见二人进来,也指了指那桌子,淡淡的说了一句:“就坐那吃吧,别客气。”便接着低头吃饭。

    姚光启一看,傅友德的饭很有意思,四个大号的碗,每个碗都一模一样的大小,第一个碗里是压的实实成成的糙米饭,第二碗也装的满满上尖,只不过这是一碗炖干肉,第三碗是一碗清水煮青菜,第四碗是一碗汤,一碗清的几户见底的汤,如果不是上面漂着几片菜叶,谁也不相信这是汤,分明更像是水。姚光启看了看一旁的张玉桌上,还有上面傅友德的桌上,也都是一样的四个大碗,也都是一样的饭菜。姚光启看完了感慨不已,拍手笑道:“大将军真妙人,您如今爵至国公,家财万贯,竟还吃这等简单的军饭,末将佩服。”

    傅友德已经吃完了饭,举起汤碗喝了一大口,慢慢的放下碗,随手一抹嘴,满意的拍了拍肚子:“什么国公不国公的,钱多也没用!皇上是赏了不少田,俸禄银子也不少,但我原本就是个贫苦人,当了这大官也不会享受。再说了,有家财万贯,不也就睡一张床,吃饭不也就能吃的下一碗肉吗?真要吃完了一桌子肉,多大肚量的王八蛋也撑死了。”

    姚光启暗叹,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多少王侯将相一旦富贵就忘了当年的贫贱和初心,可这傅友德权重能听谏,富贵而知俭,这样的德行,实在难得。他心中不免对傅友德肃然起敬,看来以前是自己误会他了,此刻姚光启打心里跟傅友德亲近了,转头一看,一旁的张玉已经端起碗来大口吃了起来,张玉边吃边夸着:“嗯,真香,没想到军饭也这么香啊。”

    姚光启笑看着张玉,却打趣傅友德道:“将军如此年纪,还有这等饭量,这么一大碗饭和肉都能吃掉,真是廉颇未老尚能饭。”

    傅友德站起身,来到张玉跟前,拍了拍张玉的肩膀,故作神秘的说道:“知道为啥香吗?我有个秘方,同样的肉,用了我的调料,就是香,不过不能告诉你,哈哈!”转头又对姚光启说道:“我这饭量也不如当年了,再说就算在当年,我的饭量也不算最大的,想那常遇春,那才真是大肚汉,那饭量比我大多了,不过那小子也不白吃,打仗也真是不含糊,当年鄱阳湖大战陈友谅的时候,那小子真个勇猛。”说完叹了口气仰头感慨起来,“刚才我还说呢。真是老啦,不中用啦,以前别说行军几百里了,当

    年老子跟蒙古鞑子打,还有在鄱阳湖跟陈友谅那贼打,哪次不是大战了几天几夜,哪次不是手不离枪夜不卸甲,现在,你看看,这才走到这,仗也才打了一场,就累成这样了,哎,老了,不中用喽。”

    一时姚光启二人吃完了饭,傅友德笑着问道:“怎么打,想好了吗?”

    张玉点了点头,“刚才我俩研究了下,不太成熟,也没把握。”

    傅友德心情很好,拍了拍张玉的肩膀:“放胆说吧,打仗嘛,谁他娘的有把握?老百姓把刘伯温传的跟神仙一样,那都是他娘的瞎扯!他就有把握了?都说他运筹帷幄,是什么当世诸葛,全都是吹出来的,当年在采石,在鄱阳湖,仗打到关键时刻,那老小子也慌的要命,他也没把握。所以说着打仗不过是尽力谋划,七分靠人算,三分靠天命。”

    张玉听着这话觉得新鲜,笑着说出了自己的战法:“还是要引出来,但引出来后,包而不打,围而不歼,让对岸的守军看到他们北岸的友军被围,也看到咱们的包围有漏洞,重要的是,面对南边沿江一线的包围兵力一定要是最弱的,要让敌军产生错觉,让他们认为只要增援过来后一定能突破我军包围圈,这样他们才有可能渡江救援。”

    傅友德点了点头:“现在看来,也没别的法子了,搂草打兔子,打到算赚了,打不到也不算亏。”

    “还有一点!”张玉强调道:“如果要做到真实,让对方觉得我们真的是在猛打,开始时就一定要真打,不能让他们感觉出我们在放水,否则他们就会猜出我们的意图。”

    傅友德狡黠的一笑:“这一点咱俩也想到一块去了,所以我要按照真打来排兵布阵,今晚就动手怎么样?”

    “今晚?”姚光启眼前一亮,他看了看帐外:“现在吗?”

    傅友德挑帘走出大帐,朝着石堡的方向望去:“天黑了,正是偷袭的好时候啊。”

    回身看着姚光启:“你不是一直想阵前杀敌立功吗?今晚就有个机会,你要不要去?”

    姚光启往前迈了一大步,挺胸道:“随时听候大将军将令。”

    不到二更时分,三千精锐轻兵,从明军大营中悄悄的开了出来,这三千人一水的轻甲轻骑,全部都是傅友德中军的精锐骑兵,其中还包括傅友德寄予厚望的飞羽营,统帅这三千轻骑的是一位年轻的将军,也是一身软甲,只见此将马后不仅挂着北平弩,北平弩的旁边还挂着一张特大号的黄杨大弓,大弓旁整整齐齐的摆了三壶箭。此人旁边还有一位身不着甲的年轻人,此人马上无弓,却挂着一杆长枪,手中握着一支像烧火棍一样的黑色棍子。两人很有默契的对视一眼,年轻将领手一挥,三千轻骑向着白沿江上游方向飞奔而去。

    这领兵的将领正是张玉,他率领的三千轻兵全部口衔枚马裹蹄,目标是白沿江北岸的一处渡口。根据斥候的探报和白天的

    亲自考察,已经可以判定,元军的十几个石堡,所有的后援补给都要经过背后这一处无名渡口,渡口很小,只能容纳十几条船,但如今却是北岸守军最致命的要害。

    三千轻骑绕过石堡,很快来到渡口附近,渡口虽小,但守备却不弱,足足有两千人马把守,而且外围布置了很严密的防备措施。

    为了保持绝对的隐蔽,在距离渡口五里之外,张玉便命所有人下马休整,他和姚光启带着三个熟悉情况的斥候,五个人步行前往渡口附近观察。

    得知明军大军已至,渡口明显加强了防备,渡口的营垒箭楼上点了很多灯,将四周照的很亮,巡夜的士兵也分为好几队,来回不停的巡逻警戒,张玉等人刚刚隐藏好行踪,恰好赶上箭楼上放哨的士兵换防,张玉指着箭楼:“看出问题了吗?”

    姚光启对此并不精通,摇了摇头,张玉指了指箭楼,又指了指营垒和辕门,低声说道:“箭楼如此低矮,箭垛太窄太简易,视野不够高远,箭垛后也只能藏一名弓弩手,营垒外围也没有拒马,我相信也不会有壕沟,这分明是临时搭建的营垒。”

    姚光启点头,他料定张玉已经胸有成竹了:“想好怎么打了?”

    张玉点头:“走,回去。”

    负责守备渡口的将领叫刘陈鱼,是个汉人,四十二岁了,从至正二十年便从军当兵,那是他才二十岁,至今在军中也待了二十多年了。

    这刘陈鱼虽然打仗一般,却有两样旁人不及的本事,一是能忍,二是能拍,忍常人所不能忍,忍他人所不愿忍,上面不管派下来多么辛苦的差事,不管上级和同僚怎么整他,刘陈鱼都能忍下来,不管差事办的咋样,不管上面怎么责难,刘陈鱼都忍的下来。能拍就是拍马屁,要说这拍马屁,刘陈鱼堪称大师,与一般人刻意的逢迎拍马不同,刘陈鱼的马屁总是无形之间,就能让被拍者无比的舒服。在潜移默化中,让人如沐春风,完全感觉不到他在拍马屁。比如达里麻打算派兵到北岸布防,但达里麻自己不习水性又不敢坐船过江,到了江边后看见船便发怵,达里麻极好面子,害怕旁人取笑,不肯说自己畏惧坐船,只一味在江边犹豫徘徊。当时刘陈鱼很快就看透了达里麻的心思,来到达里麻面前,一脸正色的说道:“末将有句谏言,请大将军斟酌。大将军心系战场,要过江实地勘察固然是好,但过了江后,视野远不如在这边开阔,大将军如今这位置,正是一览对岸战局的最佳位置,在这里,对岸所有情况尽收眼底,可是到了对岸,哪有这里看的全面。所以末将建议将军不必过江,就在这里统领全局,我等心里才有主心骨。”

    虽然明面是在提出异议,但实际上是在给达里麻台阶下,又将达里麻的胆小强行解释成了把握整体战局,达里麻听了大喜,立即将刘陈鱼官升一级,又将负责北岸大军粮草补给督运的美差交给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

正文 214。云南之战(十一)

    古往今来,不管哪朝哪代,负责后援粮草补给那都是一等一的美差肥差,刘陈鱼能分到这样的美差,按理说高兴还来不及呢。但获得了美差的刘陈鱼还真就是高兴不起来,原因无他:要打仗了。大明朝廷的数十万大军说话就到,只要明军打过来,北岸这几个石堡无论如何是守不住的,就算明军不打,围也把守军围死了。所以刘陈鱼从接到差事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琢磨退路了,此时的刘陈鱼已经算计好了,等明天一早,自己便以亲自催运粮草的名义返回南岸,回去了便不再渡江到北岸了。

    就在刘陈鱼苦等苦盼天亮之时,外面突然乱了起来,刘陈鱼清楚的听见外面的士兵们喊着“打进来了”、“快跑”、“别杀我,我不是蒙古人。”远处的喊杀声随即隐隐约约传了进来,刘陈鱼心里咯噔一下,完了,明军趁夜打过来了,自己还是走晚了一步。好在他早有准备,火急火燎的将身上的盔甲一脱,随手甩在地上,从床下翻出早已准备好的一身普通士兵的衣服,以最快的速度套在身上,也不从大帐的正面出去,拿出匕首,在大帐后面割开一个口子,顺着口子钻了出去。

    此时明军大队已经冲进了营垒,骑兵们挥舞着眉尖刀在营内奔驰,口中高喊:“放下兵器免死。”只要发现有抵抗甚至是不放下兵器的元军士兵,立刻就有一个甚至几个骑士同时冲上去,甚至出现了同一个蒙军士兵连续被两个明军骑士连砍两刀的情况。但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军中将士大多数是汉人,他们并不甘愿为蒙古人卖命效死,有些人还没等明军喊话,便将兵器扔的远远的,随即老老实实的蹲在地上一动不动,更有甚者,有些还主动为明军指示方向:“那边有蒙古人”、“后面那个大帐是主将”、“不对,我刚刚看到姓刘的往东边跑了,快去追吧。”

    一边是士气正旺一心杀敌立功的明军精锐,一边是毫无战意甚至临阵倒戈的疲敝之师,不用说也知道胜败了,战场形势根本没有对抗,完全就是一边倒的局面,明军几乎没付出什么伤亡就攻陷了大半个营垒。

    但这并不是这场战斗的全部,因为驻守渡口军队的虽然汉人为主,但仍有几百人的蒙古人,这些蒙古人不肯投降,在几个低级蒙古军官的指挥下,这些蒙古士兵拿起武器,结成了简单的阵型,仍试图顽抗。

    张玉也不废话:“把他们围起来,让飞羽营上。”

    张玉一声令下,二百多人的飞羽营立即拉了上来,张玉只轻轻一挥手,飞羽营所有将士下了马,随即展开了队形,只见二百多将士以一百一十二人为一排,前后列成两排,每名将士横向间隔均是一步远,这个距离是之前姚光启和张玉反复操练后确定的,不远不近刚刚好,之所以选择这个距离,是因为第二排的将士,可以从容的从这一步的空隙之内向前迈步,当第一排的将士射完火铳

    或北平弩之后,只需向后退小半步,而后排的将士则同时向前迈一大步,后排的自然就变成了前排,前后排转眼之间就能完成位置互换,当前排的士兵再次释放完火铳和弩箭后,后排的士兵也上好了弩箭和火药弹丸,依照之前的法子,再次完成前后排位置互换,如此循环往复,就成为了阵地战进攻敌方龟缩阵型的阵法。

    飞羽营排开阵型,每排的两端各站着一位总旗,负责掌控节奏、约束队形和下达前进后退的命令,每隔十人站着一名小旗官,小旗官负责向总旗喊话汇报自己手下这十名将士装备消耗和装填进度,所有的小旗官按顺序报告完成后,总旗官才会下达前进和后退的命令。

    由于蒙古人结成的战阵较小,飞羽营单排展开面又很大,所以从半空中角度看过去,飞羽营并不是整齐的一字排开,而是呈新月形压了上去。宽宽的队列缓缓的压了过来,蒙古人紧张之极,这些蒙古人已经多年没上过战场了,平日里作威作福是把好手,但真正面对生死攸关的时刻,全部都吓的冷汗直流,有些甚至开始两腿发抖,差点就站立不稳。

    随着两名总旗官的同时高喊,一百多支火铳同时开火了,虽然总旗官是同时下令,但火铳的响声有先有后,还有一部分是同时响的,明军将士们听到了大小不一的火药爆破声,那几声同时响的枪声震的附近的明军将士耳朵嗡嗡作响。

    在听到枪声的几乎同时,对面的蒙古兵倒下了三四十人,但这些倒下的蒙古人并非全是被弹丸击中,有些是听到了声音后被吓的晕过了过去。

    火铳刚刚放完,随着两面总旗官的命令,前排的火铳排将士自动后撤了半步,当靠的近的明军的耳朵中还有嗡嗡声音在回响的时候,只听后排的两位总旗几乎同时喊道:“向前一步,举弩,放!”一连串的命令之后,只见弩兵们平端着北平弩瞄准了前方的蒙古兵。

    一排排的弩箭划出一道道破空声朝着蒙古人的方向飞去,蒙古人的盾牌虽然挡住了一部分弩箭,但还有一部分人被射中了肩膀或是腿部,倒下去的蒙古人越来越多,倒下去后,后面没有人填补空缺,蒙古人简易的阵型被打乱了。

    好在这时北平弩的弩箭射完了,前后排轮转换位。就在这个空档期,不知是被重压导致癫狂,还是想殊死一搏,一个蒙古人突然狂叫着从队伍中冲了出来,朝着正面的飞羽营猛冲,在此人的带动下,更多的蒙古人冲了出来,呱呱叫着向飞羽营猛冲,飞羽营的将士并不惊慌,总旗镇定的指挥着前后排轮转,“放”两名总旗同时下达了开火的命令,通通通,第一轮放完,二三十个蒙古人倒下了,但有些蒙古人已经看出了门道,知道接下来一定是火铳排和弩箭排轮换的空档期,要说蒙古人到了背水一战没有退路的时候,也真是勇猛,也不顾身旁的人倒地哀嚎,挥舞着兵器继续往前冲。但蒙

    古人有一点没想到,由于北平弩采用弩匣装填的方式击发,因此换装时十分简单,只需更换一个装满弩箭的弩匣即可,所以前后排各跨一步完成位置轮换的同时,北平弩再次发威了。

    蒙古人感受到了绝望,这哪里是冲锋,简直就是主动拥抱死亡,或者说干脆就是一场屠杀,伴随着北平弩一排排的射出,蒙古人也如割庄稼般一排排的倒下,北平弩放完,对面已经没有了站着的蒙古人。这一刻,不知哪个明军将士高喊了一声“好”,随着四周的欢呼声此起彼伏,战场出现了一个泾渭分明景象:胜利的明军将士在欢呼,受伤的蒙古兵倒在地上无助的哀嚎,那些投降蹲在地上的汉人降兵在唏嘘。

    在将士们欢呼的时候,张玉面无表情的走到一个蒙古伤兵面前,那蒙古伤兵身中两支弩箭,分别是胸部和腹部中箭,血已浸透了他的衣服和甲胄,他无力的发出呻吟声,表情虽然痛苦无力,但从他的眼神中,张玉可以看到他强烈的求生欲。

    张玉冷冷的举起手中眉尖刀,毫不犹豫的砍下了此人的人头,然后咬着牙高喊道:“蒙古伤兵,一个不留。”

    明军将士们停止了欢呼,他们回到现实,再次举起了手中的兵器,这时就听张玉下令道:“所有蒙古兵割下人头后,留下两百人看护一百具尸体,明天一早抛入江中,剩余的蒙古人用绳子绑起来,托在马后,跟我走。”

    三个石堡内的守军,被火铳声和喊杀声惊吓了一晚,也整整警惕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他们惊讶的发现了极其惊恐的一幕,石堡外一夜之间多了数百条木头桩子,数百个被砍去头颅的尸体被并排钉在木桩上,场面十分恐怖。

    更令他们压力倍增的一件事发生了,只见北方烟尘渐渐升起,轰隆的声音隐隐传来,随即便看见天际线处出现了一道黑线,黑线越来越粗,轰隆的声音也越来越大。所有石堡城头的人都看清了,眼前的分明是数万大军,大军列着整齐阵型向石堡方向压了过来,数万将士们走路发出的声音叠加在一起,拍打着大地,发出了震慑人心的轰轰的声音,随着声音越来越清晰,声音中透出浓浓的杀气,震撼着城头上的每一个守军。

    负责北岸石堡守卫的主将叫耶律凉,祖上是契丹人,在蒙古军中世代为官,到了耶律凉父亲那一辈,十几年前由于在中原兵败,其父带着残兵退至云南,投奔了梁王,在梁王麾下,应该说,耶律凉变成了一员福将,自从他跟着父亲投奔梁王后,梁王的部队几次在与明玉珍和其他红巾军作战中都胜了,耶律凉也蹭了不少战功,一路被提拔至定远大将军,曲靖路宣抚使,若不是达里麻拍梁王马屁,此刻节制曲靖十几万人马的大元帅就应该是此人,达里麻之所以执意派兵到北岸布防,并派遣耶律凉驻守石堡,就是因为嫉妒耶律凉的战功,害怕无法驾驭耶律凉。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m。


………………………………

正文 215。云南之战(十二)

    此刻,耶律凉站在城头上,望着黑压压无边无际的明军,心中也十分恐惧,如今父亲已不在,要他自己独挑大梁了,但他心里没底,他从未独立指挥过如此大战,耶律凉更知道,这三个石堡和这两万人马,在明军三十万大军面前,根本就是螳臂当车,如果坚守下去,自己和两万人马就会和木桩上的人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