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古武系统-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知识也需要与墨家探索,对现有技术进行融合改造。

    忙碌!非常的忙碌,司徒长风整日不停的召见下属进行开会指导,画图研究,有点时间就要巡视田间,工厂。

    岳州郡守府每天都有几百人进进出出,偶尔的争吵声墙外都能听到。

    两个月时间,只是画出的图纸,写的各种资料,就堆满了一间屋子。

    不但是他们忙碌,整个岳州,朗州都在忙碌,选种,育种,然后移栽,翻地,除草,施肥,这是农业种植。

    新的品种果树,种植,嫁接,陶瓷水果罐头即将在今年上市,岳州又将多出一份经济收入。

    当然鱼肉也是同样如此,鱼肉罐头也将畅销各地。

    四月底,司徒长风不得不抛下两州政务,踏上了出征的道路,好在两州如何发展,已经安排好了,至于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就只有靠留下的官员自行解决了。

    前次大战,还有两方受益者,一处是南洋孙家,李世民大方的赏赐了一个南洋王名义,加上新占领地方,五成纯利润三十年收益时间。

    另外一处就是东北秦王府,因为秦王府一直以来安分守己,镇守边关的原因,加上这次牵制了匈奴,所以李世民决意每年为东北增加武器,粮食等物资的补给。

    这完全是从司徒长风身上得来的灵感,虽然表面上是增加了粮食武器,但是他不但收获了人心,而且因为朝廷供给,粮食商人自然就减少了,这样一来,日后就算秦王府有异动,也相当于控制了他们部分命脉。

    最主要一点是现在李世民有钱,腰杆硬。去年一年,长孙的棉衣,羊毛衣服就为他赚了百万贯的钱币,还有许多物资。而东北羊毛衣与棉衣,无疑是最受欢迎的东西。

    一万套羽绒服,就让秦王府上下心生不少感激,这次主动出兵封锁了边界,阻挡了半岛三国出逃道路和援军。

    这次大唐出兵,并不是走陆地,而是海上,至于陆地上只是封锁和阻挡,秦王府出兵五万,加上李孝恭带的十万大军坐镇,完全确保了他们出逃道路。

    抢滩登陆是不存在的,漫长的海岸线,犹如不设防一般,半个月时间,千条大船从幽州运送了二十万人马登录百济。

    这次出征,以征西将军司徒长风为主,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吴王李恪为监军,出动青年天级高手十八人,地级高手百人,以报复半岛三国侵略大唐为名义,要求三国举国投降。

    而选择百济作为第一个攻击对象,只是因为百济最弱。

    弱小就是万恶之源,这一点在国与国之间,表现得非常明显。

    前番虽然大唐与突厥,匈奴,吐蕃谈好了二十年互不攻打协议,不说协议对四国的约束如何,至少周边小国是没有保证的,这一点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在说现在大唐强大,死道友不死贫道,他们才不会去为小国强制出头,前方突厥人出头被打成猪头,正是前车之鉴。

    从大唐开始登录,百济就慌了,整个高层乱做一团,有主站的,有想投降的,也有想逃跑的,不一而足,至于百济王,虽然他也想战,但是自家事自家知道,那里可能是大唐的对手。

    《大唐古武系统》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手打吧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手打吧!

    喜欢大唐古武系统请大家收藏:()大唐古武系统。


………………………………

第388章半岛战事

    二十万大军,有一半是弓弩手,还有百张三弓八牛弩这个大杀器,利用钢材组合的投石车,不但投送距离更远,而且小巧许多。

    上岸修整两天,人到齐后,司徒长风开始分派任务,对于拥有半岛地形图和前期做了大量信息收集的他来说,这就是一场实力不对等,信息不对等的战斗。

    三万骑兵,分别由秦怀玉,赵光仁,薛仁贵带领前去包围,拦截,而剩下的步兵才是攻城的主力。

    司徒长风决意利用弓弩,重现大秦箭阵,加上投石车,尽力做到以极少的伤亡,拿下所有城池。

    用来改变大唐年轻一代的作战观念,用强大的军事实力来取胜,而不是利用战士的性命去取得胜利。

    除了提倡远程作战,还有小规模配合,精锐作战,利用高手带新手的方式,协同配合,分割消灭敌人。

    以天级高手统领万人,下面分十个地级高手,一百个玄级,加上一千黄级,最后剩下八千八百九十个装备精良的战士,这样无论是面对几万敌人,还是几百敌人,都能轻松,从容的应对。

    这次出征,虽然只有二十万,但是配备给他们的装备,在以前足够武装百万大军。就连弓弩手都有一身皮甲,攻坚的全是重甲士卒,或者应该说是钢甲士卒。

    所有人都带着一个钢做的头盔,不但是一件强力的防御装备,而且能在野外当作锅碗。

    百济只有四座大城,而最繁华的就是泗沘与都城熊津。大唐军队登录以后,修整好就立即赶到并包围了泗沘。

    三万骑兵则切断了道路,准备打击援军。

    百济气候温和,得益于两季稻种植,百济人口不少,尤其是这平原地带,整个泗沘居然有四十多万人口,仅次于熊津的六十多万。

    不过面对大唐围城,他们那低矮的城墙没有带来一点安全感,更别提那简陋的武器装备。

    没有过多交流,招降一遍,没人理会,司徒长风直接下令攻城。

    四面合围,投石车,床弩就开始发威。

    几轮之后,城头上就一个冒出来的人头都看不见了。

    等到百济守卫感觉没有石头落下,抬起头来防守的时候,弩兵已经到了城外,正抬起弓弩看着他们。

    “刷刷刷!”漫天箭雨,宛如六月暴雨,从天倾斜而下。

    “嗡嗡嗡!”刺耳的弓弦声响起,同时城头上传出许多惨叫。

    “杀!”发一声喊,原本掩护弓箭手的刀盾兵,抬着攻城梯就开始向前冲。

    有守卫听到声音,站起来想要反击,就被特意训练的神射手点名。

    一个冲锋,就上了城头,后续部队跟进,轻易的站稳脚跟,随后弓弩手也上去。

    城头,城墙,城门,步步为营,一步一步推进,犹如水银泻地,犹如一场安排好的演习,漂亮,完美。

    还未等大军完全进城,城里守卫就开始投降。

    面对大唐军队,碾压式进攻,他们已经丧失了反抗勇气。

    整个泗沘十万守卫,阵亡一万,负伤一万五,五万投降,剩下的人脱下盔甲,丢下武器,变成了百姓。

    有别于此,泗沘城还有二十多万百姓,也成了大唐的俘虏。

    不能让俘虏闲下来,这是司徒长风的经验,一条通往海边的道路,一座码头,这就是他们需要做的事情,包括城中青壮,抽调了近十五万人手。

    太子李承乾统领一万士卒,带领李崇晦,李崇义,李孝逸,李景恒坐镇泗沘,老成持重的苏定方带领来恒,來济,尉迟宝庆,程处弼四人带领一万骑兵,一万弓箭手,五千刀盾兵看管俘虏。

    又分出魏王泰带领薛仁贵,张望,单英为一组;狄仁杰,席君买,项痴加上杜荷做军师的一组,各带一万人清缴附近小县城,村庄;司徒长风则带人继续向着熊津前进。

    打蛇打七寸,当然要直捣黄龙,以免百济召集全国人马抵抗。

    虽然说那样司徒长风一样有信心取胜,不过完全没有必要给自己增加麻烦。

    半岛很小,百济更小,前方战事发生,后面都知道了,一路上的村庄已经空无一人,从凌乱的现场来看,百姓都走得非常匆忙。

    司徒长风还没有到,熊津已经快要打起来了,现在基本没有了主战派,大臣们大多数主张投降,而百济义慈王则想要逃跑,带人逃到高句丽,联合起来对抗大唐。

    “大王!大唐来势汹汹,就算联合高句丽,又能胜利吗?他们可不比几十年前的隋朝啊!”一名大臣苦苦劝说道。

    “是啊大王,突厥加上匈奴都不是对手,我们如何能够抵抗,现在投诚,还能落下一个富贵平安。”立即有其他人赞同道。

    “这……”大臣话,让义慈王心态动摇,这些利弊他也清楚,只是立场不定。

    “大王,您想想,如果联合高句丽,就算打败大唐,我们还剩下什么呢?高句丽可是早就恨不得吞了我们。

    还有新罗,他们一向与大唐交好,现在又是女人当家,恐怕早就准备好投降了。”又是一个大臣下了一剂猛药。

    他们并不是一心为国家着想,而更担心的是自身安全,义慈王到那里都差不多,但是他们的根基就在百济,离开这里就啥都不是了,所以一力主降,在他们映像中这里是偏远之地,大唐看不上的,就算占领了,也只是名义上的,最多每年上供就是了,反正也不是自家出钱。

    义慈王多少也知道手下臣子的心思,不过他也别无选择,拼死一搏,机会寥寥无几,下场只有灭亡。投降还有一半机会继续坐王位,只是头上多了一个大唐而已,想想强大的大唐,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

    “大王,大唐军队已经到了百里之外,早做决策啊!”一名大臣上前一步劝说道,说完与其他人眼神一阵交流,眼中露出一丝凶光,他们可不想为义慈王陪葬。

    “降了吧。让太子扶余隆出城献降书。”义慈王无力的挥挥手道,说完似乎耗尽了全身精气神,瘫坐在王位上,整个人一下苍老许多。

    “大王英明!”众大臣露出一丝笑容,齐声恭维。

    《大唐古武系统》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手打吧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手打吧!

    喜欢大唐古武系统请大家收藏:()大唐古武系统。


………………………………

第389章百济降

    司徒长风在半路,就见到了跪在道路中间的百济群臣。

    “小国寡民,扶余漳参见上官,今奉百济义慈王之命,特来乞降,家父身犯恶疾,不变远行,还请上官见谅。”扶余漳把降表高举过头,恭敬的大声说道。

    “原来是百济小王子,快快请起,本将大唐征西将军司徒长风,这是吴王殿下。”司徒长风早已接到斥候汇报,当然知道他们是来投降的,于是跳下牛背,笑眯眯的扶起扶余漳。

    “玉面飞虎!”扶余漳一听司徒长风的话,顿时吓得身子一抖,瘦弱的身体差点摔倒。

    “呵呵,想不到小王子也听过本将的外号。”司徒长风笑容不变,继续说道。

    “嘿,嘿嘿,将军威,威名!如雷贯耳。”扶余漳看了一眼司徒长风,见他并不是凶神恶煞的样子,略微放心,挤出笑容道。

    “来来,小王子,这是我们大唐吴王殿下。”司徒长风伸手一引介绍道。

    “扶余漳参见吴……啊!”扶余漳连忙跟着司徒长风手势行礼,刚弯着腰,无意中见到白玉犀牛巨大的脑袋就在面前,一下子被吓得脸色大变,惊叫起来。

    他这一叫,可把李恪郁闷坏了,知道是被牛吓到了,不知道的还以为被他吓到了,没看见百济那群埋着头跪着的大臣,都在偷偷打量他。

    可惜这个时候又不能生气发火,只得咬牙挤出两个字:“免礼!”

    司徒长风也没想到,这货如此胆小,不过也懒得安慰他,打开降表看了一下没有问题,属于无条件投降,心下舒服了,满意的说道:“这乞降是一事,还得后方太子殿下做主,本将这就派人前去请示,不过大军未曾得到命令,还是要继续前进。”

    “是,是!请将军手下留情,不要伤害百姓,家父已经让人为大军准备好粮草,犒劳大军。”扶余漳听到司徒长风施压,还以为他的意思是没有命令,要继续攻打,吓得额头冷汗直流,连忙劝说。

    笑眯眯的看着扶余漳等人,司徒长风就像见到无数廉价劳动力,那里舍得杀他们。

    “不会,不会,我们大唐士兵,绝对不会滥杀无辜。”司徒长风拍拍扶余漳的肩膀,义正言辞的说道。

    “多谢将军!多谢吴王。”扶余漳连忙道谢。

    当然说是请示李承乾,这完全是假话,从开战之初,就定下了十多种作战计划,每一个细节又有几种不同情况的应对,这是司徒长风召集二百多个将领集体思考,商议做出的决策。

    尽量考虑方方面面,让每一个人都做到如同机械般配合协调,做出‘傻瓜式操作’,这样能很大部分可能避免出现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的情况。

    大唐日后作战,都会参考这种案例,朝廷上那一批经验丰富的老将将组成强大的军事指挥部,配合九十九名智囊团成员。制定作战计划。

    当前方军队站稳脚跟,大唐后续普通府兵,年轻文士,就开始登陆了。

    这一批多达上千人的士子,十五万府兵,就是为长期占领半岛做准备的。

    至于李承乾,在他收到百济投降的消息之后,又会向朝廷请求援助,无论是人员,还是钱粮。

    当然这是整个大唐上上下下,最喜闻乐见的事情。

    首先是各大世家,士子,因为要治理地方,就离不开文人;其次是底成官员,大量有一点能力的底成官员,甚至是小吏被提拔起来,虽然说这官做得有点远,但权力不小啊。

    商人也很高兴,除了外贸产品,其他的国家大量需要,虽然说利润不高,但是不愁销路,无论是粮食布匹,还是陶瓷瓦罐,甚至是竹子编的背篓,都能换钱。

    商人到处收购,统一运到指点地点,换回钱财,又继续找百姓收购,或者请工人制作,这又拉动了地方经济,让百姓多了收入。

    当然,最高兴的那只能是李世民,国外开疆拓土,国内一片繁华,原来无数无法安置的士子,全都离开了长安,偶尔他还会感觉到怎么就连最底层的小吏都不够用。

    看不顺眼的人,也都被驱使出去,小官那是发配,明升暗降,高级官员就是巡查全国。

    安排几个巡查组,轮流,交叉巡视,既稳定了地方,查处了一些贪官污吏,收获了好名声。

    而且还统计了全国一些以前未曾注意的细节,比如山川矿石,果树蔬菜,地方特产,这些又将为下一步全国大开发做出准备。

    这些很大一部分都是司徒长风的建议,如今效果显著,让原本想到司徒长风就不待见的李世民,如今也顺眼多了,深感这波不亏,于是乎伊州侯府就得到大量赏赐。

    熊津城义慈王病倒了,而且是那种卧床不起的大病,司徒长风探望过一次,以他的医术,一眼就知道这是病入膏肓,无救了。

    义慈王也明白自己的情况,很快就做出决定,传位扶余漳,让他全权负责百济一切,并妥善处理投降一事。

    又过了一天,司徒长风拿出一份圣旨,加封扶余漳为大唐百济王,改百济百济州,分熊津,顺天两郡,吴王李恪任州牧。

    虽然李恪是州牧,不过那都知道是虚职,所以李恪也并未干涉司徒长风的安排,老老实实的去安抚百济的贵族世家。

    分出人手,拿着两代百济王的命令,大唐全盘接收了百济地盘,并且发布了许多安民政策。

    比如所有百济百姓,享受大唐百姓一样待遇,并且大方的免了他们三年除劳役外的其它税收。

    至于劳役,那是不能少的,毕竟要大力开发,没有人手可不行,不过就算如此,所有百姓都已经非常开心了。

    要知道百济本身各种劳役税收可不低,百姓也只能勉强做到饿不死而已。不是如此,他们如何能与高句丽,新罗抗衡。

    最主要的是大唐说得很清楚,大唐劳役不用自己准备食物,统一由朝廷提供。

    这在百济人看来,这简直不是服劳役,而是工作,除了没有工钱。

    《大唐古武系统》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手打吧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手打吧!

    喜欢大唐古武系统请大家收藏:()大唐古武系统。


………………………………

第390章新罗也投降

    接收百济,不但是接受了他们全国二百多万人口,还有四十万军队。

    经过初步挑选,选出十万精壮,又留下十万略差一些的作为辅兵,开始进行一些基础训练。

    对于他们的战斗力,那实在不敢恭维,不训练一下,简直无法直视。

    一个月后,增援的人员,粮草,全都到了,司徒长风自然就要下一步行动。

    原本计划是攻打新罗,那里知道还未发兵,新罗女王金德曼就已经让人送来降表。

    “新罗金胜曼见过吴王,魏王,司徒将军!”一名身材高挑,皮肤白皙,柳眉大眼,身着盛装的美女,代表新罗前来送降书,这让司徒长风有些意外。

    司徒长风心里暗道……美人计?

    “使者一路辛苦,请坐。”李恪面容一正,抬手示意。

    李泰看了一眼,又懒洋洋的坐着,对美女一点兴趣都没有。

    “多谢吴王!”金胜曼妙目快速扫过所有人,微笑盈盈的施礼道谢。

    不得不说这个金胜曼非常漂亮,大眼睛一眨一眨的,就像在放电一样,迷人得很。

    好在李恪家中美妾不少,虽然惊艳,但不至于表露出来;李泰和李元霸在一起久了,最感兴趣还是练武,这会眼皮都没抬,瘫坐着就像睡着了。

    至于司徒长风,家中大小老婆个个绝色,而且还有一个美女公主,又娶了整个三国有名的大小乔,对于美色抗性那是非常之高。

    当然,最主要是前前后后加起来他已经经历了半百之年,人生观念,更重视家庭,所以金胜曼的媚眼,注定是抛给瞎子看了。

    “新罗投诚一事,使者与司徒将军商议即可,半岛大小事务,皆是将军做主。”李恪定定神伸手一引说道。

    说着李恪就起身一拱手继续说道:“本王还有要事,就不奉陪了,告辞。”

    李恪离开,李泰更干脆,懒洋洋的敷衍一抱拳,话都没说就离开了。

    李恪,李泰离开,不由让金胜曼啥了眼,原本她们打听到大唐太子,王爷都在,想要勾搭一个,至少也要让新罗好过一些,条件比百济好一些,那里知道李承乾没见着,李恪没说几句就走了,还有一个李泰一个字没说。

    司徒长风暗自好笑的看着这个还不会掩饰自己情绪的使者,至于金胜曼,他当然知道,这是现任新罗女王的妹妹。

    “失礼了,百济刚刚稳定,两位王爷需要处理许多事情,真是不好意思。”

    “没事,没事,可不能因为胜曼,耽误了王爷们的大事。”金胜曼很快回过神来,笑语嫣然的说道。

    因为只有司徒长风,这会儿金胜曼的声音慵懒中带着一些略微的低沉,如同深夜耳边的低语呢喃,加上一双电眼,可以说一般人还真扛不住。

    可惜她真的找错了对象,想要迷惑司徒长风,那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且不说经历了多少大小战事,早已心如磐石,而且以他高深的修为,那里会被这些表象所迷惑。

    “特使不舒服吗!”司徒长风沉声问道。

    这一句话他运用了虎啸的办法,虽然不太大声,但是落到金胜曼的耳中,却犹如晴天霹雳。

    “呀!”金胜曼脸色一变,看向司徒长风。

    这一下正好对上了司徒长风的眼睛,金胜曼顿时觉得心神似乎都陷了进去。

    “哼!”司徒长风见这个女人没有安多大好心,略微不满,冷哼一声,杀气外露。

    金胜曼这一下可就吃够苦头了,在她感觉中,自己来到了一处战场,无数的人就在她身边厮杀,残肢断臂,掉落眼前,鲜血在脚下泊泊流淌,惨叫之声不绝于耳,偏偏她自己身体无法动弹,只能看着刀光剑影迎面而来,那怕身体发软,还是倒不下去。

    “啊!”金胜曼尖叫一声,脸色苍白,大汗淋漓的一屁股坐到凳子上。

    这还是司徒长风见她已经受到教训,收回了杀气,他可不想把人家吓出问题。

    “使者没事吧?”

    金胜曼抬起头看着近在眼前,司徒长风的笑脸,不由吓得身体向后一仰。

    “使者怎么啦?莫非身体不适,在下颇通医术,是否需要为你看看?”司徒长风故作不知,亦然笑眯眯的问道。

    “不……不……不需要,谢谢。”金胜曼现在看司徒长风,就像是一个怪物一样,慌忙摆手拒绝。

    “额!”看来吓得太厉害了,司徒长风摸摸鼻头退了几步。

    再也不敢耍小心思,恭敬的递上降表,金胜曼就像受惊的兔子,飞快的跑出大厅。

    至于剩下的细节,自然是听从大唐安排,新罗安排人配合就是。反正递上降表以后,就是我为鱼肉,没了反抗的心情。

    接收新罗,又是一大摊子事情,新罗女王金德曼在与司徒长风会谈之后,把国内的事情交给了金胜曼,她带着一群人前去长安见李世民去了。

    这让司徒长风不由感叹,这女人能抗衡高句丽,百济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