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古武系统-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东北匈奴已经开始内斗,西方突厥安分守己,西域则战乱不休,只有西北朝廷派出的人无甚进展,因为总有一股力量在阻拦。”御书房中,房玄龄恭敬的汇报。

    “哼!”李世民原本带笑的脸,一下就沉了下来,不由冷哼一声。

    “陛下息怒,这都在预料之中,不过在利益诱惑之下,他们那松散的联盟关系,迟早都会破烈。”消瘦的杜如晦连忙安慰道。

    “爱卿之意是加大拉拢,分化力度?”

    “不,臣以为机会成熟了,明年陛下不妨停止收购西北的羊毛,严格控制食盐,茶叶,棉花,煤炭,流入西北一带,他们自己就会坐不住的。”杜如晦拱手解释道。

    “克明言之有理,老臣附议!”箫瑀起身赞同。

    “箫老有何高见?”

    “回陛下,经过两年时间,他们已经习惯了用一无是处的羊毛,换取大量物资,突然断掉,等于让百姓没有了收入,自然就有怨言,何况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此乃人性。”箫瑀回答。

    “不错,箫老分析得好,今年食盐大量涌入,西北已经降到十五文一斤,何况棉衣,煤炭,让西北不在寒冷,突然没有了,百姓岂有无怨言的道理。”房玄龄接着说道。

    “可是如此一来,受苦的终究还是百姓,而这岂不是给了他们造反的理由。”宇文士及为难的说道。


………………………………

第300章牵一发而动全身

    “就这么办!长痛不如短痛,朕等着他们造反!”李世民闪过一道厉色,抬手一挥,用力一握拳头道。

    “陛下圣明,只要大义在手,西北之地,翻不了天!”长孙无忌赞同道。

    “只是还需提防狗急跳墙,如果联合起来,也是一桩麻烦事情。”房玄龄眉头皱着道,他一项主张能不动武是最好的事情,所以司徒长风的建议他非常欣赏,这一年也是他亲自操作对外的一系列活动,通过拉拢,分化,利益诱惑,让外部乱了起来。

    “臣建议以运送物资和商队的名义,悄悄增兵。”杜如晦建议道。

    “准!先行增兵五万到胜州,此事就由卫公来做,英国公年后赶往代州,一但事情有变,就由你主持大局。”李世民起身指着屏风上挂着的地图说道。

    “臣遵旨!”

    “启禀陛下,西北一乱,恐怕四方皆不稳,恐怕都要曾兵,这是不是国内太过空虚。”李靖眉头紧锁道。

    “张亮坐镇广州,岭南,南洋当无妨,在调河间郡王李孝恭前去;蜀中由江夏王李道宗前往,由李大亮,公孙武达,刘师立协助,即能防吐蕃,也能防南诏。

    侯君集,去登州,防守半岛三国,安兴贵,安修仁前去青州,即能支援登州,又能防备东北。

    尉迟敬德,程知节,薛万彻,薛万均秘密赶往代州;陇右道牛进达,有薛仁贵坐镇玉门关到也无忧。诸位爱卿以为如何?”李世民布置一番,随后问道。

    “陛下想暂时放弃西域?”李靖立即察觉了李世民的意图,他是想全线防守,单点突破,一个个收拾。甚至暂时舍弃薄弱之处。

    “不错,朕确有此意,卫公以为如何?”

    “陛下布局严谨,微臣佩服,只是何不调司徒翼虎前往伊州坐镇,同样可保西域,还能震慑西突厥。”李靖建议道。

    “爱卿所言,朕也有思虑,只是这次牵一发而动全身,恐怕所有将领都需要奔赴前线,如果伊州在牵扯太多力量,对大局有损。朕之意,能据敌于关外即可。司徒翼虎与他那几个兄弟,位于中央,即能支援陇右道,又能前往江南,蜀中,不可轻易调动。”李世民考虑一下,还是缓缓摇头说道。

    “不知司徒翼虎那里现在有多少兵力?”李绩询问道。

    “朕允他五万精兵,只是他一直发展民生,两州士卒只有一万五千人。”李世民回答。

    “司徒翼虎恐怕还不清楚朝廷动向,陛下何不提醒一下,想必他自然会做出准备。”房玄龄建议道。

    “陛下!房公言之有理,两州新近又迁移了十万户人口,兵员算是充足,提前准备,又多出数万精兵。”李靖赞同道。

    “咳!咳!司徒翼虎两个夫人,三个兄弟,加上一个从小长大的亲卫,七个天级高手,不用在第一线,实在浪费了。”秦琼略显尴尬的出言道,对于司徒长风底子,所有人都知道,但都下意识的忽略,因为几个二十不到的天级,实在有些吓人。

    “翼国公说错了,犬子遗爱,前段时间来消息,同样天级了。”房玄龄满意的点头说道,对于这个憨厚的儿子,以前是恨铁不成钢,现在是略微得意。

    “呵呵,是即!是即!司徒翼虎一颗龙血丹,造就了数个少年高手,想来能够让敌人大吃一惊。”秦琼笑道。

    “一代后浪推前浪,以前一直头疼高手不够镇守四方,现在朕头疼的没有那么多统帅。”李世民感叹道。

    大唐一下多出十多个天级,地级高手,但都是年轻人,李世民可不敢让他们单独领军,除了司徒长风,那是打出来的成绩。

    “陛下是要全力一击,打得他们翻不了身?”长孙无忌试探着说道。

    “不错,拖得越久,越容易出现变化,只等一个苗头,立即按死,以免有人跟风从众。”李世民很肯定的点点头。

    “陛下英明,只要我们以雷霆之势动手,就算敌人多方联合,但势必没有那么齐心。”李靖赞同道。

    “每年冬日招募府兵训练,今年不妨多招募一些,悄悄分散在各军中,只要吾等不说,他人决不知晓。”李绩出策道。

    大唐是府兵制,农时为民,闲时为兵,冬日都会更换一批,一来填补各地防御,换其他值守人员回乡,二来是进行训练,尤其是新兵,冬日正是训练之时。如果是以前,还要考虑严寒,但时至今日,有了羊毛衣,棉衣,还有煤炭,自然不在惧怕。

    李绩的意思就是,隐藏征召人数,而换岗的也用其他名义,留在附近州县,反正现在大唐各处都缺人手,实在不行,用部队修路就是。冬季回家也没有多少事情,军队还提供吃住,大部分士兵还是非常乐意的。

    “善!就按照这个计策,立即开始执行,切断西北的商道,一件衣服,一块煤炭,不不允许流入。”李世民高声赞同道。

    “臣等遵旨!”众人气势高昂的领旨。

    …………

    “二郎休息一下吧。”李世民不知道枯坐多久,长孙走到他身后轻轻揉揉肩,温柔的说道。

    “观音婢,你来了。”李世民反手摸着长孙小手,微笑道。

    “二郎又在操心国事?朝中重臣甚多,不少有志之士,栋梁之才,如果事情不重,您何不让他们帮着分忧。”长孙心疼的劝解道。

    “唉!国之大事,事关江山社稷,由不得朕不多加考虑啊。”李世民摇摇头感叹道。

    “又有战事?”长孙略微吃惊的问道。

    “观音婢猜对了,即将发生战事,不如你为朕分析一下。”李世民精神一震,高兴的说道。

    “国家大事,岂容我一妇道人家插嘴。”长孙连忙推脱。

    “胡说八道,别人不知,难道朕还不清楚,观音婢你也是女儿身,要不然绝不比辅机,克明等人差。”李世民赞叹道。

    其实世人只是被长孙表面的贤惠,遮盖了她的智慧,要知道当年秦王常年征战,朝中太子独大,都是她结交后宫妃子,为李世民周旋,后来玄武门之变,她亲自分发武器,鼓舞士气,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

第301章巾帼不让须眉

    也许有人说这种情况不算太出色,那只是没有对比。

    据记载,枭雄宇文化及江都叛乱,成功之后尤只双股颤颤,身体发抖,一个大男人,尚且如此,何况一介妇孺,能勇敢站出来分发武器,鼓舞士气,何其难得。

    长孙做了皇后,也就没有多少地方发挥她的才能,所以只留下了她贤德美名,但是李世民可是深知清楚自己老婆的厉害。

    “二郎心烦,那就说说吧,妾身与你分担。”长孙嫣然一笑道。

    “好!”看着长孙犹如二八少女一般的笑容,李世民心情莫名好了起来,让长孙坐在身旁,仔细的讲解了当前的情况,还有自己的布置。

    “二郎既然布置妥当,何不放手去做,以如今大唐的实力,应该稳超胜卷才是。”长孙妙目转动,安慰道。

    “唉!话虽如此,但世事无常,如果对手不是预计中那般相互顾及,反而一起动手,那就难了。”李世民说出他最担心的事情。

    “事到临头,也只有放手一搏,不如让五郎与罗士信一起出手,以雷霆之势,一举拿下!”长孙巾帼不让须眉,凤目一睁,豪气的说道。

    “朕不是没有胆色放手一搏,只是五弟与士信,作为有名的高手,敌人不可能一点准备都没有,所以真的要决出胜负,还是要看其他人,要看普通士卒。”李世民苦笑一下道。

    “四大武院,学子不少,陛下何不发布任务,由他们自行征兵,训练,就算一人一百士卒,也有数万人马,开春以后,以比试名义,召集到洛阳,这不又多出一支人马;另外还能以矿工名义,招募青壮数十万,秘密训练,到时候无论是防守,还是主动出击,人手都足够了。”长孙献计献策道。

    “哈哈!不错,不错,观音婢不愧朕之贤内助,这都是好计策,有了这么多隐秘部队,一定让敌人措手不及!”李世民高兴大笑着说道。

    “二郎莫要忘了,岳州那只翼虎,武力如何,妾身不便评价,但火烧突厥数十万人马,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长孙微微一笑,接受了李世民的夸奖,又出言提醒。

    “朕当然没有忘记。所以拿他当作各路后备,打算那里危险,就支援那里。”李世民不好意思的笑笑道,他确实忽略了司徒长风的丰功伟绩,在心里下意识的认为那还只是一个孩子。

    “妾身以为,司徒翼虎布局能力,才是他最厉害的一面,陛下何不去信,问问他的意见,一来让他有所准备,二来看他想怎么做。”长孙自然看出李世民是忽略了,但没有点明,只是翻个白眼,继续说道。

    “嗯,嗯,朕正有此意,顺便让他年后把兕子送回来。”李世民点点头说道,提起女儿,脸上露出温和之际的笑容。

    “嗯,只要兕子身体健康,练不练武,并不重要,还是回来好,也不知道在岳州,她有没有吃苦,有没有想她父皇母后。”长孙也露出想念的表情,皱着眉头说道。

    “哼!想才怪,住得好,吃得好,玩得不亦乐乎!”李世民响起兕子没有跟着他一起回长安,就满脸不满,吃味的说道。

    “就是不知道司徒翼虎会不会把她宠坏了?”长孙想到司徒长风对兕子的溺爱,也就放心了,不过又担心起来其它问题。

    “观音婢放心,现在兕子天天都在武院当大师姐,听话得很。”李世民收到的情报详细得很,所以非常放心,只是自家女儿,不跟着回家,心头有些不是滋味。

    “那就好,看来司徒翼虎教学也有一套,难怪二郎你允许他建立武院。”

    “还行吧,他那只是给两州百姓建立读书点而已,至于教学,听说收了好几个徒弟,效果如何,还不得而知。”

    …………

    此时岳州,司徒长风还不知道有一大群人在惦记着他,正安心的准备过年。

    今年都督府非常热闹,所有徒弟都聚集在这里,未曾归家,大徒弟李明达正指挥着人忙这忙那,当然,大部分时候都是帮倒忙。

    最引人注目的是郑丽婉,小腹微微鼓起,司徒长风小心翼翼的搀扶着,两人脸上幸福的微笑,无不预示着一个小生命正在孕育。

    “师母!小师弟还有多久才出生啊?”小兕子和她牵着的二哈一般,跑得脸蛋红扑扑的,盯着郑丽婉的肚子,好奇的问道。

    “快了,快了,等明年夏天,就出生了,到时候兕子你要照顾小师弟哦。”郑丽婉笑眯眯的摸着兕子脑袋说道。

    “嗯!兕子带小师弟一起玩!”

    “好,兕子去玩吧。”司徒长风怕小兕子无意中撞到郑丽婉,急忙支开她,毕竟一个玄级,破坏力还是有的,何况是一个玄级小孩。

    “好的师傅,兕子去看他们贴好对联没有。”

    “大黑!小白!我们走!”小兕子说着,就带着爱犬跑了。

    可伶两条二哈,原本应该是它们精力旺盛,到处疯跑才是,可惜遇到一个更猛的主人,偏偏力气又大,跑得又快,一只手拉着它们到处跑。

    “嘿嘿!”司徒长风看着两条累成死狗一般的二哈,忍不住会心一笑。

    想到当年被二哈支配的恐惧,心情莫名好了起来。

    说起兕子的两条二哈,可是武院的明星,没有一个小朋友不喜欢的,所以小兕子为了与小朋友玩耍开心,几乎每天都把它们带在身边。

    二哈虽然可爱,但是也惹了不少麻烦,谁让它们长得有些像狼呢,许多人第一次见到的时候,难免吓一跳。

    有几次小兕子带着上街,还引起了恐慌,不是每一个人都知道那是狗的,大部分人还以为那是驯养的狼,所以离兕子远远的,无形中还增加了一层保护,可谓意外惊喜。

    要说狗,岳州多出来不少中华田园犬与黑背的杂交,这都是士卒监管不到位,狗狗偷跑出去干的好事,不过继承了两种狗的血统,新一代的小狗更加可爱,体格也大了不少,让百姓更加喜爱,不少人都试着养一条,街上吃狗肉的,莫名开始变少了。


………………………………

第302章新年新发展

    “夫君怎么看?”郑丽婉放下李世民送来的密旨,靠在椅背上问道。

    “呵呵!朝堂能人无数,这种大事,那里轮到我来做主,可谓多我不多,少我不少。”司徒长风无所谓的摇摇头笑道。

    “夫君不必为妾身考虑,虽然妾身怀有生孕,但还是有能力照顾自己的。可不能因此耽误你的事情。”郑丽婉见司徒长风目光放在她小腹上,心头不由非常甜蜜,但是两人相处这么久了,如何不明白他的抱负,所以出言宽他的心。

    “任何事情,都没有夫人重要。”司徒长风斩钉切铁的说道。也许报效朝廷,振兴家族是大部分人的理想,可是对于司徒长风这个穿越者来说,家人才是最重要的,一直努力奋斗,都是为了生存,为了家人过得更好。

    “夫君!”郑丽婉顿时被感动得泪眼婆娑,拉着司徒长风手臂说不出话。

    “夫人!吾现在只有你们几个亲人,没有什么能比你们更重要的了。”司徒长风轻轻搂着妻子,温柔的说道。

    “妾身明白!可是夫君,国破家何在?陛下言这次形势万分危急,正是需要您出力,且不可为了妾身,让突厥马踏中原,百姓受苦。”郑丽婉等了一会,继续劝说。

    不得不说,忠君思想,在大部分人心中,是占有巨大份量的,郑丽婉已经完全忘了因为李世民带来的苦日子。当然,这也是因为李世民对自家夫君的看重,让她心情高兴,感到骄傲,自然也就想推动司徒长风更进一步,她可不想因为自己,耽误了司徒长风,那样她不但成了司徒家的罪人,就连自己心里,都会留下一道坎。

    “好,好,都听夫人的,年后为夫就做安排。只是事关重大,别让其他人知道了。”司徒长风说不过,只得顺着她说,毕竟女人嘛,讲道理肯定讲不过,何况孕妇,就是最大的,嗯!比皇帝大,她说的就是真理。

    养过狗狗的都知道,咳咳!顺着理,那是最好的。

    …………

    热热闹闹过新年,虽然今年两州百姓才安稳下来,但非常满足,不但生活环境好了,更有盼头了,而且都督府在春节更是统一发了礼物,一件羊毛衣服,一块羊肉,虽然是来自草原的腌肉,但这是从未有过的,官府给百姓发过节礼物。

    当然,这是司徒长风以小公主李明达的名义送的,他可不会落下把柄给御史去闹。

    所以小公主李明达在两州声望大增,当然司徒长风声望更大,因为都知道他是公主的师傅,何况小公主可没有几个人见过。

    无论怎么样,两师徒在百姓心中,都是好人。

    南方开春很早,过完正月十五,官府就开始陆续组织务农,这主要是最新种植方式,经过去年实验,选种的田,要比以前多收一成,而育种的田,又要多收一成,如果加上施肥,那就比以前种植要多四成收获。

    所以今年一开始,首先就是整理地,先把田地翻一遍,借着最后的寒冷,冻死地里的虫卵。

    然后选种,育种,一个冬天收集的草木灰,动物粪便,拌和在一起,增加田地肥力,可以预计,今年又是一个好收成。

    虽然现在百姓不是很相信,如此麻烦的种植,能增产多少,不过出于对官府的信任,还是都照着去做。

    只有有眼界的商人,世家,官员,都跟着,或者派人跟着学习,相对来说,所有人对两州的蔬菜,比粮食更加感兴趣。

    在去年,两州收获最多的,一种叫做胡萝卜,从西域胡人手中传来,所以叫胡萝卜,不但产量高,而且生吃,熟食皆可,味道甘甜,保存时间长,深受百姓喜爱,连有钱人家,都喜欢换着花样吃,谁让这个世界甜食较少呢。

    第二种同样是西域传过来的,叫做冬瓜,不过不是现在大唐的这种很多毛的冬瓜,而是一种个头巨大的冬瓜,最大的有一两岁孩童般大小,虽然味道一般,但是个头大就弥补了所有缺点,最关键的是,几乎能保存一个冬天,对于绿色素菜缺乏的冬日来说,可是难得的佳品,据说年迈的太上皇,最喜欢吃的就是岳州的冬瓜,金瓜。

    没错金瓜也是西域传过来的,高产量,味道香糯,最主要的是这两种蔬菜,不占田地,房前屋后,田边,土边,都能种植,还不需要怎么管理。

    按照老百姓的说法,这如果是灾年,完全能够养活一家人,虽然没有主食那么经得住饿,但比粗娘美味。

    说到高产,一种原本在蜀中不被重视的东西,在岳州发扬光大了,佛手瓜,也叫土耳瓜,葫芦瓜,种在树下就行了,它的蔓藤自然就缠绕树上,结的果实累累,非常之多,而且结果时间长,能够持续数月,最主要的是,只需要第一年种下种子,以后都不用怎么管理,每年就能收获。

    粮食就是硬货,无论是百姓,还是世家大族,对于粮食,那是孜孜不倦的追求,百姓只考虑自己目前生活的粮食,而世家大族,总是像快要过冬的松鼠一般,尽可能的储存粮食。

    所以司徒长风弄出来的几种素菜,才是那么的引人注目,可惜现在种子有限,出了长安要去一批,其他都在两州。今年两州目标,是把洞庭湖里面小岛,都种上茶树和蔬菜,尤其是冬瓜,金瓜,就算坏的,也可以丢进鱼塘喂鱼。

    其实开发岛屿,这也是司徒长风不得已而为之,洞庭湖中,最多的就是芦苇荡,而芦苇荡太多了,滋养蚊虫就多,加上水田里面的蚂蝗,所以造成百姓病痛多,所以尽可能的规划芦苇荡,迫在眉急。

    而规划芦苇荡,是因为司徒长风从神雕中带回的造纸术,宋朝文人辈出,地位非常高,带动的就是文房四宝大力发展,这造纸术自然就得到空前发展,利用各种植物,做出优良的纸张,而芦苇只是其中之一,既然有此先天条件,自然要好好利用,只是遍布洞庭湖,又太多了一些,不但让水路不清晰,还有副作用,所以需要规划。


………………………………

第303章风雨欲来

    要知道宋朝最出名的还是瓷器,可惜最有名的几种,都是朝廷秘方,司徒长风也就只收集到民间技艺。

    不过在从几家关系好的那里,弄来一批工匠之后,最新出来的一批,还是比当今瓷器,好了不少,毕竟技术是靠人,而先进的只是技艺,两相结合,就超越了当下。

    这两项就是今年岳州主打的商品,也是最好的财政来源,今年司徒长风有信心不在贴钱发展,而是大把的进项。

    这些项目都是他私人联合开办,但是也给本地官府留了一部分分子,加上税收,这就让人找不到理由攻击。

    司徒长风答应郑丽婉为大战做准备,自然不会失言,同时也上书李世民,要来了大量的物资,进行备战。

    以墨家技术,大量制作弩箭,对付骑兵,除了骑兵本身,就是弩箭最为合适。

    春耕之后,两州都督府发布募兵令,以募兵的方式,招募精壮五万。

    训练武技,当然来不及了,所以这五万精壮,除了日常体能训练,其他就是训练弓弩配合,而发动两州百姓,帮助大量制作箭杆。

    为此事,不但江南世家吓了一跳,就连两州官员都吓得不轻,还以为司徒长风图莫不轨,有不少人都偷偷摸摸的上奏或者通知其他官员,可是都没有得到回应,让他们这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