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凡尔赛只有女王-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对。军事上的劣势; 使得太阳王最后不得不接受“腓力及其后代不能继承法国,西法两国不能合并”的条约。

    那差不多是法国人离西班牙王冠最近的一次。如果路易十四成功了,玛丽现在不知道能省多少事。

    她笑了笑; 对拿破仑的大胆发言不置可否。

    “这位……波拿巴上士,不知道你今年多少岁?”

    拿破仑微愣:“20岁,陛下。”

    “很好; 非常年轻。而我呢,等到年底,就34岁了。”

    听王后大剌剌地说出自己的年龄; 众人忙低下头,假装听不到。

    “我的大儿子查尔斯,今年已经6岁。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来到法国快20年了。那时候; 戴着王冠的人还是老国王; 朝廷上的主力也还是老一辈;而现在,廷前几乎很难再看到老面孔了。真不知道20年后,法国又会是什么面貌。”

    她意味深长地看了看拿破仑,没有再说下去。

    拿破仑会意; 心里不知是失望还是激动。

    他不想再等那么久;然而王后不仅认同了他; 甚至暗示——

    “陛下,”罗尚博伯爵将王后送到总参谋部大门,低声问; “您真的要把拿破仑留给王储用?”

    “有什么不妥吗,伯爵?”

    “没有,只是……这个年轻人的胆子太大,若您要起用他,我极力推荐;但他未必适合将来的小王储。”

    玛丽有些吃惊;拿破仑的野心难道明显到连不知道历史走向的人都看出来了?

    “我担心,万一小王储受他蛊惑,穷兵黩武,四处发动战争,反而不利于法国。”

    玛丽恍然——原来说的是这个方面。

    “查尔斯还没长大,可以等等再说。如果查尔斯的性格真的压不住这个人——”

    她忽然想起中国古代颇常见的情形——若不用,便杀之。

    “——就另行处理吧。”

    玛丽回到凡尔赛宫时,稍稍过了晚餐时刻;没想到路易带着儿女们还在等她。

    两个儿子打闹嬉笑,不肯吃饭,还冲过来抱着她的腿撒娇,被她冷脸一摆,努起了嘴;夏洛特低着头不敢看她,把两个弟弟拉回去,小声哄着吃饭。

    路易笑着说:“你们记得奥博基希夫人新出的鲁邦系列是怎么写的吧?鲁邦和助手阿尔方一个负责装恶人吓唬人,另一个负责做好人安慰人,把坏人制服得服服帖帖的。你们不听话,我们就把你们当坏小孩了。”

    说完扮了个怪脸。

    孩子们被逗笑,嘻嘻哈哈着吃起了饭。

    玛丽暗叹,自己这个母亲做得严厉,相处时间又少,儿子们年纪小还懵懵懂懂敢来闹她;年纪大一些的夏洛特却很明白,在她面前总是拘谨。这不是路易一两句话能圆回来的。

    等孩子们吃完回房,路易说:“今天撒丁大使送来了克洛蒂尔的信,她想替她丈夫最小的弟弟查尔斯·菲利克斯求娶夏洛蒂。他弟弟24岁。你看怎么样?”

    克洛蒂尔嫁给撒丁尼亚王储之后,两人虽然相爱,却至今未孕;众人都在猜测,王位最后可能会到他弟弟头上。王储有两个弟弟,稍大一个虽然已经结婚,但至今没有儿子;查尔斯·菲利克斯是第二个弟弟。如果单从地位看,绝没有辱没夏洛蒂。

    但玛丽摇头。

    “夏洛蒂年纪还小,和对方又相差12岁。”

    何况姑侄嫁给一对兄弟,哪怕在欧洲不是稀罕事,玛丽心理这一关也过不了。

    “我也觉得差得太大,”路易说,“那么我回信拒绝妹妹,她应该能明白。”

    说完,他又看着玛丽不说话。

    “怎么了?”玛丽被看得笑起来。

    “当年你和我订婚,就是和现在夏洛蒂差不多的年纪。”

    玛丽一愣,不由得暗自感叹。12岁时,在这具身体中的灵魂还是那个单纯的小女孩。在得知订婚消息的一刻,那女孩在想什么,是欢喜还是忧愁,是展望还是不安?这些她都已经无从知晓。

    “在你出嫁时,你母亲曾经给我写过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希望我给你幸福。我想,我应该不算辜负愣她的期望吧?”

    “当然没有。”

    “也希望夏洛蒂的丈夫能够不辜负我们的期望。我们的女婿一定得是精挑细选的才行。对了,你觉得你哥哥利奥波德的儿子怎么样?我觉得你的家人都很亲切,夏洛蒂嫁过去,他们一定会对她好的。”

    “这个恐怕不行。最近科学院交上来一篇生物学论文,说近亲结婚生的孩子有遗传病的几率更大。因为这个结论可能会引起欧洲王室的恐慌,所以我暂时压着,还没允许发表。但我是绝不会让孩子们和直系三代血亲结婚的。”

    “哦,这样啊……”

    玛丽没有说话,目光灼灼地看着丈夫。路易忽然提起这些话,她总觉得意有所指。

    路易在她的视线下坚持了三秒便投降:“舒瓦瑟尔不知从哪听说撒丁尼亚大使的来意后,也到宫里来了。他生着病,但还是坚持要见我,我也不好不见。他建议……把夏洛蒂嫁给西班牙卡洛斯四世的大儿子。”

    “什么?那个儿子不是才五岁吗?”

    “他说,现在先订婚,等过了六七年,年龄差就不那么突兀了,到时候再结婚……”

    玛丽皱着眉:“他为什么只找你说?”

    “他担心你不同意……”

    “他知道就好!”

    见她态度坚决,路易松了一口气。和西班牙联姻,政治上好处多多,他有点担心妻子会心动。如果玛丽也一力主张,他大概没法反对。

    玛丽见他的表情,忍不住笑了:“说实话,我的打算,是让女儿自己选,哪怕是个平民,只要对方诚实可靠,我也支持。”

    “平民?这、这不太好吧?我不忍心夏洛蒂吃苦;其他人恐怕也会指指点点。”

    “有王室做靠山,不会过不好的,大不了我们给女婿封个爵位。跨阶级婚姻看起来是离经叛道,但她是谁的女儿?是我们的女儿,难道这点自由都享受不了?而且,以现在知识界的舆论倾向,这种‘低嫁’可能反而会获得空前支持。”

    路易被说得意动,好像招个平民女婿也不是问题了。

    “只是有一点,她年纪还小,现在的判断未必成熟。至少再过两年,给她时间慢慢挑。”

    当然了,女儿看上的人,她一定会把对方全部底细挖个一清二楚;如果有那种贪图富贵的家伙,就等着被收拾吧。**?不存在的。

    过了几天,玛丽亲自见了舒瓦瑟尔,称赞了他一心为法国着想的精神——平心而论,从政治的角度出发,舒瓦瑟尔这位“月老”做得不错;他曾促成的法奥联姻,和现在打算的西法联姻,都对法国大有裨益。

    “不过,夏洛特的婚事您不必再过问了。”

    “这……如果陛下不愿意把夏洛特公主嫁过去,不如让王储从卡洛斯四世的公主里选一个新娘。”

    玛丽皱了皱眉:“查尔斯年纪还小,不必那么早谈婚论嫁。”

    舒瓦瑟尔嘴唇刚动,玛丽又开口:

    “对了,你的侄子怎么样?已经订婚了吗?”

    老公爵把即将要出口的话吞了回去。

    他的侄子克洛德是当儿子来养的。先前这孩子卷进囤积粮食的事件里,几个起头的年轻贵族都被秋后算账,只有克洛德被放了一马——完全是看在舒瓦瑟尔劳苦功高、又没有后人给他养老的份上。

    王后刻意提起克洛德,说是威胁也好,说是示恩也罢,都是在坚决表态,让他不要再插手王室婚事。

    “我们让他跟蓬切瓦家族中一个性格沉稳的女孩订了婚,希望妻子能帮他收一收轻浮狂躁的心。”

    想到侄子,舒瓦瑟尔不禁有些意兴阑珊。

    “王后陛下,还有一件事,恳请您同意。”

    “请说吧。”

    “我从为老国王服务起,到现在已经三十一年了;减掉被贬到尚特卢的四年,也有二十多年。如今我已经七十岁,左右看看,连以前政坛上的老对手、老朋友,也是死的死,病的病咯。”舒瓦瑟尔抚了抚满是皱纹的眼角,“我精力大不如前,也时常生病,恐怕没法继续胜任外交部的工作。还请陛下替我寻找一个合适的接班人,好让我回乡间休养。”

    玛丽没有感到意外;之前舒瓦瑟尔几次暗示过退休的想法,这是第一次明言。

    “实话说,我对你的工作一向是满意的,但不好再勉强你。你可以推荐候选人,我会认真考虑。”

    舒瓦瑟尔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这时候推荐的人,多半会得到任用;至于能否持续在那个位置上待下去,就看接班人自己的本事了:“我向您推荐巴托罗繆;他无论资历、名望和能力都适合。”

    “你把我的人事部长挖走了,让我去哪里再找一个?”玛丽笑道。

    “如果巴托罗繆不行的话,驻美大使马尔布瓦的能力也不错。”

    待舒瓦瑟尔离开,玛丽看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

    巴托罗繆是小贵族出身,而马尔布瓦则是第三阶级。舒瓦瑟尔身为一个传统大贵族,却推荐这样出身的人做接班人。

    这个世界的变化,是越来越快了。

    作者有话要说:*马尔布瓦fran?ois bois
………………………………

第314章 向大海

    “uper”

    当两个王子听说叔叔要来照看他们时都欢呼了起来。

    夏洛特公主更喜欢在自己的房间里画画,所以只是耸了耸肩。

    孩子们本来有两个叔父不过普罗旺斯伯爵早年就逃亡去了荷兰在他们的记忆中,伴随他们成长的只有一个特别亲切可爱的叔叔阿图瓦伯爵。

    这位叔叔有许多大胆的事迹。有一次他跟别人打赌能不能在三个月内建成一个新城堡他不惜一切代价,请了最顶尖的设计师、雇了两批工人日夜兼程轮流干活毫不吝惜照明费用。最后胜利当然入他怀抱只花了60多天,城堡就建成了同时他得到的,还有巨额的债务。

    后来这些债务还是路易自掏腰包帮他还上的。

    玛丽在财政上的改革之一,就是将公私库进行了财产分割。

    王后自己的投资所得当然还归自己而王室直属领地、王宫和行宫、宫内收藏品这一类不动产一次性划归王室以外的部分全部划进公共财政即今后所有政府收入都归入国库,专款专用。

    王室要想拥有收入就只能经营现有的不动产这已经是很高的起点了。王后帮助国王雇佣了职业经理人进行管理。现在,国王名下也有一些公司或工厂的股份手中的地块有出租的、经营农场或林场的还有几个位置较好的行宫投入运营提供参观或场地租赁服务。王室俨然一副新兴资产阶级的样子。

    和过去丰富的国库相比,路易现在能动用的钱简直是大跳水但相对的用起来也方便多了以前想用大笔资金,总是会有大臣出来指手画脚的,现在是私人财产他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像给弟弟还钱这件事,路易和妻子提了一下,就没问题了。

    当然,免不了要警告这个爱胡闹的弟弟,这是最后一次,如果再大手大脚花钱,他就下令让弟弟搬回凡尔赛宫居住。

    威胁果然奏效伯爵不只安分守己不少,连日常的开支也节约了不少。

    不过,阿图瓦虽然不想在憋闷无聊的凡尔赛宫长住,但有事没事也会过来串门。爱玩爱笑的他极受两个侄子的欢迎。

    玛丽不在、而路易也要外出时,常常把孩子们托付给弟弟看管。

    阿图瓦还常常把两个儿子也带过来。一个童心未泯的大人,领着四个大小不一的男孩疯玩,尝试各种新鲜玩意儿,简直能把凡尔赛宫的屋顶掀翻。

    “布列塔尼公爵!”负责照顾两个小王子的莫森夫人叉着腰,嘴角撇成了圆弧。

    阿图瓦年幼时也受过夫人的照顾,面对她的怒气,只吐了吐舌头。

    “还是阿图瓦伯爵听得习惯。”

    路易早就打算给弟弟加封一个公爵头衔,但“奥尔良公爵”他不喜欢,挑来挑去,从王室掌有的头衔里选了个布列塔尼。

    对外人来说,这是国王对弟弟信任宠爱的表现不过对阿图瓦本人,唯一的好处就是得到的年津贴增加了。他几乎从出生开始就是阿图瓦伯爵,现在还是希望别人这么叫他。

    眼看亲爱的叔叔要受老夫人的“责难”,王储查尔斯极有义气地去解救:

    “叔叔!这个要放在哪里?”

    他举着一个转向舵零件,跑到阿图瓦面前。这些精致的船模型是路易亲自给孩子们做的,也很受侄子们欢迎。他们最喜欢的玩乐之一,就是拿着模型玩海盗游戏。今天,阿图瓦突发奇想,和大家一起拆了模型这叫莫森夫人又可惜又担心。

    阿图瓦却不在意:“夫人等着瞧吧,哥哥就算知道了,也会说这些本来就是给孩子们玩的,他们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再说了,等看到孩子们还能把船拼回去,他只会更高兴。”

    结果,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他们不得不坐在一堆松散零件中间,绞尽脑汁拼船拆得时候开开心心,谁也没想到重新拼好可没那么简单。

    阿图瓦被查尔斯一叫,忙逃命似的凑过去,接过转向舵,把它试着插到船长室里,没成功又在前甲板后边一个插槽里试了试,这回对上了。

    “唉,”他朝后倒去,“早知道这样,我就跟哥哥嫂嫂一起去加莱看真船下水了。”

    “爸爸,大伯和伯母是去看什么船?是不是很厉害的战船?”大儿子安托万好奇地问。

    “一定是铁皮包起来的军舰!”二儿子兴致勃勃,“我在报纸上看过,是海军实验室提出的构想,叫铁甲舰,可以防敌军的大炮!有了这个就不怕英国人了!”

    “那也有可能是潜艇,”安托万不甘只有弟弟表现,“之前有人造出过人力螺旋桨的,现在证明蒸汽机已经可以装在船上,那么一定也可以装在潜艇上。”

    “蒸汽机可是要烧煤的潜艇是密封的,你想把所有船员都呛死吗?”

    “做那种有灶门、连接烟囱的煤炉就可以。”

    “那空气从哪来?”

    “把潜艇建得像轮船一样大,在空气到达极限值之前浮出水面就可以了。一场海战决胜的时间未必超过3个小时,潜艇只要趁敌人不防备的时候给予意外一击,就能达到目的。”

    “停、停。”阿图瓦好笑地看着两个儿子,“我倒是不知道,你们俩都是舰船专家啊?”

    两人闭上嘴,忿忿地转开头,谁也不看对方。

    他们的两个堂弟年纪小,在一旁都看呆了最小的费迪南德鼻子一皱,眼睛一红,哭了起来:“呜哇哇哇不要吵架……”

    其他人手忙脚乱地一阵安慰,才安抚好了。

    小孩忘性大,先头怎么激动,过会儿就都忘记了,一个个挤着脑袋继续他们的拼船大业。阿图瓦在旁边看着,若有所思。

    等把两个小的哄睡,阿图瓦带儿子回自己的房间去作为国王的近亲属,他们在凡尔赛宫都有属于自己的房间即便平时不住,也会为他们留着。

    路上他问:“安托万,你现在14岁,按照惯例也该进军队了。传统上是陆军,不过如果你愿意,我可以把你安排进海军。你觉得怎么样?”

    阿图瓦还有另外的想法。他那嫂子在欧洲大陆的扩张不可避免,陆军免不了上战场海军是王后自己的地盘,她看得紧,虽然也免不了战斗,但海外本来就没有多少扩张的余地了,战斗不会很多。自己一个胸无大志的人,对孩子们的最大期望也只是平安无事而已。

    安托万还没回答,弟弟一听,便跳着举手喊:“我也要!我也要进海军!”

    “好好,不过你年纪还不够,再等3年,一定让你进海军!”

    弟弟满意了,做哥哥却还皱着眉头:“爸爸……我,我不想进海军。”

    “哦?你不是对舰船很感兴趣吗?”

    这两个孩子平常爱看什么新闻、什么杂志、什么书,他都看在眼里。

    “我……我只想造船!爸爸,我想当工程师!”

    阿图瓦沉默了。

    这很不传统。例如诺阿耶公爵的长子阿扬公爵,虽然非常喜欢化学,但也是在服役之后才抽空做研究的。

    说到底这还是王后的错他有点迁怒了。因为王后在全国各地的推广提倡,他的几个孩子接受的也是新式教育传统的神学、、艺术、拉丁语课程都有所缩减,数学、物理、化学都分别单独开课。没想到一来二去,还真有一个孩子对自然科学心驰神往了。

    爸爸有什么办法,爸爸也很绝望。

    “怎么做工程师,我也不太懂。要去什么学校吗?”阿图瓦很烦恼,“算了,回头我帮你问问你的王后伯母。她一定清楚。”

    安托万欢呼起来,狠狠地给爸爸一个拥抱。

    后者满面红光,心想传统什么的去死吧。看看现在这个时代,什么东西不变化?

    哥哥不和自己去同一个地方了,弟弟虽然有些不高兴,不过注意力很快转移:“爸爸,你还没说大伯他们去看什么船呢!”

    阿图瓦神秘地笑起来:“你们俩一定猜不到。”

    “难道是特别大特别的巨型军舰?”

    “或者装了新型大炮的战列舰?”

    阿图瓦夸张地叹气:“怎么都往军队上猜呢?”

    国王夫妇抵达加莱港后,第一天的行程是造访一个大型捕鱼队。

    他们当着所有船员和闻风而来围观的民众的面,从刚刚捕捞回来的鱼获中挑了几条鲱鱼这是法国近海渔业最主要的品种之一。再加身上其它海鲜,随行的宫廷大厨们一齐动手,烹制了精致可口的菜肴。晚餐就在国王夫妇和船员们共同参加的晚宴中度过。虽然船员和国王夫妇不是同桌而食,但也够他们激动夸耀一阵子了。

    “明天之后,这个捕鱼队卖出的鱼价格就要疯涨了。”玛丽笑着说。

    这是国王和王后不仅品尝过、还当众称赞过的鱼而世上总不缺少跟风的人。

    这也是这次行程的目的:支持法国渔业。

    现在还没有“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概念,渔民们是哪儿鱼多就去哪,欧洲各处都去然而民间却莫名地有“荷兰进口的鱼比法国打的鱼更好吃”的观念。

    但如果作为全欧上流生活风向标的法国宫廷,也公开表示爱吃本国的鱼,就能够改变许多人的观念。

    政治作秀,有用就行。

    “不过我是真的觉得好吃,也不算说假话。”路易笑着说,“以往在巴黎吃到的海鱼都是腌制的。没想到新鲜的鱼另有独特的风味。”

    玛丽点头。想吃海鲜就随时能够吃到的日子,仿佛已经是上辈子了还真是上辈子。没有后世快速的交通工具、完善的冷链,在巴黎吃到新鲜海产品很难。也不是没有办法,但花费极高“一骑红尘妃子笑”于当政者来说,不是个好兆头。

    再说,他们也不是单纯为法国的鱼而来。

    法国渔业曾经在欧洲占主要地位,但每经历一次战争,本国渔民都要从海上受到打击,而政府只是放任自流,很少提供保护。

    这次法国与各国开战,海上的硝烟味也渐浓英国、荷兰的捕捞船队多次与法国船队发生摩擦,甚至有流血冲突。还有渔船报告说,有英舰在视野中出现。

    “震怒”,是民间小报用来形容王后听到报告后的反应的词,还有“一拍书桌”“将报告砸到海军大臣面前”之类有如亲见的细节当然是胡编乱造的。

    巴黎民众的注意力说广很广,说窄却也很窄。像渔民海上冲突这种消息,如果没有人在背后炒起来,恐怕只能做报纸上一块不起眼的补丁。

    现在一经大范围报道,“冲突”变成了“被欺负”,舆论纷纷要求壮大海军,保护可怜的渔民不受侵犯。

    玛丽有些意外。

    她意外的是海军部能想出这样的主意来求支持、要经费。

    这手段在后世很常见,放现在也算是时代先驱了。

    这次加莱之行,是顺水推舟的结果恰好路易想看看海边。他虽然放手政务,但也要经常配合玛丽出席公众场合。

    克里夫夫人跟玛丽开玩笑时说,后世有“第一夫人”,路易就是“第一先生”还打趣这次是“迟来的蜜月”。玛丽想了想,还真有点像。

    毕竟第一天是看渔民算是品尝美食,第二天是造访港口算是看风景,第三天才是看新船下水。

    这艘新船,使用改进后的蒸汽机和明轮推进,是全世界第一艘投入商用的蒸汽轮船,交付后将会沿着塞纳河,执行从鲁昂到巴黎的客运航行。如果运营没有问题,可以预见未来法国内河会出现更多的蒸汽轮船。

    船坞里还有一艘在建船,号称“目前全世界吨位最大的帆船”。要知道,船只大小,也是衡量一个国家造船业的标准之一。而帆船作为成熟技术,短期内也不会被淘汰,因此这艘货运船仍然非常有意义。

    访问完商用船厂,他们又赶去了同在加莱的军方船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