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烟云-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外一人道:“姐姐不要气,如今皇后生了孩子自然不能同房,皇上血气方刚如何能够忍得,还是好好回去准备一番,我想不出几ri便会恩宠我们姐妹,到时候我们也争把气生个皇子出来!”
“还是妹妹想的周全!”
朱元璋听闻自己的皇后为自己生下皇儿快步来到后宫,宫女见是皇上归来纷纷跪地行礼,朱元璋全然不顾,几个大步进去,守在门口的宫女连忙道:“奴婢见过皇上!”
朱元璋摆手,宫女推开房门,朱元璋迈步进入,马皇后躺在床上面容安详,应该是已经睡熟,一旁站着两名宫女,手中抱着的正是刚刚出生不久的三皇子,朱元璋挥手示意不要惊醒皇后,接过皇子仔细关瞧,一双乌黑的大眼睛看着朱元璋,没有丝毫的怯意,下巴远远要比正常人长出一块,鹰钩鼻,大嘴叉,远远无法用英俊来形容,朱元璋确是喜欢,这里交代,朱元璋天赋异禀,额头下巴极为突出,史料记载绝对称不上是俊男。
“好,不愧是我朱元璋的儿子!”朱元璋满心欢喜,虽然已经没有初为人父的惊喜,只是见到自己的儿子出生依然充满欢喜,说话声惊醒马秀英,马秀英睁开眼睛,屋里多了一个男人,虽然只是背影,不过夫妻多年,如何能不认得夫君的身躯。
“皇上,请恕臣妾不能起身!”
“皇后身子虚弱,歇着就是!”朱元璋转身来到马秀英窗前,马秀英脸上依然有些许苍白,用手轻轻抚摸,“辛苦你了!”
马皇后道:“这都是臣妾应该做的,皇上,前方战事如何?”
朱元璋道:“大获全胜,十年之内再无兵患之忧!”
马皇后喜道:“那就好,没有兵患百姓才能安心,朝廷同样可以久治!”
朱元璋道:“皇后为朕生下皇儿双喜临门!”
马皇后道:“臣妾一直等待皇上得胜归来,也好为我们的皇儿取个名字!”
朱元璋慢慢起身,起名可是大有讲究,朱元璋的皇子之中全是木字为旁,长子朱标,二子朱樉,至于后来的朱棣、朱权等人完全依照这样的模式,朱元璋更是立下规矩,子孙之中必须依照木、火、土、金、水的顺序取名,不可乱了章法,于是朱棣的儿子取名朱高炽,正是应了太祖留下的规矩。
朱元璋转了几圈道:“朱惘!”于是便有了名字。
如今想想三十几年过去,他真的老了,远远不是身体疲倦所带来的,而是内心,一个人到了这个时候心中所想的必然是如何安排好自己的后事,令子孙后代可以过上好ri子,尤其是皇太子朱标的离世对朱元璋的打击最大。
朱标身为长子心慈仁厚,虽经常与自己意见不合,不过朱元璋依然十分喜爱,立为皇太子,待自己百年归老之后皇位传给他,朱元璋更是请了当世名士宋濂亲自教导朱标,李善长为太子少师,徐达为太子少傅,可称得上文韬武略兵法战策一一不缺,不想突然病逝令朱元璋一切的计划彻底打乱。
朱标的离去最为得意莫过于朱樉,身为次子诸王之首,原本没有任何希望继承皇位,因为在他的前面始终有朱标存在,不想机遇落在朱樉身上,朱樉与朱标不同,朱樉尚武好战,藩王叛乱,朱樉率领大军讨伐,藩王畏惧悉数归降,朱樉为此洋洋得意,皇太子辞世,一众朝臣立刻将视线落在这位平ri里被忽视的秦王身上,这种举动引起朱元璋不满。
朱元璋颁布旨意秦王返回封地没有旨意不得入京,朝野震惊,不想秦王刚刚得势便被流放至封地,失去京城便等于失去竞争皇位的机会,毕竟只有得到朝中大臣以及皇上的认可才能最后位列九五。
宫廷内的局势顿时变得复杂,一众皇子蠢蠢yu动,谁能够得到皇上欢心立为太子变得尤为重要,不想进入朱元璋的视野的确是任何人无法猜到的一个人,皇孙朱允炆,年纪尚小,不过从他的身上完全可以看到长子朱标的影子,朱元璋暗下决心,我朱元璋有生之年必然可以再塑造一位帝王。
为了保住朱氏皇朝,自己的后人可以安心统治天下,朱元璋知道自己必须做出一些事情,第一建立制度,这样后人便可以依照自己建立的制度延续下去,第二就是杀人,杀的都是有功之臣,不过同样是该杀之人。
杀人便要有自己的亲信,于是朱元璋为自己建立一支能征善战而且绝对听从自己的队伍,那就是锦衣卫,大明王朝之中最令人闻风丧胆的一支皇朝部队。
锦衣卫的职责便是侦查大臣,随时向皇上报告,锦衣卫只归属皇帝一人统辖,更是有先斩后奏之权,所以任何人见到锦衣卫都是避而远之,胡惟庸、蓝玉两案锦衣卫几乎全体出动,不到一个月时间将两案余党悉数抓捕,其中更是罗列无数罪证,为自己肃清这些旧党铺平道路,朱元璋十分满意,养兵千ri用兵一时,锦衣卫就是自己的最锋利的一把尖刀。
当年一众功臣活下去的只有两个人,当然常遇chun、徐达等人在胡蓝两案之前已经离世,剩下的只有归隐田园的刘伯温,还有另外一个人信国公汤和。
………………………………
第十八回 殒江南,了如梦(三)
() 老去同参韦夜雨,焚香卧听画檐声。
这是怎样的心境,年轻时的风光早已散去,雨水打湿房前的青阶,这是一座最为简朴的府第,只是上面刻着的三个大字告诉世人,里面所住的便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信国公汤和,两人之间的往事后面将会提及。
汤和幼孤,和朱元璋是好友,元至正十二年(1352),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写信邀请朱元璋参加义军,次年归属朱元璋,朱元璋得天下后,这些陈年旧事早已尘封。
汤和坐在藤椅之上,一名老家人站在身后,他在想些什么,是豪情万丈热血的战场,还是中年处处危机的官场,或者是此时的境遇,身体动了一下,发出一阵猛烈的咳嗽声,老家人上前,汤和挥手示意,“再呆一会!”
蹬蹬蹬,一阵脚步声传来,老家人不由得眉头一皱,自从汤和告病不朝很少有人前来,今个真是奇了,从脚步声可以听出绝对不是一个人。
汤和道:“扶我起来!”
老家人不解,老爷身体不适,腿上更是因为风寒几乎不能走路,如今确是为何要从藤椅上站起,其中必有缘故,只得上前,汤和试图用力,双腿之上发出一阵剧烈的疼痛,脸上更是渗出汗迹,原本一个最为简单的动作确是要耗费极大的体力,更是要忍受痛苦。
一众侍卫出现,伞帐之下走出一人,正是朱元璋,老家人终于明白汤和起身的用意,他已经算到皇上必然亲临,从幼年一直到花甲,他太过熟悉眼前这个人。
汤和何等聪明之人。他从小有雄壮志,也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洪武一朝,功臣纷纷被诛杀,特别是胡惟庸案发,牵连无数,令汤和前胸冷后心凉。他知道,朱元璋的最大心病,乃功臣手中兵权。于是,他做出的重大决定,就是主动告病辞官,回家颐养天年。
朱元璋有心事,何人能够继承皇位一直困扰自己,信步走来不想一直走到信国公汤和的府第,抬头看着上面的三个大字,“信国公!”这还是当年宋濂亲自提笔而写,昔ri的一帮老臣只剩下汤和一人,不由得连连叹息。
侍卫长道:“皇上,天sè已晚,要不要返回宫中!”
朱元璋道:“好久没有来了,陪朕进去看看!”
侍卫长使了个眼sè,十几名侍卫顿时占据有利位置,布置妥当快步上前,手轻轻一推,门并没有锁,嘎吱一声漆红sè的大门推开,朱元璋迈步进入。
毕竟是信国公府第,规模自然不是其他大臣可以比拟,只是里面丝毫没有太多装饰,园林、庭院因为太久没有修葺早已变得灰暗长满杂草,只有一条小河尚且有水流出,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
朱元璋叹道:“早闻信国公节俭,今ri一观确实令朕汗颜!”朱元璋有些感动,朕下令节俭自问能够做到的只有信国公一人,迈步走上庭院,他终于看到汤和,汤和依然努力站稳,脸上因为疼痛眉头紧紧皱在一起。
朱元璋看着汤和不由得心头一酸,四十几年前,一群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为了推翻大元暴政,挺身而出,经历千难万险方得今ri之天下,当初的誓言犹在耳边回荡,如今死的死,杀的杀,剩下的只有一身伤病的汤和。
“皇上,老臣不知皇上驾到有失远迎,还请皇上恕罪!”汤和身体一软直接摊在地上,也算是行了君臣之礼,汤和年长朱元璋三岁,只是一直谦恭有礼,更是从来不以功臣自居,这点着实令朱元璋感到欣慰。
“快把信国公扶起来!”朱元璋下令,侍卫上前与家人一起从地上将汤和扶到藤椅之上坐稳快速退回。
“可有医治?”
“都是陈年旧患,治不好了!皇上,您今个怎么想起到这来了!”朱元璋退去左右,庭院内只剩下二人。
朱元璋道:“朕觉得孤单,所以四处走走便来到这里,所以进来看看!”
汤和道:“那是皇上惦念老臣,老臣心中感激!”
朱元璋道:“若是没有你们,朕怎能有今ri天下!”
汤和道:“皇上爱民如子,得到天下本是顺应天意,汤和从小就是孤儿,今生能够跟随皇上建功立业已经知足了!”
朱元璋看着身体微微发抖的汤和忍不住问道:“府上还有什么人?”
汤和咳嗽两声道:“都没了,儿子战死了,孙子也去了,这样也好,哪天眼睛一闭,也就没有牵挂了!”
朱元璋道:“你一定是在怪朕!”
汤和道:“老臣不敢,皇上做每件事都是为了朝廷,为了百姓,汤和从来没有怨过!”
朱元璋道:“好了,今ri朕前来是有事与你商议!”
无事不登三宝殿,汤和虽然告病不朝,不过朝廷上发生的事情依然知晓,皇太子朱标病故,秦王朱樉赶回属地,谁能够成为继任之人成为朱元璋最大的心病。
朱元璋接着道:“卿以为朕的皇子之中何人有能力继成大位!朕不会怪你,直说就是。”
汤和心里清楚,人老心不糊涂,抱拳道:“皇上,老臣以为皇子各个都是人中之龙,更是得到皇上悉心教导,ri后必然可以成为一代明君!”
朱元璋道:“你我之间就不必说这些客套话,今天朕前来就是想听听卿的建议!”
汤和无奈只得道:“皇子之中当属太子朱标,可惜先去,秦王朱樉按辈当属首选,晋王聪慧有加,燕王朱棣战功卓著,至于其他王爷同样可以参考!”
朱元璋呵呵一笑,汤和还是老样子,不过是把自己的一众皇子夸奖一番,从始到终没有任何偏袒之意。
朱元璋道:“我若是不传子如何!”
汤和惊道:“不传子!难道皇上是想要!”汤和不敢说下去,历代帝王之位都是子子相传,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定律,如今朱元璋口中说出不传子,应该是有了另外的想法,只是太过大胆,弄不好必然会引起诸王纷争。
这里交代,朱元璋悉心培养朱标成为后继之君,为了皇位众位皇子蠢蠢而动,朱元璋如何看不出他们的心思,只是朱标已死,诸多皇子之中再也没有过于中意的人选,他把目光落在朱标之子朱允炆身上。
汤和道:“皇上可还记得当ri天凉山一战!”
朱元璋道:“朕当然记得,当ri被张士诚大军围困,粮草断绝,坚守十余ri等到援兵,一举击败张士诚jing锐!”
汤和道:“当时所有人认为必死无疑,只有皇上坚信必然可以胜利,最后真的胜了!”
朱元璋笑道:“你是想告诉朕,只要朕坚定信念没有做不成的事!”
汤和同样笑而不答,作为帝王,他所需要的不是建议,而是一种认可,在他的心里早已得到答案,唯一想要得到的便是别人的认可、支持罢了。
汤和挥手,老家人上前,汤和低语几句,老家人快步离开,时间不长手里捧着一个jing致的玉盒,汤和颤颤巍巍打开玉盒道:“皇上,臣老了,早想回归滁州老家,还请皇上恩准!”
汤和手中所拿的正是信国公大印,这是多少人梦想得到的东西,一个简单的大印确是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如今他双手交还,汤和读懂朱元璋心意,如果再不告老还乡下场与凉国公蓝玉相比绝对不会好到哪里!
朱元璋起身道:“好,朕念你年迈,恩准你回乡养老。”
朱元璋离开,汤和慢慢起身,吩咐家人简单收拾行李坐上马车回到故土,隐匿身份,一直到死即便是邻居都不知道这位老者便是当年令元军闻风丧胆的信国公汤和。
………………………………
第十九回 殒江南,了如梦(四)
()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yu斩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生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他轻咳两声,手捂住胸口,为原本凄凉的词意之中增加了一丝悲凉,站在凭栏处的男子正是当今三皇子晋王朱惘,明ri即将出行江南,只是为何会看着窗外的细雨念出这样悲凉的诗篇,身后走出一人,一身罗裙映衬出迷人的身躯,脸上更是露出一丝难以言明的神情看着晋王,正是随身侍女,侍女道:“
红酥手、黄藤酒,
满城chunsè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侍女念罢同样黯然神伤,作为一个身份低微的婢女,她不该如此直接表述内心的情怀,只是杨柳依依,细雨靡靡,面对即将的别离不由得神伤,所以才会如此。
晋王抬头因为咳嗽的缘故脸变得有些惨白,深吸几口气恢复一丝血sè看着侍女笑道:“不想你也懂得这首词!”
婢女道:“只是偶然听人念过觉得好也就记下了,论诗词文采哪里能和王爷相比!”
晋王笑道:“一杯愁绪,几年离索,其情其景真是令人伤怀,你又是否得知其中的故事?”
婢女道:“奴婢不知!”
晋王道:“此词为陆放翁沈园所做,其中更是暗含一段令人神伤的往事!”
婢女道:“奴婢只是觉得词中所含韵味,不想确是隐含往事!”
晋王道:“首先要从陆放翁说起,陆游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官宦家庭,陆游的高祖是宋仁宗时太傅陆轸,祖父陆佃,父亲陆宰,他诞生于宋金战争的烽火之中,从小饱尝了颠沛流离的痛苦,同时也受到了父亲陆宰等士大夫爱国思想的熏陶,他从小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形成了忧国忧民的思想,他十余岁就熟读陶潜、王维、岑参和李白的诗篇,12岁便能诗文,生前有“小李白”之称,17岁有诗名,一生更是以抗金救国为己任!”
婢女道:“有如此才学必然可以得到朝廷重视一展心中抱负!”
晋王笑道:“恰恰相反,陆游一生仕途极为坎坷,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赴临安应试进士,取为第一,而秦桧的孙子秦埙居其次,秦桧大怒,yu降罪主考。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再次将陆游排在秦埙之前,竟被秦桧除名,二十八年,当时秦桧已死,陆游方得做了一个主簿!孝宗皇帝即位后,以陆游善词章,熟悉典故,赐其进士出身。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通判、安抚使、参议官、知州等职。”
婢女道:“多半是因为才学遭人嫉妒,真是可惜,只是为何王爷会说此词中隐含一段令人神伤的往事!”
晋王道:“提到陆游不得不提生平之中出现的一个人唐婉!”
婢女道:“唐婉!书中未曾提过此人!”
晋王道:“那是一段不愿被人提及的往事,两人本是表兄妹,这本是一段令人向往的情事,古代为了亲上加亲多少表兄妹之间形chéng rén生眷侣!只可惜当时的陆母确是不中意自己的外甥女,唐婉素有才学,更是知书达理,可惜依然得不到赞赏,陆游又偏偏是一个十足的孝子,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他的慷慨义气确抵不过一个孝字,最后只能含泪休妻!”
婢女惊道:“休妻!”要知道休妻对于一个女子而言影响太大,甚至因为一纸休书从此只能呆在娘家无法嫁人,唐婉确不同,唐家家大业大,唐婉的才学更是得到无数人的倾慕,陆游只得依照母命另娶妻王氏,唐婉同样另嫁他人。
一切似乎已经彻底停止,两个原本深爱的人因为礼数、孝义不得不分开,连成水珠的眼泪依然无法得到她的同情,陆游一遍一遍哀求,最后只能在凄惨的笑声中看着爱妻含恨离去。
婢女道:“真的令人伤感!”
晋王道:“伤感的还在后面,十年后,陆游故地重游,去的正是沈园,那原本是两人相恋的地方,昔ri的音容笑貌犹在耳边,也许是天意弄人,转身之间他再次看到脑海中深藏的身影,只是已嫁为人妻!”
唐婉嫁给当时的名士赵士程,夫妻相携游园,为何又是十年,十年之后是否还可以问候!
唐婉的目光停止,赵士程从妻子的目光中读懂一切,他爱她,同样尊重她的选择,唐婉淡然一笑,今生既然已经别离为何还要相逢。
她遣人送来黄藤酒,嫣然一笑退回小轩与丈夫共进饭食,红袖玉手轻轻抬起为自己夫君斟酒,隔着摇曳的柳树,轩上的她,好比云间月,禁宫柳,一杯酒确是深深刺痛陆游的心,故人离去,陆游几乎是用血在沈园刻下那样的诗句!
红酥手,黄藤酒,
满城chunsè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同样的一首词,如今读来确是不同的心境,婢女脸上带着泪花,多半是被两人凄惨的爱情所感染,晋王接着道:“一年后,唐婉来到沈园发现陆游留下这首词,悲痛中留下开始之时本王所诵念的词句,最后黯然离去,不久之后魂消玉殒。”
婢女道:“为何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说完忍不住泪水再一次夺眶而出,她伤怀的不是唐婉、陆游之间的凄婉,而是自己,似乎同样面临这样的命运。
晋王看出婢女的心事道:“本王答应你,这次江南归来治好顽疾之后便向父皇说明封你为王妃!”
婢女脸上露出喜sè道:“王爷,这是真的吗!嫣儿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晋王笑道:“是真的,本王何时骗过你!”
婢女低头道:“只是我的身份!”
晋王道:“父皇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只要我说明一切必然会答应!”
两道身影依偎在一起,他有了希望,前往江南寻找名医医治顽疾,而她确实动了情有了梦,只要王爷归来自己不仅有了身份,更加可以光明正大的去爱,夜风吹动杨柳,树下两人身影不停晃动。
朱元璋身为帝王,早已将昔ri的情意抛之脑后,为了自己的江山可以世代永存,不惜用鲜血铺平道路,他成功了,权势完全集中在自己手里,同时也为大明埋下了祸根,能征善战之将几乎被杀尽,一旦战事再起将无将可用,这是可怕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当年若不是有徐达、常遇chun、汤和、刘伯温等名士相助,朱元璋如何能够得到天下。
朱元璋暗自思量,最后将目光锁定在一人身上,那便是自己的四子燕王朱棣,对于自己的儿子朱元璋当然信得过,朱元璋要用自己的能力去影响他,成为大明的基石,辅助自己的皇孙朱允炆完成自己的梦想,这是否有些异想天开,如果所立的是皇长子朱标,以朱标的身份、能力自然没有任何人会有异议,毕竟从小接受的礼数告诉所有人,帝位传承立长不立幼,不然必然乱了规矩,规矩一乱谁都想当皇帝,皇帝确只有一个,朝廷必然大乱。
多少人发出这样的疑问,若是朱标不死,朱棣是否会发动兵变,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大明历史的车轮已经随着柳闻风的出现慢慢倾斜,究竟如何发展下去不得而知,敬请关注。
………………………………
第二十回 殒江南,了如梦(五)
() 京城外竹林内,月光撒入,一片石林内站着两人,几乎是同样的装束,头上大大的斗笠遮住面部,身上是一身夜行衣打扮,从衣着上可以看出必然是进行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身前一人地位明显高过另外一人,只听那人道:“晋王此次出行前往江南求医,其他的事我想你应该知道怎么做!”
身后一人道:“杀害皇子可是诛九族的大罪!万一有人查出来!”
身前之人道:“只要手脚做得干净又怎会被人知道!”
身后之人道:“这次晋王出行所带尽是府内亲信,想要混入其中下手绝对不容易做到!”
身前之人怒道:“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