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超级恶霸-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千士兵,三千青壮负责帮忙运输,,五十个小型投石机,十个床弩,八个箭楼,这样的配置坚守三天,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不过王敬还是坚信可以完成任务的,因为他有秘密武器的存在。有属于自己的杀手锏,现在就看对方多么愚蠢了。
王敬是知道高大寿这个草包的,不过他也知道这个蠢货如果第一天无法过来的话,第二天一定会更换指挥的,所以第一天要尽尽可能的让一部分士兵冲过来,要给敌人点希望。
投石机还没有装好的时候,高大寿已经下令进攻了,第一队两千士兵乘坐羊皮筏子过河,在他看来只有五丈的距离,这种两个人乘坐的羊皮筏子瞬间就可以过河。
当第一批羊皮筏子渡过的时候,王敬没有下令进攻,不过第一组守军早就做好准备了。这些士兵冲上河岸之后就拼命地朝前跑,可是没有跑出去多元,就有很多士兵倒地,一个个哀嚎不已,看样子脚是踩中铁蒺藜了。
密密麻麻的铁蒺藜早就布置好了,踩中铁蒺藜的士兵爱好的的时候,无数的飞箭射了过来,一转眼,两三百士兵就稀里糊涂的死去了,压根就没有在河岸站稳脚跟。
高大寿手中有一万士兵,死亡两三百几乎可以忽略。可是第二批,第三批士兵渡过之后,问题就出来了,密密麻麻的飞箭不断地射杀,可以说这种填鸭式的进攻,只能是徒增伤亡,压根没有什么卵用。
大约在敌人进攻超过半个时辰后,伤亡过千仍然没有办法在河对岸站稳脚跟的时候,高大寿就知道不对劲,这样下去,就算是自己手中的一万士兵全部阵亡,也无法渡过马夹河。
搭桥,只有搭桥才最合理。这个时候,大型投石机已经组装好了,在投石机,弓弩的掩盖下,第二队士兵开始搭建浮桥,毕竟只有五丈宽的河面,搭建浮桥是很快的。而且有弩箭的掩护,搭桥的时候会伤亡不会很大。
不错,搭桥的时候,伤亡不是很大,最起码在高大寿看来伤亡的确不大。将近三十个浮桥在不到一个时辰就搭建好了。
无数的士兵开始从浮桥上过河,可就在密密麻麻的士兵通过浮桥过河的时候,王敬下令进攻,床弩开始发威,小型投石机开始抛射,不仅抛射石头,还抛射点燃的装满火油的罐子,不仅如此,还有一颗颗点燃的瓦罐雷。
瓦罐雷,这批瓦罐雷是最无耻的武器,里面有很多的碎铁片,一旦爆炸之后,无数的碎铁片就会四散炸开,杀伤力非常大。
很快,浮桥上的金军就炸开锅了,无数士兵掉进水中,无数士兵被炸死,被烧死。很快这三十个浮桥就被烧毁了,士兵死伤无数。
这倒好,从开战到现在不到两个时辰,伤亡已经超过四千了,这让高大寿感到压力巨大。怎么办,用什么办法度过去呢?
高大寿虽然是草包,但是渡河的办法还是想到了,他最终选择连舟船来渡河,于是就派士兵抓紧去搜刮老百姓的船。
一艘艘的船被铁链子连在一起,这一次高大寿长了个心眼,这一次是全方位的弓箭覆盖,这次进攻速度慢了,也谨慎多了。
一个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浮桥迅速被摧毁,可是连舟船却没有被摧毁,好像对面的宋军撤退了,或者说宋军没有弓箭,没有可以供投石机用的石头,瓦罐雷,火油罐了,总而言之一句话,金军顺理地渡过了马夹河。而且这次过去了将近两千士兵,在高大寿看来是这就等于站稳脚跟了,于是他就准备全军出击。
无数的士兵通过连舟船渡过马夹河,可是突然间一声声巨响,那些被铁链锁住的船爆炸了,这些士兵被死死地困在河对岸。
高大寿子这一刻就知道自己完蛋了,他失去了作战的勇气,竟然想要投降,可是王敬额不敢接受对方的投降,毕竟这群家伙人数众多,一旦反水就很难控制。
“杀。”一千弓箭手开始疯狂地射杀敌军。
高大寿被射杀之后,这群士兵四散奔逃,全军覆没。
第一天,伤亡超过五千,竟然没有渡过马夹河,这个小的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护城河的河流。这让完颜斜保气得暴跳如雷,他可没有耐性和敌人耗下去,于是下令第二天让宋军降将赵本,李锤两人想办法渡河,如果再失利的话去,全部处死。
李锤和赵本两人可没有高大寿那么愚蠢,看上去这么小的马夹河却很难渡过去,或许和地形狭窄有关系。
李锤还是有脑子的,他对赵本说道:“这条河很讨厌,明明是个小河沟,却很难渡过,不如我们兵分两路,你率一路士兵绕过上游的那两座山,直插澶州城的西面,只要是能够在西门外站稳脚跟也行。那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灭掉王敬那个混蛋了,只要是我们在河对岸站稳脚跟,那么攻城就会水到渠成。”
“行,就这么办。”
渡河,的确是没有什么好招,当然了,如果想要强行过河,还是有方法的。李锤率领的大军依旧是做浮桥,只不过没有做那么多,而是在连舟船的掩护下只搭建了两个巨型浮桥,而且之前派士兵下水来防止敌人的水军来炸掉连舟船,至于敌人用投石机进攻,这个问题也解决了。
投石机和敌人的投石机打对攻,毕竟金军这边的投石机个头大,覆盖面积也大,的确是死死地压制住了宋军。
王敬也知道,压根就不可能一直把敌人堵在河对岸的,毕竟金军可以绕过去,实际之上这种防守没有什么卵用,只是延迟金军进攻时间而已。。
、果不其然,看到巨型浮桥一点点的搭建时,王敬就知道不好,看样子,硬仗来了,很显然不能用老方法去摧毁浮桥,不过,他也没有太慌乱,毕竟这种场景早就猜到了。
过吧,过来也好。过河之后,那就是血战了。
血战,不代表要有太大得到牺牲,这就是王敬的对策,这个家伙早就给敌军准备好坟墓了,地下挖了很多坑,也埋了很多炸药,等的就是这群金军的到来。
箭楼,之前的箭楼压根就不是射箭那么简单,就是为了储存炸药,这次王敬是花血本了,反正这些火药都是岳飞提供的,又不用花钱。
轰隆隆的巨响的同时,床弩再一次发威,只不过这次射出去得到箭直接点燃了,目标就是和面试的浮桥,连舟船。
看着河面上的漫天大火,李锤就是傻眼了,他知道完蛋了,今天看样子是很难过河了。不过,李锤并没有感到太绝望,只要是赵本能够绕到王敬的身后,那么依旧可以获得最后的胜利。
事实往往比设想中的残酷,赵本的确是率领五千士兵绕过了山丘,可是并没有站稳脚跟,因为牛皋已经率军等候多时了,双方展开撕杀。
赵本这个倒霉鬼很快就被斩杀了,五千士兵顿时崩溃,四散奔逃。
第二天等于依旧没有渡过马夹河,第三天,一直到第四天,金军才通过堵住马夹河上游,等河水干了之后才强行过河的。
………………………………
第二百五十一章 战争与逃跑
金军渡过马夹河之后,完颜斜保才发现一个很讨厌的事情,那就是河道和城墙之间的距离大概不到二里,这种情况下,士兵渡过马夹河,也很难展开有效的进攻,除非填平河道。由于堵住了马夹河的上游,填平河道不难,可是一旦敌军偷袭马夹河上游的话,那么河水就会冲刷下来,这个问题,完颜斜保是考虑很清楚的,也想办法不救。
十月十五日,这一天,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很显然,这样的天气不适合进攻,但是这一天进攻却依旧拉开序幕。当然,打头阵的依旧算是那些投降的宋军,这些家伙注定是要当炮灰的,在投降的那一天这种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完颜斜保这次是下了血本的,他派出一千督战队,在后面独占,只要是这些投降过来的宋军一旦不卖力攻城,就从后面执法将其斩杀。
第一批三千投降过来的宋军硬着头皮冲了过去,这是第一天正式攻城,压根没有用攻城车,也没有用投石机,很显然这一次只是试探性进攻。尽管没有投石机做掩护,但是这群士兵依旧是攻到了城下,不断地利用云梯攻上城墙。
第二批,第三批,士兵冲到城墙下面,无数的身边爬上城墙,守城的宋军开始奋力反抗双方在城投展开激战。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轻而易举地攻上城头呢?完颜斜保觉得这一战太轻松了,不过一向狂妄自大的他还是下令全军出击,争取一天比就拿下澶州城。
三万大军投入进攻,从东门,西面,北门三座城门发起进攻。巨大的攻城锤缓缓地推向战场,巢车也一辆辆的推向战场。
战争的天平一直朝金军倾斜,好像大局已定似的。
就在越来愈多的金军攻上城墙,攻城锤即将到达城门的时候,守城的宋军数量突然暴增起来,不断地残杀那些冲上城头的金军。
这个时候,天晴了,战争真正进入白热化,冲到城墙上的金军成了被杀戮的对象,越来越大的宋军出现在不城头。一架架云梯被推开,城头上的金军越来越少,逐渐被斩杀的干干净净。
从城头射下来无数火箭,很快就烧毁了攻城锤。
金军不断地冲击,可是守城的宋军一反常态,战斗力暴涨,无论金军怎么冲杀,都再也没有登上城头。
看着满地的尸体,完颜斜保下令撤军,很显然第一天是中计了,由低估守城宋军的战斗力,而付出了伤亡五千士兵的代价。
很显然,这个澶州的守将十分有谋略,想要拿下这座城不能投机取巧。完颜斜保痛定思痛,准备第二天攻城,按照最常规的方式攻城。
第二天,上百架投石车缓缓地投入战场,这一次,金军没有打算很盲目的进攻,而是准备先用投石机摧毁宋军的防御,然后再进攻。
岳飞对于这一战早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他之所以选择让王敬坚守在护城河岸边两三天,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金军搞不清楚自己守城的套路,使得第一天金军只能选择试探性进攻。
紧跟着,第一天的守城选择示弱,来麻痹敌人,反正第一天金军的进攻应该试探性的,只要是充分示弱,一定会让金军搞不清守城的真实实力。这样就会第一天让金军将领恼羞成怒,而第二天采取猛烈报复。
报复,岳飞要的就是金军第二天的报复,他把一万士兵派到城头上,重点的北面布下四千士兵,另外三面都是驻扎了两千。这一次城中仅有的一百架投石机里面的一半都安置在了背面,床弩也布置上去。
之所以重点防守城北,只要是和澶州城的特定有关。这座城只有三个城门,分别是东门,西门,北门。之所以没有南门,是因为南面城墙是依山而建,而且这座山很奇怪,压根没有路可以上去,虽然不高,但是特别陡峭,士兵攀山是十分困难的,关键是上面有守军,用弩箭进行全方位的覆盖,金军几乎可能爬上山顶。
而宋军却可以通过城墙源源不断地派士兵上山顶,而且物资运送十分的方便。这就是为什么南北边没有城门,依旧有两千士兵的缘故,一方面是守住城墙脚,一方面支援山顶,当然也可以支援东西两面。
至于城东面徳城门是水门,即便是打开城门,进城之后伤亡也会很大,可以说里面是易守难攻,压根不用全力守住水门。
西门的里面就是瓮城,而且早就布下陷阱,即便是金军攻进西门,也会面临巨大的伤亡,而不可能攻破,坚不可摧的瓮城。
这是守城的第二天,岳飞就是要在这一天和金军死磕,让他们知道澶州城坚不可摧,想要攻破这座城,那比登天还难。
随着低沉的牛角号声响起,六千金军,分别从东面,西面,北面发起进攻,与此同时,投石机开始发威,巨大的石头划着抛物线飞向城头。
守城的士兵经历了第一天的慌乱之后,今天相当的安稳,一个个在将领的指挥下躲在城垛后面。巨大的石头重重地撞在城墙上,城头上,击碎的城墙溅起无数的小石块,小砖块,很多士兵被小石块击中,流血负伤。
投石机最大的作用就是破坏城头的防守,实际杀伤力并不大。
金军第一轮的投石进攻之后,就有两个床弩被击中失去战斗力,同时还有几十个士兵不同程度的受伤,投石机也有三个被击中报废。
反击,反击最有效的利器是床弩,而不是投石机,毕竟城头面积有限,很难布置大型投石机。而床弩的射程达到五百步之外,可以给金军的投石机带去巨大的威胁。
三弓床弩,又叫八牛弩,号称是一枪三箭,每次的发射都会给金军带去巨大的杀伤力,被击中的投石机很快就会失去战斗力。
这只是战争的缩影,更多的金军扛着云梯冲锋在前,无数金军在后面用弓箭呈现四十五度仰射来压制城墙上宋军的弓箭手,从而掩护金军攻城。
一排排的金军被弓箭射杀,一排排的士兵倒下。这一天,杀得昏天黑地,可是一直到天黑,再也没有士兵能够攻上城墙,这和第一天数百士兵攻上城墙形成鲜明对比。
澶州城一直到月底也没有攻克,十一月初,完颜斜保率领一万金国骑兵南下。而围困澶州城的任务交给了奚族将领萧之基。对于金军来说,澶州城是否攻克并不重要,只要是困住澶州城,不让里面的宋军断了金军的粮道就是成功。
十一月,刘正龙伤了很久了,没有痊愈的迹象,而这个时候,威胜府依旧牢牢的控制在晋王田虎手中。只不过,这个晋王所能够控制的区域也只剩下威胜州了,其他的州府陆续被官军攻克,当然有的是开城投降。
十一月,十万金国骑兵来到了开封城外围,只不过没有立刻攻城,而是在清扫京城周围额宋军,为最终的攻城打下基础。
金军在不断地清除汴梁城周围的宋军,可以说围城只是时间问题,东京保卫战,一触即发。而这个时候,京城内已经乱成了一窝粥,宋钦宗赵桓恨不得长上翅膀飞出汴梁城。主战派和投降派的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随时都可能失控。
走,怎么走,走到哪里去,这是一个摆在宋钦宗面前最大的问题,他要走,可是以李纲为首的主战派死活都不答应,这个骨子里懦弱的皇帝陛下,在这个时候突然发现这个皇帝宝座不好座,简直是如坐针毡。
宋钦宗赵桓有一个习惯,一旦遇到无法抉择的事情时就会去找皇后朱琏,这次当然也不例外。
朱琏正在收拾东西,看到宋钦宗过来了,就笑着说道:“陛下您不是去郑贵妃那边么,怎么来臣妾宫里呢?”
自从有了郑贵妃之后,宋钦宗赵桓还真的是被那个千娇百媚的女人迷住了,再也没有在皇后的寝宫留宿过,每次都是白天过来询问一些事情,好像这个国色天香的皇后不是自己的老婆,而是自己的军师似的。
赵桓尴尬地笑着说道:“你这次准备去哪里,是杭州,还是去应天府,或者去西京呢?”
“去京兆府吧,毕竟我哥在那当留守。”
如果平日里皇后朱琏如果说去京兆府的话,宋钦宗赵桓一定大为不满,不过被战火弄得焦头烂额的他哪里有心情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赵桓沉思了片刻后说道:“你说秦国公受伤是真的还是假的?”
“陛下,你以为太上皇让位是真心,还是形势所逼呢?”皇后朱琏并没有正面回答问题,只她笑着说道:“这个世界上,真真假假谁能说清楚呢?”
“当然受是甩锅了,这还用说。”宋钦宗赵桓听到太上皇就恼火,要不是父皇甩锅给自己,哪有现在的麻烦。他气呼呼地说道:“大军压境,父皇竟然甩锅去了江南,把这幅烂摊子交给朕,哎,如果有一点办法,朕也不愿意即位。”
朱琏早就知道赵桓是这种德性,她淡淡地说道:“连帝国双壁林灵素,王寅都战胜不了秦国公,一个不起眼的仇琼英击伤秦国公,谁信呀,都是玩把戏而已。”
“那他为什么要装受伤,那样对名誉受损,得不偿失,朕觉得秦国公不会那么愚蠢,自己玩火。”
朱琏摇摇头,她笑着说道:“秦国公是需要一个抬高身价的借口,否则怎么能不来救援京城呢?所以这次受伤就非常有学问,对于他来说,你价码开得不够,他的伤就不会好。你价码开得他满意了,那伤自然就好了。”
“混蛋,竟然敢要挟朝廷,朕要杀了他。”宋钦宗赵桓从头到尾都不喜欢刘正龙,现在这个家伙不仅是功高震主,甚至还要挟朝廷,这让他更加显得怒不可遏。
朱琏最瞧不起赵桓的就是这点,她冷冷地说道:“你现在还能杀了他么?金军围困京城只是时间问题,你的圣旨都很难出京城,又指望那个替你杀了秦国公呢?”
“你在嘲讽朕?”
“不敢,臣妾只是想问一句,您觉得能,没有秦国公救驾的话,京城能守得住么?”朱琏的脸上充满讽刺之意,她不紧不慢地说道:“现在前来勤王救驾的队伍数不胜数,可是在金国铁骑之下,那支队伍能扛得住,大宋能抵御金军的也只有秦国公麾下的军队。可是,他本人不到的情况下,那些军队一直拖拖拉拉的,压根就没有前来勤王救驾的意思。况且来了,没有统一指挥也打不过金军。陛下,你觉得,谁能镇得住这群骄兵悍将,谁能够打赢京城守卫战呢?”
宋钦宗赵桓就像泄了气的皮球,坐下来的他有气无力地说道:“一群饭桶,没有一个人能够指挥京城保卫战,外面前来勤王救驾的队伍已经被金军见灭十几万了,如果没有救驾的队伍之后,金军注定会围城。金军一旦围城,那后果不堪设想,要不然父皇也不会把烂摊子丢给我,自己跑到南方去。”
“不是有李纲么?他不是信心十足可以守住京城么?”
“那个书呆子靠不住,打仗靠得是谋略,靠得是三军用命,是强大的军队,是一流的统帅。不是书呆子一腔热血就可以的。”宋钦宗赵桓的骨子里还是不认为李纲这个从来没有带过兵的人,能够打赢这场京城保卫战。他用讽刺的语气说道:“那个书呆子连京城有多少军队,多少人吃空饷,一支队伍之中有多少弓弩兵,多少长矛兵,多少刀斧手都不知道,又怎么能够打赢这场战争呢?”
“陛下,那你是什么意思?”皇后朱琏比任何人都关心时局,自己的儿子是皇太子,未来的皇帝,如果大宋江山都没有了,那自己这个皇后还当什么,自己的儿子怎么办?虽然她瞧不起赵桓,但绝对不允许江山旁落,现在京城危机,又怎么能袖手旁观呢?
宋钦宗赵桓很无奈地说道:“朕希望秦国公出任京东路经略使,来击败金军。”
“没有用的,这个京东经略使满足不了他的胃口,秦国公是不会来的。”
“那他要什么,太上皇都招他做驸马了,难道还不够皇恩浩荡。等京城保卫战结束之后,朕就加封他出任枢密院同知。”在宋钦宗赵桓看来,自己已经是皇恩浩荡了,秦国公也该知足了。
皇后朱琏语气坚定地说道:“请秦国公出征的话,最好还是加封他为秦王,另外出任枢密使,负责京城防御。”
“不行,朕绝对不会加封他做秦王的。”宋钦宗赵桓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非皇子不可加封一字王,这是祖训,况且刘正龙何德何能可以出任秦王,朕决不答应。”
“随便吧,臣妾要带着太子去京兆府去,等京城危机解除之后,再回来。至于京城保卫战怎么打,那是陛下您的事情,臣妾也管不了。”
宋钦宗对京城保卫战一点信心都没有,所以皇后朱琏偕同太子出城,他一点都没有阻拦的意思。如果不是被李纲那几个老匹夫阻拦的话,他也走了,怎么会留在京城担惊受怕呢?
宋钦宗赵桓有气无力地说道:“你先去一趟河东路宣旨,让秦国公前来勤王救驾。”
“不去,去也没有用。如果这样能让秦国公前来勤王救驾的话,他也不会受伤了。我可不想自取其辱。”
“好吧,你也没有必要去京兆府,其实去西京洛阳也行,说不定过段时间朕也去西京。”
宋钦宗赵桓对于京城保卫战没有信心,只要是有一点扛不住的迹象,他一定会出走的,所以才让皇后朱琏去西京洛阳,而不是去京兆府。
“好吧!”
太上皇,公主们都走了,皇后也走了,皇太子也走了,这个时候,宋钦宗赵桓心中多少有点安心了,他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守住京城。
事情哪有宋钦宗赵桓想的那么简单,事情比想象中的要复杂一百倍。物价飞涨,京城内已经乱成一窝粥了。那些豪门权贵早就把家眷送走了,现在也不着急,可是老百姓可就不同了,一个个想出城,这倒不是什么问题。城外的老百姓每天大量涌进京城。当然,金国的奸细也趁机混进城了,在京城制造混乱。
投降派和主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