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超级恶霸-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是说汉王现在就在等着官家挖坑,他需要一个正大光明黄袍加身的理由?”
“对。”郑之中斩钉截铁地说道:“这些年,我一直在研究汉王,即便是没有行刺事件他也会炮制一个行刺事件,然后以此为借口清君侧,把官家身边的朝臣逐个清洗,最终逼迫官家禅让。现在他不需要炮制,而是官家主动送给他机会。我敢打赌,汉王一定会欣然接受圣旨,大大方方的入住恽王府。”
太可怕了,如果这个男人这样就太可怕了。在这个时候,郑居中突然有一种无力的感觉,他实在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不管怎么说,绞杀,刺杀都是愚蠢的。如果不能利用软刀子的话,那又怎能够将其诛杀呢?有点不服气的他说道:“大不了把汉王软禁在恽王府,然后逐渐瓦解汉王麾下的军队,等时机成熟了,再将其杀死。只要是汉王不想冒着天下之大不违公开谋反,对于官家的圣旨就不能不遵从,将其软禁不会有太大的阻力。”
郑之中见说服不了兄长,最后他说道:“神仙打架,你何必趟浑水呢,咱们郑家毕竟是一体,你要是下定决心杀死汉王的话,那么我愿意助大哥一臂之力。”
两兄弟做梦没有想到隔墙有耳。
原来郑云嫣是来找父亲的,没有想到听到了两兄弟合谋要杀死汉王,要知道她在那次被刘正龙从阙云楼里面营救出来之后,心中就给这个男人预留了位置,尽管无法去表白,可是心中这个男人的形象永远魔灭不掉。
怎么办,一时间郑云嫣还真的不知道怎么办,第二天早上她悄然离家,一出门,这个大小姐就直奔高家。
郑云嫣和高家大小姐高媛是最要好的朋友,她也知道高家是支持汉王的,只要是自己把消息刚好苏了高媛,那么汉王就会知道这件事情。
高媛听到之后吓了一条,她第一时间告诉父亲高琛。这个大美女知道父亲已经把自己许配给了汉王,如果汉王有什么意外,那自己就只能守望门寡,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会不不禀报呢?
圣旨,汉王对于圣旨不屑一顾,不过还是接纳了圣旨,他倒是没有迟疑多久,便率领一千精兵进城了。
低调,低调。汉王进京低调的吓人,一千侍卫进京倒是气势磅礴,可是汉王本人进京却没有几个人知道,好像汉王从来没有进京似的。那些太学生在汉王府门口等候了好几天,都没有见到汉王本人,最后还是从小报上得知汉王进京了,住在恽王府。
汉王进京怎么悄无声息呢?为什么汉王要住进恽王府呢?这种鸠占鹊巢究竟是何意图?各种阴谋论扑面而来,整个京城议论纷纷。
汉王好色,鸠占鹊巢霸占恽王妃的消息充斥在各大报纸的头条,影响极其恶劣,成了京城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一时间整个京城都在谈论这个问题,至于汉王拯救大宋江山的消息却烟消云散。
靖康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公元1125年),也就是金军撤走之后的第十天晚上,恽王府迎来了第一个客人,那就是高家的家主被罢黜枢密院同知的高琛。
高琛见到汉王刘正龙行礼之后说道:“主公,您这一步等于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本来您是大宋的救世主,一时间群情汹汹,对于您龙飞九天至关重要。可是现在各大报纸上都充斥的是您因为好色,鸠占鹊巢,霸占恽王妃,整个京城的文官都在呼吁官家严惩您的僭越。”
“高伯父,你觉得我不住进恽王府,官家会安心么?恽王妃,呵呵,天下美女千千万,本王连皇后的床都上过,岂会霸占恽王妃。”虽然说话的时候刘正龙笑呵呵的,可是眼神之中那种枭雄的霸气,依旧是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他冷冷地说道:“赵桓小儿以为这样就能击垮本王,那简直就是笑话,这个时代,是大变之世,以武力为尊,他的宝座能否坐得稳,那还要看孤王的心情。”
霸气,最令高琛折服的就是刘正龙那种舍我其谁的霸气,他看到汉王没有因为恽王妃的千娇百媚而沉沦,心中就舒坦多了。高琛喝了一口茶之后,就不紧不慢地把郑居中,郑之中两兄弟的合谋说了出来,最后他说道:“郑家一定是在恽王府内做下了精心的部署,想要让主公中毒,然后缓慢地死去,您可不得不防。”
“雕虫小技,能有什么作用。下毒,亏郑居中老东西能想得出来,如果下毒能解决问题的话,那孤王早就毒死赵桓那个蠢货了。”
刘正龙本来计划是来年五月之后再行动的,现在既然官家出杀招了,自己岂能坐以待毙,他笑着说道:“寡人之疾,就不用掩饰什么了。明天传令下去,报纸上开始刊登,飞鸟尽,良弓藏,狡兔走,猎狗烹。金军才撤退十天,大宋救世主就被官家解除兵权软禁,试问如果金军再度南下的时候,官家是御驾亲征,还是挑白旗投降。”
“这样做,会不会让官家抓狂?”高琛没有想到汉王的反击如此犀利,他知道这样等于是撕破了脸皮,这样做会不会让矛盾计划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汉王心灰意冷,主动交出兵权,为自保,不惜自污。试问,大宋为什么就容不下为国而战的英雄,当年的战神狄青郁郁而终,悲剧是不是要重现。”
汉王刘正龙就是要老百姓加入论战之中,最后他说道:“强调汉王已经散尽家财,为抵抗金军拿出一千五百万贯,就连朝廷赔付给金国的五百万都是汉王出的。现在汉王只想求一世平安,试问官家是要效仿太祖杯酒释兵权,给汉王一世荣华富贵,还是要逼得汉王郁郁而终,或者将汉王幽禁到孤独老死为之。”
诛心论,玩诛心论,刘正龙要比官家高明的多,不管怎么说,汉王好色,鸠占鹊巢,那只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用不了多久就会变得索然无味。金军南下的阴影始终是悬浮在老百姓头顶上的利剑,相比较忠君爱国而言,老百姓更关心生存的问题,至于谁当皇帝,还不一样是交税,安居乐业才是最大的最求。
高琛有点犹豫了,他有点不解地问道:“如果官家趁机解除您的兵权,真的把您软禁在恽王府,那会不会得不偿失,军中会不会动乱,军队会不会失控?”
刘正龙摇摇头,他十分坚定地:“汉军忠于汉王已经深入到每一个军人的骨髓之中,不会因为外面的风吹草动而改变。当然了或许有人会心怀不轨,也正好完成对军队的清洗。至于软禁,现在不正是软禁在恽王府么?你用担心这些,孤王要想夜宿龙床随时都可以。”
或许是即将迎娶高家嫡女高媛,因此刘正龙也不想隐瞒太多,他说道:“只有本王被软禁,金军才敢二次侵宋,而那个时候,没有兵权的汉王无法逆转乾坤,大宋覆亡,官家成为阶下囚,改朝换代,汉王登基。看吧,七八个月之后,金军就会再次南下,到时候,群情汹汹,呼吁本王君临天下的呼声就会高涨,黄袍加身也就会水到渠成。这期间,就是要不断地通过舆论,来逐渐让天下百姓对赵家失去信心。这期间,官家打压孤王越厉害,老百姓的心中孤王的威望就越高。太上皇就会越感到不安,父子相争就会拉开序幕,太上皇会拼命的拉拢孤王,官家就会真的变成孤家寡人。”
“臣,明白。”
高琛跪在地上行三跪九叩的君臣大礼,在这一刻,他坚信江山易主已经势不可挡,汉王君临天下只是时间问题。
等高琛走之后,入云龙公孙胜就进来了,他跪地行礼后说道:“主公,一切都安排妥当,是不是可以行动了?”
“不着急,你想办法打通恽王府和皇宫的地道,孤王要夜宿龙床。”刘正龙脸上露出了诡异的笑容,他笑着说道:“孤王能够在皇宫自由出入,随时都可以拿掉赵桓的脑袋,随时都可以拿走玉玺。他这个皇帝,呵呵就是个摆设。”
入云龙公孙胜走之后,刘正龙伸伸懒腰,他要去郑居中家中,会一会这个老狐狸。刘正龙知道,像郑居中这种人绝对不会对官家忠心耿耿,对于这个老狐狸来说,生存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当国丈,当那家的国丈不一样,总部呢个因此丧命吧。
郑居中这些天一直都忐忑不安,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老狐狸进入书房的那一瞬间,险些吓得尿裤子。他做梦也没有想到汉王竟然在自己的书房之中,吓得丢失了三魂七魄的老狐狸,双腿一软跪倒在地上,战战兢兢地说道:“汉王千岁,您怎么来下官的寒舍了?”
“孤王不来这里,怎么能够给你刺杀的机会呢?”刘正龙的脸色阴沉了下来,他冷冷地说道:“下毒的话,那就不入流了,如果下毒能够杀死人的话,不论是西夏,还是辽国,金国,早就派人毒死本王了,可是本王是不是依旧安然无恙,毫发无损。你杀孤王,可以说绞尽脑汁,可是孤王想要杀你的话,那绝对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是不知道你老人家是想富贵绵延流长,还是想寿终正寝呢?”
这个时候,郑居中反而冷静下来了,他知道汉王想要杀自己的话,那绝对是易如反掌,不过老狐狸也知道刘正龙压根不想杀自己,只是想和自己谈条件而已。郑居中坐下来亲自给汉王刘正龙斟茶之后说道:“微臣当然想寿终正寝了,可是时不我待,也不住最终能够成活多久。”
………………………………
第二百六十三章 父子相争 无耻之尤
死,没有人想死,活,每一个人都想活下去。
现在郑居中知道命运掌握在汉王的手中,是生,是斯以及不是自己所能够决定的。他虔诚地跪倒地上,十分恭敬地说道:“别说是微臣,就是大宋官家的命运都掌握在汉王手中,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王爷您让我活,那我就好好地或者,为王爷你效力。如果王爷您让我死的话,那你随时都可以取我性命。”
“看来,你这个老狐狸还不糊涂。听说你女儿你筠是京城四大美女之一,今年已经年满十七,送到王府吧。”刘正龙压根不是和对方商量,他冷冷地说道:“当国丈,不仅仅是现在,未来也要考虑的,不知道你老人家以为如何?”
表面上看是汉王相中了自己的宝贝女儿郑筱筠,可是老奸巨猾的郑居中明白,这是汉王要把自己绑到汉王战车上面。不过这对自己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不管怎么说,两边押宝总不是坏事。
不知道为什么,在自己的书房看到汉王的那一瞬间,郑居中的脑袋里面就有了一个可怕的念头,汉王压根就没有想过杀死自己,而且官家是斗不过汉王的。这样玩下去,最终官家会被汉王玩死。
既然官家杀不死汉王,那自己何必自寻死路呢?郑居中不想把女儿嫁给汉王,可是他有发言权么?要是反对,那么性命难保,整个郑家都会被连根拔起,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沉默了许久之后,郑居中下定决心了,他斩钉截铁地说道:“不知道今晚上就把小女送过去,还是找个黄道吉日呢?”
“今晚上,孤王就睡在你的府上,让郑筱筠来侍寝就好了,这也是你唯一一次可以杀死孤王的机会,错过了,就再也不会有了。”
不带这么欺负人的,睡自己的女儿,还要在自己的府上,自己还得准备。尽管内心在滴血,可是郑居中还是去准备了。
太上皇赵佶这些日子过得可不舒坦,尽管在江南和地方官员有过交流,可毕竟是太上皇了,可以说名不正言不顺,很难确保这些官员的忠诚度。
好东西一旦拥有,就再也不想失去。皇权更是如此,就像是一味最诱人的毒药,不仅会让人上瘾,还会让人为之疯狂。宋徽宗毕竟是坐了那么多年天子,现在正值春秋鼎盛,怎么会甘心失去皇权,做毫无实权的太上皇呢?年富力强的他面对外敌入侵的时候,的确是束手无策,才传位给太子的,可是现在金军已经撤离,已经是天下太平了,在这个时候当然会皇权有追求了。
在位二十五年,才四十三岁的宋徽宗赵佶不甘心皇权旁落,可是现在不甘心又能怎么样,不管江南多么富庶,权力的重心都在帝都,皇权依旧在京城。之前金军围困京城,圣旨出不了京城,在那个时候,太上皇的日子是舒坦的,最起码发出去的谕旨江南的官员是遵从的,可是自从金人北撤之后,官员们的态度就开始变得模棱两可,这种皇权失而复得之后,尽而又一点点消失的感觉,让赵佶抓狂,可是他自己又不知道怎么从皇儿手中把皇权夺回来。
圣旨传来,要求太上皇即日北上,回归帝京,这个圣旨就像催命符一样,太上皇赵佶知道官家迫不及待要对自己动手了,之前忠于自己的重臣,要么被处死,要么被贬官,要么调任,总而言之一句话,这才多久,官家就迫不及待地要抹去自己执政时留下的印记。
一旦回京就会被软禁,这点太上皇赵佶很清楚,自古至今,没有一个太上皇能有好下场。李二在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后直接软禁唐高祖李渊,这个唐朝的开国皇帝,临死的时候,身边一个人都没有,那种孤苦凄凉,甚至不如民间百姓。安史之乱以后,被尊为太上皇的唐明皇李隆基的下场,可以说是凄凄惨惨戚戚,这些都不是太上皇赵佶想看到的,他更加不想发生在自己身上。
在这个时候,太上皇赵佶想到了那个汉王的使者朱武,当时觉得汉王再次想要迎娶帝姬十分的荒诞,有损皇家威仪,可是现在想来,这是汉王向自己表忠心的手段,纵观天下,也只有汉王对自己是忠心耿耿,也只有汉王才能够帮助自己夺回失去的皇位,可是为了皇位,再次将帝姬下嫁,皇家颜面何在。
皇家颜面和皇位之间应该如何抉择?拿不定主意的太上皇赵佶把永嘉郡王之子向子韶请了过来,现在这可是唯一一个在身边,可以掌握军权的重臣了。
大宋文官天下,这些掌握天下大权的文官特别的讲究礼法,比如太上皇赵佶把皇位传给宋钦宗赵桓之后,在文官的眼中,太上皇就立刻成为过去式,不能染指皇权,甚至连指挥县令的权力都没有。太上皇身边就生下向家子弟忠心耿耿了,这也是他最后的屏障,现在赵佶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官家要处死童贯,自己为什么没有阻拦,为什么任由官家处死童贯呢?
实际上,太上皇也清楚,江南官员之所以对自己敬而远之,一方面是因为礼法所限,忠于朝廷,而自己已经代表不了朝廷,真正代表朝廷的是京城的官家。另一方面就是自己当时想法过于简单,竟然遵从圣旨斩杀童贯。既然太上皇都遵从圣旨,那么天下官员尊崇官家也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太上皇的权威跌倒了谷底。
向子韶现在出任左金吾卫大将军,殿前都指挥使,统帅天龙禁军,捧日禁军以及三万胜捷军,共五万兵马,这五万兵马可以说是大宋禁军之中最精锐的部队了,这也是太上皇最后的仰仗。
太上皇赵佶见向子韶来了,就摆摆手说道:“这里就你我君臣二人,就不要行礼了,坐下来,咱们慢慢聊。”
怎么开口呢?太上皇赵佶不想让世人误解自己贪恋皇位,想要从儿子手中把皇位夺回来,可是不说,对方怎么会明白自己的意图呢?
“万岁,您有什么事情,不妨直说。”向子韶当然明白太上皇的意思,他在来之前正在和朱武聊这个事情,既然太上皇不好意思开口,那就只能自己来了。
万岁,这个词对于太上皇赵佶来说有点陌生了,不过这个词好像有魔力似的,让这个不安分的太上皇又有了睥睨江山,君临天下的念想。
太上皇赵佶试探性地说道:“爱卿,朕还是万岁么?”
“当然了,您永远都是乾纲独断的万岁。”向子韶看到太上皇赵佶脸上一脸急迫的模样,就想笑,不过他依旧一本正经地说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您给予臣下的,随时都可以要回来。给他什么,他就只能要什么,不给他的,就不能要。”
听起来像是绕口令,实际上向子韶的意思很明确,皇位是太上皇给官家的,既然可以给,也就可以要回来。
“影响不好吧!”太上皇赵佶认可了向子韶的观点,可是毕竟好说不好听,况且大义在官家那边,自己又怎么能夺回来皇位呢,如果不能把皇位夺回来,那么说什么都没有什么卵用。
“史书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向子韶的脸上有点阴沉了,他用异常阴冷的语气说道:“世人只记住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却忘记了没有唐高祖李渊起兵反对隋朝,哪里来的大唐雄风。如果当时玄武门之变胜利者是太子李建成,那么后世就是为李建成歌功颂德。,如果当时唐高祖李渊提前出手制止李世民,也不会落到孤苦伶仃幽闭在禁宫之中。这个世界,什么都是虚的,至高无上的皇权才是实的。”
说到这里,向子韶看了一眼太上皇,发现太上皇眼神之中充满了渴望,于是他就接着说道:“官家毕竟年轻,处事过于急切,这样容易出乱子的。金军北撤,并非官家之功,相反官家有三宗罪,搞不好会把大宋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江山危矣,社稷危矣。”
“噢,朕的皇儿有三宗罪,说出来听听。”
这个时候,太上皇赵佶来了兴趣,既然官家有三宗罪,那么说明自己复位还是有可能的,不是自己谈恋皇权,想要从自己儿子手中夺回皇位,是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天下苍生,为了祖宗的基业,自己不得不勉为其难。
“其罪一,擅自和金军议和,将河间府,中山府,太原府拱手相让给金国,这三个军事重镇是大宋抵御外族入侵的屏障。尽管金军猛如虎,可是依旧无法攻克这三座军事重镇,现在官家却要送给金人,这样既寒了军民抗战之心,也伤了天下百姓之心。”
“不错,这的确是皇儿处理的不当,金军打不下来的城池,怎么能够拱手相让呢?”说这话的太上皇赵佶有点脸皮后了,换成他估计也会这么做,只不过这个家伙这个时候想不了那么多。
得到肯定之后,向子韶接着说道:“其罪二,擅自诛杀,罢黜重臣,弄得京城内人心惶惶,天下官员人人自危。子不言父过,做为儿子,怎么能够轻易否定父亲呢?那些重臣都是万岁您提拔上来的,有功于社稷,不能说因为是万岁提拔的,就要杀戮,就要罢黜。那些提拔上来的奸诈小人,只会有损于江山社稷,不利于大宋千秋万代,等于是挖大宋的根基,会寒了天下百官之心。”
“不错,江南这些官员之所以对朕敬而远之,就是害怕被朕的皇儿罢官,现在天下官员人人自危,谁还有心处理政事,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必将引发动荡。”太上皇赵佶终于为官员不遵从自己谕旨找出来了理由,当然他不认为自己错了,只认为官家太过分了。
“其罪三,擅自解除汉王兵权,将其软禁,并且把恽王府,恽王妃强行送给汉王,来抹黑汉王。天下人皆知汉王忠于万岁您,忠于大宋江山,如果不是官家擅自解除汉王得到兵权,那么汉王一定可以将金军全部绞杀,彻底解除北境之危。现在等于是自断臂膀,不久的将来,金军一定会南下,那时候,没有了汉王,谁来阻挡金国铁骑,难道指望李纲,孙傅那些奸臣佞臣么?汉王何罪之有,如果说有罪,那就是忠于万岁,忠于大宋。”
说到这里,向子韶跪在地上,声泪俱下的他说道:“为了大宋江山,为了天下苍生,还望太上皇重新主持朝局,重塑防线,确保大宋万年。万岁,您挥斥方遒,不费一兵一卒就收回了幽云十六州,这可是太祖,太祖都没有完成的历史使命。可是,在官家手中丢掉不说,还把河间府,中山府,太原府拱手相让。如果,您不执掌乾坤,大宋早晚都会断送在官家之手。”
向子韶如果出生在当代,一定是好莱坞影帝的不二人选,这个家伙颠倒黑白,混淆视听,说的太上皇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夺回皇位。
夺回皇位,怎么夺呢?
太上皇赵佶有点泄气地说道:“不错,官家的确是有这三宗罪,可是名分已定,朕怎么能够冒天下之大不违,去夺回皇位呢?”
“不是万岁您去和官家争皇位,而是官家应该主动把皇位还给您?”
“可是,官家那么贪恋皇位,怎么会还给朕呢?”
“只要是汉王能够重新掌握军权,离开京城,那么汉王一定可以让官家把皇位还给万岁的。”
太上皇赵佶毕竟是当了二十五年的皇帝,顿时听出来怎么回事了,让汉王逼宫,逼迫官家逊位。这样合适么,这样不合适么?
犹豫不决的赵佶沉思了许久之后问道:“汉王会不会自己黄袍加身呢?”
“不会。”
“为什么呢?”
向子韶十分肯定地说道:“大宋始终是文人的天下,我朝是自古至今对文人最好的时代,可以说士大夫共天下。天下是赵家的天下,这是人心所向,汉王一定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那样做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还没有等汉王黄袍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