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超级恶霸-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复仇,既然要复仇,那就一定会找杀死刘法的元凶,那就是找完颜宗之复仇。这一次,完颜宗翰算准了这一点,他才让堂弟完颜宗之率领五千骑兵驻扎在河口镇。

    已经没有老百姓的河口镇非常适合伏击,而且也适合骑兵作战,选择这里对决,表面上看对于交战双方都有利,这里适合骑兵冲刺,也适合步兵摆阵。

    四万大军对阵五千骑兵,这对于种师道来说胜算极大,在这种情况下完颜宗翰布局完全是阳谋,他不相信种师道会绕道而行,只要是这股宋军和完颜宗之手下的骑兵交上手,那么一切就会按照设想的轨迹推行下去。

    上次击败西军名将刘法之后,完颜宗之可以说斗志昂扬,信心十足,他在期待下一场属于自己的胜利到来,。毫无疑问,对阵老帅种师道再合适不过了。

    靖康二年三月初七,这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这显然是一个踏青的好日子,只不过这些都被战争冲淡,甚至消失了。

    五千骑兵整装待发,静静地等着强大的西军,五千对阵四万,这显然不是一场简单的势均力敌,最终战争的走向是以他们为中心,就看谁能不干净利落地拿下老将军了。

    宽阔的战场上,可以说交战双方是各尽其职,各显其能,不管是谁获胜,都在情理之中,这一战,是步战和骑兵交战并且融合做好的时机。

    五千骑兵一字排开,这一次骑兵摆出了全力进攻的架势,毕竟一般战役都是这样打的,步兵防守,骑兵进攻,以犀利的进攻打开一道出口。骑兵摆出来的是雁翎阵,最强的一千骑兵由千夫长完颜劾率领,位于骑兵大阵的最前方,一会也会率先冲刺。

    这支骑兵和以往金国骑兵的作战风格有很大的不同,最前面的是轻骑兵,几乎没有什么盔甲,防御力很差,不过机动性,速度要比以往金国铁骑强的多,至于西夏军那就不用提了。这一千骑兵速度极快,简直谁快如风,可以说和汉军之中的风影军有一拼,往往利用速度来外围,远程射击敌人,然后快速离开的。

    骑兵对阵步兵,先是密密麻麻的箭矢覆盖,然后就是狂风暴雨般的进攻,往往一上来,就会带给敌人极大的伤亡。

    这支轻骑兵做好了战斗的准备,他们就是想利用速度来拖垮西军。

    金国大军对面军队,就是老帅种师道率领的精锐?这四万大军布下了四象金灯阵,这是一个全攻全守的大阵,足见老帅是多么的谨慎,生怕中了金人的埋伏。

    谨慎的背后就是保守,以往西夏骑兵都是以最快的速度冲击步兵大阵,等阵脚被撕开一个口子之后,才会在骑射的掩护下对步兵采取分割包围,这样既可以发挥骑兵的机动性,骑兵的冲劲也可以很好地体现出来。这一次,种师道依旧是针对这种情况采取的部署。

    四象金灯阵,并不是说摆成成一个四四方方的大阵,那样对阵步兵还行,一旦对阵骑兵,绝对是被动挨打。这个四象金灯大阵,其实是把军队分成四个层次,进行层层设防,死死地守住大阵,不让骑兵冲破大阵。一旦骑兵冲刺失败,那么就会陷入残酷的阵地战,那是骑兵的优势就会消耗殆尽。没有了速度,没有了冲击力的骑兵,就不叫骑兵了,最多是骑在马背上的步兵,甚至战斗力还不如步兵。

    四象金灯阵是经过种师道改良的,是专门为了破解西夏骑兵而创立的,在老帅看来,西夏骑兵和金国骑兵差不多,都需要速度,需要冲击力。需要纵深空间,一旦双方陷入纠缠之中,那么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死死地缠住金国骑兵,尽而将其歼灭。

    随着低沉的牛角号响起,五千骑兵开始冲刺,就像是钢铁洪流般朝西军的大阵冲去。这群金国骑兵嗷嗷乱叫,就像是一群驱逐绵阳的野兽一般,那喊叫声振聋发聩,让人听的胆战心惊,不寒而栗。

    马蹄踏在碎石子上的摩擦声,战马的嘶叫声,骑兵的呐喊声,和牛角号混在一起,真的是地动山摇,那种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带给西军强大的心里震撼力。

    站在最前面的是刀盾兵,他们左手紧握盾牌后面的把手,身体掩藏在盾牌的后面,右手拿着长刀。对面的是骑兵,并非重甲骑兵,因此长刀依旧可以给敌人带去巨大的杀伤力。

    刀盾兵后面紧跟着是长矛兵,一丈四五尺长的长矛从后排延伸到前排,只要是战马冲过来,一定会被刺出无数的血洞。不管是战马,还是骑兵,被刺之后,都会带去巨大的伤害。

    紧跟在长矛兵后面的是弓弩兵,这些远程攻击的士兵之所以放在第三排,就是防止被金国骑兵冲击,这种保守的排兵布阵的确是很大限度地保护了弓弩兵,可是也存在巨大的风险。面对轻骑兵骑射的时候,完全无法全方位压制对方。

    第四排,也是最后一排,这一排的士兵是多兵种的混合,既有弓弩兵,也有重甲步兵,还有刀盾兵,也有长矛兵,短矛兵,这是后备军,可以根据骑兵冲刺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骑兵冲刺的速度越来越快,就像是样子很旋风一般杀了过来,距离越来越近,就在双方间隔不到两百步的时候,骑兵冲刺的速度突然变缓了下来,骑兵开始张弓搭箭朝西军射去。

    看着密密麻麻的飞箭从天而降,站在第一排的刀盾兵急忙举起盾牌来格挡从空中落下的飞箭。可也就是这样,危机依旧悄然降临。

    骑射的骑兵,是金军之中速度最快的轻骑兵,他们冲刺的速度快,骑射速度更是天下无双,这群家伙一边冲刺,一边骑射,射箭的速度竟然比步兵的步射还要快,他们的弓箭是特制的,劲头不是很足,可是射程很远,远远地就朝西军射箭了。这些弓箭大部分绕过了刀盾兵,而是径直射向长矛兵。

    密密麻麻的长矛兵面对漫天的飞箭,可以说无处躲藏,只能被动挨打,伤亡极大。在这个时候,长矛兵后面的弓弩兵开始和金军对射。只不过人家骑兵的速度很快,弓箭所能造成的杀伤力极其有限。

    种师道看到金军漫天的飞箭,就知道自己上当了,金军压根就是不是想借助骑兵的冲击力,来冲垮自己摆下的四象金灯阵,而是借用强大的骑射能力,利用强大的骑射能力来远程打击大阵中央的士兵,这样以来伤亡会不断地加大。

    由于距离的问题,西军的弓弩兵很难射杀金国骑兵,而金军的骑射却在不断地射杀西军的长矛兵。一旦长矛兵扛不住了,那么金军只要是突破了刀盾兵的防线,那么西军随时都有崩盘的危险。

    不要说什么四万对阵五千是八比一,实际上步兵大阵一旦被突破了,那么骑兵就可以利用强大的冲击力,机动性将步兵不断地分割包围,最终全部歼灭。只要是撕裂了大阵,北朔四万对阵五千,即便是十万步兵的大阵被撕裂了,抗击五千战斗力极其彪悍的骑兵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调整,两军还没有正面交锋的时候,种师道就做出了第一次调整,这在战场上是大忌,会更加引发大阵的不稳,搞不好敌人撕裂大阵更简单。这些情况,种师道早就想到了,而开始给他依旧坚持调整,只为的是最后的胜利。要知道前面有刀盾兵的掩护,那么只要是弓弩手冲到了刀盾兵后面,依旧可以贸然地杀死敌人。

    大宋的弓弩还是碾压西夏,辽国,还有金国的,可惜这只是种师道的认知,实际上,他的认知却犯下了致命的错误。

    金军的骑射越来越密集,无数的长矛兵被射杀,而金军似乎并没有上前的意思,只是在弓箭可以射进西军大阵的距离迂回,只不过看着漫山遍野的骑兵,在最后面的老帅种师道看不清楚罢啦!

    虽有千里目镜,但是也抵不过年过七旬的老眼昏花,要知道在那个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多岁不到四十的时代,绝对是人到七十古来稀。七十多岁的种师道的确有点老眼昏花,如果换成种师中,或者他自己年轻二十岁,绝对可以发现金军真实的意图,可惜的是,没有如果。

    调整,就在西军完成调整,把弓箭手和长矛兵互调完成的时候,金军突然做出了巨大调整。原先冲刺在最起码的轻骑兵竟然以最开的速度朝西军的左翼迂回,而后面的骑兵冲了上来,犹如尖刀一般疯狂地冲击西军的大阵。

    没有了长矛兵的协助,紧紧依靠刀盾兵是阻挡不了金军钢铁般的冲击的,随着无数刀盾兵被骑兵冲击后死亡,大阵很快就被撕开了一个缺口。

    缺口小,但是金军的冲击力很强大,远远超过当年的西夏兵,没有长矛兵的压制,刀盾兵根本挡不住,而且一旦近身战,弓箭兵就成了屠杀的对象。

    四千金国骑兵就像是四千只野狼一般冲进西军的大阵之中发,疯狂地杀戮西军。刀盾兵还能誓死抵抗,可是弓箭兵就差远了,压根抵抗不住,伤亡很大。

    伤亡的数字在不断地攀升,口子越来越大,这还不是最要命的,关键是金国轻骑兵很快在左翼也撕开一道口子,这样以来,西军的大阵就再也不是铁板一块,如果不做出及时调整的话,很可能全线崩溃。


………………………………

第二百七十章 将星陨落

    金国骑兵就像是野狼一般,在冲杀的过程中,战斗力越来越强劲,尽管西军悍勇,可是面对骑兵强大的冲击力,还是在节节败退。被撕开的口子在逐渐加大,正面被冲击,侧面被撕开,四万大军竟然抵抗不住五千金军的冲击。

    金军要远远强过西夏军队,可这不是总结的时候,种师道不亏为久经战阵的老帅,西军也不亏为大宋最强大的军队,很快就在大阵被冲开时做出了必要的调整。

    随着军令旗帜的晃动,西军由原来全攻全守的四象金灯阵转变为全力防守的三才兜底阵。

    整个大阵呈现三角状,前面虽然被冲开,可是后面的防御越来越强悍。金军冲刺的速度终于放缓下来,每前进一步都十分的困难。密密麻麻的长矛从后面刺来,尽管前面的西军被骑兵猎杀,可是这些骑兵就成了后面长矛的活靶子。骑兵躲开刺杀,战马却躲不开,双方交织到一起,金军的伤亡也开始大幅度的增加。

    三才兜底阵最大的特点就是侧翼防守严密,原本被撕开的左翼很快就被堵上了,没有盔甲的轻骑兵压根就冲击不进去,而且远程射击效果也不大。

    大战很快就出现了僵持的局面,被动挨打的西军显然武力反击,可是金军失去了冲击力的优势,进攻就是缓慢的推进,伤亡不断地增加,每前进一步都是付出血的代价。这样冲击下去,最终战败的一定是金军,毕竟西军多达四万,虽然前面在金军的冲击下伤亡超过五千,可是依旧还有三万五千之多,而金军伤亡过千,剩下四千多骑兵,想要击溃严阵以待,防守密集的三万五千步兵,那绝对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眼见西军三才兜底阵已经布阵完毕,完颜宗之却悄然下令暂缓进攻,只是用骑射牵制住西军,骑兵逐渐脱离战场,不再和西军纠缠。

    骑兵不再冲阵,在这个时候,老帅种师道明白金军的将领无力冲击大阵,这种情况下准备撤兵。

    斩杀了五千多西军,想全身而退,哪有那么便宜的好事。反击,老帅种师道下令反击。

    三才兜底阵是一个全守的阵型,但是由于是正三角的阵型,反击起来依旧是威力十足,尽管由于步兵的先天不足,不能全歼骑兵,但是击溃对方还是可以的。只要是把金军逼回河口镇,实行包围,依旧可以全歼。

    撤退,金军并没有快速撤退,而是不断地利用骑射来纠缠西军,这样的撤退伤亡很小,而且双方依旧没有拉开距离,战斗很难说那边一定占据优势,那方一定获胜。

    全守的三才兜底阵几乎是没有缺点的,三面防守都是坚不可破,可是一旦由守转攻,那么最后面的防守漏洞就出来了,漫长的战线,各兵种之间很难配合到位,一旦被冲击,后果不堪设想。

    眼见金军撤退的速度不是很快,好像在故意纠缠,老帅种师道就意识到了不对劲,他明白了前面的金军只是诱饵,而后面一定有骑兵冲击。

    就在老帅种师道准备调整的时候,两万金国骑兵就从后面掩杀了过来。这两万骑兵,一左一右就像是猛虎的两个爪子一样,狠狠地撕开了三才兜底阵最后的一面,骑兵很快就冲击到大阵之中。

    在后面的两万金军杀过来的时候,完颜宗之的骑兵不再后退,开始反转,开始冲击金军。就这样两支金军前后夹击,很快就把西军大阵冲垮。

    这一战,完颜宗翰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全歼这四万西军,现在的金军总兵力达两万四千,而且已经冲垮了西军的大阵,开始对西军实行分割包围,胜利的填平朝金军倾斜。

    一向悍勇的西军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惨败,种家军百年辉煌,在这一战注定要蒙上阴影,注定遭到杀戮的命运。

    在平原上,骑兵一旦对步兵展开分隔式包围,那绝对是步兵的噩梦,反击苍白无力,面对骑兵的碾压,再骁勇善战,也只有一点点的被蚕食,很难回天。想逃走,那就要看运气了,毕竟两条腿跑不过四条腿,逃跑也依旧会被杀戮,只不过四散奔逃,骑兵很难实现全歼。

    战败已成定局,再不撤退就要全军覆没,可是在这个时候,老帅种师道保守的性格害了西军,他以为弟弟种师中距离自己不太远,只要是发出求救信号,六万大军是杀到,依旧可以转败为胜。

    在发出求救信号之后,种师道不仅没有下令撤退,相反组织西军合拢,用防守来拖延时间,用拖延来减少伤亡。

    配合,金国骑兵出奇的配合,骑兵并没有展开没有人性的杀戮,而是给与了西军合拢的机会,好像就这样错过了绞杀最好时机似的。

    两万西军逐渐合拢,不再被骑兵分割包围,而是整体被骑兵围困到中央。现在看出来谁的战略是正确的。对于西军来说,现在合拢了,伤亡就会减少,可以最大限度的拖延时间,来等待援军的到来,当然也错过了最好的突围时机,确切来说,已经关闭了突围的大门,如果没有援军,那么剩下的两万西军注定被全歼,再也没有出逃的可能性,突围成了过去式。

    对于金军而言,放弃了分割包围,任由西军合拢,就错过了绞杀的机会,等西军合拢之后,再绞杀,难度就会增大很多,金军的伤亡也会进一步加大。不仅如此,一旦西军有援军的话,那么胜利的天平究竟向哪里倾斜还说不准。当然了,好处就是实现了对西军的包围,为全歼西军提供了可能性。

    完颜宗翰知道西军不会有援军了,因此选择了合围,任由西军合拢。他就像是丰富经验的老猎人,有足够的耐心,足够的时间和猎物玩。

    援军,援军是不会有了,五千铁浮图阻挡了种师中前进的道路。五千铁浮图剿灭六万西军是不可能的,但是做为拦路虎,不管六万步兵战斗力多么彪悍,都不可能越过铁浮图而前进的。

    整个金国只有八千铁浮图,而这一次侵宋,其中五千都交给了完颜宗翰,剩余的三千在金国压根没有出动。这不是都元帅完颜斜也对完颜宗翰的偏爱,这是金国的策略。重点进攻宋国京城,因此东路大军人马众多,多达二十万。而西路军只有区区十万,但是要对阵宋国最强悍的西军,因此把五千铁浮图交给了完颜宗翰。要知道,最后得到三千铁浮图是御林军保护金国皇帝的,西路大军有五千铁浮图已经十分难得。

    两万多金国骑兵,死死地把两万多西军困在中央,双方展开最后的撕杀,只不过双方都没有玩命。西军不愿玩命是为了拖延时间,等待援军。当然了出于防守状态下,只能根据金军的进攻进行调整,也很难玩命。

    金军不愿意玩命,是不想增加不必要的伤亡,况且已经把猎物困住了,为什么要让猎物咬自己一口呢?完颜宗翰不着急,他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军就会逐渐出现慌乱,在确信援军不会到来的时候,一定会全力突围,而那个时候,进行绞杀一定可以将其一网打尽。

    果不其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军的压力越来越大,期待已久的援军并没有出现,经验老道的老帅种师道知道上当了,也知道弟弟种师中遭遇了阻击。可是现在说什么都为时已晚,在金军的包围圈之中突围,能冲出去多少是未知数,只能是各安天命。

    打了一辈子雁,临老却被雁啄瞎了双眼,心中懊恼不已的种师道下令突围。懊恼中的种师道双眼发黑,一口鲜血喷出,整个人昏迷坠马。

    老帅的昏迷,造成了西军群龙无首,突围的时候没有人指挥,造成了巨大伤亡,最终冲出去不足两千,而一代名将种师道最终没有醒过来,将星陨落。

    将星陨落,完颜宗翰对老帅种师道表现出来了应有的敬重,下令厚葬。

    两万多金国骑兵整顿之后全力出发,目标就是被铁浮图阻挡的六万西军。

    种师中这边也算陷入了恶战之中,在遭遇阻击的时候,种师中就知道大哥那边出事了,金军派来铁浮图阻击,那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让自己去营救大哥。

    六万大军要是布阵承受铁浮图冲击的话,还能够扛得住,毕竟兵力是对方的十二倍,可是想要冲破五千铁浮图的防线,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冲击,不可能六万大军一拥而上,每次冲击最多上一万人,可是一万步兵想要冲击两千铁浮图显然是不现实的,只能胜最大限度的消耗对方的体力。一直以来,西军对于这种武装到牙齿的重甲骑兵都没有很好的办法,很难将其绞杀,只能胜是最大限度消耗敌人体力,毕竟重甲骑兵最大的软肋就是持久性很差。

    一百多年来,西军都是这样对阵西夏铁鹞子的,效果还不错。毕竟整个西夏也只有三千铁鹞子,数量太少,只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并不能做为常规作战手段。

    两千铁浮图在前面硬扛一万西军,一千铁浮图居中掩护,可以保护后面两千铁浮图接替前面的铁浮图。就这样五千铁浮图轮流上阵,死死地阻挡西军的前进。

    一个多时辰的冲杀之后,种师中就知道麻烦大了,这样下去,真的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够冲破铁浮图的防线。可是这群家家伙已经武装到牙齿了,西军再勇敢,也很难对其造成伤亡。这样的冲杀,只能不断地增加死亡,而铁浮图的伤亡寥寥无几。

    不是西军不勇敢,而是铁浮图浑身上下都是重甲,就连战马都披上了重甲,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对其造成伤害呢?刀砍不动,枪矛刺不进去,铁浮图唯一的破绽就是在马腿上,试想,有多少可能可以斩断马腿呢?

    如果说经过严格训练的话,斩断马腿是有可能性的,但依旧会造成极大的伤亡。后世岳家军的确是训练过战马腿,可那样的伤亡比例依旧是十比一,也就是说斩杀一个铁浮图,样额训练的岳家军就要牺牲十个优秀的士兵。

    现在的种家军面临武装到牙齿的铁浮图,伤亡比例绝对超过一百比一了,甚至更大。如果说铁浮图冲击西军大阵的话,伤亡比例能够控制到三十比一以内,但是铁浮图现在是全力防守,西军的伤亡比例当然很大。

    (步兵对阵铁浮图的伤亡比例,并非笔者胡编。历史上曾经有十七个骑兵击败两千步兵的情况,试想那还不是铁浮图,只是普通步兵,所以一百比一绝对是真实的。)

    在收到大哥的求救信号之后,种师中就知道不能再等了,他下令三万大军上去冲击,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冲击,无论如何,都要冲破铁浮图的阻拦,去营救大哥。

    面对三万西军不要命的冲击,铁浮图压力也是很大。毕竟重甲骑兵的体力消耗太快,尤其是战马吃不消。

    面对西军不要命的冲击,铁浮图为了减少伤亡,不再硬扛,而是选择战略性的撤退,当然了撤退的速度很慢。‘铁浮图的撤退是为了拖延时间,尽管重甲骑兵的速度不是很快,但是依旧比步兵速度快,更加机动灵活。

    看上去是西军打的铁浮图节节败退,实际上推进速度缓慢,一个时辰的冲击,连十里地都不到,这样下去,即便是冲过去,也很难去解围了。

    种师中知道以哥哥的性格,如果不是危急存亡的时刻,是绝对不会求援的。他现在已经被铁浮图阻挡里两个时辰,再冲不过去的话,那大哥就危险了。

    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种师中下令五万大军压上,分成五组,每一组纠缠住一千铁浮图,不求冲破防线,只求纠缠住。他自己亲征率领一万西军绕过铁浮图去救援。铁浮图再强大,面对一万西军得到纠缠,也很难短时间拜托纠缠,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种师中离去。


………………………………

第二百七十一章 完败

    既然有西军冲过去了,铁浮图也不再和西军纠缠,毕竟交战两个多时辰,铁浮图的体力严重透支,战马也扛不住了。先前还是五千铁浮图轮换着,要不然早就累垮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