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超级恶霸-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是每一个猛将战力的体现。
杨再兴拿下了刘延庆的头颅,可是没有想到逃跑将军刘光世眼睁睁地看着父亲的头颅被斩下,他没有上去为父亲报仇的勇气,只能躲在后面说狠话:杨再兴,大汉国,我和你们势不两立。
群龙无首,西军攻到南门城下的时候,遭遇到了最大的打击,主将刘延庆战死,这些西军无力再战,整个局势混乱不堪,西军开始撤退,民夫更加是四散奔逃,南门的形势发生了惊天逆转。
之前眼见南门守不了,不断地有西军士兵冲上城头,城门口的火枪队也抵抗不住了,开始缓慢地后退,可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西军竟然撤军了,南门之危接触。
南门之危化解之后,镇守南门的张宪抽出一半的兵力去援助形势岌岌可危的东门,他自己依旧坚守南门,防止西军卷土重来。
四门之中,南门的战况最为激烈,西门杀得难解难分,北门最危险,可是岳飞亲自去援助北门了,现在东门形势反而显得最严峻,。
负责镇守东面城墙的是猛将牛皋,这个家伙更加适合进攻,而不是事和防守,而镇守东门的姚震则适合防守,不适合进攻。可是搞不清楚岳飞为什么会这么安排,可是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了,只能勉为其难渡过难关,说什么都不能败给西军。
西军这边负责指挥的是名将姚平仲,这个家伙在开战之前改变了主意,把把手下的兵马进行了整理,两千西军和两万民夫混在一起,做为先锋,为民夫树立榜样,当然也算是做监军,避免民夫在重压下四散奔逃,溃不成军。
貌似简单的改变,实际上由于人数众多,还是发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要知道城头只有两千守军,要守住十里长的城墙,防守力还是很薄弱的,一旦被进攻的西军发现防守漏洞,那么会相当的危险。
一万一千士兵在大型攻城器械的掩护下进攻高大的城墙,尽管难度系数很大,但是毕竟人数众多,只要是找到突破口,就会占据绝对主动,这点就注定了攻城战,一开始就是残酷而又血腥的。
姚平仲的弟弟姚平吉率领一万一千人马在攻城器械的掩护下负责进攻城头,而姚平仲亲自率领一万一千士兵攻击城门,他们把攻城锤,攻城车放在士兵的中间,防止被汉军破坏/只要是这些攻城器械能够逼近城门,那么这一战就有了五成胜算,然后就是掩护攻城锤撞击城门,等撞开城门之后,就大军压上冲进城去。
姚平仲的计划很好,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他做梦都没有想到汉军竟然能够主动杀出来,尽管只有把一千骑兵,两千步兵,可这遭遇战,对于西军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三千民夫充当炮灰阻挡住骑兵的快速推进,而这个时候姚平仲很快指挥一千西军和七千民夫组成了防守大阵来迎战汉军。
姚平仲的如意算盘是,只要是自己这边能够死死地困住汉军,给攻城的姚平吉赢得时间,只要是占据城头你,那么就可以破城,这边的一万一千士兵全都战死也算胜利。
一将功成万骨枯,只要是上了战场,那么就是你死我活,胜利是踩着无数头颅换取的,将军一定要杀伐果断。所谓慈不掌兵,没有杀万万人方成雄的野心,是成不了枭雄的。
姚平仲的眼里那两万民夫本身就是炮灰,上战场就是送死的,至于那两千西军本来就是为了自己的军功而存在的,所以这一战,他押宝是弟弟姚平吉率军攻上城头,而自己这边尽最大限度牵制住汉军,使其不能够去破坏攻城器械。
只要是攻城器械完好无损,那么一万一千西军攻上城头基本上是铁板钉钉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姚平仲敢正面阻击汉军的原因。
姚震率领一千骑兵就像是一群野兽一般冲杀了进去,一上来就是收割生命,不断地猎杀这多谢倒美的民夫,虽然穿着西军的衣服,可是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可以说一点战术修养都没有,这种情况下对阵战斗力彪悍的大汉骑兵注定了是被屠宰命运。
姚震并没有是骑兵将领,对于骑兵战术的运用还是不够娴熟,竟然没有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那三千‘西军’是前来送死的民夫,这就在杀戮的过程中贻误了战机,失去了最好冲击西军布阵的机会。
杀戮,一千大汉铁骑对阵三千民夫,那就是一边倒的杀戮,三千民夫第一次上战场,竟然要遭遇强大的大汉铁骑,这就注定了是一场让人惨不忍睹的杀戮。杀戮拉开序幕之后,姚震反应再迟钝,也明白了怎么回事,可是已经陷阱去了,只能先猎杀这群民夫,才能够往前冲,去依靠强大的骑兵去冲击西军的大阵。
八千‘西军’很快就布下了四象金灯阵,来迎接大汉骑兵的冲击。
姚震不擅长用骑兵,可不代表他没有统军的才能,这个家伙知道如果用一千骑兵去冲击八千西军的大阵,那伤亡就很难控制,整个战局就会朝不可控的方向推进,那时候就不好收场了。
不擅长骑兵作战,姚震就只会两千步兵迎战上去,让骑兵兵分两路,从左右两翼用骑射来冲击西军。
牺牲两千步兵,来完成对西军的截杀,这一次姚震在指挥战役的时候,心理在滴血,可是,为了这一战的胜利,为了守住云州城,姚震只能牺牲那两千步兵了。
两千大汉步兵就像是两千个凶残给而又野蛮的战狼,嗷嗷叫着冲向西军布下的四象金灯大阵,这个大阵对阵骑兵的时候,纯粹是一种两败俱伤的死阵,一旦骑兵杀进去就绝对没有出来的可能性。可是,两千步兵冲进去之后,双方就陷入了混战,双方杀的难解难分,人数众多的西军当然是对大汉步兵碾压,可是这种碾压只是暂时的,实际上吧伤亡并不是很大,毕竟西军之中,只有一千职业军人没剩下的七千纯粹都是第一次战场,连血都没有见过的,民夫。在这种情况是,双方杀得难解难分,占据上风的西军杀伤力并不强,只是占据上风而已,而出于劣势的大汉步兵由于战术修养极高,配合娴熟,伤亡并不是很大,双方实际上是陷入了胶着之中,一时间很难分出胜负。
五百骑兵从左翼朝西军发起进攻,不断地用骑射来攻击西军,却保持一定的距离,确保不会受到攻击,可以说完全是一种残忍而又无情的猎杀,毕竟骑兵对步兵的优势是碾压的,步兵的双腿是撵不上骑兵的,况且,步兵要严守大阵,不能出去主动迎击。
从右翼杀来的五百骑兵彻底散开了,几乎呈现一个半圆形把西军围在中央,然后用弓箭不断地射杀西军。这种打法纯粹是流氓打法,就是欺负步兵赶不上骑兵,大面积的射杀西军显就然不现实,可这种冷不防地射击,很好的打乱西军的部署。
姚震指挥三千汉军和八千西军纠缠,双方是杀得难解难分,一时间分不出上下高低,很难出现压倒性的优势,双方你来我往,好像脱离了整个战场,单独形成一个战场,而这个战场上的胜败貌似和整个战局无关。实际上那一份获胜,或者那一份战败,对于战局的影响都很大。
一旦姚震指挥的汉军被绞杀,那么东门铁定的守不住,西军就会蜂拥而上从东门进入云州,而云州的外城很可能就被攻克了。
反过来,一旦姚平仲的西军战败了,那就说明东门守住了,最起码对姚震来说就任务完成了,这就是大汉军制里面一个硬性规定,那就是区域定点防护,每一个将军在战场上都有固定的区域,完成自己的任务即可。每一个将军都完成自己区域的任务,那整场占据必胜无疑。
很显然,双方杀的难解难分,对于姚平仲来说,他胜利了,因为只要是拖住汉军,那么弟弟姚平吉率领的一万一千士兵就很大希望攻上城头,那么今天的战略布局就完成了,只要是其他几路西军配合默契的话,第一天攻克云州城也并非没有可能性。要是攻克了云州城那一定是天大的功劳,姚平仲在赌,他相信自己的气运不会很差。
反过来,姚震这个家伙没有大局观,他没有想过城头是什么情况,更加不会去想南门,西门,北门是什么情况。
姚震想的很简单,进攻东面的两万两千西军兵分两路,一路进攻城头,一路进攻城门。姚震只关心自己的任务,只要是能够守住东门就可以,至于城墙是牛皋的任务。因此,姚震率领三千汉军死死地纠缠住一万一千西军就可以,反正可以确保城门不失,至于杀戮,能杀多少算多少,反正第一天一定不能放西军从外城进入内城。
按照岳飞对西军的理解,他的战术是第一次攻城战,说什么都要守住城门,不允许西军逼近内城。第一天就是这样的战术安排,而第二次,第三次西军进攻的时候,就陆续放西军靠近内城,然后将其猎杀到城中。至于再后来,那就平天由命了,毕竟城外的西军太多了,如果大汉不能派援军的话,城破只是时间问题。
姚震犯下了致命的错误,不错东门的确是没有任何威胁了,可是东边防守的压力全都压在了城头上,要知道城头上只有两千守军,面对那么多攻城器械,防守压力是巨大的,也算危险的。
南边,西边,北边,汉军出城之后,都是最大限度地去破坏攻城器械,来减缓城头防守压力的,这里面只有东边是例外,这就造成了东边城头防守压力巨大。牛皋要是知道城下的情形的话,说不定会直接找姚震拼命。
在强大的攻城器械掩护下,西军终于开始向东边城头攀爬,一个个的云梯搭载城头上,西军就好像蚂蚁一般朝城头攀爬,第一批攀爬的是民夫,这群倒霉蛋注定是当炮灰的。用来消耗汉军的防守器具,毕竟城头上布下的滚木雷石是有一定数量的,消耗越多,后面的防守压力就越大。
巢车上面的西军一开始就用弓箭压制城头,打的汉军抬不起头,只能被动地防守,这就给西军通过云梯爬城创造了机会。
一批又一批的民夫爬上去又被带下来,无数的滚木雷石被扔下去,火器也消耗很大,猛火油的确是破坏了大部分的云梯,可最后还是有一批混在其中的西军童贯云梯爬到城墙之上,和守城的汉军在狭小的空间展开殊死搏斗。
这是一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血战,杀上城头的西军是下不去的,要么勇往直前,要么惨死。而对于守城的汉军来说,丢掉城头就是死路一条,这种情况下,背水一战,付出了全部精力来迎战。
一个,两个,三个,无数的西军杀上城头,这群家伙逐渐站稳了脚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巢车上面的西军弓箭手便不再射箭,因为不那样就很容易产生误伤。
此时此刻,杀上城头的西军只能胜背水一战,生死只在一线之间,他们在姚平吉的带领下开始扩大战果,逐渐地站稳脚跟。
看着杀到城头上的西军越来越多,牛皋就着急了,这个家伙换上了双斧,带领汉军和西军混战到一起。这个时候,牛皋也有放西军上城墙的意思,因为只有大家纠缠到一起,才能够躲过巢车上的弓箭射杀。。
当然这样也很危险,毕竟西军人数众多,上城墙上的越来越多。一旦杀上城墙的西军超过两千以上,那么就会一步步地把汉军从城头上逼下去,从而控制城墙,再然后下城墙去开城门,引西军进城。
近距离的搏杀,西军是有很大优势的,毕竟和西夏军队搏杀一百多年,但是反过来,汉军都是学习过搏杀术的,在背水一战的时候爆发了很大的战斗力,和上城墙的西军杀的难解难分。
………………………………
第三百三十九章 大战之北门凶险
牛皋,这个勇冠三军的猛将化身成近身战高手,手中的双斧上下翻飞,直接成了脑袋收割机,斧头砍下去就会有脑袋滚落在地上,无头尸体狂喷这鲜血倒地。
到处都是被无头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从而影响交战的双方。这次的杀戮,没有复杂的战术,只有无休止地杀戮,你来我往,杀得难解难分。汉军不会后退,因为他们已经无路可退。西军既然杀上来了,那就断然没有后撤的道理,他们要扩大战果,要拿下城头,只有拿下城头,才可能破城。
城头上的西军越来越多,双方陷入混战,没有弓箭远程压制,纯粹是近身血战。而且西军在增多,可是汉军却只能减少。
差距,在这个时候,差距就显现出来了,一头狮子率领一群绵羊,那么绵羊也会变成狮子,那么一头狮子率领一群狮子呢?毫无疑问勇冠三军的牛皋就是一只狮子,而骁勇善战的汉军就是一群狮子,现在是狮子率领一群狮子,那将是怎么样排山倒海,吞噬天下的战斗力。
西军越来越多,可是汉军战斗力却在不断地暴增,不遁地朝西军冲杀过去,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可以护住城头了,而是陷入混战之中,汉军的兵器不断地击打在西军的身上,没有兵器的时候,就用拳头,有肘,用脚,用腿,用膝盖,甚至用头顶,用牙齿去撕咬。他们不再是汉军,而是一群被牛皋激发出来战力强悍的野兽,在不断地吞噬敌人。
上来的西军士兵没有多少,毕竟攻城的时候伤亡太大,可以说爬到城墙的大部分都是那些民夫,第一次上战场就爬到城墙上的民夫。这群绵羊在狮子的率领下,或许就会变成一群狮子。但如果是一只绵羊带领一群绵羊,那将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呢?
姚平吉指挥作战的能力很强,马战也不差,可是这种近身战,力量上有所欠缺,一上来就遭遇进入杀神模式的牛皋,这个家伙瞬间就变成了绵羊。
姚平吉被牛皋那种狂暴的模式吓坏了,不敢硬扛,想办法躲避,可是他是指挥官,一旦胆怯,战斗力就大打折扣,带动着士兵们的士气迅速低落。
绵羊带着绵羊,遭遇狮子带着狮子的队伍,人数众多的优势展现不出来。反而被压着打。上来的人很多,但始终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无法扩大战果,而且形势看上去好像被压着打似的。
“汉军无敌,横扫天下。”随着牛皋的怒吼,守城的汉军士兵进入了狂暴模式,不畏生死地朝西军冲杀,即便是身上无数伤口,鲜血横流,只要还能动,就能够和西军纠缠。最不济也是抱着西军身边从城头坠落。
死亡的阴影笼罩在每一个西军士兵的心头,他们开始畏战,开始怕死,本来就战力不足,现在更加是被压着打,反抗力越来越弱。
下面的西军不知道城头发生了什么,只是一味地朝上涌,以至于城头的西军越来越多,而这么多的西军竟然成了活靶子,一颗颗投落被斩落,断臂残肢到处都是,鲜血染红了城头,远远看上去好像是人间地狱,惨不忍睹。
狂暴模式下的牛皋身上沾满了鲜血,双斧上面不仅血迹斑斑,而且上面竟然还带着软乎乎血淋淋的东西,看上去十分的吓人,别说西军不敢靠近了,就连西军主将姚平吉都在不断地躲闪,可是这个蠢货忘记一件事情,那就是城头上的活动本来就很小,一直躲避的话,就会被压着打,而且闪躲腾挪的空间越来越少。
贪生怕死的姚平吉躲闪的过程中就开始发现空间变小的缘故,他开始把西军朝前推来当肉盾。
牛皋可顾不了那么多,这个家伙脑海里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杀,斧头所到之处西军士兵就像是被砍西瓜一样,人头落地,还时不时有士兵被看成两半,那种血肉模糊的场景吓傻了很多西军士兵,一个个竟然开始不停的后退,不断地把其他袍泽往前推,来充当自己的人体肉盾。
此时此刻的西军压根不像是训练有素的军队,倒像是一群乌合之众,就这样的战斗力,如何能够扛得住汉军冲击呢?
尸体,尸体,整个城墙上到处都是尸体,越来越多的尸体反而成了西军的保护伞,使得汉军进攻的速度明显放缓,这对于汉军来说可不是好信号,如果西军能够上来五千以上的话,即便是城头不丢,伤亡也会过半,那牛皋就会被砍头,这可不是好事。
心急火燎的牛皋大吼一声,疯狂地朝西军冲杀过去,擒贼先擒王,他现在要作得就是先斩杀西军主将姚平吉。
狂暴状态下的牛皋终于在西军上城墙超过四千的时候冲到了姚平吉的面前,这个家伙挥动双斧砍了上去,两柄巨斧上下翻飞。
这个时候,躲无可躲,藏无可藏的姚平吉只能硬着头皮迎战,可惜手中的砍刀一招就被牛皋手中的巨斧砍落。
兵器脱手的姚平吉吓的面容失色,他顾不了那么多了,就拼命地朝后面跑去,可也就是这个时候,南城墙的援军杀到。
腹背受敌的姚平吉终究没有躲开,脑袋被牛皋砍下。本来就混乱的西军在失去了主将之后,就更加的混乱不堪,成了汉军屠杀的对象,再也无力反击。
冲上城头的西军前后超过七千,可惜全部被杀死,搭载城头的云梯也被斩落,城头上再也没有西军了,而这个时候巢车上面的弓箭又开始发威,东城头上面的战斗又回到了原点。
城头上的汉军伤亡超过七百,这对于强大的汉军而言,这显然是很少见的,两千士兵折损七百,这让牛皋懊恼不已,他心中对西军充满了仇恨,这个家伙知道城头不会再有危险,于是就准备把城防交给副将,然后自己下城头出城出杀戮西军。
“牛将军不可擅离职守,一旦下城墙,你就人头落地。”
这个时候,一个长相普通的小兵铛住了牛皋的去路,他冷冷地说道:“你最好不要挑衅龙魂社,也不要挑战军法。”
龙魂社,出手就必须是死,这是汉军之中最大的铁律。
牛皋这个时候终于冷静下来,他知道在军中龙魂社是什么的存在,在这个时候,想要活命就是守住城头,而不是贸然出击去下城头出战。
南门最艰难的地方可以说大获全胜,杨再兴斩杀西军主将刘延庆,而西门始终是不温不火,双方杀得难解难分,可以说是攻防战最典型的战力,进攻的一方把进攻的优势发挥到了淋漓尽致,两万两千西军进攻犹如水银泻地,那份行云流水的态势让人感到敬佩。
防守的汉军把防守发挥到了极致,可以说汉军彪悍的战斗力发挥到最大化,不管进攻方出击多么犀利,都很难讨到便宜,双方是旗鼓相当,简直就是攻防战的教科书。
最最凶险的是北门,因为北门的进攻,表面上看只是一场最不值得关注的攻城战,实际上才是西军最大的底牌,这点几乎蒙骗了所有的人。
就连负责北门进攻的主将曲端都被蒙蔽了,等开战之前他都不知道两万民夫里面混进了一万彪悍的西军,实际上是一万两千西军加上两万民夫的进攻,而两万民夫纯粹是炮灰,这点可以看出来王渊的心狠手辣。
王渊能够混到这个位置,那可不是光靠拍马屁,他是有一定军事修为的,表面上看西军围城一个多月没有发起进攻,实际上这段时间这个家伙是把守城的汉军研究的十分透彻,也猜出来了汉军主帅岳飞是什么样的作战风格,会做出来什么样的防守态势。
汉军最大的强处就是进攻,守城并非强项,这种情况下一定不会在第一战就选择被动挨打的守城,要知道西军攻城是强项,这点岳飞不可能不考虑的,这也算王渊必须考虑的地方。
最终王渊选择用八万民夫做炮灰,东门,西门,南门做掩护,实际上真正主攻的是北门。以一万两千西军强攻汉军防守做为薄弱的北门。
北门之所以防守足为薄弱,是因为北门外地势要高出去很多,这样就使得同样高的城墙在北门就显得低了,不仅如此,还有城门口地势是外高内低,不利于骑兵冲刺,倒是有利于攻城锤,攻城车的进攻,临冲吕公车也会大显神威。
进攻,汉军就是为进攻而生的,可是王俊的运气有点差,一千骑兵带着三千步兵就像是一道闪电杀出城,他有在城门口设下火枪队,而且全部出击,只是出行之前下了死命令,不许再次打开城门,绝对不允许西军趁机进城。
王俊的做法是破釜沉舟,不能杀退敌军,那么四千士兵就血染沙场,绝对不允许北门有失。他相信这一战没有之前想的那么简单,北门之战不会是鸡肋,所以一上来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出,想要杀敌人一个下马威。
血战,在第一秒就拉开了序幕,这点超乎了王俊的想象,四千士兵一上来就被一万两千西军困在其中,而且是那种布阵的困局,这种困虎之龙的血战对于汉军来说十分不利。
一万两千西军再强大,也很难短时间吃掉四千汉军,但是将他们困死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会逐渐将其蚕食掉,这就是北门战真正负责人刘仲武的谋略,他率领大军围困出城的西军,然后让曲端率领两万民夫去破城。
曲端的势力在西军之中不算强大,甚至还是弱小,可是曲端的谋略却是首屈一指的,甚至不在刘法,种师道之下,强于种师中,刘延庆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