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超级恶霸-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拧断清逸的胳膊之后,薛永冷冷地说道:“情报交出来,留你活命,否则我把你四肢全部打断。”

    “你去死。”清逸负隅顽抗,他想要拼命,可是右臂也被拧断了。

    就在薛永严刑逼供的时候,鲍旭不带着兄弟们就杀进来了,这个家伙就是一个丧门神,出手直接就是一刀毙命,压根没有半点犹豫。

    在鲍旭看来,找情报是薛永的事情,而自己只负责杀人,所以他出手狠毒,一个活口都不留。

    在四肢都断了之后,清逸实在是坚持不住了,这个家伙最终选择了交出情报,只不过,最终的命运依旧没有变化。

    一把大火烧了起来,火光冲天,十里之外都能够看得见,太乙宫的大火引起了后山土匪拼命三郎石秀的注意,这个家伙带着三百多土匪就冲了过来。

    鲍旭没有想到下山的时候能够遇见土匪,这个家伙想都没有想便说道:“薛永,你把东西带回去交给大哥,我来对付这群混蛋。”

    这可不是客气的时候,薛永匆忙下山了。

    鲍旭冷眼看着杀气腾腾的拼命三郎石秀说道:“小子,你爷爷我这是第一次遭遇劫匪,看老子怎么拧下你的脑袋当夜壶。”

    “小子,你还蛮横的,今天你石秀爷爷来会一下你这个丑八怪。”

    鲍旭最讨厌别人叫他丑八怪了,这个家伙怒不可遏,挥动着扑刀酒杯狠狠地砍向石秀。

    “兄弟们上。”石秀挥起扑刀就和鲍旭打到了一起,他手下的两百多土匪和龙骧军战到一处。

    龙骧军的前身就是土匪,像来心狠手辣,而且经历过江南睦州之战,战斗力要远远超过这群土匪,而且战术修养极高,一上来就占据了绝对的主动,可以说压着土匪打。

    石秀一交上手才发现这次踢到铁板上了,不过事到如今骑虎难下,也只能和对方拼命了。

    鲍旭也没有想到这个叫石秀的家伙本事这么大,不过遇见这样的高手他也很激动,出手更加快狠准。

    上山虎遇见了下山虎,云中龙遇见了雾中龙。鲍旭大战石秀,两人杀得难解难分,一时间分不出胜负。

    石秀和鲍旭之间是分不出上下高低,但是土匪和龙骧军的对决很快就分出了胜负,半个时辰内被打伤了一百多,剩下的两百多直接投降了。

    看到搞定了那些土匪之后,鲍旭大笑着说道:“你们这些土匪,遭遇我们龙骧军,注定失败死于一条,你小子也是有本事的人,为什么要甘心做土匪呢?”

    “什么,你们是龙骧军?”

    “当然,老子是龙骧军副指挥使丧门神鲍旭。”

    “鲍旭哥哥,我是拼命三郎石秀,我表弟是燕顺呀!”

    “你是燕顺的兄弟,那真的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

    鲍旭这次可以说是大获全胜,不仅成功的断掉了太乙宫云堂的分舵,而且还收复了石秀以及七八百土匪。

    太乙宫这边顺顺利利,八仙庵也没有遇到麻烦,可是草堂那边的郁保四是陷入了恶战。只要因为草堂这边是云堂的刺杀小组,这里的西夏武士战斗力非常彪悍,即便是郁保四带着五百多龙骧军,但是双方依旧杀的难解难分,一直到深夜,双方的战斗部才结束。

    死了七八十个龙骧军兵士之后,战斗才平息下来。怒不可遏的郁保四把所有受伤的西夏武士全部被都处死了。

    至此,云堂被连根拔起,所有的情报都送到了刘府,由赵鼎,宇文虚中等文人来分门归类,极其重要的情报直接交给了刘正龙,重要的情报直接封存。

    刘正龙对西夏人拉拢的官员名单,在各地安插的奸细比较感兴趣,当然了他很快被一条很重要的军事情报所吸引,整个人的表情凝重了起来。

    就在京兆府清剿西夏奸细的时候,西线一场恶战在进行,而这场战役将会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

第114章 惨败

    铁鹞子,这个让宋军称之为噩梦的骑兵军团终于再一次出现在宋军的面前,三千铁鹞子对面是三万宋军,但是被扼杀的命运依旧不会改变。

    上次在朔方之战惨败之后,晋王李察哥仓皇逃窜,这一次的惨败,西夏国内部是举国哗然,这给西夏崇宗李乾顺带去很大的压力,连年对阵宋军,不管是战胜还是战败,都在劳民伤财,而且没有讨到半点好处,国内早就民怨沸腾了,只不过是李察哥连战连胜,掩盖了国内的矛盾,这次的兵败矛盾再次激化。

    以舒王李仁礼为首的皇族派和濮王李仁忠为首的帝后派早就对晋王李察哥不满了,这次的兵败,两派几乎同时发难,要解除李察哥的兵权,这让崇宗李乾顺很为难,他想要坐稳皇位就离不开弟弟李察哥的主持,可是舒王李仁礼掌握着西夏财政大权,得到大多数皇族的支持,影响力巨大,而濮王李仁忠的背后是皇后耶律南仙,要知道这可是辽国的公主,背后是强大的辽国,更加不能小觑。

    耶律南仙本来就是一个高傲的女人,当初压根就不想嫁到西夏来,她心仪的男子是萧干,两人可以说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本来辽国最为优秀的青年才俊,奚族王子萧干迎娶辽国公主耶律南仙是天作之合,就连辽天祚帝耶律延禧都是这么认为的,可是西夏崇宗李乾顺为了巩固皇权,前往辽国提亲,想要迎娶大辽第一美女。

    为了拉拢西夏,辽天祚帝耶律延禧最终将最宝贵的女儿耶律南仙下嫁给西夏崇宗李乾顺,正是这个大辽美女的到来,西夏内部的矛盾空前激化。

    一直以来,西夏内部就存在两种不同的声音,第一种就是以舒王李仁礼为首的皇族汉化派,这群人掌握着西夏大量的财富,崇拜汉文化,穿汉服,崇尚和宋朝和平共处,开设榷场,加大贸易,从而获取更多的利益,来过更加奢侈的生活。第二种就是以濮王李仁忠为首的强硬派,他们更希望通过军事来达到掠夺财富的目的,侵入大宋,掠夺人口,财富。

    随着耶律南仙强势进入西夏,很快就赢得了濮王系的支持,原来的强硬派也就变化成了亲辽的帝后派。两派之争的结果,是西夏崇宗李乾顺和晋王李察哥反而成了中间派,要调停两大派系的矛盾,减少内耗。

    朔方之战的兵败,震动朝野,两大派系为了争夺军队的控制权,再次展开了激烈的碰撞,不过双方首先要做的就是先把晋王李察哥拉下马,否则争斗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内殿之中,西夏崇宗李乾顺的脸色非常难看,他想发怒,可是想想此时此刻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只能独自生闷气,而舒王李仁礼,濮王李仁忠正乐意看到这样的场面,这样以来,晋王李察哥的压力就更大了。

    晋王李察哥知道皇后耶律南仙给陛下压力了,这种情况下自己又不能装糊涂,于是就硬着头皮说道:“陛下,朔方之败是臣弟无能,请陛下责罚。”

    “责罚,晋王千岁,你说得太轻巧了,五万多勇士惨死,一句请陛下责罚就算完了?”说话的是濮王李仁忠,这个家伙一直都和晋王李察哥不合,这主要是政见不同而已,今天牵涉到军权了,当然也就撕破脸皮了,他阴阳怪气地说道:“现在各大部落的头领都在观望,不愿意缴纳赋税,也不愿意抽调青壮应战,如果不给他们一个交待的话,恐怕今后麻烦更大。”

    舒王李仁礼也不愿意放过这个可以落井下石的机会,他笑着说道:“最近这几年,宋国的枢相童贯统兵以来,采取步步为营,建造军寨,一点一点地压缩我们生存空间,而且榷场关闭多年了,早就民怨沸腾了如果再不能扭转,恐怕今年冬天就很难过了。”

    晋王李察哥的鼻子都快气歪了,自己对阵宋军屡战屡胜的时候,没有见这两位王爷说过一句好话,可这次兵败,自己好像一下子成了众的之矢,两个王爷不约而同地蹦了出来。

    李察哥狠狠地瞪了一眼舒王李仁礼之后,怒气冲冲地说道:“朔方之战,本王确实败了,不过,战场上失去的东西,本王一定会在战场上拿回来的,柔狼山之战,一定会打败宋军,让宋军见识一下西夏铁骑的威风。”

    柔狼山是西夏通往泾原路的咽喉要塞,之前一直在西夏控制之中,可是后来童贯指挥之下,泾原路经略使曲端率军夺下柔狼山,可以说打开了进入西夏的门户,这个地方也就成了双方争夺的焦点。

    崇宗李乾顺看两位王爷还要反驳于是就摆摆手说道:“就这样吧,限期一个月拿下柔狼山,进入泾原路,以掠夺十万以上的奴隶为界限,如果实现不了再归罪晋王。”

    眼见利用这一次朔方失利将李察哥拉下马不现实,舒王和濮王最终没有说什么,只不过两人又开始谋划其他的事情了,好像柔狼山之战和两位王爷没有关系似的。

    内殿之中,只剩下崇宗李乾顺还有晋王李察哥,两人都知道柔狼山之战意义重大,这也是反击的最好时机,即便是没有舒王李仁礼和濮王李仁忠发难,西夏内部也需要这场胜利来安抚八大部落的首领。

    “你可否有必胜的把握。”崇宗李乾顺明显的信心不足,最近战局接连失利,让他都对晋王李察哥统兵能力有了怀疑,现在对于只许胜不许败的柔狼山之战,就显得尤为重视。

    “臣弟一定会全力以赴,获取胜利。”

    崇宗李乾顺对于晋王李察哥的回答很不满意,他淡淡地说道:“带上三千铁鹞子,用胜利堵住舒王和濮王的嘴,也别让皇后再发难了。”

    李乾顺是典型的妻管严,也就结婚头一两个月新婚燕尔一切还好,可是后来,连见皇后的勇气都没有了,尽可能躲着耶律南仙。

    “臣弟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重托。”

    晋王李察哥离去,西夏崇宗李乾顺松了一口气,不过他知道如果李察哥再次战败的话,那皇后耶律南仙一定会发难的。

    不知道为什么,崇宗李乾顺一直都很惧怕皇后耶律南仙,也许是忌惮对方是辽国公主的身份,也许是在美女面前相形见绌,也许是征服不了这座高山,总而言之一句话,他就是没有勇气面对皇后。

    铁鹞子是西夏的重骑兵,在对阵宋军的战绩是全胜,保持不败,有铁鹞子在出阵,李察哥对于柔狼山之战就有了十成的把握。

    这不就出现了三千铁鹞子对阵三万宋军的战役,这场战役,史书上都没有办法记载,因为对于宋军来说是惨不忍睹。

    晋王李察哥对铁鹞子充满了自信,这支武装到牙齿的重甲骑兵就像是一团黑云一般,随时都可能吞噬掉对面宋军。

    这一战,李察哥准备了很久,利用假情报把宋军吸引到这个地方,这里的地势是从高到低,特别适合铁鹞子冲击,在看到起风的时候,晋王李察哥毫不犹豫下令出兵。

    三万宋军在主将曲泽的指挥下,一字排开,五千弓弩手在前,紧跟着是一万长枪兵,一万刀斧手压阵,两千骑兵分别守护两翼,最后是曲泽率领两千精兵压阵。这种战法在宋军百年作战历史上是最常见的,也不能说排兵布阵有什么重大失误。可是问题就出现在地形上,西高东地,在铁鹞子冲杀的速度起来之后,就像是一道钢铁洪流般,很快就冲垮了宋军的防线。

    密密麻麻的弩箭铺天盖地地朝铁鹞子射去,很可惜,射中之后,轻飘飘的弩箭就被铁鹞子厚厚的铁甲弹开了,杀伤力几乎为零,这和风速,风向有直接关系,弩箭在空中的时候,由于受劲风的影响就开始打飘,这种情况下,压根就无法延缓铁鹞子的进攻。

    马蹄踩着黄土地,溅起来的尘土覆盖整个大地,可以说地动山摇,不管是前面迎战的宋军,还是压阵的宋军内心深处都充满了恐惧,整个大阵随时都可能被撕裂。

    铁鹞子冲击的速度很快,在弓弩兵还没有来得及撤退的时候,就已经冲杀了过来,钢铁洪流般的冲击,一下子就把宋军的大阵撕开了很大一道口子,前面的铁鹞子继续冲杀,所到之处,宋军溃不成军,那景象简直是让人惨不忍睹。

    这支军队也算是久经战阵了,可是面对武装到牙齿的铁鹞子,依旧显得不堪一击,尤其是阵型被冲垮之后,宋军乱成一团,攻是压不上去,守是没有阵型混乱不堪。要知道步兵对阵骑兵,一旦没有了阵型,那接踵而来的就是一边倒的大屠杀。

    铁鹞子可以说是集整个西夏的人力物力财力打造出来的重甲骑兵,从出现在战场的那一刻起,那就是注定要屠杀敌人的。在冲击阵型的时候,简直就是摧枯拉朽,势不可挡。

    宋军拼命地抵抗,可是无奈,在铁鹞子近乎野蛮的冲击之下,只能节节败退,大阵很快就被冲垮,宋军开始后撤。这可不是什么战略性后撤,而是溃不成军的惨败。战争还不到半个时辰就已经失去了悬念,没有人知道铁鹞子有没有牺牲,或者牺牲了几个,大家只是知道整个战场上到处都是宋军的尸体,铁鹞子所到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兵败如山倒,曲泽这个主将率先逃走,紧跟着宋军全线溃败,他们跑到哪里,铁鹞子的冲杀就到那里。步兵怎么会跑得过骑兵呢?宋军在前面跑,铁鹞子在后面追杀,这场战役惨不忍睹,以至于后世的史书上都羞于记载,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这场战役,好像这几万宋军压根就没有存在过似的。

    貌似固若金汤的柔狼山军寨,就这样随着曲泽败退入城,铁鹞子从后面掩杀而失守。主将曲泽的脑袋也被铁鹞子斩落。

    攻城战直接没有了,一上来就是巷战,确切说是西夏军队对宋军的屠杀,被铁鹞子吓破胆的宋军压根就组织不起来有效的防御,这是一座军寨,几乎没有百姓,清一色的宋军,说白了西夏军队杀进来之后,就是不听地杀戮,到处都是鲜血,到处都是断臂残肢。整个军寨变成了人间地狱,鲜血染红了大地,宋军不是惨败,而是覆亡。

    一天不到的功夫,柔狼山军寨失守,更可怕的事情还在后面,西夏铁骑从柔狼山军寨开始杀进泾原路,连续攻克十几座大小城池,掠走财富无数,掠走人口超过十五万。要知道整个泾原路的总人口也不过百万而已,说白了七分之一的人口被掠走。

    这一战,李察哥杀出了自信,杀出了西夏骑兵的威风,让西夏军再一次成为泾原路的噩梦,骑兵所到之处就是烧杀抢掠,各地宋军望风而逃,压根无法组织起来有效的防御,整个泾原路形势越来越严峻,可是泾原路经略使曲端依旧找不到很好的防御办法,只好向童贯求助。

    形势继续恶化,西夏军开始朝会州进逼,一旦攻克了会州,那么整个泾原路就将被西夏所占领,那么整个西线之战,整个形势就会变得更加严峻。

    皇城司的察子连夜发信鸽到京兆府,然后转发到西京洛阳,再转发到汴梁城。

    前些日子还形势一片大好,现在竟然是出现如此大的溃败,这刺激了官家最敏感的神经,如果连泾原路都保不住被西夏军占领的话,那还谈什么从辽国手中夺回幽云十六州。

    要知道辽国的疆土延绵数千里,披甲过百万,兵器,装备也不见得比宋军差,而且有着比西夏骑兵更为强大的辽国铁骑,想要夺回幽云十六州,无遗是虎口拔牙。

    惨败,许久没有这么大的惨败,这不是泾原路能不能抵御住西夏骑兵进攻的问题,而是大宋的西线如何应对的问题。如果不能够尽快解决西线的展示,那么形势越来越严峻,这才是摆在官家面前最大的问题。


………………………………

第115章 狗咬狗一嘴毛

    原本枢密院是按照童贯的命令要把战败的消息扣下来的,可是高俅又怎么会放过这么好打击童贯的机会呢?况且,他想率军出征,很显然这是最好的机会。

    一直以来,高俅就不服童贯,他坚信连太监统兵都可以屡立战功,那自己出马只会更好,绝对不会比童贯差。尤其是在传出来官家有意收复幽云十六州之后,高俅这个念头就更强烈了,要知道收复幽云十六州者可为王。

    大宋朝的异姓王异常珍贵,除去开国期间,基本上都是死后追封为王。要知道生前为王,那是何等的荣耀,最起码高俅愿意为了这顶王冠去带队出征。

    笑话,天大的笑话,连高俅这个不学无术,依靠溜须拍马混到太尉这个位置上的市井无赖都闲着带对出征,足见宋朝的文武百官都自大狂妄到什么地步了。

    童贯这个太监狂妄自大到要从辽国手中收回幽云十六州,可压根就不知道辽国的军力究竟如何,又应该有什么战略谋划去收复,好像率军出征,辽国就会乖乖的把幽云十六州双手奉上似的。高俅比起童贯来说更加不靠谱,人家童贯毕竟在西线征战多年,战功累累,军事上全面压制西夏。可是高俅呢,压根就没有上过战场,压根就不知道战场是怎么回事,这种情况下想要率军出征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在听到高俅主动请缨的时候,官家赵佶险些笑出来,别的事情上高俅还算是个人才,可是率军出征也太荒诞了。不过,官家也不想打消高俅的积极性,毕竟这个家伙对于自己可以说是忠心耿耿。

    官家沉思了许久之后说道:“山东宋江在京东西路肆虐依旧,你就带队出征去剿灭吧,至于西线之战,还是交给他们吧。”

    在官家看来,能够统兵作战的首选还是童贯,其次是自己那个天子门生,至于高俅也就事和带着大军去碾压草寇。在官家赵佶的眼里,宋江只不过是伤不了席面的草寇,朝廷一出兵就立刻解决,这事情交给高俅再合适不过。

    高俅不知道官家口中的他们是指的哪一个,不过他也意识到官家不太乐意让自己去西线,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没有坚持。

    等高俅走之后,官家派人把梁师成找来了,在很多问题上,他还是有和这个隐相商量的习惯。

    官家也不隐瞒,直接把西线惨败的事情说了出来,最后他说道:“朕不知道西线究竟发生了什么,也不想知道为什么会有如此之惨败,只想知道一点,对西夏的路线是不是应该调整一下了。这样打下去,又会陷入之前那种僵持胶着的状态,要知道百年西线之战,消耗太多,太多了,如果西线这样一直胶着下去吧,那么收复幽云十六州就成了一句空话。”

    看来官家还不糊涂,知道战场上最大的禁忌就是两线作战。这个时候,梁师成知道自己如果说错了一定会受到责罚的,现在官家好像是走火入魔了似的,一门心思地想收复幽云十六州,在这种情况下,自己说什么都不能泼冷水。

    沉思了片刻之后,梁师成小心翼翼地说道:“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西线的确没有必要连年征战,能够确保西线安然无事,集中全部精力针对北边就好,毕竟赵良嗣那边已经基本上和金国达成了协议,收复幽云十六州指日可待。”

    “真的指日可待?”

    “当然了,国战最大的禁忌就是两线作战,辽国既要和金军苦战,又要为了幽云十六州和我天朝抗衡,显然是力不从心,最终会败给天朝的。”

    此时此刻的宋朝君臣还是以天朝上国自居,压根就没有考虑过有没有强大的军队来支撑天朝上国。这个时候,宋徽宗赵佶就有了主意,他说道:“让刘卿家抓紧回京,朕要看一下这个弟子究竟有什么见解。”

    很显然,在军事方面,官家还是相信自己这个天子门生的,刘正龙从来就没有让自己失望过,况且这个家伙也在西线,通过他了解一下把童贯抽调出来之后,看西线应该如何对付西夏。

    海上之盟已经签订,那么收复幽云十六州也就要提上日程了,可是在这个至关重要的时候,西线传来惨败的消息,这让官家意识到西线需要调整了。如果不能够尽快稳住西线的话,那么北伐又应该怎么办?

    虽然说比较相信刘正龙的军事才能,但是像出兵幽云十六州这种国战,官家更加信任的是童贯,而不是刘正龙,这是不容置疑的。

    宋徽宗赵佶对梁师成说道:“卿家,你觉得西线全方位交给刘正龙,让童枢密使去北伐收复幽云十六州可否。”

    这哪里是商量呀,梁师成又怎么会说不行呢?这个老狐狸想了想说道:“童枢密使去北伐绝对是首选,不过既然是国战,还是要有个亲王坐镇比较稳妥,陛下是否考虑让恽王坐镇。”

    牵涉到恽王的时候,梁师成很小心,生怕触碰官家最敏感的神经,不过他知道官家其实是喜欢恽王的,只不过不愿意让皇子之间为了夺嫡引发争斗而已。

    果不其然,官家摆摆手说道:“好了,等朕的那个弟子回来之后再说吧。你告诉刘正龙也不用太着急赶过来,结婚之后就直接去西线了,这次就当是朕给他一个假期,玩够了才回来。”

    官家的话如果字面意思理解的话,那就是大错特错了,西线兵败,在这种情况下怎么会不着急把刘正龙找回来呢?梁师成这次是故意将错就错,就是要杀一下刘正龙的威风,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