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之巅-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家教育机关…………应天府学,都好像在它面前瑟瑟发抖,小心翼翼地陪护在一旁,‘不敢高声语,恐惊府里人’。门首挂着一块洪武大帝御赐的‘敕造魏国公府’金字招牌,硕大的牌匾灼灼生辉,檀木黑底显得庄严威武。门口矗立着两排锦衣带刀军士,威风凛凛不怒自威,将整座府邸衬托得愈发壮观了。
徐渭遥看国公府,心中无限感慨,直到此时才发现,原来这才是真正的权贵,相比之下,‘大才子’的招牌显得那么渺小。不过若能借助‘敕造魏国公府’的金字招牌,再加上自己这个‘大才子’的金字招牌,强强联手,相信不远的将来,徐文长三个大字或许能彻底疯遍大江南北。。。。。。。。。。。。。。
小心翼翼走到门前,微笑招呼门口军士,示意自己天然无公害后,点头哈腰递上名帖。。。。。。。。而后便不再多言,默默走到一旁,静静等候门房的通报。。。。。。。。
。。。。。。。。。。。。。
咚咚。。。。。。。。
过不多时,大门内传出整齐沉重的砸地声,像是粗壮威武的军队排着队列在跑步,声音由远及近,片刻间便到了大门口,侧门‘吱呀’一声大开,接着两排甲胄在身的军士一涌而出,迈着整齐的步伐朝徐渭冲来,盔叶带风飒飒作响,兵器相撞叮叮铛铛。每名军士的脸上都冷若寒霜,看向门前静静矗立的徐渭时,均露出饿虎扑羊般貌似饥饿难耐的模样。
没有臆想中的忠良爷礼贤下士的温馨,更没有公国爷大开门厅倒履相迎的柔情,有的只是刀剑相交战阵硝烟般的惊悚。
徐渭大惊失色,低头看看着装,没发现任何可疑的刺客形象存在;又抬头看看门首的‘敕造魏国公府’招牌,没错!是国公府呀!。。。。。。。。。绞尽脑汁飞速反省自己这几年来的所作所为,除了去年治死南京一户百姓家的待产母猪外,再没有其他不良行为啊!这帮凶神恶煞的军士摆出这副模样是几个意思?
倏忽间,两排军士已对徐渭完成了合围包抄,一声沉重的口令后,军士抬高右脚狠狠下地上砸去。。。。。。。。。
咚!
震慑人心的巨响过后,两排军士终于停止动作,面无表情地盯着位于中心的徐渭,个个左手叉腰,右手按刀,一片静寂,再无一丝声音发出。
徐渭腿脚酸麻,瑟瑟发抖,这种场面还真没见过,印象中拜见大户人家,哪怕是权贵人家,也没这种大场面啊!难道是自己的‘大才子’金字招牌太过于响亮,国公爷怕被同僚抢去,这才摆出大阵仗来护卫?那自己刚才的邪念太对不起他老人家。
“奉公爷帅令,着拿徐文长进府。”一名将军模样的中年人面色不善大声喝令。
话不多说,指挥几名身大力壮的军士夹起徐渭就往大门走去,徐渭被军士拖拽得步形踉跄,脸红脖子粗急声大吼道:“诸位且慢,我找公爷是为一件大事,郡主。。。。。。。。”
突然,口中一紧,一条碎布被狠狠塞到嘴里,再也说不出一句话,‘呜呜呜呜。。。。’的伴随军士一直往前行;痛苦还未因为徐渭的扎挣辩护而结束,刚进入大门,徐渭只觉得天旋地转,眼皮还没眨一下,就被军士很野蛮地抬起来,宛如《西游记》中小妖抬猪八戒似的欢天喜地抢进了门。
徐渭被颠得七荤八素,头昏脑涨,刚进入大门,便听见背后传来沉重的大门关闭声,紧接着,耳边传来那名将军嚣张的命令语:“没有公爷帅令,任何人不得进入。”
………………………………
第九十三章:国公捞人
徐渭很无助,是那种手无缚鸡之力还被无数彪形大汉随意凌辱的悲催感,痛不欲生的感觉阵阵袭来,仿佛中了‘生死符’生不得死不得。他不明白老公爷到底演的哪一出?国公府家的迎客之道就是这般粗俗无礼吗?还是因为老公爷今天心气不爽,想拿个文化人出气?
客厅里,徐渭被很粗暴地摁在了座椅上,也不解下他口中的布条,两名军士死死压着他的肩膀,任凭他‘呜呜呜呜’地挣扎,
那名将军似乎很满意现状,冷哼一声头也不回走了。
徐渭脸色苍白,突然对自己此行的目的产生了深深怀疑,本该是一件严肃无比的报信,却被蹉跎成了一场闹剧。剧中正义担当的英雄,冒着重重炮火,穿越无数火线,来到了最终求援地,居然被当做叛党叛国的卑鄙小人,没有任何辩护理论,就要遭受最无情的摧残,正义何在?公道何在?让英雄如何能瞑目?
厅内只剩下压制自己的两名军士,徐渭环顾左右,忽然暴起身形,手无缚鸡之力的躯体只微微向上蹿出半分,便被早有准备的两名彪形大汉打回原形,迅速恢复弱柳扶风的姿态。徐渭无奈,只能老老实实正襟危坐,保持文化人应有的矜持,希冀以此对抗粗俗,占据阳春白雪理念的高峰,赢得雅俗抗争的最终胜利。
摆出一副娇柔不胜凉风的姿态,含情脉脉凝视着两位俗人,想触动他们内心深处尚未泯灭的雅念,然后在他们怜悯众生的叹息中恢复良知,和声细语地放了自己。哪想两名军士根本就俗不可耐,甚至还使劲抖了一下身体,貌似抖落突发而至的鸡皮疙瘩,眼角轻轻抽了抽,眉毛无意挑动几下。。。。。。手中摁压的力道更大了。
徐渭死心了,在一群根本就不知道雅是何物的市井小人面前,哪怕你身具名动天下的俊雅潘安之貌,也无法打动他们那颗日渐粗鄙的心灵,雅趣对他们来说就是拿鞋底抽人,只会令他们浑身发冷,鸡皮四起。
徐渭只能老实矜持,权贵提携的黄粱梦也醒了,脸色愈发惨白了,万念俱灰。
。。。。。。。。。。。
未多时,后堂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徐鹏举踉跄着脚步,喷着熏人的酒气如一道歪歪斜斜的老旋风窜了过来,身后跟着两个同样姿势的中年人,一样的身材,一样的相貌,三人并排站在徐渭面前很很具观赏性,若不是年纪有别,他都忍不住绯腹为老少三胞胎了。
徐鹏举很欢乐,宛如早就熟识的老友,打着哈哈走上前,很随意拱拱手,满口的酒气喷在四周,令人无限作呕。
“哎呀!才子莫怪,才子莫怪。哈哈!刚听闻江南才子来访,心中着实惴惴不安,老夫生平浪荡惯了,起居生活都是俗不可耐,与雅字无缘,也不削与雅人相交,这才担心你是个阳春白雪的人,怕招待不周,与你交谈无趣,因此才出此下策,激怒于你,将你打回放荡不羁的原形,这样老夫才能与你相谈甚欢不是?”
徐渭蠕动着塞了碎布的嘴巴,‘呜呜’地哼了一声,表示对老公爷恶趣的不满。
徐鹏举不为所动,只当是他赞同自己的妙论,喜形于色之下,一双老目也笑开了花,大声咧咧着军士去掉徐渭口中的碎布。
碎布离口,徐渭瞬间恢复了语言功能。此时,他也不管不顾了,既然放荡已被对方彻底激发,那就休管什么国公权贵,他要用骨子里的不羁来向粗俗的老公爷证明什么才是真正的浪荡。
通红的脸庞面含怒意,喘着沉重的粗气,指着徐鹏举不依不饶,破口大骂。
“俗不可耐、俗窝一个。。。。。。。。竖子不足与谋!。。。。。。。。国公国公,俗不可通。。。。。。。。国公之恙,病在酒色财气,夫纵酒则溃胃,好色则耗精,贪财则乱神,尚气则损肝。满公府内;皆妇人也。。。。。。。。。。。。”
声声叫骂声传入耳中,徐鹏举不为之迁怒,轻抚着胡须,眯缝着小眼睛,一副很享受的样子,在他听来,仿佛这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简直可列为‘此曲只应天上有’。
良久,徐渭声嘶力竭,上气不接下气,渐渐停止了无情的讨骂。
徐鹏举小眼一睁,精光四射,露出满意的神色:“久闻徐大才子放荡不羁,是个雅俗相兼的妙人,今日老夫一见,果然如世人所言,真乃奇人也,哈哈!”
徐渭呆住了,自己一番责骂完全是盛怒之下的口无遮拦,言辞之激烈,用于之放荡,放到哪个权贵身上都不可饶恕,同时也做好了被当朝国公治罪的准备。没想到徐鹏举居然轻轻略过,毫无责怪之意,这就让他很是无语,世道怎么了?不是都喜欢赞美之言吗?当朝国公反其道而行之,可见他是一个多么放荡的人,严重脱离文雅趣味的恶趣之人。
发泄完浪荡,徐渭冷静了下来,刚才的盛怒让他有点放浪形骸,完全不能自制,脑袋有点疼,自己来国公府干什么来着?使劲拍拍脑袋,猛地想起了还有一件大事,顿时惊得满头大汗。。。。。来不及拱手随礼,霍的一声站起来,又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语气悲戚无限,恭谨而急切。
“公爷,不好了。”
徐鹏举脑袋一懵,这家伙又演的那一出?刚才不是很浪荡吗?怎么突然间就变性了?怕我治罪,但听其语气又不像。。。。。坦然一笑道:“何事?说吧!”
徐渭抓紧难得的正常交流机会,激昂愤慨道:“公爷,郡主被工部侍郎赵文华抓走了。”
“啊!。。。。。。。”
徐鹏举只觉得头晕目眩,摇摇欲坠好几下,终于稳定身形,虎目含威震惊道:“细细说来。”
徐渭不敢隐瞒,将当日的情形一五一十向徐鹏举细细秉来。。。。。。。。。
“赵文华,反了他了,老夫早就看他不顺眼了,果然是个狗杂种,竟敢动老夫的孙女?”徐鹏举怒不可竭,上位者的气势暴露四射。
砰!
一声巨响,徐鹏举长身而起,暴怒的眼神中冰冷一片。
敢欺负到当朝国公头上,老公爷虽然年纪大了,但暴烈的脾气还容不得奸邪小辈冒犯,更要命的是,徐婉可是他的心头肉。从拉下脸向南京某权贵退亲就可以看出来,老公爷对这个孙女是多么的溺爱。
徐鹏举爆裂长笑,眼中却见不到丝毫笑意。
“邦宁,拿我帅令,调南京卫所官军,星夜赶往浙江备倭都司,把赵文华给我废了。。。。。。。。”
突然想到了什么,徐鹏举嘴角嗫喻几下,又狠狠道:“。。。。。不,把赵文华的住处给我砸了即可,锁拿婉儿的几个恶徒统统给我废了,老夫这就上奏天子,请天子独断。”
“另外,告诉胡宗宪,此事与他无关,望他不要插手。”
徐鹏举终究还是不敢将赵文华废了,毕竟他是代天子祭海的,把他废了,嘉靖脸面何存?不过几个锁拿徐婉的恶徒就没那么多讲究了,该废就废;胡宗宪嘛!提醒一下就行,老公爷还是很欣赏他的。
魏国公,洪武大帝亲封的世袭罔替爵位,永乐大帝徐皇后的娘家,大明历代皇帝的肱股之臣,受隆恩世代镇守留都南京,并且还准许。。。。。。世代掌兵权。
小小的赵文华居然敢顶风作案,锁了魏国公的孙女,看来他嫌命长了,掌兵权的人,你动他干嘛?
国公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赵文华想作死,徐国公愿买单。
徐渭呆呆望着老公爷发号施令,心中茫然无措,不知是为权贵而贺,还是为赵文华而悲?反正这一刻,他很向往权利,因为权力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公爷果然是个俗人。。。。。。。。。。。。
。。。。。。。。。。。。。。。。
………………………………
第九十四章:仗义执言
国公府书房。
置身于书房,徐渭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心中对权贵二字高山仰止般的崇敬瞬间倒塌,他无论如何想不到,堂堂大明国公也会有如此洒脱不羁的一面。
书房面积不小,堪比前世某著名贪官动辄数百平米的办公室,只是少了对方爱好奢华场面的布置。整个书房设置简陋,除了一张书案和一条书柜,再没有与文化相关的物品存在,就连代表知识储备的书柜,也只放了寥寥几本书籍,彻底游离于文雅之外,野蛮粗俗风格霸气侧漏。
闲散的空间皆被各种玩物所填充,像什么鸟笼、箭壶、箭囊、蛐蛐笼子、弓箭、鞠(时名:健色,足球)等等应有尽有,绝对的五毒俱全,‘伤天害理’。这么说吧,只要大明朝目前流行的娱乐项目,都可以在国公府书房找到,保证囊括整个大明娱乐产业。
没有书香翰墨,也没有文雅别致,本是文房四宝栖息所在,却被粗俗玩物环绕,优雅的外包装下,藏着深刻的俗不可耐。
徐渭的神情,徐鹏举不知确认过多少次了,属于暗含蔑视加震惊的那种,徐鹏举视若无睹,抚须笑眯眯一副爱咋咋地无所谓的反映。在他看来,这是每一个文化人走进这间书房后所必经的心理旅程,他早就习惯了这些自称文雅之人的道貌岸然,谁知道他们光环笼罩的背后又是怎样的俗不可耐?大明士子浪荡不羁的行为谁人不知?比起他们来,徐鹏举敢直面俗气的勇气着实可嘉,还透着个性耿直的小可爱。
徐鹏举容易吗?作为徐家第七代世袭国公,自藩王出身的嘉靖登基称帝以来,就时时处于被猜忌中,为配合好徐家更好的发展需求,减轻老大的心理阴影面积,徐鹏举不知做了多少声色犬马的违心事,还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胸无大志的酒囊饭袋,只为了祖宗提着脑袋闹革命打下的大好产业能繁荣延续,在自己夕阳红之后,顺利交接给下一代,也算是九泉之下对历代先人的交代吧!
经过数十年的表忠心也罢,自污形象也罢,反正徐鹏举渐获龙心,受宠日隆,嘉靖帝终于对其放下心来,信任有加。
徐渭不理解,那是他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身份,更没有置身权力漩涡时那份如履薄冰的小心翼翼。毫不客气地说,若徐渭也是权贵之后,通晓厉害之后,以他那放荡不羁的性格,或许比徐鹏举更过之而无不及。
徐渭还在懵懂中不可自拔。。。。。。。。。。。
徐鹏举则伏案奋笔疾书,爱孙被赵文华无故锁拿这件事已牵连到了嘉靖帝的脸面,他不得不慎重处理,与其监察御史们颠倒黑白,不如自己先行请罪,第一时间向嘉靖帝表露忠心,这样无论进退都有余地。。。。。。。。。。
刚写了两行字,徐鹏举便不写了,哈哈大笑两声,把狼毫小笔一扔,抚着胡须,笑眯眯地看着徐渭,小眼睛中透着戏虐的神色;徐渭没来由地浑身发颤,老公爷性情难测,貌似要整出什么幺蛾子。
“徐大才子在场,老夫何愁奏本?望才子代老夫奏上一本。”徐鹏举嘻嘻一笑,激情的眼神很期待。
徐渭神色一凛,公爷想法果然出其不意,令人防不胜防。不过正合他的心思,就好比瞌睡迷离时,对方毫不吝啬送上枕头,徐渭焉能不接受?
收起不羁诧异的神色,徐渭拱拱手,恭敬道:“愿为公爷代劳。”
徐鹏举一笑,把他让在书案旁。
徐渭接笔蘸墨,一蹴而就,大才子文笔果然不凡。
‘窃闻徽州事件,倭寇千里犯境,流窜应天烧杀劫掠,军民损伤苦不堪言。陛下感念黎民苦难,下旨追剿,以解万民之苦。应天巡抚曹邦辅深沐皇恩,率官军千里追缉,斩获无数,只余百余名流倭踪迹难寻。臣侦得倭贼藏处,遂派爱孙徐婉前去通报,不想误入歧途,身陷囹圄。今有观海卫龙山副千户张明远前去搭救,怎奈倭贼狡猾,张明远重蹈覆辙,亦身陷囹圄。幸赖吾皇天威,二人命不该绝,施展巧计终逃苦难。二人逃出生天,巧遇曹邦辅,一番筹划,遂施展雷霆之术全歼倭寇,共剿灭九十又四,生擒东瀛大名少主一名,系九州平户松浦党长子松浦唯明也。
大战已毕,工部侍郎赵文华横加阻挡,言称曹邦辅等人目无纲法,擅自决断,致使剿倭不力,而无故锁拿曹邦辅、张明远、徐婉三人,现关于备倭都司。老臣无能,不明赵文华所为何故?弃吾皇剿倭大业于不顾,置抗倭忠臣于牢狱。
老臣无知,或冲撞于备倭都司,致使赵文华怒岔,一切罪责由老臣承担,望陛下责罚。
。。。。。。。。。。。。。。。。。。。。。。’
奏本虚虚实实,虚无的部分无非就是把徐婉前往观海卫一事颠倒成了向曹邦辅报信,但实处占了绝大部分,完全实事求是,将整个事件经过详细叙述了一遍,可以说奏本绝对货真价实,没有欺君罔上。
说是请罪,却在奏本里揭露事实,陈述事件经过同时,痛陈赵文华未经嘉靖帝允许,擅自锁拿抗倭忠臣,显然诬陷忠臣,欺君罔上,置抗倭大业于不顾,徐鹏举身为国公也不敢与之对抗。备倭都司乃朝廷建立的,如今竟成了赵文华的一手遮天的所在,可以说百无禁忌,完全把皇权放在眼里。。。。。。。。。。。。。
看着徐渭写好的奏本,徐鹏举连连赞叹,大才子不出手则已,出手果然不凡,赵文华就算有天大胆子,也得考虑考虑其中的要害所在。
再说,就算赵文华朝中有干爹罩着,可嘉靖帝也得讲理吧!徽州事件,徐鹏举等人完全占据了道理的高峰,占了理,皇帝就不能偏袒对方。勋贵本就属于不讲理也要胡搅蛮缠的一类特殊人群,更何况这件事十足十的占了理呢?
不再犹豫,徐鹏举派快马千里加急送往京师,赵文华天怒人怨,留在此地终究是个大祸害,这个奸贼无论如何要尽快赶走。
至于嘉靖帝会作何考虑,那就不是徐鹏举所能考虑的了。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