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捡漏王-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义。说句实在话,如果科举成为读书人入仕的主要途径,那对于一部分读书人是不公平的。”
“有何不公平?”
余少白笑道:“诸位家境殷实,在兰溪都是富家子弟,读书对于你们来说只是一句话的事,而那些穷人家的孩子连温饱还没有办到,他们即便是有再大的抱负,再优秀的品质,只要没有钱,他们没钱读书,没有考试的盘缠,就没办法去科考,而科举暂罢,则是给他们新的希望,那便是举贤。”
“踏~”
门外忽然传来脚步声,门被推开,一个家丁将门推开,身后跟着一位灰发老者。张士德看到那老头,脸色微变,忙转过身去,坐在火堆旁。
那老者并没有注意到张士德的反常,只是将视线投在白衣少年身上。“少年郎,刚刚在门外碰巧听见你的一番言辞,不知你是如何知道朝廷会暂罢科举?”
余少白一听这话,有些犹豫。他只是想露一手,镇住黑玄等人,一旦自己预言成功,说不定他们会敬佩自己,将来若是请他们出手,也能更有把握,否则他们不可能平白无故帮自己去杀他们的大人,除非余少白的形象在他们心里近乎神一般,那他的话便有说服力。
不过他没想到听众多了两人,老者一句话便问到点子上,他想了想回道:“晚生不敢揣测圣意,若真要说个所以然来。皇上当年重开科举,说的清楚是为了填补官员空缺,为了百姓谋福利。可结果是三年里科举出身官员们的表现平淡无奇,根本没有达到皇上的要求。朝廷文官中不少都是大能之人,连晚生都能看出问题,他们恐怕早就看出,就算皇上不说,他们也会说,他们不说,言官也会说,到最后皇上一定会暂罢科举。”
那老者听完微微点了点头,笑道:“看你小小年纪,见识倒是不浅。那些年轻后生们确实让皇上很失望,可你知道科举为何没有作为?”
余少白想了想,看到众人都看向自己,他回道:“晚生心里觉得原因有三。一是科举的规矩有问题。”
“你倒是说说,问题在哪。”
“天下初定时,官员人才匮乏,为填补官僚队伍,皇上令各行省连试三年,并且举人可以会试,直接赴京听选。按唐宋科举原有的规矩,成为举人离进京做官还有很大的距离。而此令一出,原本需要经过激烈竞争和层层筛选才能得到的职务。如今却可以轻易得到,举人们自然欢欣鼓舞,尤其是那些本没有能力通过会试的举人们。”
“这样一来被授予官位的这批举人极有可能名不符实。我朝仍处在草创之期,用人治世极为重要,即使以“官多缺员“为由,也不得不说这样的措施过于急迫;会给日后埋下隐患。”
“好!”
老者忍不住鼓起掌来,此话若是从年长贤士口中说出,他可能感觉很平常。可这少年郎小小年纪,就把朝堂问题分析的这么透彻,不禁让人有些意外。
不过黑玄等人压根不知道好在哪里,听的迷迷糊糊,对面李景名等人露出沉思状,这些话听起来并不是多深奥,可问题是他们只知道读书,从没有想过这些东西。自己难不成就是少白口中所说的书呆子拿?
“少年郎,继续说下去。”
“免会试的举措无异于降低朝廷对人才选拔的界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失公允。后生少年若要出仕,都是由科举选拔而出。真有才干的人,以所学行事为民应该不是难事。而如今这些才力不足的少年是怎样被朝廷选拔上来的呢?这是原因二。”
听到这话,李景名等人露出疑惑,余少白这话没头没尾,到底原因二是什么?怎么还卖起关子了。
不过他们听不懂,不代表老者听不懂。他赞赏的看着少年郎:“你这小家伙倒像是个人精,那些话说出来对你确实没有好处。不过你都能看出,朝堂上却还有人愚昧无知,实在可笑。”(。)
………………………………
第一百七十五章 青箩山房
“那你倒是说说第三点。”
看着老者玩味的眼神,余少白有些无语。他都知道,还非要考自己,这前面两点说说无妨,第三点要是说出来,要是让朱老爷子知道了,恐怕会将余家满门抄斩。
“老人家,您就别为难我了。这第三点其实就是重开科举的主要原因,你都知道就别问我了,背后议论皇上那是杀头大罪。”
听到这话,老者摇头笑道:“你和老夫见过的聪慧后生还真是不同,你心眼多的不像是个文人。老夫就不逼你了,阿才”
身后仆人懂老爷的意思,从怀里掏出请帖,双手奉上:“这位公子,我家大人请你明日去家中一坐,还请赏光。”
额大人?
余少白把重点放在了大人身上,这老者是当官的?他伸手接过请帖,拱手拜道:“晚生孤陋寡闻。不知大人尊姓大名?”
“老夫的名字等你到了家中,自会知道。”
听到这话,余少白明白了。他是不想让自己之外的人知道自己的身份,识趣的说道:“明日定当登门拜访。”
老者点了点头,径直从他身边走过,坐在空地上拿出一本书看了起来,余少白朝他拱了拱手,便不再打扰。
他一回到兰溪五子身旁,就被围了上来。“你们别这么看着我,我心虚。”
“你刚刚说的第二个原因怎么虎头蛇尾,倒是说清楚啊?”钱泽华小声问道,生怕打扰到老者看书。
余少白笑道:“其实很简单,只是说出去让人知道了会很麻烦。无用之人能被选拔出来,那自然靠的是不正当的途径,科举舞弊是大忌。”
听到这话,他们恍然大悟。“那第三个原因?”
“我刚才已经说了,这件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议论皇上那是杀头的罪,我怕连累你们。不过你们要是真想知道,那我就告诉你们。”
“别别别都是杀头的罪了,我们不知道也罢。”
“少白,你藏的可够深的啊”田华低声笑着。一旁钱泽华点头附和:“我本以为我的才华学识在兰溪已无人比肩,没想到还有一个扮猪吃老虎的家伙,终于遇到对手了。”
“我怎么觉得这句话更像是子初说的吗?齐某有个提议”
李景名笑道:“齐兄的提议我猜的出来,兰溪八子这名字听着不错。”
“兰溪八子?这个提议不错。”
余少白听到五人你一句我一句,完全没有插口的机会,莫名其妙便加入了他们兰溪七子的队伍,名字也变成了兰溪八子。
砰砰砰
突然头顶的声音越来越大,打断了他们的对话,那老者也放下书,担心的看向头顶。
外面冰雹越下越大,看着架势,屋顶恐怕是要撑不住了。众人有些不知所措,跑出去很危险,呆在庙里也危险。
余少白来到如玉身旁,轻轻搂住她。“别怕,天塌了有高个顶着。”
听到这话,如玉痴痴看着他,忽然脸色大变,余少白听到一旁惊呼声,他来不及躲闪,抱住如玉,弯下腰去。
砰
房子开始散架,砖瓦开始落下,众人惊慌躲闪,余少白最倒霉。直接一根大木头砸在他头上,只感觉一阵恍惚,慢慢直起身来。晃晃悠悠的模样把如玉吓坏了。
“小白,你没事吧?”
余少白摸着自己脑子,感觉四肢无力,准确的说像是喝酒以后,手脚不听他使唤。明明看到如玉嘴在张,他却听不到任何话,没有惊慌声,没有冰雹砸落的声音。
“余少白!我白煞又回来了!”忽然一声怒喝在余少白脑中想起,脑子如同炸开锅一般,他吃惊的看着自己身处的环境,自己不是应该在破庙里吗?
嗯?当他看到不远处大树上面的红色大鸟,不禁一愣:“星动?我怎么会在这里?”
“因为你要是不出现在这里,现在已经死了第二回了。”
“不可能吧,我不过是被木头砸了一下,之前受那么重的伤,我都没事。”
“红鸾星在你身上,除了招人喜欢外,确实改变了你的体质,让你各方面异于常人。不过你的身体强大了,灵魂方面却是非常弱。我们的规矩是让你开始第二梦,通常选择的都是死人。这次我计算失误,在白煞没死前,他便被你附体,导致他的意识依旧存在,一旦你脑袋受到重击,意识动荡,他就能重新掌控身体。刚刚便是如此。”
听到这话,余少白懵了。穿越哪有这么坑人的?自己身体里还住着一个白煞人格,那自己不就成了多重人格精神病患者了吗?
“我这病能治吗?”
“没法治。我没有权力抹杀他的意识,这样对他不公平。只能将他的意识留在我脚下的大树之心里。这次让你进来,就是想提醒你,秀恩爱死的快!”
余少白一时无语。刚想开口说话,便感觉眼前一黑,等到他睁开眼睛,便看到身边围了一堆人,如玉正抓着自己的手哭的撕心裂肺。
“你男人还没死呢,你哭的这么伤心干什么?”
听到余少白开口说话,如玉惊喜的握着他的手。“你吓死我了,你没事吧?”
余少白坐起身来,朝众人拱了拱手:“让诸位担心了,我没事。就是脑袋被砸了一下,有点晕。”
“没事就好,这好端端的下起冰雹,真是邪门了。幸亏是下得小了些,要不然这破庙恐怕撑不住喽。”叔晋笑着说道,余少白这时才注意点外面冰雹是小了不少,天色也黑了。
李景名五人回到火堆旁,对于余少白的那些个朋友,心里虽然疑惑但也没有去过问。兰溪五子一身襦衫,人手一把扇子。看到黑玄等人一身武者打扮,人手一把剑,自然看得出这些人不是同道中人。
却不知余少白一个读书人为什么会结交江湖人士,手里还拿着一把剑。
夜深火堆渐渐熄灭,破庙里渐渐响起鼾声。余少白靠在柱子上,抬眼看着外面的朗星,离家越近,他的心就越忐忑,因为很多事情在等着他,有时候逃避是个好主意,余少白很想逃避,却又无可奈何。
“小白”趴在他怀里的如玉小声唤道。
“怎么?睡不着吗?”
“我想咱家清儿了。”如玉一脸忧愁的样子,看的余少白有些无语,他家清儿早就被他放进深山,冲回大自然。自己总不能把它牵回家,只能编个谎话,将薛仁贵他儿子被高人救走的故事,原封不动搬来,只说他家女儿被仙人相中了,带去修炼,得道有成之日便会下山看望他们。
虽然刚开始如玉有些不适应,不过现在已经好很多了。若真是不行,等到了兰溪,自己再给她买只猴子便是。
“清儿去求道,这是天意。没了它,不是还有我吗?话说回来,我才是余清。”
听到余少白这话,如玉心情果然好了不少,老老实实趴在他怀里睡去,余少白轻轻拂过女子脸庞,轻轻叹了口气白煞对不住你!
第二日清晨,太阳站在大地上,冰雹化作积水,一行人再次出发,黑玄等人与兰溪五子一同赶往玉苍山,余少白则是跟着老者一同去了浦江县城。
看到门上挂着的牌匾上宋字,余少白危险一愣,跟着老者进了大门,来到正堂,余少白坐在一侧。
“少年郎,现在可知道老夫是谁!”
听到老者发问,余少白忙站起身来,想了想回道:“刚刚看您家中挂着宋字牌匾,当今世上大儒宋景廉宋大人也是浦江人士,不知大人与他可是同族?”
老者摇了摇头:“非也。”
“那您是?”
“老夫正是宋濂。”
宋濂?余少白心里一惊,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遇到宋濂,忙拱手拜道:“少白拜见宋大人。”
“不必多礼,给余公子上茶。”
“多谢大人!”余少白坐回椅子,偷偷打量着那老者,这长相无奇的老者竟然是大儒宋景濂,开国文臣之首,这是继张士德之后,他见过的第二位历史大人物。
“这次老夫从南京回乡,没想到路上竟遇到一位有为后生,你之前的说辞不假,皇上确实在御书房谈及科举之事,失望之情溢于言表。今年年底或许明年年初,应该诏书就会颁布,到时候恐怕会闹出乱子。”
“既然大人坦诚相待,少白也大胆的说了。科举舞弊一事说明了朝堂上有蛀虫存在,即便是罢科举,兴举孝廉,恐怕也无济于事。”
听到这话,宋濂一愣,疑道:“举孝廉对于那些贫苦学子算是福音,怎么会无济于事?”
“科举可以舞弊,为何举孝廉就不能?只要有贪官存在,就没有公正可言。之前那些不学无术的后生完全可以贿赂官员,拿到举荐名额,如此一来,皇上一番苦心又要付之东流。”
宋濂露出沉思状,这一点他还不曾顾及到,平日里他都在翰林院编写元史,并不知朝廷风气如何,若真是贪官污吏从中做手脚,罢科举便是无用功。
“老夫考一考你,若是你,你会如何上谏皇上。”
余少白忙摆手说:“晚生小小年纪,怎敢妄言。”
“这里只有你我二人,不会有第二个人知道。你的回答若是让老夫满意,老夫便送你一本书。”
哦?余少白惊喜的问道:“是青萝山房中的书吗?”
宋濂有些意外:“你也知道我那青萝山房?”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跌眼镜
“少白虽然年纪不大,但对大人您的大名却是如雷贯耳。 听闻您的青萝山房中的藏书八万多卷,是真的吗?”
宋濂呵呵笑道:“你对老夫倒是了解甚多,青萝山房中确实有八万多卷书,里面都是老夫千辛万苦收罗得来。你若是让老夫满意,便将《春秋经传集解》小宋版送给你。”
哦?“春秋经传集解北宋缕版复本都已经在战火中毁坏,如今您手上的可是孤本啊,您真的送给我?”听到他的话,余少白有些吃惊,光这一他子孙吃喝不愁了。
“书是用来教人,而不是藏在房里。再好的书,失去了它教人的意义,也只是废纸罢了。”
余少白拱手说道:“晚生受教了。既然如此,我便说了。如果我向皇上上谏,秦始皇的方法可以借鉴,对于朝廷认命的官员都要由皇上亲自认命,不能经由其他官员之手,唐宋殿试也不能舍弃,可以将举荐的后生宣进京城,由皇上亲自面试,有没有真才实学,一试便知。”
“皇上日理万机,若是抽不出时间殿试,又该如何?”
“皇上抽不出时间,可以让京城名儒们做考官,只是皇上似乎并不怎么喜欢文人。”
余少白漫不经心的一句话,让宋濂脸色微变。抬眼看向那少年郎,笑道:“你能说出这句话,看来你对朝堂之事了得的真是不少。没错,皇上完全可以把事情交给名儒们,却只信淮西武将,对于文臣……唉~”
看着宋濂叹气,余少白知道他心里苦,身为开国文官之首,最后只做了正五品的翰林院学士,官阶大小不是重点,只是从中可以看出皇上对文人的轻视。若说比他更苦的人,也有~那就是刘基。功劳不比李善长小,最后却只封了诚意伯,这憋屈只能自己尝。
“皇上若是真的重视文人,也就不需要科举,招贤榜一贴,从者如云,哪里会有这么多麻烦事。”
听到这话,余少白微微点了点头。朱老爷子本身是泥腿子,他从心里讨厌文人,说白了还是因为自卑,总感觉文人看不起他这个放牛娃出身的土皇帝。
而大明各地的名儒们确实不太买朱老爷子帐,刚建国的时候,招贤诏书发了,京城倒是会聚了不少儒士,但大儒们都没来,不是退隐山林,就是在家修书,没有一个打算辅佐他的,最后朱老爷子只有派人去请,即便三顾茅庐有的名儒还是不愿意去,这才使得大明建国后官僚队伍人员缺少,开了科举,连续考了三年,不看质量,只要数量。
“晚生觉得每个朝代刚建立的时候,掌权者都是会重视武官。文官治世,武官安国。现在大明仍处草创之期,北有残元,南有梁王,边境未安,国基未稳,武官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是文官无法比拟的,不过……武官比文官要惨一些。”
宋濂笑道:“这点确实如此,等到大明敌人消灭殆尽,便是文官治世。武将们的价值也就难以再体现出来,可惜老夫应该等不到那个时候了。”
“大人何出此言?”
“老夫已经厌倦了朝廷纷争,头上顶着开国文臣之首的名号让我如履薄冰。老夫曾向皇上请求告老还乡,却是不允,只能继续呆在京城那个是非之地。”
听到这话,余少白心里叹了口气。宋濂如此淡泊名利的儒士,最后还是死在朱老爷子手里,要怪谁……要怪就怪宋濂那个不争气的孙子。
“有些人想法设法离开朝堂,有些人挤破脑袋想要在朝堂任职。和大人一比,少白自愧不如。”
“哦?你也想去当官?”
余少白笑道:“这天底下的年轻后生刻苦读书,目的都是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真正为民的十不存一,晚生原来只想娶个媳妇,传宗接代,奉养娘亲,平淡过完一生。只是我那未来岳父大人,非要我当官才肯将他女儿许配给我,我这才想着当官。”
“你倒是够坦诚,是想让老夫为你写一封举荐信吗?”
余少白拱了拱手:“晚生可不敢,当官对于晚生才说其实并不难,只是做一个清官很难。”
“那你觉得清官该是什么样的?”宋濂饶有兴趣的问道。
余少白沉思了一番,缓缓说道:“要比贪官还贪,比恶吏还恶。”
“哦?”宋濂没想到他是这个说辞,“比贪官还贪,那不就是大贪官吗?何来的清字?”
“民间有这么一句话说的在理,好人命皆短,坏人存千年。清官为什么这么少,因为选择做清官,就要面对一群贪官,如果你没有他们坏,你怎么赢他们。他们贪是取之于民,用之于己。真正聪明的清官是掏出贪官的钱袋,用之于民。”
宋濂闻言不禁笑出声来,“不错,你果然与众不同。现在天气正好,你与老夫一同去那青萝山,如何?”
余少白忙站起身来,“那就多谢大人赠书了。”
二人一同出了宋家院子,坐上马车赶往青萝山,一路上余少白注意到路边村落里不时传来哭声,宋濂眼花耳朵也不好使,自然没有注意到,余少白却是看的清清楚楚,一路上的村落似乎像是发生地震似的,茅草屋都塌了。
莫非是因为那场冰雹?余少白这才意识到昨天晚上下的冰雹或许是场天灾,而他不知道的是,浦江并不是这场天灾祸害的最严重的地方。
半个时辰后,马车来到青萝山脚下,看到周围断落的树枝,余少白脸色微变,一旁宋濂总算是意识到昨天冰雹危害有点大,伸手指着远处,急道:“赶紧走,老夫那藏可千万要挺住啊~”
看他颤颤巍巍的走在泥路上,身后仆人不靠谱,连摔了几个跟头,余少白生怕他也摔倒,忙来到他身前。
“大人,我跑的快,让我背您吧,这样速度快点。”
宋濂抹掉脸上的汗水,心里担心的紧,便让余少白背着他。
余少白本可以使用轻功,不过怕吓着大人,毕竟文人不太喜欢武人,余少白只是在山路不停的纵跃,一跃两丈。
即便如此,宋濂还是有些吃惊,余少白只说是自己跳的比平常人远些罢了。很快余少白便停在了一处阁楼前。
宋濂站在门口,探头看了看自己的藏,总算是松了口气,幸亏藏旁有几棵大槐树将冰雹挡住,要不然这年久失修的藏恐怕就要被砸塌了。
“大人……您这藏都不锁门吗?”
听到余少白这话,宋濂看向木门,不禁一愣。“这门怎么自己开了?”
“不会是进小偷了吧?”
被余少白这么一提醒,宋濂慌了神,左右看了看,拿起一根木头便冲了进去,把凶狠的模样把一旁余少白吓住了。这还是他心目中的大儒吗?也太吓人了吧?或许这就是书的力量,让人疯狂。
余少白赶忙追上去,刚爬上二楼,便看到宋濂追着一个老者在书架之间喊打,他有些疑惑,因为从他们的对话,似乎相识。
“你给老夫站住!谁让你进来的!”
“宋濂!老夫看你的书,是你的荣幸,你还矫情起来了。”
“你再说一遍,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这位后生,你来评评理,这姓宋的是不是太不讲道理了!”那老者站在余少白后面,喘着粗气说着。
“余公子,你让开,让我打死这老家伙!”
余少白夹在二人中间,实在无奈。最后只能高声说道:“两位!都消消气!咱们有话坐下来好好说!”
身后那老者听到这话,笑着说道:“我给这后生一个面子,宋濂……你都一把年纪了,别那么小家子气。”说话间他已经坐在案前,给自己斟了一杯酒,完全无视了宋濂的怒火。
余少白忙拦住宋大人,劝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