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之绝版马官-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峻看了崔氏的表情,心里头乐得不用说,先去了你的爪牙再说!他怕李大人再有推辞,忙扭身出来,招手叫李婉清出来,让她过一会再对父亲施加一下手段,绝不能放李袭誉走,婉清会意,冲了高峻握了握拳。
听着崔氏又在那里狠夸邓玉珑,说她眉清目秀,不让崔嫣和李婉清。这次她当了李大人的面,又把李婉清挂到女儿崔嫣的身上,只是剩下的柳、樊等人只字不提。
高峪不知崔氏意思,以为她说的真是如此。有道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他高兴得不得了,忙打发着邓玉珑也去厨房帮手。
而柳玉如和谢金莲在楼上听邓玉珑也过来了,不好等人家问起,也一起下楼去厨房弄饭菜。这七八个人一上手,倒把婆子挤得没处站脚。
终于,大家围坐在一起。李婉清记得高大人的叮嘱,一下子坐在李袭誉的身边,搂了父亲的胳膊撒娇道,“爹你就住下,与公爹你们一起不正是个伴儿?你们商量起桑林的事也方便呢!”
李大人哪敢拧了女儿的意,连忙乐呵呵地答应。
不过看高峻幸灾乐祸的样子,崔氏心里十分明白,婉清的态度都是这小子背地里教出来的。待到把菜点都一份份端上来,她又有了主意,要羞辱柳玉如一次。(未完待续。)
………………………………
第252章 崔氏先尝
按着礼节,婆婆头一次到家中来,儿媳总要亲自做了菜或面点奉上请婆婆品尝。除了由婆子主做的菜式先都端了上来,等到长辈们坐好之后,柳玉如、樊莺、谢金莲等人连邓玉珑在内又都出去,到厨房里各端一份菜上桌。
崔氏知道这是她们每人做的一份,按着礼数是要由她尝过了进行品评的。她不动声色,暗暗地记着每个人的次序,听她们把菜放到桌上,再报出菜式的名字,然后一一坐下。
李大人知道礼节,先不动筷,请崔氏先尝。
这些菜冷热、荤素都有。但是不得不说,做菜的这些人水平是大不一样的,总之都不太高超。与经常摆弄这些的婆子的手艺根本没法比。
李婉清先一个就不大会。她从小诗书女工,李袭誉更不会放手让她弄这些东西,在扬州时家里雇着佣妇侍候。因而她只是切了一盘现成的猪头肉端上来,心里惴惴的。
哪知道,崔氏先一筷子夹起一片来,也不急着放在嘴里,先夹了肉左右认真地看了看,夸道,“不错,不错,婉清的刀功很好!”说罢将那片肉放在嘴里。
这样的评价没有人说得出什么,但也算是给了李婉清一个面子,李大人听了也接受。高峻听了心里说你真会!竟然赞起了刀功。可也是,不赞刀功赞什么呢?肉又不是她做的。
再一个是樊莺也不大通,从小武刀弄剑的,与切菜刀是不相通的,她弄了一盘凉拌的,但菜是她择了洗的、也是她切的,但最后放佐料时却是谢金莲帮的忙。
崔氏吃了一口,皱了眉没有评价,就去夹下一盘菜。樊莺于众人面前也是在意崔氏如何评价的,见她皱眉,樊莺就红着脸看高大人。高峻示意她稍安勿躁。
吃到谢金莲和丽容各做的一份小炒,崔氏心里不得不说,她们的手艺是这些人里最为不错的,颜色味道均属上乘。
因为二人出身平常人家,平时干得也多,虽然不会什么大的菜样,但是在火候和佐料的控制上是熟练的。
但崔氏也只是着重夸奖了丽容。谢金莲坐在桌边,偷偷看了一眼高大人,她不在乎崔氏如何说。
思晴做的蒸肉,让崔氏赞不绝口,她这是由衷而发。肉入口鲜香,肥的一抿即化但仍有型,而连在一块肉上面瘦的部分一点都不失了咬劲,她知道一会李大人和丈夫都要吃的,总要评得恰如其分些才行。
邓玉珑的汤稍咸,不过也真是汤,她一个王妃能做什么?崔氏品了只是略略点点头,说了句,“这汤就饭吃正好呢。”
吃到崔嫣端上来的那盘炒青菜,崔氏不住地点头,“嗯,没想到嫣儿的手艺也这样好,竟然与丽容不相上下。”又像是对了丈夫和李大人,又像是对了这些女子们说道,“这样的家常青菜别看简单,但做好了确属不易,尤其能做到这样更有些难得。”
她指着菜又说道,“高峻总在官场上走,酒肉之类是少不了常吃,但那些肉吃得多了会伤及脾胃,正该是常在家吃些这样的,清淡而有味道。”
高审行听她说得这样好,忍不住伸出筷子夹了一箸放入口中尝了,果然妻子夸得并不算十分的出格。心里奇怪,崔嫣何时学得这样的手艺。
众人知道最后的是柳玉如端上来的,都竖了耳朵听她对最后一盘怎么说。
这份菜最是家常的――蒸茄子。崔氏先认真去看。见盘中摆了一只加半只剖开的茄子,蒸过后又在上边洒了拍过的蒜末、精盐,淋了酱油、香油。
她撇撇嘴,心说这也敢往上端,又哪里称得上手艺,只可与那碗汤划齐。
她在上边夹了一箸,入口后立时“呸”的一声吐出到吃碟里,说道,“辣的辣、咸的咸,也不拌一拌就往上端!”
她这样的举动当真就是成心不给柳玉如留情面了,而且入嘴的东西当众再吐出来,自己也十分的不雅。她不顾这些,用筷子点着蒸茄子道,“这道最是普通的菜,也最是好做,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在锅里蒸着,怎么只须拌些佐料也弄不利索!”
高峻没见柳玉如怎样呢,崔嫣先红着脸站了起来,“这……这个就是我做的……刚才那一盘青菜却是柳姐姐做的。”
这真是她做的,崔嫣与李婉清是一类,不但茄子是别人帮着剖的,连蒜末都是婆子给切的,她只剥了蒜。
但是在由厨房中往客厅中端的时候,崔嫣由柳玉如的手里把她的换过来,当时还对柳玉如眨眨眼睛。此刻,柳玉如强忍着笑,有些心疼地看着崔嫣,也真难为她了。
高峻先捂住嘴跑出去,连说肚子疼。樊莺明明知道高峻的意思,仍然小声怪道,“肚子疼不捂肚子,却捂嘴干什么?”
崔氏一听,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好半天没有说上话来。心里骂女儿道,“你个吃里扒外的冤家,我的一番苦心都让你踢到灶灰中了!”
李大人忙着让大家动筷子,也是有意掩饰崔氏的尴尬。男人们这才举杯,相互敬让着开饮。桌上的气氛立时热烈起来,只把个崔氏心里像是喝了卤水,匆匆吃了几口离席。
崔氏回到了房间里,往床头一靠,听着厅中人们欢乐融洽的气氛,仿佛就是自己与人格格不入似的。她恨柳玉如,恨她在长安时压过自己一头,让自己高贵的心受到了屈辱。
她恨那座侯府,从里面出来的所有人她都恨。本来,侯君集伏诛之后,她想着自己的一块心病总算是连根去了,那个美丽而故作贤淑的女人也将埋没于岭南的荒山野岭之间。
没有想到,这个柳如竟然悄悄到了西州,又在西州再一次发芽儿了。不但如此,她竟然摇身一变,成为了高府新一代的少奶奶,这是把她的根须伸展到了自己的脚底下了。
崔氏知道,直到今天之前,她在高府的年轻女主中是属于最出类拔萃的,高审行兄弟几个的妻子中,连公主在内都无人及得上自己。现在不再是这样了。
那个昔日里在大街上挺直了身子接受自己道歉陪礼的女子,又以另一种形式侵犯了自己。柳玉如知道自己的那段屈辱,柳玉如的微笑告诉她,她会视自己的心情,随时将那一段事情当众说出来。
而且她能得家里面大多数女人的拥戴,这些人里面也包括自己的女儿崔嫣。
她的心好痛,眼泪悄悄流了下来,泪光中映现了那个骑了乌蹄赤兔马的男人。(未完待续。)
………………………………
第253章 书信一封
中午吃过饭,高峻和别驾、二哥、高审行一同起身,要到柳中牧场里去,他们不知岳青鹤给桑林招到了多少人,够不够用。另外人们的工钱要怎么定,第一笔钱要从哪里筹集,都要抓紧计议。
四人刚刚到了院门口,就见从牧场的方向驰来了几匹快马,为首的正是西州大都督郭孝恪。他带了几名随从护卫从西州赶来,完全是出于礼节上的需要。
高审行的妻子从长安追到西州来,郭孝恪得到了消息但没有腾出时间与崔氏见面。更主要的是高审行在柳中牧场,他单独见崔氏也不合适,但是这个环节是必要走的过场。
按理说高审行只是个从五品上阶的西州长史,他的家人到西州来,根本不用都督废心想着此事。但是高审行的身后是高家。
众人寒暄着再次进入院子,柳玉如等人忙着出来迎接,而崔氏也抹抹眼睛从屋中出来相见。郭孝恪见了崔氏,看出了她脸上的不快,笑问,“贤嫂千里会亲人,怎么好似有些伤感”
高峻看崔氏未曾说话,先拿眼睛瞟了一下柳玉如,心中不禁大骇。郭都督知道自己真实身份是长安侯府的长公子,若是让崔氏一口再说出来柳玉如的身份,那要怎么处
柳玉如的身份是一直瞒了郭都督的,如果此时让郭孝恪知道了她的身份,以郭孝恪的修为必不会当时就说什么。
但是他心里一定会对自己产生不良的看法。真到了那时,郭都督是不会想到这两个人刚到西州时是如何艰难的,只会把两人当时面临的步步紧逼、生死攸关的形势一笔忽略。
他心里面先是会责怪这二人对他的隐瞒,再者也会对这二人成亲后的生活产生怀疑这样身份的两个人,这些时日是怎么过来的
柳玉如的脸色也霎时间变得阴晴不定,她与高峻有着同样的担心。
谁知郭孝恪随着崔氏的目光看向了柳玉如,哈哈一笑,说道,“哦,我知道了高贤侄与玉如的婚事,高府之中才来了一位六叔。虽说有我这个都督为媒,但在场面上确是缺少了家中的至亲,这是大不该的。”
又转向了崔氏道,“贤嫂一定是见了儿媳,深感过意不去了。”
郭孝恪不这样说,崔氏也不大可能刚见郭都督的面就说这个,她也早就听说过郭孝恪给这二人为媒的事情。她在都督问话后看向柳玉如,那是真实的心情表露她的不快与柳玉如有关。
不过,她一见郭孝恪对高峻和柳玉如十分平和亲热,心说,月老如此英豪,我就更不能说了。不但不能说,还要表现出对这个儿媳十分喜欢才是。
当下笑着道,“都督,你说的正是了,我一见这媳妇,便十分的喜爱,放眼长安又有谁能及得上她方才我正是为错过了他们的婚礼而自责呢”
说着,满眼爱怜地拉起柳玉如的手,放在自己手中轻轻的摩挲。
高审行、高峻、柳玉如,以及家中那些个刚刚见到崔氏发威的女人们不由地愣住。又有几个姐妹去看崔嫣。
郭都督不便在这里久留,礼仪到了,便起身要走。他招手让随从递过来一封书信转交到高峻的手中,说道,“这是你那位义兄给你写来的,不知有什么大事。”
高峻接过,“薛礼大哥此时来信,一定是他从军的事有了眉目。”
众人都十分的奇怪,纳闷高峻因何不看信便知信的内容。都督随口道,“哦难道你们事先有过约定”
高峻说,“这倒不是,我这位义兄薛礼的本事郭都督恐怕已经见识过,当日攻打焉耆若不是他赶上,我们不知道要费多少周折。”
郭孝恪道,“那是真的,又有谁能徒手捋直了鸭卵粗的戟杆。不过我倒有兴趣听听你对此信来意的分析。”
高峻说,当时都督对他进行挽留时,他曾说如果家中老母病愈,则会考虑到西州来从军。以我对义兄的了解,他自己家中的琐事必不会麻烦人千里传信。而他老母亲的病情好或不好,他都不会来信的这属于家事;既然当时已与都督说明了,那么老母亲病好了他自会来,而不会事先写信这不是他的性格。
郭都督点头,又听高峻说:如今义兄的信到了,我猜是他与郭叔叔的约定之事有了出入他从军了,但不会来西州,同时也说明他老母的病已然好了。
樊莺听了问,“为何不会是其他的大事”
郭孝恪有些急地道,“我倒要看看。”说着催高峻拆信。高峻拆了信,把信的内容当场念出。屋中众人连崔氏在内,因为先听了高峻的猜测,此时都想着验证,一齐禁声听着:
“高峻贤弟,兄母病愈,恰逢营州都督张将军士贵奉旨,总领幽、营二州,及契丹兵力欲伐高丽,仁贵谒张将军应募,请从行,并已获准从军。特此相告,请转告郭都督,代为致歉。”
寥寥几句,不一会儿念完了,郭孝恪鼓掌叫道,“你果然猜对了贤侄这样机敏的心思,也难怪敢单人去颉利平叛了。又有什么对手不被你猜到心里去”
他转向高审行,“我失了薛礼,但是高贤侄却不能放任了,我要调他去西州统军。”
崔氏听了心头也是十分的惊讶,没想到高峻料事会这么准。她最担心的是自己在柳中县因为忘形而对他说过的那句话,不知会留下什么祸患。
她偷偷看向高峻,不料想发现高峻也正看了她一眼,崔氏心头一颤,庆幸没有当了郭都督胡说什么。
她又把屋中高峻的几个女人们打量了一圈儿,发现她们连同女儿崔嫣在内,都在含情脉脉地看着高峻,连邓玉珑也是大张了嘴巴,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
尤其是看到这些人里只有柳玉如还算正常,似乎对高峻如此的表现已经见怪不怪的样子。
崔氏偷偷打量柳玉如,见她面颊白中透红,妖娆的身材中竟然同时透出一股沉静而又活泼的青春气息,而又不会给人矛盾的感觉,这在一般女人是做不到的。
她做不到,似乎这些人都做不到,她的心中不由地一阵沮丧。
郭都督往外走,李袭誉说了要抓起旧村桑林的事情,都督当然同意。别驾本是个闲差,地位在那里,活儿可干可不干,不过这位李大人看起来是闲不住的。
桑林长起来、蚕事兴旺了,西州会从这里收到不菲的好处,都督哪有不应之理。
高审行也说起了王允达到柳中牧任副监的事,郭都督看高峻并无反感,也同意了。郭大人暗笑这个长史也是闲不住的,心说这两位夹在两边,不知道高大牧监要如何自处,不过他也不担心高峻,辞了众人,打马回西州。未完待续。
………………………………
第254章 蓄意挑拨
晚上,高审行是第一次到儿子家里来住,他进了一楼的客房里,看到崔氏闷闷不乐地仰在床上。以他多年对崔氏的了解,知道她的心事一定与柳玉如有关。
以他看来,贞观十四年的那件不愉快确属高家无理在先,这里面不得不说也与崔氏外出时对家丁的纵容有着极大关系。当年自己的父亲也是力主不将事情闹大,在家里对于此事一次都没有多提过。
他走过去,对妻子说道,“事情过去了这么久,再说,侯府落到这样的下场,她已经跟了高峻……便是一家人了。”
崔氏打断了丈夫说道,“一家人?高峻?哪个是你家人?从我们女儿的身上,我倒是可以把他看成是一家人,但是她……哼。”
看到高审行不再说话,似乎是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崔氏不去理会,她知道在她和柳玉如之间的这些恩怨总要有个了结,现在看采取强硬的办法是行不通的,至少高峻在家时是行不通的。
到达了西州之后,她感觉在长安跺跺脚连城墙都会颤上两颤的高府,越来越及不上在西州这只高府的弃子了,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几年前还一脸痞相、扶不上台面的高峻,因何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那些在京城任职的高府子弟们,温文而识礼,身上有着耀人眼目的光环。他们能引经据典地论述一个道理、能够准确地说出一句话是出自于哪位圣人之口、能全面周到的做好一件场面上的事情却不会丝毫逾越了规矩和章法。
但是与高峻比起来,他们缺少点东西――霸气、狂放。那是他们常年在天子脚下循规蹈矩的结果。看看眼前的丈夫就知道了,他是绝对不敢着了一身脏兮兮的白袍到县城里去转悠的。她知道自己在柳中县城的失错,也是着了这小子的道儿。
想想高审行和高峻,那么在她和柳玉如之间,自己是没有什么优势的。崔氏知道,如果自己逼迫柳玉如过甚,高峻同样会像当年的侯君集一样毫不留情地收拾自己。也许她唯一的优势便是辈分。
她想,也许在长安街头,自己浑身颤抖地向她当众赔礼这件事是可以假装忘却的。站在辈分上的她只要不过分地逼迫姓柳的,那么这个聪明透顶的女子大概不会主动上来挑衅,并且严守秘密。
如果自己再对她好一点的话……想至此她自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她与侯君集有关联,她做不出那个违心的样子。
她对丈夫说,“对高峻你不能听之任之了,看看他自到了西州,给咱们高家带来过多少的麻烦,哪一次不是地动山摇,惊得人肝儿颤?”她看着高审行有些迟疑的目光,又补充道,“为了女儿,你必须这样做。”
只有削弱了高峻,他这头不服管教的牲口才会老实一些。高审行知道,高峻能有今天的成就,拥有足以傲视高府所子侄辈、甚至叔伯辈的品级,除了有他自身的能力之外,他是沾了高府光的。
这小子借了高府的风势起飞,但一定要为高府所用,如果到最后弄得尾大不掉,高府的人都被这小子牵了鼻子走,别说父亲不干,自已跑到西州来的目的就落空了。
而现在远离西州的白杨牧场,在严格意义上说已经不算西州的管辖范围,自己这个西州长史管起这个儿子来,也显得力不从心了。
他同意妻子崔颖的话,她是为了女儿,这样想或许是对的,一个俯首帖耳的儿子总强过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惹事精。
不过,他试探着说,“可是老爷子会怎么想?看得出老爷子一直以来对高府的这些后辈们是不算满意的,而且我看他的目光正渐渐地汇聚到高峻的身上。而且……”高峻的强势是高府需要的,府中人已经感受到了皇帝对这小子的偏心。
崔氏冷笑着道,“那怪谁?等他连你都看不到了就为时已晚。再说,我说过把他逐出高家了吗?他所有的成就都有是高家的,但不代表从此高府人就要仰他的鼻息。”
晚饭的时候,高审行隔了桌子看到坐在对面的高峻,曾经有过一时的走神,以致于李别驾对他说话时也没有及时应对。
让他没想到的是,这小子在有些地方还是有些像自己的,只不过自己骨子里的那些愣角早就被现实磨得一点不剩了,审行……审慎而行。
在饭菜桌上,李婉清又对着她爹撒娇了,“爹――我听说你在郭都督面前告了高峻的黑状,害得他被罚了俸是不是?”高审行的耳朵支愣起来,看到崔嫣也瞟了自己一眼。
李袭誉道,“这……这怎么样是黑状呢?我和高大人本来要罚他一年的。要不是我们考虑他家里老婆人口……”
李婉清说,“可是家里下个月已经揭不开锅了。”
“没有事,公是公,私是私,不够有爹的俸银来补,”李大人说。
高审行也要接话,但是他发现妻子在用眼神制止自己,崔氏道,“一家人何必说两家话,”她对着高审行说道,“老爷,你不是也有俸银?再说我从长安来也不是空了手来的,贴补了他们就当自己花了。但是这些孩子们……大手大脚地不知日子的难处,哪里像我们当年。”
她说,“这样坐吃山空总不是办法,总要有个长辈插了手才行……玉如是个仔细人,我要再手把手教她一下才行,谁让我是婆婆呢?”
她瞟向柳玉如一眼,心说只要我在婆婆这个位子上,你就别想翻过身来。我坐到家里,再把算盘把起来,不说钱上卡你,只这婆婆两个字便天天难受着你。她微笑着问道,“玉如,婆婆说得对是不对?”
柳玉如不好回答,但高峻冷冷回应道,“夫人说差了,玉如岂会抢着抓弄这个?再说这也不是她的强项,此事自有谢金莲管着。金莲有女儿,当然自认为比别人仔细……家中所有人都知道的清楚,她是最适合管帐的。”
高峻的话明着是说谢金莲,但是高审行夫妇都听明白了。看着崔氏的话头被一下子噎住在那里,高审行说道,“既然住到了一起,没有道理分着心,银子就都交到金莲那里,小辈操着些心,我们乐得省事。”事情就算定了下来。
他是不得不这样说,不过妻子不再提她带来的钱物,他也不再提。暗道高峻这小子竟然护老婆护到这个程度,他翅膀上的羽毛是一定要剪些下去了。(未完待续。)
………………………………
第255章 连夜赶回
桑林的增植在众多人的共同操办下声势浩大地开始了。别驾对此事的积极性最高,每天吃过早饭便溜达到地里去,中午有时都不回来,柳玉如便打发着樊莺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