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之绝版马官-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个年轻人也说,“不如与我们兄弟结伴,保你们没事。”
樊莺不服气,“没听说过,遇不到店舍就不能说笑,我柳姐姐是西州府有名的大侠客,名震西域,多少响马都闻风丧胆,难道你们没听说过么?我们怕什么,还是顾好你们自己吧。”
柳玉如见这二人脸上并无恶意,忙示意樊莺不要在高人面前乱说。中年人抱拳道,“失敬、失敬,不知是柳女侠。”
柳玉如说,“不要听我妹妹胡说,不知二位哪里人,要到什么地方去。”樊莺听他们说是兰州人,便道,“我怎么胡说了,姐姐你的手段一般的人能见的到么?上一次你一根指头,点倒了整个敦煌地面上没有敌手的怪刀三杰,难道也是我胡说?”
柳玉如心中暗笑,知道樊莺的意思,她是见这二人各挎着腰刀,便编出个什么“三杰”,那么无论是在人数上还是在兵器上,这两个使刀的就不算什么了。
这两人生在兰州,又到哪里知道敦煌的事情。听了樊莺的话以后果然就将信将疑,说话也就收敛了几分狂气。这样说着话,天就黑了下来。
年轻男子在路边的松林里砍了两只挂满松油的树枝做成火把,点着后还给了姐妹俩一支,四人举着依旧赶路。闲聊中柳玉如知道了这兄弟两个姓沈,是要出潼关、去辽东投军的。
樊莺道,“就是不知道你们的本领如何,若是能入得我家高大人的法眼,给你们个团官也不在话下。”两人便问高大人是哪个。
柳玉如说,“我家高大人是西州大唐天山牧的总牧监,这可不是我妹妹吹牛了。他一脚踢死一头牦牛,连吐蕃的松赞都是知道的。那个什么三杰,我家高大人闭着眼睛都能打得他们不知北在哪里”。
中年人看柳玉如绝不像乱说,言语间愈加恭敬。正说着话,就听到在前边的山道上有十数人呼喝威胁之声,夹杂着有人哀求讨饶。四人加快前行,看到路上一片灯光火把,十几个人围住了两架牛车,将四五个客商模样的人圈在当中。
这些客商看来是图着赶路错过了宿头,在这里遇到了截路的。
沈氏兄弟离着老远见了,在马上大喝一声,“光天化日也敢打劫,你们别走,”一先一后催马冲过去。
这些响马人多势众,一见来的四人里也只有两个男子,为首的笑道,“什么光天化日,谁要走了?正愁这趟买卖没什么油水,两车木炭吃不得吃拿不得拿,你们倒送上来。”又对着手下一个小头目道,“你去接洽这两位兄弟,不必客气。”
那人跳出来是个马下的,提刀对沈氏兄弟勾手,“一起来,让我领教,胜了我你们走路,把盘缠留下即可。”两兄弟大怒,弟弟拍马先上去,却想不到那人步伐甚是灵活,也不按套路出招,专拣他马匹左右、身后处下手。山道上崎岖不平,沈家兄弟一人一马有些忙乱,那些喽啰竟然在一边起哄。
中年人忙上去助阵,却被首领跳出来截住,这人使着一条九节钢鞭,每一节都是精钢打就,舞动起来时每一节连接处铁环声响,鞭头快如流星。他专往中年人的下三路招呼,一时中年人也弄个忙乱不停,没什么好法。
客商见状,抓起鞭子赶车要跑,被那些喽啰截回来一顿拳脚。而沈氏兄弟自是顾他们不上。樊莺只看了一会儿他们的招式,便制止道,“你们停一停,这样没完没了的岂不是耽误我们姐妹赶路。”(未完待续。)
………………………………
第349章 见所未见
缠斗在一起难分难解的四人听了,分别往两边跳开。沈氏兄弟正好借机喘口气,这一阵子下来,兄弟二人心里都有个掂量,只胜这两个人就得大费周折,再加上那些人就说不好了。万一他们急了眼一拥而上,别说救人了,自己怎么脱身都是个问题。
为首的那人早就看到了柳玉如和樊莺两个人,一听便有些瞧不起的架势,“我们只劫财,别的不要,你们可别自找麻烦。”
樊莺跳下马来,对他们说,“你们这十几个一起吧,省得我费事,”又对柳玉如道,“姐姐你就不必动手了,万一伤到他们就不好了,”她说得一本正经,更让沈氏兄弟看不透这位柳女侠有什么惊世骇俗的本领。
柳玉如见樊莺还有心思这样说,就知道她是有底的,不过还是叮嘱道,“妹妹你要给他们留些脸面,就一个一个比划吧。”她是还有些担心才这样说。可是樊莺偏不干,那两人说,“怪不得我们两个以多打少!”一边一个欺身而上。
樊莺方才已经摸清这二人的门路,因而一交手便似他们的克星,招招势势像是引着他们往对方身上招呼。才几个招式下来,小头目的刀就让首领的钢鞭卷住,一下子脱出手去。
但那把刀不是飞向别处,竟然直直地冲了柳玉如去了。樊莺见了大吃了一惊,想去追那把刀哪里来得及!柳玉如正在疑神观战,又是个外行,刀到身前连躲都不知道躲,那把刀刀尖朝前,一下子撞到柳玉如的身上。
在众目睽睽之下,那把刀在柳玉如身前弹了一下,“当”地一声掉在山路上。中年人在边上叫道,“柳女侠,果然好功夫!在下是服了!”
一个樊莺就已经让两个贼首无计可施,刚才这一幕,再加上中年人的喊叫更是让他们吓破了胆子。那些喽啰们哪见过这个,一个个都噤了声,这女子是真人不露相,简直连眉头都不皱一皱。
首领收了钢鞭,在那里冲马上的柳玉如躬了躬身子,“我们不打了,女侠的功夫在下听倒是听说过,见却是头一次见。自知不如,只求两位女侠放过。”
柳玉如只是在天将晚时怕凉,才找出一件钻身的斗篷罩在牛皮甲的外边,但是这些人哪里知道。她在马上歪头看了看地上的刀,暗自庆幸樊莺想得周全。
听了这人的话,柳玉如强忍着笑,说道,“幸好我家高大人没来,不然你们就没机会说这些话了!都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人家沈氏兄弟是去前线投军,你们却在劫道!妹妹,你把他们每人拿刀的右手挑了手筋,让他们长个记性。”
那人慌忙道,“女侠饶过!我们也想从军报效,但一无盘缠二无人引见,也只是想一想罢了。今天若是饶过,便随了这两位沈大哥去辽东。”
樊莺道,“姐姐莫信,还是废了他们,省得他们再去害人。”
那人道,“都是要废,还是让我们废到战场上合适,也许还能搏个功名。我们都是男人,说话都算话,要是有半句谎言,天打五雷轰!”
柳玉如道,你们要报国再好不过,我家高大人的义兄薛礼正在前线跟随皇帝出征,我可以写封信给你们带着,也许有用。众喽啰听了,虽不知薛礼是何等人物,但却是这位什么大人的义兄,又是随着皇帝的,都纷纷扔了家伙嚷嚷着从军。
几位客商听了也表示,银子都买炭了,眼下是没有多少。不过,这些人改过从军,只须送他们到家,盘缠自然好说,一村人凑也是可以的。
于是,从客商那里取了纸笔,就着火把,柳玉如真就写了一封信给薛礼,但是落款却是写的高峻。
一场恶斗就此烟消云散,众人皆大欢喜,赶起了拉炭的车,连夜护着赶路。一直过了秦州城,再往东行了一段,天亮时这些人才与柳玉如姐妹分道。
临行时沈氏兄弟问她们去往哪里,往后万一见到薛将军问起时也好有个回复,柳玉如实言相告后,两边分手。
这些人要出长安、潼关。而柳玉如姐妹是要从这里进入秦岭,如果从长安去丹凤镇就绕路了。她们走的这条路虽然离了官道,进入秦岭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沿途林密路深,但这一带就已经入了京畿之地,区治比别处好上许多,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她们刚刚离了大道隐入了林间小路,来时的官道上便飞快地驰过来四匹马,马上之人一绿三黑,正是由西州返回王府复命的李凯四人。柳玉如和樊莺姐妹两人要是走得再慢一些,就两下里碰见了。
姐妹俩如小鸟入林,沐浴着林间的阳光,听着林中的樵声,行程就不似前一段枯燥,路上一位挑了柴的樵夫告诉她们,树林里什么都好,但是要当心有蛇出没。他让她们砍两根细竹打草而行。
姐妹俩个个怕蛇,哪有不听之理,马上依言照办。她们一路随着樵夫边走边聊,中午时又看到十几户一座山村的炊烟。
待到高峻带着思晴找到这些潜伏的护牧队的时候,高大人的嘴巴已经肿得连口哨都吹不响了,想不到双头蝮蛇的毒性这么大。高峻更加担心思晴,她是让蛇咬的,此时还在昏迷之中,摸她的脉搏一阵紧似一阵,脸色却更加苍白。
许多多这些人已经看到了伊犁河对岸远处的火光,猜到是高大人和思晴两个弄出的动静。但是见他们一回来是这副样子,他和那些人都围上来问候。
高大人说,“我们在河边的时候曾经遇到一股敌军,这里不能呆了,”思晴的伤势容不得护牧队短时间内与敌人交手,他们更不能让乙毗咄陆部的人发现踪迹。
这些人摸着黑商量要往哪里去,却听到思晴虚弱地小声说道,“西边……吐火罗那里。”高峻不知她怎么知道这些,但是猛然听到思晴还能说话,高峻的心里就是一喜,这说明自己在思晴被咬之后所做的那些还是管了用的。
他相信思晴所说,待要再问,发现思晴又睡过去了。于是高峻下令,连夜起程往西边去。思晴不好,乙毗咄陆部的人最好一个不见。
黑达发现不对劲的时候,五苹果城的四百人已经不存在了,天亮后他才确认了他们的确切来路。但是此事绝对不能外传,不但不能外传,还得报捷。不然阿史那欲谷能饶他,五苹果城的人也得手撕了他。
天亮后,黑达在这片闹得不可开交的地面上来回搜索,没有发现天山牧一个人影子。最后搜到了河的这边,沙地上只有两溜儿马蹄印子一直向西去了,那是去往吐火罗方向的。
更有人在地上发现了被一支箭钉在地上的两头蝮蛇,已经死去多时了。思晴本不带箭,是她与高峻去偷袭敌帐时顺手摘了挂在马上的。
黑达有些不相信天山牧的人会凭空消失,对手神出鬼没的打法已经让他不得不多转个心眼儿。两匹马……一个天山牧的尸首没见到,为什么只是两匹?还想玩儿调虎离山的计谋?身后到处是乙毗咄陆部的队伍,他不信那些人会突到身后去。
他派人往碎叶送信,地上钉了蛇的那支再普通不过的箭让他充满了信心,他大手一挥,“加速追赶他们,我们的歌逻禄部刚刚教训过吐火罗,谅他们也不敢阻拦。”
说完,黑达猛的想到,歌逻禄部也不存在了。他恶狠狠地对手下说,“我就赌他们在前面,谁都别想用虚招子拉我回去,给我追,在他们进入吐火罗以前追上他们!!”(未完待续。)
………………………………
第350章 又一支箭
黑达领着近四千人,沿着伊犁河西岸马不停蹄地追下来。虽然到目前为止,黑达还没有机会正眼瞧一瞧他的对手,但是对方的行动和作战特点在他的头脑里也渐渐地有些清晰了。
他们没有辎重,他们行动灵活,天山牧从玄池西岸到阿拉山口七百多里的远距离奔袭让黑达吃惊。
他们战斗力强悍,而且喜欢完胜,已经发生的两次战斗说明了这一点。不然他们就像在阿拉山口那样,骚扰一下子立刻跑得无影无踪。
以歌逻禄部这样、战力在乙毗咄陆部算得上翘楚的一千多人,都能让他们杀得一个不剩,那么其他部落一千人以下的小队单独行动就是危险的。
黑达看得出他们很在意行动的隐秘,也在意伤亡,没有七成以上的把握大概不会接战。这样就好说了,自己有人,地形又熟悉,军需也不会有问题。
那么就对天山牧死缠烂打,一经抓住对方的踪迹便咬住不松口。他们伤不起,也拖不起。巴尔喀什湖因为有伊犁河的注入,其西半部是淡水,东半部的水又苦又涩是不能喝的。天山牧这些人没有水喝,连三天都坚持不下来。
由这片湖水往外二百四十里内是没有饮水的,湖边是一条二十里宽、地势平坦的沙地走廊,再往外围便是一条东南至西北走向的低矮丘陵。丘陵再往外有条碎叶河,不过在这个季节、这个地段,河里早该没有水了。
虽然他们有可能钻入那一片茂密而绵延的森林里去让他们找不到,但是他们总要喝水,那就一定会再回到湖边来。
黑达一面率人沿着湖边猛追,一边派人到后边命令在阿拉山口的那四千人也赶过来支援。这八千人是黑达能够支配的全部力量,他要把这些人都拉过来对付天山牧。
在黑达的手下有一些小头目曾经提出过怀疑,毕竟他们只是看到了两匹马的足迹,万一敌人真的不在西边怎么办?这样一调动,岂不是正好让开了阿拉山口,让他们从从容容地返回去?
黑达不这样看,他相信那两匹马的蹄印绝对不是吐火逻人留下来的。自从上一次惨败在歌逻禄手下,吐火罗人再也没有跑到边境东边一百五十里远的地方过。而且在地上插着两头蛇的那支箭也不是吐火罗人的吐火罗箭尾的羽尖不修剪,做法也简单。
而黑达早就让人一层层地问过自己的人,没有一个人见过这样一条两个脑袋的蛇,那还会有谁?以黑达的猜测,本来人数就不多的天山牧绝对不会丢下自己的两个人,而将大队带到别的地方去。
黑达派出去搬兵的人刚刚走,阿史那欲谷可汗送信的人就到了,他带来了阿史那欲谷的命令:让黑达带所有的人返回。
理由是,在可汗的牙帐所在地碎叶河谷的对面又发现了天山牧的主力。为了让黑达相信,阿史那欲谷还让来人带来了一支箭。
这支箭与以往黑达所见的完全不同,箭杆不足一尺,箭头的楔度也比普通的长箭锐利。而它的尾羽并非是羽毛,而是刮得精薄仍不失坚硬的、半透明的驴皮。
除了黑达的八千人,乙毗咄陆部还有一万的兵力,这些兵力是被阿史那欲谷的宗族所掌控的,可汗不能轻动,那是他身为一位可汗的最后保障力量。
既然已经消灭了天山牧的四百人,黑达为什么还不回兵?非旦如此,听说他又带兵往西去了。阿史那欲谷有他自己的判断,他要把从后方动员过来的一部人马安置在黑达的身后以防不测。
一个可汗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当上的,他有理由怀疑包括黑达在内的一切,他从所属各个小部落临时抽征了一支队伍,他们各由本族首领带着,刚刚在和可汗的牙帐一河之隔的地方集结完毕,先头部队已经开拔了。
但是,有一支百人小队拖在了最后边,也许他们的族长认为拖在后边是安全的。他们等到所有的队伍都消失在丛林后边的大道上,又拖延了一个时辰才缓缓地踏上了征途。随后就没有了他们的消息。
有人意识到有一支小队没有跟上来时,以为他们临阵脱逃、又悄悄地回归部落的驻地去了。直到派人沿路往回去找时,才发现他们已经横七竖八地躺倒在杂草丛里,没有一个人活着。
“这样的箭支在现场发现了多少?”黑达问。
“只找到了这么一支。”来人说,“可汗说是增援队伍的很快回撤,让他们没有来得及收回这支箭,或者就是天山牧匆忙间遗漏下的。”
“你回去告诉大汗,我断定那些人不会超过五十个人,一百杂牌……五十个人我都多说了。”
“为什么?你知道大汗的命令是不能违背的!”
“我没有抗命,大汗命令我消灭天山牧,而他们正在西边,他们能干掉我们一千二百最精锐的歌逻禄人马,根本就不可能是三、四百人……东边那点零碎!难道大汗的一万人还不能搞定他们?”黑达下令,“继续前进!”
高峻带着这些人连夜西行。思晴昏迷、后有敌军,他们只能沿着巴尔喀什湖往西,找个安静的地方给思晴治疗蝮蛇的余毒。
思晴不好,根本就没办法再打,高峻不可能丢下她。即使万不得已不得不与敌人接战,也得先安顿好她才行。而且高峻自从替思晴吮过伤口之后,他的下半截脸都肿起来了,别说吹口哨了,连说话都说不大清楚。
人们已经一夜没有吃东西了,高峻认为经过一夜的奔走已经脱离了危险。于是凌晨时他命令往左,潜伏到二十里外的丘陵中去,在那里面的树林中支锅点火清晨树林中的雾气能掩盖烟,而火光也不似夜间那样明显。
他们随队是赶了十几匹马的,那是他们的新鲜口粮。但是这个时候哪有时间杀马,只好煮牦牛肉丝。
树林中没有水,别说山涧小溪了,干燥的林地上连一小片青苔都没有。许多多让几个人往右边的湖中去打水,但是不一会儿,打水的人提出着空水袋骑马跑回来了。
他们刚刚跑到湖边的沙地上,就看到东边的地平线上扬起漫天的沙尘,沙尘中出现了黑压压的追兵。
高大人下令收锅赶路,饭先省着一顿。他不让人再钻林子,二百六十人一下子冲到湖边,每个人在开跑之前,要先把各自的水袋灌满了水。
大概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补充饮水的机会,黑达的大队只要往湖边一扎,他们就再也不能靠近了。人们在湖边跳下马,先捧着水大喝一阵,然后灌满水袋上马,纷纷回身看向身后。双方离着几十里远,而他们第一次落入了黑达的眼里。
黑达的手下大为钦佩他们的主将,那不是天山牧是谁,果然在这里!才这么一点人,已经在挥舞着白色的大旗向着吐火罗的方向逃去了。
黑达为着抗拒阿史那欲谷的命令而产生的不安已经消失了,他在马上一举铁棒,冲手下喊道,“都看到了吧,就是他们,都在这儿了。给我追!先追上的,天山牧的女俘赏他为奴!”未完待续。
………………………………
第351章 一个男孩
许多多说,“高大人,这么跑下去不是办法,水也有了,你带着大队钻林子,我带几个人接着沿湖边引开他们。”
高峻此时才感觉到带着伤员行动有多不便,思晴骑不了马,只能他抱着。炭火的速度倒是不慢,但是现在他只能跑。
“我们不能再分兵了,再说湖边这么空旷,你有几个人诱敌对方看得很清楚,这个法子不行。我们再拖他们一段儿,然后钻山林里去。”
高峻把苏托儿和热伊汗古丽单独派出去,这些天心里就一直担心他们。按着眼下的进展,苏托儿他们此时已经该到碎叶方向了,而自己却没有如期到达。
他要把敌人拖到湖的沿岸,让他们这几千人马分散到二三百里的湖边各地。高大人说,“他们一定会守着湖水不让我们靠近,但是这样一来,他那几千人就太少了。还得再加些人才行。”
许多多从高大人的话里又有启发,按着高大人的说法,那么对方这四五千的兵力就太不够用了。又听高大人边跑边说,“他敢不守湖?那好,我们找处林子隐藏下来,有吃有喝踏实地休整。他守湖?这么几千人一分散能守个屁!饮水还不是随我取用!”
黑达的大队一直远远地在湖边追赶着天山牧的人,总能看的到他们的影子,但总也追不上。黑达大骂手下那些小头目不卖力气,他紧着督促时双方的距离就拉近一些,但是跑着跑着又拉开了。
这些人早听说了天山牧的厉害,谁都不冒头。有个小头目对黑达道,“我们急什么,只要不叫他跑丢了,让他们没有时间吃饭喝水,看他们能拖到什么时候!”
一直到正午时分,天山牧的这些人也只是在马上摘了水袋喝了两口水,肉丝就不要想了。此时,巴尔喀什湖边忽然刮起了一阵飓风!这风是从湖上面来的,吹得人在马上坐都坐不稳,一时间黄沙漫天对面不见人。
高大人一挥手,人马拐进了左边的山林,一时没了踪影。
大风一直从午后刮到了黄昏,刮得天地变色、虎啸龙吟,护牧队即使在山林中的行进也是十分的困难。在一片林间洼地里,高大人示意人们停下来弄饭吃。许多多在周围布了暗哨,其他人支锅、生火,将水袋里的水集中起来。
有人担心人追上来,高大人肿着嘴巴说道,“他们大队人马在这样大的山林里头不便行动。这样天气里分散撒网他多半是不敢,敢的话我不介意再吃他一部。”
小锅底下的火被风吹得有气无力,好歹将肉丝煮熟之后,高峻试图让思晴吃一些,但是她紧闭着嘴巴眼睛也不睁,脸上没有一丝血色。高大人只好将煮肉的汤晾凉了,从牙缝中给她灌进去。
天黑时思晴似乎就有了些精神,还睁开眼睛问高大人这是到了什么样地方。她看到高大人肿起的嘴巴,目光中现出一丝愧疚的神色。
风势一点都不见除了放哨的人,其他人都解了牦牛毯子找地方休息。高大人安顿着思晴刚躺下迷糊着,许多多就跑过来叫醒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