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之绝版马官-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

    高审行把这件喜事安给刘武来操办。代总牧监高岷不在,王道坤知道刘武与高峻的关系,什么事情都看刘武的眼色行事,刘武目前就是柳中牧场的大拿。别驾是不会主持此事的,高审行更没脸主持,因而这件大事就落在了刘武的身上。

    婚礼那天,新旧两村同样是鞭炮齐鸣,高府五夫人帖身丫环的婚事,怎么都比一般人家的小姐隆重。前来道贺的人络绎不绝,李弥也来了。别驾、高、李两位长史、崔氏就权当了高堂的角色。

    当二拜高堂时,高审行拐过脸去,他不忍看丫环平静的、波澜不兴的脸。他看着高白身着大红的喜服,脸上是红中透喜的表情,想着前不久丫环年轻而充满活力的身子还与自己缠绵,而此时已经物是人非,他的心一阵刺痛,不由得恨起了崔氏。

    敬茶的时候,丫环将一杯茶都失手倒在了高长史的袍子上,高长史坐在上边,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像是刚刚尿了裤子,别提有多尴尬。

    崔氏道,“菊儿,大喜的日子不好说你,以后侍候丈夫可不能这样冒失,”看着高审行和丫环猛然变化的脸色,她猛然住嘴。李弥冷眼看着这一幕,猜测着这二人之间可能的故事。

    婚礼结束之后,高审行回到自己屋里,看着房间中每一样东西竟然都能联想起那个丫环,一会儿崔氏与儿媳们也都回来了,她并没有进高长史的屋子,而是头都不歪地往二楼上去了。

    高长史冷床冷褥,凄凄艾艾,又把这一切的不是都归结到了高峻的身上,不知道这小子现在又在什么地方快活,出门在外也是两个女人陪着。

    高白和丫环的新房是崔氏给选的,在旧村。崔氏不想让丫环在新村里晃悠,是她出的银子从高峪那里买下一套小院子。以丫环那晚的做派,她认为自己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而这也是最好的结局。

    高白和丫环回到了自己的新居,高白志得意满,丫环也认命,知道这是崔夫人宽大才会有的结果。晚上二人正归划着今后的打算,王府长史李弥大人擒着一坛酒过来看望,这让他们吃惊不小。

    李弥只带着一名亲随,坐下后连亲随都屏退了,“我看出高兄是个干练的人,十分的喜欢。而本人与高长史关系也十分的融洽,有意挖挖高长史的墙角,不知高兄可否愿意跟着我干?”

    这事有些新鲜,因为在高门大户之间都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一座府上的仆人是不大好这样跳槽的,因为他知道的太多。若非两家知根知底,关系又很铁,这样的要求会直接令两家关系弄僵。

    高白道,“长史大人这不大……”他觉菊儿正坐在自己的身边,此时偷偷地狠命地掐了自己一下,于是迟疑着道,“好吧……只是老爷和夫人这样对得起高白,高白可不敢去和老爷说。”

    李弥道,“这个不必高兄去讲,我自会去讲的。”
………………………………

第439章 不好消息

    刘武这些日子事情不少,因为高岷不在,柳中牧场的所有大事都是他在拿主意。眼下各地的紫花苜蓿都在收割晾晒,收成比去年要好上两成,马上面临的牧草收购之事在高峪、贾富贵以及那些零星的牧草商之间的竟争肯定不会消停。

    一个是定价、一个是定等,两件事都是大事。而由于陈八去了白杨牧,前些日子又是淡季,检草房管事之职一直未定,这都不是他一个副牧监能做得了主的。

    新旧两村已经传出了风言风语,有人说高峪是总牧监高峻、代总牧监高岷的堂兄弟,在牧草的收购上不是明摆着吗?谁能和他比划,谁敢?

    刘武想查一查这类风言的源头,可是又无从查起,想与高岷商量一下,可高岷又迟迟不回。这事总要提早谋划,不然事到临头会耽误大事。

    他派人去鄯州请示高代总牧监,高岷捎回来信说,他还要再等一个月才能回来,让刘武看着办,总之不能误了牧草大事。刘武焦头烂额,心说等一个月后,高峻大人就该回来了,这不明摆着撂挑子吗?可他又有什么办法!

    高岷没回来,与高白分手后去南边寻找高峻、柳玉如和樊莺的周谯却赶回来了。

    所有的人都大眼瞪小眼地看着周谯,问他,“你到底找没找到他们?”

    周谯风尘仆仆,脸也没洗,他看到别驾、高长史、李弥、刘武,以及谢金莲等高峻的家中人都在场,便擦着汗道,“没找到。”

    高审行急了,问他,“怎么会?他们一点消息都没有么?”

    周谯道,“长史大人,我会骗你吗?与高白分手后我沿着丹凤镇、邓州、襄州一路打听下去,一开始还有位船主父女,他们说看到一男两女是从襄州坐船南下了,可是我再往下追就没有了消息,”

    崔氏也在场,她着急的问,“你总该再往下游去打听一下,这种事只要打听船只的下落是不难的。”

    周谯道,“夫人,这些我都想到了,但是……在汉江荆州段往后,就没有人说见到过那条船。也许他们半路上下了船走了旱路,这样寻找的范围就太大了。我怕家里着急,就先赶回来报信。”

    高长史道,“他们可真是,不知道家中人惦记,还跑的这样远,连个准确的地方都没有。眼下长安的圣旨已经到了这样久,他却音信都无,真是不知道轻重!”

    崔氏道,“老爷你不必怪高峻,他走的时候可是所有的官职一撸到底的,一个无官一身轻的人要去哪里谁管得着呢?圣旨的事情他怎么知道?”别驾也这样说。

    李弥叹了口气道,“唉,本来我是不大相信这件事,一直在隐忍着不想说,今天看来还是说了的好,也好让大家有个心理上的准备。”

    崔氏和高长史都催他说什么事。李弥吩咐他一个随从道,“你去把东西拿来。”

    人们都不知道他要拿什么东西,不大一会儿,随从拿来了一副牦牛皮的马甲,思晴一看脸色就变了。

    那马甲她太熟悉了!只是现在看来,这副马甲已经被水泡过,连牛皮上边那层自然的光泽都被水泡掉了,整副皮甲看起来僵硬得很,失去了柔软的质地。

    李弥道,“我在来西州的路上就碰到了几个人,他们是从鄂州来的,皮甲就是从他们的手里买下来的。我听他们说了汉江上的一件事,有艘南下的大船在荆州段撞崖沉江,人一个都没有救上来……那里水流湍急,人一下去根本就没法救。”

    崔氏准笑着道,“李大人,你可真是有先见之明!你怎么就知道要把这副马甲带到西州来?你怎么知道西州有这样的马甲?”

    她已经明白了,自己在当阳县酒馆里与李弥的那番话是白说了!她难过,不肯相信这个结果,事情哪能会有这样巧呢就让李弥碰到。

    李弥道,“崔夫人差矣,我是看这副马甲做得精巧,知道高总牧监是有护牧队的,想着拿回来让他借鉴一下皮甲的做法。这对于牧场是有好处的,李弥焉能不做?我是看到护牧队的皮甲款式与这一副一模一样,这才起的疑心。”

    他说,我若是一开始就知道这些,哪里会隐瞒到这时?

    思晴先是捂着脸跑出去了。随后高峻的那些如夫人们一涌而出。她们是相信思晴的判断的。她与高大人在西域这么久,难道还会看错?很快就有隐约的哭声从二楼上传了出来。

    高审行大惊失色,他虽然一直看高峻不顺眼,但是高峻能有这样大的成就,升迁得这样快,怎么不都是高府的荣耀?他看到崔氏的眼睛里转出泪花儿,自己也不由得一阵气短。

    倒是别驾李大人劝解道,“列位何必如此悲伤,一副马甲而已,本官绝不相信高峻会有不测,不信走着瞧。”

    崔氏忙问别驾因何有这样的断言,李别驾也是强打精神,满不在乎地说道,“我曾专门请高人给我女儿算过,那人说她富泽深厚,从一而终,百年白首……”说罢有些踉跄地起身,要去楼上劝解一下女儿。

    崔氏也想起了女儿,她随着别驾也去了二楼上。下边的众人不欢而散。周谯对最后离开的刘武道,“刘大人……”

    别驾和崔夫人上去的时候,二楼上的女子们已经抱头哭了多时,她们不敢大声,互相的手紧紧的揪住在一起,她们从思晴的表现上已经明白了全部,高大人已经回不来了。李婉清手里拿着把剪子,哽咽着道,“姐妹们,我先走一步。”

    李袭誉喝喊着一步抢上,斥责道,“胡闹,一副马甲而已,我刚刚吹完你和高峻要‘百年白首’,你就要寻短见,不怕高峻回来了瞧不见?”

    李婉清道,“爹,让我怎么不相信!女儿现在追去了,也许还能在茫茫冥州找到他们!”众女子听了又是一阵控制不住的难过。

    崔氏道,“亲家翁,如今就你是个心里没有乱了方寸的,给个主意吧!”

    别驾道,“谁都别哭,事情哪到哪儿?周谯回来都没说准话,”别驾知道这些人都在看着思晴,便对她道,“丫头,你是与高峻去过战场的,那里的凶险你没经历过?高峻可是这么容易交待的人?”

    思晴虽然心里转不过弯儿来,但别驾的话她听懂了,说道,“伯父,是我不好……一条汉江怎么会阻住他!在西边十倍于我们的敌人都让我们打得一个不剩。”

    别驾道,“对哇,就算真有沉船,人不会不见个尸首的,我们哪能如此禁不得事,焉知这不是别有用心的人耍的计策!”崔氏听罢,猛然一惊,深感别驾的话有理,这个消息若不是从李弥的嘴里讲出来,她再信也不迟。

    李袭誉也是瞪着眼睛愣说,他哪知道什么人的计策,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看到人们终于情绪稳定,又好言安慰了一阵子,他才慢慢地下楼来。到了自己的屋子里关了门,他感到身上乏累得连眼皮都抬不起来。(未完待续。)
………………………………

第440章 两害相权

    半夜时,谢金莲要照看甜甜,早一步离开众人到了自己的屋子。她刚刚把灯掌上,就听着靠着西院刘武家的那扇窗子上有动静。她安顿了甜甜趴在西窗上往外看。

    她看到刘武和刘采霞二人站在自家的院子里,刘武正弯腰拣起一块小石子,要再往这边二楼的窗子上掷。刘武看到高大人家二楼窗子上出现了谢金莲一人的身影,就把扬起来的手放下,打着手势叫谢金莲下去。

    谢金莲不知何事,纳闷儿那一屋中有好多人,灯也亮着,刘武为什么偏偏往这里掷东西?她知道一定是有些机密,于是悄悄关了门,也不与众人讲,在院门口见到了婆子出来,就示意婆子不得张扬。

    时值半夜,街上也没什么人看到她,谢金莲出院子一拐到了刘武家。在屋里,她看到不止是刘武和刘采霞,还有周谯。

    等她再从刘武家里走出来时,脚步就变得轻快起来。甚至在迈步上到自家二楼时,谢金莲控制不住地两脚蹦了一下,这才一把推开了门。

    崔氏、思晴、李婉清、崔嫣、丽容还在一个屋子里。她们看到谢金莲满面春风地进来,并且马上关严了房门,不知道她要说什么。

    周谯在刘武家里向谢金莲报告了高峻三人平安的消息。按着高峻的叮嘱,别驾李袭誉、谢金莲她们姐妹之间不必隐瞒。如果崔氏在人前帮着高峻和柳玉如说话,那么崔氏也可以知道这个消息。除此之外,连高审行都在不告之列。

    谢金莲也有心奚落一下李婉清,“妹妹,幸亏你对自己下手慢了些些,不然到了那边找不到他们,你就是再哭也回不来了!”李婉清不好意思地笑了。

    崔氏听了谢金莲的话由衷地替女儿高兴,自己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她知道高峻这么做,绝大部分的原因是与李弥有关的。

    这么说高峻已经注意到李弥了,如此崔氏坚信,如果李弥让他盯上了,李弥不动则罢,再要想使鬼的话,高峻一定会让李弥输得连一条裤衩都不剩。

    她们得知高峻眼下正与江夏王爷在一起,为着皇帝造船的大事而操劳着。崔氏问,“他说没说玉如和莺莺两人怎么样?”

    谢金莲道,“只说她们都好,别的没说。”崔氏听了,心再放下来大半。崔嫣也有心情嘀咕道,“这是肯定的了!高大人没有事,姐姐怎么会有危险呢?”

    于是众人又低声地、七嘴八舌地表示这不公平,她们两个在外面快乐,让这些人在家里提心吊胆。

    李弥从周谯一回来就在观察着高长史一家人的反应。他看到第二天原西州别驾李袭誉就忙着打点着行襄,说要去凉州上任。心说终于树倒猢狲散了。

    李袭誉对高审行说,“老夫去了凉州,最不放心的就是婉清,我打算带着她去凉州,一路上再开导一二,等情绪稳定了再放她回来。”

    高审行暗道,不回来也没有人追了!倒是崔氏提议道,“亲家翁,你和婉清爷两个千里赴任我不大放心,就让周谯带着几个护牧队,护送你们去,然后婉清什么时候要回来,再由他们护送回来。”

    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这些女子们悲悲切切地,一直把婉清父女送上了村头大路。本来一件别驾高升的大喜事,让她们表演得生离死别一般。

    随后,长史李弥也心满意足地说要返回长安复命。临走时他向高审行要高白。高审行有些迟疑,他是知道这里面的厉害关系。但是现在高府因为高峻的下落不明,好像整体力量一下子被抽去了许多,拒绝的底气也不大充足。

    崔氏说,“不可,菊儿是我的帖身侍女,我是喜欢她才把她给了高白,你不能把我的心腹带去,要去高白自已可以随李长史去。”

    崔氏想过了,如果高峻、柳玉如、樊莺三人真的遇难了,她何苦把菊儿留在这里。这个丫头在关键时刻是敢卖些什么的。

    而只有她们知道高峻是无事的,李弥早晚也会知道。那么到了那个时候,菊儿掌握的高府的事情会让李弥凶恶上万倍。

    崔氏知道高白走了之后,留丫环一个人在牧场村晃荡,在菊儿与高审行之间杂事乱事一定少不了。但这些事情都是控制在高家内部,也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了。

    这样,王府长史李弥带着另投新主子的高白返回长安去了。

    丫环把崔氏恨了一遍,又不敢反驳,只得留了下来。

    才几天,高岷就从鄯州赶回来了,并非是他听到了高峻的什么消息,而是在鄯州,他被自己的妹妹高畅一顿好说。

    高畅对哥哥说,高峻这人哪里是你嫉妒的?现在他不在牧场,正该是做大哥的出力的时候,大哥你却跑到这里来躲着,让人怎么看你?你相信我,只要实心实意地跟他干,你的结局一定是错不了的,不然只有天知道。

    高岷不知道以前对高峻恨之入骨的妹妹,现在因何有这样大的转变。他联想到高峻和崔嫣兄妹走到一起的事情,知道高峻在这种事上是敢于下手的。他试探着问,“妹妹你这样替他说话,我猜你一定是和他有过一腿不然,说不过去。”

    高畅见也无外人,对高岷道,“不瞒你,在长安时待封气极了我,我都脱光了骑上去着”

    高岷道,“你一个大唐公主的女儿还真让我猜到了!”

    高畅急道,“你猜个屁,我哪看得上他!我就是看上他也不行呀!到现在我还在感激他没有趁人之危。你妹夫待封也怀疑过我们,那可是白纸黑字的有人写信污告。可待封为什么舍着死去阿拉山口助高峻?兄弟不在牧场,你正该是出力量的时候,还不快滚回去!”

    就这样,高岷回来了。

    他回来时才听说高峻可能遇险,此时这个消息让高岷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他也不多说什么,立刻去找刘武商量牧场中的大事。高审行见了,心里踏实下来,高岷回来的正是时候。

    高代总牧监发现刘武处置牧草收购的事情井井有条的,在好些事情上要比自已高明。也难怪刘武会受到高峻的飞速提拨,从一个小小的下牧牧丞直到现在的中牧副牧监。

    针对村中的流言,高峻的意思是要找高峪商量一下,让高峪拿个高姿态,尤其是在牧草定等和价格上莫出头,吃亏也得吃些。这种事情是最容易让人嚼舌根子的,弄不好就是高家把持与牧事相关的产业,损害公家利益。

    但是刘武说,“大人这不大妥当,高峪那里对牧场出过的力下官是看在眼里的,我们不能让流言捆住了手脚,让人寒心的事情做不得。”

    “那么,刘大人你说该怎么办?”

    刘武说,“下官苦想了一夜,总算有了个办法要请高大人定夺。这个法子公平,不论是谁都说不出什么来,到时只能凭着草的质量拿钱。”未完待续。
………………………………

第441章 稳赚不赔

    雅州刺史李道珏为什么宁可输财也不承揽造船的差事,除了没那个筹划的能力之外,这也确实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一是工期,误了的话罪过就大了,二是质量,只赶工期的话,万一哪艘大船的质量出了问题罪过更大。

    这可是皇帝为着再征高丽而准备的,一艘大船几百将士,一到海里船漏了,不打自乱,造船的人还能有好?

    另外,这么多人一起参与的大工程,料想不到的事情层出不穷。尤其是财政上的预计花费总会超支的时候居多,赔钱的事情怎么好张罗?

    江夏王面临的困难几样都占全了。他陪着皇帝出征刚刚回来,谁知道鄂州的进度会这样慢?但是谁让自己是宗室呢?他又是做大哥的,李道珏小弟可以谈条件不干,自己却是不能。但是他的压力没有人体会得到,皇命如山,万一如期完不了,至少是一脱层皮的。

    与高峻的不期而遇让他的心放下了一半,他知道高峻是有些道道的,他只有全力支持才有希望按期完成陛下交办的大事。

    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对的,高峻第一个主意就把进度大大提前了,沿汉江的十几座船坞框架才半个月就矗立起来,沔州和鄂州同时开建,那么就是二十几座船坞,不必等到月底前就建成了。

    按着高峻的算计,只要船坞一起,按着一座船坞每月一条船的进度,不急不慌稳打细敲,明年三月前数量、质量都没问题。

    更主要的是,造船的费用先降了一大块,江、汉之上四州所伐的木材已经源源不断顺江而下了,而运送木料的船却一艘未用,这趟原来看着赔本儿的买卖竟然还有了盈利的可能。有一次高峻陪着江夏王在府中喝酒,喝到了高兴处,高峻道:

    “王爷,这不算完,我们一定要赚钱的,不然你堂堂一位王爷大驾坐镇在这里,不赔不赚都会让人笑话!”

    李道宗说,“高都监,你可说话算话,但是偷工减料的事情不能干。赚了的话本王拿一半给你们。”

    高峻道,“我不要,只要给我这两位夫人就可以了。”王爷连忙问计。

    柳玉如说,沔州市面上的仙纹绫、大枣、红蓝、紫草都是此地独有的物产,眼下这个季节沔州都压了市,价格低得很呢。运木材用不到那些船了,何不把这些船利用起来,王爷叫人低价收上来,往长江下游去卖,一转手估计就是六七分的利,王爷你手里的闲船还少么?

    樊莺道,我和柳姐姐这些天一直在逛,可不是闲逛。鄂州的赀布质地那样好,做军衣是没得说的。柳姐姐说,既然还要再征高丽,王爷为什么不去和皇帝说说,由王爷负责提供赀布?我们赚个南北的差价不算黑商吧?

    柳玉如说,“王爷,我们可不是只顾自己赚银子,此举能成的话,沔、鄂两州那些劳累了一年的民众、枣农、织户们会怎么感谢王爷呢?”

    江夏王听罢,郑重起身冲着柳玉如和樊莺施礼道,“本王简直茅塞顿开!有你们这样的女军师,难怪高大人会成竹在胸!”柳玉如和樊莺不敢当王爷的礼,笑着从座上跳开。

    江夏王忽然看到了樊莺腰间的那把缠莺剑,奇怪地问道,“此剑”

    高峻道,王爷,此剑是李弥大人相赠,只因为剑名“缠莺”,我小夫人名莺,见之甚喜,李大人就送给我们了。

    王爷叹道,“此剑正是皇帝陛下因我平定突厥有功才赐给我的,是价值连城的宝物,比你那把乌刀也差不到哪里。李弥视之如命,这可是连命都交给你们了。”

    高峻问道,“这样的东西,又是皇帝所赐,王爷因何转送李大人呢?”

    江夏王道,“李弥自十几岁上便跟随着我南征北战,几次负伤。那年在灵州战场上,本王中箭落马被敌将丛丛围困,是他舍死冲进来救了本王一命。我把这剑给他,实是报恩。”

    柳玉如问,“王爷,李大人倒是个可敬之人了!”

    江夏王,“本王有些事情并不了解他。比如他年过四十,却一直不娶。本王劝他多次他都不为所动,谁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只是这个人爱钻牛角尖,常常笑着笑着就悲伤起来,连本王都猜不透他的心思。不过依本王对他的了解,此人在大是大非的事情上是不糊涂的。”

    高峻问,“从何而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