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之绝版马官-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抹平了。
万事只图心安。
樊莺和崔嫣立刻把这件事装作轻描淡写地与苏氏一说,又不能太郑重其事,这是两个善解人意的美妙女子。崔嫣对苏氏说,“姐姐,你看眼下这个情形……雅州乱糟糟的……不如随我们去西州,没事也好与你说说话。”
苏氏拿出一只布包裹,打开后里面是高峻、柳玉如、樊莺上次在黔州给他们留的金银。料理李承乾的后事花去了一些,还剩下了不少。苏氏说,“那么我就不拿它们了,我们在路上花吧。”
从樊莺身上记忆犹新的香味,高别驾身边从不离手的、不反一点光的乌刀,以及两个人的身量个头上,苏氏早就知道了那一晚出现在自己和李承乾屋中的人是谁了。
为了再确认一下,苏氏甚至还假想着这两个人穿了黑衣、蒙了面,一起站在不掌灯的屋子里的样子,映现他们无声地在一起纠缠、推搡的场景。她更确信无疑。
她不知道是什么事情、什么原因让高别驾做出那样的事情,但是总出不了恩怨情仇,而且大半是与李承乾有关的、而不是与自己。
她曾经被这个人像狂风一样吹去了身上所有的遮掩,赤条条地呈现在他面前。但是她仍然不会因这一件事情,便认为高别驾是个不光明的人。事实上通过自己的观察也看不出他是这样的人,再说李承乾已经不在了。
雅州的事情已了,高别驾无意于再等一等正在筹备中的、日期已经临近的黑达与翟志宁的婚礼,他对这二人说,“有什么事,还可快马到西州相见。”
于是正月底时,西州别驾高峻、三夫人樊莺、五夫人崔嫣、李道珏所说的“八夫人苏氏”、鲁小余、孙伙长、高白、雪莲、一百名天山牧护牧队、二百匹潘若水都督送的马、三辆满载了各式美酒的大车,在“大唐天山牧”大旗的引领下,浩浩荡荡向着西州进发。
李道珏与两位王妃、雅州司马汪衡、天威军司马黑达、王府护卫队长翟志宁、二十名留在雅州助力的护牧队,一齐到雅州往北的官道上相送。
李道珏的两只眼窝还有些发青,左眼窝是樊莺揍的、右眼窝是高别驾揍的,但是眼睛里却有些湿润。离别之时,李道珏拉了高峻的手难舍难分,声言一定会找个时间带两位夫人去一趟西州。
是西州高别驾的到来,让李道走在了现在这样一条大路上。他能够晋为雅州郡王,那是长安皇兄对他的认可,而家中汪、李两位夫人和和睦睦,也多亏了这位舅子。
待西州的这些人马渐行渐远,消失在远处大道的尽头,送行的人们不论男女、不论身份高低,才发现彼此都落泪了,尤其是那些跟随高峻转战各地的护牧队们,更是毫不掩饰内心的伤感。
剑南道自造船诏下达后所出的、所有的乱象,几乎演变到了由陕州与峡内发兵镇压的地步,被西州这位只身而来的年轻别驾近乎完美地平息下去了。
剑南道的军政更为精干、理顺,州县县民的租、庸压力顿减,民声和顺,南南北北喜迎贞观十九年的到来。
(未完待续。)
………………………………
第578章 一只顶针
在成都府外的官道上,剑南道都督潘若水率领大小官员迎候西州别驾。『天 籁小说他们到此时才一睹传说中美如天人的别驾三夫人,果然是见所未见。除此之外,那位怀抱着瑟琶骑在马上的五夫人也令人耳目一新。
潘若水在这次事件中没有受到牵连,仍然官居原职,他认为这位西州来的钦差一定是说了好话的。他极力请西州别驾到成都府小住几日,好让他尽尽地主之谊,被高峻婉言谢绝了。
高峻接到了柳玉如催促回家的信后,哪里有闲心在成都府再逗留呢。不过他想,也许剑南道有一位越来越强势的李道珏,潘若水的存在就是最合适的。
十天后,高峻这些人抵达了鄯州。
提前就有护牧队快马报信,鄯州果毅都尉郭待封大老远地迎出来。高峻带人去西域的时候,郭待诏和郭待封兄弟两个都去阿拉山口助阵,此时二人再一次相见,距离那时已经过去了五个月了。
知道大姐高畅生了个男娃,高峻一见面就向郭待封道贺得子之喜。樊莺和崔嫣两人也催着快快进城,好去看一看郭家的小公子。郭待封说,“正为他愁呢!”
进了鄯州城、到了府中,郭待封连忙吩咐摆下酒宴款待兄弟,而樊莺、崔嫣、苏氏、雪莲等人一头扎到了郭夫人的内室里去看孩子。
郭待封与高峻一边喝着从李道珏那里带来的美酒,一边说了雅州的事情。随后郭待封说起了自己新得的这个宝贝儿子,他愁眉不展地说,哪儿都好,就是没有母奶。
偏偏请了几个奶妈,这小子就是不吃。西州拉来的那头奶牛,一直就像个姑奶奶一样供着,孩子也不吃牛奶。自生下来七八天了,每天一直就是打些面糊糊喂着,孩子都瘦得不用说了。
高峻道,“这小子倒是很有个性……我大姐不会这么不中用吧,能生儿子倒没有奶了,这是怎么说的?”
郭待封与高峻也不见外,也是让家里这件事逼到了没有法子。他对高峻道,“奶倒有的是,就是吃不上啊。”
自从现这件事情之后,郭待封与高畅两人一直愁眉不展。你说这件事情又能和谁说呢?请郎中来,郎中说我可以开副药,不论催奶还是止奶都有法子,但是夫人有奶出不来我就没法子可想了。
高畅那两只奶包都要胀破了,痛得不能再忍,恨不得用鞋底子去打破才好。但是孩子用嘴去嘬,却什么都嘬不出来。郎中不用看,就说,郭夫人这是没有奶眼,奶出不来,我也无法好想。
郭待封西州父亲那里也不好说起,母亲早就没有了。郭待封只是写了一封信回去给大哥郭待诏,让大嫂过来看一看,算着日子也快到了。
不久,樊莺和崔嫣就从内室出来了,这些人流着眼泪说,孩子饿得嘴都起了干皮,与别人家胖胖乎乎的婴儿没法子比,一直在哭,太可怜了!大姐也在哭,更可怜。崔嫣说,孩子只是一个饿,可是大姐却是心疼而且没法子。
一直到晚上,府外来了车驾,是郭待诏的夫人到了,随着下来的还有一人,高峻、樊莺、崔嫣一看,是家里做饭的婆子。崔嫣一见喜道,“妈妈一来,估计准有法子了!”
原来是待诏夫人从牧场村路过,先去高峻家里见过了柳玉如。柳玉如一听也很着急,但是家里这些乱事情不能她再走了,而且去了鄯州自己也没法子。谁知婆子一听大概,就说,我有办法。
于是,柳玉如就让她跟着郭待诏的夫人一起到鄯州来了。
众人此时也顾不得寒暄,先把人请进去。婆子进去一看,不大一会儿就出来了。她对郭待封等人说道,“法子倒有,不过就是个心狠。”
郭待待连忙问计,婆子道,“郭夫人这种情形两百个人里总能遇到一个,”她从怀里掏出一只女子们做针线用的顶针,交给郭待封道,“把它套到夫人胸前,你就死命地用嘴去嘬吧,除此别无他法。”
这只顶针极普通不过,铜制的一环子,五分来宽,外表面上密布着麻坑,用时一般戴在握针的那只手的中指或无名指上,往布料里顶针尾时省力、手不疼,是女工中常用的。
郭待封拿了顶针进去,屋外的人伸着耳朵等着大功告成,但是郭待封在里面鼓捣了半晌,除了高畅的惨叫之外没有任何的进展,偏偏孩子还声嘶力竭地大哭起来。
郭待封满头大汗,额头上鼓起一只大包出来――是高畅不堪折磨打的。
他愁眉不展,看到了高峻,“兄弟,我心不够狠,她一叫就泄劲了。可是这事让别人干我心不甘……孩子的命要紧,你去试试!”高峻不好拒绝,他想了想,对郭待封道,“我去也行,你陪我去,好有个见证。”
郭待封连忙答应。高峻又道,你把我眼睛蒙上,这样你心里可能舒服一点,再说嘬那东西也不用眼睛。郭待封也答应,当时用布蒙了高峻的眼睛,由郭待封牵进去。众人都在外边等着。
高峻被郭待封领进去,孩子的哭声就止了。只听高畅在床上有气无力地说,“兄弟,你可来了,待封这个死货不中用,姐姐和你侄子的小命就看你了!”
高峻像个盲人似在,平伸了两手在身前划拉着,“没事没事,这种事我最在行了,不行也得行,保证嘴到病除。”他感觉高畅在床上伸出手来拉他过去,郭待封连忙把那只顶针塞到高峻的手里。
樊莺、崔嫣、雪莲、苏氏、婆子等人挤到门外帘子后头,只听高峻说,“哇!二哥你真下作,有这样好的东西还管我要什么奶牛。”
听不到郭待封言语,倒是高畅说,“没心情听你开玩笑,快些。”
听高峻又说,“要不是为着侄子,我才不干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估计着不要二哥、就是侄子将来也会怪我不知礼让……”
崔嫣在外头听了一阵,有好一阵子听不到高畅大姐苦不堪言的动静,心说这是在干什么呢?刚想到这里,就听着高畅痛不欲生地一声惨叫,婆子在身后说,“成了!”
随后听到屋里“啪”地一下有一只碗打碎在地下,“咚”的一声有人跌坐,孩子哭了起来。高峻叫着,“不干了,不干了,狗咬吕洞宾!!”
门帘一挑,樊莺等人看到高峻已经扯了蒙在眼上的布带子,额头上淌着血就要气呼呼地出来,但是被郭待封一把再拉进去了。听高畅有些歉意地道,“兄弟,姐姐长这么大谁敢给我这样的罪受……你大人不记小人过……再来这边,这边真是舒服多了!”
高峻不满地嘀嘀咕咕,“你不找根本,要打也该打郭二哥……”话音未落。随后就听高畅又是痛不欲生的一次喊叫,“你这个混蛋,怎么不像上次似的先给些准备!”
随即,孩子的嘴里含上了东西,似乎在不住地吞咽也不撒嘴,哭声也听不见了。
郭待封搀了还蒙着眼睛的高别驾从屋里出来,脸上喜滋滋的,对众人道,“这下子全好了!”高畅在屋里道,“好好给兄弟擦擦血,上些药吧。”声音已经恢复了平常。
樊莺、崔嫣连忙上去,帮着解了高峻眼上的黑布,现他的额头上有血,但口子却不大,原来是被高畅随手拿一只碗砸的。总算大事解决了,她们虽然心疼,也不好说什么。(未完待续。)
………………………………
第579章 高峻辨琴
郭待封心里惦记的事情得到了解决,再与高峻喝酒时就放开了,两个人谈天说地,酒喝得很凶,最后又落到了今天这件事情上来。
郭待封说,兄弟,不怪你大姐总夸你,为什么我就下不去口呢?高峻道,“不是我的我当然下得去口……不过这就像你帮我助守阿拉山口,明知身后再也没有援兵,还不得把命豁出去!”
兄弟二人一直喝到了后半夜,高别驾才被人搀扶着回到了客房。樊莺早就睡熟了,崔嫣还没睡,她感觉高峻晃晃悠悠地爬上来往自己身边一倒,然后一只手就摸索到她胸前来,嘴里嘟哝道,“狗咬吕洞宾……”
崔嫣自从到了雅州,高峻就一直在忙,两人在一起的时候都少。
但是在从雅州返回时,包括被打得两眼乌青的李道珏在内,有那么多的人依依不舍地相送,又让崔嫣体会到,高峻在雅州这段经历一定会让许多人难忘。
看着这个已经睡熟的男人,崔嫣觉着他干正事的时候心无旁骛,又很有办法。而像今天他处理高畅大姐这件事,给她留下的印象又与以往有些不同。
第二天众人告辞,只有郭待诏夫人留下。两天后,高别驾一行到了凉州。五个月不见,甜甜的个子又长高了,见了高峻这些人很亲热,高峻问她想不想回西州去,可是她舍不得两只绵羊羔。
他们只在凉州停留了半天,把从雅州李道珏那里拉来的好酒给李袭誉、孟老汉放下一车,就再起程。
出玉门关的时候,高峻派出快马先回西州送信。高白思家心切,自告奋勇一同先行,只让雪莲和后边大队人马慢走。
因为有苏氏和雪莲随行的原因,崔嫣就不必一直骑马,有时骑累了,就坐到苏氏的马车里去与她聊天。崔嫣发现,这位苏姐姐读的书似乎一点不比自己少,崔嫣随口说出来的典故她都知道,答对也很得体。
崔嫣还知道了苏氏的确切身世。
苏氏的出身也可算得上显赫,她的曾祖是北周新兴公主的驸马、隋朝尚书右仆射苏威,祖父是大隋朝鸿胪卿苏夔,父亲是台州刺史苏亶,现在还在任。
崔嫣问,那么李承乾流放后,姐姐的父亲就没去黔州看望过你吗?明面上不方便,但是私下里总该派个人去看看你吧?
苏氏苦笑了一下,对崔嫣道,“没有旨意,像父亲那样的高官,哪里敢去私自看我,多少人避之唯恐不及呢!”
她说,“我的叔父苏勖,正是魏王李泰府中的司马……自从承乾出事之后,他们兄弟恐怕早忘记了我是谁了!”
说着,苏氏竟然一点都不停滞地念出一篇诏文来:秘书丞苏亶长女,门袭轩冕,家传义方,柔顺表质,幽闲成性,可皇太子妃,所司备礼册命……她苦笑着对崔嫣说,“妹妹,谁想的到这样的溢美之辞曾经是说我呢?!”
苏氏念的是册封皇太子妃的诏书。
红尘滚滚、名利烟云,兴亡倏忽、福祸无凭。
崔嫣无语,在雅州的时候,高峻就已经把李承乾和李泰这对亲兄弟的事情讲给她听了。李承乾与李泰是这样一种势同水火的关系,而苏氏和她的叔父却分处两边,想一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苏氏的父辈们为着避嫌,怎么会去看一个随同废太子外徙的罪妇呢?想到此,崔嫣不禁吓了一跳——连她父亲都不敢看一眼的苏氏,如今却被高峻给拉到西州来了!
崔嫣不知道高峻想没想过这个问题,不过,依着她对高峻的了解,他多半是没有想过这么多。在这类事情上他总是人随心走,从来不瞻前顾后。
想一想当初高峻顶着压力,强行从长安的道观里把自己拉去了西州,一般人谁敢做这种事?再怎么说她与高峻也顶着兄妹之名,这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啊!
她想,高峻接了过去的太子妃去西州这件事,要比自己身上发生的事严重得多。她和樊莺都知道他是为着苏氏着想,但是别人会怎么认为?此事万一传出去,会不会给峻带来什么不利的影响呢?
她为这个一闪而现的念头惊到了,抬眼去看苏氏。
也许是过去的经历给苏氏带来过意想不到的沉重打击,眼前这个比柳姐姐只小一岁的女子,原本美丽的容颜像是盖上了一层灰尘,眼角已经出现了轻微的细纹,看起来倒像是比柳姐姐还大了十岁。
崔嫣更不相信高峻把苏氏带过来是出于别的目的了。
她斟酌着,对苏氏道,“姐姐,到了西州你就得把以前的身份忘掉,对任何人都不能说起啊!你知道这里面的紧要!”
苏氏何等聪明,当时便明白了。她对崔嫣道,“唉,这世上除了高别驾和你们姐妹,还有谁关心我的身世!不过这件事我自然是知道的,别说是身世了,就是这个‘苏’字,我便弃了也不可惜!”
崔嫣笑了,说,“那就不必了,姓苏的也不止你一个!”
高峻和樊莺在车外骑着马,忽听车内有瑟琶声响起来,高峻与樊莺打赌道,“这一定不是崔嫣弹的。”樊莺不信,掀了车帘去看,发现瑟琶正抱在苏氏的怀里。
高峻道,“这一曲弹得中规中矩,也没什么毛病。但沧桑中满是谨慎,全不似崔嫣弹的,活泼倾情、直贯入心。”
车内人听不到高别驾对琴声的评价,但是樊莺就十分的钦佩,想不到师兄从来不摸琵琶,却猜得这样准确。
她有了些醋意,在马上低声问道,“师兄……是不是这些人里面就是我拙手笨脚,不会作诗,琴也不会弹……”
高峻用只有两人才听得清的话对她道,“你多虑了,我到现在不消说一重天还没走出去,连西州都大远呢!”
樊莺想起来在黔州时,师兄对自己说过“十重天”的话,那晚她问高峻喜欢她到不到得了天边那样深远,高峻说让她先找到第十重天。
樊莺彻底放了心,催马追上去,挥手在炭火的身上抽了一鞭子,“叫你不快一点。”炭火和高峻都有些不清不楚,一下子往前边驰去了。
牧场新村。往雅州的家信送走之后,二十几天过去了,柳玉如一直没等来回音。她不好表现得太焦虑,只是自己胡思乱想,高峻是不是在雅州真的遇上了难事,被缠住了?(未完待续。)
………………………………
第580章 西州大势
昨天,谢大嫂到妹妹家里来坐了一会儿。』』『天籁小说ww『眼下桑林中没事,她是来闲聊的。柳玉如只是从她的话里听到一句,说谢广刚刚从西州的牛马肉分号回来。然后又说了一句,西州郭都督正在调派人马。
柳玉如不知道郭都督又有什么军事行动,她甚至猜测到,是不是高峻在雅州的麻烦惹大了,又要从西州调兵?而谢大嫂语焉不详,让她心心惦惦的。反正也是无事,午饭后,柳玉如便拉了谢金莲和丽容,要到谢广家再打听打听。
在旧村高白家的大门口,高审行在大门内往外探了一下身子又缩回去了。中午时高审行就没有回新村家里吃饭,想不到是在菊儿这里。她们假装没有看到,一拐就到了谢大哥家。
谢广如今已经再不是那个为着五个铜钱使浑耍赖的人了,如今兜儿里有了钱,又常期往来于北边大漠与西州各县之间,经历的人与事多了,见识也水涨船高。
听了柳玉如的话,谢广说,西州正在调动人马不假,但是要说去支援妹夫却不大可能。且不说妹夫绝不会沦落到请求援兵的地步,西州这个地方只能是内地过来支援,怎么能反过来往内地调兵?
柳玉如等人就放了些心,又问,“那么郭叔叔要在哪个方向用兵呢?”
这个谢广就说不好了,他安慰了柳玉如、谢金莲、丽容三个,让她们安心在家,“妹夫一定会没有事的,放心好了。”
西州郭都督确实是在调兵,为的是焉耆以西六百里的龟兹国。郭孝恪认为,龟兹在西州眼皮子底下的所作所为不能再容忍了,这会带来连锁反应。
随着西、东两突。厥的衰微,来自北方的威胁越来越微不足道。贞观皇帝有意对塔里木盆地的诸绿洲地方政权建立大唐的宗主权。
这些绿洲对大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丝绸之路”就通过这里。葱岭以西的波斯、东罗马帝国的商人通过这条路到达长安。因此,对这条路的控制是大唐帝国政策的一个主要目的。
头一个归入唐朝的大绿洲,是最靠近玉门关的、温暖而富饶的高昌,就是现在的西州。它受到的中土文化影响比其它绿洲更多。自汉、晋以来,高昌国由其汉人祖先麴氏王朝统治。
隋代和唐高祖时期,高昌处于西。突。厥的统治下,但贞观四年随着叶护可汗之死,失去倚重的高昌王麴文泰和他的王后一同到唐朝,受到了盛情接待。
可是麴文泰回国几年后,却开始封闭丝路。
这是由于塔里木盆地生了一个深刻的形势变化。
贞观十年,阿史那社尔决心到长安作唐朝的将军。自贞观十二年以来,阿史那社尔在高昌的统治地位被西。突。厥东部联盟的领都6可汗所取代。由于都6的支持,高昌王麴文泰才敢于藐视大唐。从西方带着货物前往长安的商人不能继续前进,高昌以西各国给大唐的贡礼也被麴文泰截留了。
由于这些困难,贞观十二年皇帝准许高昌西南的另一个绿洲小国焉耆另开一条横越沙漠的南路。
麴文泰于是联合西。突。厥攻击焉耆和另一个绿洲小国伊吾。伊吾位于高昌之东,为通往长安的必经之路,受到攻击的理由是伊吾对西。突。厥的态度转冷,而转向于效忠大唐。
贞观皇帝接到伊吾的求援信,当即命令麴文泰作为一个藩臣亲自来朝,但麴文泰置之不理。贞观十二年阴历十二月,皇帝命侯君集率军远征高昌。
起初麴文泰认为,唐军跨越这么广大的沙漠地带远征他的王国是件可笑的事情,但他没有料到侯君集的坚毅精神、和彪悍的战力。当他听到唐军已快逼近时,据说是因为极度的惊恐而死。
西。突。厥曾答应高昌,如果高昌遭到进攻就给予援助,于是便派出了一支援军。但这支援军在唐军到达时竟转头逃跑。贞观十四年阴历八月,麴文泰的儿子――新高昌王举国向侯君集投降。
皇帝决心把高昌并为大唐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把它当作一个蕃属。魏徵和褚遂良二人极力反对直接统治这个绿洲,因为它离长安太远,需要很多军队驻守,在征集戍兵和供应上都有困难。
魏徵坚决否认这个地方的归并能使大唐得到任何的实利。但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