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之绝版马官-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只想快快让他们走,省得一见他就想起他对侯将军落井下石的事来。

    县令正想看看,长安的高官亲自到他这个小县来送醋,是出于什么事,便看向长孙大人。长孙无忌看出来柳玉如的意思,他并不介意,以为她就是耍小妇人的性子。于是郑重说道,“传陛下口谕――”

    柳玉如三人连忙跪下,听长孙大人朗声说道,“我皇已亲征高丽,偶闻阁老所言,西州别驾高峻之夫人柳氏、身怀有孕,喜食醋,特赐陈醋一坛――”既然是送醋,总得有个合适的理由。

    “民女谢恩,只是民女早已自请出离别驾之家,不再是什么夫人,那么这醋……”

    县令慌忙代答道,“总之这坛醋是陛下赐与你的,就得收下。再说金口玉言,陛下说的明白、那你就仍是西州别驾夫人。”

    樊莺问道,“长孙大人,是不是这个意思呢?”

    堂堂的尚书仆射、赵国公怎么能当众女子说谎,他点头道,“县令大人说的极是,陛下才不管柳夫人出不出门,既然旨意是这么说的,那以前什么自出书都不算数,你还是别驾夫人。”

    “可民女还是侯府罪妇,刑期未满而远离徙地,我不会连累我家峻的……”

    她这句话出口,明明带有语病:既然自请出门,怎么还“我家峻”,只是她没意识到罢了。长孙大人却听出她话中的矛盾,但他看出这位柳夫人在别驾家里像是任性惯了的,就不点破,怕她再恼起来。只是说道:

    “本官早已请示过陛下,并亲自去刑部勾销了柳夫人的案底。夫人放心罢,你早已不是什么徙徒了,除了只有西州别驾夫人一个身份。”

    这倒是柳玉如没有想到的,心说长孙无忌根本不必拿这话诳自己。她一阵高兴,这么说皇帝都知道了此事,那多半是不会再有事了。

    长孙大人历经官场几十年,怎么会看不出柳玉如脸上的细微变化,她一定是也有些感激自己在此事中所出之力。当下再劝道,“呃……柳夫人,你的事情在大唐来说就算个特例,还不是高别驾深得陛下倚重……但苏氏之事,就不大好再拂了陛下美意。”

    按着投桃报李,你总该同意了吧?

    县令大人听得一头雾水,也不敢问。只听柳玉如道,“既然是陛下美意,玉如说什么都是抗旨……我不开口便是,长孙大人自去西州传旨罢。想来峻总不会抗旨,大人莫再问我。”

    长孙大人再碰个软钉子,暗想,你嘴上不抗旨,却说开口不好,不就是明明白白告诉我,你仍不同意么?他想起来房玄龄的夫人醋意名遍长安,真是后继有人!想不到这位柳夫人醋意更大。

    房夫人只是拒绝了陛下送出的两位歌女,而这位柳夫人就连太子妃也敢拦着,真是醋海翻波了!

    但他又不明白,为何高峻家里大小七位夫人,她怎么一点事都没有呢?要是人人进门她都闹上一场,也绝不会让高峻收罗这么多。

    此时,院外程大公子已经领着手下,兜了一包沉甸甸的东西返回来。柳玉如也不动,自有谢金莲过去一一点清,正好如数,一个大钱都不差。她问道,“要不要给程公子写个字据?”

    程公子摇着手、一连声说不必了,长孙大人想起这件事,心中好笑。果然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门,想来那位高别驾也是不沾便宜就不舒服的人了!

    他对着程公子道,“如此两不相欠,你可去了。”程公子灰溜溜离开。

    长孙大人对柳玉如透了实底,却换不来她在苏氏一事上点个头,想想再呆下去也无趣,便吩咐说要走。

    高尧求道,“长孙伯伯,就让我在这里陪三位嫂嫂如何,你回去后告诉我祖父。”

    长孙无忌佯嗔道,“不可,我带了你来,却丢你在这里,我怕阁老怪罪,你必须得走。”一路上行来,长孙大人早已对高尧有些喜爱,心中有了个打算。

    他有十二子,长子长孙冲,尚长乐公主,次子长孙涣,三子浚、四子淹……他们前边十一人都有婚配,只有十二子长孙润没合适的。

    他看高尧年纪不大,品貌、言辞样样不差,便有了想法。如果能因么子与高尧的亲事再拉一拉与高府的关系,那是再好不过。别的不说,高府的这位西州别驾年纪轻轻便如日中天,将来总会借力。

    高尧无法,嘟着嘴不大高兴,但不好不听,只好上车。长孙大人并不介意,总算一坛子醋平稳送到,而柳玉如多少在苏氏的态度上也有些松口,那就不算虚了此行。于是起身告辞。

    ……

    西州牧场村。

    高峻顺当地解决了浮图城的大事,有些出乎他的预料。以目前西州面临的局势,对浮图城打不如拉。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只拉不打,说不定浮图城还会捏起半拉脸、只不定说些什么条件。

    因而才和待诏商量,先**阿史那薄布父子,总要打得他疼了、才会拉得住。他曾对待诏说,“打要倾尽全力、打得狠才行。”

    因而他们兄弟这一发狠,一连两次连砍带烧,再加上阿史那薄布自己砍掉的,正好两千人。这也让阿史那薄布看清了形势,暗自庆幸没有与西州撕破了脸皮,西州一千人就是这样的战力,若是惹急了是什么后果!

    因而,当他提出来与天山牧合办牧场、得到郭孝恪当即的首肯之后,什么条件都忘了提,只是耐心等着长安的回复。

    长安的回复几乎全都同意了郭孝恪的建议,虽然自己出了不少人去干牧子、牧场官员都是高峻委派,但是在田地城官员的任命上,西州还是征求了阿史那薄布的意见,言外之意就是:田地城可以受西州和浮图城的双重管辖――已经不赖了!

    郭待诏大事已毕,带了夫人柳氏、一千骑兵回了西州。随后罗得刀就来了,郭孝恪已经得知高峻不日即要去山阳镇,他让罗得刀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浮图城这里刚刚稳定,而他和待诏都在操心龟兹方向。就不能再负责龙泉馆、田地城一线,高峻最好再等些日子离开,把局面稳一稳再说。

    高峻不好不答应,这是西州都督很明确的态度了,高峻是西州别驾,理应照办。

    而且大哥郭待诏从牧场村走时,又毫不客气地拉走了八十名护卫队、去充实西州的军力。那些被挑上的护牧队有官升、兵领了、离家也不远,简直人人踊跃。

    但是天山牧这边的力量显得弱了,原来三百之数被李道珏、郭待诏拉走一部分、总数只得二百了。这让高峻先前组建一支丝路巡察队伍的计划有了些影响。
………………………………

第666章 你给瞧瞧

    再者,罗得刀说,有樊莺、谢金莲两位夫人在身边陪着,而且山阳镇离着长安也不远,阁老岂会让柳夫人有事?

    高峻耐着性子停了下来,每日里想着从哪里再拉些人来训练。再加上五夫人崔嫣害口很厉害,他不好离开。婆子说,“高大人恭喜你了,我看崔嫣小姐的样子,必会给你生个儿子无疑。”

    高峻再问,“柳玉如估计也有喜了,不知会生什么。”

    婆子再说,“老婆子稳婆出身,不待她怀上、只看她日常走路的姿态便猜个大概!柳夫人必定也生儿子!”

    高峻来了兴致,瞧了另外那些人低声问婆子道,“烦妈妈再瞧一瞧她们走路姿态,看一看剩下的那些人会是什么?让我先高兴一下、有个准备,没事时先把名字想好。”

    婆子卖起的关子,“你别只空口问我,去忙你该忙的,要不然有人该不满意你了!”高峻听了扭头去忙他的。

    现在当务之急是,再把护牧队扩充到原来的规模,这是最低的限度。然后再要逐步扩充,除了护牧、还要护路,少了不行。第一步先恢复三百人、第二步四百、五百、六百。

    他先到了柳中牧场议事厅,高声喊道,“许多多!”没有人答应。有手下道,“高大人,许多多早被郭将军挑选走了!”高峻想起来,又要喊苏托儿,想起来也被郭大哥挑走了。

    这怎么行,护牧队几乎不成个编制了,他怎么走的开!许多多和苏托儿两个人是他千挑万选、并经过了多次的实战才锻炼出来的。他一个眼神、哼一声,这两个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只能从头再来了。高峻倒不是心疼这两个人,他们能被待诏挑上去从军,对西州的力量大有好处。只是他想,郭大哥太客气了,还能给他剩了二百人,已经不错了。

    他想起了鲁小余。这人年纪正好,又在军队上呆过,在雅州的海眼上,高峻已经瞧出他有些本事――谁能一宿不停地只凭了一根绳子弹上弹下、躲避大鱼的攻击?小余!他该叫鲁大鱼才合理。

    高峻庆幸没有过早地把鲁小余暴露出来,不然一个不给他剩。现在是时候了。只要稍加点拨、再带他出去历练两回,这个人在能力和忠诚方面不会次于许多多和苏托儿。

    高峻出了议事厅,也不带人、就想去苏氏那里叫鲁小余。人也出了牧场的北大门。高峻忽然想起了柳玉如说过的话,他是不宜独自往苏氏那里去的――不独自也不行。

    高大人改变了主意,又退了回来。一路上想起了滞留在山阳镇的柳玉如、樊莺、谢金莲,觉着从速地忙好了这里的事情才能去见她们,怎么能拘泥于这类小事!

    他转身又往回走了两步……再站下,崔嫣对他说的、柳玉如在长安时面对着褚遂良这样的高官、也坚决不同意苏氏进门的事,一下子跳入脑海。

    高峻不傻,与柳玉如早就心有灵犀。她不惜自请出门、硬抗着很明显是皇帝的谕旨也不点这个头,那就是不想他有一点点的把柄落入人手。天色已经很晚了,他返身回来,骑了炭回家。

    ……

    这次,大唐二征高丽没有从西州牧场征马,郭孝恪知道有一个原因是与蝴蝶琴有关的,皇帝八成是不想给西州这里带来什么不良影响。

    高峻用非常之法免除了郭孝恪一大心病,真有些大出他的意外。皇帝在他写去的奏章上一点改动都没有、全都同意了他的意见。看来西州这一步又走在了陛下的心里,因为皇帝下令再征高丽的时机说明了这一点――此时陛下对西边是放心的。

    有护牧队充实进来,西州军力无无疑又有增强。西有长子待诏、东边牧场中有高峻、而西州又有高岷新任的长史。一切的布局都深合都督之意。

    那么,那个私通龟兹的奸细……是在西州,还是在牧场村亦或交河县?交河那个小酒馆儿已经被端掉了,经过严刑审问,郭孝恪断定他绝不是蝴蝶琴涉及之人,他只是龟兹暗藏在西州的一只小卒。

    郭孝恪对高岷的表现也是非常满意的,与高峻相比,高岷更出众于文的一面,许多事情的处置都让郭孝恪认可――他的能力一点不次于高审行。

    他把蝴蝶琴一事与高岷说了说,让他抽空想想此事,总之一定要把这个奸细揪出来。高岷说,当时截下蝴蝶琴时,龟兹城那三个人的路引上只写着是到西州,苏伐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那么依小侄看,细作多半是在西州这里。

    只是高审行有些过于着急,急着把蝴蝶琴送去长安了。若是琴中密信在西州就被发现,那他们就会主动的多。

    他想过一个办法,与郭都督欲言又止。郭孝恪问他什么想法,高岷道,“要是把蝴蝶琴从长安太乐署暂借来,说不定我们假借了牧场征马,倒可以钓一下这个细作试试。”

    郭孝恪说不可,这不合规矩。除了高峻敢从皇帝那里抢琴,别人还是不要效仿的好。

    不过,高岷又出了个主意:为嘛不派个人去龟兹给苏伐送个信,只说上次送琴的人不小心,蝴蝶琴在半路上弄破了。等高总牧监的五夫人收到时,琴早已破损了。但是她十分喜爱,能否再索要一架,出钱买也可以。

    都督说,你看着办吧,不必找正式的信差,那样的话就太正式了。随便找个西去的客商、让他们顺便带过去,才显得漫不经心、也不致引人怀疑。

    高岷觉得有理,只是一封信的事情,他很快写好了给郭都督看,都督看了看,让人送走。待诏眼下正带了许多多、苏托儿在吕光馆驻扎,两边无事,正该好好琢磨琢磨这个隐藏的细作了。

    ……

    龟兹城。

    苏伐自从西州兵、天山牧护牧队离开之后,内心里也老实了几天,商道上的课税行为也收敛了许多。而他假借了蝴蝶琴送去西州的密信,连琴带信都落入高峻之手,苏伐的心里有那么一阵子不大自在。

    收到天山牧征马的消息之后,他约浮图城同时起事其实是假的。他怎么会这么不稳当呢。他只是希望浮图城不稳当,到时候起事,正好让龟兹看一看浮图城一万军力的斤两。

    万一浮图城阿史那薄布能掀得起几尺浪来,苏伐也只想坐山观虎斗,乐见西州和浮图城两败俱伤。如果浮图城占尽了便宜,甚至西州因此元气大伤,那时他再取焉耆也是可以的。

    若是西州一举挫败了浮图,那么西州也必定损耗些元气,他便可再稳稳当当地于丝路上得些好处,西州也不会有什么力气干涉他了。

    这时,从长安来的一支商队在这里停下,有人把西州长史的信送进城来。
………………………………

第667章 且待佳音

    一见信,苏伐就觉着有哪里不大对劲儿,难道事情就真的这么简单?西州的长史送个信还求着客商。丞相那利也道,“有些欲盖弥彰了!表面上不经意,会不会有什么掩盖?”

    苏伐道,“只是一驾琴而已,我们再送一架也就是了!”

    那利是个精明人,他哼了一声道,“大王,事情绝非这样简单!信里说第一架琴已经破了,也许这就是实情。但是,大王你别忘了,琴既已破,难道那位总牧监的夫人不会有些惋惜?她不会好奇地看个究竟?里面可是夹带了羊皮卷儿的密信啊!”

    苏伐恍然有所悟,就是不知信中这句“琴破”之词是西州故意、还是无心之失。但结合他们送信人的选择来看,多半事情已泻露了。

    那利再道,“如果只是索要一架蝴蝶琴这样的私事,这封信也该是那个总牧监来写,这才合理些――夫人是他的。怎么偏偏是西州的长史来写呢?”

    苏伐点头,“我听说这位长史正是高总牧监的堂兄……那也不合情理啊!我要如何应对才好?至少不能再有夹带了,而且我们也找往东去的客商带过去、方显正常。”

    那利道,“大王,我们为什么不夹带呢?还要带一封密信才好。他们有意也罢、无意也罢,总之我认为这就是个机会……”他把嘴巴贴到苏伐的耳朵上去低语,随后苏伐不住地点头,“丞相妙计!”

    随后再次哼了一声,“西州恐怕是觉察到我们在他眼皮子底下安插了人了!这怪不得我。龟兹已经落入他们眼中许多次了,恨不得明天取了龟兹才甘心!我不留些后手怎么行!”

    那利道,“有道是喜好什么、便失在什么上。那位总牧监大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抢人家女仆送给自己手下,这次就让我借了机会再安插一个钉子进去。她们那些人多半就是配与那些低级护牧官员的,那么天山牧有些事情也瞒不了我们了!”

    苏伐问道,“她可有消息传回来?”

    那利摇头,“还没有,也许没什么大事,但我坚信她不会这么快暴露的,我们且待佳音。没有什么男人会抵挡住她的枕边风的,大王放心就是了!”

    ……

    高峻想到,柳玉如和崔嫣有身孕的事最好让远在黔州的崔夫人知道。这两个人一定是最让崔夫人放心不下的,他写了封信,当然是口授、由崔嫣执笔。崔嫣一边写着、一边蘸墨、一边说要醋,引得其他人一阵笑。

    鲁小余的事已经安排好了,高峻让他从今起随着护牧队行动,而苏氏那里他再派别人去护卫。当然鲁小余在品级上还不是从九品,但这没什么。

    从九品并非护牧队的法定官阶,而那些有官阶的人注定越来越少,这样才正常。如果鲁小余能力没问题,高峻是不会白使唤人的。

    高峻又去了田地城新建的牧场,那里的进度很合人意。让高峻大感意外的是王允达,这个人在短短的时间里,已经和浮图城的雉临称兄道弟起来,而在高峻看来,雉临似乎也很吃王允达这一套。

    听说这两人经常在一起喝酒,勾肩搭背,好的不用说。有一次高峻过去时,看到王允达和雉临两个人,竟然都在田地城驼马牧场工地上干活儿。

    王允达到此时才确信,以往怀疑高大人打击报复是自己错了,这不自己也成了大牧监了!虽然是个下牧,但那些马们是会生养的,只是个时间问题。一见高大人,王允达一路小跑地奔过来,在高大人面前站得笔直,“高大人你有什么吩咐。”

    雉临也过来打招呼,发现高大人并非他以往体会的那样吓人,甚至还有些和蔼,“总牧监,不知下次再拉来什么女仆,你可不可以……给我留个最中看的?”

    王允达见高大人点了头,立刻拍了胸脯子道,“包在哥哥身上,到时我自去替你把关,一定要选个人最好、活儿也最好的!”高峻一听,乐着走开了。

    还让高峻有些放心不下的是李弥,上一次他亲眼看着李弥在阿史那薄布的冲击下,杀开一条路逃走了,也不知他隐去了哪里。

    当时本可就势放倒他的,但是李弥未伤丽容,依约放了她,那自己也不好为难他。但是下一次再遇到他,高峻就不会放过他了。不过,想起李弥上一次在旧村对苏氏欲下黑手,而鲁小余也不在那里,高峻又担心起苏氏来。

    高峻不是没想过临时将苏氏接到家里来。至少有思晴在,她的安全会更妥帖。随后这个念头又让他自己否绝了。不是他怕摊了什么嫌疑。而是,这是柳玉如的意思,即使她不在牧场村,他也不该违背。也许他只该加强旧村的防卫。

    想起柳玉如,高峻的心中有一阵奇怪的感觉,在邓州、黔州的夜晚之事不由自主地、像浪潮一样涌了上来、冲击得他站在那里有些摇晃。那是刻骨铭心的美好。

    他从未如此强烈地大白天想一个女人。

    他又去忙牧场里的事情,扩充护牧队当然要从牧子中挑选,高峻吩咐下去,各牧场年轻的牧子谁都可以报名。

    另外,在龙泉馆开店的那九位牧子也太滋润了,除了留在那里一对做老板和老板娘之外,其他的人都要归队。其中有个护牧队对高大人说,“总该把事给我们办了吧,高大人你这线也放得太长了!”

    高峻说,“我真没功夫,不然你们各自搬到一起住算了,不就是那么回事?我再叫丽容每家派给你们一百两安置。”事情就定了下来。

    ……

    不久,崔夫人在黔州接到了西州来信,她欣喜异常,眼泪都流出来了,心中默默地祝道,“伯余,我这辈子再无所求了!”

    高审行对夫人的表现想得简单,这都是人之常情。到达黔州后,高审行也是忙得脚打后脑勺儿,官场上迎来送往倒在其次,问题是,黔州要做的事情简直太多了!

    他是从西州来的,别看西州地处偏远,条件已经不算多好。但高审行仔细一看黔州这里,便觉着西州就是天上了。路上随便看到个人都是无精打采的,日子过得怎么样,一看穿戴、二看气色,这瞒不了高刺史。

    他找黔州各级官员们谈话,勉励他们打起精神来,直言不讳地批评“无疾而终”的前刺史不务正业,“黔州!难道比西州还不好治理?至少这里的山野是绿的!又有这么多的盐井!”

    那些人知道新任的高刺史是长安高府中的少壮派,连人家的儿子都已经是西州别驾了,面对刺史的数落谁敢吱个声?再说有西州比在那里,吱声吱什么?

    高审行雄心勃勃,要在黔州大干一场。等回到内宅来时,崔夫人对他道,“老爷,不如把玉如和嫣儿都接到黔州来。她们都有了身孕,一个山阳镇、一个牧场村,高峻那么忙,再说他哪里是个服侍人的人呢!她们来了,一早一晚我会照顾得好些!”

    高审行说,“只是黔州太过于贫瘠了,不容得我有时间治理好些。只怕她们来了,饮食方面倒跟不上了……”崔夫人第一次提议搁置了下来。
………………………………

第668章 兵分两路

    高审行带了黔州户曹参军,每天骑了马到黔州底下所辖各县走动,了解各县里的民情、民风,顺带察访各县的县治。』』『天籁小说ww『w。2对于一州之治理,高审行是有自己的一套想法的。

    身为刺史,就不能整天坐在衙门里、听底下那些官员们信口胡说,什么事情总得亲自看一看才行。黔州有五县:彭水县、石城县、洪杜县、信宁县、洋水县。有户四千二百七十,人口二万四千二百四十。

    看看这个数据就知道黔州的经济不怎么样,平均一县八百户、四千来人、分布在那样广阔的地面上,租调收入在大唐所有的州府里面排在后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