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之绝版马官-第3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这名罩面的侍女急切地说,“她们跑过去了,我们看不到了!”
李治这才发现,第一组参赛马队已经绕到大明宫的西北面去了。他吩咐道,“我们上宫车,去西面。”
……
环城赛道共有六十里还多,但第一组的路线是自城北横穿禁苑,在城西延平门进城、沿着通衢穿城而过,路过永宁坊直抵城东的延兴门。
李治在大明宫的南宫墙上一看到领先的骑手进城,其中就有身穿黄衣的太子妃王氏。便叮嘱身边的那名一直形影不离的侍女,“我须去迎一迎她,你在这里等着看好戏!”
但她有些担心地问道,“你走了,万一有人查我的身份,我该怎么办?”
太子已匆匆起步,因为他得立刻出丹凤门,骑马抄东北内城的近道,才可恰好在终点迎住太子妃,因而只是回身道:
“没有我的吩咐,哪个敢呢?”
太子说完便走,那些太子卫转身都走了。
宫墙上只有他俩一起坐过的、四匹马拉的很是气派的小型宫车,车台上站有一名监门的尉官、一名内侍、一名驭者,车前地下又站着一名内侍。
果然他们一句话也没有,也不请她上车。这个侍女担心,她刚才与太子在宫车里极为私秘的谈话,以及亲昵的举动都瞒不过这些人。
为给自己壮胆,侍女对监门尉官道,“我要去东宫墙,载我过去。”
车前的内侍立刻无声地掀开车帘,等她伏身上车后,驭者立刻让车子载着她飞驰起来。
………………………………
第1059章 占了便宜
第二梯队的几位女子彼此谦让,谁都不想往前、跑到太子妃的前面去。
太子妃只好笑着、逐一在她们的马身上各打了一鞭,然后自己才第六个抵达终点。
大道边、看台上欢声雷动。新罗使者站起身来,像其他人一样,一边顿着脚一边鼓掌,随着大家高声叫着,“好!好!好!好……”
她们下了马,看到太子殿下手里托着一顶由青柏枝、彩雉翎编织的花冠向她们走来。
蒋王妃以为这是送给她这个第一名的,但李治越过了她,想也不想地将它戴在太子妃王氏的头上,对她道,“想不到,你居然这样出色!”
这顶花冠并不是奖给冠军的,冠军自有优厚的奖励。
但太子殿下亲授花冠,无疑有着无可比拟的荣宠。当着身边的人,他的妻子并不隐瞒地说,“可惜柳夫人未到,我有些遗憾呢!”
李治安慰说,“没关系,我与你一同看接下来的一组比赛,因为高峻另八位夫人肯定在里面。”
他们不去看台上,而是就近地在赛场边架起伞盖,放好了座位和木案。
第二组入场开始了,这组中参赛的人较多,报名确定参赛的有三百二十人之多,而且多数是年轻人,最大的也不过三、四十岁的样子。
严格说来,第一组的比赛只是象征味道大些,以示长安女子骑驭的参与之广泛,同时提升了赛事的规格。
但第二组才是最引人入胜的。
这些人彼此没有身份上的悬殊差异,品阶最高是个四品,她们的丈夫们能在四十岁之前这升到个品阶,个个都出类拔萃。
今天没什么可尊让的,撒马去跑也就是了,谁不想出出风头,借此也让她们丈夫的名字出现在那些高官的谈资里。
而靠着谨慎无错、熬资历熬到这个品阶的人,大都已经五旬开外了,他们多半会选择让夫人做个场外的看客。
先是同品级的宗族官员中的夫人们入场。
然后是四品的各部侍郎们、尚书左丞、太常少卿、军器监、上府折冲都尉、正议大夫、左千牛卫中郎将的夫人们入场。
李治歪着头,在已入场的前几排人员的空隙里,搜寻他认得的兵部尚书府的三夫人、四夫人、五夫人、六夫人等人。
最后他找到了,樊夫人排在第三排第六名,李治只能看到她侧脸。
她低着头,腕上挂着马鞭,正抓住开赛前最后的机会整理自己的服装,她在二十六号。
旁边是那位谢夫人,另一边是四夫人思晴。
而外宫苑总监苏殷排在第四排的第一位,她的旁边一定是还未见过面的九夫人丽蓝,这人年纪比兵部尚书府的另外那些人稍长,但别具姿色。
太子妃偷偷地提醒丈夫,他是今天的尊者,要注意人前的礼节,不可过于发痴地盯着某一处看。
于是李治便借这个机会,向妻子指明兵部尚书府的八位如夫人。
因而太子妃有些由衷地赞叹道,“呀,虽然事先有所耳闻,但今天还是没有想到,幸好没同她分在一组!”
太子低声对她说,“你也不错。”
这句话与他刚刚在大明宫的宫墙上说的那句话,无论语气、还是意思都有点相似,于是就想起了留在那里的女人。
李治对太子妃说,“等开跑后,寡人有事先走。”
丽蓝的右边正该是那位吕氏,但她不在位置上。丽蓝与身边的苏殷提示这件事,苏殷说,“也许是不想出场了吧。”
其实吕氏已经来了,只是因为她手上“三十三”号银牌子弄丢了,只在旷地拣到了这块“三百二十一”号,因而站到了最后一位。
她以为,此时拿手上的牌子一定是杨立贞的。
吕氏有些惊讶,想不到两人分别了短短的时日,自己的这位昔日跳了崖的小丫环,居然也有资格使用银质的号牌。
但吕氏从号牌上的数目字来看,杨立贞的身份充其量也只该够得上从六品下阶,不然不会排到最后边。
她想,怪不得杨立贞不屑于随自己回黔州。
如果能够嫁个从六品的京官,自已也不会跑到边远的黔州去,长安多么繁华呀。
验牌者验到最后,也只是留意她手中晃一下的银牌子,并不仔细去看。因为开跑的锣声随后就响起了。
为了让排在前边的人先驰出去,吕氏感觉着蹄声又震动了许久,她前面的那一排人才启动起来。
她猛地一鞭抽在坐骑的后胯上,但前面的人总是成堆地压制住她、挡住她的去路。
她打着马左右地寻着可以冲出去的空隙,同时懊悔丢掉的“三十三”号牌子,这让她一开始便处于了下风。
这一组的比赛一开始便剑拔弩张,谁也不让谁。女子们纷纷发出“驾!”“驾”的清叱,一股五颜六色的洪流,由坐满了高官和使者的看台下冲过。
看台上、赛场外的人们很快看到,有两匹马在起跑后不足二十步的距离上脱颖而出,一眨眼就冲到队伍的最前面去了。
褚大人兴奋地从最高的一层看台上站起来,冲着下边高呼,“樊侄女!好样儿的!好!”
新罗使者站起身来,像其他人一样,往前倾起身子,一边顿着脚一边鼓掌,随着大家高声叫着,“好!好!好!好……”
木质的高大看台随着人们无数次的顿足、跺踏,一下一下有规律地颤动,随后“吱呀――”一声,朝向着赛道一边的横板一点一点地偏离了竖柱,最后完全脱离出来。
看台倾缓缓倾倒下来!
上面的人们惊呼,死死抓住看台的木栏,将身子倚住,问题是木栏也是看台的一部分。
如果将这些一品、二品的大官、和外方观礼的使节们从看台上抛下来,让他们跌得灰头土脸,这将是此次大赛的最大败笔。
一个月的时间筹备,最后闹这么一出,不伤人,脸也会丢到国外去。
李治一下子站起来,仿佛已经面对着父皇的诘问。他看到原本站在看台下的许多人已经跑出来,有的冲上了赛道。
赛道上多半的马匹已经跑过去了,只有拖在最后的四五人正好跑到了看台的下边。
有人大吼一声,挺身站到将倾的看台底下,用肩膀一下子抵住第一层看台的木梁,腿下用力,硬生生地将它扛住了。
是江安王李元祥!
此刻他身边那些叫阵的娄罗们大部都吓跑了,他也支撑不了多久,面红耳赤地想吩咐个人,赶快叫看台上的人下来。
而此时就有个身量不高、又有些瘦的典客署典客跑过来,他的头顶只到李元祥的胸口,举着双手刚刚能托到木梁,他在给江安王助力。
江安王说不出话,看着他。这人马上会意,跑出去,挥舞着手臂冲看台上高喊:
“上边大人们快下来,对!不要乱,一层二层的先别动,不要让看台失重,让上边的褚大人和唐大人先走!”
看台倾倒的势头止住了,娄罗们再跑回来帮忙,人们在这位无名典客的指挥之下,有序地从看台上撤离。
看看有惊无险,李治不想在这里多呆了,不过对工部,他总得问责一下他们的施工质量。另外他还须想一想,要如何褒奖他这位大出风头的皇叔――李元祥。
……
吕氏的马恰好冲到看台下,但她的去路再一次被阻,而且坐下这匹没见过什么大世面的马,被冲上赛道的纷乱人群、以及人们失措的尖叫惊到了。
它绕着弯子跑出了赛道一路狂奔,也不受吕氏的控制,她开始尖叫。
这时,有一位公服骑士适时地驱马赶到,他追上吕氏,在马背上一伏身,伸手捉住她的马缰。
他伴着吕氏的这匹马跑,先慢慢地施力让它减速、平静一下回归正道,然后再带着它逐渐加速。它挣扎了好一阵子,然后才表现正常,又拖在最后奔跑起来。
吕氏认定,这个年轻的骑士就是大赛中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的人,保护她们这些有身份的夫人的安全。
吕氏惊魂不定地对他表示感谢,但那人不说话,一直随在她的马后保护。
吕氏骑术不怎么样,从黔州赶过来后也没怎么练习,更主要的是没有教师,而且她又被丢牌子的事影响了好几天。
此时她再回过神来看,发现就连跑到最后的那一批人,也已将她落下了老远了。
她想半途而废,找个没有人的地方退出比赛,但这名保护她的骑士一直跟随,她不好意思。
跑在最后的人永远没人关注,赛道上已经没有她期待的热闹,观赛的人也越跑越显得寥寥无几。
吕氏兴趣索然,数次想停下来,过了东禁苑之后,就感觉着这次的比赛对于她来说是种煎熬了。
她骑马前行,问身边的那位骑士,“你叫什么?”
骑士不理会,却帮她在她的马身上加了一鞭。
二十里路到了西禁苑内,前边的人影子一个也看不见了。最后一个出发,再最后一个到达,吕氏沮丧万分,不由得后悔自己贪图杨立贞的牌子。
她不知道自己该持着什么样的表情进入通化门的终点,面对着看客们指指戳戳的议论、心平气和地完成比赛。
而四面的城,此时她只跑完了北城。
届时,高府所有认识她的那些参赛的夫人们,不一定比别人笑声更高,但一定比别人更幸灾乐祸。
她不是傻子,体会得到她们对自己的抵触,根本就不拿自己当高府人。
在西禁苑,明明有醒目的标示指出赛道方向,但此时那名骑士却第一次发话:“夫人请随我来!”
他的语调谦卑、口齿清楚,但不容拂拒,带着她往左侧一拐,从西禁苑的赛道上偏离出来,穿过茂密的树丛,踏上一条起伏的小道。
这里居然没有一个人,吕氏忐忑着,但不允许迟疑,不知他要把自己带到哪里去。
他们直接入西内苑,在一座冷僻的北宫门前,骑士冲门上的禁卫晃了一只特殊的牌子,他们便放行了。
苑内有一条笔直的东西向大道,两侧是高大的宫墙。
骑士在前边掌握着马速,而吕氏完成进入了一个陌生的地域,她不停地打马,生怕一个不小心被对方丢下,那她就再也出不去了。
她抓住机会大声问,“这是哪里?!”她要让骑士听出自己的疑虑,如果再不说明她就不走了。
骑士简略地告诉她,“是夹城,这是陛下出入皇家禁苑的专用道路,别人是不许走的,我们正在通过玄武门禁区。”
吕氏心跳到了嗓子眼,如果不咬着牙就该跳出来了。
骑士说的是“通过”,那就不是皇帝陛下要召见她了。她有些明白过来,意识到这是在抄近路。
吕氏疑惑这个杨立贞到底是什么来头,持着排位最后的“三百二十一”号牌子,却有这样的待遇。
杨立贞丢了牌子,一定连赛场都没有来,这个便宜就让她姓吕的拾到了。
只是往前驰了两里,他们一拐,凭着骑士手里的牌子进入了玄武门,贴着内城墙往前奔跑。
在这里每隔十步有一名禁卫站立,禁止闲人通行,而且还有卫士巡弋。
又四五里后,骑士再发话,“前面是东宫的兴安门,没有人阻拦,你出去、沿着东宫的外墙走,在太庙往东至春明门,便可汇入赛道了。”
吕氏心花怒放,再想说些什么,但是她发现身后的蹄声不见了,骑士不知去了哪里。
不过此时,她不紧张也不害怕,看得出自己只是占了杨立贞的便宜。
……
大明宫宫墙的西南角。
只有太子李治与那名轻纱罩面的年轻侍女站在这里,太子禁卫的人虽然离的不远,只有二十几步,但他们被这里的一座钟楼挡住了。
侍女大胆地攀住了太子的脖子,被他一手揽住腰,一手去揭开挡在两人之前的罩面薄纱,此刻正在端详自己。
侍女对他道,“殿下,你真英明,想出这么个办法堵人的口。”
李治道,“也只有这一个办法,卜正既然有话,那就总得有人逾制。”
“可是,她可是高府的人呢,高府岂能坐视出这样的丑么?”
………………………………
第1060章 真棒极了
“真棒极了,殿下!”她低声地欢呼。
片刻之后,吕氏骑马赶到这里,她是一个人,一眼就看到了地上的牌子。
上边,侍女与太子躲在垛口之后,看底下的妇人下了马,拾起了那块“三十三”号牌子。
李治嘘了口气,低声说,“我们走。”
两人一前一后由钟楼的角墙后出来,太子挺身阔步地走在前边,侍女随在身后,两人隔着五步的距离,最后一同上了宫车。
在兴安门,守卫东宫的禁卫要求吕氏出示她的号牌,吕氏从马鞍上摘下了那块“三百二十一”号交给他们。
那些人扣下了牌子、放她出门。
东宫的东墙外有些阴翳,但吕氏的心中却很敞亮,她不但抄了近路、手中又有了自己原来的牌子。
而且吕氏坚信,杨立贞的来头一定不有专人引她作弊。那么她敢以拾到的牌子排到前边去也就不奇怪了。
吕氏想,谁知姓杨的居然将三十三号牌子也弄丢了,她一定刚刚从这里跑过去,想来这条路没什么问题。
她按着骑士所引,一直跑到太庙,果然有一条东向的大道。
城中能动的人几乎都到了城外,大街上几乎没有人。吕氏策马飞奔,很快出了春明门,北面五里外的通化门便是终点。
赛道上安安静静的,此时,观赛的人们都拥到前面去,准备迎接第二组第一批抵达者。
春明门外没有看台,因为没有看点,北面不远处就是通化门的终点了,人们都在广运潭边的看台附近。
吕氏抓紧插入大道,小跑着往前半里远,这才将自己原来的三十三号牌子拴在鞍子上,将马打起来。
看样子她就要一举夺得头名了!不,是第二名,她的前面应该有杨立贞,便宜了这个丫环!不过第二名也很不错了。
广运潭边的看台地势较高,赛马一到了这里便可开始冲刺。这里的人很多,吕氏没看到有谁于先她抵达。
她没功夫往看台上看,狠抽了坐骑两鞭,兵部尚书府大管家高白为她选定的、这匹胆小怕事的赛马,居然要在黔州刺史夫人的驭使下取得惊人战绩!
终点遥遥在望了!
高大的看台已经在这个功夫里修缮一新,上面重又坐满了看客,不过他们老实多了,个个安分地坐着,只有赛道两边的人又开始蹦跳着呼喊,给先到的人助威。
他们喊的太疯狂了,“超过她!超过她!超过她!超过她!”
吕氏往前看,根本看不到杨立贞的影子,那要她超过谁?
但身后猛地听到了急骤的蹄声,有两个人几乎是并排着、从她的一左一右一下子驰过去了!吕氏看出左边那个是樊莺,右边的那个是思晴。
吕氏有些惊愕,如果全程的赛道算作十成的话,那她几乎占到了六成的便宜。但还是让人家在最后的关头超越了。
而且超越她的人不是别人,是樊莺和思晴,高峻的三夫人和四夫人。
原来人们呼喊的是让她们超过自己!于是她又想拿到第四名,但在接下来不足二里的路程上,又有三个人从她的身后超越了。
第二组的比赛出现了两个第一名。
樊莺和思晴在终点前不约而同地减速,谁也不想比对方快,两匹马就在终点线的外侧驻足,马上的人互相推让。
思晴说,“谁过去还不是一样,总之冠军没出永宁坊。”
樊莺说,“那你怎么不过去呢?”
正说着,褚遂良亲自跑过来,催促道,“一起过去,算你们并列!”
来自黔州的刺史侧室吕氏是第六名,她没有在获胜的人中看到杨立贞,心里很是奇怪。
她听说,第二组的头名会有三百两银子、十匹精绢和一匹好马的奖励,第六名也有五匹精绢。她寻思着,将来要如何拿着这五匹绢,扬眉吐气地回黔州去。
但在这时,有两名大内的禁卫骑马赶到,与褚遂良耳语。
褚大人看了看吕氏,吩咐道,“先赛第三组,当着这么多的使节,我们不便声张,但事后本官将会亲向殿下回禀!”
吕氏猜到他们说的多半不是好事。
因为第三组开锣后,不但没有人颁发给她那五匹精绢,反而还郑重地验过了她的“三十三”号赛位牌子,提醒她无令不可擅离长安。
第三组的比赛人更多,持铜牌的人八百一十八人,场面也更壮大,但吕氏已经没什么心思观看了。
第四组上场时,她吃惊地发现,杨立贞仿佛故意似地骑马从她的眼前晃过去,而且还笑吟吟地与她打了招呼。
杨立贞的马鞍上挂着竹牌子,吕氏只觉得有些天旋地转,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她感觉自己让人算计了。
在子午峪,专程来看望太祝高慎行的通直散骑常侍褚大人、在一名太子詹事府徐姓的令史的陪同下,顺便往高慎行的隔壁院子里一走,来找吕氏。
吕氏自昨天赛马回来后就心神不宁,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徐令史问她,“吕夫人,有东宫禁卫说,你在赛马过程中逾制通过了西内苑,可有此事?”
“大人,是有人引我通过的,不然我怎么知道呢!”吕氏回道,“这有什么不好的后果么?”
令史说,“当然很严重了,吕夫人你知道,西内苑,那是只有皇帝、太子及持令牌的宫人才可以行走的。若是宫妇逾制,至少会被内侍省棒杀!”
如果不至少,那会如何呢?
吕氏叫道,“大人们救命,我说过是有人接引我进去的,而我从黔州来了几天,对赛道不熟悉!”
“是谁接引你的呢?他可说过叫什么名字?你讲出来,不论是谁,我们都不会姑息!”
但吕氏答不上来,一紧张,连那名骑士的相貌也回忆不起来了,“可是并没有人拦阻我,守门的禁卫验看了我的牌子就放行了,若说我逾制,那也是禁卫逾制在先了!”。
太子詹事府令史只是个流外三等,他对黔州刺史的如夫人还是相当尊重,闻言拿出来一块银牌子,问她,“可是这面?”
他故意将牌子的背面朝向吕氏,但吕氏立刻说,“就是这块,我记得是三百二十一号牌子!”
菊儿问,“吕夫人,我记得给你拿来的是三十三号呀。”
徐令史将银牌翻转,果然上面刻着吕氏所说的数字,“这么说,吕夫人你什么都承认了?”
吕氏叫道,“我什么也没有承认,说的都是实情!”
褚大人是“顺便”过来的,话很少,仍然是那位令史说,“但这是宫人出入禁宫的牌子,根本不是什么赛马的号牌。下官知道昨天赛马,拥有银牌的总共只有三百二十人夫人你从哪里得到的三百二十一号宫禁腰牌来冒充?你有了这个东西,守门的禁卫是没有责任的!”
吕氏不假思索地道,“我是在翠微宫外面的旷地上拣到的!”
令史看看褚大人,“事情已然很清楚了,怪不得卜正算到北宫门有妇人逾制,原来就是吕夫人。”
吕氏想再追问,事情是不是很严重。但她说不出话来,被乱棒打死难道还不算严重?等她回过神来,这两位大人已经起身走了。
他们没有说出对此事的决断,而正是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