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俏郎君-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之必生乱……”

    密探总管害怕皇上派他去对王浪军动武,无论是袭杀还是施加压力,那都是送死的节奏。

    相反,他知道皇上对他不做隐瞒,说出心迹计划,让他感触到皇上的杀心,杀机。

    这份杀机,无论是对他,还是对王浪军,皆是一样。

    全在皇上一念之间,一念而决。

    因此,他也不再隐瞒什么,斗胆劝谏而寻求生计。

    只是李世民不甘失败,就此妥协于王浪军。

    特别是得知改良品种之后,他无论如何也甘认输,放任王浪军脱离掌控。

    于是乎,他思虑再三之后说道:“传朕旨意,严查围攻袭杀王泰的逆贼与相关同谋。

    一经查获,杀无赦。

    此事交由魏征魏丞相亲自监督侦办,不得有误。”

    “是,属下领旨!”

    密探总管心头一跳,差点吓个半死,这是要大开杀戒啊?

    只为了给王浪军一个交代?

    间接的低头认怂?

    皇上怎么受得了,那王浪军岂不是高兴坏了?

    牛气冲天了?

    不,好像皇上下旨魏征督办此事,用意…嘶…密探总管细心推敲之后,冷汗迸流而出,吓坏了。

    这是要整事,血流成河的节奏……


………………………………

第291章 狗的那点事

    自古就有帝王一怒血流成河的先例。

    如今在李世民一道旨意下发之后,不到一个时辰,上千人头落地。

    这些人被官军斩杀于菜市场。

    众目睽睽之下,上演了血流成河的景象。

    震撼效应自不必说,却说魏征接旨斩杀逆贼党羽之后,回归魏府向王泰说道:“王大人,你看皇上下旨斩杀了参入袭杀你的相关人等,仅欠缺主谋待查,你看如何处理?”

    “哦,魏丞相以为王某如何面对?”

    王泰知他言外之意,搁下茶杯,一脸迷茫的说道。

    其实他在心里暗骂魏征老狐狸。

    一代丞相向一介庶民请示处之逆贼一事,算怎么回事?

    这是陷他于凌驾皇权,欺君的境地。

    当然,魏征的说词还有另一种暗示,无非是说皇上已经做出选择,斩杀了朝中一部分官员与参与袭杀他的民众,背负着暴君的名头向他认错,问他满不满意?

    确切来说,是皇上向王浪军低头,杀人明心,示好求和的拉拢。

    一代帝王做到这份上,他还有什么理由回绝皇上的招揽?

    说白了就是变相的逼迫。

    皇上不惜斩杀数千人认错,他若是不入朝为官,彼此之间就会图穷匕见,鱼死网破了。

    这是血腥镇压与警示。

    镇压逆贼之际,警告天下人谋逆者杀无赦,李唐不容异心之辈。

    他的一家人也在其列。

    虽然皇上以这种镇压与警告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实行者是魏征,但是聪明人都知道这是皇上下达的通牒。

    因此,他直接踢皮球,让魏征自个掂量。

    这王泰真是油滑……魏征好歹没被他气得吐血,本相替皇上背黑锅斩杀数千人,还有替你背锅昭告天下,敷衍王浪军,本相招谁惹谁了?

    这事摊在身上,那就是一身骚,里外不是人。

    夹在中间受屈,还得两面讨好。

    还让不让人活了?

    当然,生闷气可以有,但他没敢表现出来,反而端起茶杯相邀,赔笑道:“王大人,请喝茶,消消火。

    不急,毕竟王大人遭人围攻袭杀受惊了,先缓缓再说也不迟……”

    “哦,也是,那我就在魏府修养几日,待脑子清醒之后再说……”

    王泰暗骂他奸诈,顺水推舟的应了一句。

    其实他明白,这是魏征的拖延之计。

    因为皇上震怒杀了这么多人,若是还达不到皇上希望的结果,兵戎相见也不稀奇,所以魏征借助皇上撑腰,有底气而无惧。

    再说他的处境尴尬,顾虑多多,根本拖不起。

    其一,他无颜而又不想面对军儿,惦念着升官发财。

    其二,他担忧皇上震怒而牵连一家人无处安身,乃至背上逆贼之名,被皇上斩尽杀绝。

    当然,他知道皇上拿军儿没办法,但亲朋好友难逃皇上的制裁。

    其三,他在皇上给予的杀伐交代之下,着实没理由回绝。

    只不过他要争取最大的利益,也就不能落人口实。

    无论是顺水推舟的就范,还是被魏征这种说法算计进去而同意入朝为官,都是一大隐患。

    因此,他强压着憋屈拖下去……

    魏征见他忧愁的模样,似乎看破了他的顾忌,顺势说道:“王大人既然身体有恙,那就在本相府中修养几日吧!

    不过本相必须从实奏禀皇上,免不了被朝中官员误解,说王大人的闲话,那就麻烦了。

    你也知道,如今逆贼出入长安城如无人之境,闹得乌烟瘴气,人心惶惶的。

    原本就有人因此怀疑王浪军犯上作乱,就是逆贼主谋云云。

    诸如此类的臆测不知凡几。

    再说了,王浪军的智谋无人能及,聪明的让人不得不怀疑他的动机不纯。

    就为这,本相曾一力担保王浪军重情重义,乃忠良之辈,不会做出忤逆之举,但遭人非议。

    他们说本相与王浪军穿一条裤子,本相冤死了。

    因此,本相自身难保,根本没有能力阻止别人诬陷王浪军,若是王大人……”

    “你,好吧,你待我奏禀皇上,我候旨面圣。”

    面对魏征亦真亦假,以退为进的说词,王泰妥协了,还能怎么办?

    自打卷入政治漩涡,他就再也跳不出去了。

    魏征见他同意了,遂入宫见驾去了。

    余下王泰招来袁天罡说道:“你觉得我还有退路吗?”

    “老爷,您无论做什么,没人阻挠。”

    袁天罡一阵无语,你都决定了还问我干什么?

    他很郁闷,夹在老爷与公子之间,说什么都不合适。

    毕竟这牵扯到亲情,理想,尊严等等各种问题。

    无论他偏向谁出主意,最终结果都是吃力不讨好。

    这老道尥蹶子,王泰有些凌乱了,遂转移话题说道:“哦,既然军儿没有阻拦为父的意思,那他送来改良品种打算怎么安排?”

    “公子的意思是利益最大化。”

    袁天罡暗忖公子智计无双,这老爷圆滑无敌,还不要脸,自说自话就这么定了?

    什么公子没有阻拦?

    明明是阻拦外加救援老爷,老爷却忽略不计,真是没法说了……

    这让他都无法向公子交代了。

    总不能说老爷无耻,歪解公子的意图,揣着明白装糊涂,挑拨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吧?

    王泰可没当回事,知道他一张嘴能把死人说活了,不担心他无法向军儿交代。

    相反,踢皮球的说道:“哦,那好,我就按照你说的利益最大化处理改良品种,作为王氏兴起的启动种子……”

    “啊,老爷,您这是把责任推到老奴身上啊?

    老奴无所谓,只是公子祛除麦子谷子外面的稻壳与麦壳,做不了种子……”

    袁天罡一愣,极度郁闷的说道,这老爷开始下手了,就连公子的改良品种都不放过。

    好像要出事啊?

    什么?

    没壳的麦子谷子……王泰一惊色变,凌乱的说道:“军儿怎么能这样做?

    这要是送给皇上,岂不是给皇上上眼药吗?

    即便皇上不说什么,但满朝文武必然借机生事,说什么王氏一门对朝廷没有衷心,敷衍皇上等等,落下一个欺君之罪该怎么办?”

    “老爷,这是公子与皇上之间的较量,您没必要参入其中……”

    袁天罡忍不住提醒他一句,换来王泰愤懑的说道:“混账,你让老爷把这些改良品种送给皇上,还敢说老爷不参入其中,说出去谁信?

    老爷算什么人,棋子还是替死鬼……”

    “唉,老奴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说,你是什么意思……”


………………………………

第292章 布局未来

    “老爷,您心里清楚一切,别为难老奴了。”

    袁天罡直面坐在大堂客位上发怒的老爷,直言不讳的说道,心里一阵唏嘘。

    这算什么呀?

    摘桃子?

    摘儿子桃子的老子,还这么无耻,算什么?

    其实他直到这会儿才看出公子的用意,好像公子不待见他的这位老子?

    再说了,一个老子狠心的把幼子当棋子送个外人,图谋不轨,无论怎么说都有点丧心病狂吧?

    似乎应了那句话: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可是这种事搁在任何一个孩子身上,事后能接受这样的老子么?

    何况这个老子根本没本事保全孩子,还拿孩子去套狼。

    这是玩火,还是抛弃孩子?

    或是说,从孩子出世起,老子就不待见这个孩子,从而舍弃孩子贪图便宜呢?

    这一点,从王泰不顾王浪军的计划入朝为官,以及如今盘算着利用王浪军的威望与改良品种上位,谋权谋利,说明一切。

    貌似王泰对王浪军只有利用,算计?

    想到这些,袁天罡似乎揣摩到公子的用意,故而直言劝谏这位老爷,见好就收吧,别玩火自焚。

    只是王泰愤懑不甘,气得七窍生烟的,一张脸红白不齐的变换着。

    其实吧,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原本他是一条血性汉子,还有一份机智,敢于舍弃一条腿为皇上档箭,救下皇上与皇后,赢得了他们的信任,还抱得美人归。

    这是他为了躲避战争上位,娶妻生子的谋略。

    最终他赢了,但没料到皇上把他支配到陇伊村镇守无量山宝藏,还蒙在鼓里。

    这且不说,他在陇伊村内饱受另外两家人的打压,过得不如意。

    再加上他的腿跛了,武力又不如媳妇,媳妇为他出头针对另外两家人,让他的男人尊严沦丧殆尽。

    在这种压力下,他想出人头地,争权夺利,找回他的男人尊严,过人上人的日子。

    为此,他不惜舍弃儿子算计老匠头雪藏的宝藏秘密。

    最终以失败告终,若非王浪军的到来改变了命运,替他挡灾救困,他早已死得不能再死了。

    原本他经历了这么多,几度生死,他也看开了,只求一家安好就满足了。

    可是随着事态的发展,王浪军的崛起与强势,又让他燃起雄心,找回曾经失去的一切,且要荣登人生巅峰。

    当然,他的这种奢望,有一部分原因是王浪军的无视与现代人的观念造成的,让他作为人父的尊严扫地,没脸见人。

    若非他内疚早年弃子谋夺宝藏,他早就和王浪军翻脸了。

    正因这些原因,促使他想借助王浪军的威望上位,入朝为官。

    可是他又担心王浪军睚眦必报的个性,以及凌驾皇权的强势给他带来灭顶之灾。

    如何解决这一层顾虑呢?

    显然,他一想借助皇上结合朝廷的力量逼迫王浪军就范,免于牵连之罪。

    第二,他若是入朝为官,早晚伴随皇上身边,即便不能逼迫王浪军屈服朝廷,也能从王浪军身上剥夺一些发明,向皇上表忠心的同时扬名立万,造福百姓,名流青史。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王浪军与皇上反目成仇,以他对皇上的衷心与功绩,再与王浪军斩断父子关系,乃至替朝廷追杀王浪军,也就达到了他的人生目标。

    当然,他的这种行为,与王妈的言行强势脱不开干系。

    只不过他的想法颇多,摇摆不定,没有最终定案,只是顺势而为,见机行事而已。

    如今,他面对改良品种可以换来一切美好的前程的情况下,得知改良品种不能做种子,可想而知是什么感受了。

    好像一切希望就此破灭了。

    还担上向皇上奉送改良品种,惹恼皇上斩杀他的危险,他一时之间接受不了。

    这就像是天地之别。

    刚刚飘到云颠,突然坠落下来,只把他吓得半死不活的。

    再经袁天罡直言不讳的告诫,王泰由怒生恨,怒视着袁天罡说道:“你的意思是说军儿故意为之?

    他表面上说顾及情义,不伤老子的尊严,让老子把不能生长发芽的麦子谷子送给皇上,也就背负着被皇上一怒斩杀的危险,替他羞辱皇上?

    或是他的本意是让老子知难而退,不当官,听命于他,是不是?”

    “老爷,你想多了。

    话说你怎么没想过,若是公子没有送来改良品种,你会落得一个什么下场?

    要知道,公子的改良品种令魏征惊诧,一帮官员眼红,也是驱使官军快速解救你的原因。

    同时,这些改良品种可以震慑皇上,升华公子的威望,价值,从而让人不敢生出算计公子,一家人的心思。

    这叫敲山震虎。

    再说了,公子原本就没打算传播改良品种,只是卖粮谋利而已。

    如此一来,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这才是公子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您不懂吗?”

    袁天罡猜到他此刻被私心懵逼了心灵,干脆的挑明利害关系,试探一二。

    王泰心知肚明,只是不甘心到手的荣华富贵泡汤了。

    再联想到被儿子压着,算计着不能出头过日子,他的心一阵阵绞痛。

    就好像天昏地暗,永无宁日,活在暗无天日的深渊之中一样,没了阳光与希望。

    扪心自问,打死他也不想过这样的日子。

    于是乎,他越想越气,旋即瞪着袁天罡说道:“好,好得很。

    既然你家公子有本事,那你就回去告诉他,算计老子没门,有本事自己解决这个乱摊子,老子不奉陪。”

    “老爷,您真的想多了。

    其实吧,公子以这些改良品种救老爷只是权宜之计。

    真正向皇上奉送改良品种的是老奴亲自替公子前去。

    只不过公子有交代,待朝中官员商议一阵对待改良品种的计议之后,由老奴送去改良品种,打破他们的幻想与算计。

    这才是公子的目的,打脸就往死里打。

    因此,老爷无需担心自己受到牵连,老奴这就把改良品种送到宫里去……”

    袁天罡懒得和他争论,同时在心中念叨,即便是公子的老爹也在打改良品种的注意,何况是那些势利眼,手握权柄之辈呢?

    看来还是公子看得透彻,洞察秋毫,伺机反击。

    这就好玩了,哈哈……

    他说着话转身就走,只把王泰给说愣了,为什么会这样?老子算什么?


………………………………

第293章 温情时刻

    金銮殿,早朝。

    “启奏皇上,微臣奉旨接引王泰入朝为官遇袭一案,除却主犯在逃之外,一干从犯尽皆落网。

    此案只待主犯落网,定性定案。

    至此,王泰在遇袭中受到惊吓,住进魏府,等待皇上召见!”

    徐茂公出班交旨,没敢把话说开了。

    这是他在魏征授意他以王泰诚服朝廷一事,向皇上表功而生疑的说词。

    其实魏征算计朝中官员笼络王浪军,他心知肚明。

    只不过他身陷尴尬境地,不得不卷入其中。

    但接连遭遇黑衣人两次袭杀,虽然他不清楚黑衣人的底细,以及黑衣人的目的,但是他知道这事闹大了。

    毕竟逆贼一伙为了谋朝篡位,接二连三的闹事,现已把太子皇子与朝中官员牵扯进来,闹得人人自危,他唯恐避之不及。

    再说了,黑衣人神出鬼没,还不知道勾结了什么人,以及黑衣人的所属势力的实力如何?

    这种无法掌控的暗势力,太过邪性。

    简直就是胆大包天。

    让人防不胜防。

    加上王浪军这个怪胎,杀伐果断,睚眦必报,他得罪不起,以完成任务自保无恙而选择急流勇退。

    故而,他没有按照魏征的套路办事。

    这让魏征直蹙眉头,偷眼见皇上一脸淡漠之色,似是静待下文的模样,出班奏报:“皇上,微臣以为召见王泰不宜过早。

    若在安抚民众之后召见王泰,必然事半功倍!”

    他这话说得比较隐晦,也是刻意避开王浪军的改良品种一事,以安定为主而刻意避嫌。

    他知道改良品种不能做种子。

    虽然是一份重礼,引起轰动效应免不了,但是皇上要的是利国利民。

    若是皇上见证改良品种带来的轰动效应,不但没有达成所愿,反而引来朝中官员争名夺利,参奏王浪军无视皇权等等罪名,那就闹大了。

    这就不利于拉拢王浪军了。

    相反,中了王浪军的计谋,以改良品种制乱朝局,让皇上头疼而又无可奈何,还要平息改良品种带来的不良效应。

    因此,他想让徐茂公出头,依据徐茂公的才智在向皇上交旨之际出谋划策,缓和改良品种,拿下王泰绑架王浪军。

    可惜徐茂公老奸巨猾,打太极了。

    这让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化解此事。

    只不过朝中官员不乐意了。

    “启奏皇上,臣参奏魏丞相被人盅惑,替人消灾转移皇上的视线,从而忽略了谋朝篡位的主谋。”

    长孙无忌带头唱反调,一干文武纷纷响应。

    “皇上,长孙大人所言甚是。

    吾皇仁德贤明,天下皆知,但皇上自从任用王浪军开启传承洞府以来,祸事不断,是何道理?

    微臣以为王浪军就是惑乱根源,即便他不是谋朝篡位的主谋,也是从犯。

    还望皇上明鉴!”

    “皇上,微臣赞同李大人的观点,那王浪军目无尊长,藐视朝廷,罪大恶极。”

    “他的罪数落一天也说不完。

    抛开他以前的罪行不说,单论他豢养私军一事就该问斩。

    还有他勾机逆贼上演苦肉计,在渭水与长安城先后袭杀他自己的老子,事后不断没事,反而让数千人头落地。

    这种事太过巧合。

    微臣不相信他对朝廷抱有衷心,他也没有神机妙算的能力,一再化解危难。

    恳请皇上明鉴。”

    “皇上,武大人所言不可不察。

    单凭王浪军恰准时机送来改良品种,化解了一场袭杀朝中重臣的危难。

    间接的救了他的老子。

    从表面上看是大好事,可是细心推敲,不难发现他早有预谋。

    而他一再针对朝廷,究竟想干什么?”

    “这还用说吗,他就是谋朝篡位团伙中的一份子……”

    “以臣之见,王浪军就是谋朝篡位的主谋……”

    “这是明摆着的事,要不然他一家人安然无恙,唯独害死了朝中官员,平民百姓,以及众多的将士……”

    “嘿,仔细想想,还真是这样。

    死的都是我朝臣子与将士,他却越来越强,越风光。

    照这样发展下去,只怕他的威名无人能及……”

    “都别说了,听候皇上发落!”

    眼见皇上的脸色越来越难看,魏征急得冒冷汗,房玄龄出班说道,心说,这些人都想摘桃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其实这是明摆着的事。

    因为王浪军的改良品种问世,无论谁霸占,或是取得监管改良品种实行天下的差事,将带来浩大的利益与名望,所以这些官员眼红了。

    当然,改良品种没有皮壳,不能做种子。

    但正因如此,他们才会中伤王浪军,让其认罪伏法交出改良品种的种子,或是问其罪而将王浪军胁迫钳制起来,掌控种子,从而获利。

    要知道王浪军的先天威名深入人心,他们在这种情况下还敢栽赃陷害王浪军,足见利益熏心了。

    因此,房玄龄知道魏征顾忌这些,皇上也头疼这种事发生,故而站出来阻挠。

    李世民气的不轻,忍着被王浪军算计的不甘,俯视下方的文武大臣说道:“朕下旨王泰入宫为官,难道是朕糊涂了,引狼入室?”

    “微臣惶恐…不敢…”

    一干文武跪地唱喻。

    开什么玩笑,谁敢说皇上昏庸无能?

    找死的吧?

    显然,各位官员因利益熏心而陷害王浪军,犯了牵带皇上一事,险些引火烧身了。

    只不过有人灵机一动说道:“皇上,想必王泰对皇上忠心耿耿。

    再说他在几年前就把王浪军送给老匠头抚养了。

    老匠头把王浪军教唆得无法无天,犯下大逆不道,诸多死罪。

    这与王泰没关系。

    因此,臣以为任用王泰为官,让他亲自去劝服王浪军为朝廷所用,父管子天经地义。

    若是他依旧不从,就可定性为犯上作乱,心怀叵测,杀之不足惜。”

    “臣附议,恳请皇上召见王泰,任用王泰管教王浪军。

    不但要王浪军解释豢养私军,教唆属下盗取玉玺一事,而且要让他招认逆贼其人,以绝后患……”

    文武官员纷纷响应。

    李二蹙眉深思,魏征见机说道:“皇上,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操之过急只怕……”

    “报,袁天罡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