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俏郎君-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人都在惊恐王浪军的谋划,似是吃定了朝廷?

    这太可怕了?

    李世民环视跪在阳台上逼宫的众臣一眼,气得嘴唇抽抽着说道:“列为爱卿难得意见一致,集体抗旨,谁给你们的胆子?”

    “微臣惶恐,皇上息怒……”

    众臣依旧不松口的相继劝谏。

    这把李世民气得遍体颤抖,双腿发软的向后倒退着被小祥子搀扶站稳,却已是面色铁青,几欲喷血的咬牙说道:“朕恩准列为爱卿畅所欲言?”

    其实他也知道这个时候下旨进攻无量宫,与王浪军撕破脸讨不了好处。

    只会逼反王浪军从土谷浑出发,打着为大唐追杀黑衣人的仁义名声,讨伐昏君乘机抄家灭口的旗号,昭告天下的造反。

    这一招很可怕。

    他不敢想象那种后果。

    但是他实在是气不过,他为屡次干净彻底的败在王浪军手上懊恼不甘,决定放手一搏。

    毕竟他不认为王浪军可以舍弃爹娘与弟弟妹妹的性命,号召天下人讨伐,推翻他的大唐江山。

    再说了,王浪军一直都是以德报怨的回应他,堪为仁人君子。

    这让他认为王浪军旨在凌驾皇权,索要一份划地自重的权利而已。

    再加上王浪军的亲朋好友也不少,都是他用来钳制王浪军的砝码。

    而占据王浪军打造的无量宫,就可以获得各自划时代的作坊与农作物,兴盛大唐。

    这是立于不败之地的资本。

    他只需霸占到名下,假以时日足以抵挡王浪军的反叛。

    这是王浪军给他创造的翻身机会。

    否则,他不认为自己有能力扳倒王浪军,夺得一切兴盛大唐,成就千古一帝的美名。

    相反只会带来无尽的折磨,挫败,懊悔,摧残等等负面效应。

    王浪军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对待他的。

    虽然没有害过他,但给他这位帝王的感触就是这样,往小人方向蹂躏,变得一无是处。

    像这种让他的皇权威信扫地的人,他恨入骨髓。

    因此,他认为这是取缔王浪军的无量宫的最佳时间,继而占为己有发展大唐,再图受降王浪军等相关事宜。

    只是众臣不乐意……

    不过众臣学乖了,宁愿集体抗命,也不愿意独自出头,变成众矢之的与皇上憎恨的人。

    但李世民双目灼灼的环视众臣,逼的众臣把头磕在地上不敢见人,遂气呼呼的说道:“长孙爱卿,你为何出尔反尔,阻止朕拿下无量宫?”

    “皇上明鉴,并非臣出尔反尔,抗旨进攻无量宫。

    而是此一时彼一时,既然王浪军远在万里之遥的土谷浑,何不轻取无量宫……”

    长孙无忌跪趴在皇上左侧一米外的阳台上,微微抬头向皇上咧嘴示意着说道。

    示意皇上追问右侧的魏三本。

    这叫借力打力不费力。

    毕竟他虽然把王浪军恨之入骨,巴不得早点杀了王浪军,但是王浪军溜到土谷浑去了,他就警惕起来了。

    这是他对王浪军的恨与怕交汇出的决定。

    说实话,王浪军若是没有表露出反唐之意,他觉得利用王浪军的家人可以左右王浪军的思想与未来。

    但王浪军如今反出大唐,正在试图摄服李靖统帅的大军,吓得他只想抽身于外了。

    他知道王浪军可以命令金银双鹰杀敌,若是来一个突袭,他估计自己会变成一个笑话,死在畜生嘴里,太不值了。

    这与他拼搏半生追名逐利,争权的理念相违背。

    因此,他此刻宁愿退出这场战斗,也不愿意公然挑衅王浪军的威严,直接向皇上撂挑子了。

    李世民气得双目暴突,攥紧拳头恨不得冲上去打死他,但见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不忍直视的转向右侧的魏征说道:“魏爱卿,你有何高见?”

    “臣年老体衰,加上近几日上吐下泻的,有些扛不住了,还请皇上下旨,让微臣颐养天年……”

    魏征早已察觉跪在旁边的长孙大人的小动作,洋装中气不足的说道。

    其实他的话分两面性。

    其一,他看不惯长孙大人见风使舵的小人嘴脸,决心对着干。

    哪怕是最后不疼不痒,也要恶心长孙大人一回。

    其二,他听说王浪军抵达土谷浑,心里乱了。

    在搞不清王浪军的下步行动计划之前,他觉得王浪军此举必有所图,就不能轻易地做出决定。

    要不然,很可能闹出大乌龙事件。

    当然,他生出一种隐退的心理,感觉跟不上王浪军的阴谋节奏了,羞于匹对。

    好像有种维护现状,名誉,害怕被王浪军虐的体无完肤,变得一无是处,得不偿失的心理。

    阴影面积很大……

    对此,李世民表示了解,感同身受的看着魏征,颤声说道:“魏爱卿劳苦功高,按理朕该准奏,重赏,准许爱卿卸任归家。

    但如今乃多事之秋,朕希望爱卿为社稷奉献一份心力?”

    “皇上仁德,臣敢不从命!

    只是臣对长孙大人出尔反尔的戏弄微臣,颇具微词,不知……”

    魏征要的就是皇上这句话,但没打算放过长孙无忌。

    这家伙变得越来越油滑了。

    每到关键时候就开溜,让别人顶罪,想得美。

    为此,他差点被长孙大人给害死了,如今又来一次,恨得怒视着长孙无忌说事。

    长孙无忌面不红心不跳的正视着他说道:“魏三本,你自己奏请皇上,对无量宫采用怀柔手段。

    这与我的强攻手段不符。

    但显然此时对无量宫发起强攻,势必逼反王浪军造反。

    因此,再次启用你的怀柔手段,拿下无量宫,你难道不乐意……”

    “哼,长孙大人好一句怀柔手段,不知道比你以饥饿,殴打,威胁的方式强迫平民大军进攻无量宫,哪一个更加阴毒……”

    魏征视感着他把怀柔二字咬得很重,恼火的站起身来说道。

    他怒了,但李世民松了一口气,摆手让众臣平身了。

    众臣看出来了,只要魏三本恼火了,剩下的事就好办了。

    当然,长孙无忌被魏征呛得狰狞起来,变化着瘦脸说道:“魏三本,你发什么狗牙疯?

    难道你不知道那些平民百姓,都是反出大唐投靠王浪军的叛徒的亲人吗?

    对他们以牙还牙怎么了?

    比起你建议皇上以无量山为龙脉国葬……”

    “那是缓兵之计,试探王浪军虚实的权宜之计……”

    “可现在不是了,你觉得呢……”


………………………………

第488章 草把借人

    李世民坐回到金銮殿上,环视灯火下的众臣下旨:“传旨礼部,筹办太上皇国葬事宜。

    葬地无量山,暂时通传无量宫,闲人回避。

    只待万事俱备,再昭告天下!”

    “皇上圣明……”

    “诺!”

    众臣跪拜应和,唯独小祥子领旨下殿去了。

    只不过人人心里不舒服,感觉皇上这道旨意很矛盾。

    既然皇上选址无量山下葬太上皇,为何是暂时通传无量宫,闲人回避?

    这本来就是多此一举。

    只需一道圣旨把太上皇葬于无量山的消息昭告天下,自然而然的驱逐了待在无量山周边的人。

    要知道皇陵不仅有卫队镇守巡逻,而且管制严苛,没人胆敢闯入接近。

    既然如此,皇上这道旨意就有些多余了。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皇上畏惧王浪军,似乎不敢公然挑衅,仅以通传试探一二,再做决定?

    魏征眼见皇上让众臣平身,跪在地上没动,仅仰头抱拳行礼说道:“皇上,国葬兹事体大,不可轻忽。

    前日,微臣以无量山下葬太上皇为计谋,试探王浪军的虚实,可没当真。

    如今皇上若是当真,恐怕……”

    “魏三本,你在恐怕什么?

    恐怕触及王浪军的底线吗?

    难道王浪军不知道天书出自无量山,无量山就是镇压龙脉,国运之地?

    这种关乎国体之地,王浪军胆敢霸占,意图谋反昭然若揭。

    难道你想要维护他吗?”

    长孙无忌刚站起身来就听见他龇牙,立马怒视着他落井下石,想把这个屎盆子彻底扣在魏三本头上。

    若是促成魏三本处犯王浪军的底线,继而恼怒相残,那就再好不过了。

    只不过魏征没想这些事情,唯恐触怒王浪军反唐,当即反驳道:“长孙大人休要胡搅蛮缠。

    须知王浪军掐在李靖率领三军征伐土谷浑之际插手,兹事体大。

    其一,王浪军有可能故意而为,假借插手朝廷征伐土谷浑之际插手,来一个敲山震虎,警告朝廷,以便取到围魏救赵声东击西的效果。

    显然,他做到了这一点。

    其二,王浪军震怒了,从而打算拿下李靖一干将领,继而收服三军为己用,企图造反。

    要知道,王浪军救治伤兵跟洒水玩儿一样简单。

    这是他收买人心的资本,他再以强大的武力,结合金银双鹰震慑人心,没有他收服不了的将士。

    而一旦他收服了三军将士,继而拿下土谷浑全境,壮大实力,再反唐的话就恐怖了。

    毕竟他具备这种能力,我们不得不防啊!

    其三,王浪军近日来没有任何举动,是否说明他在暗中考察朝廷对他的态度?

    若是让他感触到危机,杀意,乃至懒得与苍蝇辩解个中是非,直接来真格的。

    以无量宫军民装聋作哑为诱饵,诱导朝廷展露出对他的杀意,便于他下决心反唐?

    若是这种猜出成立了。

    那么,他一旦做出决定,就会下令金银双鹰与他一起营救爹娘,弟弟妹妹,继而放开手脚与朝廷决一死战。

    要知道他能做到这种地步。

    我们没有理由怀疑他的能力。

    也就是说,就差他亲自前来救回王泰一家人,彻底撕破脸了。

    综上所述,臣以为长孙大人一贯主张强攻无量宫,再强迫平民大军进攻无量宫,取到了逼反王浪军的作用。

    事到如今,王浪军濒临反唐之际,长孙大人不知悔改。

    妄想栽赃陷害微臣以无量山下葬太上皇,彻底逼反王浪军,乱我大唐天下,其心可诛!

    还望皇上明鉴?”

    他这话就诛心了。

    不过让人听得如丝如扣,没什么错处。反而听得满堂文武惊悸莫名,打心底里发寒。

    王浪军真有这么厉害吗?

    这也太可怕了吧?

    至此,没人觉得魏征有卸责,避嫌,缓解他与王浪军之间的关系的意图。

    只因事态发展到这一步,他完全失去了针对王浪军而设计的方寸。

    说白了,王浪军的行为举止把他搞糊涂了,失去了底气,不战而怯了。

    当然,他的分析不无道理。

    毕竟在他看来,王浪军确确实实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主。

    只要王浪军不怒,一切都好说,但王浪军一旦震怒,天王老子都杀得。

    加上王浪军深似海的智谋,无以匹敌。

    对此,李世民衡量在心,眼见宫灯光辉下的众臣吓坏了的不堪模样,不禁冷哼一声说道:“爱卿平身,多虑了。

    虽然朕也相信你的推论,但是你该知道大唐江山是打下来的。

    从未怕过谁,哪怕是战死也无怨无悔。

    因此,朕不惧一战,爱卿无需多说,朕恩准爱卿之言,罚长孙无忌亲临无量宫,主持国葬事宜。”

    “微臣遵旨谢恩……”

    “什么?皇上这不能……”

    魏征谢恩,长孙无忌吓得腿一软跪在地上磕头求饶,可惜没鸟用,李世民直接宣布退朝了。

    皇上不甘心,幻想一战成名,解决一切烦恼问鼎九五之尊。

    眼见皇上的背影消失在大殿侧门,长孙无忌偷窥他的眼神变得阴毒闪烁起来,嘴上说道:“魏三本,你现在满意了?”

    “长孙大人想岔了,满意的是那王浪军,你可要小心他的报复行动啊!”

    魏征汇入房玄龄一行人当中向外走,对他的话置若罔闻,头也不回的走向殿外回了一句。

    这把长孙无忌气得吐血,站起身来看着他走出殿门的背影,咬牙切齿的咒骂:“该死的魏三本,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你赢不了,王浪军也未必能赢。

    包括皇上期盼着天下高手汇聚皇宫,讨伐王浪军获得一切成果的奢望,未必能实现。

    嘿嘿,到是本国舅的计划……”

    他的咒骂声越骂越低,到最后几近不闻。

    ………………

    如此同时,无量宫外围发生了一件诡异事件。

    “报,尉迟将军,待在山坳里的妇孺儿童不见了……”

    看管妇孺儿童的裨将跑到将军近前,单膝跪地奏报军情。

    说着话整个人哆嗦起来。

    尉迟恭丢下手中的碗筷,拍案而起,怒视着他筛糠一样的模样吼道:“什么?人不见了,那你是怎么看人的?”

    他说着话喷出满嘴的饭食,淹没了裨将。

    裨将吓得哆嗦着没敢躲闪一下,低着头盯着火把光辉映照出将军狰狞的影子,硬着头皮说道:“将军,那些妇孺儿童都饿了两三天了。

    加上他们处在相距河岸一百多米的山坳里,外围还有上千士卒看守着。

    您说她们哪有力气,胆子逃走?

    即便是我们聚在一起吃饭,也有人偶尔看她们一眼,但她们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混账王八蛋,你不说看她们一眼,怎么不见了……”

    “将军,我们看的是草把影子人,被骗了……”


………………………………

第489章 借人余波

    尉迟恭得知妇孺儿童逃走的消息,当即率领众将赶到关押妇孺儿童山坳右侧的山头上,借助火把光辉看下去,灌木丛一片狼藉,唯独不见了妇孺儿童。

    “混账,几十万大军看不住一千多妇孺儿童,奇耻大辱,给本将追上去灭了她们!”

    “噗通”

    眼见将军震怒的瞪过来,众将吓得直冒冷汗,而看守妇孺儿童的裨将直接吓得跪在地上磕头说道:“将军,末将看守妇孺儿童不力,甘愿受罚!

    但末将恳求将军息怒,不要下令将士追击妇孺儿童……”

    “大胆,原来是你放走了妇孺儿童……”

    原来如此,尉迟恭怒而冲上前,抬脚把他踢翻在地上打滚,且持鞭追上去欲打,动了杀心。

    这让众将纷纷避让开去,生怕被暴怒的主将波及自身了。

    而裨将被他踢得喷血三升,但忍着痛楚嘶吼:“将军息怒,末将并未放走妇孺儿童……”

    “呜呜”

    钢鞭虐空,直达他的额头前方止住了砸碎脑门的威势。

    但他任然觉得钢鞭击碎了灵魂,撕裂了面皮,痛不欲生的流下血泪,含糊不清的说道:“将军,末将冤枉……”

    “该死的,本将限你一刻钟把事态解释清楚,否则军法从事!”

    打错人了?尉迟恭恼怒收回双鞭,憋红了脸瞪着他问道。

    这才是尉迟将军的本性,暴躁无常。

    忍了这么久,终于发泄到自己身上,差点打死自己了?裨将忍着伤痛做起来说道:“将军,区区上千即将饿死的妇孺儿童,绝对没有能力逃出几十万大军的包围圈。

    只不过大军没有封锁河道,但河道沿线都在大军的监视之下,没有人可以从大军的眼皮子底下顺水逃脱。

    因此,末将率领将士仔细勘察过现场,发觉妇孺儿童遁水逃生了……”

    “住嘴,你口口声声说妇孺儿童濒临饿死,没有能力逃生,她们又怎么可能遁水逃生?”

    尉迟恭一听就气得火冒三丈的跳起来,下意识的扬鞭欲打,敷衍,欺瞒本将者死!

    裨将凄苦而痛楚的咧嘴傻笑,全身哆嗦着等死:“末将说的是事实……”

    “好胆,去死……”

    “将军手下留情,何不亲自查探一番……”

    “将军,事出反常必有妖啊,这件事不简单……”

    “对啊,王浪军至今没露面,而今夜的无量宫漆黑一片,本身就不正常,小心着道啊……”

    “麻蛋,王浪军太阴毒了,不敢正面交战,尽用下三滥的手段……”

    “我也有同感,他硬是从几十万大军眼皮子底下把平民大军忽悠走了,如今又把妇孺儿童秘密转移了……”

    “咦,你也是这么想的,和我不谋而合……”

    “闭嘴,随本将勘察现场!”

    他们说的难道是真的?尉迟恭如梦方醒的再次止住了砸死裨将的鞭子,侧眸众将喝斥着走下山坡。

    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这不是是众将比他聪明多少。

    而是早在平民大军与俘虏兵对打,闹腾着向无量宫杀去,但最终抵达无量山山脚下便熄火了。

    虽然一路上看着平民大军与俘虏兵相继倒下去,看似沿路死伤,消耗了不少人,但是最终也有好几千人抵达无量山。

    这些人比起无量宫军民的数量只多不少。

    可是他们没有进攻无量宫军民。

    为什么会这样?

    难道是他们打累了。

    或者是没有看见朝廷大军配合他们对无量宫实施里应外合之计,故而心灰意冷,放弃了?

    亦或是他们杀到无量山山脚下,都没有发现无量宫军民的影子,加上劳累而暂时停下来休整?

    可是这都休整了将近一个时辰了,为什么他们没有任何,行动?

    哪怕是点燃篝火驱寒,火把照亮,都没有发生。

    这其中没有问题,鬼都不信。

    以至于周边的将士议论纷纭,说什么的都有。

    他和众将都听见了,结合妇孺儿童逃走得太匪夷所思了,足以证明这一切都是王浪军的诡计?

    因此,他带着众将勘察山坳,顺着妇孺儿童撤走的足迹追到河边,看着沙地上显露出大小不一的足印,恨得咬牙切齿的说道:“混账贱民,胆敢私逃,传令三军沿河追击……”

    “将军,三军将士早已把这一带的河道封锁死了,不可能放走任何一个敌人。

    只是那些妇孺儿童真的顺水逃生了吗?”

    “是啊将军,这件事很可能是王浪军的暗度陈仓之计,不得不防啊……”

    “好狠毒的王浪军,想出这种毒计针对朝廷,当真找死……”

    “行了,各位将军别再议论王浪军的造反能力,当务之急是找出他怎么劫走妇孺儿童的……”

    “咦,好像有道理,毕竟那是上千妇孺儿童,她们可不懂的遁水之道……”

    “何止啊,妇孺儿童不仅不懂遁水之道,而且稍有留神就会大呼小叫起来,打草惊蛇……”

    “呸,什么打草惊蛇,明明是她们诡异的消失了好不好……”

    “麻蛋,真憋屈,她们一帮手无缚鸡之力妇孺儿童,怎么可能悄无声息的逃走了……”

    “关键是遁水逃走,搞不好是横穿河道,再从刺藤城墙下面的暗道里进入无量宫辖区……”

    “握草,这也行……”

    “握草,牛逼……”

    “握草,脑洞好大……”

    “闭嘴,立即派人潜水下去查探暗道,再派人奏报皇上此处发生的事情,不得延误!”

    眼见众将越说越离谱,尉迟恭忍着失败的懊恼与羞愤,当即下达军令,整个心都凌乱了。

    事到如今,他若是猜不猜发生了什么,那就真傻了。

    问题是明白了才害怕。

    他害怕王浪军这种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的玩暗度陈仓之计,太可怕了。

    要知道这是面对几十万朝廷大军的死亡压迫。

    在这种绝境下完美的完成了暗度陈仓之计,不仅接走了上万平民百姓,还悄然无声的转移了妇孺儿童。

    一下子解决了外忧内患。

    且视几十万大军如草芥,玩弄于鼓掌之间。

    这种谋略堪称奇迹,心态沉稳如山,以退为进,见招拆招,藐视朝廷。

    这是什么气度,胸襟?

    关键是事到如今,无量宫占据着绝对上风,摆开龙门大阵迎战朝廷大军,敢战否?

    说实话,他现在不敢战……

    “报,将军,水下发现刺藤网道,直通无量宫里面,但尖刺密布,无法通行。

    不过手下发现尖刺上勾挂着些许布条,疑似妇孺儿童通过密道的时候留下的……”

    潜水探查的士卒钻出水面汇报军情。

    吓得一群将军面色苍白,颤抖不宁的惶恐不安了。

    “将军,控制刺藤生长,收缩变形的唯有王浪军一人可以办到,他就在无量宫……”

    “握草,他不是跑到外面浪去了吗……”

    “完了,这仗没法打……”


………………………………

第490章 胜利双收

    “呼呼”

    一阵夜风吹过。

    众将冷彻心扉,哆嗦着拔出武器,躬下身子,警惕的看着幽暗的刺藤城墙方向,一步一步,小心翼翼的向后退去。

    这包括尉迟恭持双鞭,夹在众将中间向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