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军需来大明-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天一早,杨晨东即离开了黑码头。
选择是的天还没有亮的时候发出,并要求,每一个被选中之人,都不由家长来送,不然的话就会取消他们的名额。这也是杨晨东给大家上的第一课,远离父母,学会独立。
虽然这样看起来有些残忍,但对于成长确是有益之事。就像是当今的教育,太注重于分数值了,孩子们大多是死读书的多,很少有老师和学校注重孩子的性格培养。
杨晨东的做法正是先从独立开始。然后还会让他们去吃苦,只有这样的孩子才能对人情的冷暖体会的更深,长大后有作为的机率自然也就大了许多。
公元一四四七年,正统十一年。
过年的钟声被敲响,从这一刻起,杨晨东就十七岁了,距离他来到明朝已近两年的时间。从无到有,势力发展到如今,怕是除了有限的几人之外,都不会知道他现在到底拥有何等强大的实力。
过年是在杨家老宅,照例的给老宅的下人们发了银两过了喜庆的一年,之后就是去祭祖。然后杨晨东没有在回到老宅之中,而是以呼吸新鲜空气、寻找写故事灵感为名,去了杨家庄,那里有五十名,不!五十一名学生正在等着他去教授。他们将要面临着为期三个月的学习,这其中以文化课为主,体能训练为辅。
如火如荼的训练开始了,杨家庄也呈现着半封闭式的管理,虽然允许人进出,但审查格外的严格。这期间杨三已经找到了几名适合做情报和安全工作的人,而考核他们能否成为正式队员的标准就是紧着着进入杨家庄的每一个人,从中寻找出可疑份子来。
要说有钱就是好办事,如今的建宁府的大街小巷上,更是不知道有多少双杨家的眼睛在那里盯着,他们或是普通的贩夫走卒,或许是某饭店的伙计,又或许是某杂货店的老板,这些人都并非是安全局序列的,甚至为谁搜集情报都不知道。这些人只知道一点,只要把发生的不寻常事情上报,那就可能有银子拿,倘若事情还很重要的话,还会得到更多的奖赏。
人为财死,在这样的鼓励机制下,自然每天都有大量的情报上传到杨三的手中,由他把其中有价值的在交给虎芒,送给六少爷过目。有了此机制,可以说朝廷一旦有人来到建宁府,但凡是陌生的面孔,都会马上被发现。
其实这一切都是杨晨东的多虑和小心罢了。朝廷上根本就不会有人要针对他一个小小的九品建宁府知事。如果真有人要对付杨家的话,那也会拿杨家人京师的那几位公子和小姐动手。况且杨荣一死,杨家的势力就土崩瓦解了,可谓是人人自保都难,要不然也不会一年多了,没有一位亲人回到杨家老宅来看一看他这个小弟。
当然,杨晨东的理解是,这些哥哥姐姐们也应该有自己的苦衷吧,或许是人在京师,身不由己也说不定,反正他听老管家杨海说,杨家的几位公子和小姐在京师过的并不怎么好,便是他们想要出京师,那也是需要层层上报,有些麻烦,这杨晨东也就有些理解他们了。
再者,怎么说他也算是继承了这具身体,如果有可能的话的能帮还是帮的。
朝廷的确没有人去关注杨晨东,不过就是弄一个《杨报》,写了几个精彩的故事,在大人物眼中,也只是旁门左道罢了。仅仅就是一个十七岁的年龄,那便可以乳臭未干来形容,即是如此,谁会重视。更不要说,朝廷有自己的苦处。
正统十一年正月十七,兵部尚书邝野等奏:瓦剌也先自其父脱欢时吞并阿鲁台部落后,日益强大,瓦剌部欲有犯边之举,造成了边界局势的紧张。
同年三月,英宗命天下学校考取附学生员。所指意思就是可以额外的招收更多一些的学生,他们并非是正式,而是以预备役的方式出现,是为国家积攒人才之举。
可这样做也等于无形的扩大了士族的力量,使拥有特权的人数变得更为增多。
那何为当时的特权呢?说白就是种田不用交粮,经商不用交税。而这些生员偏偏占据了大量的国家土地,使得百姓的生活质量更是下降了不止一层。以至很多人辛苦种地了一年,到年底丰收了,也交不起税粮,当真是应了那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相对于外面世界的变化,杨晨东这一阵确是非常的老实,就呆在杨家庄中,对外称静心写故事,也是为父母祈福,丁忧。实则只用了一点的时间去写罢了。更多的时间用在了教授这些学生身上。
《笑傲江湖》经过了这么长时间已然结稿,甚至全本书都已经出现,这一次发往了京师不少,倒是满足了一些富家公子哥和贵小姐的口胃。接下来他开写了第四本——《楚留香传奇》。
新书一发,一如继往的受到了热捧,这一次可是同时发出,不仅是在建宁府,便是在京师都引起了追书狂潮。
胡府内,打扮的一身淡雅别致的少女胡嫣手中正看着最新一期的《杨报》,上面正在连载着楚留香传奇。
“呸!”不知怎么的,胡嫣就突然轻斥了一口,接着就是一脸的通红,那样子当真是娇羞可人。
一旁的丫环小青正有些打着瞌睡呢,猛然被小姐的动静给惊醒,接着俏目就连忙的四下看去,在没有看到旁人之后,就嘟着嘴摇了摇头,“小姐,你是不是又要心里骂东帅呢?”
“什么东帅?”胡嫣一脸的不明所以。香帅他是知道的,说的就是楚留香,这可东帅是何人呀?
“怎么?小姐连东帅都不知道吗?那可是大家给杨家六少爷杨晨东取的名号呢?你说他把书中的楚留香写的有八位红颜知己,且还是个个喜欢的那种,那这个人是不是也是一个多情少爷呢?所以大家就叫他东帅喽。”小青把从买《杨报》里,听到的别人议论之言拿出来讲着。
听着竟然有这样的解释,胡嫣就是脸色一红道:“没错,那杨家六少爷定是一个风流公子,人说观言其知其行,就是说他这样的人呢。”
胡嫣一幅很是生气的样子,事实上,刚才看着看着书会生气也是因为恨楚留香是见一个爱一个。她就不相信,一个男人怎么可能会真爱身边的每一个女子呢?虽然说大家族的公子少爷都会取上几个妾室,但那不过是为了人丁兴旺罢了,又有哪一个会真爱自己的所有女人呢?至少她 是不会相信的。
………………………………
第三十四章 军歌和拉歌
以至于恨乌及屋,也让她对杨晨东的人品产生了质疑,同时心中也是矛盾万千,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男儿。即能写出郭靖那般的大侠,也能写出李寻欢那般的潇洒,也有令狐冲那般的真男儿,如今又多了楚留香这样的多情种子?
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他呢?
越是想不通,就越是好奇。胡嫣不由自主的就陷入到了苦恼之中。
都说知女莫若母,在胡嫣的身上,最了解她的人确是身边的丫环小青。眼看小姐是如此的烦恼,她当然是要站出来,为其解忧的了。当下她就主动的说着,“小姐,听说胡大人接了差事要去南方调查一些卫所的军情,莫不如让他去一趟建宁府,见一见这个杨晨东,不就什么都清楚了吗?”
“啊!让你父亲去?这,他能同意吗?”胡嫣听后心中虽然有些意动,但确更多的是没有底气不足。
“为什么不能同意,这是老丈人看女婿呢?再说,不过就是顺手为之罢了,有何不可?只要小姐施展着您的缠术,大人就不会不同意的。”小青似乎很了解小姐的父亲一般,一幅胸有成竹的样子。
“呀!什么叫老丈人看女婿,小青,你敢胡说,这是在找打!”胡嫣腾的一下子脸就红了,使得她看起来更加的可爱与妖娆。但她同时也开始起身追着小青,一幅不依不挠的样子。
只是小青是不是追上了,没有人知道,只是在晚上胡长宁回府之后,胡嫣主动的赶了过去,在然后。。。
。。。。。。
杨家庄中。
五十一人的学习和训练已经近入了尾声。
学习期间,每一个人的体力都得到了锻炼。或许是因为年龄小的原因,学什么东西都特别的快,尽管一天很劳累,但仗着年轻,伙食又好,恢复身体的速度也是很快的。
要说比起战斗力来自然是不如第一批冷锋的,可是说到忠诚度,相比确是只高不低。尤其是小雨在其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或许是继承了父亲栾七的聪明基因,在其它人还低头苦读书的时候,小雨就先提出了要以六少爷为中心,奉六少爷为主的口号。尤其是她的学习能力很强,加上又有杨晨东妹妹的名义,使得她年纪虽小,但声望确不低,甚至很多年纪比她大的孩子都低下了头,以其为主。
不仅如此,小雨还与巧音打的一片火热,两人相差有足有八岁,可有时候确好的如同亲姐妹一般,这倒是让杨晨东有些看不明白。但他只需要知道这两个都是自己人就可以,随便她们怎么去折腾好了。
有了威望,又与巧音成了自己人,小雨就有了更多见单独见到杨晨东的机会。在不断的央求之下,六少爷终是挡不住少女的攻势,交了三首歌曲。
这三首说到底都是军人歌曲。
第一首是解放军军歌,杨晨东称为军歌。“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第二首是打靶归来。“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风场红旗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第三首东方红。“东方红 ,太阳升,国家出了个杨晨东, 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
事实早已经证明,军歌有振奋和提升士气以及增加部队战士的凝聚力的作用。很多时间,军歌一响,那战士们就会荷尔蒙提升,接下来就会变得激动与兴奋。
三首军歌,尤其是第三首,更是在无形中高抬自己的地位。这是杨晨东早就想过的事情,一支军队必须要有自己的灵魂才有保证足够的稳定,而自己无疑就是那个最佳的人选。至于是不是有王婆之嫌,那就是一人一念了。
不仅交了三首歌,杨晨东还交了小雨军队的拉歌。
军队拉歌的作用就可就大了,一可以团结士气,凝聚人心。一首歌能够把大家的心绑到一起,一起大声唱唱,展现团队的磅礴士气。
二,鼓舞人心,缓解压力,军人本就压力大,好歌鼓舞大家一起坚持下去,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
三,活跃气氛,军队军官严格,气氛沉闷,带队班长有时候缺少人情味,拉歌活跃下大家的气氛。
四,促进相互了解,彼此了解和睦相处,统一战线!
像是谁英雄,谁好汉,咱们拉歌比比看。嘿嘿,比比看!。。。1、2、3、4、5,我们等得好辛苦!1、2、3、4、5、6、7,我们等得好着急!。。。要你来,你就来,忸忸怩怩下不了台!叫你唱,你不唱,忸忸怩怩不像样~!嘿嘿,不像样等等。
这些东西都听得小雨瞪大着眼睛,一脸的不可置信表情。这一刻她对于六少爷更加的崇拜,更想进一步了解这个大哥哥,他的脑袋里到底装的有什么,为什么有着这么多新鲜的好东西?她自认已经挺聪明的,可是与六少爷一比,那根本连一个指头都算不上。
军歌的拉歌被小雨带到了五十一人的团队之中,很快就传播了下去,这些本就是聪明的孩子,又读了书,认了字,很快就进入到了熟练掌握的时期,时间也一点的进入到了四月中旬。
五十一个以后的政治教员,全数通过了考核,其中优等十五人,良好二十人,及格十六人。其中小雨和小晨都分别以优等的成绩毕业。
就在毕业的当晚,杨家庄中举行了会餐,只是大家的情绪都有些低落,因为他们都知道,毕业就带别着离别,怕是以后想这般近距离的见到六少爷就没有机会了。
感受到了大家的悲伤情绪,杨晨东举着酒杯,笑呵呵的说着,“明天,我与大家一同前往黑码头,到时候你们还会看到激动人心的首次受衔仪式。”
“哇!太好了。”众人随即便得高兴了起来。对于什么授衔仪式大家还有些弄不明白,也不是太懂,可是能够和六少爷一起回到黑码头,有了更多接触的机会,这当然是众人求之不得的。
这一天晚上,很多孩子都喝醉了,尤其是小雨更是喝了不少,一脸通红的倒在杨晨东的怀中睡着了。
对此,杨晨东并没有丝毫怪罪的意思,更是罕见的没有去拉什么夜间的紧急集合。他知道,为期三个月的训练,这些孩子很苦,尤其是神经一直都是紧绷着,如今终于毕业了,也应该是放松一下的。
一晚无事,第二天一早,大家以为之一新的精神面貌踏上了归往黑码头之路。
黑码头,各个工厂已经陆续的开始兴建,虽然因为面临着随时会转移的局面,厂房有些简陋,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搞自己的创新之路。
不仅仅是工厂创进的进步巨大,海军的发展同样的喜人,高雄与冷松两人联手之下,这三个月来很是打了几场海战,他们凭着先进的武器和严格的军纪以及过硬的军事素养,是连战连捷,海军的船队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再不像是以前海船两三艘,而是拥有了除宝船(明朝早已经不在兴建)之外的二级马船一艘、三级粮船四艘、四级坐船十艘以及五级战船二十艘的强大规模。
等着杨晨东带着五十一名教员来到了黑码头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正是这一幕。看着那港口旁临立的如此之多的战船,六少爷的心情是激动与澎湃的。
两年的时间,海军终于有了规模,还是那种不引人注意下发展的规模,凭此已经具备了拥有称霸于海上一隅的能力。换一句话说,如果一旦有了危险,杨晨东有了一个可退的安全之地。
大喜之下的杨晨东,很是慷慨的拿出了一系列的新式火炮。像是那艘目前最大的二级海船,装备了87式82毫米的迫击炮一门,(可以精准的打到5。7公里内的任何事物。)又装备了75式105毫米的无坐力炮。射程7。4公里。
其它的三级粮船四级坐船和五级战船也分别的安装了各式火炮,射程在1。5公里到五公里之间。
现代火炮的准确性以及射程远非是当时文明和科技能够相比的。可以说拥有了这些,在加上勇战的士兵,那就没有什么海上船队是不可以战胜的。
有了这些,杨晨东也终于发出了第一道命令,那就是向向外扩张,准备拿下赤嵌城(今台南市),攻下琉球岛,同时霸守这一片的琉球海域,但凡是以后经过这里的海船,要么交重税成为朋友,要么就是被直接的干掉干沉。
终于准备要攻占赤嵌城,占领整个琉球岛了。高雄和冷松等人都是十分的激动。
高雄负责海战以及海上登陆,之后攻占赤嵌城的陆战那就要归冷松带着陆军所为了,这可不是演习,也不是平常的小打小闹,而是真正的占岛为王啊。
侦察人员早就调查了清楚,一个赤嵌城上就有百姓三四万人口,整个琉球岛上更是有军民二十多万,如果占领了那里,可想而知,这个基地将会变成如何的庞大。
………………………………
第三十五章 授衔仪式
对于军队将领的激动心情,杨晨东表示了理解,也提出了要求,那就是不能一次性的攻占整个琉球岛,而是先拿下赤嵌城,以此为据点,一点点向整个岛中进行扩张,以求慢慢同化的手段让他们顺服。
做出这样的决定,杨晨东自然有着他的打算。
琉球说到底,目前还是明朝的附属国,属于不征之国那一列的。大白话说是说,琉球奉明朝为尊,为老大,定期几年就会上贡。做为付出条件,倘若是有人攻打他们,威胁到了他们,明朝同样有出兵的义务去帮助他们。
还并不想与如今强大的明朝为敌,杨晨东自然不会做出这种明面上翻脸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为了以后的发展,他需要大量的人口,在不能于明朝大陆上抢夺人口的同时,也只能先利用琉球岛的土著,那这里的每一条生命都是宝贵的,除非是万不得以,不然不能随意的杀戮,毕竟国家都是以人为本的,没有强大的人口支持,想在做什么事情那会是难上加难。
杨晨东要的便是和平接收琉球岛,为此,他又做出了三条决定。
一,为了不走露风声,这一次攻打赤嵌城要以海匪的名义进行。如此就算是真有人把消息走漏了出去,和自己也暂时扯不上关系。
二,加强这一片海域上的控制,对于琉球岛,只准进不许出。任何一个出岛之人都要严格的进行检查。一旦有怀疑,采取扣留的手段,总之是绝对不能允许有人把琉球被攻打的消息传出来。
三,攻占琉球岛的时候可以文武并济。即以武力的手段起到震慑的作用,像是攻击赤嵌城的时候就可以用上大炮和现代枪械,要以迅雷之势攻下那里,震慑人心。之后政治教员开始展开工作,以说服和劝降为主,另外各工厂开始一一建立,大兴水利,兴建水泥马跑,创造繁荣的商业,让所有人都有事情可干,有粮食可吃,有银子可拿。
当一个人吃饱喝足,便会习惯于这种和平的生活,造、反的心思就会淡上许多,更加的有利于管理。
至于人人吃饱饭的问题,杨晨东早就有了相关的安排。他从大仓中拿出了不少的土豆准备在琉球岛上种植。当时的农作物产量极低,不过也就是二石(每石相当于现在的188斤左右),可土豆确可以达到最低十五石,高达二三十石。有了此物,百姓添饱肚子将不会在是难事。
人人有工上的问题也很好解决。琉球岛上需要修路,需要建新式的水泥房子,这些都需要不少的男人。而且以后还要建造玻璃厂,建粮仓那都需要不少的人手。
至于女人,她们可以去制衣厂做工,有文化的可以当老师,也可以学习新式歌曲进入宣传队,或是经过学过进入卫生院,不管是为军队服务还是为百姓服务都可以。至于那些即没有文化,又学不会的,可以当清洁工,维护着整个岛上的卫生和清洁工作,甚至可以做为女民兵的存在,为保护海岛做贡献。
便是连孩子,杨晨东都有了安排,他们可以一边入学校学习,一边加入儿童团,站岗放哨也可以,进行军式训练也可以,真正做到全民皆兵,那个时候但凡有人想来打探消息,怕不等安全局得到消息,就先被女民兵和儿童团给抓上一个正着了吧。
这就是未雨绸缪,在很多人还兴奋在可以攻打赤嵌城,占领琉球岛的时候,杨晨东确先一步的把以后会发生的问题拿出了足够的解决方案。
当然,促始杨晨东如此小心翼翼的原因,正是因琉球岛有着太多的汉人,那可是自己的同胞,那是绝对不能随便下杀手的,汉人当然是能活一个算一个,活得越精彩越好。反之,若是倭国的话,怕就只剩下横推,不服者当杀之以绝后患了。
制定出了种种的攻击和解决方案,甚至连具体的负责人都一一进行了安排之后,授衔仪式正式开始。
一四四七年,正统十一年四月二十八日。
这一天,风和日丽,天空晴朗。黑码头前的沙滩上人头攒动,人影憧憧。
整个黑码头的军民都到齐了。上至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下到只出生了一两个月的婴童,都被动员到了这里,人口足足达到了近万余。
这是杨晨东特意强调的,授衔仪式是何等的庄重与正规,那自然就需要万众瞩目了。现在他下面的百姓还很少,所以必须全员出动,等着下一次授衔的时候就不需要动员老人和孩子便也应该足够。
便是百姓,在半军事化管理之下,也是整齐的站着,没有人有骚乱,除了有几个婴儿因为饿了而啼哭之外,在无一点的声音。
上午九时,在临时修建的水泥制授衔台上,一身戎装的杨晨东第一个走上台来,走到了从大仓中弄来的一个立式麦克风前,连接的是四个巨大的音箱喇叭,足以保证把他的每一句话都传播到众人的耳中。
一身戎装的杨晨东装的是一身元帅服(大仓中纪念保留品被找了出来)。
大元帅肩章肩章面为金黄色,边为红色,长14厘米,宽5。8厘米;肩章多了一圈环绕的银白色松枝,肩章上的两个国徽是纯金的,星徽、松枝是用银线绣的,肩章面板上那一层金黄色是用纯铜丝拉出丝来再镀金的。
大元帅服的帽徽、星徽、符号等等也都是用纯铜,金黄色的地方用的是镀金,银白色的地方用的是镀银,再描漆。大元帅服胸前缀着金黄色的绶带和流苏,袖口和衣领绣有金黄色的边饰,裤子的边线处,缀有金黄色和鲜红色的条纹,都用纯金的丝线绣缝。
蓝色的军装穿在身上,更显得杨晨东身姿的挺拔与高大。在配上打的锃亮的皮鞋和威严的大盖帽,顿时给人生出了一种要仰视的感觉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