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军需来大明-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说,好说,如此我们就两边一起努力吧。”杨晨东点了点头。
原本谈判是一件很劳心的事情,但因为杨晨东的大度,竟然连半个时辰都没有用上,邝野就离开了。当然,促始杨晨东没有刁难对方的主要原因就是交趾出兵的事情。
杨晨东的梦想就是要实现大汉一统世界。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任何异族都难免会成为他的假像敌,以后或是征服,或是臣服只能任选其一。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他怎么可能会看着有人打到汉人的地盘,骑到汉人的头上呢?
倘若是邝野知道杨晨东的野心,怕是这一次谈判他可以付出的更少吧。他并不知道,对于异族的侵略,杨晨东向来不会手软,这一仗便是不请他他也会想办法站出来出力的。
………………………………
第三百四十五章 南明政权
南京。
做为大明的陪都,也是最早的大明京师。因为土木之败,英宗朱祁镇来到了这里,并于此重新建都,外称南明。
说起来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最为特殊的一位皇帝。他一生创下了三大记录。
第一,他是明朝唯一一位当过俘虏的皇帝。(这一世因为杨晨东的原因,他很幸运的没有成为战场俘虏)
第二,他是明朝唯一的太上皇。(代宗朱祁钰现在对外就是这样称呼他的。)
第三,他是明朝中唯一一位先后两次登基地皇帝。(南明建都时,他还是自号英宗,又来了一次登基大典,并大力提拔臣子。)
然后,这些记录并不能说明他是一位伟大的帝王。历史中对他的评价也并不高,像是这种“战败”“被俘”“失位”“复位”的过程,恰好证明了他命运的的坎坷。
正是有了这样的经历,朱祁镇比任何一位帝王都想做出一些什么,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如此,成立了南明之后,他可谓是洗心革面,放弃了一应的吃喝玩乐,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治国之道上。他的梦想就是终有一天,可以重新的统一大明,重新的回到北方京师的那座皇帝中去。
只是很遗憾,老天爷似乎并没有玩够他。无论他是多么的努力,应该出现的麻烦一个都不少,相反还愈演愈烈。
就在朱祁镇正全力发展军事、民田的时候,南方的判乱还是如实出现了。不仅如此,规模较历史中更为宏大,竟然连交趾都出了兵。
永乐时期,明成祖朱棣曾征伐过交趾(今越南)。当时统兵的为已故的英国公张辅。以明军的强大打败了他们,成立了交趾省。但因路途实在太遥远了一些,很多事情鞭长莫及,在公元1431年,交趾省撤销,黎利接受明朝册封,成为安南国王。
此举对中央政府对西南土司的威信打击重大。之后史多的事实证明,宣德“弃置交趾”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长期的和致命的。这一事件沉重地打击了明朝在西洋地区的国际声望,动摇了明朝的宗主国地位。失去了安南意味着失去了西洋,这一点恐怕是朱瞻基也没有料到的。安南从此扰边侵地不绝。
这一次岷庄王徽煣便主动找到了已经年老但仍有雄心壮志的黎利国王,许之以重利之后,原本就蠢蠢欲动的他们终于兴起了动兵之举。
交趾一旦参战,云南之事将会越闹越大,外加广东之乱似是摇相互应,后方大乱已是必然。接下来如何让朱祁镇一心发展国力,一心还想图谋北明而大一统呢?
大乱就涉及到更多的百姓受苦;大乱就代表着皇帝的皇权受到了动摇,难免会被史学家们污垢;大乱就代表着要平叛,那就代表着要花多很多的银子,动用很多的兵力。。。
如此种种,哪一种都不是朱祁镇所希望看到的,为此事他自是头疼不已。而此时钱皇后在与其共入晚宴的时候突然提出可以请忠胆公帮助的事情。用她的说法,即然这位年轻的忠胆公连精锐的瓦剌大军都可以逼退,南方之乱也应该可以解决的。
钱皇后会这样说,自然是听到了身边的太监牟木之言。只是不管听谁说的,她感觉到有些道理就说了出来。这一下正中了朱祁镇的心思。
熟读史书的朱祁镇看过很多英明的皇帝事迹,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会用人,擅用能人。无疑,杨晨东就是能人一个了,除了他的年龄过于年轻之外,不管是经历、出身还有所做之事都证明他是一个可用的大才。
这样的大才,却不能为南明所用,曾让他一度的苦恼。好在的是郕王朱祁钰似乎并不太会用人,至少在杨晨东的问题上,他非旦没有采取重用的方式,反而是一直在防着,防到全天下的人都看出他的用心了,这让朱祁镇看到了一丝的希望。
要说也是上天相助,正逢南方之乱的时候,忠胆公杨晨东因为掀翻了刑部尚书俞士悦,锋芒太露,不得不离京避避风头。这一刻正在自己的境内,这种天赐的机会,他怎么可以放过,当下就着人通知正在巡查各军卫所的兵部尚书邝野,让他无论如何要让杨晨东为自己所用,但凡对方提出的条件,只不是太过份的,都可以一一应允下来。
这便有了邝野与杨晨东的杭州相见。而如今邝尚书更是将与杨晨东会面的经过呈报了上来,还附上了杨晨东提出的几个条件。
朱祁镇很认真的看了两遍之后,心中便有了主意,这就叫来了在京都的吏部尚书陈循、户部尚书王佐、礼部尚书刘德、刑部尚书萧镃、工部尚书江渊、都御史商辂等重臣来到殿前问话。
几位尚书和重臣先行跪拜之礼,待他们一起身之后,朱祁镇就用着有些迫不及待的声音说道:“众卿,朕欲用忠胆公杨晨东为将,平定南方之乱,大家以为如何?”
天下间就没有不透风的裤子,尤其是皇宫之中的事情,往往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在大臣眼中也会被无限的放大。那就更不要说邝野发回的是信件了,经几人之手才到的朱祁镇手中,这个消息早就被外人给透露了出去。
做为被皇上看中的臣子,并被倚为重臣,哪一个不是经历了十几几十年的官海沉浮,看透人心的本事都大着呢。这一次皇上有诏,他们便在来时的路上就过了很多。如今被朱祁镇问起的时候,一个个便是口观心,心观鼻的一起出言说道:“皇上圣明!”
眼见无臣子出面阻拦,朱祁镇内心自是欢喜不已,如此便将目光看向到礼部尚书刘德的身上道:“刘爱卿,忠胆公提出了一个要求,他领兵可以,但需要郕王的认可,朕欲将差事将由礼部去做,如何?”
“臣遵旨。”刘德手持笏板出班而道。
“好,但不知道刘爱卿意欲派何人而去呢?”朱祁镇满意的点着头。对于刘德的妻弟在杭州被杨晨东羞侮之事他已然知晓了。但想法与邝野尚书一样,做皇帝的眼中只有大局,对于这样的小事自是不会放在心上的。大不了稍后给那位齐不申加官位就是了。
朱祁镇想的如何刘德并不知晓,但此刻他一脸严肃的说道:“皇上,即是如此大事,臣认为当派杨侍郎前往才是,如此也显得郑重一些。”
所谓的杨侍郎,即是礼部左侍郎杨善。
说起来杨善此人亦是杨晨东所救下的九大臣之一。他原本的职位便是礼部左侍郎,后跟随着英宗一起到达了南京之后,便官复原职,依旧任左侍郎之职。
杨善以前就在北方京师为官,对那里的情况了解。本人又是正三品的官位,便是去到北方京师等级上也拿的出手。可以说刘德这样的安排很是合适。
“好,依爱卿之奏,就让杨善前往郕王之处说项好了。”朱祁镇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个派出的人选正合他的心意,当下便允准了。
一场君臣对答很快便结束。待朱祁镇去往后宫之时,几位重臣这才三三两两的退出了大殿向皇宫之外而去。
工部尚书江渊与刘德走了一起,看着身旁无人之时,不由呵呵轻笑道:“刘尚书好手段,杨善此去怕是难办喽!”
“唉,江大人可出此言呢?老夫可是一心为国家做事呀。”刘德先是神色一怔,接着就摇头笑了笑,显然他已经知道,自己的这点小手段已然被江渊给看了出来。
说是小手段,其实也算是阳谋。
之前就说过,六部尚书仅有刘德一人是南京人氏。正因为此,他就显的尤其的特殊一些,这也使得很多人看向他的目光中除了羡慕之外,还有一丝的妒忌,自然也就有人不服了。
这不服者中,最重要的一位就是礼部左侍郎杨善。
左侍郎是正三品大员,与尚书只是一步之距。但往往就是这一步之距,很多人穷及一生也到达不了。这其中不仅需要圣眷、资历、能力、人缘、还需要运气。
杨善似乎运气就要差上一些。上面压着一位刘德,且年纪并不比他大上多少,这样的情况下,他想要出头实在是难上加难。
因为难,所以难。
难并非是一丁点的希望都没有,比如说刘德只要退了下去,他的机会自然就来了。为此,杨善是有心也好,无意也罢,在工作中他便很难与刘德走在同一个点上,内部消耗问题就出现了。
对此,刘德自然早有发现。但他也知道,这位杨善很有一些人缘,加上又是随英宗一起从战场上走出来的,似乎较别人更多了一分情谊,这样的人不是他想压就可以压,想收拾就能收拾的。
要说刘德也是有些本事,明知事情如何,而并不公开,只是将一些事情放在心中,等待着合适机会一击而中罢了。现在机会来了,皇上要派人去北明谈事,说起来这还是南北明自建立后,第一次真正的接触。对此事怕是大家心中都没有底气,他就将差事落在了杨善的头上,这看似是举贤,是公事公办,但何偿不是在穿小鞋呢?因为谁都看的出来,朱祁镇不想付出太多,还想将事情办成了,这差事怕是换成谁都不好去做的。
………………………………
第三百四十六章 杨善的前路
甚至事情一旦弄个不好,杨善会被侮辱也是说不定的。那个时候他就可以明正言顺的打击此人了。
当然,派杨善前去,还有另一层原因,那就是给杨晨东使绊子。此人不是在杭州府打了自己妻弟的脸吗?现在他就派性格相对耿直的杨善去办他的事情,如此办不成,原本就在代宗皇上眼中是根刺的杨晨东日子将会更加的不好过了吧。
这也是为何江渊说他手段的原因。对此,刘德并不解释,只是呵呵的笑了笑便算是了事。
刘德出了招,差事落到了杨善的手中。等到圣旨一下的时候,在家中的他便作了难。
按说能成为礼部官员,都是脾气较好,能言善辩之辈才是。杨善的语言能力是有的,但为人性格过于耿真了一些,具体来形容就是率真了一些,他这样的性子在外交官中算是很少见的,也因此在工作中很容易得罪一些人。当初也亏得胡濙的赏识和帮助,这才在礼部中站稳了脚跟。这也是朱祁镇没有官升他一级,让他任礼部尚书的原因之一。
当然了,杨善此人能力还是不错的,尤其是执行力。正是因此,他才成为了礼部的左侍郎而无太多人去反对。
可是再有能力,这一次的事情也难住了他。英宗要用忠胆公,让自己去说代宗面前说项,可圣旨中并没有给他什么权力,相反那意思还隐隐在说,英宗大过代宗一级,能用对方的人也是给对方脸面。
这种条件可是为难住了杨善。这也成为了一种根本无法完成的使命,可叹此时的英宗还是太过自大了一些,怕就算是他去与分说,也说不明白,反倒会惹得龙颜不悦吧。
杨善很想就这件事情求见皇上要一些条件,即然让人家帮忙,总不能以命令的口吻,总是需要给些好处的才是吧。但很可惜,他怕是见不到的,因为他曾在工作中分别的得罪过曹吉祥和门达两人。
曹吉祥,英宗身边的大太监,司礼监掌印太监,位同于以前的王振一般。曾因为他手下的太监做事不合理数,被他参奏过,即便是曹吉祥亲自出来说情也是无用。有了这个梁子,值此关键时刻,自然不会想能见到皇上。
门达,锦衣卫指挥使。同样是英宗非常相信的重臣之一,负责着京都皇宫的卫戍和安全。此人也曾因一位亲戚想入礼部,走过杨善的关系,但被拒之门外,因此生恨。
两位权臣都被得罪过,他又没有接到皇上要接见的圣旨,想要入宫面圣何其之难?此刻杨善这才发现自己做人其实是挺失败的,到了关键的时候竟然无人愿意为自己说话,难道说这是要天亡他杨家吗?
圣旨一下,是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刘德从中作梗,还要求在他二十四个时辰也就是两天之内便离京去往北方京师,说是忠胆公的事情十分紧急,万万耽误不得等等。
上有皇旨,又有上官压迫,杨善竟然也硬气,没有去求任何人,在接到圣旨十二个时辰内,也就是第二天一早便离开了京师。虽然他知道此行去任务是很难完成的,但如果他不去的话,杨家的人都要跟着倒霉,以自己换一家人的平安,怎么看似乎都是值得地。
杨善走的,甚至没有与任何人去打招呼,只是拿了相应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文书之物就走了。他这一次离开,自然是没有任何人看好他,甚至于整个杨府中都隐隐传出了哭声,似乎也知道这一次主子去怕是凶多吉少,就算是代宗不杀他,完不成任务的时候,怕是回来英宗也不会饶了他的。
有碍于上一次离京战败,身后就有人立郕王为皇之事。自来到了南京京都之后,朱祁镇做事便小心了许多。比如说对手下臣子的兼管能力更为谨慎。像是杨善这样在京三品大员,府前府后自然少不得锦衣卫暗哨的出没。
平时的时候,他们便盯着这里的一切,一旦发现有什么不正常的举动时,都会及时的向上反应。可是现在杨善走了,由外去听,府中天天可传出悲怮的哭声,这便使得负责监视的锦衣卫也生出了同情之心,看管变得松懈了起来。便是在看到有戏班子进入杨府之中时,也没有过多的进行检查,这戏足唱了三天之久后,方才结束,便是那些戏班子的人者了点关了,接下来还是会时尔的传出哭喊之声来。。。
杨善带着相关证明身份的文书,由南京起一路上风雨兼程,仅是用了八天便走完了近一千两百公里的路程,一天近三百里路,便是他的身本也被折腾的够呛。
可是杨善不得不如此,因为他担心如果有所怠慢的话,怕又会多加上一层罪责了,若是那样的话,苦劳怕也是没有,为了家人他只得冤屈的一路急赶,悲愤交佳之下,以至于他到达了京师的时候,整个人便生病而倒了。
杨善的到来,京师早就得到了风声。并在刘德等人的渲染之下,他是来做什么的,都已被人提前的知晓。
皇宫金銮殿,代宗朱祁钰已经一怒之下推掉了龙案上所有的东西,此时胸口还在巨烈的喘息着,可见是被气得不轻。
这也难怪,刘德传出的消息是杨善做为英宗朱祁镇的代表来到京师,为的就是斥责朱祁钰的。无君无父无兄无臣便是四大罪责,是所谓彰显南明的大义,表示南明才是正统的身份云云。
至于其中为杨晨东说项,倒是成为了顺带之事,给人的感觉仿佛用你北明之人反倒是给你郕王面子一般。
消息初一传来的时候,朱祁钰就已经在皇宫中发了一次火,听说有一位不长眼睛的小太监还因此被踢了两脚。这一次在正殿中发火已经是第二次,相对来说,这更多的是他在做样子,做给群臣看的,同时也是一种试探。
能进入这殿中的,哪一个不是人老成精的东西。此时一个个都低着头,时尔抬一次头的时候,眼中也带着愤怒,表示着对北明的不满,对英宗朱祁镇的不满,对代宗朱祁钰的支持以及要站在一起的决心。
怎么说英宗也曾是大家的主子。古人云,忠臣不侍二主,大家还能站在这里,便已经先失了臣子的本份。此刻自然是不好在指责什么了,不然传将出去,将会对名声大不利矣。
古代的臣子将名声看的还是极为重要的,至少表面上的事情都做的很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明知道英宗有些过份了,可依然还是没有臣子站出来说一些什么。
大家的闭口不言或许才是让朱祁钰生第二次气的主要原因。
朱祁钰上位的过程他自己最为清楚,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正是因此,他更加的担心事情会重演,如果这些臣子在向当初推自己当皇上一样推翻自己,那可如何是好?便是那个时候,或许他想回去当郕王都不可能了吧。
心中害怕,他才需要下面的臣子表达忠心,唯有如此,他才能稍放安心一些。若不然的话当真有一天与南明的皇兄朱祁镇对上的时候,谁知道身后会不会有人给自己捅刀子呢?
一方是在试探,一方却想着的是自己的名声,这便形成了一种隐形的对峙,就像是现在这般,众人都不言语,尴尬气氛自然而来。
“怎么?你们都没有什么想说的吗?”金銮殿中,气氛一度十分的沉静,终于年轻的穿着一身金龙皇袍的朱祁钰有些沉不住气的,主动开口。但这话音之中多少带着几丝的怒气。
皇上生气了,群臣忐忑。
可也仅仅只是忐忑罢了,若是说多么的害怕倒不至于。这一次可不是某一个人不发表意见,而是所有的聪明人皆是如此去做,本着法不责众的心理,大家有何可怕呢?
这便是所说的法不责众了。即便你是皇上,但是下面的人都不说话,你也是没辙。有人会说,皇上不是最大的吗?不听话杀了就是,但如果你真的这样去做的话,群臣人人自危,还有谁敢在为你卖命?你的江山自然也就不稳。
质问了一声之后依然还是没有人说话,怒愤的朱祁钰决定点名了。他要逼着大家去表态,尽管此种做法有失皇帝的颜面,可为了自己的位子能够座稳,他也顾不得那许多了。
目光在群臣身上扫视了一翻,他第一个就看中了礼部尚书胡濙。
说起来众臣之中,以胡濙的年纪最长,官海生涯的年头也最长,侍奉过了好几位大明帝王。同时做为礼部尚书,在这样的事情上态度原本就极为的重要。当下看着胡濙的朱祁钰开口便道:“胡爱卿,你先来说说吧。就说说南北明有何分别,谁又算是真正的正统呢?”
突然间被点到了名字,手持笏板一身官服的胡濙身子就是轻轻一震。脸上一阵的挣扎与犹豫,但确不知道如何开口。
………………………………
第三百四十七章 徐有贞力抗大鼎
这一次杨善做为英宗代表前来京师的事情,他很早就得到了消息,甚至比朝廷还要更快上一步,并且还知道更多的内幕。可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十分的为难,甚至对于某人给他提出的建议都没有采纳,在他看来,如果那样去做了,便无法称的上是真正的忠臣,或许史书中就会抹黑自己的存在。
决定不采用那人提出意见的一刻,胡?蹙鸵丫?龊昧吮涣?沾笈??做?换鞯淖急浮V皇钦娴秸飧鍪焙蛄耍??故切挠胁桓剩?桓视谖?巫约阂?晌?谝桓霰坏忝??恕
朱祁钰直言而问,选择胡?醭晌?说谝桓瞿勘晁?凇F渌?某甲用嵌计疗??竦目醋耪庖磺小K?腥诵闹卸记宄??馐腔噬弦?萌丝?读耍??悄阒苯颖硖??蝗坏幕芭率遣换嵊惺裁春媒峁?陌伞5?褪遣恢?乐炱铑诨崛绾蔚拇?恚?暇购?惺榭墒羌赋?睦铣迹?夷昙突鼓敲创螅??匾?氖撬?褂幸桓鏊锱?鲋业ü??强墒侨酥兄?苎健>筒辉诰们埃?慌??戮拖品?诵滩可惺橛崾吭茫?且彩鞘芰嘶噬隙跃熘?耍??谎?济挥斜W
这样的忠胆公可不仅仅只是一个爵位那般的简单,而是属于真正有能力的那一种。但皇上依然还是先拿胡?蹩?叮?绱丝杉??庖淮问峭嬲娴牧恕F渌?某甲右槐呖醋藕?跻?绾巫源穑?炱铑谝?绾未?硎币苍谛闹邢胱乓坏┫乱桓龅忝?氖亲约菏保??绾蔚挠Χ阅兀
胡?趸拐驹谀抢锍聊?拧D院V胁皇钡幕叵胱拍橙硕运??档幕埃?硪槐哂衷谙胱湃绻?约耗茄?隽耍?倌曛?笫肥橹谢崛绾蔚钠兰圩约海
挣扎间,时间一息息过去,龙椅上的朱祁钰似乎有些不耐烦了。“胡爱卿,朕在与你说话呢,难道你是老眼昏。。。”
“皇上,臣有话要说。”朱祁钰明显已经震怒,甚至开始斥责起胡?酰?氡亟酉吕椿姑挥械玫较胍?幕赜κ保?戮突岱⑾吕做????闶前展僦巫镆彩强赡苤?薄3甲又杏幸蝗艘讶唤?诽?穑?徊秸玖顺隼础
说话之人正是新任的刑部尚书徐有贞,堂堂的正二品大员。
“皇上,您身为天子,自然就是上天之子,您登基时曾诏告天下与黎明,自然就是一代国主了。自您登基之后,稳朝政、退瓦剌、击倭寇,使得北境天下太平,这更是彰显了您是真龙天子之天像。反观太上皇,蒙皇上开恩,没有追究土木之惨败,落脚于南京之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