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军需来大明-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为关键的是小青还打听到了今天正是这位六少爷献上了大吉之物,竟然是亩产可以达到二十石以上的粮食,这可是解决天下百姓肚子的大问题呀,当场就被封为了太子洗马,官至从五品。
“小姐呀,杨家六少爷不过才十八岁,但就已经是从五品的官员了,这样的事情似乎只有开国时洪武年间才有的事情吧。啧!这个六少爷真是厉害,小青还真想去见见这个人呢。”
看着丫环小青露出了一幅花痴般的样子,胡嫣就是抿嘴一笑,“怎么了,小青又动了春、心吗?那要不要小姐我给你当媒人,去给说说呀?”
原本是想开小青的玩笑,谁想到她竟然脸都不红的就答应了下来,“好呀,好呀,小青去说媒,到时候小青就可以和小姐一起嫁过去了。”
“啊!什么呀。”听到事情最后绕到自己头上,胡嫣哪里肯依,当即两人就笑闹成了一团。
过了好一会,两人疯够了,小青喘平了气又说着,“小姐你不知道呢?这个六少爷不仅有才,还是真性情呢。”
“什么叫真性情,你连人都没有见过,怎么就敢下这样的结论?”胡嫣有些不相信的摇了摇头。她只当是小青因为崇拜所以认为杨晨东什么都好。可事实证明,沽名钓誉的人多的是,往往坊间传的这个人多好多好,可是只有真正的接触了,才知道此人不过就是一个衣冠禽、兽罢了,那些优点都是故意表露出来的,是经不起长时间考验的。
“不是的小姐,这位六少爷是真性情呢?你不知道,就在今天早上,他先去了琉璃厂附近,打了他的七姐夫。”小青想起听那长随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不由就是脸上一乐,脑海中想像着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杨晨东会有着什么样的风范。
胡嫣原以为小青就是因为崇拜,一听还有这个故事,当即就叽叽喳喳的问着:“等等,你说六少爷打了他的七姐夫,这是怎么回事?”
“事情我也是听老爷身边的长随说起的,是这样的。。。”接下来,小青就把自己知道的一五一十的说给了胡嫣听,听的她先是双眼愤怒,接着由忧变喜,随后还挥了一下胳膊说着,“好,打的好,这样对妻子不好的男人就是该打。哦,对了,那个王苟可是翰林院的学正,是有官身的,这样就把人打了不会有事吗?”
“不会,不会。这就是六少爷聪明的地方,他竟然说是因为他想把土豆的大吉之事告诉皇上,可苦于无门,就不巧的来到了王宅,想着是自家的七姐夫,应该有办法,谁知道就误打了人呢。”小青说起这些的时候还咯咯的直乐,心中赞扬着六少爷的机变力果然厉害。
“有这样的事情。”胡嫣听到之后也乐了,随后就喜道:“好,打了这样的混蛋还不用背官司,当真是在好不过了。”
这一刻,胡嫣显然是与杨晨东站到了一起。当真是爱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做的一切都是对的。可是很快,她就重新变得不高兴起来。
一旁还一脸幻想面容的小青突然见到小姐的面色一变,不由也是一脸的担心,“小姐,小姐,你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了?”说着话,她还伸出手来向胡嫣的额头之上摸去。
………………………………
第六十二章 九艺坊
“没有。”胡嫣摇了摇头,躲过那伸来的玉璧,双手托腮一脸苦楚的说着,“小青,你说女人嫁到了夫家,就真的要任命了吗?想那杨家七小姐以前一个多活泼的人,在娘家的时候也是于万千宠爱于一身吧。可是嫁到了王家,竟然要做侍女和下人才做的活计,竟然还一点办法都没有呢,当真是太苦了。”
知道小青忧心的是什么,小青连忙摇着头道:“不会的,小姐如果出了嫁,有老爷和大人给您做主呢?不会有人欺负你的。”
“不。”胡嫣执拗的摇了摇头,“杨家七姐儿的身份同样不简单,她的父亲可是杨荣老大人,比起我祖父丝毫不差的,还要更强,但还不是一样要受那份苦吗?唉,小青,我突然不想嫁人了。”
胡嫣这般一说,一时间小青也不知道如何相劝,也跟着一起托腮座在了一起,看向着窗外说着,“女人注定是要嫁人的,还要给那些男人生孩子,这就是我们的命呀。”
“可是命也分好与不好。一旦真嫁了一个像是王苟那样的人,那岂不是一生都要毁了,那还不如不嫁做一辈子姑娘好呢?”胡嫣摇了摇头,这件事情对她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动摇,竟然让她生出了一种现代人有的婚前恐惧症。
眼见胡嫣真是有些心灰意冷,小青害怕了。真是这样的话,怕是老爷和大人知道了一定会找自己问罪的,那可如何是好。想到此,她也有些惶恐,可跟着一个人名字跳入到了脑海之中,“小姐,你可以嫁给杨家少爷呀,你看他为了自己姐姐的事情,不惜犯法而去打人讨一个公道,这样的男子应该是可信的吧。”
“嫁给杨家六少爷?他当真就值得托付终身吗?”在这一刻,胡嫣心中开始认真的考虑起了这个问题。
。。。。。。
花街!
位于京师外城崇文门附近,这里一到了晚上,便是灯红柳绿,无数的达官显贵,富豪商贾都可以在这里看到,
明朝有规定,不允许文武官员夜宿、娼处。凡官吏宿娼者杖六十,媒合人减一等,就是要打六十下板子,连介绍人都要打。官吏子孙嫖、娼,也是打六十大板。
曾有广东海南卫指挥使以进表至京宿、娼。事觉,谪戍威远卫!意思就是有军职之人不得宿、娼,也不得娶教坊司的乐人为妻,否则就调到其它卫所当差。不过,尽管是处分,也还带着俸禄。
一首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两句诗,将歌女当然也包括妓(女)们狠狠地钉上了耻辱柱,仿佛她们天生就是贱胚。然则,这不过是红颜祸水论罢了。商女为谁而唱?还不是为那些肩负国家兴亡的肉食者们?没有他们要听,歌女们无聊到对着水唱吗?对着树唱吗?对着风唱吗?说白了,这些可怜的女人们,不过是无能耐无气节的男人的替罪羊罢了。
对此,杨晨东的看法与其它人确是不同的。在他看来,存在就是合理,就像是娼、妓,自古以为何时断过。就像是共和国刚建立的时候,严重打击下消失了,可经济一发展起来不是一样重新出现了吗?
这本是一种需求,即然有求就要有应。只要利用好了,还能够减少一些犯罪的事情出现。当然,管理起来要规范,比如说要交税,要定期的检查身体,以保证安全等等。
当然,以杨晨东现在的身份,是不可能提出这些事情来的,那就是没事找事。
花街不同于普通的柳巷,这里的法律管制也弱了许多,这里的人大多都带着技艺,且多半都是卖艺不卖身的。除非真正看对眼了,那就要另当别论。正因为此,官员出现在这里才不需要那么的害怕。
今天晚上来到这里,杨晨东也是抱着看看的心态,同时也是在找寻人才。
所谓三十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个状元指的是什么?当然就是人才了。
就像是后世的那些女明星们,不能否认有好的,有干净的,可是大多是什么样的状态,怕是只有她们自己心中清楚。其实骨子里也不想变成那样的人,但是在大环境下,要她们怎么办?不被潜就没有戏可接,如此一来二去,反正别人都是这样红的,后继之人也就无所谓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火了起来,她们也都有一定的能力,算得上是人才。
从杨家庄一路而来,杨晨东早就从四哥杨阳的口中知道,花街中有两个非常出名的花魁,她们以技压群芳而闻名,是多少显贵的座上之宾 。最重要的是,她们当真是卖艺不卖身,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坚持做到这一点,还是让杨晨东内心中非常欣赏的。
而今天先来的地方名为九艺坊。
众所周知,古人有六艺之说,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
传闻花魁香娘子确有九艺,尤其是舞,那身段不知曾让多少男子流连忘返,食不下咽。
就四哥杨阳所说,这个香娘子天生就带着异香,让人闻之欲醉,便是靠近一些,都可让人思绪放飞,美妙不可言也。
对此,杨晨东是相信的。后世就常听人说某某人身上带着体香,这并不出奇,不过就是汗液有着特殊的味道,让人闻之带香罢了。
只是虽然听说过,当时竟忙着在完成着各种任务了,对于这样的女人倒还真的没有接触过。现今有了机会,倒是想去感受一二。
杨阳本就是一个纨绔,像是九艺坊这样的地方,以前自然没少来的。只因为囊中并不富裕,所以每一次花销并不如何的痛快,给人印像不深罢了。
如今有了六弟在旁支付银子,杨阳一脸的兴奋和激动,今天晚上到了他要好好显摆一下的时候,也是要到他一掷千金的豪迈之刻。
座着马车来到了九艺坊之外,等着车子刚刚停好,杨阳就兴奋的掀帘钻了出去。借此,杨晨东也注意到眼前的九艺坊大门足有近三丈宽,显示出它那深厚的底蕴来。
那个时候,看一个人家实力如何?往往从大门的宽度就可以看的出来。这就是给杨晨东留下的第一印像。
下了马车,身边留下了虎芒和杨二,让赶着马车的杨三和杨四留在这里,观察一下来往的都是些什么人后,在兄长四哥的拉扯下,拿着一把折扇,同样还穿着青衣的杨晨东就大步走进主九艺妨中。
一入大门,便先有小厮迎了上来,给他们带着路,只是又前行了二十余步后,就来到了一个高二层的大院子面前,人还未入其中呢?便已经可以听到一阵莺莺燕燕的说话之声。
“呦,这不是杨四爷嘛。”一个打扮的花枝招展的三十多岁正在门口迎客的妇人看到了杨阳,并一眼认出了他的身份,当即就装做惊喜的样子叫了一声,随后香风扑鼻,就这样的冲了过来。
“哈哈。”杨阳见此情景先是仰天大笑,随后很自然的任由那妇人冲到面前,挽住了他的胳膊,随手间,一块五两重的银子就放入到那妇人的手腕之中,尔后自然的问着,“香娘子可在吗?”
一出手就是五两银子,以前的杨阳可没有这么大方过。如此一来,那迎客的妇人是一脸的喜色,用着嗲声说着,“杨四爷的运气好,今天晚上香娘子会弹唱一曲,怕是一会就要开始了呢。”
“是嘛,那感情好,着人带路就是。”杨阳笑着点头,随后手在对方的下巴处摸了一下,即哈哈大笑的向院内而入。
此时早换了另外一个侍女走上前来,打着灯笼,引领着杨四一行向院里而入。一边走,杨阳一边对着跟在身边的杨晨东说道:“刚才那位是迎客女,是由一些过了气的女艺人来担任的。其实她们年轻的时候也有些名气,只是如今年老了,跳不动了,唱不动了,弹不动了,又是贱籍出身,无路可去,便干起了这样的营生。说起来也蛮可怜的,为此,有能力照顾一下时通常客人们都会拿些银子给她们的。”
似乎是怕自己给出了五两银子,六弟会怪罪自己,杨阳便解释的说着。
“无妨,四哥看着办就是,银子无碍的。”杨晨东笑着摇了摇头,对他而言,这区区的五两银子真的不算什么了。怕是随便高雄他们出去抢一下,就不知道会有多少个五两银子进帐。
见杨晨东果然一幅无所谓的表情,杨阳心中有了底气,这才就对着前面带路的少女说道:“爷不差钱,找一个好位置,这是赏你的。”说着话,二两银子就这样送了过去。
“谢爷打赏,奴家这就领您去最好的位置。”看着打赏给自己都如此般的大方,那侍女一脸的高兴,带起路来更加的殷勤。
院子里是灯火辉煌,也不知道点燃了多少的蜡烛、挂了多少个灯笼,仅是这一项开支想必就不会太少。当然,能来这里的客人也都是小有家资,随便的打赏维持费用是足够了。
………………………………
第六十三章 恩主与古曲
还在四处观赏的时候,杨晨东就已经被领到了一个方桌之前,那上面摆好了一些瓜果和茶水,且位置也算是靠近场台(艺姬表演的地方)虽然不是最近,但也算是不错了。
杨阳很自然的在那里座了下来,随后目光就开始游离着,还不小心的看到了好几个熟人,扬扬手打了招呼。
看着杨阳那明显有些炫耀的表情,杨晨东无奈般的摇了摇头,“四哥,你做什么呢?”
“和熟人打打招呼。哎,六弟呀,你是不知道,平时我可是很少能座到这样的位置,哎呀,能座在这里仅是桌面费就是二十两银子呢。”杨阳一边讲解着,一边有些心疼的说着。
“嗯。看似也是值得的。”杨晨东也打量了一下四周,看着这里的环境,还算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心中也开始衡量着与自己装修的图纸比,是不是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看着杨晨东丝毫没有心疼的样子,杨阳放下了心来。虽然是自己的亲弟弟不假,但终花的是人家的钱,要说一点不亏心是不可能的,他就感觉到自己是在拉大旗扯虎皮。而为了显示自己存在的必要,主要也是为了不愧对六弟,他小心的指了指距离更近场台的那两张桌子说道:“六弟,看到那两张桌子上的人没有?”
杨晨东的目光随之而动,视线之中两张桌子上分别的座着两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们锦衣绸缎,神态居傲,看似是目空一切。
知道六弟这是在注意着他们,便嘿嘿一笑,凑上近前小声的介绍着,“东边那看似稍微年长一些的公子就是徐承宗。西边的那一个名叫张德。”
“哦!”杨晨东眉毛一扬,“可是魏国公和英国公的后人?”
“六弟果然门清呀。徐承宗便是现在魏国公徐钦的长子,如今他身体不太好,都说会传爵位给此子的。那个叫张德的不过是英国公张辅的次子,估计是承接公位没戏,但听说与其长兄张懋的关系不错,想来也应该是一生衣食无忧。”为了讨好自己的六弟,或者是说为了可以有更多的银子可花,杨阳是知道多少就倒了出来了多少。
杨晨东一边听着一边点着头,这两个人他都是知道的,且之前安全局就曾做过一份详细的调查。
魏国公徐钦,中山王徐达之孙。
当初徐达可是素有大明开国第一功臣之称,他的子孙自然是享受着极其尊贵的地位的荣耀。
只是后人终是后人,并没有出什么真正的能人,在加上历代皇帝都担心他们会功高震主,一直就在压制着使用,更难有一番作为了。而如今的徐钦身体也很不好,天天在家卧床养病,做为其长子的徐承宗继位的呼声是越来越高,此人的地位也自然是随之水涨船高了。
至于另一人张德,他乃是英国公张辅的次子。之前就提过张辅此人,立功不少,堪称一代名将。只是如今宦官当道,确是被压制的不轻,有关此事,前面章节中曾经介绍过。
但无论怎么样,有英国公这个大牌子罩着,也并非是什么人都能惹得的起的。
一个九艺坊罢了,竟然能使得两位国公之后都在这里捧场,由此可见,这个香娘子应该很有些水平才是,不由间杨晨东更加的期待起来。
安之若素的座在椅子上,不时的抿一口茶水,杨晨东自得其乐的在这里座着。初来京师的他认识的人极为有限,这倒也省去与其它人虚以委蛇和打招呼的麻烦。
时间一点点的推移着,整个大厅中也是越来越热闹,不断有各色人等被侍女引入到方桌之前座下,慢慢的厅中的气候也开始升高,各种各样的汗味也充斥在这里,使得杨晨东的鼻子轻轻一蹙,又摇了摇头,这里的通风设备并不好,以使得这里的味道无法快速的被消散出去,仅是这一点,便显得下乘了不少。
不像是自己要开的神仙居,不仅有透明的窗户,在其外还布置有一层纱窗,如此一来,能够保证即通风还不进各种的蚊虫,那才是气味清新之地了。
在等待之中,或也可以是在煎熬之下,大厅中的入座率也达到了七成之上,一阵轻轻的走步之声,两名模样还算是周正的少女一人抱着一个琵琶走上了场台。
一旁的杨阳一直在观察着杨晨东,随时准备以讲说员的身份做讲解。眼看上来了两个少女,便又将头凑过来说道:“四弟,这两人是暖场的,并非是什么正角。”
“嗯。”杨晨东点了点头。后世的时候大剧院也是这套程序,先有暖场的出现,真正的角只能做为压轴出场。
随着两位暖场的少女出现,整个大厅中果然安静了许多。随后两女先是弯腰行礼,接着怀抱着琵琶的两女就此慢慢启开了樱口,唱了起来,“红蜻蜓,飞在绿杨枝上。蜘蛛儿一见了,就使网张。痴心痴意将他望。蜘蛛,你休望我,这般圈套劝你少思量。费尽你的神思也,只是不上你的网。”
曲风很慢,往往一句话都要唱上半天,很是有后世昆曲的一点味道。这一首也是当时著名的有蜻蜓词,有些人还欣赏般的不住的点头摇头,似是在念着四书五经,知乎者也一般。
可不管别人如何,这一会杨晨东确是一幅要睡着的样子,显然习惯了后世的流行音乐,对于眼前的这一套实在是欣赏不来。
一曲足足唱了有近半个时辰,在这不知道是谁一声叫好之下,将以欲沉睡的杨晨东给唤醒了,接下来在抬起头的时候,两位少女已经弯腰行礼退了下去,换上来的是一位三十多岁年纪,面容姣好的女人。
以杨晨东的位置看去,正好可以看到那女人眼角中所带的一丝忧郁,他自我猜测着,想必那应该是生活的一种积累吧。成年累月的在欢场之中渡过,要说一点委屈都没受过,那是不可能的。相反,什么样的人都要笑脸相迎,什么样的人都可能会带你脸色。可即然是开门做生意,那就只能笑脸以待,长久相往,这份忧郁自然也就与灵魂融合到了一起。
“四弟,此人就是这里当家的鸨儿崔娜儿,年轻的时候可是非常漂亮的,即便是现在,追求她的人也不少,只是一直以来,她都洁身自好,未曾与任何男子有染,后来被东主看中,管理着这个九艺妨,说起来也是不容易的女子呢。”一旁的杨阳有了表现的机会,哪里还会客气。他在心中羡慕姐姐和妹妹,她们竟然一个月可以从六弟手中拿一千两的月例,而做为兄弟,确是什么都没有。
这让他感觉到不公的同时,也动起了心思,那就是讨好自己的这个六弟,弄到更多的银子,至少也要像姐姐和妹妹们靠拢,拿到银子再说。至于做四哥的去讨好六弟,会不会因此而被人看不起,那他就不管了。天大地大,银子最大不是吗?
“还有,崔娜儿都上场了,那就证明香娘子快要登场了,她上来是要赏钱来了,这也叫讨赏,一会谁给的钱多,就有可能会受到香娘子的青睐,若是机会好的话,成为客上宾也是极有可能的。”杨阳还在那里喋喋不休的讲着,此时,已经有人向场台之上扔去了银两和铜钱。
在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大明是没有银票的,甚至就连白银都很少。
明朝人使用的货币,在明初时为宝钞,但宝钞非常快就贬值,以致同如废纸,没有人肯用。民间交易,主要使用铜钱与白银,但在晚明海外白银流入之前,明王朝的白银存量是有限的,朝廷又禁止开采银矿,所以市场中流通的白银并不充实。
中国第一家票号出现的时间,大约是在清代道光初年(1820年之后),这第一家票号,叫做“日升昌”,也从那个时候开始才有了银票的出现。
没有银票,这也导致着大家出行时候的交易很不方便,往往都需要带上大量白银或是铜钱去交易。便像是现在,给赏钱,想要引起香娘子的注意,一时间银钱是漫天般的飞向着场台之上。
当然,向台上扔钱的只是一些小散户罢了,给的太少,所以混水摸鱼,只是为了证明自己也是个慷慨之主罢了,只因囊中羞涩,便有了这样的方法。像是真正有钱的主,那都有龟公端着盘子走到桌前讨要,一旦收到了银钱还会大声的唱喝一句,以褒奖着打赏人身份的尊贵。
自然,这样的做法也可以引起一种竞争的机制,能让更多男人这里一掷千金,让她们自己收获更丰。
龟公开始行动,走到了一个个桌前,那铜盘之上的银钱也开始渐渐的增多,杨厚东正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一幕,这些与他之情脑海中想像的都完全不一样,自然是有些好奇。
边看边想像着自家酒楼开启时要启用什么样的机制时,突然间一记唱喝将他惊醒。“谢王公子赏银五十两!”
………………………………
第六十四章 大额打赏
顺着那道声音,杨晨东扭头看去,正看到一位看似风度翩翩的年轻人正笑着将十绽五两的银子放在那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