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军需来大明-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听到要让死人穿衣,邝野等这就一个个抬起了头,脸上重新恢复了自然之态。朱祁镇更是恍然大悟的样子说道:“不错,杨爱卿所言即是,如此让瓦剌大军以为朕已经升了天,这样就没有人会来追击我们了。”
………………………………
第一百四十章 土木堡大败
“皇上圣明。”杨晨东包括几位重臣此刻都跪倒在地上,一脸恭维的表情。
“哈哈哈,众臣请起,朕这就脱衣便是。”朱祁镇似乎又找到了当皇上的感觉,大笑之下,脱下了身上的黄袍。
很快一个身材与朱祁镇相似,重要的是脸上被砍了数刀,早已经面目全非的虎贲被送到了众人面前。大家齐动手,将黄袍换在死者的身上之后,这便认准了蔚州的方向,急步赶去。
也就在他们走后一个多时辰,一队人数达到五百左右的瓦剌骑兵赶了过来。其中还夹杂着一位身穿太监服的公公,此人正是喜宁,也算是太监集团中重要的一位。
喜宁随军而出,混乱一起,乱跑的他就不幸的被瓦剌骑兵抓到,正要砍死他的时候,他大声的喊出了自己的身份,还表示他可以帮助瓦剌大军找到明英宗,如此一来,大明天下即是唾手可得。
喜宁之言魅惑之力实在太大,被正抓着他的瓦剌将军赛刊王听到,不由心动。便没有杀他,而是带着他一路在乱军中寻找着朱祁镇的消息。
这一队人马即是以赛刊王为首,其中就有喜宁。在来到这乱战之地的时候,鲜艳的黄袍马上被众人注意到,喜宁下了马,来到了那已经是面目全非的尸体之前仔细的扒拉了一番,在此人身上还找到了朱祁镇的随身腰佩,当下就大喜道:“将军,这就是明朝的皇帝了,只是他已经死了。”
“死了!哎。”听到朱祁镇以死,赛刊王的脸上不由现出了一丝的恨意,显然一个死人,对他实在是没有什么作用。
注意到赛刊王如此的失望,生怕自己小命不保的喜宁眼睛珠子一转,当下说道:“将军,虽然明朝皇帝已经死了,但我们有玉佩在手,还是可以做些文章的。想必这个大乱的消息定然会让明军惊慌失措,而如果可以利用此机会,说不定就可以攻入京师,对于那里,您可是熟悉的,金银财宝美女无数啊。”
说到京师的繁华,赛刊王做为曾经的使者又怎么会不知道呢?当下脸色由忧变喜的说道:“不错,不错,走,你跟着我去见首领,我们准备攻入大明京师,哈哈哈。”
腰佩是朱祁镇有意留下的,说是为了造成更加逼真的事实,没有想到就派上了用场,成为了鉴定他身份之物。而此时换了一身虎贲之衣的大明英宗此刻正与杨晨东一行人一起由土木堡外围向着山西蔚州而去。
即便是没有选择走怀来,可依然还是碰到了瓦剌的两支骑兵队伍。
各有百人的骑兵,在一遇到冷锋之后,那就是有如活靶子一般的存在,还没有看清这边到底是什么阵容,都有谁的时候,就尽数被远远的击毙了。
这也是朱祁镇第一次近距离的看到冷锋的厉害,一时间心中是惊惧不已。但想到他们现在是为自己所用,不由就放心了许多。
有了更多的健马,又从这些瓦剌骑兵身上搜寻到了更多的食物之后,众人吃饱喝足之后速度开始加快,不分白天黑夜的直向着蔚州而去。
喜宁被赛刊王带到了兄长,也是瓦剌首领的也先面前。
也先身材魁梧,眼神中带着一股不怒自威的上位之感,眼神深邃犀利,在打量着喜宁的时候,就给他吓得心脏直跳。
“你说这是你们明皇的东西?”手中把玩着那看起来就很名贵的腰佩,也先似是随意而问着。
“是的,是的,首领大人,这就是我们明皇之物,他已经被英勇的瓦剌骑兵马杀。”喜宁跪倒在地上,完全就是一幅奴才像。说完这些,他生怕对方不会相信自己,继续的补充道:“小的本是明皇身边行走的太监,自然不会认错。还有,小的原本就是女真人,不是汉人。早就期望着大军踏平大明,重复我草原人的辉煌。”
喜宁是真的害怕会死,这一刻是什么好听的说什么,就怕也先会一不高兴杀了自己。
“嗯。”喜宁的表态,让也先相信了他。“即是明皇以死,你说现在他们的京师是不是已经乱了套呢?”
之前因为赛刊王的侍卫队长妥格儿惹怒了杨晨东,结果导致瓦剌部在大明京师的密探尽数暴露而亡。想要了解大明的情况,也只能问眼前这个小太监,阴阳人了。
喜宁怕的就是也先什么也不问杀了自己,那样就无法表现出他的价值所在了。现在倒好,只要对方还愿意问自己,那就证明他有用,如此生命就无忧了。而为了更好的表现自己,也为了显示出自己的重要性,跪倒在地的他便分析道:“首领大人,明朝最不缺少的就是皇上,皇族之庞大,超乎我们的想像。即便是现在的皇帝死了,他们也可以随时的推出一个新皇帝出来。”
“什么?”喜宁的回答,让也先十分的不满。“这样来看,岂不是说我们杀了明皇也无用吗?”
“不,不,不是这样的。”喜宁头摇的像是波浪鼓一般。“虽然说明朝皇族十分庞大,推举出一个皇帝来也并不困难。但新皇上任是难以在短时间内拥有大权的,而这就是我们的机会。所以,我们不能把明皇已死的消息马上公布出去,如此一来的话,只会给对方更多的准备时间。我们可以先向京师进军,待兵临城下的时候,在把明皇以死的消息公布出去,如此就算是他们推举出了新皇,也难以形成什么抵抗之势,那个时候,新老政权的交替之下,必然是混乱不堪,如此我们就可以大军压城,到时候小的在好好游说我的那帮朋友,或许就可以兵不血刃的打开城门,彻底的进入京师重地了。”
朱祁镇已经死了,对喜宁而言,他没有了任何的希望。就算是现在可以安然无恙的回到京师,换了一个皇帝,又怎么可能还像英宗一般的信任他呢?
或许其它的太监还巴不得要弄死自己吧。即然没有了退路,那索性就投了瓦剌好了,凭着他出谋划策的功劳,一旦瓦剌成了事,他或许就可以成为像是王振那般大权在握的太监也不定呢?
这一刻,喜宁似乎看到了未来辉煌的光芒。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是真的尽心尽力为也先谋划着。
“好。”也先听了喜宁一番言论之后,也动了心思。原本只是想着攻打明朝的边关,以显示自己的实力。但却不成想,一战而大胜,连明皇都被自己杀了。现如今又有了进入大明京师重地的机会,他怎么可能会放弃呢?
想当初,他还曾要求明皇嫁一个公主给自己以求和亲之目的,但被拒绝了。现在看来,如果可以进入京师的话,那所有的公主岂不是可任自己挑选了吗?也报了自己当年被羞辱之仇。
喜宁的提议被也先所接受。接下来瓦剌大军开始打扫战场。仅是缴获的火器就有大将军炮14门,神筒2161个,神枪4223支,在加上其它的军需物品,可谓是收获颇丰。
明军之中,英国公张辅,泰宁侯陈瀛,驸马都尉井源,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埙,修武伯沈荣,都督梁成、王贵,学士曹鼐、张益,翰林院侍读学士张益、通政司左通政龚全安、太常寺戴庆祖、王一居、给事中包良佐、姚铣、鲍辉、中书舍人俞拱、潘澄、钱禺、监察御史张洪、黄裳、魏贞、夏诚、尹竑、童存德、孙庆、林祥凤、郎中齐汪、冯学明、员外郎王健、程思温、程式、逯端、主事俞鉴、张塘、郑瑄、大理寺副马豫、行人司正尹昌、行人罗如墉、钦天监夏官正刘信、序班李恭、石玉等人皆死于混战之中。此役明军死亡过半,大量辎重尽为也先掠夺,只有大理寺右寺丞萧维桢、文选郎中李贤等数人侥幸逃出。再有便是杨晨东救下的九名重臣了。
明成祖朱棣留下的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最为精锐的三大营部队亦随之毁于一旦,军队火器研发亦被大大阻碍;京城的门户亦已洞开。这次战役,明史上称为“土木之败”。这次大败影响深远,成为明王朝由初期进入中期的转折点。
。。。。。。
京师。
土木之败的消息传到京师,众人有如被当头喝棒所砸。坊间是议论纷纷,混局将现。朝堂之上是吵嚷纷纷,无人主事。
朝廷惶惶不安,暂理朝政的郕王朱祁钰在龙座之旁的椅子上如座针毡。
原本以为就是暂时管理朝政,有事情下面的大臣就会处理了,他不过就是做一个样子,等着皇上朱祁镇回来之后就可以完美的交差,继续当着自己的王爷。可哪里想到,大军竟然会败,还败的如此之惨。听前线传回来的消息,那是尸横遍野呀。现在更是连皇上朱祁镇都没有了音讯,说句大不敬的话,是不知生死。
皇上都不知道生死了,他的担子无疑会变得很重。就像是现在,群臣都在问他的意见,弄的他现在也是座立不安,不知道如何应答为好。
………………………………
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英的想法
“郕王,兵报传来,瓦剌大军向京师而来,白羊口告急,如果不管不问的话,不日紫荆关、居庸关将都会陷入到危险之中,那个时候瓦剌大军便可直逼京师了。”吏部尚书王直,做为老臣之一,此时勇敢的站了出来,向郕王朱祁钰陈述时局的厉害和危险。
“那怎么办?”根本没有真正管理过朝政的朱祁钰被这一问,就没有了主意。
“郕王,王尚书,现在讨论的应该是皇上在哪里,还能不能回来了的问题才是吧。”礼部尚书胡濙手持笏板一步上前,神色间带着一丝愁容的说着。
蛇无头而不行,没有一个可以最终拿主意的,大家是无法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
“胡尚书所言及是,目前最需要弄清的就是皇上在哪里,其它随军的大臣们在哪里。”刑部尚书金濂、工部尚书石璞皆是手持笏板,将头高高抬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好,即是如此,马上去查,查一查皇兄的情况。”郕王朱祁钰一脸的赞同,不住的点头。
如果知道朱祁镇还活着,当然是想办法把他找回来主持大局了。如果人已经不在了。。。朱祁钰暂时还没有去多想。
朝会就这样匆匆的结束,没有讨论出个一二三来。东厂和锦衣卫的探子们都开始活动了起来,只是面对着战场之上的瓦剌大军,想要探听到真实的情报,也非是短时间内可以做到的。
朱祁钰脸带忧色的回到了南宫。
南宫是皇宫中的一处偏殿,因为只是处于皇宫中的一角,平时少有人来。朱祁镇在走的时候,把自己的弟弟安排在这里,也有着一丝的警告意味。只因太子才刚到两岁,且是新立不久,根本无法监国,这才让朱祁钰来被了缺。
但也仅仅就是让你成一个傀儡立在那里,想要拥有什么权力,或是说想对皇权有什么想法,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安排在偏僻的南宫就是一种警告,就是在告诫着朱祁钰,你要把握好自己的地位,不要越权了。
被安排在南宫这里,朱祁钰倒是没有什么想法,他自身是什么样的定位在认识上也是十分的清楚。但那是基于朱祁镇凯旋而归,他自然还要座回自己的王爷,可是现在。。。
心情很是复杂,甚至有些五味杂陈的朱祁钰一步步回到了自己暂住的南宫,目光正好看到不远处的几名小太监,他们似乎正议论着自己,指指点点着什么。
一时间,怒火突然由心头而起。他是一个傀儡不假,但同时也是一个王爷吧,怎么可由一些个小太监对自己如此的指手划脚呢?一时间,他是怒从心头起,动了一丝的杀心。
只是这杀心刚起就被强行压制了下去。现在英宗生死不明,如果正在赶回来的路上呢?自己擅杀了宫中的小太监,岂不是落于把柄和口实吗?对自己这位兄长,朱祁钰很清楚,那心眼可着实不是太大。
朱祁钰想要息事宁人,压住怒火。但此时一位身穿蟒袍的大太监突然于侧面而出,目光冰寒的看向着那正在聚堆议论的四名小太监,“皇宫之中不做事情,却在这里烂嚼舌头,当真是闲的没事做了吗?来人呀,将他们拖下去,一人打四十军棍。”
四十军棍,这就等于是要人性命了。四位小太监一听,顿时脸色巨变,连忙跪倒在地求情着。但早有几名小太监走过来,将他们一一拉起,向着远处扯走了。
小太监敢小视自己,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朱祁钰感觉到胸口就是一松,多日来的积愤也发泄了不少。
“郕王殿下,咱家在这里有礼了。”正自感觉到心口一松的时候,刚才出声喝斥的那位大太监就微躬着腰来到了朱祁钰的面前。
能够身穿着蟒袍,不用说,在太监之中身份定然极高。事实上,如今在皇宫中能做到这一点的不过也只有两人而已。一位是已经被杀的王振,一位就是金英了。
金英,安南人。入宫后,历侍太宗、仁宗、宣宗、英宗。在永乐末年大约三十岁的时候,升任司礼监右监丞。仁宗登基后,即将充军交的犯人张定名下的人口、家财包括房产和树株及其女婿田狗儿的人口、田地,都赏赐给了他。宣德七年(1432),由于他的忠诚勤谨,又赐给免死诏。后来又赐给银记,并升为司礼监太监。
英宗朱祁镇即位时只有九岁,太监王振会哄他玩,他也就最宠信王振。于是王振越出金英等太监,独搅大权,出掌司礼监,金英只好处处都让着他。
说是处处让着他,倒不如说是在蛰伏。因为他一直也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且还是第一秉笔,享有着很高的权位。只是王振一时风头太盛,无人去注意他罢了。
金英在此时突然出现,且还是为朱祁钰出头的样子,这其中的意味就很值得人去深思了。
对于金英,朱祁钰的印像还是很不错的。不为别的,此人是少有的几个对自己恭敬之人。或许大家同是被压迫之人,又或许是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经历,都知道蛰伏代表着什么意思,所以自然的就有了太多相同之处。
“多谢金公公了。”朱祁钰面露微笑,眼带笑意的向金英说着,同时还微微弯了下腰,以表达自己的谢意。
“哎呀,可使不得,郕王乃是千金之躯,又主持着朝政,怎可对我一个阉人这般的客气呢。”金英一脸的诚惶诚恐,头放的极低,巴不得就要与双膝来上一个与在地面亲密接触的动作了。
一说到主持朝政,朱祁钰就是面色一苦,星目含威的说道:“怎么?金公公也来取笑我在朝堂上无能的表现吗?”
感觉到一股威压之感向身上压来,可称之为见我识广的金英对这种感觉再熟悉不过了,毕竟他经历的皇上就有四位了。但此时依然装成十分害怕的样子猛力的摇摇头,“郕王殿下恕罪,臣可没有这样的想法。相反,臣认为郕王不过就是生不逢时罢了,不然,以您的经韬伟略,成为一代明君又岂是什么难事。”
“嘘!”
当真是被金英之言给吓到了,朱祁钰的目光四下看去,脸色十分的紧张,“金公公,你可不要害本王。”
“郕王殿下放心,臣怎么说也在宫中这么多年,也有自己的一些能量,这周围百步之内在无第三人存在,只管放心就是。”金英一脸的成竹在胸。这一次来找朱祁钰,原本就是冒了一定的风险,也是来了表忠心,投诚的。即是如此,怎么能不做好相关的准备呢。
“这个。。。我们还是进入殿中去说吧。”朱祁钰清楚,金英敢这样说,的确应该是安排好的。毕竟事情一旦被朱祁镇所知,他曾与太监私下来往过密,就凭着这一条,便会被猜疑,就不知道会人什么样的下场了。只是金英以臣自居,其心已然自明。
朱祁钰自己都清楚的事情,金英在宫中这么多年,不可能不知道的。而他还敢来,想必就应该有什么事情要和自己说。当下,他便一幅善解人意的样子大步向殿中走去,身后半步跟着的是金英,他亦步亦驱的跟在身后低着头。但若是此时肯于抬头的话,一定可以从他的脸上看到十分坚定的神情。
就是坚定。因为这一次金英前来就是想要劝朱祁钰上位的。
不管朱祁镇是不是活着,是不是能在回到皇宫,在金英的眼中,那都已经是一个废人了。皇权的更迭,向来都是刀光剑影,即然你敢于出了皇宫,那就要做好被斑鸠占巢的准备。要怪的话,也只能怪朱祁镇太过相信和宠信王振了。即然你宠信别人,不给自己活路,也就休怪他另觅他法。
接下来,就在南宫的殿中,朱祁钰与金英聊了很长的时间。没有人知道他们说了一些什么,但以后的种种事情确足以推断出,他们到底说了一些什么,谋划了一些什么。
。。。。。。
胡府。
胡濙与胡长宁两人下朝回到了府中之后,就下了严令,没有他们的允许,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府。就是府中买菜做饭的老妈子,也需要限时限点,且出行的时候,也要多跟上几个家丁才可以。
朝局混乱之相以出,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以胡濙多年的从官经验来看,此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先是静观其变,随后在下重注方为智者之举。
因为这道命令,整个胡府的气氛变得十分紧张与压抑。后院胡嫣的房间之中,她正一脸焦急的来回走动着。不一会的工夫,有些跌跌撞撞的丫环小青就一脸急色的跑了进来。
“小青,打听到了什么?可有他的消息?”一看到贴身丫环,胡嫣上前一步抓住其双手,脸上全是紧张与担心的神情。
………………………………
第一百四十二章 郕王上位
“小。。。小姐。府中大门侧门和后门全都关闭了。没有老爷的命令,谁也不得外出的。”小青有些气喘吁吁的把看到的事情向胡嫣讲出。
听到府中大小门全数关闭,胡嫣的心头就生出了一种不好的感觉来。如果不是出了什么大事,不可能会出现如此变化的。不由间她的面色就有些微变,在看向小青的时候,隐隐带着急色,“我让你去打听消息,结果怎么样?”
“这。。。”小青摇了摇头,“出不了府,我也打听不到更多的消息,但就是在问孙闯校尉的时候,他说,好像是前方打了败仗。”
“败仗?好像?”胡嫣心中格登一下,“这个消息确认了吗?”说着话,她双手已经攥紧了小青的手腕。
“小姐,你也知道,以孙闯的身份,知道的实在是有限啊。小姐,你快放手,弄疼我了。”小青泪眼朦胧,这一会着实是被胡嫣的双手给抓疼了。
有些机械性的松了手,胡嫣一屁股座回到椅子上,眼神空洞的说着,“他不会有事的,不会有事的。。。”
与胡嫣反应相同的在,此时在京师并不占少数。尤其是那上百名随军的官员家眷,也隐隐感觉到了事情不妙,尽管还没有确定的消息,但一时间气氛已然变得冰冷了起来。
受其影响,神仙居和天外天的生意也开始变得惨淡。以往的座位都是供不应求的,可是现在确少了至少三成的客人,在来这里消费已经不用在受排队之苦。
就在这压抑的气氛之中,五天之后,京师大门外来了一队人马,领队的长相奇异,四方脸面,身躯高大,胡须及膝,善骑马射箭,一把大刀挂于健马之旁,自带着一股凌厉的杀气。
只是此时,他眼中确并没有一丁点的杀气,有的只是焦急之色。他正是大同府都督石亨。
石亨和西宁侯宋瑛、武进伯朱冕等与瓦剌骑兵大战于阳和口。宋、朱二人阵亡,他单骑一人跑回,一路上招降募兵,倒也带回了几百骑的人马,这一次回到京师就是要立功赎罪的。
石亨回来了,还带回来了前线的最新消息。监国郕王朱祁钰得知之后,马上召集在京四品以上的官员们进宫议事。
朝堂之上,石亨跪倒在朱祁钰的面前,声泪俱下的把他所经历的,所看到的详细的讲了一遍。说完之后,他还将头不断的向地上磕头,一边磕一边说着,“是臣等无能,无能啊。”
此时此刻的石亨,表现出来的完全就是一个忠勇之将的样子,跪在那里说是忏悔,倒不如说是表功的好。
“石将军请起,本王问你,皇上怎么样了?还有其它的大臣们怎么样了?”郕王朱祁钰脸现焦急之色的问着。但别人并不知道,此时有一团烈火正在他的胸腔之中燃烧着。
“郕王殿下,皇上。。。皇上他升天了。”石亨慢慢抬起头,眼睛努力的眨巴着,可怎么样看也没有要落泪的意思,索性脸面的表情倒还算是生动,给人的感觉似是非常的伤心痛苦。
“什么?”朱祁钰听完全身就是一颤,差一点就由座下的椅子上滑落下来,好在一旁的站着的金英及时扶了一把,这才没有当面出丑。
其它大臣这一刻表现的也都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