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场大事记-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说我,以前天天与女朋友见面都觉不够,现在,一周只敢见一次面了,没那个经济基础了。”
“你现在怎么学得一套一套的,一会儿马克思、一会儿经济基础的,你学的好像不是政治经济学嘛。”
“哎,这就叫被逼无奈呀,兔子急了还咬人呢!只有向老祖宗讨教几招了。你别说,这老马说的,灵!我看,再发展下去,悬!我们中心有人开玩笑说,弄急了,就把机房里的小型机干掉,那才是场灾难呢。”
这的确只是一句玩笑。最终,也没人真敢把小型机怎么着。可消极怠工却如瘟疫一般在许多表面“阳光”得很彻底的单位中悄悄地蔓延着。
最后,邓家辉又补了一句:“对了,小范,你帮我留意着一点,看看有谁要开发个小软件什么的,告诉我,技术上只管放心,我也不是就会吃素的。”
………………………………
第四十二节 范毅的乡村生活之方便面
() 范毅的乡村生活之方便面
重新回到中水岭村,尽管仍有着种种的不适应,可生活还得继续。
明知道自己此番下来,那是被迫穿了小鞋,范毅为了激励自己,不得不将之看作是通往稽查局道路上必经的一道坎儿,说到底,这人世间,又有什么坎儿是迈不过去的呢?
不知从何时起,范毅内心里种下了这样一个念头――只有成功进入稽查系列,才算是真正拥有了砍向庞氏企业的一柄利器――尽管后来这被证明是多么的无知和愚蠢,但此时,却成了范毅忍受一切苦难和不公的源源动力。
对于将来怎么办?这段时间以来,范毅有的是时间来细细考虑。
原先的想法是,进了国税局,就有了随时拿捏庞大的权力,仿佛一夜之间,自己就能成为猫鼠游戏中那只掌握乾坤的老猫,足可以将那只讨厌的老鼠玩弄于股掌之间,等玩腻味了,就能一口将之吞下。
哎,这还是受了孙涛的蛊惑啊,国税局,哪有那么大的权力?即便有,那也是仅仅属于少数人、少数部门的特权,与自己关系不大啊。
自己现在不要说是去和庞勇强、庞大玩什么猫鼠游戏了,连自身,都像是一只汪洋中跌宕起伏却又坏了桨舵的小舟,被人摆布得上上下下、忽左忽右。
将来,能不能真如愿进入稽查局?进去后又能如何?这些问题,范毅想过,却无解。
自己对稽查局的一点点了解,说白了,还是从张培勇那里得来的,可每一次谈到稽查是打击涉税犯罪的利器,张培勇却只是笑,有时甚至还微微摇头,难道说自己的判断又一次出错了吗?范毅还是无法知道。
不知道就不知道,范毅也懒得再做这些无谓的空想,大不了,就像散户炒股被套,实在没辙儿,咱们就给你来个就在卧倒,权当是另一种形式的等待。只不过,过去,自己是边读书边等,现在,则成了边工作、边等。所不同的是,现在,还有人管工资,小样儿,谁怕谁啊?
这样想着,范毅心里重新充满了希望。
中国人有句老话,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庞勇强,我就是那个天天惦记你的贼,你等着瞧好了。
……
山村现在进入了雨季。
出村的小道时时塌方,随即与镇上的交通就会断绝,宋组长曾经宣布,等天气好转,就会有省电网公司的技术员下村来勘察线路,为下一步进村电路的铺设做前期的准备。
在耐心等待的这段时间里,范毅每天均基本无正事可做,乐得看看书,背背股票走势图。是的,为了打发时间,范毅在沪、深两市中挑选了约100只股票,试着将其周k线逐个记下,力求达到一提代码就能将其基本走势在脑海中像过电影一般复现出来的程度。这可以算作是一种功课,却多少带有了些游戏的sè彩。
山路时常阻断,吃饭成了问题,关键是没菜。中水岭村,田地很少,现有的不多的田土,基本上均用来耕种口粮,种蔬菜的地极少,有时,甚至连村民自己吃菜都得到镇上去买。方便面由此成了范毅的主食。
又下雨了,范毅睡了个午觉,起床后感到微微有些饥饿,想起今天只在早上吃过一包方便面――这里的作息时间与省城大有不同,每天只吃两顿饭,分别是在早上10点左右和下午5点左右,一段时间下来,范毅也入乡随俗了――于是,范毅点着煤油炉,扯了两包康师傅香辣方便面用小火慢慢煮,心里盘算着下午又该做点什么来打发时间。
刚吃了两口,感觉门外有人,一扭头,黑影一闪,有人躲到了门外的砖墙后面,并伴有悉悉索索很轻微的响声。
“谁呀?”范毅放下碗,用餐巾纸插插嘴角走出来看,隐隐听到了跑向远处的脚步声和“咯咯”的笑声。
一出门,就看到了原来是两个小家伙正在跑向一间教室。
“喂,别躲了,我看到你们了!”范毅冲他们大喊,可俩人仍然坚定地、如泥牛入海般地消失在教室里、再无声息。范毅童心大起,回来换了雨鞋,打了伞亲自来看。
进了教室门,两个小家伙还老老实实躲藏在最后一排,被范毅逮到,一时显得均有些扭捏。
原来,学校三点钟放学后,这一对表兄弟俩看看外面在下雨,就留在教室里继续做作业,等做完了,准备走时,就闻到了范毅煮方便面的味道,这是一种以往从未闻过的味道,俩人一时好奇,偷偷过来看,却被发现了。
范毅搞明白后,哈哈大笑,看看时间已快5点了,知道他俩一定是饿了,于是叫住他们,领到了自己屋里坐下,用两个大白瓷碗,一人为他们扯了两包方便面泡上。
闷了一阵,看看时间差不多了,范毅说了声“吃”,两小孩端起碗,风卷残云般将方便面连汤带水吃了个干干净净。
“好吃吗?”范毅从没见过这么个阵势,好奇地问。
“好吃,这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一个小孩舔着嘴角说。
“范老师,这就是方便面吗?”另一个小孩怯生生地问。
“嗯?”范毅很纳闷,问:“怎么,你们过去没吃过吗?”
“没吃过。”两个小孩一起摇着头说。一个补充道:“这么贵的东西,我们吃不起的。”
范毅隐隐觉着心里有点堵。
又问:“吃饱了没?”两小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是“吃吃”地笑,不说话。
范毅明白了,又一人为他们再泡了一包。这一下,两个小家伙满意了,陪着范毅说了会儿话,看看时间不早,范毅催他们赶快回家,以免家里人担心。
临走时,其中一个小家伙提出一个要求,竟然是要把今天吃过的方便面包装袋带回家去。
范毅一人塞了两包方便面在他们的书包里,感到鼻子微微有点发酸。看着他们俩一人顶着一块装过化肥的破塑料袋消失在基本收住了雨脚的风雨里,心里好一阵怅惘。
第二天一早,天晴了,范毅去村长家商量勘察线路的事。回来时,发现自己屋外的窗台下放了一小蓝鸡蛋。
起先范毅并没太在意,在屋里休息了一下,又到村里其他几户村民家坐了坐,下午回来时,发现蓝子还在,一问隔壁住的孙校长,孙校长笑咪咪地说:“这是我们班两个小哥弟一早带给你的嘛,赶快收起来。”
……
星期天,下午时分,吴村长又过来拉范毅去家里吃饭。正要走时,范毅发现一个小孩手里提着一只野兔靠墙站在自己的屋门外,于是问:“你找我吗?”
小孩拎起自己的兔子说:“范老师,我爸爸让问问你买不买我家的兔子?”
“你个龟儿,不好好读书,倒来学做生意!”吴村长笑骂道。
“哦,要多少钱?”范毅蹲下身问。
“我爸爸说,要20块。”
“放屁,一只烂兔子,最多10块!”吴村长说着就去摸自己身上的钱。
范毅忙一把扯住他,塞了20块钱给小孩,小孩一溜烟跑了。
村长笑骂说:“这个吴老二,不好好种田,就爱上山打野物。以前打到什么,拿回来大家就一起吃了嘛,现在竟然指使儿子学起做买卖来了。”
原来,上一次,范毅为那一篮子鸡蛋,硬塞给了小哥俩50元钱,没想到,这一举动,反让有些人看到了另一层意思。
范毅听后,笑着说:“市场经济嘛,一个愿买、一个愿卖,很好很好。这不,今晚咱们可以打打牙祭、换换口味了。”
从这天起,算是开了个头。
隔三差五,就有小孩拎着个野兔或者野鸡什么的上门来要卖给范毅,范毅也从不还价,任由他们自己开价。
小孩们开的价倒也公平,总就是一、二十块的样子,从没有超过三十块的。后来范毅回到省城后,一次偶然的机会碰到有人卖野鸡,一问价才发现,自己在中水岭村给的价实在是太低太低了。
更有一次,一个小女孩抱着一支大公鸡硬要卖给范毅,原来竟然是为了要换点钱来买上学用的文具。
………………………………
第四十三节 范毅的乡村生活之唱歌
() 范毅的乡村生活之唱歌
范毅觉得,自己只有敞开了收购,似乎才算是为村民们做了点实事。可这力道似乎也忒弱了点,况且,这样做,究竟又能帮到几个呢?出路到底在哪儿呢?很快,他就会有所发现。
野物收上来,范毅却不会弄,当然,这倒不难解决。
自从在村里住下后,每隔几天,几乎就有村民特意来邀请范毅到家里去吃饭,碰巧了,范毅就带上野物一起去。
再不然,范毅也有办法。吴村长家、村里吴会计家,治保主任康有亮家,都是范毅常去的,在每一家,范毅均托人用5公升装的塑料桶买来一桶当地镇上自产的老白干,就放在各人家里,想喝就喝,喝完了范毅又会托人再买,保证不断顿。收到野物,范毅只须一招呼,无论在谁家,总能很快聚拢一拨常在一起的朋友,大家喝着酒、吹着牛,品尝着野味,其乐融融。
而不知不觉间,范毅发现,这倒成了在村里开展工作的最好方法,许多问题,就是这么喝着小酒、就在饭桌上定下来了。
特别是此次通电这桩大事,如何组织村里劳力将电杆抬进村?线路的走向(特别是进村后的走向,这并非是技术员说了就能算数的,各小队争得厉害。)?埋电杆侵占田土的处理、电管员的选拔和推荐、甚至变压器的安放位置,等等。以前一谈起来,用不了几分钟,吴家与康家这村里的两大姓氏就要干仗,现在拉到一起喝着酒谈,气氛融洽不说,许多过去想起来都觉着无解的难题,现在竟然都能轻松一一化解了,范毅心里别提多美。
……
技术员下来的同时,村里又接到了通知,镇党委和镇zhèng fu决定,为庆祝抗ri战争爆发70周年,决定在7月7ri搞一次全镇xing的抗ri歌曲歌咏比赛,每个村均要出一支代表队,有小学校的村,可以由学生代表组队代表本村参赛。
中水岭村就有一所小学,比赛的任务顺理成章地落在了学校头上。
孙校长犯了难。目前学校正要组织期末考试,教师连自己在内,一共就四位,而且一打听,此次要求,必须是百分之百唱抗ri时期歌曲,可包括两位年轻女老师在内,全校竟然没一人能完整地唱下哪怕只是一首曲子。
这要是现派人出外学了再来教,时间太紧不说,也影响正常教学呀。
吴村长听了孙校长的诉苦后,笑着说:“我不管,反正这是镇里的决定,必须完成。孙校长,你要想想办法,你可是我们村最有文化的人。”
最后,孙校长只好找到了范毅。范毅也很犯难,自己从小就不爱好文艺,从头到尾能唱全的歌曲都没几首,这会儿还要教别人唱,特别是还要代表村里去参加比赛,行吗?
范毅反复问着自己,看着孙校长悉眉不展而又不得不努力挤出的一丝苦笑,突然间,范毅想到一首曲子,默默在心里念了念,还行,还能记下来,于是就同意了。
与此同时,孙校长也长长舒了口气,脸上重新布满了惯常所有的、亲切的笑意。
范毅想到的曲子是《保卫黄河》,具体自己是什么时候学的?已经记不清了。幸运的是,歌词和曲调自己还能记得,而且,当时老师所教的,如何以二部轮唱的方式来表演的方法也竟然没忘,范毅心里暗叹侥幸,真正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做书到用时方恨少。
最终,学校组织了16名同学,男生女生各半,每天放学后就跟着范老师在教室里学唱一个小时,教室外的窗台、门口则经常是挤满了看热闹的同学。
孩子们第一次参加比赛,对其充满着无限的遐想,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这倒省下了范毅的许多麻烦,只一下午,同学们就基本唱熟了,以后就是如何唱好、唱齐的问题了。那还得不停地练习、练习,再练习。
又下雨了,范毅拿一本书坐在自己屋门前看。
孙校长撑着伞匆匆走出教室,来到校园一角那块用木杆挑起的一块废钢圈前,用一小截钢棒“叮叮叮”地敲出一串响声,这代表着下课了。
不一会儿,教室里就有了反应,同学们哄地一下涌了出来,可外面在下雨,于是又都你推我搡地站在了屋檐下叽叽喳喳地说笑打闹。
就在此时,不知谁小声哼起了《保卫黄河》,渐渐地,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很快,变成了全校大合唱,“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
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唱着,这歌声感染了同学、感染了老师、也感染了范毅。
范毅放下书本,走到自己的屋檐下,隔着cāo场也加入了孩子们的合唱。
孩子们看到范毅,唱得更加起劲。
又不知是谁带头高喊道:“范老师、范老师。”于是,整个校园充满了“范老师”的呼喊,呼喊声越来越响亮、越来越整齐,范毅心里越来越热,眼角微微有了些滚热的液体。
这时,在范毅这儿吃过方便面的那哥俩一前一后踏过泥泞的cāo场飞跑过来抱住范毅,看着溅起的泥水花,范毅心头一动,对,应该为学校、为学生们好好修一块cāo场。
……
渐渐步入了盛夏,孩子们放了暑假。
7月7ri,在镇上的歌咏比赛中,中水岭村与镇中心中学并列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抱回了一块中水岭小学历史上唯一仅有的奖牌。
范毅用手机为同学们照了一张集体合影,答应开学后一人洗一张照片分送给孩子们,对大多数孩子而言,这将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张相片。
通电线路的勘察在中水岭村进展比较顺利,可老孔所在的华源村就遇到了点麻烦。
村民中,有一户人家,死活就是不答应电线从自家田土上走,说是头顶上天天顶着电线不吉利,更不要说在他家地里埋电线杆子了。
可要是更改线路,建设成本将成倍增长不说,以后也不好维护。宋组长的意思是,现在离真正架线施工还有一段时间,要继续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同时要求临近的中水岭村做好准备,随时支援华源村。
中水岭村的线路已勘察完毕,现在又是雨季,施不了工,范毅在村里基本又是无事可干,跟着村里吴老二上山打过两次兔子,觉着不怎么感兴趣,于是天天除了读书、看股票,就是与村民喝酒、聊天了。
其间,到镇上时,范毅与老邢通过一次电话,老邢告诉他,今年的股市,经过“5。30半夜鸡叫”后,他已逐步出清了自己所持有的中信证券,均价在58块多一点,足足赚了十倍还多,同时也建议范毅可以考虑分批出货了,毕竟现在大盘指数已经4000多点,涨了有4倍了,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嫌高了。
这段时间以来,范毅心里也一直在嘀咕。
自己手里的云南铜业,涨了也将近有十倍了,这一方面当然是自己个人炒股史上少有的大丰收,可另一方面,每天也总有一种高处不甚寒的感觉。
其实,对大多数股民而言,如果不幸被套住了,心里反而就踏实了,多半能安定下来,趴倒不动。万一涨了,倒成了最煎熬人的一件事情,想继续持有赚多一点,又怕明天就此来个高台跳水让你痛不yu生;想落袋为安,更担心明天从此就高举高打再不回头,从好不容易骑上的黑马上硬生生跌将下来。
范毅现在,也渐渐进入了这样的境界。
………………………………
第四十四节 范毅的乡村生活之生意
() 范毅的乡村生活之生意
那天从镇上回来后,范毅调出云南铜业的走势图一遍一遍地看,希望能对自己下一步的cāo作有所启发。
持有与卖出的冲动一直在内心激烈地博弈着,外人又哪里能够体会。
范毅手上的另一只股票,就是康南百货,其股价现在象是步入了一个上下两元钱的铁箱子,总在10元至12元间来回振荡。
按常理,范毅早该逢高出局的,可一想到将庞勇强撵出董事会所带来的快感,范毅就妥协了,决定继续持有再看看,万一下一次股东大会表决时又能使得上劲呢?有了这样的考虑,范毅对康南百货的持有决心反而更加坚定了。
只有在面对云南铜业这只股票时,范毅的焦灼感才会不可扼制地时时涌将出来。
考虑了几天,范毅想,我当初买入云铜的理由是什么?到现在有了变化了吗?不,现在经济走得很稳。可我又当心什么呢?股价太高,似乎是有一点儿,但只要经济继续造好,人民币继续升值,回头来看,现在的股价就不应该再算高了。
嗯,我明白了,范毅想,我真正当心的是受外围经济走势的影响。比如说美国,从年初开始,就不断有人唱衰它的经济,如果它不行了,中国的出口肯定也不行了,经济当然也就会跟着往下走,最终影响到股价,这才是应该当心的。
可惜的是,自己身在穷乡僻壤,根本不可能对整个经济大势做到同步跟踪的,况且,这种对经济大势的正确判断,又岂能是自己这种水平所能轻易给出的。
还是学一学老邢,见好就收。最终,就在范毅决定至少应该先卖出一部分云铜,以纾解自己内心的压力时,一件预料之外的“生意”却绑住了他,最后反而成全了范毅。
……
事情是这样的。
现在的天气,出一阵太阳,下一阵雨,拉法镇当地的野生菌在山里疯长。
开始时,有些村民顺手捡了来送给范毅,有人看范毅爱吃,于是专门捡来卖给他。一传十、十传百,捡菌来卖的人越来越多,范毅再能吃,也不可能全吃得了。
于是范毅向吴村长打听,为什么村里人都不吃?村长笑笑说:“也不是不吃,只是吃得少。这种东西,刮油水得很。村里本来就不富裕,肚里有油水的人家更不多,要是老吃这个东西,哪还有力气干活?”
“那为什么不拿出去卖呢?”范毅追问。
“也不是不卖,以前其实也卖过,可是根本卖不动。当时,村村都有人捡了去镇上卖,也卖不上价。而且这东西还不好保管,一挤一压就没人要,再说了,这镇上人也不富裕,炒菌子吃可是很费油的,有几个人经常吃得起?”
“那镇外有人来收吗?”
“以前有过,现在没有了。路不好走,菌子又是娇气物件,不新鲜,运出去也没人要。而且量收少了还不够路费。以前,周围几个矿上光景还过得去时,还有人下来镇上买了去吃,现在矿上也破落了,工资都开不出,就没人来买了。只有镇里的领导回县里时,自己带着车,一篮一篮的买了带回去。我还帮他们收过新鲜菌呢。”
范毅心里动起了一个念头,回来认真想了一段时间,又向其他村民打听了往年出菌子和采菌子的情况。
然后,范毅还是来找吴村长,劈头就问:“老吴,如果真能解决运输、规模和保鲜的问题,你说说这菌子的生意到底能不能做?”
吴村长愣了一下,问:“难道说,你想收菌子去卖?”
“不是我想,是咱们村。你看看,这村里的村公所破败成个什么样了都没钱修,小学校也一样,这些都是公益事业的嘛。我们工作组在,是可以向上打报告解决一点儿,可我们一走,往后你们怎么办?再重新回到解放前呀?”
吴村长搓着手笑着说:“这我倒还真没想过。你容我想想。”
点了根烟,吴村长默默地边抽边想,过了一阵说:“范同志,我是这么想的,那些专门做这生意的人都做不走,咱们能行吗?”
范毅肯定地说:“能不能行现在说不好,只有做了才知道。这样,我说一个办法,你帮听听,看看会不会成?”
吴村长点着头说:“你说、你说。”
“是这样,我以前在省城听说过野生菌的价格,这段时间我在村里也打听过,我们这儿没有的菌就不说了。单是干巴菌,在泰明市就要卖到三、四百块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