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少-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玄世璟所有腰间的挂饰都是李二陛下赏赐的,偶有一些也是带有皇家专有的龙纹,玄世璟也不在意,便送了出去。
小女孩盯着玄世璟看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谢谢。”
玄世璟笑了笑,说道:“以后也不要这么激烈的跟这里的人对抗,只有自身强大了,有了资本,你才有话语权,不然,你所作的一切,在别人眼里不过是个跳梁小丑罢了,看看现在周围人看你的眼光,哪一个不是带着戏谑。”玄世璟是知道的,燕来楼这种地方,激烈的与人对抗,到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所以也只能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劝慰这个小姑娘,希望她能懂得在这里生存的道理,也不希望她凭着玄世璟所送给她的玉佩儿在燕来楼继续这样我行我素。玄世璟虽然可以将她直接赎了身带回侯府,可是他不会这么做,他可以善良,但是他的善良也是有度的,全长安城像她一样的小姑娘多了去了,还有比她更凄惨的,玄世璟总不能一个个的都去解救,他只是个无权无势的小侯爷,不是救世主。
玄世璟又对着那小厮吩咐道:“告诉宝娘,她手中的玉佩是我给的,让她自己看着办。”今天遇到这事儿,也算是他与这姑娘的缘分了,只是缘分归缘分,过了此刻,还是要各走各的路,各过各的桥罢了。
那小厮眼尖的看到了挂饰上的龙纹图案,心中咯噔一声,这小姑娘还真是遇见贵人了,连忙点头应道:“是,晓得了,公子请放心。”说完,向玄世璟躬身一礼,随后,带着那个姑娘离开了。
“小侯爷,那可是陛下赏赐给您的挂坠,您就这么随手送人了?”珑儿埋怨道,要知道,玄世璟腰间的那个挂坠的价值好几十个这样的小丫头都比不过来。
“这也算是一桩功德不是,珑儿你想想,人家好好的一个大小姐为什么沦落到这番境地。”玄世璟说道。
“那小厮不是说了嘛,因为她父亲被牵扯到谋反案里面了。”珑儿答道。
“这不是了嘛,说到底她有今天,还是陛下一纸令下。”玄世璟说道:“在政治上,没有谁对谁错,只有谁成功和谁失败,当年大唐不也是揭竿而起反抗暴隋,随后定鼎天下的嘛。”
“可是这不一样啊。”珑儿辩驳道:“自大唐定鼎之后,虽不能说天下太平,但比起前隋,可是安定了很多,那些谋反的人,就是罪有应得。”
“很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啊,你没听刚刚那个女孩儿说,她爹没有谋反嘛。”玄世璟笑了笑。
“小孩子的话,您也信。”珑儿噘嘴,还是觉得玄世璟把玉饰送出去亏大了。
“我信啊。”玄世璟笑道:“有时候小孩子说的话,最可信了。”说完,便转身回了房间,气的站在原地的珑儿直跺脚。
………………………………
第七十一章:珑儿的童年
当玄世璟回到房间的时候,就看到李承乾三人与秦玉心相谈正欢,李承乾气度非凡,李泰李恪温文尔雅,而坐那里的秦玉心则是巧笑嫣然,构成了一副很是和谐的画面,怎么看怎么都是才子佳人的戏码。
玄世璟第一次这么清楚的感受到一个盛世下的光彩照人和暗无天日,这也就是所谓的有人欢喜有人忧吧,又想到了刚才的那个小姑娘,想必她的童年或者说是少女时期都要在这燕来楼度过了吧。
苦笑一声,回头看看珑儿,珑儿也走进了房间,将房门轻轻的关上,跟到玄世璟身边。
玄世璟坐到房间另一边的软榻上,示意珑儿也坐下来,李承乾他们没走,他也不能先离开,倒不如找个地方与珑儿聊聊天。
“珑儿,你说你像那个小姑娘那个年纪的时候,你在做什么。”玄世璟看向珑儿问道。
听到自家小侯爷的问题,珑儿一顿,陷入了回忆:“我六岁的时候还是武德年间,那时候大唐刚刚建立,整个中原还是一片烽火狼烟,那时候我记得我和高峻还有很多老爷收养的孩子都在二贤庄,二贤庄的人很好,那些年长的姐姐从来不让我们干重活,夫人还为我们请了先生教授我们识文断字,我们早上起来去学堂读书,下午就跟着钟叔在后院习武,小侯爷,咱们二贤庄出来的孩子都可以说是文武双全呢,后来,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钱叔叔就把我们分开了,因为他说每个人所擅长的不一样,就像钱堆,他读书不好,但是跟着钱叔叔打理二贤庄的生意上的事情却是很有天赋,还有高峻,钟叔教他刀法,他怎么也练不好,却在轻功上独树一帜。”
玄世璟一边听一边点头,钱堆的父亲看的倒还真是通透。
珑儿没有看玄世璟,接着回忆道:“那时候,老爷经常不在庄子里,我们都知道,老爷是跟着陛下在外头征战,老爷曾经对着我们说,天下不定,何以安家,老爷其实是想跟着陛下赶紧将天下平定,不再让跟我们一般的孩子无家可归。小侯爷,你知道吗,那时候庄子外面的人生活真的是非常凄惨,前隋去打高丽,整个关中十室九空,剩下的全是老弱妇孺,一旦有山贼到村子里劫掠,全村的妇孺为了保护孩子,都会拿起武器跟贼人拼命,北方的突厥还经常南下,烧杀抢掠,比山贼更为恶毒,曾一度打到长安城外。”
这个玄世璟倒是听说过,突厥南下至渭水,逼得李二陛下在渭水桥上不得不与突厥可汗签订了那屈辱的渭水之约,突厥掏空了大唐的国库,满载而归。
“珑儿小的时候虽然天下不安定,但是老爷却是给了我们一个最安定的生活环境。”说到此处,珑儿想起了已逝的玄明德,不禁泪眼朦胧。
“你小的时候见过单雄信吗?他是怎样一个人?”珑儿小的时候,二贤庄还是单雄信的吧。
珑儿吸了吸鼻子,擦掉眼泪,摇了摇头:“我没有见过单庄主,我是被夫人捡回来的,我到二贤庄的时候,单庄主就已经死了。”
闻言,玄世璟暗叹一声可惜,前世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当中对于绿林出身的单雄信的描绘可谓是浓墨重彩了,说他是如何的义薄云天,可惜也是被淹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了,若是他与李家没有灭门之仇,若是他没有娶了王世充的女儿,若是他同秦琼程咬金一样,随着李唐打天下,是否凌烟阁中也会有他的一席之地。
太多的如果,可惜却没有如果。
皇宫,太极殿,李二陛下看着金吾卫营送上来的折子,越看眉头皱的越紧,看完之后合上了折子,狠狠的往案上一拍,大怒:“简直无法无天!长安城天子脚下,竟敢冒用皇家之名对一个郡侯行绑架之事,给朕查!”李二陛下抓起案上的走着往跪在下面的校尉面前一扔:“此事务必要查个水落石出,璟儿呢?他怎么样了,可有受到惊吓?”
跪在地上的校尉低着头答道:“回陛下宣威侯爷并未有异常。”
“那伙人冒用承乾的名义想要带走璟儿,之前承乾可有见过璟儿?”李二陛下问道。
得意上前一步,附在李二耳边说道:“陛下,之前宣威侯倒是想要约太子殿下和魏王殿下见面,昨儿个魏王殿下从您这离去之后便去了东宫。”
李二眉头一皱,思索一番,这一点想必是被那些贼人知道了,所以才会利用这点想要骗走玄世璟。
“德义,你去安排一下,彻查东宫所有太监宫女。”李二陛下吩咐道。
“诺。”德义躬身应道。
“陛下,那长安城里”跪在地上的校尉小心翼翼的看向李二陛下。
“城门处加紧守卫,严格盘查,一旦发现可疑的人,立即收押。”李二说道,同时也有些头疼,这件事情可不管是牵扯到玄世璟和李承乾,在长安城里当街欲对勋贵行绑架之事,这种事情足以触动长安城里所有勋贵的神经。
李二陛下揉了揉太阳穴,随后继续拿起案上的奏折翻阅起来,粗略一看,折子上写的江陵春旱,田间禾苗旱死无数,说是江陵地区一冬未曾降雪,河道又干涸
本来思绪就有些烦乱的李二,看了这折子上的内容,心中更是烦闷,江陵地区去年就经理过旱灾,只不过今年因为冬天没下雪,又延续了下来。
“德义,传户部的主事来见朕。”李二陛下吩咐道,他要知道,现在国库里还能腾出多少钱粮。
“诺。”德义躬身应道。
“启禀陛下。”一内侍走进太极殿,躬身行礼。
“说。”李二陛下不耐烦的回了一句,手上仍是拿着折子思索着旱灾的事。
“皇后娘娘旧疾复发,现在孙道长正往立政殿赶去。”那内侍见李二有些烦躁,小心翼翼的说道。
一听是长孙皇后犯病,李二陛下的注意力一下子就从奏折上转移了出来,扔下奏折起身说道:“摆驾立政殿!”
德义躬身说道:“陛下,那户部的主事”
“传他过来,让他去御书房等朕。”李二说道,随后跟随着殿中的内侍赶往立政殿。
………………………………
第七十二章:李景恒
与此同时,一快马自东宫而出,穿越过长安城繁华的街道,停在了燕来楼的门口,马还未停稳,马上的年轻人便跳了下来,跑进了燕来楼。
“哟,看这位客官眼生的很,想必是第一次来咱们燕来楼吧。”宝娘摇晃着团扇迎了上来。
年轻人厌恶的皱了皱眉头,但是一想到自己是来找人的,便忍住不适,开口道:“宣威侯在哪儿。”
宝娘一愣,原来是来找宣威小侯爷的,笑道:“小侯爷在招待贵客呢。”
年轻人见宝娘也不具体说出玄世璟在哪儿,心中也明了,从怀中掏出一枚令牌,递到宝娘眼前,问道:“我问宣威侯爷在哪儿!”语气间也不再客气。
宝娘伸长了脖子仔细瞅了瞅年轻人手中的令牌,冷不丁被吓了一跳,这是东宫的令牌,来的是官家的人,还是东宫出来的,宝娘连忙说道:“小侯爷在三楼玉心姑娘的房间里。”
“带我上去。”年轻人收了令牌,冷冷的说道。
“是。”宝娘连忙应道,随后转身唤道:“赶紧带这位爷去三楼玉心姑娘的房间。”
年轻人跟着小厮便上了三楼。
房间里,珑儿还在与玄世璟说着当年的事情,房门被推开,一年轻人走了进来,转身关上房门后,对着李承乾、李泰和李恪拱手行礼:“见过三位少爷。”
李承乾抬头望向这个年轻人,此人正是他东宫的太子舍人,也算是他的表哥,江夏王李道宗的长子,李景恒。
“景恒表哥,你怎么来了?”李泰看向李景恒,看他面色有些急促,想必是匆忙赶来的。
“姑母旧疾复发,我来通知三位,孙道长现在应该已经赶过去了。”李景恒匆匆的说道。
李承乾腾的一下站了起来,看了看李泰和李恪,李泰和李恪也站了起来。
“马上回去。”李承乾说道。
从李景恒一进门,玄世璟就注意到了,既然是李承乾等人的表哥,那他口中的姑母,应该就是长孙皇后了吧。
长孙皇后犯病了?玄世璟看了一眼珑儿,起身来到李承乾的身边。
珑儿见此,来到秦玉心的身边,与她说了几句话,便和秦玉心退出了房间。
“世璟,母后旧疾复发,我们要赶紧赶回去。”李承乾说道。
“恩,门口有侯府的马车,让高峻驾车送你们回去,这样快一些。”说道:“赶紧走吧,我同你们一起下去。”
李承乾点了点头。
玄世璟同李承乾等人下了楼,到了门口,刚刚珑儿已经给高峻交代过了,所以现在高峻已经套好马车在门口等候众人。
匆匆的与玄世璟到过别之后,李承乾四人便往宫中赶去。
珑儿出现在玄世璟身后,感叹道:“皇后娘娘好好的,怎么就又病倒了呢,这一冬天孙道长都住在宫里给娘娘调养身子呢。”
玄世璟摇了摇头:“皇后娘娘患的是气疾,调养也是长久的事,孙道长能稳住皇后娘娘一冬不犯病也是极为不易的,现在春冬交接,气候变化,病情最易受影响,过了这段时间就好了。”
李二夫妇二人对玄世璟都是极好的,甚至比皇子都多宠爱几分,长孙皇后的病也是玄世璟心中的一桩心事,平日里也曾翻阅过一些医书,只是,他看到的医书孙思邈也都看过,不照样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子,这病放在现代都是个棘手的问题,更何况是在大唐。
玄世璟叹了口气,看来回去之后还得想想现代有什么招数能够稳住长孙皇后的病情,他知道,历史上长孙皇后生下小女儿没多久就去世了,甚至没有看着李治长大成人。
“走吧,咱俩在长安城逛逛,看看买点什么东西,明天好进宫去看皇后娘娘。”玄世璟说道。
珑儿讷讷的点了点头:“哦。”
在长安城里转了转,玄世璟突然想起来,自家在长安城里还有家店铺,自己还从未去过尚品坊。
“珑儿,带我去尚品坊看看。”玄世璟说道。
“小侯爷,尚品坊离着这儿可有一段距离呢。”
“没关系,走过去吧。”玄世璟说道:“逛完尚品坊就回府。”玄世璟想看看钱堆是你怎么打理善品坊的。
长安城的各个坊间都隔着宽阔笔直的大道,横平竖直,整个长安城内就像是一块块被切开的豆腐一样排列整齐,随着珑儿走了好一会儿,才到了尚品坊。
尚品坊门面并不大,但是却是个两层的建筑,一楼卖些日常的东西,二楼这是掌柜的用来记账和清算用的场所,不过自钱堆来了之后,二楼已经被收拾出来,钱堆自个儿住了进去。
玄世璟走进尚品坊,店内人不多,来来往往的都是一身青衣皂帽的家丁小厮,想必是替主家出来采办。看到了柜台上依旧摆放着松花蛋,玄世璟暗自摇头,这样下去不行啊,一个店面怎么可能只靠一样东西经营下去呢。环顾四周发现靠在墙壁上的几排硕大的木架上,还摆放着一些副食品,熏制好的鸡鸭鱼肉什么的,看来钱堆是把尚品坊开成了一个副食店,松花蛋的热潮过后也不至于亏损。
正站在柜台里扒拉算盘记账的伙计抬头一看,走进一小孩儿和一童子打扮的人,仔细打量了一番,伙计虽然没有见过玄世璟,但是却是在钟子朔身旁见过珑儿的,仔细辨认下,才发现这是小侯爷身边的珑儿姑娘了,那珑儿姑娘身边的这个小孩子的身份也就不言而喻了。
“小的见过侯爷。”伙计连忙从柜台里走出来,迎接玄世璟和珑儿。
玄世璟问道:“钱堆呢?”
“回侯爷的话,钱掌柜正在二楼和一些纸坊的掌柜的议事。”伙计恭敬的回道:“可需要小的上去支会一声?”
玄世璟摇了摇头:“不必了,我就是过来看看,没什么事,你们该怎么忙怎么忙便是。”
没想到钱堆动作还挺快的,昨儿个刚说完,今天他就把人召集起来了,既然钱堆那边有正事,玄世璟也就不打算在这多做停留了,吩咐了伙计,让他转告钱堆,忙完之后到府上走一趟,便带着珑儿回了侯府。
………………………………
第七十三章:长孙的病
李承乾三人马不停蹄的赶回了宫中,衣服都未来得及换,就直接到了立政殿。
刚一进门,就看见满屋子的人,两个太医院的太医站在一旁,孙思邈坐在床边的胡凳上,李二陛下一脸紧张的站在孙思邈身后,屋子里的太监宫女都战战兢兢的侍立在一旁,气氛安静的有些诡异。
李承乾三人默默的站在了李二陛下的身后,少顷,阴妃杨妃也带着宫女太监们来到了立政殿,杨妃见自己的儿子也在殿中,便示意他来自己身边。
李恪见自己母亲示意,乖乖的来到杨妃身旁。
又过了一会儿,孙思邈将长孙皇后身上的银针逐一拔了出来收好。
“孙道长,朕的皇后”
“陛下无须担心,贫道已经施了针,皇后娘娘这是旧疾,春冬交接之际发作也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皇后娘娘的身体实在不可再过操劳,且定要好生调养才是。”孙思邈缓缓说道。
“道长,皇后这病,真的无法根治吗?”李二陛下再次满怀希望的看向孙思邈。
孙思邈叹了口气,虽然于心不忍,但还是轻轻的摇了摇头,说道:“至少到现在为止,贫道还没有找出彻底治愈娘娘的办法,只能小心的将养着,春季长安干冷,立政殿中气候又太过干燥,不宜于娘娘的病情啊。”
李二陛下闻言,眼中的失落清晰可见,对着孙思邈拱了拱手:“朕听闻孙道长一直云游四海,朕有一不情之请,还望道长答应。”
“不敢,陛下请讲。”孙思邈连忙躬身行礼。
“朕想请道长暂留长安,为皇后调养,道长在长安城内一切所需,由内务府打理,还望道长答应。”
孙思邈也想到了,李二陛下为了长孙皇后的病,必然会将他留在长安,心中喟叹一声,开口道:“既然陛下开口,那贫道就暂时留在长安。”
“多谢道长。”一整天,直到这时,李二的脸上才露出一点点笑容。
杨妃和阴妃李二心情好一些,这才上前来探望,正好此时躺在床上的长孙皇后也悠悠转醒,听到动静的李二陛下赶紧走到床边,坐在床沿上,握住长孙皇后的手,目光灼灼的看着长孙皇后。
“陛下”刚刚醒来的长孙皇后看上去非常虚弱,声音也有些沙哑。
“观音婢,感觉如何了?”
“好多了。”长孙皇后艰难的说道,看到李二身后的阴妃和杨妃,微笑着冲着她们点了点头。
“姐姐病的突然,可把姐妹们吓坏了,妹妹家里人送来一些上年份的野芝,已经派人拿过来了,一会儿让太医熬上一些,姐姐现在身子虚弱,应适当进补一番才是。”阴妃关切的说道。
杨妃站在阴妃身后,看到长孙皇后醒来,面色也已经红润了过来,便也放心了,长孙皇后目光看向她的时候,她也善意的点点头,笑了笑。
杨妃的性子长孙皇后是知道的,所以杨妃这一番举动倒也不是失礼。
李二陛下见屋内众多人,起身挥了挥手:“都退下吧,让皇后静养一番,承乾、青雀,你二人留下陪陪你母后,恪儿,你刚从外面回来,也跟你母妃回宫好好团聚一番吧。”
“诺。”众人应声。
“观音婢。”李二陛下转过身来看向长孙皇后:“朕那边还有些折子没处理完,就让承乾和青雀陪陪你,朕稍后再过来。”李二担心长孙皇后的病情,所以急匆匆的赶到立政殿,现在看长孙皇后已经无碍,又想起了被自己扔在案上的折子和江陵旱灾的事情,还有在御书房等着自己的户部主事,想起这些事情,李二陛下心中不免又有些烦闷。
“陛下当以国事为重。”长孙皇后说道。
只是一句话,李二心中便暖了起来,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李二陛下离开之后,殿中就剩下了长孙皇后的贴身侍女媛儿和李承乾兄弟俩,二人见李二陛下离开,这才走到长孙皇后的床前,李承乾坐在床榻上,李泰则是坐在刚刚孙思邈坐过的胡凳上。
在李承乾的搀扶下,长孙皇后坐了起来,李泰连忙拿过枕头垫在长孙皇后的背后。
“承乾,青雀,你二人这身衣服,可是出宫了?”
李承乾点点头:“是的,刚刚和三弟还有青雀在宫外。”对于长孙皇后,李承乾一点隐瞒都没有。
“这几日青雀一直往宫外跑,这个母后是知道的,今天怎么承乾也跟着出去了。”长孙皇后笑道。
“我跟大哥是去见世璟了。”李泰接话。
“哦?”长孙皇后笑了笑:“最近你们哥儿俩跟璟儿倒是亲近,这样也好,想必你们也看出来了,母后与你父皇对璟儿就像对待你们一般,甚至你父皇对于璟儿的宠爱远超于你们,这其中原因你们也知道,这几年来,你父皇心中始终是愧疚的,每次见过璟儿之后,他总会想起你们明德叔叔,自个儿站在太极宫门前望着宣威侯府的方,向夙夜忧叹,当年明德本不用蹚这趟浑水,这样也不至于”长孙皇后说到这里,叹了口气。
“母后,这些我们都知道的,我与青雀都将世璟当做弟弟看待,而且世璟虽说年幼,但是天资聪颖,聪明伶俐,能有这么个弟弟,孩儿也高兴的很。”李承乾说道,又看了看李泰,李泰将怀中玄世璟给的那份合约拿了出来,递给李承乾,李承乾也将合约拿了出来,一并交给了长孙皇后:“此次出宫,世璟还送了我们哥儿俩一份大礼呢。”
长孙皇后接过合约,展开看了看,越看越是觉得有些意思,盛唐集团有限公司?这盛唐二字倒是甚合自己心意,从这字面上来看,想必是璟儿组建了一个产业,然后把承乾和青雀也拉下了水,想着想着,长孙皇后不禁笑了出来,这璟儿,还真是会折腾,小心思也不少,算了,也由得他去吧。
将合约还给李承乾和李泰,李泰问道:“母后为何不替我们收着?”
李承乾也不解的看向长孙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