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少-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朕明白你的意思,放心,既然此事朕准了,太子建造暖阁一事,自然由朕在朝堂上解释。”李二陛下负手说道,随后问玄世璟:“承乾送到你府上的那些东西,你打算怎么处理。”

    李承乾和李泰送到侯府的东西,都是出自皇宫的精品,试想就算是李二陛下现在穷的底儿掉,但是那也仅限于没钱,但是赏给东宫和武德殿的珠宝摆件儿什么的,那可都是百里挑一的好东西。

    但是李二陛下问到玄世璟的时候,玄世璟还是买了个关子,笑道:“陛下,这个嘛,山人自有妙计。”

    李二闻言,有些哭笑不得:“小璟儿,你真是朕见过特别的孩子,还跟朕卖起了关子,行,朕就看看你怎么把皇宫里御用的东西换成钱财。”

    李二陛下的意思玄世璟也明白,李承乾东宫里的东西总会有一些带着皇家的标志,这种东西放在市场上是没有人敢收的,毕竟对于一个商人来说,这也算是犯忌讳的事儿。

    玄世璟心中暗笑,这批东西不但他有办法处理,而且还能处理个好价钱出来。

    玄世璟和钱堆是和李承乾一起从御书房出来的,出了御书房,李承乾立马凑上来问道:“那批东西真的处理的掉吗?毕竟现在长安的有钱人”

    听着李承乾说这话,玄世璟不禁鄙视的看向他,怎么李二刚教给他的话他就能忘了呢?做人,目光要长远一些。

    “你说你一个大唐太子,怎么眼光只在长安城呢?”玄世璟鄙夷的说道:“陛下不是刚跟你说,目光要放长远吗。”

    看到玄世璟的表情,李承乾愣了楞:“在全大唐也不好处理吧。”

    “那都怨你,谁让你挑一些带着你老李家标志的东西。”玄世璟揶揄道:“你放心吧,你想,把你仍在一堆胡人中间,谁知大你是大唐太子。”

    “你是说卖给胡商?”

    玄世璟点头:“对啊,胡商才不会在意你那些东西上是不是也有皇家的标志,反正他们也是要带回西域到卖掉的,说不定你那些标志还能成为他们漫天要价的筹码。”

    李承乾诧异,是啊,这些东西对于大唐的商人来说,确实不怎么受欢迎,但是对于胡商,那可就是一块香饽饽了。

    “钱堆。”玄世璟唤道。

    “小侯爷。”钱堆跟了上来,咱在玄世璟身后。

    “长安城的胡商,你认识多少?”玄世璟我问道。

    “长安城里胡商众多,但是常驻在长安城的倒是不多,基本上常驻在长安城的胡商小的都认识,那些行脚的胡商,也有几个熟悉的。”钱堆思索一番回应道:“侯爷可是想将他们找来?”

    钱堆聪明啊,跟这种聪明人打交道就是省心,不像李承乾,笨。

    “对,把他们叫到侯府来,就说宣威侯爷穷的没钱花了,打算变卖一些陛下赏赐的物件,让他们带足了钱过来。”玄世璟想了想,也只能这么说,不然可没法解释为什么侯府要卖一大批从皇宫里出来的东西,虽然这些东西都是李承乾和李泰的,但是肯定不能让人知道这是大唐的太子和魏王在变卖“家产”,不然皇家的这点脸面还真是掉在地上捡不起来了。

    “小侯爷,不如到时候去玄武搂订个雅间吧,把胡商叫到府上来,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适。”钱堆犹豫着说道。

    也对,谈个生意什么的不就得请人吃饭嘛,玄世璟点头道:“行,那这事儿我就不管了,全交给你去办了,反正价格越高越好,胡人的钱,不赚白不赚,反正胡人也是人傻钱多。”

    不要问玄世璟为什么想宰胡商一把,一斤孜然卖五贯铜钱,其他香料更是贵的离谱,这也间接造成李二陛下为了炫富,每次请人吃烧烤总要抹上几斤香料的恶习。

    “世璟,我还真羡慕你,你府上人才众多啊。”李承乾感叹,自己身边怎么就没个麻利的人呢?

    “太子殿下您可别说这话害我,说的跟我府上聚集了很多人想要聚众造反似的,我这颗稚嫩的脑袋还从没见过京兆府以外的风光呢。”玄世璟说道。

    李承乾闻言大笑:“哈哈哈哈哈,我可不是这意思,你小子有几斤几两我还是清楚的,你整个儿就是一小财迷,我可是从小看着你长大的。”

    玄世璟无言以对,李承乾也才是个半大孩子而已,竟然还说是打小儿看着自己长大的,不过这倒也是实话,不过财迷这种评价玄世璟看了一眼李承乾:“你从哪儿看出我是财迷了。

    “从小到大,从头到脚。”李承乾一脸认真。

    玄世璟无语,自己什么时候财迷了,自己怎么不知道呢?

    殊不知,李承乾说他财迷都是因为他的那本《标点详解》跟李二陛下要赏赐的事儿,还有把一颗鸡蛋用白灰腌制过后卖上好几十倍的价钱,只是李承乾不知道,玄世璟的松花蛋那是在商言商。

    带着钱堆出了宫,钱堆将玄世璟送回侯府之后就着手忙活召集胡商的事情,派了两辆牛车过来,将李承乾和李泰送到侯府的都西都拉走,依照钱堆的办事效率,可能两天之后,玄世璟就能看到现钱了,李承乾和李泰也能够着手在皇宫修建暖阁了。
………………………………

第八十一章:药王离侯府

    回到侯府,玄世璟正往书房走着,就看到府里的几个家丁进进出出的忙活着什么,拦住一人,玄世璟问道:“这是在做什么?”

    那家丁手里搬着一个木制的小箱子,见到是自家侯爷,连忙躬身行礼:“回小侯爷,这是孙道长的行李。”

    “孙道长的行李?怎么?孙道长要走?”玄世璟问道。

    那家丁点头:“是的,听说孙道长在长安城里开了一家医馆,打算住到那边去。”

    这么说来,孙思邈打算在长安城定居了,算得上是好事一桩,孙思邈在府上的时候偶尔和玄世璟一起呆在书房读书,虽然气氛安静的诡异,但是二人相处之间丝毫没有尴尬,虽然孙思邈是自己的长辈,但是二人之间还真有种忘年交的感觉,现在孙思邈要搬出侯府,自己应该去看看。

    “有没有见过珑儿。”玄世璟问道。

    “珑儿姑娘正在孙道长的院子里帮忙整理呢。”家丁回道。

    “嗯,我知道了,你去忙吧。”

    玄世璟没有再往书房走去,转道去了孙思邈的小院子,一进院子,就看到珑儿和小莲在整理院子里的药材,说来孙思邈的行李并不多,衣服也就这么几件,而家丁搬的箱子里面全都是孙思邈在侯府抄写的医术,而这满院子的药材,更是他的宝贝。

    “珑儿。”玄世璟进了院子,出声喊道。

    “小侯爷,您回来了。”珑儿见玄世璟过来,脸上露出笑容。

    “怎么不见孙道长?”玄世璟四下看了看,并没有发现孙思邈的身影。

    “哦,孙道长在医馆那边忙呢,放在侯府的这些东西只需差人送过去即可,小侯爷,刚刚我还跟小莲姐姐说起呢,孙道长搬出了侯府,那小莲姐姐还需要跟在孙道长身边吗?”珑儿看了看正在低头收拾药材的小莲,又看向玄世璟问道。

    玄世璟还真没想过这事儿,抬头看向小莲,问道:“你的意思呢?”

    小莲见玄世璟望着她,放下手中的食材,转过身低着头,怯怯的说道:“奴婢一切听侯爷吩咐。”

    跟没说一样玄世璟腹诽,又想起来小莲还有一母亲在侯府做事,随即又问道:“你母亲病情如何了,在侯府做些什么?”当时玄世璟救人也是见她们母女可怜,后来将她们安排在侯府也是一时兴起,自从那天之后,小莲倒是经常在孙思邈的院子里看见,只是小莲的母亲,他再也没有看见过。

    “回小侯爷的话,母亲一直在侯府前院做些浣洗衣物的活计。”小莲回道:“小莲跟着孙道长学了一些治病的方子,偶尔会给母亲开些药服用,母亲的病很稳定,再也未曾犯过。”

    玄世璟点了点头:“那便好,既然这样,你就留在侯府吧,与你母亲也有个照应。”

    “多谢小侯爷。”小莲福身一礼。

    “珑儿你先放下手里的东西,带我去孙道长的医馆走一趟,最近一直在跟着李泰瞎忙活,都好几天没见到孙道长了,现在孙道长搬出了侯府,往后若是再想见面,可不会像在侯府这么方便了。”玄世璟说道。

    “好的,侯爷。”珑儿放下手里的东西回应:“我这就去让高峻套好马车。”

    “马车还在侯府?那孙道长的东西是怎么运过去的。”玄世璟不解。

    “小侯爷,孙道长的这些东西都是用牛车拉过去的,侯府的马车可是您的专属车架,自然要随时待命。”珑儿笑着解释道。

    原来如此,怪不得自己每次突然想去哪儿,高峻总是能驾着马车在门口等候。

    “走吧,一起过去。”玄世璟说道。

    “那小莲姐姐的安排”珑儿看着安静的站在一旁开始收拾药材的小莲说道。

    “交给钟叔吧。”玄世璟说道:“这边院子收拾妥当之后,小莲你就去找钟叔给你安排。”

    “是。”小莲应道。

    玄世璟带着珑儿离开了孙思邈住的院子,小莲站在原地,看着玄世璟和珑儿离去的背影,神色稍显落寞。

    孙思邈的医馆开在平康坊,东面是东市,西边靠着国子监,穿过北面的崇仁坊从景风门就能进入皇城,将医馆开在这里,恐怕也有能顾到长孙皇后身体状况的原因吧,而宣威侯府却是在辅兴坊,与宫城仅有一街之隔,毕竟这是当初李二陛下住的地方,与孙思邈的医馆正好搁一个皇城,一个在长安城东,一个在长安城西,着现在玄世璟想去见孙思邈,要绕过

    大半个皇城。

    马车走了小半个时辰,这才到了医馆所在的平康坊,停在门前,玄世璟便看到孙思邈身边的小道童忙里忙外的正在布置医馆,而孙思邈则是站在医馆中指挥者小道童,告诉他们要将东西放在哪儿。

    医馆的门楣在平康坊中算不上高大,若是非要说如何,也只能算是简单,这倒是像极了孙思邈的风格,迈步进入医馆,四望去,医馆的布置也十分简单,一进门映入眼帘的便是柜台和后面并排摆列着的药柜,柜台上放着药杵、小称、笔墨纸张,算盘等物件,柜面看上去还是有些杂乱,想必是还未来得及收拾。

    左边是一张较大的桌子,现在的桌子上还摞着几个木箱,想必里面装的都是孙思邈在侯府抄写的医术之类的东西。

    “孙道长为何如此匆忙搬出侯府,也不跟小侄打声招呼。”玄世璟进了医馆,笑着看向孙思邈。

    “小侯爷怎么过来了,近日小侯爷一直与魏王殿下在一起,贫道不好贸然打扰,所以也未来得及跟小侯爷提起此事。”孙思邈微笑着说道。

    “孙道长怎么想着要搬出来了,住在侯府不好吗?”玄世璟走到孙思邈身边,问道。

    “侯府是好,可总归是高门大院,贫道是想救助更多的百姓,住在侯府总归是不方便,可是贫道又答应了陛下,留在长安城一段时间,所以干脆就在长安城开个医馆,先安顿下来。”孙思邈抚须说道。

    “原来如此,那世璟在此就先恭贺孙道长乔迁之喜了,不过世璟不希望孙道长您生意兴隆啊。”玄世璟笑道。

    “哈哈哈哈哈,贫道与小侯爷所想一样啊。”孙思邈闻言大笑。
………………………………

第八十二章:千金

    “孙道长的医馆可有了名字?”玄世璟在门前看到门楣上并没有挂上匾额,也不知道孙思邈给他这医馆起了什么名字。

    提及此事,孙思邈摇了摇头:“名字还未来得及起,不若小侯爷替贫道想一个如何。”

    玄世璟摇了摇头:“这可折煞小侄了,这名字还是留待孙道长您深思熟虑之后再起,如何?”

    孙思邈笑道:“没关系,小侯爷但说无妨。”这段日子孙思邈住在侯府,偶尔在书房与玄世璟说些医道上的事情,越与他讨论,便越觉得玄世璟见解独特,玄世璟说的一些东西,是他之前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也给他打开了医道一途上另一扇大门。

    其实玄世璟所说的一些东西都是现代西医常用的一些理论,那是当时为了给长孙皇后找一些治疗气疾的方法时玄世璟提出来的,毕竟中西医理念还有有差别的,没想到孙思邈能够接受这些理念,并一直孜孜不倦的去研究。

    既然孙思邈都这么说了,玄世璟也就不在矫情了,孙思邈可是被称作药王的,写下了医学鸿篇巨著《千金方》,玄世璟也不去费脑子思索,直接说道:“千金医馆,这名字如何?”

    “千金?小侯爷,何解啊。”孙思邈听到千金二字本能的皱了皱眉头,毕竟这两个字看上去略显庸俗,孙思邈对玄世璟还是有些了解的,认为他不可能简单的就用到这两个字字面的意思。

    “生命重于千金,人活这一辈子,身体健康更是千金难换,而孙道长您的那些药方,能救人,更值千金。”玄世璟解释道。

    “千金”孙思邈低声沉吟着,思索一番:“好一个千金,小侯爷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孙思邈大笑,看的玄世璟一头雾水:这是怎么个意思?

    “小侯爷这么一提,贫道倒是想起来,贫道可以著书一本,将这些年来贫道治病救人的方子全都收拢归纳一番,留与后人,现在医者对于自己的方子看的太重,这也造成了许多方子都已失传,医道一途怎可敝帚自珍。”说到此处,孙思邈叹息一声。

    孙思邈想写书?难道这就是《千金方》的问世?

    “孙道长想要著书,好事一桩啊,若是有什么需要,尽管派人到侯府支会一声便可。”在此事上,玄世璟可是大力支持,看看后世中医的没落,人们宁可去信韩医、藏医、蒙医、苗医,其实说白了,这些分支都是出自中医,尤其是那些不要脸的人说中医起源于棒子国,我华夏历史三千年,我们的祖先学着开始穿衣服、讲礼仪的时候,他们还在吃树皮呢,想想大唐东临的那片土地上的国家,玄世璟心中总有一股怨气,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他玄世璟骨子里流淌的是滚烫的炎黄血脉,容不得自家东西被别人偷盗。

    孙思邈点头道:“到时候定会去府上叨扰,毕竟府上书房藏书众多,贫道还需要借鉴一番。”

    孙思邈在平康坊开医馆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李二陛下的耳中,此时的李二陛下正和长孙皇后在立政殿博弈。

    “孙道长的医馆开在平康坊,离着宫城倒也近,对了,孙道长的医馆可有名字?”李二陛下望着站在殿中前来禀报的侍卫说道。

    “回陛下,匾额倒是还没挂出来,但是名字已经起好了。”那侍卫回禀:“听说是宣威侯爷给起的,叫千金医馆。”

    “千金医馆?”长孙皇后惊奇的出声说道:“这名字是璟儿给起的?孙道长同意了?”

    “是。”那侍卫点了点头。

    “哈哈哈哈,千金医馆,你可确定当时孙道长没拿拂尘将璟儿赶出去?”李二陛下笑着说道。

    那侍卫愣愣的摇了摇头。

    “千金,千金,璟儿这意思还希望孙道长生意兴隆不成,依照孙道长的脾性,断不可能接受的。”李二陛下皱着眉头说道:“还真奇了怪了,孙道长怎么就应了这个名字呢。”

    “孙道长既然应下了,想必也另有含义吧,陛下可不要因为这千金二字出自璟儿口中,就被其字面意思给迷惑了。”长孙皇后笑着说道。

    “也是,罢了,既然如此,来人,准备笔墨,朕亲自为孙道长写幅匾额,派人刻出来送到平康坊去。”李二吩咐道。

    待侍卫退下之后,长孙皇后见李二陛下兴致大好,便趁机开口说道:“陛下,臣妾收到了魏征魏大人的折子。”

    “魏征?他说什么了。”李二陛走到他前坐下,目光继续落在未完的棋盘上,漫不经心的问道。

    “魏大人说,太子居于东宫,而太上皇则是住在宫城外,不合情理,也不合孝道。”长孙皇后小心翼翼的说道。

    “这个魏征,管的未免也太宽了。”李二陛下扔下手中的棋子,有些气氛的说道:“太上皇若是不住在大明宫,难道要住在太极宫不成?他怎么想的。”

    “陛下息怒,魏大人这不是没直接给您上折子嘛,您看,若是按照魏大人以往的脾性,肯定是在朝堂上跟您顶起来,这次他越过您把折子递到臣妾这里,这不是也保全了面子嘛。”长孙皇后劝解。

    “这事儿也算他识相。”李二陛下听了长孙皇后的话,又想了想魏征那觉倔脾气,这事儿他做的确实已经很给自己留面子了。

    “折子都已经递到臣妾这里了,陛下打算如何处理?”长孙皇后问道。

    李二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弄这件事情,难不成还把李渊接到宫里不成?住哪儿啊,东宫是太子居住的地方,太极殿则是皇帝居住的地方,难不成还让李渊住到掖庭宫不成,思前想后也不知该如何答复长孙皇后,便说道:“观音婢你平日里不总是说你不喜干政嘛,今天对于魏征的折子的事儿怎么如此上心。”

    长孙皇后笑了笑,知道李二肯定是在为这事儿犯愁,便说道:“陛下,这可不是政事,这是陛下的家事啊。”

    “对啊,这是朕的家事这是朕的家事!”李二陛下猛然提高了声音:“观音婢你说的对啊,这是朕的家事,那魏征可就管不着了。”
………………………………

第八十三章:含元殿中

    “那魏大人可能会说,陛下的家事亦是国事。”长孙皇后微笑着说道。

    “那观音婢你的想法呢?父皇在想什么你是知道的,到现在为止他还在联络他的那些旧部,近年来大唐境内灾祸不断,更是不少人在说要朕退位还政于太上皇。”李二嗤笑:“简直天方夜谭。”

    “此事说来还真是陛下的疏忽,自从太上皇住到含元殿之后,陛下可是一次都没有去看过太上皇。”长孙皇后说道:“魏大人也是为了陛下的名声着想,毕竟陛下和太上皇关系这么僵着,对陛下的名誉始终是不好的。”

    李二陛下闻言苦笑一声:“就算朕肯去,父皇也不一定想看到朕,朕去含元殿,怕的就是自取其辱。”

    “只要陛下想化解与太上皇之间僵硬的关系,无非就是时间的问题,怎么。二哥也有怕的时候?”长孙皇后打趣的说道,对李二陛下的称呼,回到了曾经李二还未当上皇帝的时候。

    听到长孙皇后的打趣,李二哈哈一笑:“观音婢休要用激将法来激朕,朕去含元殿走一趟便是。”

    “虽然被陛下看破,但这激将法还是很好用的不是吗。”长孙皇后微笑着回应。

    从太极宫到李渊居住的大明宫含元殿距离也不说近些,出了玄武门隔条路就是西内苑,西内苑也属于皇家园林,从西内苑东边穿过兴安门,这才进了大明宫,大明宫是前朝修建起来的,是在长安城北面单独修建的一所宫殿,李渊居住的含元殿则位于大明宫的正中央,四周山水相映,当然山是人工堆砌起来的假山,水也是人工开凿的湖泊然后引的城外的河水。

    就着居住环境来讲,大明宫可谓是最为舒适的宫殿,虽然地处宫城之外,当初李二将李渊安排住在这里,就是因为这里环境舒适,而且不在宫城之内,那时候的二人可谓是相见两生厌,李渊恨李二夺了自己的位子,李二怨李渊偏爱李建成而苛待自己,皇家那点亲情,早在那大位之上磨灭了个干净。

    魏征猛然上折子提及此事,长孙皇后也想借着这个机会试着化解李二和李渊之间的矛盾,毕竟这也是李二心中的一个梗。

    含元殿,给人的感觉便只有金碧辉煌来形容,殿中三人合抱粗的柱子上面描龙画凤,用的都是真金,丝质的稠账被束拢起来,通往内殿的门帘都是圆润的珍珠串制而成。说起来,李二陛下对于李渊心中还是有愧疚的,这份愧疚使得他不断的往含元殿送各种宝物,将含元殿打造的要多奢侈有多奢侈。

    只不过对于李渊来说,这含元殿装饰的再豪华奢侈又有什么用呢?毕竟这是含元殿,不是太极宫。

    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带着宫女侍卫到了含元殿门口,将侍卫留在殿前,二人则并肩步入殿中。

    “陛下”随行的小黄门刚要扯开嗓子喊,被长孙皇后一个手势止住了,这里住的是太上皇,这一嗓子喊出去,不是给太上皇找不痛快嘛。

    只是这一半声音已经传出去,想必殿中的李渊也听到了。

    李二陛下环顾了一下四周,便向店内走去,内殿中,李渊正在饮宴,一张桌案上,李渊与另一年轻人正在对饮。

    那年轻人见李二陛下走进来,神色之间有些慌乱,手一抖,杯中的酒水便洒落在桌子上一大半。

    李二陛下见李渊与这年轻人对饮,笑了笑:“六弟何时回的长安?怎么回来也不跟朕打声招呼。”

    坐在李渊对面的人,便是李世民同父异母的弟弟,李渊的第六个儿子,赵王李元景。

    李元景连忙放下酒杯起身行礼:“臣弟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