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少-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峻点了点头。
“那些地痞流氓不是本地人?若是本地人,应该认得张家的少爷啊,毕竟张家少爷在东市上做生意,不会与这些人一点儿来往都没有吧?”玄世璟疑惑道。
“侯爷,那些无赖也是这些日子才在东市上横行的,他们在东市耍无赖的时候,张家少爷早就洗手不干了。”高峻解释道。
倒是把这回事儿给忘了,张家少爷早在几年前就不在东市做生意了,自然是没有接触过这些人。
难不成这张家少爷与宫里的人有什么来往?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玄世璟不禁做出如此猜测,若是真如此的话,一些事情也就说的通了。
为什么画像上的人看起来不像是普通百姓,为什么凶手夜里杀人之后却未曾让巡城的金吾卫感到异常,为什么凶手要纵火焚烧尸体。
“高峻,立刻通知官府,将告示撤了,这下长安官府可真是闹了笑话了。”玄世璟说道。
“是,侯爷。”高峻应声道。
高峻离开,书房中剩下玄世璟和秦冰月两人。
“侯爷,这赵家少爷恐怕是与宫中人有关系了。”秦冰月说道。
当初秦冰月也进过宫,宫中有人想要对付太子她自然是知道的。
当初那件事她作为外人,并没有彻底的查下去,所以这次出了事儿,怀疑的对象仍旧是在后宫,当初不是说过,后宫之中有人要对太子不利吗?
只是分析来分析去,后宫的四妃都没有什么嫌疑,可是,到底是谁呢?
秦冰月不知道,可是玄世璟心里却是清清楚楚。
这武媚的手段果然不一般啊,不过这武媚是怎么与张家少爷认识的?
“冰月,你可知道武士彟?”玄世璟问道。
秦冰月点点头:“之前或许没怎么听说过,但是陛下的才人不就是武士彟的女儿吗?只是武士彟死的早,似乎这个女儿在宫外的时候过的并不怎么样。”
“我需要查这位武才人在进宫之前的事,冰月,这事儿你亲自去查,锦衣卫的资源任你取用,尽早查出来,尤其是有关武才人与张家少爷之间的事情,他们是怎么认识的,这些年是如何联络的。”玄世璟说道。
既然正面来找不到什么线索,那玄世璟就凭借着他所知道的,逆向调查。
不信这般还查不出什么东西来。
“侯爷怀疑武才人?”秦冰月问道。
“没错,不仅仅是这次,之前韦灵符和称心的事儿,本侯也怀疑与这位武才人有关系。”玄世璟如实相告。
“这倒是我疏忽了。当初在宫中的时候,应该想到的。”秦冰月脸上出现一丝懊恼。
“后宫之事咱们少参与就对了,当初做的点到为止也是正确的。”玄世璟劝道。
………………………………
第一百一十章:李二陛下访东宫
“那这次”秦冰月看向玄世璟,目光之中,尽是询问。
“这次不一样,太子不能出事。”玄世璟说道。
秦冰月心中一凛,难不成自家侯爷是太子一党?
对于这话,玄世璟也不解释,任由秦冰月去想,以后有机会会告诉他,玄世璟不是太子一党,甚至不是任何党派,现在的苗头就是宫里有人想要捧晋王李治上位,而那人却是与玄世璟不对付,甚至历史走向的玄世璟怎会允许这事儿的发生?只能出手阻拦,也算是保护了太子,这样一来,难免会遭人误会。
可是玄世璟并不觉得这是错,就算是错,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错怎么了?老子就错了!老子也认了!
“无须多想,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下去。”玄世璟看到秦冰月的神色,还是解释了一句。
秦冰月点点头,随后离开了书房,既然要下手去查,那就尽快动手就是了。
官府的告示很快就被衙役撕了去,这是长安城有史以来存在时间最短的一则告示,虽说闹了笑话,但是官服还算是言而有信,前去官府告知身份的人,也都多多少少的领到了些奖励。
长安府衙的府君这点儿钱还是散的起的,不然官府的名声可就臭了。
玄世璟有个习惯,在他想不通一件事儿的时候喜欢在纸上将这件事情已经知道的所有点罗列出来,这样直观的看罗列在纸张上的东西,一来是脑子比较清晰,二来就是不用担心被遗忘什么。
尤其是在处理案子的时候,现在的玄世璟就将张家惨案与太子遇袭案的点全都罗列在纸上,以求找出什么突破口。
兕子在宫中已经开始密切注意武媚的动作了,也是因为如此才知道武媚与宫外某些人有联系,想要对太子不利。
这宫外的人,应该就是张家少爷了吧,武媚进宫之后并不是立即就在李二陛下面前露脸的,在宫中也有很长一段时间被冷待,所以出宫的机会是没有,更不可能在这段时间与张家少爷相识,所以他们二人之间,应该是在武媚进宫之前认识的。
让秦冰月去查,若是查到了,那两件案子,便是一同柳暗花明了。
李承乾在长安城被人袭击在朝堂上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整个长安城巡城的武侯这几天也是跑的更勤快了。
早前长安府尹听说李承乾被袭击,吓的魂儿都丢了,整个长安县可是在自己治下,出了这么大的事儿,他的官帽可是岌岌可危了。
但是李承乾并没有将事情闹大,到最后也只是借由晋阳的口说给李二陛下听而已,事情已经交待到玄世璟手里,现在朝中不少人也在等着玄世璟调查的结果。
虽然有些人对于玄世璟不怎么友好,但是对于他还有锦衣卫们查案的手段,却是敬佩的很。
不管如何,案子的结果出来了,这就是能耐。
皇宫。
李二陛下难得闲下来,带着德义在宫中溜达,溜达着就到了东宫,一时起意,便打算去李承乾的书房看看。
毕竟太子也一直在忙于国事,除却上朝和朝食过后请安,平日里倒是鲜少有见到太子的时候。
李二陛下到了东宫,走到李承乾的书房门口,书房外的小太监刚要通报,却是被李二陛下挥手打断。
今天李二陛下来的也是巧,李承乾在书房处理政务,而李象也被太子妃送在这边跟在李承乾身旁读书,所以李二陛下走进书房,看到的便是这大小父子两个伏在书案上的情形。
很显然李象年纪小,正是个坐不住的时候,读书也并不怎么用心,环顾之下,见到了正走进书房的李二陛下。
“见过皇爷爷。”李象起身离席,有模有样的朝着李二陛下行礼。
听到李象的声音,李承乾也抬起头来,这才发现自家父皇已经走进了书房,连忙起身行礼,将主位让出来,请李二陛下坐下。
李二陛下顺势走到李承乾的位子上坐下,随手翻看了一些李承乾书案上的奏折。
都是些琐碎的事情,但是看李承乾的批阅,也是井井有条,李二陛下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这么多年对太子的悉心教导没有白费。
“不知父皇驾到,孩儿有失远迎,还望父皇恕罪。”李承乾站在下面拱手行礼,神色恭敬。
李二陛下笑了笑:“无妨,朕来东宫,本就是临时起意,想起许久未曾来这东宫看看你了,除却朝堂,你我父子私下里这般见面的时候委实不多。”
李承乾拱手应是:“说来惭愧,孩儿平日里也未曾多多看望父皇,实属不孝。”
“朕今日看你这书案上的折子,也能理解,你平日里的事务也是繁忙,朕年轻的时候,也是如同你这般,平日里琐碎的事情不少,那时候朕也不是整日里坐在书房之中处理政事,除却这些东西之外,行军打仗,军营里的事务朕也要操心,虽说累了些,可是那时候天下未定,朕虽清苦,但是却是甘之如饴。”看到李承乾的今天,李二陛下也想起了当年自己年轻的那时候。
“相比于父皇,儿臣觉得,自己已经算是轻松的了。”李承乾回应道。
“虽是如此,也要注意劳逸结合。”李二陛下叮嘱了一句:“还有,朕问你,你在长安街上遇袭的事,为何不直接来告诉朕?若非兕子去甘露殿见朕,恐怕此事满朝文武都知道之后,朕才会听到风声。”
“回父皇,儿臣遇袭,并未受伤,无须弄得满城风雨,更何况当时兕子已经下令让巡城的武侯抓到人之后送往神侯府,此事神侯府接受之后定然会查探清楚给儿臣一个交待,儿臣觉得,儿臣无须在此事上,担太多心思,下太多功夫。”李承乾拱手回应道。
对于李承乾的解释,李二陛下很是满意,太子身居高位,将来是要继承皇位的,要分的清主次,一些事可以交给别人来做,免的分散了自己的精力。
而这件事,李承乾无疑做的十分周到。
………………………………
第一百一十一章:父训
“很好,以后你会遇到更多的事,并不是每件事情都需要你自己亲自去操心,亲自去亲力亲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整个大唐每天发生的事情这么多,并不是需要你一件一件事情亲自去处理,有时候将合适的事情交给合适的人,比你亲自去处理这件事情会更加有效率,现在你作为大唐的太子,将来,你会是大唐的帝王,要学会最重要的,是如何发现合适的人,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子上。”李二陛下说道。
对于李承乾的教导,李二陛下是不遗余力的,而李承乾则是十分努力的做一个合格的太子,所以李二陛下的话,李承乾听之,用之。
李二陛下对于太子这个位置的态度现在还是十分坚定,坚定道连李承乾自己都知道,只要自己不作死,谁都动不了自己这个位子。
至于李泰和李恪受宠没有就藩,李承乾也没有放在心里,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李承乾若是看不出来他们二人无心皇位,那李承乾的心思也就太简单了,简单到不配坐太子这个位子。
李二陛下的想法也简单,他自己没有感受到兄弟之间的情谊,由世家变成了皇家,兄弟情留给他的也只是一个冰冷的玄武门,他希望在自己的儿子身上见到这样的清晰,兄友弟恭,他想着将来,李承乾、李泰和李恪三兄弟,李承乾能够坐上帝王的位子,而李泰和李恪这是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众多皇子之中,能入得李二陛下的眼的,现如今却是只有这么三个皇子,至于李治,李二陛下知道他的性子,所以对他也没抱多大希望,日后李承乾上位之后,安安心心做个太平王爷足以。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李承乾拱手。
“好了,朕也不在这里多待些了。”李二陛下在德义的搀扶下起身,走到李象身边:“既然在你父亲的书房里,就要用功一些。”
“是。”李象拱手。
李二陛下在李承乾父子两人的恭送下,离开了东宫,李承乾起身之后,看了李象一眼:“很是无聊?”
李象低头不语:“今日在这书房之中,在为父面前都如此涣散,却是不知往日你在你老师面前,如何用功。”
“孩儿知错了。”李象听到自己的父亲言语之中颇有责备之意,连忙低头认错。
“你是否觉得,为父对你太过严格?”李承乾看向李象的目光,认真了起来。
“孩儿不敢。”
“嘴上说的是不敢,但是心里想的,未必不是为父说的,莫要不承认,为父也是从你这般年纪过来的,为父也是在你皇爷爷的严格要求下度过这般年岁的,你现在所想的,当年为父的心中也想过,只是为父像你这般年纪的时候就知道,家里的形势如何,自己又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时至今日,为父仍旧不敢对自己放松。”李承乾语重心长的对着李象说道:“你皇爷爷到了今日还在教导为父,这就说明,为父在你皇爷爷眼中,仍旧不是一个合格的太子,而现在为父教导你,这也说明,你在为父的眼中,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太孙。”
李象现在的年纪却是理解不了李承乾这话当中的深意,只是明白,自己的父亲对自己不满意了。
“孩儿知错,孩儿以后一定用功。”
“知错就好,莫要觉得枯燥,书中自有黄金屋,人,不但为了增加学识,更是为了明事理,为父像你这般年纪,读过多少书,为父自己都忘记了,还有如今的东山侯,东山侯孩童时期,经常是为父在照看,他小时候如何用功,为父也是知道的,若是说起孩童时期用功做功课,为父是不及他的。”李承乾说道。
想到玄世璟小时候的那段时光,李承乾心中也萌生了让玄世璟来教导李象的念头。
虽然玄世璟的年纪不大,但是其学识,李承乾是佩服的。
李承乾觉得,玄世璟有治世经邦之才,如今不得重用,一是年纪问题,二来,便是这玄世璟,是自己的父皇留给自己的肱骨之臣。
自然,李承乾的想法是对的,李二陛下也是如此心思。
若是在贞观朝,玄世璟便是位极人臣,无可升迁,那将来李承乾继位,用什么笼络玄世璟?用什么来恩威并济?
玄世璟完全是填鸭式教育的产物,不能与这些古人相比。
都说古人十年寒窗,难不成现代人就不是十年了?小学五年。初中四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不读研究生加起来也是读了十六年了。
这还没算幼儿园和学前班呢。
“东山侯?就是与晋阳姑姑来往的很密切的那个侯爷吗?”李象问道。
“恩?这是谁告诉你的?”李承乾皱眉。
“没有,是儿臣自己在宫中听说的。”李象的目光不再看向李承乾,面对李承乾探究的目光,有些躲闪。
“说实话!”李承乾的语气严肃了下来。
虽然自家父皇的态度已经摆在那里了,但是毕竟晋阳和玄世璟还没有定亲,这种言语,对于晋阳一个未出阁的女子,名声上始终是不好的,所以听到李象这么说,李承乾是有些生气的。
“是是母妃”
“哼!”李承乾冷哼一声,随后语气缓和了下来:“算了,今日你不必在书房了,让奶娘领你回去吧。”
李承乾觉得,这是大人的事儿,不该对孩子这般态度,李象这个年纪,也是个容易被旁言所左右的年纪,怪不得他。
只是这太子妃李承乾眉头一皱,觉得自己应该跟太子妃好好聊聊了。
连自己的嘴都管不住吗?宫中的主子尚且如此,下人们岂又不跟风的道理,要想杜绝这种事儿,就得从源头上杜绝。
而太子妃还不知道,自己的一句无心之言,却是让太子不悦。
除却这些,东宫之中,还有一处最为压抑,便是太子良娣侯氏的住处。
………………………………
第一百一十二章:太子良娣
侯君集在大牢里也待了好几天了,关于对侯君集的处置,朝堂仍旧没个定论,对于侯氏来说,自家父亲在牢房里待着,即便这东宫再怎么锦衣玉食,她的心里也是难过的。
而太子不作为的态度,也让她十分窝火。
再怎么说也是你的岳父,人都在牢房里了,怎么还这么无动于衷。
李承乾出宫见玄世璟的事儿侯氏不知道,而李承乾身为太子,在侯君集的事儿要避嫌,侯氏也不明白,要不然平日里李承乾也不会总说侯氏是头发长见识短了。
“良娣,太子殿下他,去了太子妃那里。”侯氏正在殿中为自家父亲的事儿担忧,却是听到了自己身边而儿的宫人来禀报太子的行踪。
“去了太子妃那里?”侯氏一愣:“哼,这两天他不是一直在躲着我吗?这有什么?”
现在李承乾没想好怎么面对侯氏,所以这两天也是躲着不见,侯氏早就见怪不怪了,而且现在的侯氏也没那心情去伺候李承乾。
往日里的夫妻恩情,到头来求他去为自己的父亲说句话都这么困难。
“良娣,奴婢说句不该说的,前日太子出宫,似乎就是为了侯将军的事儿”
“那结果呢?我要的是结果!结果我爹还不是在天牢关着,他还是在东宫端坐着吗?”
“良娣您听奴婢把话说完呀。”那小宫女说道。
她是侯家陪嫁进来的丫鬟,所以在东宫之中,侯氏若是说与谁私下里关系最好,还是家里陪嫁过来的丫鬟最为贴心。
侯氏抬起头看着身边儿的小宫女。
“太子爷回宫的路,就被人袭击了,堕了马,差点儿受伤,这两天,很多人都在关注到底是谁要谋害太子呢,还有就是,方才陛下来东宫了,去了太子的书房,正好看到皇太孙跟着太子在读书,良娣您知道,陛下对于这种事情,是最乐意见到的陛下在书房待了好一阵儿才带着德义公公离开呢。”
“这与本宫”
“良娣,太子是为了侯将军的事儿出宫的,您说袭击太子的那些人”
“是不想我父亲好过?”
小宫女实在是被自家主子的智商折服了,看来自己以后在宫中的日子,少不了劳心劳力了。
“良娣!奴婢跟您说这么多,就是让您好好巴望着太子,别跟太子闹别扭,侯将军的事儿太子心中自然有数,您在这儿担心也没用,用力过猛反而让太子不喜,奴婢是希望您能跟太子夫妻一心,您想想,万一这次太子在宫外受了伤,落下什么病症呢?多少人盯着着太子的这个位子?太子要是落不着好儿,您呢?陛下现在看起来对太子和皇太孙很是满意,进一步说,您想要争个位子,侯将军在您身后撑腰是不假,可是最主要的还是要看太子殿下不是,退一步讲,就算您将来想在宫中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就更要收敛一些,不要惹得太子不高兴了。”
“唉我自小也是在父亲的疼爱下长大的,本以为将来嫁的平凡些,或者嫁给什么将门子弟,虽说也是相夫教子,但是日子过的简单啊,这一入宫门深似海,说的不就是本宫吗?好在喜儿你机灵,父亲让你做陪嫁丫鬟也是帮了我,这宫里形势关系复杂,以后还要多听你的意见啊。”
侯氏是将门女,在侯君集的宠爱下长大,身多了些彪悍不羁的将门气息,若是嫁得寻常人家,这当家大妇的位子当仁不让,但是错就错在,她嫁给了李承乾,成了太子良娣。
在这宫门之中,侯氏的这脾气禀性,若是没有喜儿这样机灵的丫鬟在身边陪着,多半是要出事的。
在出嫁之前,侯君集就千叮咛万嘱咐,在宫中凡事多与喜儿商量,因为侯君集太了解自己的女儿了。
太子与侯氏的婚事是李二陛下下的旨意,虽说侯君集早就站在太子一边了,但是加翁婿的关系,侯君集心里也是高兴的,但是他这女儿的性子,进了宫,也是让人担心。
好在还有个喜儿。
喜儿是侯家的家生奴,信得过,侯氏带着喜儿进宫,侯君集也能放心些。
“所以说啊,良娣您就放心吧,奴婢这几天时常在宫中转悠,都说侯将军这次,虽然表面看去事情是严重了些,其实没什么的,侯将军可是刚刚大破高昌而归,身还带着战功呢,只要人出来,以后什么会没有?”喜儿宽慰道:“所以奴婢觉得,您应该找个合适的时候,好好跟太子聊聊。”
宫中的女人,失去了帝王的宠爱,在宫中的日子是难过的,现在侯氏仅仅是个太子良娣罢了,可是以后太子继位,侯氏定然会成为四妃之一,若是还像现在与太子不合,那日子可就不好过了,所以说,又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呢?
侯氏冷静下来听喜儿的话,觉得也是这么个理儿。
合着自己这两天着急火全都是白费心思了。
“死丫头,不早跟我说!”侯氏没好气的伸手点了喜儿脑门一下。
早说您也听不进去啊,喜儿不禁腹诽,侯将军出事儿的前两日,您自个儿跟着了火似的,听不进人话
今日李二陛下在宫里转悠,也是因为侯君集的事儿在他心里堵得慌,想要出来透透气。
回到甘露殿之后,面对一桌弹劾侯君集的折子,却是又恢复到先前的状态。
“千篇一律!”李二陛下翻阅了基本奏折,又将奏折丢在了书案。
因为侯君集刚刚得胜归来,这件事情如何处置,着实让人为难。
“召房玄龄、褚遂良甘露殿议政。”李二陛下对德义说道。
“诺。”
房玄龄和褚遂良两人在朝中处事,可谓是最为公正,长孙无忌所不及也,李二陛下也想听听最为公正的看法。
至于魏征,整个儿就是一合法喷子,怼天怼地怼君王,也就碰李二陛下这么个君主,容的下他,不然早就把自己怼坟圈子里去了。
………………………………
第一百一十三章:太巧了!
侯君集的事儿让李二陛下头疼,而李承乾的事儿却是让玄世璟头疼。
对着书案愁了半天愣是没想出什么能够联系到一起的事儿来。
虽然认定了张家少爷是武媚指使买凶,可是证据呢?凡事要讲证据,没有证据,那谋害太子的事儿就只能查到张家少爷头,线索就断掉了,死去的张家少爷,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