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少-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媚在关心小五。

    毕竟之前在储秀宫的时候,武媚与小五的关系也算不错,而武媚晋升了才人之后,也没有亏待昔日与她关系不错的人。

    “仅仅是一个宫人将矛头指向我,这就是证据吗?”武媚问道。

    “既然才人还想听,那咱家就跟才人说说便是。”见到武媚这般嘴硬,德义也不恼怒:“经查证,东西呢,是才人这边的,宫中内务府各宫各殿的物件儿都有登记造册,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用来毒死侍卫小五的毒,可不是一般宫人能够弄得到的。”

    “或许是宫人通过什么别的手段弄到的,仅仅这些,便要断定我的罪名,这恐怕也说不过去吧?德义公公。”武媚的目光直直的看着德义。

    越是这个时候,自己的其实就越不能弱了去。

    “来人,将武才人身边儿的那位带上来,既然武才人不肯认,那就当面对质好了。”德义说道。

    武媚的心中划过一丝慌乱,但是面上仍旧强装着镇定。

    人到了自己面前,自己不认,他还能怎样?

    人被侍卫带了上来,很显然在暗卫的手中,他的日子并不好过,带过来的时候已经浑身伤痕累累,奄奄一息了。

    “说罢,将你跟侍卫说的话重新说一遍,不过咱家看来,你的这位主子,似乎不怎么想认呢。”德义饶有兴致的说道。

    “是武才人她让我给小五送东西。”

    “你最好不要血口喷人,本才人何时让你做过这等事。”武媚呵斥道。

    “我说的都是真的。”那人断断续续的说道:“我都招了,给我一个痛快吧,求求你们。”

    “才人又何须动怒呢。”德义眼光闪烁着,武媚的这般行为在德义眼中,不过是恼羞成怒,再想否认,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德义心中明白,晋阳公主查探到的,可不仅仅只有这些,至于那些小公主不愿意让人知道的,那就不问就好了,小公主是个识大局的,能够处理好那些不能说出来的事。

    而这位武才人,显然背地里可不像表面上这么干净。

    德义在宫中这么长时间,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侍奉李二陛下,其目光何其毒辣,是真纯善还是假装出来的善良,他是能够分的清楚的。

    况且,后宫中的女人在宫中生活的日子长久了,能够入的料李二陛下的眼的人,哪一个是纯善之辈?

    宫中也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儿呢。

    “我没有做过的事,为何要承认。”武媚说道。

    “有些事,咱家不想说出来,因为一旦说出来,对武才人您,还有您宫外的家人、亲戚,都没有什么好处。”德义说道。

    德义的话在武媚耳中,无异于晴天霹雳。

    这话是什么意思?难不成

    经过与李治的那一夜,在与李治的这一段关系上,武媚现在无疑是十分心虚的,李治现在不过是个王爷,还是无权无势的那种,除却身份上尊贵一些,别的也就没什么了,而自己可是陛下的妃子

    若是德义真的知道自己与李治的事情,那这后果
………………………………

第一百二至四章:暂留冷宫

    德义表面上说这些话是漫不经心,但是他的目光却是始终没有离开武媚,一直在看着武媚的一举一动,而武媚神色间的不正常,也没有逃过他的眼睛。

    果然如同他所料想的一样,还有什么事儿,关于这武才人的,小公主不愿多说什么吗?

    若是这样,那事情的结果可就有意思了,能让小公主都不想提起,那定然是有关乎皇家颜面的事情了。

    虽然这武才人表里不一,但是有句话她还是没说错,毕竟她还是陛下的妃子,有些事儿,虽然是她弄出来的,但是却是在某一方面上,能够代表着陛下的颜面。

    或者说,她的一举一动,传在外面,都关乎陛下的脸面。

    想到这里,德义又添了一把火:“才人心中既然有数,那还要咱家多说吗?咱家之前听说武才人与家中兄长关系不怎么好,但是虽然关系不好,却也是血脉至亲,这是改变不了的,才人也不想弄的整个武家都跟着倒霉吧。”

    的确,武媚做出来的事足以让整个武家都为她陪葬。

    不仅仅是谋害太子,还有与李治那见不得光的感情。

    武媚低下了头,显然神情之间没有方才的咄咄逼人般的锐利,整个人低沉了许多。

    “武才人还有什么要说的吗?”德义问道。

    “没有了。”武媚低声说道:“应该说的,公公不都已经知道了吗?”

    武媚没有多说话,而是顺着德义的话头往下接,因为面前的德义,心思实在是太过高深,她看不透,只不过,听其言语间,若是自己若是认了,家里人就不会有什么事儿。

    但若是负隅顽抗下去,整个武家都会跟着她倒霉,既然结果都这样了,又何必拖上一个武家呢?

    自从父亲去世之后,武媚与他娘在武家兄弟的欺侮下日子过的并不怎么样,但是虽然如此,武家兄弟两个还是与她有血脉关系不是,事到如今,就别将他们也拖进来了。

    武媚不想“欠”他们的。

    “既然如此的话。”德义看着武媚,语气稍微一沉吟:“那还请娘娘暂且委屈在这边,等候陛下的发落吧。”德义说道。

    武媚点了点头,再次环顾四周,不再对宫中为何有这般荒凉的地方感到好奇,而是对自己现在的处境感到迷茫。

    接下来会是个什么结果呢?当德义将这结果告诉陛下,自己若是不死,以后的日子恐怕就要在这里过了吧。

    德义留下四个侍卫在这里看守着武媚,自己则是带着身边儿的太监回了甘露殿。

    德义离开了,武媚干脆自顾自的在这荒凉的冷宫中转悠了起来,而身后跟着的四个侍卫,她则是万全忽略了。

    既然想跟着,那就跟着吧。

    甘露殿中,李二陛下得到了结果。

    “果真是武媚做的?”李二陛下确认道。

    “老奴亲耳听到武才人承认,错不了,只是老奴隐隐约约的觉得,这件事情,似乎并不算完。”德义说道:“太子殿下与武才人无冤无仇,为何要谋害太子殿下?而假若太子真的出了什么事儿,受益的会是谁?”

    李二陛下一边听一边点头,太子的位子空出来,定然是其它的皇子受益,放眼这长安城中,仍旧留在长安的,也就只有三个皇子,吴王、魏王还有一个刚刚成亲的晋王。

    这三人

    现在李承乾与吴王和魏王三人之间,几乎就是一个三角形的框架,若是吴王和魏王有心皇位,大可不必让自己这般受累,这么多年都跟李承乾走的这般亲近,在朝中完全不去培养自己的势力,至于晋王,这才刚刚成了亲,往日在宫中也是个没有什么存在感的人。

    李二陛下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了。

    “德义,你没有问武媚这个问题吗?”李二陛下将问题抛给了德义。

    德义摇摇头:“先前老奴审问武才人之时,武才人拒不交代,老奴是用了一些言语手段诈出来的。”

    “也罢,既然已经知道是他做的了,若是暗卫针对此处去查,想必很快就会有结果了,让暗卫去查探去吧,另外,这段时间就先让武媚在那处冷宫好好冷静冷静,派两个宫人过去,把住的地方给她收拾一番,等到事情全都查清楚之后,再另行处置。”李二陛下淡然说道。

    后宫当中的妃子耍这种手段,李二陛下是十分不喜的,无论是那一朝的帝王,都不会喜欢这样的妃子。

    “诺。”德义应声道。

    “另外,这次宫中的事儿,兕子做的不错,赏赐她点儿什么好呢?”转而李二陛下想起晋阳在处理小五的事情的表现,心中十分欣慰。

    一个侍卫的性命算不得什么,让李二陛下高兴的是,晋阳处事的手段,不愧是他李世民的女儿,果然是颇有父风。

    李二陛下的这个问题倒是让德义犯了难,小公主在宫中什么都不缺,还能赏赐什么?内务府的稀罕物件儿,除了在立政殿就送到暖阁去了。

    “陛下,元日前夕南诏使臣进贡来的那些宝石还在内务府中,陛下不若让工匠打造些首饰给殿下,老奴看晋阳殿下与皇后娘娘一般,在宫中衣食住行都十分朴素,头上的首饰,也没有华贵到哪儿去,小女孩家,总是喜欢漂亮的首饰。”德义提议道。

    “你不说朕倒还忘了,那些宝石什么的,让工匠全都做成首饰,拿出一部分赏给兕子,另外的,全都放在内务府,等到将来,全都算作兕子的嫁妆。”李二陛下说道。

    提起嫁妆这事儿,李二陛下想起了当初长乐出嫁的时候,他想要多给一些嫁妆,可是被那些大臣们极力劝阻,到最后不得不按照祖制来。

    好歹也是嫡亲女儿,身为一个父亲想多疼爱自己的女儿也成了错,等到兕子出嫁的那天,无论礼部的人如何反对,这嫁妆,绝对不能少了去!

    德义微微一笑,点头应下了此事。

    从小公主十岁的时候,陛下在平日里就已经开始为小公主准备嫁妆了呢,这一点一滴的积攒起来,到如今,估摸着也不是个小数目了,今儿个在小公主的嫁妆上,又是添了一笔。
………………………………

第一百二十五章:处置侯君集

    德义想起曾经长孙顺德因为丧女在家中大病一场,结果陛下知道是因为这个长孙顺德没有来上朝还嘲笑了长孙顺德,说他没有男儿刚气。

    时隔多年,现在想想,再看看陛下提起小公主那满脸的宠溺和幸福,怎么看怎么感觉有些赤果果的打脸。

    说好的刚气呢?

    大唐是南诏的宗主国,使臣前来拜会,携带的贡品自然不会少了去,而南诏也是盛产不少漂亮的宝石,让长安城的贵妇们追逐不已,如今在李二陛下的一声令下之中,全都被人从内务府中拿出来送到了工部,找手艺最好的工匠打造首饰。

    赏赐晋阳的事情定下来之后,李二陛下的心情大好,提笔挥毫写下了一道圣旨。

    是关于侯君集的,拖了这么长时间,侯君集的事儿也要有个定论了,当初与房玄龄和褚遂良在这甘露殿中商讨的对策就是先将这事儿晾在一边,等到朝中大臣们不再揪着这事儿不放的时候再做处置。

    说实话,侯君集在高昌的功劳,万全可以抵过他的这过错,可是朝中的大臣却是抓住瑕不掩瑜这点儿事儿来说话。

    尤其是在御史台的人眼中,无论你的官职多大,功劳多大,你就是要做圣人,身为官员,就是要做万民表率。

    御史台的人三观很正直,可是圣人也说过,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不是。

    “德义,将这圣旨遣人送往两省复核,若是无其它问题,就颁发下去吧。”李二陛下将墨迹干涸的圣旨收起来,递给德义。

    德义接过圣旨之后便出了甘露殿让安排门外的小黄门将圣旨送到两省去。

    这种跑腿的活儿是用不到他的。

    李二陛下对于侯君集的处置还是很有人情味儿的,人到了一定的地位,其自身的本事、才华、价值,都不会让一个上位者轻易的将其放弃,侯君集这样一个人才,李二陛下舍不得杀,所以那些想要侯君集命的人,可以消停了。

    至于处置,除却李二陛下,便是德义,也不知道。

    只有等圣旨发出来,外面的人才会得到消息。

    处置侯君集的结果早先就与褚遂良还有房玄龄商量过了,所以在两省之中,这倒圣旨通过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毕竟两位大臣都不会太诧异。

    很快,圣旨被送到了天牢之中,而与此同时,身在东宫的李承乾也得到了消息。

    为了不让侯氏在神经病似的担心下去,李承乾一得到消息赶紧带着身边儿的贴身太监来到侯氏的住处。

    “良娣,太子殿下到了。”

    侯氏正在卧室之中坐在床沿上发呆,喜儿便一路小跑进了侯氏的卧室,告诉侯氏李承乾到了。

    “殿下终于肯见我了。”侯氏面色一喜,连忙起身出去迎接。

    听喜儿的话不闹腾可以,可是心里对于侯君集的担心却也是真的,侯君集在大牢中一天,侯氏就一天愁的吃不下饭去,这么长时间下来,整个人都清减了不少。

    一段时间李承乾没有见到侯氏,他也没有想到,再次见到侯氏,她竟然会清减成了这般模样,整个人也没有什么精神,与之前在他面前吵闹的侯氏完全不一样了。

    见到这样的侯氏,李承乾心中也是一阵心疼。

    “都先下去吧。”李承乾说道。

    “是。”一屋子的宫人,包括李承乾的贴身太监还有喜儿,都退出了房间,侯氏的房间之中,只剩下了李承乾和侯氏两人。

    “这才多久不见,怎地成了这般模样。”李承乾上前拉住侯氏的胳膊,让侯氏在屋内的软榻上坐了下来,而自己也是坐在侯氏的身旁。

    手摸到侯氏的胳膊,李承乾觉得手轻轻一用力,都能够感受到侯氏的骨骼了。

    早前侯氏在侯君集的教导下,可是习过武的,虽不说健壮,可是身材却是好的很。

    看来侯君集的事儿真是让侯氏担了不少心思,想到这里,李承乾心中一阵内疚,连之前怪侯氏不懂事的心思也全都忘却了,变成了深深的后悔。

    当初自己的态度不应该那样不耐烦的,至少要安了侯氏的心,自己可是她的夫君啊

    “殿下”看到李承乾如此态度,侯氏的心也软了下来,连日的心神不宁,此时的侯氏终于靠到了一个坚实的胸膛,就算她的性子再怎么豪迈,嫁给了李承乾,她也仅仅是一个平凡的女子,渴望有一个坚实的胸膛能够让她依靠。

    连日的担惊受怕,侯氏的心里已经筑起了一道堤坝,可是今日见到李承乾,看到李承乾如此关怀自己,那道堤坝却是出现了一个宣泄口,紧接着,这个口子越来越大,直到轰然倒塌。

    “好了,没事了,一切都过去了,今日父皇的旨意已经下来了,你爹也能离开天牢了。”李承乾说道。

    “真的?”侯氏抬起头来看向李承乾,李承乾清清楚楚的看到,侯氏眼中的惊喜,以及清澈的眼眸中倒映着自己的影子,也看到了侯氏即将流出来的眼泪。

    李承乾笑着点点头,伸手为侯氏擦拭了眼泪:“是真的,原先父皇拖着这件事不处理,也是想让朝中的大臣们分散些注意力,与孤想的一般,现在事情过去这么久,御史台的人也不会咬着不放了,处理起来,就简单多了,而且,也不算是重罚。”

    “陛下的旨意是如何说的?”侯氏问道。

    “检校吏部尚书的位子没了,而且两年之内,你父亲不会再带兵了,只能在长安城老老老实实的顶着个闲散的职位,但是仍旧保留了上朝议事的权利。”李承乾说道:“再就是你父亲在高昌搜刮的那些东西,都充了国库。”

    听到李二陛下对侯君集的处置,侯氏也点点头,说道:“确实不重,只要人没事,比什么都强,父亲这一点就是看不透,钱财什么的,不都是身外物么,人只要好好的活着比什么都好,父亲已经是锦衣玉食了,即便是再多谢钱财,又有什么用?”
………………………………

第一百二十六章:接纳郑安?

    “这一点,你倒是比你父亲更看的开,或许,你父亲以为在外面打仗,做这些事情,也不会有什么大碍吧,打完仗,私下里弄些财货充到自己府中,也算不得大事,只不过,这一次,你父亲做的太过了,惹了众怒。”李承乾说道:“日后回府,你也好好劝说一下你父亲。”

    侯氏点了点头:“待日后有机会回府,妾身一定跟父亲好好说说。”

    “放心,会有机会的,你爹出了天牢回家,现在这几日,定然不会离开家门,在天牢这么长时间,心里怕是也憋屈着,一会儿你就收拾一番,孤让几个侍卫陪你回趟娘家,你与你爹也许久没有见面了,好好在家陪陪你爹,与他好好说说话,不要怕,有孤在你背后呢。”李承乾说道。

    侯氏回府看望侯君集,也是代表太子的态度,侯君集就算心中再怎么有不满,也不会对侯氏有什么意见。

    而且侯氏回侯府,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让一些人看清楚太子对侯君集的态度,不至于日后在朝中轻慢了侯君集,毕竟侯君集是太子的老丈人,而且这样一来,也不会损了李承乾的名声。

    “恩。”侯氏应下了。

    侯君集被释放出天牢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东山县,李二陛下对侯君集的处罚并没有太严厉,如同不少人所预料到的,所以玄世璟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惊讶。

    “看来陛下还是偏向侯将军的。”书房中,秦冰月一边为玄世璟研磨一边说道。

    “人才得来不易啊,你以为一个人走到将军这个位子上,会很容易?能走到这个位子,说明了他本身的本事和才华,这样的人,若非惊天大错,朝廷也不会舍得杀的。”玄世璟说道。

    再培养一个侯君集这样的人才,可不容易了。

    “而且,除却这方面的因素,侯君集本就是太子的老丈人,现在太子这些日子遇到了这么多事儿,若是陛下这个时候将侯君集给处置了,多少人在对待太子的问题上,又变成了墙头草,这不是陛下想要见到的。”玄世璟说道:“从党仁弘的事儿上来看,陛下也是个念旧情的人,侯君集一路跟随着陛下风风雨雨这么多年,陛下不会轻易舍弃侯君集的。”

    “侯爷说的有道理,除却这些,侯君集在高昌搜刮来的财物都已经入了国库了。”秦冰月说道。

    玄世璟点头:“所以说,这才是朝中的人想要看到的结果,尤其是户部,这下子国库可是充盈了。”

    一国之财,全都入了国库,这下户部可是一下子富的流油了。

    户部的人与侯君集无冤无仇,而且侯君集与太子之间关系也匪浅,户部的人不会傻到将侯君集往死里得罪,所以再得到这么一大好处之后,恐怕户部的人也会站在侯君集的身后了。

    他们垂涎的,不过是高昌国的财物罢了。

    “这朝中的人的心思,还真是深沉,像我这样的人,都猜测不透。”秦冰月感慨道。

    原本她以为原本身在青楼当中,处处处心积虑想方设法的让自己过的更自在,就已经是心思了,可是见到朝中的种种,才发现,这当官,真不是寻常人能做的事情。

    “没有那金刚钻就不会去揽那瓷器活儿,朝中每三年都会有科举大考,拔头筹的人还有入了陛下眼睛的才子并不在少数,可是累积这么多年,看看现在朝中,不仍旧是世家的天下,有多少真正的寒门才子?”玄世璟笑道:“就拿郑安来说吧,第一次殿试的状元,便被他得了去,可是你看,现在这郑安过的是什么日子,还不是要想方设法的攀上东山侯府,我只知道他或许很有才华,但是适不适合做官,我不知道,因为现在郑家对他打压的可是厉害着呢。”

    “那侯爷会接纳郑安吗?”秦冰月问道。

    郑安往侯府找关系不是一次两次了,或许他固执的认为,只有玄世璟能够为了他去抗住郑家的压力,因为他也知道,玄世璟与郑家之前的关系,似乎并不怎么好。

    “说到郑安,说起来也考验了他不少时候了吧。”玄世璟问道。

    “侯爷出发去辽东前就已经让人注意他了不是吗?到现在,的确不少时候了。”秦冰月说道。

    玄世璟问起这个,秦冰月觉得自家侯爷是有意要招揽郑安了。

    “让常乐去高峻那里,将郑安这一年的资料拿给我看,还有,之前不是说让他安排郑安来见我吗?怎么这么长时间了,没有消息呢?”玄世璟问道。

    秦冰月点头:“恩,我这就去问。”

    秦冰月离开了书房,约莫一个多时辰之后才回来,身后跟着常乐。

    “参见侯爷。”常乐拱手行礼。

    “免了,我要的东西带来了吗?”玄世璟问道。

    “带来了,因为侯爷现在在庄子上长住,所以一些资料在宅子里都有备份。”常乐说着,从怀中掏出一本册子,恭恭敬敬的递到了玄世璟手中。

    玄世璟接过册子,倒是没有急着翻看:“宅子里有资料?”

    常乐点点头:“是房长史吩咐的,既然侯爷现在一直在庄子上,这边也要准备一些才是,神侯府在长安城中,这些东西,准备一份,有备无患,而且还方便侯爷查阅。”

    “地方选在哪儿?”玄世璟问道。

    “暂时放在库房旁边的屋子里,钟叔已经在着手修建密室了,用的人都是家里信得过的下人。”常乐说道:“这事儿夫人已经同意了,原本今晚钟叔就会来找侯爷的。”

    玄世璟点点头:“恩,就由着我娘和钟叔去做吧,此事隐秘,消息捂的越严实越好。”

    “是。”

    嘱咐完常乐,玄世璟这才拿起册子开始翻看。

    郑安这一年过的也是凄惨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马周那样,出身寒门,被李二陛下相中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