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少-第3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少朝臣听玄世璟说这话,竟然都觉得挺有道理的,玄世璟不来上朝是很平常的事儿,来上朝,这才说明当中有蹊跷呢。
就是不知道这东山侯,又要搞什么事情。
“那你说说看,今日上朝,是有什么事情来上奏的。”李二陛下说道。
“现如今整个长安都在议论臣与法华寺的和尚的事儿,臣来上朝,要上奏的,自然也是与长安城的佛门有关。”玄世璟说道:“不是法华寺,而是佛门!”
到最后,玄世璟特地强调了一声。js3v3
………………………………
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是针对法华寺,而是所有的佛寺
玄世璟的话音落下,无异于将一个硕大的炸药包丢在太极殿中,一瞬间殿中的朝臣便炸了锅,议论声越来越大。
他们都觉得玄世璟绝对是个疯子,昨日里不过是与法华寺的一场争执罢了,本来也不是件什么大事儿,不过在玄奘回长安这个档口上,才被推到风口浪尖,但玄世璟好歹是朝廷的官员,大唐的侯爷,对于其本身,除却受人非议一点之外,也就没什么损害的了。
结果弄到现在,东山侯竟然要针对整个佛门!
御史台的人听到玄世璟如此说话,也是呆立当场。
“玄侯,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那御史出言问道。
御史一说话,朝堂也安静了下来,都等着玄世璟开口,看看这位侯爷到底想要做什么。
“不就是因为本侯昨日里在本侯的庄子上与法华寺的和尚起了争执,今日御史大人才牵扯出本侯如此多的罪状,既然这样,那就从昨日的事情开始解决好了。”玄世璟笑道,随后拍了拍手。
立刻便有店外的小黄门捧着玄世璟交给他的东西走进殿中,躬着身子,站在玄世璟的身旁。
“如今本侯在长安城的名声也算是声名狼藉了,想来法华寺的和尚回到长安城之后也没少编排本侯,如此,那今儿个,就好好的算算这笔账,也让诸位知道,虽然本侯年轻,但是也是个锱铢必较的暴脾气呢。”玄世璟笑了笑。
随后,玄世璟对着上首的李二陛下拱了拱手:“陛下,臣这里有几本账本,是锦衣卫调查长安城各个寺庙收入、田地、寺庙中人员数量、寺庙名下财产数量的账本,臣恭请陛下预览。”
“呈上来。”李二陛下沉声道。
玄世璟身边儿的小黄门走到李二陛下身侧,将东西都交给德义,德义粗略的看了一眼,这才放在李二陛下面前的书案上。
玄世璟拿出了账本,更是令朝中诸多大臣心惊,神侯府的动作竟然比法华寺还要快,还要狠。
只是他们不知道,佛寺一事,在玄奘回来之后在长安城闹的沸沸扬扬的时候玄世璟就已经注意到了,只是玄世璟与他们之间向来井水不犯河水,晋阳有这股好奇心,玄世璟也就由着她去了,这些东西也是花费了不少功夫才查出来的,并不是朝臣们所想象的,一天之内查出来的。
李二陛下随手翻开一本账本,粗略的看了一下里面所记载的东西,本来风轻云淡的神色却是越来越严肃,翻阅的速度也是越来越慢。
“这当中记载的,可是事实?”李二陛下问道。
“正是。”玄世璟拱手道:“这是锦衣卫亲自走访之后上报回来的数据,陛下可看出当中的蹊跷?”
李二陛下点点头,随后对着朝臣问道:“今日可还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禀报?”
突然之间的转移话题,让朝臣们面面相觑,还是礼部的官员站出来。
“启奏陛下,临近年关,四方各国信件已经送达长安
<;istylecolor4876ff>;这是华丽的分割线<;i>;
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istylecolor4876ff>;这是华丽的分割线<;i>;
,使节团已经在路上”
“人到了直接安排进鸿胪寺便是,此事等到使节团到达长安之后再拿到朝堂上来说吧。”李二陛下打断了礼部官员的话:“若是没有别的事,今日早朝到此为止,长孙无忌、马周、褚遂良、房玄龄、玄世璟随朕去甘露殿议事,退朝吧。”
“诺。”太极殿中众臣拱手应声。
今日早朝匆匆结束,与玄世璟递上去的东西有着莫大的关联,这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
而在朝堂上玄世璟也说,那是关于寺庙财产的账本,难不成,这寺庙之中的财产,还有什么蹊跷不成?
大多数的官员勋贵不会去关心这些,寺庙香油钱那才收几个?
只是他们不知道,虽说参拜寺庙中的佛像的百姓都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但是积少成多之下,累积起来的财富有多么的惊人,加上长安城当中的富贵人家,动不动就给佛像塑金身什么的。
有钱人家出钱,没钱人家想要出钱,没有钱,那就只能送地
这是得对佛门的信仰达到一个什么样子的高度才能做出这样的事儿来。
土地是百姓赖以生存的源泉,将自己生存的土地都送给寺庙了,以后家里拿什么养活?
而对于这些,寺庙从来都是不管不问来者不拒,如同有人想要出家当和尚一样,来者不拒,无视官府的文书。
玄世璟的奏折之中将这些事情分析的井井有条,所以李二陛下看了之后,心里的震惊与复杂,这种情绪,是说不清楚的。
之前知道佛寺不缺钱,但是不知道,佛寺不缺钱会不缺到这个地步。
今天上早朝的官员回去的格外的早,出了太极殿,玄世璟连同方才李二陛下点到名字的朝臣朝着甘露殿走去。
“玄侯,你这呈交上去的账本里到底记载了些什么东西,为何陛下看了之后连早朝都不上了直接就退朝了呢?”去甘露殿的路上,马周出言问道。
马周这一问,同行的几位大佬同时朝着玄世璟这边看过来。
“在太极殿中说了啊,就是长安城一些佛寺的账本,包括这佛寺之中库房的财产,名下的田产、店铺,还有寺庙中和尚的数量而已,只是这数量让人意想不到罢了。”玄世璟解释道:“几位大人没有察觉到吗?长安城这几年和尚是不是多了起来,往常还好说一些,毕竟不会有人闲着没事儿去数寺庙里有多少和尚,但是这两个月就不一样了。”
“不一样?也是,毕竟玄奘法师回来之后在长安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房玄龄说道。
“没错,玄奘法师的归来,将佛学带上了另一个高度,一时之间,长安城周边的州县,佛庙举行的法会如同春笋般冒了出来,长安城中大眼望去,街上的和尚都比往常多了不知道多少倍,问题是,这么多和尚,而官府颁发给寺庙的身份文牒,每年才多少?”玄世璟问道。
“这”
………………………………
第二百四十七章:大地主的利益
这个问题倒是把朝堂上的这几位大佬给问住了,他们还真不知道长安城官府每年给寺庙颁发多少身份文牒。
“这个事情锦衣卫也走访过官府,询问之下得出结果,长安城每年根据寺庙规模的大小,给寺庙发放出家的文牒在五到十五份左右,也就是说,就算是长安城最大的寺庙,法华寺,一年之内招收和尚,也仅仅是十五名。”玄世璟说道:“而那日仅仅是在东山县,在场的和尚就有六十多人,其中一半是武僧。”
“这”褚遂良听到玄世璟的这么确切的分析,这才发现这当中的问题,似乎真的有些不妥,但也仅仅是限于不妥而已。
“传东晋末年,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来长安译经途中,下榻于圣地崛山,并在此译出佛教一切法门经典之纲要《金刚经》,这才有了法华寺,供奉的便是这本经书,法华寺与扶风法门寺遥遥相望,虽说修建年代早些,但是真正的兴盛起来,也是在大唐定鼎中原之后。”玄世璟说道:“贞观初年的时候,法华寺的和尚也不过三十几人罢了,当时也不过是个落魄的小寺庙,一直到现在,法华寺僧众粗略估计竟达到千余人。”
按照官府每年办法给法华寺的文牒,一年最多收十五个和尚,二十年,不过三百人,那多出来的那七百多人呢?
佛学热的掀起也是给朝廷的一个考验,大多数信徒真正的痴迷到无法自拔,便剃度出家,佛寺的和尚越来越多
“仅仅是一个法华寺,与法华寺相等的法门寺呢?还有那些大大小小别的佛寺呢?”玄世璟问道。
“这无休止的剃度出家不加以管制,的确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啊。”长孙无忌也发话了:“虽说问题麻烦棘手,但是也不至于如此小题大做,官府纠察的力度在加重一些便是了。”
“长孙大人说的没错,佛寺无休止的招收和尚,这也不过是癣疥之疾,大唐的百姓多,喜欢折腾就折腾去吧。”玄世璟笑了笑:“就算整个长安城的百姓都出家了,反正也饿不着长孙大人。”
“老夫不是那个意思”
“晚辈不是针对长孙大人,而是的确和尚数量的事儿相比于账本上记下来的事儿,就真不是什么大事儿了。”玄世璟说道。
“那玄侯所说的大事儿”马周看着玄世璟问道。
“甘露殿到了呢,一会儿进去诸位就知道了。”玄世璟指了指近在眼前的甘露殿大门:“几位前辈,请。”
几人进了甘露殿,而李二陛下已经黑着脸坐在了甘露殿上首。
果然,佛寺这是抢了他老李家的税收了,所以李二陛下的脸都黑了。
这大唐最大的地主就是皇帝一家子了,现在才发现,竟然有人在跟地主抢地,抢了地还不交税,这就出问题了,而且,好像这个不交税还是朝廷放宽给佛庙的政策。
赤果果的打脸了啊。
“臣等参见陛下。”众人在殿中站好,拱手向李二陛下行礼。
“几位爱卿不必多礼。”李二陛下伸出手虚扶一下,紧接着便步入正题:“想来几位爱卿也知道,朕将几位叫到这甘露殿来所谓何事了。”
几人相互看了一眼,随即点点头。
“东山侯呈奏上来的这些东西,现在朕只是大致的翻看了一下,接下来,有劳几位爱卿,看看这些东西吧。”李二陛下说道,随后看向德义:“给几位卿家赐坐。”
“诺。”德义应声。
以往在甘露殿中议事之时,都是站着的,如今都要赐坐了,也就是说,得在这甘露殿停留上一会儿了。
很快便有太监开始布置甘露殿的两侧,不多时,在场的几个大佬都在甘露殿的两侧落了坐。
玄世璟呈交上去的账本有三四本,除却这些,还有一些寺庙之中的资料都收集整理归纳好了的,李二陛下将这些东西让德义送到几位朝臣面前轮流翻看。
玄世璟与李二陛下一同,坐在各自的位子上等候着这些大臣翻看账本。
翻看账本的人脸上的表情是藏不住的,越是往后翻看,越是吃惊,对比玄世璟整理出来的资料来来,长安城的佛寺,的确是过分了。
方才在路上说佛寺不顾官府文牒无休止的招收和尚一事,众人虽然觉得此事佛寺做的过了,但也未曾如此震惊过。
“几位爱卿,如何?”李二陛下问道。
“陛下,这账本上所记载的,的确超乎了臣的预想,一时之间,臣也不知该怎么办了。”褚遂良倒也干脆,不知道该说什么,直截了当的说出来。
任谁一下子接触这么大的一件事儿,想要立刻发表看点,也有点儿难度吧。
“陛下,寺庙名下虽说财产众多,但这毕竟当初朝廷下过诏令,寺庙可以免去税钱,如今想要整治,可有些难度了。”长孙无忌说道。
朝廷的法令若是说改就改,那这个朝廷,就一点儿威信都没有了,所以长孙无忌才说这事儿棘手。
“是啊,这寺庙虽说富裕,藏财众多,但是想要动这些东西,不妥啊。”马周也是附和。
“马大人不是一向愿意主持公道为民请命吗?怎么在这件事儿上,却也怂了?”玄世璟不解的问道。
马周闻言苦笑:“不是在下不愿意管,是没法儿管,佛寺大可以拿着朝廷的法令当做挡箭牌啊。”
“除却这些,若是陛下下旨整顿佛寺的话,怕是难以阻挡流言啊。”房玄龄说道:“当年虽说军中僧兵不多,但也确实存在,一旦陛下下旨对佛寺动手,免不得背上一个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罪名。”
“当年陛下军中真的有僧兵?”玄世璟问道:“嵩山少林寺?十三棍僧救秦王?”
“僧兵确实是有,但是什么棍僧救秦王,不过是些茶楼酒肆里的闲汉编排出来的罢了。”褚遂良笑道。
“但是即便是编排出来的,相信的也大有人在啊。”房玄龄说道。
………………………………
第二百四十八章:公报私仇?
“三人成虎啊。”玄世璟感慨了一声,如同房玄龄所说的,即便是闲汉编排出来的,相信的也大有人在,相信的人多了,也便成了事实。
“那么,依照几位爱卿的说法,佛寺一事,朝廷就继续放任不管?”李二陛下问道:“这账本证据都摆在了眼前,还要装作看不见?”
“陛下,现在佛寺的确很嚣张,但若说无从下手,那也不尽然,朝廷想要整顿佛寺,便可由官府介入调查佛寺之中和尚的文牒,有身份文牒的,可以证明是正儿八经出家的和尚,也就罢了,若是没有文牒的野和尚,那就不能放过了,藐视朝廷,藐视官府,这也是罪名啊。”玄世璟说道:“佛寺总不能这般无休止的招收和尚,无休止的壮大下去,现在不过是小毛病,一个大点儿的寺庙里千八百和尚,若是发展下去呢?长安城周边的平衡,可就要被打破了,不仅仅是和尚与百姓的平衡,当中还关乎朝廷税收、土地兼并等等。”
和尚的事儿从片面来说,不大,但是往大了说,牵一发而动全身。
大唐盛世是有着巨大的国力作为支撑,而这种强大的国力累积的来源是什么?无非是府兵制、均田制、租庸调制。
均田制最早源自于北魏时期孝文帝的改革,唐初将这一制度推到高峰。
唐律中规定,女子不授田,男子授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人烟稠密的地方减半,比如说长安周边各州县。
均田制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有效的抑制了地方豪强,保证了大唐国库的赋税来源。
而佛寺之中出家的和尚,且不说有合法文牒的和尚,有了合法的文牒,官府承认和尚的身份,其赋予的田地自当也是寺庙接手,而那些非法和尚的土地则是有两种处置方法,一是由寺庙接手,而是转手卖出去。
寺庙之中和尚人数的增加,也无疑加速了长安城周边的土地兼并。
后期的唐帝国为什么衰败的如此迅速?
其实早在中期的时候这种隐患就埋下了,与府兵制也有关联。
府兵制是兵农合一,源自于西魏,到现在为止,已经发展到了巅峰,府兵平时为农,不用承担赋税,战时为兵,自备粮食武器,到了后来,因为均田制遭到破坏,府兵无地可种,纷纷逃亡,大唐的军事力量也就日益变弱了。
说到底,历朝历代都逃不过一个土地问题,天下大乱的根源,还是百姓过不过的下去,活不下去,天下自然就动荡了起来。
并不是说寺庙就能够引发土地的动荡,只不过是由小见大罢了。
“玄侯所说,臣觉得可行,只是这当中牵连的,是整个长安周边的佛寺,若是大规模的调查,恐怕会引起动荡啊,玄奘法师刚刚回长安不就,佛门如今声望正是鼎盛的时候,朝廷若要出手,只怕是逆风而行。”长孙无忌说道。
“小璟,此事是你牵扯出来的,你可有什么好提议?”李二陛下问道。
“既然长孙大人说不能大规模的彻查,那就先查一座寺庙,臣觉得,先把法华寺抄了就挺不错的。”玄世璟风轻云淡的说道。
“抄?”李二陛下看向玄世璟:“你是说抄了法华寺?”
“没错,不彻底的查抄一座寺庙,世人怎知这寺庙之中究竟藏了多少东西呢?”玄世璟说道:“法华寺不能说是长安第一寺,但也是属于大寺庙之一,查抄法华寺,最为合适不过。”
“玄侯这是在公报私仇?”长孙无忌垂着眼眸问道。
“长孙大人若是这么认为的话,晚辈也无话可说。”玄世璟摊手笑。
“陛下,兹事体大,还望三思而行啊。”长孙无忌看向李二陛下拱手劝道。
李二陛下也不愿意去难为佛门,只是任谁看了那本账本之后心里也会觉得不自在吧?小小的一个寺庙,当中藏纳的财产,堪比长安一年的税收,这让李二陛下如何平静的下来。
玄世璟安静的坐在位子上,等候着李二陛下的回应。
寺庙这事儿,也只能怪有些和尚太贪,来者不拒,不懂得低调,若说佛寺之中的钱财积少成多也说的过去,但是既然积的是百姓供奉的钱财,不用在佛像金身上,至少也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吧?拿来买土地,置办田产、商产,这是要做什么?
“查!”李二陛下的嘴中说出一个字,却是允了玄世璟说要查抄法华寺的说法。
帝王心深不可测啊,就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从朝廷口中夺肉吃,李二陛下的那颗玻璃心忍不了了。
“东山侯,此事便交由神侯府查办,查抄法华寺一应细节均上报朝廷,不得有遗漏!”李二陛下说道。
“是。”玄世璟拱手应声。
在场的几个大臣见李二陛下已经下定决心,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账本他们都已经看过了,这还仅仅是摆在明面上的,暗地里的佛寺有多少不想让世人看到的东西,这还不得而知,若是自己意义反对,将来佛寺真的出了事儿,可是赤果果的打自己的脸。
离开甘露殿,玄世璟在前面走,长孙无忌从后面追了上来。
“玄侯好手段啊。”长孙无忌似有深意的说道:“法华寺的和尚,不过是与玄侯在东山县起了争执罢了,玄侯这一招,可是真真正正的把整个法华寺置于死地啊。”
“若是法华寺毫无破绽,还会怕晚辈去查抄?”玄世璟笑道:“长孙大人这般偏向法华寺,可是家中有人在法华寺礼佛?还是这法华寺,与长孙大人之间有什么渊源?”
“本官不信佛。”长孙无忌说道。
“嗯,说的也是,坐到长孙大人这个位子,说不信佛,晚辈是相信的。”玄世璟笑着回应。
当官当到长孙无忌这个地步,要的是心性,要的是手段,要的是智谋,信佛?那种一心向善可不适合长孙无忌,他一回头,那可是万丈深渊。
………………………………
第二百四十九章:查抄寺庙
“本官就权当玄侯是在称赞本官了,只是玄侯可曾记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长孙无忌说道。
“记得,不但记得这句,还记得枪打出头鸟呢,怎么样,这句,没听说过吧。”玄世璟笑道:“法华寺的事儿,长孙大人就静候结果吧,本侯要先走一步了,告辞。”
说罢,玄世璟加快步伐,匆匆离开了皇宫,直奔了神侯府而去。
在神侯府中点齐了人马,玄世璟一身锦衣卫的官袍,率先打马朝着法华寺而去。
法华寺有千余众和尚,当中自然少不了武僧,因此这次神侯府查抄法华寺可谓是全员出动,不仅仅高俊常乐还有秦冰月三个千户,连带着房遗爱、赵元帅等人也都来了。
这俩人纯粹是想来看热闹的
锦衣卫锦衣卫包围了整个法华寺,随后开始将法华寺中的百姓驱逐。
寺庙里有不少来上香求佛的信徒,偌大的法华寺也十分的热闹,但是见到神侯府凶神恶煞的锦衣卫,先从心里就怯了三分,锦衣卫开始撵人的时候,百姓们虽说好奇法华寺发生什么事儿了,但是也不得不赶紧离开,万一波及到自己那可就不划算了。
玄世璟连同他身后的几人下了马,走进法华寺,来到了寺庙大雄宝殿前的空地上。
殿前硕大的香炉之中仍旧冒着袅袅的香烟,只是一瞬间不复方才的热闹罢了。
法华寺中的和尚见锦衣卫进来二话不说便撵人,将信徒都撵出去之后刀子立马就拔了出来,也是楞在原地不知道该做什么好。
很明显,这些锦衣卫就是冲着法华寺来的。
玄世璟等人站在大雄宝殿前,很快,法华寺的方丈披着一身大红袈裟走了出来。
“阿弥陀佛。”
“方丈,到了这个时候就不要喊佛号了,还请将法华寺所有和尚全都召集到这里来,还有,带上他们的文牒。”玄世璟说道。
方丈一听玄世璟说要查法华寺和尚的文牒,心中也是咯噔一声。
这下坏了。
寺庙中没有文牒的和尚很多,这些年佛学在长安城逐渐的传开,每年有不少人都来寺庙中想要出家,人数太多,可是每年官府分给法华寺的文牒就这么多
问题就出在这儿,长安城中即便是有点儿身份的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