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少-第3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上,诸位大人。”泉男建抬起头来说道:“这玄世璟在高句丽境内打仗,搜刮了我高句丽多少财货,若是这般投降,城中无兵,玄世璟再纵兵劫掠,我等丝毫没有还手之力,如此,诸位的身家性命是否能保全,本官不敢言说,如今玄世璟大军驻扎在城外,仅有两万人,而我城中五万精锐,当可一战,此战不为其它,只为灭掉玄世璟,只要玄世璟一死,等苏定方大军到达平壤城外之时,我等再出城投降也不迟,玄世璟敢做的事,苏定方不敢做,如此一来,在座诸位,也就不必担心自己的东西,都被玄世璟那强盗抢了去。”
“莫离支是要去攻打玄世璟?”一官员看向泉男建问道。
“正是。”泉男建点头。
“莫离支此举,怕是会激怒唐军啊。”高藏说道:“那东山侯玄世璟,很是得大唐皇帝的喜爱,若是死在这平壤城我等怕是连降唐的机会都没有了,莫离支此举,只能更加激怒唐军。”
高藏此话一处,正殿之中再次陷入了沉默。
“那按照王上的说法,是要答应玄世璟的要求了?”泉男建问道。
“为今之计,也只能这样了,再打下去,根就打没了啊。”高藏说道:“莫离支忘了那天晚上你我在这正殿之中说的话了吗?”
泉男建的手掌紧紧的握成了拳头,虽然与高藏一同喝酒聊过了,但是事到临头,对于现在的这个结果,他心里实在是难以接受,也难以接受眼前这样好的一个机会却因为顾忌这个顾忌那个而放弃。
现如今想想,若是时间回到两三个月前,高句丽有多少机会能够逃过今天的命运?只是这时间哪里能够倒流回去?
“既然我等已经决定了要降唐,那就按照玄世璟说的做吧。”高藏说道:“但是有一点,玄世璟需与本王约法三章,入城之后,不得掠夺城内财货,不得纵容士兵欺辱我百姓,更不得杀我百姓,你待明日,继续去一次唐军营地之中,将孤的三个条件告知玄世璟,若是玄世璟不应允,那孤为了百姓,也只能死守平壤城,抵抗到底了,如此一来,即便是唐军汇师之后想要拿下平壤城,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让他自己去思量。”
“是。”使臣应声道。
平壤城内的勋贵在王宫的大殿之中聚集,等到散了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泉男建坐在大殿之中不说话,人都走尽了,高藏从座位上起身,来到泉男建身边。
“孤虽与莫离支政见曾有不合,但是心里却都是为了高句丽,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莫离支也不要去多想些什么了,若是非要有一人来当这亡国的罪责,便让本王来背吧。”高藏那个拍了拍泉男建的肩膀,随后便带着身边儿的太监离开了正殿。
泉男建看着高藏离开的背影,突然感觉到一阵迷茫,这些日子,自己与高藏,在争什么呢?权利?莫离支的位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财富?府上的财货即便是他下辈子都花不完,现在国要没了,自己还剩下什么?剩下的这些东西,有意义吗?
泉男建起身,离开了正殿,他的护卫在殿外等着他,上了马车,马车缓缓的朝着泉男建的府邸行驶而去。
次日清晨一早,高藏的使臣便出了平壤城,去了唐军营地。
而营地之中的玄世璟,这会儿还没睡醒呢,虽然昨天夜里使臣连夜来军营与他说高藏要投降的事儿,但是毕竟平壤城还没到手,平壤城中还有足以威胁唐军的力量,营地之中的防范是不能少的,因此,昨天夜里,两万人的营地,便有五千人在夜里值守巡视。
高藏的使臣早早的就到了军营,被常乐带到了帅帐一侧的偏帐之中等候。
“这位大人,侯爷还未醒来吗?”使臣看向常乐问道。
“昨天夜里侯爷亲自带人在营地之中戒备巡视,睡的晚了些。”常乐说道:“使臣大人还请稍等一番。”
“好好。”使臣连连应声,同时心里也在庆幸,幸好昨日里王上没有同意莫离支的想法,若是昨天夜里,莫离支带人来偷袭唐军营地,估计也是讨不到好处去,这大唐东山侯的心思太过缜密。
说是缜密,但是实际上,却是让对手觉得有些可怕啊。
到了半晌,玄世璟才悠然转醒,收拾好了走出帐篷的时候,就看一边儿帐篷常乐陪着高藏的使臣在外头来回的走动。
“使臣大人来的这么早啊。”玄世璟笑着打招呼。
使臣见到玄世璟,连忙上前行礼:“见过侯爷。”
常乐也对着玄世璟拱手行礼:“侯爷,使臣大人一大早就来到营中,只是那时候侯爷才睡下不久,属下就没有打搅侯爷。”
………………………………
第三百八十四章:受降(下)
“那结果如何呢?使节大人,想来你回去之后,已经把本侯的话都告诉高藏了吧?”玄世璟看向高藏的使臣说道。
使臣微微一躬身,回应道:“是,我王同意侯爷提出的要求,但是,我王上也要与侯爷约法三章。”
“约法三章?呵呵,新鲜,说来听听。”玄世璟饶有兴致的问道。
“侯爷入城之后,不得掠夺城内财货,不得纵容士兵欺辱城内百姓,更不得危及城内百姓性命。”高藏的使臣说道。
“这本侯可以答应,对于本侯来说,些许财物罢了,不如我大唐儿郎的性命来的值钱,但是不能仅仅你们单方面的约定,若是城内百姓挑衅我营中将士,那他们的死活,本侯就管不着了。”玄世璟说道:“若是本侯入城之后,有什么别的差池,危及本侯及我营中将士性命,那就休要怪本侯无情了。”
“侯爷且放心,王上已经答应侯爷,将城中的五万兵马派到城外十里处扎营,城中自然也就没有什么能够威胁到侯爷的了。”使臣回答道。
“本侯只是把丑话说在前头罢了,使臣大人只需知道这一点就好。”玄世璟说道。
使臣点了点头,意思是明白玄世璟说的话。
“如此的话,使臣大人尽管回去回复高藏,明日,午时过后,本侯便会率领大军前往平壤城,希望能够在城外看到宝藏王。”
“是,侯爷。”使臣行了礼,应了声。
常乐将使臣送出了军营,随后径直回了玄世璟的帅帐。
“侯爷,明日午后,苏定方将军的大军就能到达平壤城,您这时机掐的可真是准。”常乐说道。
“不得不准啊,两万多人的性命就在本侯的手里,受降是对咱们有天大的好处,可是好处背后,总是藏着风险,如今城内的五万兵马在城外驻扎,已经是将最大的风险给排除了,剩下的边边角角,本侯也已经告诉高藏的使臣了,让他回去传个话,以免有些人心思还在掂量,掂量咱们进城之后,怎么生事。”玄世璟说道:“约法三章,呵呵,有趣。”
“侯爷是觉得,高藏与侯爷之间约法三章,里面大有文章?”常乐问道。
“谁知道呢?他不放心本侯,本侯也不放心他,所以双方都在试探,行事都是小心翼翼的,小心驶得万年船,这最后一哆嗦了,本侯不能大意。”玄世璟说道:“将营地内所有斥候派遣出去,围着平壤城探查各方,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暴漏了行踪。”
“是。”常乐拱手应声道。
次日上午的时候,唐军营地之中便开始准备出发前往平壤城外,而斥候回来禀报说,清晨的时候,平壤城城门便大开,城中的五万军队悉数出了城,朝着城外走去,在平壤城外十里的地方开始安营扎寨,而苏定方的大军也已经拔营开始朝着平壤城这边出发了,约莫午后就能到达平壤城。
玄世璟穿戴好盔甲,骑上马,带着两万多辽东军朝着平壤城出发,大军高举着黑色的玄字大旗,昭彰着大军主将的身份。
唐军营地之中,方庶带着五百府兵留守大营,还有五千辽东军在前往大行城的路上,今日过了午后估计也要到达,方庶要带人在营中接应,泉男生和他的几个随从也留在营中,如今故地重游,泉男生却没有了进城的心思,不知是否心中存了些许对高句丽的愧疚,让他不愿意去面对高藏,不愿意面对泉男建。
虽说是争名夺利,但毕竟是国难当头,他选择了逃避,他成了懦夫,如今又有何颜面去面对平壤城中的故人?
平壤城外,高藏带着城内的勋贵尽数在城门外等候着,只是人群之中,却是没见到泉男建的身影。
玄世璟骑马走在队伍的前头,来到平壤城的城门前,居高临下的看着高藏和城内的一干勋贵。
高藏身边的太监手里捧着托盘,托盘上放着的,便是代表高句丽至高无上权利的王印,高藏要降唐,这王印,自然要奉上,献给玄世璟。
“宝藏王能够如此识大体,本侯很是欣慰,先前想来使臣大人也与宝藏王说过,本侯同意宝藏王提出的约法三章,但是在进城之前,本侯还是要与宝藏王说一声,约定好的,本侯会遵守,但是本侯也不希望,在进城之后,城中会有人滋事,若是这一点,宝藏王不能保证,那你与本侯之间的约定,便就当没有发生过吧。”玄世璟说道。
“侯爷还请放心。”高藏说道。
玄世璟点了点头,随后下马,高藏身边的小太监将托盘递给高藏,高藏接过之后,便献给了玄世璟。
玄世璟从高藏手上接过这枚象征着高句丽最高权利的王印,看了看,转手给了身边儿的常乐代为保存。
“如此的话,咱们就进城吧,入城之后,详细的事情,再做交接。”玄世璟说道。
“侯爷,请。”高藏侧身,示意玄世璟先请。
玄世璟跨上马背,骑着马,带着两万辽东军进入了平壤城之中。
方才玄世璟远远的就开始大量,却是没有在人群之中发现泉男建,但是在与高藏说话的时候,他也没有问泉男建的踪迹,全当不知道,只是自己在心中留下一丝警惕。
这泉男建能够与高藏争锋,将泉男生逼的降唐,也不会简单到哪儿去,虽说有些不识大局,但是这样的人,对于玄世璟来说,最为危险。
玄世璟带兵进了平壤城,接管了平壤城之中的各处防务,包括王宫。
高藏跟在玄世璟身后,来到了王宫,玄世璟在王宫正殿之中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常乐就站在玄世璟的身后。
“如今本侯已经接管了平壤城,这城中的具体情况,本侯还是要了解的,这平壤城应有府衙吧?”玄世璟看向高藏问道。
“侯爷放心,一应资料,都已经准备齐全,府衙的人正要送往王宫。”高藏说道。
“很好。”玄世璟应了一声。
………………………………
第三百八十五章:捷报
唐军进了平壤城之中,城中的百姓也没有多大的反应,如同平常一般,只要唐军不在城中烧杀抢掠,对于百姓来说,已经是天大的好事了。
玄世璟留在王宫之中从官衙送来的资料之中了解平壤城,而常乐则是和军中的人一同去街上巡逻去了,唐军刚刚进城,需要做的事还很多,或许等苏定方到达平壤城之后,玄世璟会轻松一些。
斥候已经派出去联系苏定方了,大军到达之后,可以直接进城,而玄世璟灭亡高句丽的奏报也已经派遣信使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去了。
等到长安的圣旨一到,玄世璟就可以班师回朝了。
玄世璟的信使到达长安城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朱雀门前,城头上的守卫远远的便听到了马蹄声,马背上的信使头上带着红翎,手里举着令牌:“高句丽战报,八百里加急,速开城门。”
信使隔着老远就开始喊,一直喊到城头上的人能够听到,城墙上的守将听到声音之后,看到信使头上带着的红翎,赶紧吩咐底下的人开城门。
信使骑着快马在朱雀大街上一路狂奔,直直的朝着皇城而去。
入了皇城、宫城,信使的马停在了太极宫的宫门口,随后跳下马背一路跑进太极宫,直直的朝着东上阁而去。
这个时候的李二陛下已经在东上阁就寝了,信使求见,只能前往东上阁。
东上阁内,李二陛下的寝殿外面,德义便在外间休息,听到外面的动静之后醒来,走出东上阁,见到了信使。
“高句丽战报,八百里加急,求见陛下。”
德义走到那信使面前:“信使暂且稍等,咱家这便去唤陛下。”说罢,德义进入东上阁内殿之中,轻声将李二陛下唤醒。
“陛下,高句丽的战报送来了,八百里加急。”
这个时候的李二陛下本来已经熟睡,但听到八百里加急之后,醒了过来,连忙起身,在德义的服侍下穿好衣服,来到外殿。
德义将信使请了进来。
信使将战报呈交到李二陛下的手上。
李二陛下拿着书信快速的浏览了一番。
“好,好,好!大快人心!”李二陛下看完战报之后很是激动:“德义,现在什么时辰了?”
“回陛下,现在已是四更天了。”德义躬着身子回应道。
“替朕更换朝服,先去甘露殿。”李二陛下说道。
“陛下,您这才睡下不过两个时辰还是再休息一番吧。”德义说道。
“现在朕是一点儿都睡不着啊。”李二陛下脸上的激动之色仍旧没有退下:“朕这个时候可是浑身充满了干劲啊,若是朕不再勤勉一些,怕是要被朝中的年轻人给比下去了。”
“这,何人敢如此,与陛下相提并论?”德义一楞,陛下这话,岂不是说有人功高盖主了?
李二陛下笑着摆了摆手:“不,只是朕心中生出的感慨罢了,朕像他这个年纪的时候,不也是这样意气风发只是突然之间,觉得朕有些上了年纪了,你随朕去甘露殿。”
最后一句话,却是对着那信使说的。
“是。”信使应声。
德义在内殿伺候李二陛下更衣之后,便传唤了在东上阁外值守的小太监,掌了灯,一行人朝着甘露殿而去。
到五更天的时候李二陛下才会到太极殿去上朝,这会儿离着上朝还有些时辰,但是李二陛下却已经换上了朝服,暂且在甘露殿处理昨天留下来未处理的政事。
甘露殿内,信使和德义都默默的在殿中等候着李二陛下发话,李二陛下却是一边在处理案上的奏折,一边寻思着,该怎样给玄世璟回信。
“陛下,天快要亮了。”德义在一旁轻声提醒道:“太极殿外群臣已经到宫中等候上朝了。”
李二陛下这才停下手中的笔,点了点头:“好,走,上朝。”
“陛下,那信使”德义提醒道。
“今晨朝会,朕会过群臣之后,信使返回平壤城,将朕的旨意带过去,这个时候,薛仁贵、苏定方等人,已经在平壤城会师了吧。”李二陛下笑道:“此战真是大快朕心!”
三年前李二陛下御驾亲征,却没有一战而定高句丽,只是拿下了安市城之后便止住了步伐,班师回朝,而今,虽说往日不同今时,但是玄世璟凭借辽东四万兵力加上刘仁轨的水师,便拿下了高句丽,也是不小的功绩了,虽说苏定方率领部众也去参战了,但是苏定方主要的功绩却是不在高句丽,而是在百济,此战一下子拿下了三韩半岛的两个国家,大唐的领土,又多出好一块,如何不让李二陛下激动。
高句丽虽是癣足之疾,但是竖在那里,始终让人看着膈应。
新的一天,太阳照常升起,李二陛下一身冕服,端坐在太极殿上首,接受百官的朝贺。
“诸位爱卿,昨日夜里,朕收到高句丽八百里加急战报,朕醒来看过战报之后,兴奋的是彻夜难眠啊。”人逢喜事精神爽,李二陛下虽说没有睡多久,但仍旧是满面红光的坐在这里:“东山侯玄世璟报,两万辽东军兵临平壤城下,平壤城内高藏、泉男建一干高句丽勋贵闻风而降,此战我大唐一举攻灭高句丽、百济两国,拿下了三韩半岛大片土地,当贺!”
“大唐万年!陛下万年!”群臣躬身拱手唱贺。
“这仗是打赢了,但是打完了仗,紧接着还有许多事需要朝廷处理,长孙无忌。”李二陛下看向长孙无忌。
“臣在!”长孙无忌抱着笏板出列。
“由你领头,牵领门下省官员,立即拟定高句丽与百济之地设立郡县、拣拔治理官员一事,此事需快,拟定之后,送到朕这边来。”李二陛下说道。
“臣领旨。”长孙无忌应声。
“程知节。”李二陛下的目光转向站在另一侧的程咬金。
“臣在。”程咬金抱着笏板出列。
“军队将士的赏罚,朕便委派你作为监督,军中司马上报之后,由户部调拨钱粮,吏部统令升迁,将士之功劳,不可慢怠。”
“臣遵旨。”
………………………………
第三百八十六章:泉男建之死
军中将士有功则激赏,有过则有军法,而大战之后,军中将士功劳统计最是难事,而即便是军中司马统计过后,走到户部乃至吏部,当中总回有些许慢怠与克扣,真正到将士手里的钱,表面上没有多大的差距,但是一人若是少一文,那十几万大军,这层油水,便能富了不少人,因此,每每战事之后,李二陛下便会从军中挑选出一有名望之人,来监管户部与吏部所行赏罚。
军中低层出身的将领,能够体会到战场上军士拿命博功劳的不容易。
“另外,这薛仁贵在辽东待了三年,朕观其行事稳妥,有颇有大将之风,如今高句丽百济各地初定,仍需有大将镇守,责令薛仁贵,总领高句丽与百济军事,率军驻扎于平壤,领上护军,安东上都护,东山侯玄世璟,平定高句丽居首功,准其于平壤城,刻石立功,其余赏赐,待其班师回朝之后另行赏赐,河北行军大总管苏定方,升任左骁卫大将军,至于刘仁轨,辽东水师由刘仁愿接手,刘仁轨回长安,升任门下省给事中,刘伯英水师即可返回扬州,升任扬州水师都督。”李二陛下的目光扫视过殿中众臣:“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陛下圣明。”
玄世璟刻石立功,这是无上的荣耀,而薛仁贵在辽东,变成了真真正正手掌兵权的实权官员,苏定方与刘伯英升迁,至于刘仁轨,在辽东带水师也带了挺长时间了,虽说是交出了兵权,但是进了门下省,迁任给事中,这是真真正正的进入了大唐的权利中枢。
“好,中书省即刻草拟诏书,由信使八百里加急,送往平壤。”李二陛下说道:“责令东山侯玄世璟,一应事务,交由薛仁贵处置,即刻返回长安!”
这也算是李二陛下对玄世璟的优待了,知道他不喜处置这些战后的麻烦事,干脆都交给薛仁贵,反正现在门下省已经要开始选拔前往辽东的官员了,等到原高句丽与百济的旧地设置了郡县,有了官员之后,一切也就步入正轨了。
信使不但带了玄世璟送到宫中的战报,还捎带着给玄世璟带了家书,这种事儿李二陛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不会去追究什么,毕竟自家闺女嫁给了玄世璟做妇,他这个做老丈人的,跟自己女婿计较什么。
东山县的大道上,一人一骑飞奔着朝着庄子上的方向奔驰而去,背后扬起一阵尘土。
到了东山侯府的大宅门口,这人从马背上跳下来,跑到门口。
白天里侯府大宅的大门都是敞开着的,这人进了大门,找到了门房。
“侯爷从平壤寄回来的家书!”那人手中拿着玄世璟的书信说道:“快去交给老夫人。”
门房闻言,连连点头,接过那人手中的信便朝着后面跑去了。
“老夫人!夫人!侯爷的家书!”门房在后园子里找到了王氏和晋阳。
玄世璟走之后,秦冰月白天在长安城神侯府照应,而晋阳则是留在家里陪着王氏。
“娘,是夫君的家书。”晋阳听到门房的喊声,脸上露出一抹欣喜。
家书被送到了王氏手中,王寿迫不及待的拆开信封,里面整整写了三大张纸,一张纸是交代那边的战事情况,另外这是告诉家里人自己在平壤一切都好,不日就应该会回到长安,最后则是嘱咐家里人一些小事情。
“那边战事顺利,夫君平安,这边是最大的好消息了。”晋阳笑道。
“是啊,仗已经打完了,这心里头悬着的一块大石头,终于可以落地了,璟儿说不日就要回长安了,兕子,能不能打听一下,具体是什么时候,咱们府上,也好准备一下。”
“娘,这还早呢,即便夫君今儿个从平壤城出发回长安,最快也要一个半月呢。”晋阳笑道:“不过娘放心,一会儿兕子便进宫,去见见父皇。”
“好,好,对了,这信啊,捎给冰月看看,那丫头啊,璟儿走了,这房家的小子带着赵家小子也去了,留下长安神侯府也没个照看的,这担子全压在了冰月丫头肩膀上,这丫头不以前了,嫁给了璟儿,璟儿还让人家这么抛头露面的,不知道安排好了再出发。”王氏笑骂道:“真是粗心大意。”
“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