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少-第5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昨天那帮学生如何?什么时候回去的?”玄世璟端起茶水,润了润嗓子说道。

    “根本就没回去,那帮学生,酒量差强人意,到最后,全都横在了酒楼的地板上,还是酒楼的掌柜的招呼伙计,都给送到隔壁的客栈前去了,大半夜的去叫客栈的们,送了这么多醉鬼过去,也是把客栈的掌柜给吓了一跳,好在都是庄子上的孩子,都认得,一直折腾到下半夜,这才都歇了。”常乐说道。


………………………………

第九百五十一章:谁家的算计

    “他们这也是憋屈的太久了,从去明德书院到从文学院毕业,这是六年的时间啊,这六年之中,在书院里,安安稳稳的读书,从进了文学院开始参加乡试之后,紧迫感就越来越严重了吧。”玄世璟笑道:“尤其是,这些孩子都是咱们庄子上的孩子,谈不上有什么出身,对于他们家里来说,他们就是家里的希望,当初只是希望孩子能读书,后来进了文学院之后,自然希望的东西也多了起来,有了希望,就有了担子,家里的担子可压在他们身上呢。”

    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学院的学生在读书的时候能不刻苦认真吗?他们敢放松自己吗?

    或许平日里有偶尔的一次两次,但是现在,会试结束了,他们在书院里的课业也结束了,这算是阶段性的完全解脱了,至于以后的路如何走,还要等会试的结果出来,能够让他们完全放松的日子也不多,也不过就是这十几天的功夫罢了。

    “酒楼的人来过吗?”玄世璟问道。

    昨天也是他跟酒楼的掌柜的说,结账之后,算明白了,到玄家来取钱。

    “还没有,昨天酒楼的人跟着学生们折腾到那么晚,甚至睡的比学生还要晚,怕是今天也不会这么早就醒来吧?属下估计,还得等上一等。”常乐说道。

    “嗯,说的也是。”玄世璟笑道。

    昨天虽然和学生们一起在酒楼闹腾了一会儿,睡的晚,但是玄世璟也没喝多少酒,至于这些学生的家里,该通知的都已经通知了,酒楼的人把学生们送到客栈去,钱也应该是酒楼那边付的,到时候一并写进账单,而后到玄家来拿钱就是了。

    “你也跟着折腾了一宿?”玄世璟问道。

    “属下怕有什么意外,所以就在酒楼二楼看着他们。”常乐说道。

    “没怎么休息好吧?给你放两天假,你也好好歇息歇息吧,一会儿吃完饭就回去休息。”玄世璟说道:“反正现在文学院的学生会试已经考完了,大家该放松的放松放松,一会儿我自己去书院就行了。”

    “是。”常乐应声道。

    说起来,常乐也过了那个怎么熬夜都不会疲惫的年纪了,所以在昨天劳累了一天,半夜有熬到这么晚,一大早还要起来,也的确是有些疲惫了。

    宅子里早就过了用早饭的时间了,玄世璟就自己到厨房里去,厨房里的下人见了玄世璟,纷纷行礼。

    “老爷,夫人吩咐小的,给您留了些早饭,您是直接吃,还是想吃些别的什么东西?小的给您做。”

    “给我下一碗混汤面吧,别太油。”玄世璟说道。

    他现在腹中空空如也,就想痛痛快快的扒碗面条。

    “是,老爷稍等,小的这就起灶。”厨房的下人应声道。

    玄世璟就在厨房院子里树下的桌子边儿坐着,如今虽然入了春,但是空气之中,还是有一丝寒意,不过玄世璟身上的袍子厚,倒是没感觉出什么来。

    厨房里的下人起了灶,烧热了锅,一小块猪油放进锅里,很快就融了,而后将一边儿案板上切好的葱姜丢进锅中炝锅,而后抓了一大把切好的白菜叶子,放入锅中翻炒,加盐加酱,炒匀之后,添上两舀子水,水开了后,下面。

    盖上锅盖,水沸之后在煮上一会儿,熟了之后,捞出盛碗,一碗热腾腾的混汤面,就被厨房里的下人端到了玄世璟面前。

    这会儿的面都是手擀面,赶成薄薄的一片而后用刀切成条状,因此,一碗的分量,足足的。

    坐在院子里,吃着热腾腾的面条,整个人都暖了起来,填饱了肚子,也就舒服了。

    吃饱之后,去了自己的院子,见了晋阳,将昨天的事情与晋阳说了说。

    会试的事情晋阳还是懂的,她也知道,会试的成绩怎么着也得半个月。

    “夫君,那国子监的那件事,狄仁杰还在查吗?”晋阳问道。

    “在查站在背后散播谣言的人。”玄世璟说道:“考试之前,我与狄仁杰去过国子监,从国子监出来之后我在想魏大人说的话,国子监顺水推舟借坡下驴是不假,但是从他的话中,听他所说,我觉得,散布这谣言的人,应该不是国子监,至少不是魏大人。”

    “这么说来,可能是有人想要借此挑拨国子监和文学院?原本国子监与文学院之间就存在竞争的关系,这次会试,两家都在期待着自家学生的成绩,在这关头上,两边儿就像是两堆炭一样,一点儿火星子就能着起来。”

    “可是,凡是想要挑事,总要有个目的吧?传播这样的谣言,让国子监和文学院陷入如此境地,那目的又是什么?对散播谣言的人,又有什么好处呢?”玄世璟说道。

    “长安城之中谣言四起,肯定是对文学院的学生和国子监的监生有影响的,而且还是在离着会试就只有几天的时间,让谣言传的这么厉害。”晋阳说道:“原本,这留言应该是连国子监的人一同算进去了吧?不过国子监竟然闭门不让监生出去了,将监生隔绝在了谣言之外,魏大人此举,怕不是歪打正着。”

    “我倒是觉得,歪打正着的应了那人的算计。”玄世璟说道:“国子监闭门,让监生们无法出现在人们的目光之中,其实监生的身体根本就没有问题,再加上国子监官员的不反应,成就了这个谣言。”

    “如果国子监的监生和文学院的学生都在会试之中失利,那收益的是谁呢?”晋阳问道。

    玄世璟摇了摇头:“这我也不知道。”

    他的确想不到,不管是国子监的监生还是文学院的学生会试的成绩好还是坏,朝廷都不会因此而降低进士及第的标准线,所以,这当中没有什么好处之说。

    而且,些许留言而已,对学生的影响是有限的,若说影响最大的,应该就是东山县的书院吧。

    若是真的背上流言传播的事情,那书院的名声可就全完了。


………………………………

第九百五十二章:巧妙的时机

    所以玄世璟思来想去,这流言背后的推手,应该是冲着东山县的书院来的吧?

    如此想的话,那东山县庄子上的书院名声差了,受了莫大的影响,又对谁又好处呢?

    可不仅仅是一个国子监,不满书院而又不能明说的,太多了,所以这事儿,玄世璟也是一点儿头绪都没有,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有人从一开始就盯着书院,后来盯着书院的人也变多了,只是明面上他们是什么都不能做,只能偶尔借着一些机会,做些恶心人的事儿而已。

    若是做的事情失败了,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损失,若是成功了,那就达到了他们不希望庄子上的书院安好的目的。

    癞蛤蟆跳脚背上,不咬人,恶心人。

    但是这个谣言是恶心人吗?应该算是已经在咬人了吧?而后巧妙的让国子监背了锅。

    寻常人是不会想到这当中的种种关节的,只有与之相关的人,才会往深处去想,比如说国子监的人,再比如说玄世璟。

    国子监想到的是顺水推舟,给自家谋点儿好处,只是谋了好处的同时,将这口锅背在了自己的身上,被玄世璟和长安府衙的人找上了门。

    而事后,国子监与文学院的人都反应了过来,玄世璟也反应了过来,就要查一查这口锅是谁丢出来的了。

    因此,现在这件事狄仁杰还在查,只不过是不着急了而已,长安府衙那边的事情还是优先的,至于这件事情,狄仁杰一腾出手来,就会去查。

    现在已经有人盯上狄仁杰京兆尹这个位子了,所以长安府衙的事情可不能耽搁,一面被人找到借口攻讦。

    此事交给狄仁杰,玄世璟还是放心的,若是狄仁杰都查不出来的话,那也就没人能接这件事儿了。

    神探狄仁杰是白吹出来的吗?既然能吹出这名号了,那肯定是有实打实的本事的,不然原本历史上,放到新朝又怎么会得到那样的重用呢?

    原本的女皇陛下可不是个看重你出身如何的,她只看本事,让大唐三代皇帝头疼的世家的问题,不就在这位女皇的手中解决的吗?

    所以,狄仁杰是个有本事的人,对于有本事而人品又好的人,玄世璟愿意去捧,愿意去关照。

    从大理寺的那件事情来看,戴胄待在那个位子上的时间最多也就两三年了,这两三年的时间,要让狄仁杰在京兆尹这个位子上捞足了功劳和资历,等到戴胄退了之后,狄仁杰顺理成章的就能顶上去,而后正式进入朝堂,进入李承乾的目光之中。

    现在李承乾虽然知道狄仁杰这个人,也知道这个年轻人有才华,但是他并不了解狄仁杰,并不了解这个可用之才,对于朝廷来说,狄仁杰是一笔莫大的财富,这笔财富就在眼前,等着随着时间的沉淀,变得越来越富足,而后被发掘。

    玄世璟坐在自己儿子的摇篮旁边,脑海里在想着书院的事儿,而晋阳就安安静静的在一旁陪着自家夫君,对于这件事,她也想了不少,从长安城想到庄子上的书院,从朝堂想到朝堂之外。

    很明显的就是,先前流传的谣言,根本就是针对庄子上的书院的。

    可是,归根结底,真的能伤到书院,对书院的伤害很大吗?

    书院之中有那么多德高望重的先生,他们的品德是世人皆知的,等大家都回过神来去想的时候,很容易就想开,书院里的先生,根本就不会这么做。

    但是当时在谣言和舆论的引导下,根本就不会有人这么想,因为大家都知道,国子监和文学院关于这一场会试有一场没有明说的对赌。

    对于这件事情的兴趣,他们可比对书院先生品德的兴趣要大的多。

    若是寻常时候,这些留言根本就不会掀起什么浪花的,可是偏偏就是在会试钱,在那样一个时机,效果被放大了啊。

    “不管如何,有些东西,书院终究是要面对的,不管是沟壑还是土坎,都要一步一步走,都要一个一个跨。”玄世璟说道:“不管是人,又或者是书院,历经过风风雨雨,才能走向成熟。”

    “话是这么说。”晋阳说道:“但是总归还是要小心一些,等调查出了结果,心里也就更有底一些了,书院的存在,终究是与长安城的国子监对着来的,想象国子监中的监生,再想想那些高门大户家的子弟,即便书院再好,有些人也拉不下脸把自家人送到书院里来,而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书院这边,也是间接的妨碍了他们。”

    原先只有国子监的时候,因为国子监是隶属朝廷,官员勋贵家的公子,在年纪大了一些之后,都会进国子监,一来国子监有自己的门路,二来,大家都在国子监,也是让自家的孩子有一个合适的“圈子”。

    长安城的官员、勋贵,谁的家里都不会太缺钱,家里的孩子年幼的时候,都能请得起先生到自家府中教导孩子,只是有名望的先生,不是有钱就能请的到的,而且自家孩子年纪渐渐的大了之后,要学习的东西,也不是一点儿半点儿了。

    唐人尚武,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些要学,但是额外要学的东西,一般的先生就教导不了了。而书院的先生能教。

    现在,又多了一个东山县文学院,文学院的学生要学的东西,不仅仅是君子六艺,他们的课程,比国子监的监生的课程更加丰富,在读书学习的时候,看不出差距,但是一旦到了实践的时候,差距就会很明显,高下立断了。

    而且,庄子上书院这边,还是术业有专攻。

    除却自己的专业之外,有选修,选修不可小看,至少能够拓展学生的其他技能,还有眼界,不求你精通,但求你要了解。

    书院的崛起,不管是书院本身,还是书院出来的学生,都算在当中,这样的书院,定然是会被人眼红的。

    一边眼红,一边想要伸手,当伸出来的手被打回去的时候,心里就会生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

第九百五十三章:树大不怕风的书院

    显然,现在在暗中看着书院的人也有不少,有的看好书院,有的唱衰书院,有的希望书院好,有的希望书院不好。

    玄世璟仔细想想,当初自己建造书院的初衷是什么来着?是想让庄子上的孩子有个能读书识字的地方吧?一开始就想着要把书院弄成这个样子吗?后来为什么书院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了呢?

    这当中的原因,玄世璟自己知道,但是说不清楚,但是他坚信,自己这么做是对的,他也没有后悔过,现在书院那边儿不依旧在进行着扩建吗?

    春天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地里的庄稼虽然需要照看,但是也就集中在那么几天的时间而已,其余的时间,庄户门还是有功夫到书院周围的工地上去干活的,而且,那边还招收了不少别的地方的人,有的家里并不种地,而是靠着做工来养活一家子,这样的人,最是适合干这样的活儿,因为不用分心地里的庄稼。

    虽然庄子上的庄户即便是不种地,在庄子上找活儿干,也能这样养活了一家人,而且还能过的不错,但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思想就是如此,不能抛弃了养活他们的土地,所以,地里的庄稼对于他们来说,比干活还要重要。

    有的时候,活儿可能没有,但是庄稼地确是一直在那里。

    普通百姓过日子求什么,不就是一个安稳吗?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比庄稼地更安稳了,这十几年来,长安周边也没有什么天灾人祸,家里吃饱喝足,还能让孩子读书学习,这对于百姓来说,就是盛世了。

    普通老百姓的要求多简单?简单的让人心疼。

    “现在的书院,还真是树大招风啊。”玄世璟笑道:“但是这并不妨碍书院继续往前走,对于书院来说,越是这样,就越是要壮大,这与朝廷不一样。”

    “这自然是。”晋阳笑道。

    若是在朝中,说树大招风,那一定要懂得低调,懂得进退,但是书院不同,书院越是壮大,对于朝廷来说,那是好事,因为书院对朝廷,对朝政,对当权者,没有丝毫威胁,书院里的人,要么是单纯的学者,要么是单纯的学生,人畜无害,有什么坏处?书院可是为朝廷培养人才的地方,不是威胁朝廷的地方。

    所以庄子上的书院发展起来,玄世璟没有任何心理压力,要知道,书院的院长,可是皇室中人,是现在的太子,将来的皇帝。

    而这个传统,将来会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书院里出来的学生,都会是天子的门生,想要与其他人结党营私,要好好想想自己的学籍是否能保得住,自己的行为,是不是欺师灭祖。

    一个欺师灭祖,不尊君上的人,在一个封建朝代,是否能安稳的过下去,还要不要自己的名声,要不要自己的羽毛。

    所以对于庄子上的书院来说,发展壮大并不需要顾忌什么,纵观古今,还没有一个皇帝会忌讳一个书院的发展呢。

    现在即便有不少人盯着书院,盼着书院不好,但是越是这样,玄世璟就越是要把书院做好。

    “我先去书院了。”玄世璟说道:“昨天学生们从长安回来,考试也已经结束了,今天庄子上应该会热闹一些。”

    “事啊,妾身也是这么觉得呢。”晋阳笑道:“夫君放心去书院那边就是了,至于庄子上的事,有妾身和冰月呢。”

    “好。”玄世璟应声道。

    府上的人帮玄世璟准备了马,就牵着马在门口等着,玄世璟从宅子里出来之后,就直接骑上马去了书院,书院那边的先生们还等着玄世璟过去跟他们说说事情详细的经过呢,这世上从来都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尤其是流言蜚语一类的东西,传播的最是快,东山县最庄子上离着长安也不说近,但是传言早就已经传到庄子上了,只是玄世璟这个在长安的没有往回送信,书院的先生们都选择相信玄世璟能将这件事处理好。

    现在事情已经过去了,书院的先生们自然也想要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还有学生们在长安城参加会试的过程。

    昨天晚上在酒楼之中,是为了祝贺学生考完会试,所以即便是先生们也在酒楼之中,也没有任何人提起这些,大家高高兴兴的庆祝,这些烦忧的事情,等到空心啊下来再说也不迟。

    对于长安城的流言蜚语,书院里的先生们若说不在意,那是假的,谁拿着自己的名声不要紧?而且留言还是针对书院的,书院的先生与书院可是休戚与共呢。

    文学院的学生虽然走了一批,但是仍旧还有低年级的学生在书院里学习,只不过对于已经毕业的学生,心里满满的都是羡慕。

    会试啊。。。。。。。

    只是,他们现在只是看到了毕业的学生参加会试,确实忘记了,他们也要面临着乡试。

    书院的规定,过不了乡试,连毕业都是问题。

    在文学院的书房之中,先生们都坐在书房里,听着玄世璟说长安城之中发生的事。

    “也就是说,这件事情,你是与国子监的官员相互让了一步?”萧瑀说道。

    “嗯。”玄世璟点了点头。

    高士廉也从明德书院那边过来了,坐在了萧瑀的下首:“他这么做也是正确的,会试之前,不动摇学生的心思,这才是重中之重,而且,现在长安府衙不也还在查这件事的背后推手吗?”

    “国子监这么多年,积攒的问题也不少啊。”颜勤礼说道:“官员品行如此,以后还如何能教导学生,为人师表?即便是国子监之中有中正的先生,在官员的影响下,学生极其容易走歪路。”

    对于国子监的官员,颜勤礼表现出了相当的不满意。

    “不过,诸位先生,学生倒是觉得,像国子监那样,有一两个那样的官员,对于学生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玄世璟说道:“今天在此,学生也是想与诸位先生说说此事。”


………………………………

第九百五十四章:书院人事变动

    玄世璟的意思很明显,书院里的先生们大多都是学问人,先前在朝中为官,真正走进权利中心的人不多,现在也就只有萧瑀和高士廉两人而已,显然,萧瑀的这个性格不适合传导给学生们,在这方面若是教育学生,最适合的人选莫过于高士廉了,高士廉是个合格的政客,时而坦荡,时而又深沉的心思。

    玄世璟既不想让书院的学生们变成傻白甜,也不想让学生们个个都年纪轻轻的变得心思阴沉所以要把我这个度,所以才说高士廉最为合适不过。

    但是高士廉现在也是分身乏术啊,他现在可是执掌着明德书院呢。

    关于这回事,玄世璟之前就与萧瑀说过,如今旧事重提,萧瑀也明白玄世璟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如此的话,咱们书院就做个调整吧。”萧瑀率先牵头说道。

    “做调整?”书房里的先生们被萧瑀这话弄的一愣,好好的,调整什么?

    “没错,人员调整一番。”萧瑀说道:“士廉,明德书院就交给勤礼,你来文学院。”

    在座的人当中,萧瑀的辈分资历是最高的,因此,众人也都是默认萧瑀是现如今书院的领头人,萧瑀的话,分量还是足够的。

    “这样安排,的确合适,只是不能总是这么下去,所以,诸位,若是还有什么合适到书院教书的先生的人选,还亲告知学生,由学生来想办法。”玄世璟说道:“至于萧先生如此安排的用意,以后萧先生会为诸位解释清楚的。”

    文学院这边,暂且由高士廉先顶上,至于颜勤礼,人家是正儿八经的诗书传家,复圣颜回的后人。

    如今颜勤礼的孙子颜惟贞也在书院之中读书。

    原本像颜家这样的家族,家族里的孩子也无需到书院这边,但是颜勤礼自从来到书院这边教书之后才发现,家里的孩子要是依旧是像以前那样,在自家读书学习,无异于闭门造车,还不如到书院之中来呢,东山县庄子上,不管是明德书院还是文学院,对于学生的课程安排,都是紧巴巴的,是决计不会让学生们虚度光阴的,而且书院的气氛,也甚是合乎颜勤礼的心意,因此,就把自己的孙子给送到书原来了。

    颜勤礼的孙子考书院,自然是再简单不过了,所以,现在颜惟贞就在明德书院读书呢。

    其实玄世璟的想法很简单,书院教给学生的,总是光明,但是他想让学生们看一看黑暗,在书院的时候,吃亏都是吃小亏,有先生们帮衬着,出了书院,但求他们少吃亏,当然,不吃亏是不可能的,只要不吃要命的大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