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少-第5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麻烦的。
一直等到了第四天的时候,玄世璟派出去的人终于有了动静,说钱庄的管事跟琅琊王家派来的人接触上了,好像是要放弃钱庄钱库里的这笔钱。
“公爷,他们要是真不要了,这钱怎么办啊?”高峻问道。
“还是送回长安城去啊,不管他们要还是不要,这些钱,都是要入国库的。”玄世璟笑道:“可惜,我原本还想用这些钱,套牢王家更多的产业呢,对了,这几天军队那边怎么样?”
“还驻扎在城中,官府那边照看着,至于官府的官员,都有百骑司的人盯着呢,没敢有什么大动静。”高峻说道。
“那就好,明天一早,让军队到钱庄来,银库里的钱,也该送到长安城去了。”玄世璟笑道。
“那接下来怎么办?”高峻说道:“那些钱对于王家从钱庄里弄走的钱来说,不敢说是九牛一毛,但是也远远不够啊。”
“山人自有妙计。”玄世璟笑道:“先把这件事儿办妥了吧。”
“是。”高峻应声道,随后亲自到城中军队驻扎的营地去通知这件事儿了。
“高源,联络潞州府二贤庄在这边的管事,让他发请帖,下月初三,想要扩大自己生意的人,都来登州这边。”玄世璟说道:“时间紧迫,速去办。”
“是。”高源应声道。
钱庄的亏空,可就要看王家抵押在钱庄的这些产业了。
当初王家想要作平账本,现如今看来,可真是作茧自缚了。
而王家,还以为舍弃了这笔钱财之后就能安然无恙了。
次日早上军队来到钱庄后门门口的时候,钱庄的管事的脸上已经看不到以往的惊慌了。
王家的人已经告诉他了,这笔钱财,玄世璟想怎么处置怎么处置,不要插手了,就不要了。
所以钱庄的管事现在是一点儿都不慌,不是要把钱运走吗?那就运吧,钱运走了之后,这一关也算是过了是吧。
过了这一关,他与王家之间可算是患难与共了,不但命保住了,而且钱庄管事的位子他还是坐的安安稳稳的,日子继续过,然后回到以往的日子。
作为钱庄的管事,他可不会缺钱花,只要平日里能把账本给拾掇好了,他就不会出事,等攒够了棺材本儿之后,干脆就不干这差事了,带着家人和钱,直接跑了就是了,大唐这么大,谁能特意去找他?还能找到他?
钱库里的以前被一箱子一箱子的抬了出来,重新再贴上一层军队的封条,然后在台上马车,由军队运送到长安城去,到了长安之后,直接进户部,户部的官员勘验清点过后再重新贴上,存入国库之中。
“如今钱庄的钱库之中留存的银钱,也足够钱庄运转了。”玄世璟看着钱庄的管事说道:“日后这钱庄,还要有劳管事多多用心去打理啊。”
“这是自然,这是小的应当做的事儿,这几天一直让国公爷忙着操心,实在是小人的不是,都怪小人疏忽,往后定当兢兢业业,打理好钱庄。”钱庄管事说道。
漂亮话人人都会说,人人也都爱听。
“如此甚好,对了,本公还要在这登州城多停留几天,至于这几天之中,原先你让本公看的账本,送到本公的住处来吧,毕竟是陛下交代的事情,本公也不好疏忽,等到陛下问起的时候,本公也不至于一问三不知。”玄世璟说道。
“好,小的一定照办。”钱庄的管事说道。
现在钱庄的管事一点儿都不怕玄世璟查账本,之前他们最希望的就是玄世璟查账本了,只是这个齐国公不按寻常路走,倒是让他们有点儿焦头烂额,好在,这一切都过去了。
送走了玄世璟,钱庄的管事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高峻跟着玄世璟回了住处。
“公爷,您把那些账本要来作甚?明明都知道了,那些账本是假的啊。”高峻说道。
想要收拾王家,那得找出真的账本来才行啊。
“想要找出真的账本,还就得从这些假的账本入手。”玄世璟笑道:“我不是让高源去通知人下请帖去了吗?下个月初三,接到请帖的人估计大多数都会聚集在登州城,到时候,就有王家的好看了。”
吃了多少,都得给我吐出来。
拿这点儿钱来了事儿,打发叫花子呢。
………………………………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老毛病了
孙思邈的药庐之中,他亲自栽培了许多珍稀的品种,说是珍惜品种,以后说不定就能摸索出能够大面积栽培的技术,这样的话,这些珍惜药材就能够救治更多的人了,至少寻常人再用这些药材的时候,不必花费那么多的钱财去购买,这对普通人来说,是件好事儿。
孙思邈虽然是道家人,但是大部分时间并不是穿着道袍度过的,打眼一瞧,更像是寻常人家一个精神充沛的老人家一样,不起眼的很。
医学院里的学生引着李二陛下和长孙太后到了孙思邈的药庐。
孙思邈正在院子里摆弄那些晾晒在架子上簸箕里的药材呢,听到外头的动静往外一瞧,就看到了李二陛下和长孙太后。
“贫道见过陛下,见过太后娘娘。”孙思邈行礼。
“老神仙无需多礼,倒是朕和观音婢贸然来此,多有打搅了。”李二陛下笑道。
李二陛下对孙思邈是很钦佩的,钦佩孙思邈的为人,钦佩他能一心钻研医术,悬壶济世,在没有医学院之前,一直都四处游历,为百姓看病治病。
“却是当不起陛下的这声老神仙啊。”孙思邈笑道:“贫道也是个普通的老头子,西苑研究研究药理医术而已,贫道观陛下和太后娘娘的脸色都有些不太好,想来是来找贫道问诊的吧?”
李二陛下笑着点了点头。
“屋里请。”孙思邈请两人进了药庐,至于那学生,则是回到前面书院里继续做他的事情去了。
在药庐里,孙思邈给李二陛下和长孙太后把了脉之后,抚须说道:“陛下的问题暂且不大,只需平日多主意好好休息,少操心便是,至于太后娘娘,您的问题也是老毛病了,以前一直用天山雪莲养着,最近,是不是断了药了?”
“有两三年未曾服用了,不过也没觉出什么来,就是这几日,有些不舒服。”长孙说道。
“原来如此,太后娘娘的这个老毛病,根治不了,最重要的还是一个‘养’字。”孙思邈说道:“学院这边倒是有个新的方子,已经尝试过一段时间了,太后娘娘倒是可以试试,无需太多时间,只需要半个月就好,半个月,看看成效如何。”
这新方子也是学生研究出来之后拿给孙思邈看,孙思邈自己研究了许多,又用朝廷送来的药人试了一试。
药本身配方是没问题的,也有患有气疾的人来寻医问药,用了这方子的患者,都住在了书院之中,一个月没有什么问题,就能自己回家去煎药吃了,到现在为止,并没有出什么问题。
这新的药方子,也就算是成了。
可以让太后一试了。
所有的药方都是从无到有这样一个过程,既然药方没有问题了,那也就无需顾忌什么了。
以往孙思邈也不是没有给长孙太后看过病,那时候孙思邈觉得,她这病,基本上就是要靠调养,能养多长时间,活多长时间,看天意,他根治不了。
结果一转眼,这么多年就过去了。
“新的药方?”李二陛下问道:“可管用?”
“有些效果,陛下也知道,这等病症,如今还没有办法根治。”孙思邈解释道。
“如此的话,就请孙道长开药吧。”长孙说道。
整个大唐,也就只有孙思邈敢用这个方子给长孙治病了。
开了方子,孙思邈亲自给抓的药包好了交给了李二陛下身后带着一起过来的德义,两口子跟孙思邈聊了一会儿之后,起身离开了药庐。
李二陛下现如今大多数时间都是待在书院里,对这边很是熟悉,倒是长孙太后,到了庄子上之后,最多出去转转,书院这边,鲜少过来,她自己觉得,自己一个妇道人家,即便是来了书院,除却给书院的孩子们添了些繁琐的礼仪规矩之外,也就没别的什么用处了,因此还专门避开了书院。
李二陛下今天带着自己的老婆出门遛弯儿,就是要带着长孙多逛逛书院这边。
李二陛下自己也觉得,书院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
“陛下,太后娘娘,晋阳公主来书院了。”李二陛下随行的侍卫上前一步小声说道。
“是兕子啊,让她过来吧。”李二陛下说道。
“是。”侍卫应声而去。
“正好朕也想知道,东山县官府审问那些人,问的如何了。”李二陛下说道。
“陛下,没听方才孙道长说嘛,让您少操心。”长孙说道。
“说的简单,听着也简单,但是真要是事到临了,怎么可能不操心,要是什么都不放在心上,那朕还就真成了神仙了。”对于不让操心这些话,李二陛下一笑置之。
人活着,只能说遇到少量的事儿,让自己少操心,但是不操心?不可能的。
而且李二陛下也不是寻常百姓家,寻常百姓家还要为柴米油盐酱醋茶操心呢,更何况他一个太上皇,以前做过皇帝,开创了大唐贞观盛世的皇帝,说不操心?说破天也做不到啊。
人住在庄子上,庄子上还发生这么大的事儿,他能不关注吗?
他女婿在外头是为了大唐在做事,家里的安危都保护不好,让人家怎么在外头安心?
自从玄家的孩子出了事儿之后,李二陛下对这件事儿也很是关注,不然也就不会脸色不太好,让孙思邈给看出来了,以往在书院的时候可没这样过,日子过的那叫一个清闲自在,每天高高兴兴的去书院,然后高高兴兴的回家,跟家里的媳妇儿们说说书院里的趣事。
李二陛下的后宫也逐渐的安排到了庄子上,有的住在宅子里,有的围绕着宅子重新买了宅院住进去,虽说不如皇宫的日子过的奢华,但是总归距离近了,比宫中多自在了些,如今李二陛下的后宫,人数也没有多少了,杨妃,也就是李恪的亲娘,也在去年染了重病没挺过来去世了,李二陛下的四大妃子,全没了,都没熬过长孙,如今的长孙,从皇后,熬成了太后,依旧陪伴在李二陛下的身边。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慈孝
书院这边腾出来一个书房给李二陛下,就在这书房里,晋阳公主见到了自己的父皇和母后。
“儿臣参见父皇,参见母后。”晋阳走进书房,福身行礼。
“兕子免礼。”李二陛下扶起了自家闺女:“庄子上的事儿查的怎么样了?”
“父皇,先不说庄子上的事儿,儿臣听说母后最近身子不太好,还来了医学院这边,儿臣就赶紧过来了,母后可无大碍?”晋阳看向自家母后问道。
长孙笑着摇了摇头:“无妨,你父皇太紧张罢了。”
晋阳冷不丁的被自家父皇母后撇了一脸的狗粮。
好歹也是成了家的女子,倒也没在意这点儿小细节。
“父皇是担心母后,母后的这可是老毛病了,当初兕子还小的时候,宫中的太医说的多吓人啊,兕子到现在都还忘不了呢,等兕子回去之后,就让钱堆去再搜罗一些雪莲回来,母后就继续调养着。”晋阳说道。
“雪莲这东西,太过耗费人力财力,哪儿能天天都吃啊。”长孙笑道。
这玩意儿一来少见,二来,采摘保存不容易,即便是找到了,又要从西域运送到长安这边来。
长孙从年轻那会儿跟着李二陛下,苦也吃过,穷也受过,即便是大唐现在富裕了,但是勤俭的性子也是改不了的,小小的一个雪莲,数量多了,长孙也是心疼。
“家里有商队正好是走西域那边,顺带脚的事儿而已,母后不必放在心上,这两年也是儿臣疏忽了,应该每年都给母后弄些雪莲回来的。”晋阳懊恼道。
原本以为在宫中这些东西都不会缺了的,谁能想到,雪莲这调理身体的东西,竟然会缺,宫里的人都是干嘛吃的?
“还是兕子孝顺啊,观音婢,这是兕子的孝心,就不要推辞了。”李二陛下笑呵呵的说道。
反正玄家也是有钱,李二陛下心里也高兴,玄世璟那小子攒下了不少的家底儿啊,看自家闺女说话这么硬气就知道了,如今偌大的玄家,自家闺女可是个掌家的呢,这才是李二陛下高兴的原因。
李二陛下常常想着,自家的闺女,她父皇和母后还在的时候,有人给她撑腰,要是万一以后不在了呢?
李二陛下怕闺女受委屈。
至于自己的那个坐在皇位上的儿子,李二陛下自己做过皇帝,他心里比谁都清楚,有时候,做皇帝的,身不由己。
李二陛下是真的很疼爱晋阳这个闺女,从小到大,容不得她受一点儿委屈。
“好,二哥都这么说了,那臣妾就心安理得的接受闺女的好意。”长孙笑着说道:“不过兕子啊,你还是跟你父皇说说庄子上的事儿吧,这几天,你父皇可没少操心这事儿,你是没看见,那会儿刚出事儿的时候,澈儿哭着跑到宅子这边来,小模样是要多可怜就有多可怜。”
“澈儿那孩子,也该好好管教一番了。”晋阳说道:“自己偷着跑出来,家里的人得多担心啊,实在是太过放纵他了。”
“澈儿还小,知道担心他姐姐,这是好事,也别太过苛责他了。”李二陛下说道。
或许是当年李二陛下经历了太多的事情,自从做了皇帝到现在退位成了太上皇,他最喜欢看的就是一家人和和睦睦的样子,兄弟如同手足一般,相亲相爱,玄澈知道为他姐姐担心,哭着来宅子这边求自己,李二陛下心里很高兴玄澈有这样的意识,总比小孩子家家的就一脸冷漠,漠不关心他姐姐要强得多。
“父皇您这么护着他,可别把他宠坏了。”晋阳说道。
“朕倒是看着澈儿,好的很。”李二陛下笑道。
老人家都喜欢小孩子。如今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也都到了“老人家”的年纪了。
至于宫中的那些个孩子,不知为何,李二陛下却是喜欢不起来,就算是自己的孙子,李象,经常来这边看他,李二陛下心里也不是说像喜欢玄澈这般喜欢。
李二陛下这样的人,岂会看不出来?每次李象来了,眼神之中透漏的神情有些不一样,那可不是单纯晚辈来看长辈的关切,那眼神之中,明明白白的就藏着俩字儿,野心。
李二陛下知道李象的目的是什么,所以越是往后,李二陛下对待李象,也是不冷不热了。
他这里,并不是让皇子走别的路子上位的地方。
李二陛下不喜欢这样,所以态度也不热切。
至于年纪最大的李象的孩子,一直都在王府之中,还没有到庄子上这边来过。
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好了,赶紧说说被抓起来的那些人的事儿吧,知道朕好奇的很,还吊着朕的胃口,兕子啊,你还真是跟小时候一样,一点儿都没变。”李二陛下无奈笑道。
小时候晋阳的小心思,李二陛下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识破,但是看破不说破,逗着女儿玩儿,可是现在,人啊,到底还是有老了的一天啊。
想想之前痴迷丹道,相信什么西域来的和尚,真是可笑。
“人被抓了,冯浩大人审问过后,也招供了,的确是郑家的人。”晋阳说道:“从他们身上搜出来的东西查明之后,也是出自郑家,郑家想要杀人灭口,就派了他们到庄子上来对客栈下手,原本是想杀了客栈的人,再一把火烧了客栈的,也多亏冯浩大人事先在客栈准备了,不然还真就让他们得逞了,一旦客栈被烧,人死了,人证就没了,也就没法儿证明这事儿是郑家干的了。”
“跟先前庄子上破庙里的手段还真是如出一辙呢。”李二陛下冷哼一声说道。
“父皇别生气,这不是没让他们得逞吗?现在冯浩大人正在整理案子的卷宗,打算上报到大理寺去,事儿虽然明了了,但是一切都得按照朝廷的法度来。”晋阳说道:“相信狄大人会秉公处理的。”
李二陛下听过之后,点了点头:“嗯,狄仁杰这人,朕也听说过,百姓对他的评价也很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谁都不大方
事情已经查清楚了,至于往后要怎么处理,就看朝廷那边了。”晋阳说道:“虽说儿臣家里这事儿出的儿臣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儿,很生气,但是但凡是做事,都要有个度,郑家如此作为,自有大唐律法制裁,超出律法之外的事儿,儿臣是不会去做的。”晋阳说道。
晋阳懂得分寸,这也是李二陛下喜爱和疼宠自己的这个女儿的原因之一。
但是就在这件事上,李二陛下的愤怒程度,丝毫不比晋阳要少。
可是晋阳虽然这么说,但是不代表她真的就会放弃郑家。
郑家这么大的一个世家,靠着朝堂上官员的那点儿俸禄吃饭,可能吗?
要是真的能那点儿俸禄就能养活了这一大家子的话,那他们也就没有必要去做其它的了。
各个家族养活自己这一大家子,其实外面的生意才是最重要的一环,要不每天这一大家子的人的吃喝拉撒的支出他们怎么支付?
在大唐律法上面,晋阳不能拿着郑家怎么办,但是在别的方面,晋阳也没说不对郑家下手,事情既然已经做出来了,那就得有承担后果的准备。
钱堆在长安周边的这些商会之中还是有点儿地位有点儿声望的,要是玄家的生意要针对郑家,就郑家现在的这般模样,说两败俱伤都是抬举他们郑家。
郑家没了郑钧,在洛阳那边的产业也都被朝廷给查封了,损失了一大笔,本来缺了洛阳这方面的产业,郑家的日子就不太好过,要是再被玄家给针对了的话,那日子可就过的更艰难了。
而且,郑家策划绑架玄家大小姐的事儿也已经证据确凿了,郑家想要推也推不开了。
郑家倒是想要推,结果这事儿就像是个麦芽糖一样,直接黏在了他们身上,越是推,结果却反而把证据交到了他们手上。
从朝廷再到商会,玄家想要利用商会来整治郑家的话,几乎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
郑家因为洛阳的事儿,可还欠着朝廷不少钱呢,账本上明明白白的记载着,即便是在这方面,可以做的文章也足够多,所以晋阳没有必要在一个方面盯着郑家不放,到时候也是出力不讨好可就不好了。
这事儿就算晋阳不去与钱堆说,钱堆也不会再与郑家的商会有什么来往了,这对于钱堆来说并没有什么损失,但是对于郑家来说,损失可就大了。
钱堆手底下的商队规模有多大,整个长安只要是经商的人都知道,一下子断了这么大的一个门路,这时候的郑家能受得了吗?
或许之前郑家也想过这个问题,但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他们所接触的渠道当中,有多少是属于钱堆手底下的,又有多少是钱堆出钱注资的,有多少跟钱堆的商会有来往的。
只要钱堆打一声招呼,那些人是要帮钱堆还是帮郑家?帮郑家的话,得罪了钱堆,也得罪了玄家。
现在是玄家强还是郑家强?
商人逐利,自然能够想的明白。
“兕子你能如此明白事理,母后也放心多了。”长孙皇后说道。
晋阳是她的孩子,要是自家孩子都不把大唐的律法放在眼里的话,那他们李家如何坐这天下。
“兕子不生气吗?”李二陛下问道:“朕现如今都恨不得立即处置了郑家。”
李二陛下对于世家的不满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回算是新仇旧恨了,只是他在位的时候一直没有办法去收拾那些世家,这事儿就留给现在的皇帝去做了,现在,李承乾不是正在下手清理这些不干净的世家吗?
要是干净的话,怕什么?
身子不怕影子斜,世家不是都有自己立家的规矩吗?
老祖宗传家传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都不把老祖宗立的规矩放在眼里了?
“父皇,儿臣很生气,因为郑家想要利用儿臣的孩子们来威胁儿臣的夫君,但是儿臣是虽然生气,也不能乱来,郑家毕竟是个世家。”晋阳说道。
李二陛下听着自己的女儿的这几句话,也是微微的点了点头。
至于郑家,李二陛下虽然不是坐在皇位上的那个皇帝了,但是他要是说话的话,李承乾也要好好想想。
更何况李承乾现在对郑家也是恨的牙根儿痒痒。
像郑家这样的世家,亏空钱庄,也就是拿国库的钱,这无疑就是在挖大唐的根,李承乾能放过他们才怪。
像现在这样,父子两代皇帝齐心协力要下决心整治世家的问题,也真是少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