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少-第5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服毒而死,服用的是什么毒药,毒药的源头是哪儿,要是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毒药的话,是会有地域性的。
这些对于破解这件刺杀案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玄世璟现在就是每天在客栈中之中整理百骑司的人送回来的消息。
沂州城的官府的官员来拜访过玄世璟几次,都被玄世璟拒绝了,玄世璟不见他们,玄世璟就是要让这些官员知道,因为在沂州城外遇到刺杀的人,他现在很生气。
玄世璟要让这城中的官员把心思和目光都放在他的身上,然后再让没有露面的百骑司私底下去查一些东西。
这样一来,一明一暗,互相配合。
百骑司送往长安城的消息很快,在玄世璟由登州到沂州城路上遇刺的事儿在十天之后就已经传到了李承乾的耳朵里。
李承乾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怒火,因为在玄世璟离开长安城之前,这些所有能够遭遇到的事情,他们早就已经预料到了,这并不算是意外。
只是当初预料的太过准确而已。
往钱庄里伸手的人想要自保,自然就不能让玄世璟继续查下去,要想办法阻止玄世璟。
但是刺杀玄世璟,是想阻止玄世璟没错,但是也打了李承乾的脸,一旦这事儿的背后主使真的被百骑司给查出来,李承乾肯定是要报复的。
现在的平静,也只不过是因为不知道背后是谁在操纵这件事儿而已。
“临安。”李承乾唤道。
“奴婢在。”临安上前一步应声说道:“朕记得,之前送回来的消息说,齐国公原本从登州城离开之后,是要前往苏州是吧?”
“好像是这么一回事儿。”临安说道。
“先把关于苏州的折子全都挑出来。”李承乾说道。
“是。”临安应声道。
关于刺客是怎么得知玄世璟的具体路线的,李承乾也很好奇,他要看所有关于苏州,关于玄世璟的折子,说不定能够从中找出什么蛛丝马迹来。
玄世璟前往苏州的消息是百骑司的人送回来的,直接送到李承乾这里。
李承乾拿着手里的奏折,心思却是不在奏折上。
消息泄露,难不成是百骑司里头出了什么问题?
“临安!”
“奴婢在。”临安赶紧放下手上的奏折。
陛下这次唤自己,语气可是有些不善,得小心的应对着才成。
“去传潘成。”李承乾说道。
“是。”临安赶紧离开宣政殿去找潘成。
王禹离开长安城之后,长安城这边的百骑司就是潘成在领着。
消息泄露出去,但是玄世璟躲过了这次刺杀,李承乾希望百骑司是没问题的,但是也不得不防范。
皇帝给与百骑司的信任是够足的,这万一百骑司里出了叛徒,那可就是大问题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一千一百八十章:怀疑百骑司
关于百骑司的问题,李承乾也是宁可错杀也不可放过。
百骑司不能有问题!皇帝给了百骑司信任,百骑司里的人再出什么问题,那百骑司又有何面目成为皇帝的近人?又怎么能让皇帝彻底的相信他们能办好事儿?放心的把事儿交给他们去办?
朝堂之中,大臣可以贪污,皇帝知道了,按照律法治罪,大臣可以出问题,但是百骑司,绝对不能!
百骑司里的人可是从小就被挑选出来送进皇宫培养的,这样的人都出问题的话,皇帝还能相信谁?
没多大会儿功夫,潘成跟着临安进了宣政殿。
“属下拜见陛下。”潘成来到殿中,单膝跪地行礼。
“免礼。”李承乾抬头看着潘成说道:“告诉朕,现如今留在长安的百骑司所属部有多少人!”
“回陛下,不足百人。”潘成说道。
“这将近一百人,现在都是暂时归落在你手底下,由你统帅吧?”李承乾问道。
“是。”潘成回应道。
李承乾皱着眉头想了许久,从来都是百骑司去查别人,现在想要查一查百骑司,让谁去查好呢?
既然是要查百骑司的底儿了,总不能还是让百骑司他们自己人去查,这能查出什么来?
“最近你们百骑司在长安城,有什么能上报的消息吗?”李承乾问道。
“不知陛下是指的。。。。。。。”潘成小心翼翼的问道。
李承乾想了想,而后说道:“郑家。”
“回陛下,郑家家主自从被罢官之后,就一直待在郑家大宅之中,足不出户,整顿郑家。”
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潘成说的,李承乾即便是从宫人口中都能听得到。
要么怎么说潘成这人,在百骑司里就出不了头呢。
“就没有别的了?”李承乾问道。
“回陛下,属下还未曾有听到下面的人报上来别的什么消息。”潘成拱手说道。
“那好,继续盯着吧,其它的地方,也不要松懈,朕知道现如今你们人手紧,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李承乾说道:“把事情做好,朕不吝赏赐。”
“是。”潘成应声道。
潘成在宣政殿之中也没有待多长时间,潘成退下去之后,李承乾的眉头依旧紧皱着。
“陛下,您这是。。。。。。。”临安小心翼翼的上前。
“齐国公在沂州城外被刺杀,这事儿,朕总觉得有些蹊跷。”李承乾说道。
“可是,这事儿跟长安城这边,没有多大的关系吧?从长安城到沂州城,山高路远的,就算是消息在长安城泄露出去的,也不会这么快这么巧就到了沂州那边儿啊。”临安说道。
“你说的有道理,但是朕的直觉,觉得长安城之中的百骑司,有问题。”李承乾说道:“王禹在长安的时候,朕怎么就没有这种感觉呢?”
临安这下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百骑司尽忠于皇帝,但是现在皇帝怀疑百骑司了,这怎么整?从来就只有百骑司查别人的份儿,还从来没有别人查百骑司的时候呢。
“这样,你亲自去一趟东山县庄子上,去帮朕跟父皇借一个人来。”李承乾说道。
“陛下请吩咐。”临安躬着身子说道。
李承乾提笔蘸墨,写了一封信,让临安带着这封信,去了庄子上。
能够查百骑司的人,有,德义可以,太上皇身边的暗卫也可以。
李承乾想要知道留在长安城的百骑司当中的人有没有问题,就只能这么做。
让德义带着暗卫来查。
德义是贴身伺候太上皇的太监,而暗卫又是一个比百骑司更神秘的部门,让暗卫暗中去查百骑司,相信很快答案就能明明白白的摆在他面前了。
而且对于百骑司的了解,德义可比临安了解多了,甚至德义比李承乾都要了解百骑司。
临安乘坐着马车带着两个宣政殿的护卫直接去了东山县庄子上。
而东山县庄子上这两天暗中也是戒备紧着呢,玄世璟知道郑家现在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担心郑家会垂死挣扎,晋阳也有这样的担心,所以吩咐了下去,加强了庄子上的护卫,省的再出现以往郑家收买人绑架家里的孩子的事儿。
表面上,东山县庄子上依旧是一片祥和,但是背地里,却是一个吞人的大漩涡。
“太上皇,临安相公在外求见,说是带来了陛下的亲笔信。”李二陛下在书房的时候,外面的管家进来并报道。
“让他到书房来吧。”李二陛下说道。
临安进了书房,见到了李二陛下。
如今的李二陛下离开了皇宫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虽然不操心政事,但是始终是岁月不饶人,上次见到太上皇的时候,还是在宫中的时候,现如今,明显的能够见到太上皇头上的华发渐盛,整个人衰老了不少。
“高明派你过来,什么事儿啊。”李二陛下问道。
“奴婢回太上皇的话,是陛下让奴婢给太上皇送信来了。”临安恭恭敬敬的说道。
一说是送信,李二陛下就觉得,这信当中,写的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儿。
不然这信,让普通的侍卫送过来就行,何必让贴身大太监临安亲自跑一趟?
“呈上来。”李二陛下说道。
临安双手捧着信件躬着身子上前,将信件递给了李二陛下。
李二陛下接过信件之后,拆开来看。
越是看,脸色越是黑。
“高明他怀疑百骑司的人?”李二陛下问道。
“回陛下,是,因为齐国公在沂州城遇刺的事儿。”临安解释道:“这件事儿还没跟庄子上的晋阳公主殿下说起呢。”
李二陛下合上手中的信,面色的表情越发的凝重了起来。
信上事情也说的很明白,就是来借人的,想要请求李二陛下拨调德义带上暗卫,查探长安城留守的百骑司。
至于在外面的百骑司,现如今皇帝在长安,也有些长鞭莫及的意思,但是总要保证长安这边不出问题,不然外头就会跟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无法操控,到最后,结局也是难以预料的。
书客居阅读网址:
………………………………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地位
李二陛下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一天,是皇帝在猜忌百骑司的人。
要是真的是百骑司里有人出了问题,那大概是真的寒心吧。
毕竟百骑司里的人是从小就被挑选出来送到宫中培养的。
那百骑司的人是从哪儿来的呢?都是大唐各地的孤儿,无父无母,若是没有被百骑司挑选中的话,随时都会饿死街头的孤儿、乞丐。
进入了皇宫,成了百骑司的人,他们能够活下来,能够吃得饱穿的暖,甚至能够锦衣玉食。
百骑司的一切都是皇帝给的,他们如何能背叛皇帝。
既然起了疑心,那就去查!宁错杀,不放过。
“德义。”李二陛下唤了一声。
“老奴在。”德义的年纪比李二陛下要大一些,但是德义却是显得比李二陛下更有精神一些。
“你带上一批暗卫,去长安,秘密配合高明的人,查在长安城百骑司的人,要是有了消息,就直接送进宫中吧。”李二陛下说道。
“诺,老奴遵旨。”德义拱手躬身应道。
“去吧。”李二陛下挥手说道。
德义和临安一同出了李二陛下的书房。
“临安相公如今是陛下身边儿的贴身大太监,也需要多为陛下分忧啊。”德义说道:“太上皇已然离开了朝堂,说句大不敬的话,太上皇的年纪已经摆在哪儿了,连孙神仙都说,不能再操心了。。。。。。。”
德义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这种事儿,原本即便是做也应该是由临安来做,而不是到庄子上来,跟太上皇说,在让他这个老太监去带暗卫操持这事儿。
这成了什么了?
怎么看,这件事儿,都是临安自己没有那个能耐才弄出来的。
要是皇帝陛下觉得临安有那本事,也就不会来让德义操持了。
“德义相公说的是。”临安也只能唯唯诺诺的应着。
虽然德义不在宫中,但也是宫中的老人,现如今还是伺候在太上皇和太后的身边儿,临安虽然是皇帝身边儿的大太监,但是说白了,在德义面前,还是个后生晚辈,张狂不起来。
“不管是太上皇,还是陛下,看重的,都是有能耐的,而宫中,长安城,从来就不缺少有能耐的人,临安相公,话呢,我就说道这儿了,这件事儿既然太上皇陛下首肯了,那咱们就合力,把这差事给办好了办漂亮了。”
“是。”临安迎着。
他也听出来了,德义这是在提醒他,太子成了皇帝,他这个贴身的太监也不能止步不前,就这么安稳着,等到有一天,皇帝看不中他了,觉得他没什么大本事了,肯定是把他给换掉,为了保住这份地位,也要好好的上进才行。
李二陛下在庄子上住的地方,府上的家丁,基本上都是贞观一朝的李二陛下身边儿的暗卫,有年轻的,也有年迈的,德义挑选了一些人,直接就带着临安回了长安城。
临安需要回大明宫跟李承乾回报这件事儿,而德义则是在长安城住下了。
李承乾想的也没有错,德义的确十分了解百骑司,因此,从什么地方下手,德义心里也是门儿清。
起初百骑司的创立,就是为了帮着皇帝在私底下盯着文武百官的,到了现在,依旧也是如此。
这就要牵扯到李二陛下刚刚继位的那时候的国情了,世家势力大,而北方又有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盯着,虎视眈眈的觊觎着大唐,觊觎着中原富庶。
李二陛下怕朝中大臣私底下跟外头有来往,尤其是那些见风使舵的世家,为了能够掌控他们的动向,百骑司应运而生,然后就一直走到今天。
那时候,百骑司也的确是威名赫赫,让朝中大臣闻风而胆怯。
但是这太平了好些年,百骑司的名头,也渐渐的落了下去,这三个字,也不经常出现在人眼皮子底下,没有听在人们的耳朵之中了。
有的人记得住百骑司,有人的避讳,有的人害怕,有的人不知道,有的人,知道,却已经忘了。
“事情办妥了?”李承乾看着临安走进宣政殿问道。
“回陛下,已经办好了,德义相公已经带领一些人到了长安,在长安城之中住下了。”临安说道。
“德义办事,就是利落。”李承乾笑道。
这原本不过是一句普通的夸赞的话语,但是经过德义跟临安说的那些话值周,听在临安的耳朵里,却是有了些别的意味。
想想德义跟自己说的话,再想想现在陛下说的这句话。
临安心里有些紧张了。
临安原本是李承乾在东宫的时候提拔起来的太监,因为资历老,所以在李承乾从太子变成了皇帝之后依旧跟在李承乾的身边,一路水涨船高,现在成了宫中的太监大总管,也是李承乾面前的红人。
真要是办事的能力跟不上了,恐怕也是说换就把他给换了的。
不行,好不容易走到今天,可不能从这个位子上掉下去。
临安自己也是默默的下了决心的。
“陛下,这种事情,其实奴婢也是可以。。。。。。。”
“可以什么?”李承乾问道:“你手底下有人吗?”
李二陛下退位之后,也带走了所有的暗卫,至于李承乾想要用人,就要重新培养。
李二陛下这么做,也是为了留给李承乾一个干干净净的大明宫,省的自己儿子当了皇帝之后心里对这事儿有些介意。
想法是好的,但是也导致了现在暂时李承乾身边儿没有什么可以完全信得过的人用。
之前百骑司是可以用的,但是这一次,查的不就是百骑司吗?
“这。。。。。。”临安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好。
也是啊,自己手底下没人,怎么做事?
“这些事情交给你去做也不是不可,但是,你能做好吗?且不说现如今没有能给你带领的人,就算是有,你对百骑司,又了解多少?”李承乾说道:“你进入这宣政殿,这才多长的时间?”
想着要做事,为皇帝分忧,这是好事,但是也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别尽想着招揽事儿,做不成,招揽再多也没有用。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苏氏的心思
“陛下教训的事儿,奴婢记住了。”临安躬着身子谦卑的说道。
“好了,朕也不是责怪你的意思,只是凡是要一步一步的来,不要着急,急性子要不得。”李承乾说道:“德义相公到了长安之后,查起百骑司来,肯定是要与宫中这边来往的,这件事儿,朕这边儿就交给你去做了,有了消息之后,赶紧禀报给朕,不要耽搁了。”
“是。”临安应声道。
好在也不是一点儿事儿都没交给他办,李承乾这般吩咐,也是让临安省了些心思。
至少陛下还是看重自己的,查百骑司这么大的事儿,还是要自己去经手,虽然只是个传递消息的,但是也恰恰证明了陛下信任自己不是。
因此,对于这件事儿,临安是更加上心了。
宣政殿之中,依旧是临安陪伴着李承乾,反正今天德义也是刚刚到长安城来,时间来不及,也查不出什么东西来,就放心的伺候在皇帝身边儿就足够了。
后宫之中,苏贵妃从宫中的下人口中打探了不少事儿。
宫中的这些下人,虽然经历过一次清洗,一朝天子一朝臣,前头是这样,后头也是这样,自家有自家的主子,没人通外臣,但是后宫之中各个宫中的下人,总是有手段去打听消息的。
而且宫中的人觉得,消息传给宫里的人,算不得多大的罪过,又是宫里的娘娘们打听消息,就算是被陛下知道了,最先降罪的,肯定也是上头,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
后宫的嫔妃们不就是高个子吗?
“陛下让临安去出宫办事儿了?可打听到办了什么事儿?”苏贵妃询问自己的贴身宫女。
“这个暂时还不知道,这事儿,就只有陛下和临安两个人知道,娘娘若是想要打听的话,除却陛下那里,就只能走走临安的路子了。”苏贵妃的贴身宫女说道。
眼见李承乾登基这么长时间了,后宫之中的后位还悬着,依旧没有要立后的意思。
要知道,这后位,可有很大一部分决定着太子位子的归属,皇帝陛下着么拖着,到底是什么意思?
苏氏要为自己争,也要为自己的儿子争夺。
按理说,这皇后的位子,就是应该属于她的,当年陛下还是东宫太子的时候,自己可是太上皇亲自为他挑选出来的太子妃,太子成了皇帝,皇后不应该就是太子妃吗?
太子妃就是妻子,是正宫,其余的,再怎么受李承乾的看重,疼爱,那也是妾。
怎么可能让妾爬到妻的头上,成为皇后?
即便是皇帝,也不能宠妾灭妻。
“临安是陛下的身边儿的贴身太监,问他,还不如直接问陛下呢。”苏氏无奈说道:“对了,厥儿呢?”
“殿下在后头演武场跟着师傅习武呢。”宫女说道:“要奴婢去。。。。。。。”
“不用了,让他安安心心读书习武去吧。”苏氏说道:“想要得到陛下的看重,还是得本身优秀才成,如今在朝堂上,李象的风头压住了厥儿,无非就是年纪比厥儿大一些,能够做的事情多一些而已,等厥儿到了李象的这个年纪,一切都还说不准呢。”
在东宫的时候,李厥是嫡出子,现在在后宫,李厥的地位也是比李象要高上一些的,虽然苏氏还没有坐到皇后的位子上,但是有朝堂中遵守礼仪制度的大臣们在,早晚的事儿。
苏氏很聪明,她聪明在就算是有心有意要争夺,但也不会做过分的事儿,做的事儿,也不会让人说三道四,她懂得等待。
而且私底下也跟长孙府有来往联络,所以她一点儿都不着急,就算是李承乾有意李象,没有定下来的事儿,机会是一抓一大把,就算定下来,不是也能把人给拉下马吗?找什么急?
越是着急,反而就得不到什么好处。
苏氏精明着呢。
从下头打听到的消息,李象倒是知道着急,离开了皇宫有了自己的王府之后动不动就往东山县庄子上跑,结果呢?一开始太上皇还搭理他一二,后来就直接让人送消息过来,让李象不用到庄子上去了。
这算是碰了钉子了。
苏氏自己捉摸着,是不是要走一条新的路子。
长孙家的路子走了。
李象又在太上皇那里没讨到好处。
那玄家呢?
是不是可以走一走玄家的路子?
玄世璟已经被陛下封了齐国公,太上皇最为宠爱的晋阳公主下嫁到了玄家,晋阳又生出了玄家的嫡长子,现在玄家的地位看上去要比长孙家更要重一些,齐国公被陛下看重,将来定然是前途无量啊。
这个主意,苏氏其实早就想过,但是一直没有施行的机会,她现在是皇宫之中的贵妃,比以往做太子妃的时候更不自由了。
现在齐国公也不在长安,庄子上就只有晋阳公主。
苏氏起了心思,想要去拜访晋阳公主,但是得出得了这宫门才行。
“你去给宣政殿那边送个话儿,就说今日本宫准备了不少吃食,通禀陛下一声,看看陛下在宣政殿忙活完了之后,能不能到咱们宫中来。”苏氏说道。
“是,贵妃娘娘。”宫女福身应声道。
李承乾继位之后,也没有往后宫之中填新人,如今后宫之中的女人,还是以前东宫之中的旧人,提了位份,但是位居贵妃的,也就只有苏氏一人。
这也是苏氏沉得住气的原因之一。
或许陛下不立皇后,不立太子,跟她们后宫嫔妃没什么关系呢。
只是都不知道李承乾在想什么。
宫中,演武场。
一套剑法耍完之后,李厥满头大汗,接过一边儿太监递过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