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少-第6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窦孝果的这表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当中有事儿啊。

    虽然窦孝果是被陛下突然安排到礼部的,但是毕竟是窦家出身的大少爷,他的一举一动,背后可还有窦家的影子。

    而且,先前窦孝果还跟玄家的大小姐定了亲,人家可是未来玄家的女婿。

    若说窦家现在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已经大大的被削弱了,但是玄家没有啊。

    玄家的那位齐国公,一旦是他要有什么动静的话,朝堂必定是要掀起什么风雨的,可别看那位国公爷不上朝,他一上朝,那就是要出事儿的。

    前几天他不就去上朝了吗?退朝之后还去了宣政殿,与陛下交谈良久,而后宣政殿就传出了要给鄂王李厥选王妃的事儿,让他们礼部好一顿忙活。

    长安城说小不小,容纳着好几百万的人。

    但是说大也不大,就这么一座城,有点儿什么消息,没出个半天,就能传扬的满城风雨。

    而且,昨天齐国公的帖子,可是直接送到了礼部,昨天晚上的时候,窦孝果肯定去见过齐国公了。

    昨天晚上见的人,今天窦孝果就到礼部重新查看名单的事儿。

    礼部尚书心里已经猜测到,估计是名单出了什么问题了,齐国公和窦孝果,都想要不动声色的查。

    但是这也是礼部的事儿,他心里要是不知道的话,难受的很。

    “大人也曾过目过名册,大人是否看出来,名册之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窦孝果问道。

    这事儿尚书大人知道了也是好事儿,至少,他要在礼部办事儿的话,肯定绕不过这位上司。

    “本官并没有看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孝果啊,若是有话的话,不妨直说。”礼部尚书说道。

    “大人可知国子博士王守礼?”窦孝果说道:“王守礼的女儿王憍梵,也在名册当中。”

    “王守礼的女儿?她是有什么问题吗?”礼部尚书问道。

    关于这些姑娘的家世,他也就只有个大概的了解,下面的人查清楚了就完事儿了,只要身家清白,生辰八字能对的上,就能够呈交到陛下面前,供陛下御览。

    “王憍梵姑娘本身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出在她父亲,也就是王守礼的身上。”窦孝果说道。

    说着,窦孝果看了看四周,见四下无人,这才开口说道:“大人可知道,王守礼先前,与王家,来往甚密。”

    。m。


………………………………

第一案三百二十六章:人选

    “王守礼与王家?”礼部尚书愣住了。

    王家是个什么下场他又不是不知道,这个王守礼,竟然跟王家扯上关系了。

    若说陛下不恨王家,那王家也就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了,可见钱庄一案,陛下心里是十分果决的,谁涉案,谁死,甚至后来连跟王家关系亲密的官员也都遭到了连累,大部分都被降了官职,罚了俸禄,不过好在命是保住了。

    这个王守礼。。。。。。。

    “孝果啊,你把王守礼的具体情况跟本官说说。”礼部尚书说道。

    “是。”窦孝果应声道。

    “王守礼如今是国子博士,正五品上官员,如今虽说国子监的名声相对于之前没落了不少,但是国子监的官员,依旧是各司其职,国子监之中的学生,也是照常上课,朝廷也依旧重视长安城的国子监这边儿,王守礼这个人,平日里也是规规矩矩的做官,但是他的心思,下官并非说有多了解他,因此,琢磨不透,不过通过往日他巴结王家的做法,此人,应当还是想在仕途上往上走一走的吧,另外,下官查到,自宫中传出陛下要为鄂王殿下选王妃的消息之后,这王守礼,是主动联系上咱们礼部的官员,想要将他女儿加入到这名单之中的。”

    礼部尚书一边儿听窦孝果说着王守礼的事儿,一边点头,待听到最后的时候,才开口说道:“主动要将女儿的名字提名到礼部加入名册?”

    窦孝果点头:“正是。”

    虽然李厥十有八九能够问鼎太子之位了,但是也并非十成十的事儿啊,王守礼这着急的有点儿过分了。

    他是要将宝压在李厥身上?

    这行为,便是明显的站队了。

    能够确认的是,王守礼这是为了能让自己去攀附李厥。

    若是他女儿真的被陛下下旨赐婚给李厥,那他就是李厥的老丈人,不管他女儿在李厥的王府之中是正妃还是侧妃,都有这么一层关系在,那他以往与王家相交甚密的这个名头,也就无所谓了,谁还会去追究呢?

    现在窦孝果怕的是,在此之前,人家追究起来,他们礼部是会倒霉的。

    要是没有玄世璟的指点的话,窦孝果还注意不到这一层呢。

    “没想到啊,这个王守礼,还真有一套!”礼部尚书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说道。

    从窦孝果口中得知了这件事儿,他的心里也有点儿生气,底下的人怎么就这么不会办事儿,这可是大纰漏。

    陛下若是知道王守礼的事儿,还会选择王守礼的女儿吗?

    但是问题是,现在陛下不知道,而且,名册已经交上去了,陛下也已经看过了,这时候再去找陛下的话,必然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

    “孝果啊,你是如何知道王守礼的事儿的呢?”礼部尚书问道。

    “我岳父说的,钱庄的案子,是他查的,王家的人脉关系,他自然知道。”窦孝果说道。

    这事儿也是人尽皆知,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他现在跟礼部尚书是站在一起的,要通力解决这件事儿,说出来也无妨,对自己的岳父也造不成什么损失。

    所以,窦孝果面对礼部尚书的时候,在这件事儿上,基本上是有一说一,知道的,不会隐瞒。

    “原来如此。”礼部尚书说道:“既然这样的话,该怎么查,你继续查,至于礼部之中,底下的官员小吏,本官也会注意的,这件事儿真要是被掀出来,他们是跑不了的。”

    礼部尚书说这话,基本上就是确定了给王守礼走后门的官员的命运了。

    出了事儿,他们就得为他们做的事儿付出代价,不找他们找谁?

    若是通过正常手段让王憍梵的名字出现在名册上的话,估计名册也就不会这样被送到陛下面前去了。

    虽然这么说有推脱责任的嫌疑,但是事到临头,都得先保自己,才有功夫去顾全别人。

    “是。”窦孝果拱手应声道。

    这下,有了上司的支持,办起事儿来,可就更方便了。

    至于如何搪塞隐瞒他查这件事儿的真正原因,就成了尚书大人的事儿了,而底下的人,只知道窦孝果在查,一时半会儿不会知道窦孝果在查什么。

    宫中,李承乾在拿到名册之后,当天晚上就带着名册到了苏皇后的宫中。

    “臣妾给陛下请安。”苏皇后字啊听到外面的太监唱喝说陛下驾到之后,便打着宫女到殿外迎接李承乾。

    “皇后无需多礼。”李承乾伸手将苏皇后扶了起来:“咱们进去说吧。”

    “陛下请。”

    李承乾率先走进了殿中。

    “陛下可用过了晚膳?”苏皇后问道。

    李承乾点了点头:“嗯,在宣政殿已经用过了,皇后也无需多忙活了,今日朕过来,是有要事与皇后商议,是关于厥儿的。”

    “关于厥儿,几天前,陛下不是说要给厥儿寻一门好亲事吗?陛下难不成,是为了这件事儿来的?”苏皇后问道。

    “正是。”李承乾说道。

    临安将册子送上,送到苏皇后的手中。

    “这是礼部拟定的册子。”李承乾说道:“礼部在长安城打听了各家待字闺中的姑娘,汇总起来,又让钦天监将这些名门闺秀门的生辰八字算了一遍,这是挑选出来比较合适的人选,至于选谁,朕想问问皇后的意见。”

    苏皇后接过临安手上的册子,轻轻的翻动着,册子里有姑娘的名字,生辰八字,还有画像。

    生辰八字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苏皇后只看这些姑娘的画像就够了。

    那个姑娘长的有福相,那个姑娘看上去好生养,她都一一仔细的看着。

    “陛下,这姑娘倒是不错。”苏皇后说道:“您看,面相温润,而且您看,天庭饱满,而且身子看上去也并非娇弱不堪。”

    “哦?哪一位?”李承乾问道。

    “这姑娘,臣妾看看。”苏皇后仔细看了看姑娘的名字,说道:“叫做王憍梵,名字也不错呢。”

    “王憍梵?”李承乾仔细的想了想,好像有点儿印象。

    名册他是看过的,能让他留下一点儿印象的姑娘,也都是不错的,可以说是在李承乾的接受之中。

    。m。
………………………………

第一千三遍二十七章:十分巧合

    整整这一本名册之中,足足有三十多位姑娘的名字、画像、生辰八字,能让李承乾有印象的,也就这么几个而已,而王憍梵,恰巧就在其中。

    “陛下觉得如何?”苏皇后指着画册的上的画像说道:“臣妾觉得,应该是个不错的姑娘。”

    “既然如此的话,皇后可以多看几个,挑几个心仪的,再找个日子,让礼部宣召她们进宫,再好好瞧瞧。”李承乾说道:“毕竟,画像是死的,人是活的,具体如何,还得看过人才行,还有厥儿那边,也问问他吧。”

    关于给李厥选王妃,在家世方面,李承乾倒是并不怎么看重,毕竟现在还有哪一家,能够比得上皇家呢?

    原本李承乾也是想让皇室与玄家的关系更进一步的,奈何窦孝果在李厥前头,抢了先,入了安安的眼,李承乾跟玄世璟也就做不成亲家了。

    不过也没关系,李承乾又不是没有女儿,玄家不还有两个小子吗?只是现在孩子年纪都还小,不着急。

    剩下的,家世什么的,就无所谓了,甚至可以说,越干净越好。

    李承乾登基也有几年的光景了,东宫太子的位子一直空着,先前李承乾没有好好思量,但是钱庄的事情在临近尾声之时,李承乾也就闲下心思来了,好好的考虑了一番。

    之前朝堂上的群臣也因为这件事儿,直接上奏李承乾说要定下国本,太子之位悬空,对国朝不利,还是早些决定为好。

    那时候李承乾哪儿有心思想这件事儿,一来二去,也就给耽搁下了。

    所以,关于太子的位置的人选,李承乾也经过思量了,眼下来看,李厥,最为合适不过了。

    因此,李承乾开始张罗着给李厥选王妃了。

    “厥儿那边,陛下倒无需担心。”苏皇后说道:“其实上次那件事儿过后,时间一长,厥儿也就看开了,少年人心性,心思来的快,去的也快。”

    李承乾点了点头:“嗯,如此的话,朕也就放心许多了,最近厥儿的功课如何?”

    “每日都跟着宫中的师傅按时上课,上午读书,下午习武学习兵法韬略。”苏皇后说道:“至今不曾落下功课。”

    “那就好,那就好啊。”

    听到苏皇后说李厥在功课上这般用工,李承乾心里也是欣慰的,毕竟心中打定了主意,也就对李厥心中存了偌大的期望。

    “这样吧。”李承乾想了想说道:“厥儿现在也老大不小的了,也不要整日里都闷在宫中,正好这段时日,齐国公在长安城之中,就让厥儿,暂时出宫跟齐国公待几天吧,齐国公胸有丘壑,腹有韬略,厥儿若是能跟着齐国公学习一二,必定会受益匪浅。”

    苏皇后闻言,眼神之中闪过狂喜。

    “是,臣妾替厥儿谢过陛下恩典。”苏皇后起身,向李承乾行礼。

    “你我夫妻之间,无需如此,又没有外人。”李承乾笑着,拉住了苏皇后的手。

    苏皇后是高兴的,可以说是非常高兴了。

    虽然陛下没有明说,但是让厥儿出宫,师从齐国公玄世璟,这是一份天大的恩典,而且,这般看来,陛下是有意要让厥儿入主东宫了。

    玄世璟是谁?

    齐国公,晋阳公主的驸马,更是陛下亲封的太子太傅。

    头两个身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太子太傅的身份!

    李厥作为一个嫡出的皇子,一个十多岁的时候就被封了王的皇子,师从太子太傅,名头上,就已经拔高了一大截了。

    当晚,李承乾便和苏皇后商定了名册上的几名女子,待明日早朝过后,便让临安将名单送到礼部去,然后让礼部的官员安排这几名女子进宫。

    名单被送到礼部,礼部尚书和窦孝果看了名单之后,一脸的愁云惨雾。

    事情怎么就这么巧了。

    王守礼的女儿王憍梵就在名单之中。

    一时之间,这两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按照陛下和皇后娘娘的意思,安排她进宫吗?

    这几名被挑选出来的女子,要先行到礼部,由礼部的官员教导她们宫中礼仪,而后才能安排她们进宫面见陛下和皇后娘娘,经过教导之后,也不至于在宫中失了礼数。

    不仅仅是她们进宫需要在礼部学习礼仪,便是外省的官员进京,想要进宫面见陛下或者是参加朝会,除却鸿胪寺那边接待之外,他们也是要到礼部来学习礼仪的,言谈举止,方方面面,都要学。

    不然的话,偌大的礼部,用来做什么呢?

    礼部礼部,就是制定“礼”,遵循“礼”的地方。

    礼部尚书让另外一名侍郎去操办这件事儿了,吩咐下去之后,就让礼部的官员们去各司其职了。

    “窦大人,暂且留一下,本官有事要问你。”礼部尚书的目光看向窦孝果。

    窦孝果看到礼部尚书的表情,也就知道他单独留下自己想要干什么了。

    “是。”窦孝果拱手应声道。

    等到所有礼部官员都离开之后,尚书这才开口。

    “没想到,这王守礼的女儿,还真的被陛下和皇后娘娘看中了,要挑选入宫,虽说最后的名单没有定下,但是此番陛下挑选出来入宫见驾就只有七个人,被选中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想一想也的确是如此。

    若是陛下看重鄂王李厥的话,说不准也不会仅仅就只下旨赐婚让李厥娶一个王妃,说不准是一名王妃,两名侧妃呢?

    这在皇家来说,是很正常的事儿吧?

    真要是这样的话,七选三,那这几率,可就更大了啊。

    “这下可糟糕了啊。”尚书喃喃自语道,随后看向了窦孝果:“孝果,最近这两天,你可查出什么来了?”

    窦孝果一直在查王守礼的女儿是怎么进入到这个名册当中的事儿,虽然说有礼部的疏漏在里面,但是事情总要查个清楚,是谁出的纰漏。

    “虽然第一批名册当中包含的是长安城各级官员勋贵家的适龄姑娘,但是王守礼只是个国子博士,比起其它官员来说,还是有劣势的,若是他不主动,咱们礼部的人,不应当往国子监的人身上去打听。”窦孝果说道。

    。m。


………………………………

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走后门,关系网

    国子监的人虽然也是有官职的,在朝廷的编制内,但是与寻常官员,还真是有区别的。

    国子监说白了也是一处书院,是朝廷出钱创立的书院,目的就是培养士子,为朝廷效力,而国子监之中的学子,也大多都是来自世家之中,学识文采,在整个大唐,都是数一数二的,在文学院出现之前,国子监当属大唐第一学府了。

    说白了,国子监是公立书院,是专门为朝廷服务的书院,而里面的教书先生,也是朝廷从各处召集的有大学问,有大名声的人,这样的人,把他们笼络在书院,朝廷自然要表示表示了。

    因此,国子监之中的先生,助教,都是有官职的,或大或小。

    但是本质上,他们还是教书先生。

    寻常人敬佩他们,但是在朝中官员眼中,他们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

    至少没有什么政治价值,就算他们教导出来的学生将来当了官,所谓门生,所谓老师,指的是在他们入仕之后所要依靠的官员,或者是通过科举做官,那一期考试的主考官,算是士子的恩师。

    至于书院里传道受业解惑的先生,也是老师,但是之间关系,必然不会像前者那般密切。

    关系也是靠着利益建立起来了,明显前者恩师比后者老师,对于刚刚步入朝堂的官员来说,要重要的多。

    所以,王守礼虽然是国子博士,但是国子监之中,学生多出名门,入仕自有家中或是朝中恩师照拂,他所能攀上的关系,并不多,在朝中的分量,也不够重。

    所以王守礼是怎么让自家闺女进入礼部拟定的名单的,窦孝果觉得,肯定也是走了后门的,至于走了谁的后门,这就是窦孝果要查的了,而且,就这这两天的时间,他已经有了眉目了。

    只是他是万万没有想到,这背后,竟然会牵扯到来俊臣。

    最近这段时间,来俊臣再长安城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不少人都在巴结来俊臣,就算不能跟着沾光,至少往后可千万别惹到这位大人,不然的话,郑家的事儿就发生在长安城,这是这是长安城之中的官员有目共睹的,就发生在他么的眼皮子底下,所以他们所知甚细,不同于琅琊王家,来俊臣再琅琊做事儿,离着长安城,天高皇帝远的,长安城的官员也仅仅只能通过通过传言来揣摩来俊臣的手段。

    这下子,他们见识了,因此,心思活络的人,早就开始于来俊臣来往了。

    王守礼也是如此。

    估计是怕先前他跟王家之间的联络会牵连到自己,会被来俊臣翻旧案,因此,来俊臣从琅琊回到长安之后,王守礼是第一批去巴结来俊臣的人。

    不然的话,以他跟王家的来往,来俊臣会不知道?会放过他?

    还不是钱财的魅力,这魅力,来俊臣也阻挡不了。

    来俊臣收了王守礼的钱,也就没有追究王守礼的事儿,王守礼这才逃过一劫。

    至于王守礼的闺女的事儿,王守礼也是拜托来俊臣办的。

    虽然窦孝果管不着来俊臣,但是他能管得着礼部的官员,礼部的官员与来俊臣之间有来往,他是能够查到的。

    依旧是上赶着巴结来俊臣的人。

    王守礼与礼部官员之间,通过来俊臣这一个人,联系到了一起,说白了,他们是来俊臣关系网上的人。

    既然涉及到来俊臣,这就让窦孝果觉得有点儿难办了。

    “国子监。。。。。。。”礼部尚书沉吟道,他也是个人精,官场上的关系往来,人情利益,他心里也清楚,所以他一听,就知道,王守礼是走了后门的,肯定是托了关系。

    只是他还没想到,是因为来俊臣,所以王守礼才跟礼部的官员掰扯上关系的。

    “事已至此,即便是查清楚原因,也弥补不了了,下一步,你觉得该怎么办?”礼部尚书问道。

    “眼下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窦孝果说道:“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那你查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尚书问道,他还是没忍住自己的好奇心,询问了窦孝果。

    并且,这事儿也关系着礼部,他是礼部尚书,整个礼部品级最高的官员,可以说,礼部这个摊子,他是摊主,自己的摊子出了什么样的人,他肯定得了解一二啊。

    “王守礼是通过来俊臣,走了关系,跟咱们礼部的官员联络上了,送了钱,才把他女儿列入了名册当中,没想到,他女儿,竟然被陛下和皇后娘娘相中了,因此这下下官是真的没办法了。”窦孝果说道。

    一听还涉及到来俊臣,礼部尚书也没话说了。

    现在满朝文武,谁都不乐意去得罪来俊臣。

    可是这事儿……。

    礼部尚书叹息一声,还真只能照着窦孝果说的这么做了,走一步看一步。

    “那万一以后……。”礼部尚书说道。

    窦孝果仔细想了想,谁会去掀开这种事儿?

    先前出事儿,窦孝果最担心的是来俊臣来挑事儿。

    但是现在这事儿跟来俊臣有莫大的关系,来俊臣不会主动去将这件事挑开,这让窦孝果放心不少,所以才敢说出走一步看一步的话。

    除却来俊臣之外,朝中谁会闲着没事儿去管这些?他们巴不得陛下赶紧遗忘钱庄的事儿,赶紧忘记郑家跟王家,已经牺牲掉的,回不来了,干脆让他们死得其所,保护活着的人。

    要是王守礼这件事儿不被曝光的话,那他们礼部的官员也就不用担惊受怕了。

    “先前下官的确十分担心这件事,但是如今来俊臣搀和进去了,方才下官一想,反而安心了许多。”窦孝果说道。

    “哦?为何?”礼部尚书看着窦孝果问道。

    “旁人谁会闲着没事儿去掀王守礼的老底?王守礼的女儿已经入了陛下和皇后娘娘的眼,若是真的被下旨赐婚给鄂王殿下的话,这就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儿,何苦呢?所以这件事儿,除却来俊臣大人之外,是不会有人提起的,更何况,旁人也不知道这个中原因不是?”窦孝果说道。

    。m。


………………………………

第一千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