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少-第6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百骑司,那是皇帝的底线,哪儿能这么容易就被臣子窥探。

    玄世璟跟自家庄子上也一直保持着书信来往,王禹那边儿在书院里是个什么情况,他也知道。

    有李二陛下在上头保着王禹,出不了事儿。

    就算来俊臣诬告,太上皇的名头一搬出来,谁都说不得什么。

    而且,李承乾也没想过要动王禹。

    先前为了掩护玄世璟,王禹已经牺牲掉他百骑司统领的位子了,站出来当靶子,在这一点上,李承乾也是有些亏欠王禹。

    不过,君王的亏欠不能说,只能做,所以,李承乾的做法就是,在这件事上,保住王禹,摁住来俊臣的所有证据和奏折,不动弹。

    久而久之,希望来俊臣能够明白。


………………………………

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搞事情

    如今的来俊臣,意气风发,哪儿能想到皇帝有这么多心思。

    皇帝让他办了这么多事儿,给他连升三级,来俊臣心里那股子高兴劲儿还没下去呢。

    不过这也不能说来俊臣不冷静,趁热打铁的道理谁都懂。

    “大人,您现在也别着急,毕竟,那王禹可是从太上皇在位的时候就掌管百骑司,而且,现在在文学院里当差,太上皇也在文学院呢,陛下怎么着,也得顾忌着太上皇,因此,下官猜测,那些证据和大人的奏折呈交给陛下之后,陛下没有什么反应,应该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吧。”王弘义站在来俊臣面前躬着身子说道。

    来俊臣听了王弘义的话之后,摸索着下颌的胡须,点了点头,说道:“说的也是,不过,咱们可不能停下来,就算是王禹的事儿要先放一放,也得找出别的事儿来。”

    “大人,这不妥吧?”王弘义说道。

    “有何不妥?”来俊臣问道。

    “这长安城,哪儿还有别的什么事儿?”王弘义说道。

    他心里明白的很,来俊臣这意思,不就是没事儿找事儿,想要攀诬构陷吗?

    这种事儿他们以前也不是没做过,但是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现在都已经当了大官儿了,而且在陛下眼中也有了一席之地,再这么做的话,可不妥啊。

    虽然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但是在来俊臣面前,他可不敢说。

    “怎么就没有了,你以为,钱庄的事儿就怎么完了?”来俊臣问道。

    “前两天在早朝上的时候,陛下不是已经派了户部尚书房遗爱到地方上去巡查钱庄去了?而且陛下不是也亲口说,钱庄的案子,也已经结案了。”王弘义不解的问道:“陛下都这么说了,那岂不是无事了?”

    “糊涂啊。”来俊臣说道:“陛下这么说,也是为了要安稳朝堂,真以为就没有事儿了?钱庄的案子,有多少人搀和进去,有多少人从中渔利,虽然杀了这么多人,但是依旧不干净啊,还有一些没有查出来的,不管是在长安城还是在地方上,都有,咱们现在可不能停下脚步啊。”

    这些日子,来俊臣也想了许多,他也是个聪明人,想着想着,也就看出来了,皇帝这是在把他当成长枪使唤呢,皇帝要扎谁,他就得起扎谁,皇帝想要谁的命,他就得想办法让那个人死。

    说白了,他就是皇帝的一条狗,皇帝要让他咬谁,他就得去咬谁。

    一旦在皇帝眼中,他这样的人没有了价值,那他可就离死不远了。

    因此,来俊臣捉摸着,自己得长久的在皇帝眼中,心中,保持着自己还有用的形象。

    所以,他不能停下,一旦停下了,他就没用了,他的命,也就到头了。

    若是这样的状态持续的时间长一点儿的话,不仅仅他能活的长一些,官儿越做越大,他活下来的机会越多。

    本来来俊臣觉得,自己进入朝堂,就是一个赌博。

    他的出身并不好,而朝廷对于官员的考核,在这方面也是有要求的,他是走了歪门邪道,才捞到的官职,然后一步一步的往上走,一直走到今天,他的过去,经不起考究,这就注定了来俊臣和朝堂上的所有官员都是不一样的。

    “大人吩咐,下官去做就是了。”王弘义说道。

    说起来,王弘义对于以后如何做官,是一点儿头绪都没有,他就是个跟着来俊臣混日子的,来俊臣混的好,他也跟着喝酒吃肉,来俊臣混的不好,他也跟着倒霉。

    他怕来俊臣倒霉,所以来俊臣说出要没事儿找事儿这种意思的话之后,他心里一直突突的。

    感觉不是很好。

    “前两天王守礼不是来过了吗?他女儿已经被陛下下旨赐婚给了鄂王殿下,如今看来,鄂王殿下,十有八九就是未来的太子,这对于咱们来说,是个门路,你知道,鄂王殿下若是做太子的话,他的对手是谁吗?”来俊臣问道。

    王弘义仔细想了想,说道:“越王李象?”

    来俊臣点了点头:“没错,越王李象,一直都有这个心思,不然早年间他刚刚住进越王府的时候,也不会主动结交这么多大臣。”

    “可是,现在那些大臣,大多也都因为钱庄的事儿,倒台了吧?”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来俊臣笑道:“最近,你就帮我暗中注意着越王李象的动静吧。”

    来俊臣想要在李厥面前留个好印象,或者说,直接留个人情,这样对他来说,可是多一条活路啊。

    就算陛下想要杀自己,但是自己若是有太子这一条门路的话,能够熬到将来太子登基,那他的路,就越走越宽了,那还怕什么。

    现在,来俊臣就开始为自己往后几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开始铺路了。

    陛下要立鄂王殿下的意图已经这么明显了,来俊臣可不相信,现在李象还能继续这么淡定。

    最近李象可是往东山县庄子上跑的越来越勤快了啊。

    那是个什么地方,整个长安城的人都知道。

    这两个皇子,可是要争起来的。

    就算是李厥做了太子,李象估计也会争一把,只要陛下还健在,只要太子没有成为皇帝,估计李象都不会放弃。

    看看贞观朝,陛下坐稳了皇位,不还是有那么多王爷在暗中想要谋反吗?

    这就是李唐皇室。

    “对了,大人,您说起钱庄的事儿的话,不知道大人还记不记得,之前在牢房里的时候,郑家的人说的,关于窦家的事儿。”

    来俊臣眼睛一亮。

    他想起来了。

    怎么就把这事儿给忘了呢?

    郑家先前与窦家可是有来往的,后来郑家的大少爷出了事儿,郑家怀疑是窦家挖坑给他们跳,所以跟窦家也就反目成仇了。

    然后,郑家人被来俊臣抓进了牢房严刑逼供的时候,从郑家人口中透漏出来的。

    关于钱庄的案子,早前的时候,窦家可也是伸了手的。

    也就是说,窦家也是涉案人家之一!

    大唐第一少
………………………………

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牵扯

    可是窦家并没有受到什么处置,相反,窦家的窦孝果还升官了,从一个长安城里小小的散官,一跃成为吏部的侍郎,官职比来俊臣还要高。

    要说窦孝果的这升迁速度,朝中谁人不嫉妒?

    因为窦孝果是窦家的人,因为窦孝果在关键时刻出手去救了齐国公的女儿,所以陛下另眼相待。

    而那些一直挣扎在底层的官员呢?他们并非没有才华,只是缺少一个机会而已。

    至少,来俊臣就是这么认为的,他辛辛苦苦打拼大半辈子,结果还不如一个黄口小儿救下一个人得来的官大。

    这么一想,他地心里能平衡得了吗?

    另外,听礼部的官员说,在笔下位鄂王殿下挑选王妃的时候,在名册已经定了的情况下,窦孝果又出手去查名册,专门针对的就是王守礼,估计他应该是看出王守礼的女儿的名字出现在名册之中的蹊跷了。

    这事儿来俊臣之所以知道,也不过是因为礼部的官员怕出事儿,提前到他这里讨主意罢了。

    来俊臣不知道,正是因为这礼部的官员一慌乱,跑到他这里来,才让窦孝果知道,礼部的官员与来俊臣有关系,进而顺藤摸瓜,把礼部的官员脉络给摸索了个七八成。

    往后窦孝果在礼部做事的时候,就知道什么时候该避开什么人了。

    “窦家。。。。。。”来俊臣摸着自己的胡须,在书房之中来回踱步。

    “大人,随是如此,但是窦家,不好招惹啊。”王弘义说道。

    王弘义的脑子还是稍微清醒一些的。

    “现在窦孝果是陛下眼中的红人,窦家在朝堂上的势力虽说大不如从前,可毕竟还是窦家,皇亲国戚的身份还在,窦逵死后,遂安公主平日里名声不好,但是涉及颜面,依旧没有改嫁,遂安公主虽说不是与当今陛下一母同胞,不是太后所出,但也是皇家公主,是陛下的妹妹,再加上窦孝果如今也是齐国公的女婿,若是动了窦家,涉及到了窦孝果,难免也要牵扯到玄家啊。”

    来俊臣一边听着王弘义的分析,一边默默点头。

    也的确是如此。

    窦家涉及钱庄的事儿,齐国公能不知道吗?他查钱庄的案子一查可是查了大半年,将朝中七成的官员勋贵全都得罪了个遍,但是唯独窦家,涉案了,但最后什么事儿都没有,这样想来,难免不让人怀疑,齐国公是在徇私。

    “陛下牺牲了一个百骑司的统领来保护齐国公不被朝中官员锁攻讦,还真是煞费苦心啊。”来俊臣叹息一声说道:“眼下,齐国公的锋芒,咱们还是要暂避的。”

    不得不说,来俊臣有点儿惧怕玄世璟。

    但是惧怕归惧怕,该利用的时候,来俊臣也是不怕的,就想当初中秋节前在长安城街上告知玄世璟,郑家落在他手中一样。

    “窦家的事儿,我会暗中去查,这你就不用操心了,做好我交代给你的事就足够了。”来俊臣说道。

    “事。”王弘义应声。

    等到王弘义离开之后,来俊臣在书房里坐下来,开始思索关于窦家的事儿了。

    这就算是捏住了窦家的一个把柄,甚是只是玄家的,至于要怎么利用,在什么时候利用,可要好好的想想才行,真要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说不准,这件事儿,还真能成为他的保命符。

    来俊臣现在还摸不准李承乾是否知道窦家涉案,玄世璟隐瞒的事儿,看来,得找个机会,试着探一探陛下的口风了。

    王弘义说的事儿,来俊臣记在了心里,长安城没有风浪,他就没有出头的机会,只有长安城的水浑了,他才有机会浑水摸鱼,只是现在,不能着急。

    房遗爱离开了长安城之后,户部之中,就是两个侍郎在主事了,好在现在朝廷没有什么大的要用钱的地方,而且,这几年,户部的官员在职任劳任怨,没有出过一点儿差错。

    至于钱庄的事儿,这可怨不得人家户部的官员。

    眼下用钱最狠的,应该还是钱庄,房遗爱作为钦差大臣到地方上去视察钱庄,重建钱庄,一应的用度,他都可以直接写条子,附上走着送回长安城,到时候李承乾过目同意之后,直接将条子送到户部,户部直接拨调钱粮就好了,同一署衙的人办起事儿来,最为方便。

    为李厥赐婚的圣旨已经昭告了天下,而李厥,也在宫中完婚了,虽然朝中大臣都觉得李厥十有八九要入主东宫了,但是册封台子的苗头,宫中一点儿都没有露出来,因此,众人猜想,是不是也像当初苏贵妃封皇后那样,说不准哪天陛下想起来了,旨意就下了,就通知礼部去准备了。

    好歹,李厥现在没有太子之名,但是却要有太子之实了。

    最近这段日子,李象过的很不好。

    他被封了越王之后,便是不之官,一直留在长安城,或许李承乾也是想要效仿自己的父皇,让自己的儿子们,像当年他和吴王、魏王那样的关系。

    不过显然这是李承乾的想法而已,李象并没有这样的想法,他跟李厥之间,也没有这么好的关系。

    虽然是兄弟,但是没有好到可以心甘情愿的不去争夺太子之位的关系。

    宫中一片喜气洋洋,因为李厥成亲了。

    而越王府,一片愁云惨淡,也是因为李厥成亲了。

    “殿下,如今的形势,便是如此,对于咱们来说,也是十分不利。”李象王府之中的从属说道。

    “这我自然之道!”李象的语气,显得有些不耐烦。

    一个钱庄的案子,让他的势力元气大伤,原本依靠他的官员,死的死,被发配的发配,因为这件事儿,他在皇帝眼中的地位怕是大不如从前了,李象现在心里着急的,是想什么办法,让自己的父皇重新看重自己。

    “如今待在长安城之中,怕是难有作为,本王这两天在想,要不要跟父皇请求,到封地去。”李象说道。

    “殿下,万万不可啊。”王府的从属一听这话,连连摇头摆手。

    。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


………………………………

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木已成舟

    一旦离开了长安城,那就相当于自己主动放弃了去争夺。

    藩王无天子圣旨,不能随意回长安。

    到时候,就算是在放低有千好万好,回不得长安,接触不到朝堂中心,又有什么用?岂不是将长安之中的种种优势,全都拱手让出去了?

    若是留在长安的话,不管怎么说,还是有机会做些事情,争一下子的。

    难不成,殿下已经放弃了争夺太子的心思了吗?

    他是做从属的,尽心尽力的为主子谋划是他的职责,但是这样的事情,他不敢问,只能由主子提起,他们才敢说话。

    “本王觉得,留在这长安,不管是在朝堂上,还是私底下,都倍感尴尬。”李象说道:“倒不如离开长安,至少心里能安稳一些。”

    “但是若是殿下离开长安的话,形势对殿下会更为不利,如此做的话,无疑是放弃了长安之中所有的优势。”

    “可是即便是留在长安,还能做什么呢?”李象说道:“父皇让李厥跟在齐国公身边,拜齐国公为老师,齐国公本身就已是官至太子太傅,如此一来,父皇的意图已经是很明显了,父皇是打算要立李厥为太子了,本王,已经没有机会了。”

    钱庄的事儿,不仅仅让许多人丢了性命,更是堵上了李象通往东宫太子之位的道路。

    他身边儿现如今已然没了什么可用之人,也没有了攀附他的官员,如同一根独木。

    至于他先前苦心往庄子上去跑,想要熟络书院里的人,想要与玄家拉关系,现在看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枉然。

    玄家以往是不站队的,但是现在,李厥成了玄世璟的弟子,有了师徒的名分,玄家也就不得不站队了,站在了李厥那边。

    玄世璟在朝中,在自家父皇眼里心里是个什么分量,这一点,李象清楚的很。

    也正是因为清楚,所以他心里,才没了底气,失了信心。

    自从窦孝果跟玄家大小姐的婚事定下之后,玄家与窦家这两家,算是捆绑在了一起,也就是说,将来窦家肯定也是支持李厥的。

    在这样的情势下,李象觉得,自己不太可能有翻身的机会了。

    若是没有钱庄的案子,或许尚有“一线生机”。

    因为这件案子,再加上他在宣政殿被自家父皇质问的事,让李象的名声,已经大不如从前了。

    “殿下这是想要放弃了吗?”王府的从属小心翼翼的问道。

    李象叹息一声。

    他不想放弃,但是又不得不放弃,心中埋藏着一份不甘心,但是没用。

    “明日我便进宫,与父皇商议去封地的事儿,长安这边,我暂且不打算留在这里了。”李象说道。

    话一说出来,就像是下定了决心一样,李象叹息一声,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与其这样不死不活的拖着,倒不如干脆利落一些,就算去了封地又怎样,封地又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是以后自己的封地能够离着长安近一些的话,那说不准就比在长安要划算的多。

    李象说完之后就走了,留下他的从属呆愣愣的站在那里。

    在长安这几年,战战兢兢,想要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到最后,没想到却是落到这样一个结果。

    要是钱庄的事情没有闹的这么大,围绕在越王殿下身边的那些官员不出事儿的话,他们有人,有钱,有势力。

    李厥有什么?无非占了一个嫡子的名头。

    用些手段,让李厥不讨陛下的欢心就是了。

    李厥刚刚成婚,在成婚第三天之后,就像往常一样,开始往宫外跑了。

    原本是不用着急的。

    玄世璟虽然答应过李厥,带着李厥到庄子上好好转转,但是毕竟人家才刚刚成亲,这事儿不急于一时。

    没想到着急的是李厥自己。

    “怎么不留在宫中?你可是刚刚成亲,怎么,新王妃不讨你欢心?”玄世璟坐在书房之中,手捧书卷,头抬都没抬起来。

    “老师莫要打趣学生了,老师又不是不知道,学生的婚事,学生自己,做不得主的。”李厥无奈的说道。

    “木已成舟,虽说是陛下的旨意,但是人家姑娘已经成了你的王妃,就算你心里没感觉,也要尊重人家,夫妻二人,相敬如宾。”玄世璟说道:“治小家一点儿都不比治学简单,家和才能万事兴,这道理,为师也希望你能明白。”

    “是。”李厥拱手应声。

    其实王憍梵的容貌是美丽的,自家父皇和母后不会为自己选一丑妇,八字和容貌都过了关的,才会被召进宫来。

    但是李厥觉得,他们夫妻二人之间,总是缺少了点儿什么东西。

    或许是因为这桩婚事,实在是有点儿仓促吧。

    李承乾决定的突然,礼部办事也足够麻利,到最后算婚期的时候,钦天监的人一算,好日子就在最近啊,过了最近,要想再等这么个良辰吉日,那就得等到明年了。

    因此一不做二不休,宫中就抓紧准备了起来,赶上了这个好日子。

    皇家子弟成亲,规矩甚是多,挑选日子,也是尤为重要。

    不然的话,为什么宫中要有钦天监的存在呢?可不仅仅是观察天象,制定农历的。

    “老师,您先前不是说,要带学生到东山县庄子上去一趟吗?”李厥见玄世璟依旧在认真看书,没有开口的意思,便只能自己主动开口了。

    李厥不是没有去过庄子上,只是那次去庄子上,他仅仅是在市集上溜达了一圈儿,吃了一顿饭而已。

    就是那一次,他遇到的安安。

    “用不着这么着急,你宫中都安排好了?”玄世璟问道。

    “安排?作何安排?”李厥问道。

    玄世璟合上书本,叹息一声:“你现在已经不是从前那个你了,你已经成家了,难不成你要去何处,都不安排一下你家里吗?你可是才刚刚成亲。”

    若是去庄子上,必然是要在庄子上住上几天才能回长安的,李厥新婚燕尔,难不成不跟鄂王妃打声招呼,一走就好几天?

    。m。


………………………………

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一个女婿半个儿

    “学生已经安排好了。”李厥说道:“虽说学生刚刚成亲,但是依旧是住在宫中,学生觉得,除却多了一口人之外,也就没有什么别的变化了,一应吃穿用度,内务府自会斟酌,而学生外出跟随老师的事,王妃她也知道。”

    既然李厥如此说,玄世璟也就不能多说什么了,毕竟是学生的家事,人家既然安排好了,他也就不多指手画脚了。

    “如此甚好,这样的话,一会儿咱们就出发吧,若是行的快的话,说不定还能赶得上书院的午饭。”玄世璟说道。

    这次回去,他也能回家看看。

    玄世璟是一个人来长安的,他的家人都还在庄子上,原本他也是不想来的,但是这一段时间的朝堂形式不太好,他必须得在长安坐镇,说不准什么时候,李承乾就会召他入宫。

    而且,这段时间在长安城,也并不是没有什么事情做,至少帮着痘效果在礼部站稳了脚跟,而送给窦孝果的那套宅子,窦孝果现在也都搬进去了。

    窦孝果住进去之后,长安城的官员也就应该明白他是什么意思了。

    正常的朝堂争斗,玄世璟不会管,但若是针对窦孝果使些见不得人的手段,那他这个做老丈人的,可就得出手护着自己的女婿了,到时候万一要是出点儿什么岔子,那你们也是自找的。

    一个女婿半个儿,窦孝果的父亲已经不在了,那他这个丈人,就得担着这份父亲应尽的责任。

    万一窦孝果初入朝堂就出事儿的话,那他的宝贝女儿安安怎么办?

    这段日子在长安城住着,玄世璟见窦家也没有对窦孝果特别上心,反而窦孝果做了礼部侍郎之后,窦衍开始卖力的在朝堂之中活动,想要给他的长子窦孝俭谋个不错的职位。

    窦衍现在是窦家的掌舵人,有三个儿子,长子窦孝俭,次子窦孝威,老三窦孝忠,最有出息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