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少-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书院的事情,玄世璟交给了晋阳,自己则带上高峻骑着马回了长安城,直奔了大理寺。
“玄侯。”看守牢房的牢头见玄世璟亲自过来了,连忙带着一众兄弟起身迎接。
“不必多礼,孙耀庭在哪儿?”玄世璟问道。
“在最里面的牢房里,小的带侯爷过去。”牢头对着玄世璟点头哈腰的说道,一直守在这大理寺的牢房,很少有机会见到大人物,一般上头的关老爷都是把犯人提出去召见,哪儿有亲自跑到牢房里来的。
跟在牢头身后,直接到了关押孙耀庭的牢房,牢头掏出腰间的钥匙想要将牢门打开,玄世璟伸手制止了他。
“不必了,我在这与孙大人说几句话便是,你先下去吧。”玄世璟吩咐道:“高峻。”
高峻会意,从袖口的口袋里掏出一小吊铜钱,递给了牢头。
牢头笑嘻嘻的收下了铜钱:“谢玄侯赏,那小的就不打扰玄侯和孙大人叙旧了。”说罢,躬着身子退下了。
看着坐在角落里披头散发,身上脏乱不堪的孙耀庭,玄世璟心中唏嘘不已,虽然没有墙倒众人推,但是看孙耀庭现在这样子,过的确实不咋地,连个来牢房提他打点的人都没有,是不是一种悲哀呢?
“孙大人,别来无恙否?”玄世璟随着蜷缩在角落里的孙耀庭说道。
孙耀庭听到声音,抬起头来,灰白的面色,双目无神,仿佛外面仅仅过了十几天而牢中却是已经度过了十余年一样。
孙耀庭起身,手脚上的铁链发出一阵清脆的抖动碰撞声,跌跌撞撞的走到牢门钱,茫然的看着眼前的这个少年。
“东山侯玄世璟?”孙耀庭开口,嘶哑的嗓音早已不复往日的意气风发。
“正是。”玄世璟面无表情的看着孙耀庭。
“是你?”
“你指什么?”
陡然间,孙耀庭激动了起来,双手狠狠的抓住牢门,呲目欲裂的看着玄世璟:“那本奏折是你递给陛下的,是你派人从我府中偷走信件!!是你!!!”
“没错,是我。”玄世璟淡淡的看着孙耀庭:“孙大人,我一直奉行一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今天是你,指不定明天就是我,所以,我我脾气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还之。”
“玄世璟!我等倒是小看于你了。”孙耀庭听到玄世璟的话,瞬间没了力气,腰背又佝偻了下去。
“你等?孙大人是值得你和李元景那帮人了?”玄世璟笑道:“孙大人,睁开你那双老花眼看看吧,自从你进了大理寺的牢房,你平日里的那群同僚可曾来看过你?你以为他们真的会对你的家人上心?”
“玄世璟,你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玄世璟眯着眼睛看着面色上明显带着慌张的孙耀庭。
“不会的,哼,玄世璟,你这么大费周章的刺激我,定是想从我这里知道些什么吧。”
玄世璟低头,微微一笑,随后抬起来头。
“不错!”
“休想!”孙耀庭大笑道:“哈哈哈哈哈,你休想从我这里知道任何东西。”(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三十四章:狱中谈话
玄世璟笑道:“不要说的这么决绝嘛,不然一会儿被自己说出的话打脸,多不好。”
“哼!”
“都这样儿了,还这么傲娇,不好,不好。”玄世璟煞有其事的摇着头说:“说实话,孙大人,小侯与你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不是?犯不着你死我活的,对不对。”
“玄世璟,你都将我送进了大理寺的牢房里了,你本事大啊,我哪有什么资格与你你死我活啊!”孙耀庭一脸讥讽的看着玄世璟。
“你要是什么时候都这么强硬,我还真不用****这份心了。”玄世璟撇撇嘴:“孙耀庭,无论本候做什么,都是你们逼的,你记住这句话,无论是你,还是李元景,当然还有那些我连名字都不知道的敌人,十年前你们无论做什么,我毫无还手之力,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现在,该是你们还债的时候了,听说孙大人的府邸不错,本侯定当择日拜访,高峻,我们走吧。”说完,玄世璟转身往外走去。
“玄世璟!你这个小人!!!无耻!!!!”孙耀庭狠命的扒着牢房大门,脑袋贴在门上,看着玄世璟的背影大吼。
玄世璟转头,不屑的看了孙耀庭一眼:“秋后的蚂蚱。”
“玄世璟你什么意思!”孙耀庭大吼:“你要做什么?”
“你应该能想到吧?”玄世璟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看着孙耀庭,其实他什么也不想做,只不过孙耀庭处在这种情况下,总是喜欢多想罢了,加上先前他的语言的引导性,应该会给孙耀庭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冲击。
“卑鄙无耻!祸不及家人,玄世璟,你会遭报应的!”孙耀庭怒喝。
最讨厌这种人,明明自己有错在先,到最后还要反过来咒骂别人。
玄世璟自然不会像个跳梁小丑一样与孙耀庭对骂,只是微微一笑:“孙大人啊,抬头看,看苍天饶过谁,善恶是非终有报,我下场如何,就不劳孙大人费心了,李元景的账本在我手里,想必你也听说了,高源去他府上偷的,朝中多少人与李元景有来往,我知道,我也可以让他们知道我我知道,到最后,看看还有谁能够照顾你一家老小,若无意外,明年令郎会被推举入仕吧,你闹这么一出,令郎也只能去参加大考,才有可能绵延你孙府了。”
“玄世璟,你要对我儿子下手?”孙耀庭惊恐的看着玄世璟,经过今天,孙耀庭才知道,眼前这个十几岁的少年根本就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样稚嫩,现在的玄世璟就如同一头蛰伏的猛兽,而他们,却唤醒了这头猛兽,到最后,却伤了自己。
“唉?谢谢孙大人提醒。”玄世璟笑着对着孙耀庭拱了拱手。
“你!”孙耀庭气急攻心,不想,竟然两眼一翻,晕了过去。
“晕了?”玄世璟愣了楞,看向高峻问道。
高峻对自家侯爷已经无语了,走上前,搁着牢门伸手将孙耀庭拖到牢门便,倒了过来,伸手去掐他人中。
好一会儿,孙耀庭才悠悠转醒,看着玄世璟站在牢门前,高峻蹲在外面,看样子是高峻将自己救醒。
“玄世璟你”孙耀庭手指颤颤巍巍的指着玄世璟,说不出话来。
“得了,我知道了,您赶紧好好歇着吧,万一真给气死了,陛下那里我也没法交代,就这心理素质,还敢跟着李元景谋反。”玄世璟不屑的看着孙耀庭。
“你竟然什么都知道了。”这回,孙耀庭的语气倒是平静的很,看样子也已经平静了下来。
“嗯,知道了,从高源那边拿到账本,再到你们对陇右下手,我就大概猜到了,最后,高峻从你府上拿到的那些信件,其实那些信件是你给自己留的后路吧。”玄世璟也不在乎地上脏,和孙耀庭搁着一道牢门,相对而坐。
见两人坐下来要说话了,高峻很是自觉的便退了出去。
“你有一帮不错的手下。”看着高峻离去的背影,孙耀庭说了一句。
“是啊,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哦?那你觉得老夫的同盟,如何?”孙耀庭好奇的问道。
“你为什么不直接问我李元景谋反有几成胜算?”玄世璟反问。
闻言,孙耀庭一愣,随后摇了摇头:“没了,一成也没了,你手里有太多可置他于死地的证据了,我好奇的是,你为什么不向陛下高发他?”
“李元景是陛下的弟弟。”
“陛下可不会因为荆王殿下是他弟弟就会手软,想想当年的李建成和李元吉,玄侯,你有十足的胜算。”孙耀庭笑道。
“你可不会这么好心帮我出谋划策,孙大人,当年若是没有太上皇的许可,你们这帮武德旧臣,又怎么会在风头正盛的陛下眼皮子底下跟李元景混在一起呢?恐怕当年有夺位之心的,是太上皇吧,贞观初年天灾**不断,你们以为可以借着这个由头,让当今陛下退位,还政于太上皇,至于后来,突厥被一战打残,四方来贺,这么盛大的场面,恐怕太上皇也没想到吧,就是在这个时候,太上皇便绝了夺位的心思,安安静静的在含元殿颐养天年了吧,现在,太上皇可还好好的在含元殿给李二陛下制造弟弟妹妹呢。”
“玄侯,有没有人跟你说过,你的老辣,不似你外表的年龄。”孙耀庭惊异的看着玄世璟,玄世璟说的都对,贞观元年到贞观三年,想夺位的确实是太上皇李渊,李渊暗地里联合武德旧臣,连带着李元景,许诺若是重登帝位,李元景便是太子,如同玄世璟所说的,到了贞观四年,夺位无望,太上皇也就不再折腾了,但是李元景却不肯就此罢手,多数武德旧臣因为太上皇李渊的缘故,在李元景手中有不少把柄,也只能将错就错,一条路走到黑,也算是满足心中那一点点野心。
“我小时候倒是有不少人说我不像个孩子。”玄世璟笑道。
“你说的都对,当年的事情就是这样,老夫不知,你到底还想知道什么。”孙耀庭说道。
“其实我也不知道,明明已经掌握了不少证据,但是心里还是不踏实,大蛇不死,后患无穷,说的应该就是我跟李元景现在的状态吧。”玄世璟苦笑道。
“是因为太上皇吧。”孙耀庭一语中的。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三十五章:真假圣旨
“太上皇么。”玄世璟低下头,低声说道:“应该是吧。”
“早年间因为李建成和李元吉被陛下所斩杀,太上皇受了很大的打击,若是你现在再将荆王殿下谋反的事情上报给陛下,陛下一怒之下,荆王殿下的下场难说,你的下场,也说不准。”孙耀庭笑道。
“为何这么说。”
“对于荆王殿下,太上皇疼爱的很,陛下若是想要杀荆王殿下,太上皇一定会竭尽全力的保住荆王,玄侯有几成把握,陛下会违逆太上皇的意思?”孙耀庭直视着玄世璟。
玄世璟无奈一笑:“对于皇家的事情,不是几分把握就能够判断的,陛下也许不会杀李元景,但是也逃不掉削爵罢免”
“刚才玄侯自己也说,打蛇不死,后患无穷,而且,这毒蛇,还从一条变成了两条。”
“不错,太上皇虽然已经在含元殿养心多年,但是在陛下那里,话语权还是有几分的。”玄世璟从来没敢指望在李渊和自己之间,李二陛下会选择自己
“老了啊,过几年,这朝堂就是你们年轻人的施展的地方了。”孙耀庭叹息,仅仅十多天的牢狱生活,孙耀庭头上便已经生出了不少白发,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这个少年,孙耀庭心中五味陈杂,原以为玄世璟只是个普通的勋贵子弟罢了,没想到,他这心思,都能堪比在朝堂上混迹多年的官员。
若是之前孙耀庭心中八成的愤怒,两成的不甘,那此时的他,早就将那八成的愤怒化成了深深的叹息和认命。
依旧有两成的不甘心,不甘心自己熟的这么干脆利索,输在一个少年人身上,或许说是一个孩子身上,更为贴切。
眼前的孙耀庭,浑身散发着落寞的气息,与他刚回长安在朝堂上所看到的意气风发的兵部侍郎判若两人,心中无限感慨。
其实孙耀庭也是个可怜人,追根究底除却他的野心之外,更多的是身不由己,当年李渊和李元景一手造就的局面,李渊完好的退出了,李元景陷进去了,连带着这一群人,不管是愿意的,不愿意的,把柄在李元景的手上,不从,便是死路一条,顺从,九死一生。
九死一生好歹也有生的希望不是?
“李元景到底布了多大的局?当年若是你们不想,为什么不去告诉陛下?”玄世璟问道,他们这帮人难不成都有那样的野心?又或是畏惧李元景手中的势力,不敢吱声?
“很大,玄侯,老夫的家人还在长安,所以老夫不能告诉你太多东西,只能提醒你小心为上,还望玄侯,体谅老夫”孙耀庭叹息一声。
“我懂了,孙大人放心,对于你的家人,本侯不会去为难的,李元景的局布的再大,一点点的瓦解掉便是,与他斗,本侯最不缺少的,就是时间。”玄世璟笑道。
出了大理寺,玄世璟站在大理寺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心中喟叹,走了一趟大理寺,见到了孙耀庭,有用的信息也没问出来,倒是整了一肚子的心塞。
孙耀庭有一点说的没错,就算是玄世璟将现在手头上的证据都给了李二陛下,有李渊在,李元景活命的机会很大,更何况李元景一党完全就是当年李渊留下的摊子,因此,李渊完全可以全部都揽在自己身上。
“李元景,你我的较量,已经开始了”玄世璟眯着眼睛低声说道。
“小侯爷,接下来,咱们”
玄世璟看了一眼高峻,笑道:“走吧,去玄武搂。”
二人骑上马便去往东市。
玄武搂的规划玄世璟昨晚上刚刚看过,不得不说珑儿还是很聪明的,玄武搂四楼的布局大概跟玄世璟想想的差不多,只是,受这个时代所限制,还是没有跳出这个圈子。
当然,让人送回去的信件当中,还附带了玄世璟亲手绘制的图纸,就是自己脑海中那些办公桌样式的桌子,也是做了一些改进。
如今,珑儿正拿着玄世璟送回来的图纸闷在房间里研究,有了这些图纸,四楼的房间便可以重新规划一下了。
珑儿正在房间里写写画画,丝毫不知道玄世璟已经带着高峻到了玄武搂。
皇宫之中,自打李二陛下收到玄世璟托李泰递上去的折子之后,便一直忧思不断。
贞观三年,假传圣旨,这事儿自己竟然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关于折子上说的燕来楼的秦冰月,李二陛下已经暗中派人去查探了,连同秦冰月的老家梁州,也已经派人过去了。
贞观三年长安城燕来楼接受一批官家女眷,这事儿竟然也没有传开,着实令人疑惑的紧啊。
“陛下,您今儿个这是怎么了。”德义跟在李二陛下身后,见李二陛下思绪不佳,不禁出口问道。
“朕有些想不通啊,德义,朕收到璟儿的一份折子,贞观三年,梁州刺史被诬陷而死,说这是一桩天大的冤案。”
“陛下是因为此事如此烦恼?既然玄侯将折子递上来,陛下派人去查探一番便是了,若真是冤案,陛下也可平了这桩案子不是?”德义小心翼翼的说道。
“若如此简单,朕也就不必烦忧了,梁州刺史是被一道圣旨赐死的。”李二陛下捻须说道:“朕可不曾记得有发过这种旨意,而且,梁州刺史头上顶着的,是谋反的罪名,而圣旨赐死,则是赐自缢。”
“哟,那这事儿可就奇了怪了,就算是中书省,也不会发出这种旨意,况且,谋反的大案,一向是由陛下您做定夺的啊。”
“没错,璟儿奏折里说过这事儿,他上面写的,说是有人假传圣旨。”李二陛下拿起玄世璟的奏折,再次翻看了一遍。
“什么人这么大的胆子,竟然敢假传圣旨!”德义惊讶道。
“假传圣旨?不不不,依朕看来,这圣旨倒不像是假的。”李二陛下面色严峻。
“陛下您这意思是?”德义不解的看向李二陛下,圣旨不是假的,陛下也没发过这样的旨意,三省也没有记载在册,那这是怎么一会事儿?
“圣旨是真的,堂堂一个梁州刺史,不至于连真假圣旨都分不清,更何况是一份要他命的圣旨。”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三十六章:认真的孩子伤不起
德义听了李二陛下的话,心中突然闪过一道年头:“陛下,这难不成”当然,后面的话他自然不能说出来,这是忌讳。
“朕也想到了,圣旨是真的,只是区别在发圣旨的这个人而已。”李二陛下自嘲的笑了笑。
贞观三年四月初,太上皇李渊搬出了太极宫住进了大安宫,后来李二陛下下旨修建大明宫,修建完毕之后,李渊才住进了含元殿。
梁州刺史死在三月,现在想想,这份圣旨,李二陛下没发过,三省没有备案,而下旨赐死的方式又是赐缢,这倒不像是要让梁州刺史死,倒是有点像赌气的意味。
李二陛下笑了笑,将手中的折子放下,那个时候,自家父皇还是没有断了那重登帝位的年头啊。
梁州刺史是平阳公主的娘子军旧部,大唐平定之后,平阳手中的军权便悉数交给了李渊,这也是除却羽林军之外,唯一一支掌握在李渊手中的部队,其余的兵马,大部分则是在李世民和息太子建成还有齐王元吉的手中。如此说来,这梁州刺史也有一半算是李渊的旧部了。
李渊要夺位,自然是要联络这些旧部,当年的梁州刺史是军队出身,又曾追随平阳公主在军队中担任要职,对于李渊来说,是不可多得的领兵人才,毕竟当年军队里多数优秀的将领都是天策府出身,已经活跃在贞观朝堂上,可用之人不多,李渊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人才。
到最后,自然是梁州刺史没有答应李渊跟着他去谋反,结果等到的是一旨赐死。
想想都是画面感超强,圣旨赐一名刺史自缢,李渊完全就是在赌气,想要吓唬吓唬那梁州刺史。
娘子军里出来的人重气节,尤其是常年跟在平阳公主身边的将领,所以,便将李渊的圣旨挡了真,认真了起来。
要么怎么说认真的孩子伤不起,当时派过去传旨的官员也是个混蛋,见梁州刺史死了,干脆也就一不做二不休,按照谋反罪名的流程一套走了下来,男丁发配,女眷充伎。
便是这样,秦冰月辗转到了长安,被带进了燕来楼。
燕来楼当时是李元景的产业,这种事情自然要尽着自家人来,所以也就照例假公济私,将姿色不错的女眷都充到了名下的青楼楚馆之中,秦冰月当时因为年龄小,模样看上去也不错,准备带到长安城好好教养一番,将来也好有更大的用处。
结果没想到,不但没捞到好处,结果还赔进去燕来楼这样一个会生金蛋的母鸡。
当然这其中的这些细节李二陛下现在是不知道的,现在,他要想的是如何给玄世璟说清楚这件事情。
万一玄世璟不小心犯了倔脾气非得查,查到最后查到了含元殿,该如何收场?
其实李二陛下也是想多了,玄世璟根本就没打算亲自去查这案子,只是按照晋阳的意思写了折子,具体这案子玄世璟还指望李二陛下去查呢,真正对这件案子有兴趣的,是晋阳。
所以,李二陛下不知道的是,他要说清楚这件事情的人不是玄世璟,而是自家的宝贝闺女。
“德义,明日上午早朝过后,让璟儿来见朕。”李二陛下食指很有节奏的敲打着御案:“对了,朕听说鹿山书院的案子也要结案了?”
“是的,陛下,昨儿个白泽回宫了,您那会儿正在阴妃那处,奴婢就没去打搅您。”德义躬着身子说道。
“哦?这案子如何了?说给朕听听。”李二陛下走到御案上首,一撩衣袍的下摆,坐了下来,从旁边端起一碗茶,一副朕要听故事的样子。
于是,德义便将鹿山书院的始末原原本本的讲给了李二陛下。
“哦?最后的贼人竟然是那个徐满堂?”李二陛下初闻,也有些不可思议,随后了然:“嗯~~的确,这个叫徐满堂的,最是有作案动机,家中老母病重,流连于青楼,迷恋花魁,却又出身贫寒,不去偷盗,又从何处来这么多钱财供其花销。”李二陛下说道。
“陛下英明,陛下,奴才还听白泽说,这徐满堂在书院中的文采不错,成绩也是一直居于榜首,也打算参加明年的大考呢。”
李二陛下摇了摇头:“可惜了他那一身才华啊,这个徐满堂家境贫寒,老母靠着浣洗衣物赚钱供他读书,结果到最后弄成这个样子,他母亲也应该很伤心吧?”
德义:“陛下,晋阳公主昨儿个派了魏王府的人,去徐满堂的老家看徐满堂的母亲去了。”
“兕子还是这么善良啊,恐怕她是怕徐家母亲受不了这个打击,所以才派人去看着吧,顺便看看那批被带回去的钱还有徐家母亲的病。”李二陛下放下茶杯说道:“由着她去吧,这是好事,人心总是越长大越复杂,难得兕子仍旧如此纯良,朕倒是希望,璟儿能够好好的保护住兕子的这份纯良”说着,李二陛下抬头望向了殿外,目光愈发的深邃。
李承乾兄弟三人近来非常忙碌,李承乾这边虽然东宫的属官被李二陛下清理了一批,但是现在已经算是到了年底了,各州各县报上来的折子也越发的多了起来,一些小事自然用不着李二陛下亲自批示,于是,这些折子便到了东宫。
李承乾这回学聪明了,见到书案上堆积成山的折子,倒也没忙着批示,派了个小太监,将宫外的李恪和李泰都叫到了东宫,全程赔笑,请二人在东宫吃了顿大餐,吃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