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暴力宅男-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恩……启禀殿下,此次好像是有人弹劾殿下您”
可是,不知道为何,这一次却是出乎李峰的意料,来传旨的这位公公,在一阵踌躇之后,确实小声
的对着李峰说到。
“弹劾我?弹劾我什么?”
对方的话让李峰大感意外,他没想到,对方竟然会给他说这些。但是,更加令他感到意外的是,竟然有人弹劾他。
“具体情形小人也不太清楚,好像是和前些曰子的跑步比赛有关。殿下最好能有所准备。”
对于李峰的问话,对方再一次回答道。
李峰知道,对方是不可能说假话骗自己的。可是,和前几天的环城长跑有关,这就让李峰有些莫名其妙了,这好像没什么出格之事吧。再说了,那天也没出什么事情来着啊。而且,他也没有以官府的名义举办这事情。这也没碍着谁啊?
“好吧,咱们走吧”
想不明白,那就不想,等到到了地头,自然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而此时,在太极殿中的李世民虽然看起来满脸平静,看不出什么异样来。但是,这心中却一点都不平静。虽然他早就料到,肯定会有人拿这事情做文章,但是,却没想到事态竟然变得如此严重。
不过,事已至此,还是等到当事人来了再说了。一想到这件事情的罪魁祸首,更是让他觉得一阵烦闷。还不知道,到时候事情将会演变到何种地步呢。然而,事情总是需要解决的,因此,就算他再不愿意,还是不得不派人去请李峰前来了。
再看朝堂之上的大臣们,此时则是出现几种神情。大部分人是低着头在那里,一动都不动,好像是在沉思着什么。李世民知道,这些人那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可谓是不支持,不反对。
而还有一些人,特别是以孔颖达为代表的一帮文人,则是满脸气冲冲的样子。方才,就是他们这帮人,声音最大。要求严厉处罚勇王李峰。
当然了,也不缺乏像程咬金这般的,抬头东张西望的货色。
“启禀陛下,勇王到”
等待的时间并不是很长,随着前去宣旨之人归来,意味着,事情终于要进入正题了。
“宣”
而此时此刻,哪怕李世民心中再郁闷,也只能拿出皇帝应有的态度来,对着外面说了一句。没过多久,那个他熟悉的身影,便出现在了他的视线中了。虽然早就知道,李峰换了一身行头了。不过,此刻看到李峰此时的造型,李世民还是觉得一阵目瞪口呆起来。甚至差点没笑出声来。
不过,等仔细看了一阵子之后,李世民心中也不得不承认,这一身行头,确实是十分的有意思。光溜溜的脑袋,贼亮贼亮的,身上的一套中山装,更是彰显出了一股不同寻常的精神头。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这神态不对,若是这神情弄得庄重一些,严肃一些,那就完美了。
其实,有这种感觉的,可不仅仅是李世民一个,很多人同样觉得这一身造型,确实是显得十分的有精神气儿。特别是像程咬金之类的,更是瞪大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李峰。随后,那眼珠子就开始转溜起来,不知道在打什么主意。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如此,比如说,像孔颖达之类的,看到李峰竟然这身造型就上到朝堂来,立马更是紧皱眉头,眼中露出厌恶之色。随后,便转过头去,不愿意再看第二眼了。
“参见陛下”
这里是太极殿,而且还是在众人面前,因此,来到殿中之后,李峰便对着李世民拱拱手,说到。这一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免礼,四皇弟请入列吧”
看到李峰竟然还知道跟自己行礼,李世民先是一愣之后,便开口说道。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来着啊。连同这一次,李峰一共来三国上次朝,当然了,都是这样的中途来的。一次是因为酿酒之事,还有一次则是因为高阳和亲之事。不过,每一次火气都不小,直接在这大殿之上便动起手来了。
因此,别说是跟他这个皇帝行礼了,没把他这太极殿给拆了算是好了。
“入列?”
不过,一听李世民让自己入列,李峰却有点懵了。这太极殿他倒是来过两次,可是他可不是来上朝的。基本上来了之后,便直挺挺得站在大殿中央。现在让他入列,鬼才知道站到哪里呢。
不过,很快的他便有了选择了,直接便向着武将那队伍走去。本来呢,他想到程
咬金和李绩那里挤一挤的。不过,李靖看到他竟然往他们这里走来。便直接地往后退了退,让位置来,示意李峰站在前面。
“陛下,下官有本要奏”
李峰才以站定,立马的就有人站出来了,对着李世民请示说到。(未完待续。)
………………………………
第426章 热闹的朝堂
此时出列的是御史台的一位官员,姓赵。御史台乃是中央行政机关,也是中央司法机关,起主要的职责,那就是负责纠察弹劾百官,肃正纲纪。是一个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权力机构。
特别是在这隋唐贞观时期,也就是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这御史台的权利变得十分的大。究其原因,那是因为李世民鼓励御史台官员,要勇于,敢于揭发朝中百官的亵渎失职,或者失礼之处。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那就是御史台的老大,御史大夫魏征了。他甚至敢经常跟皇帝对着干,指出皇帝的不妥之处,甚至,常常因此让李世民下不了台,气得更是七窍生烟。可是,就是如此,魏征非但从未获皇帝怪罪,相反的,更受到皇帝的器重。
最为令人恐怖的是,这御史台的官员,可以不以言论定罪。也就是说,就算他所弹劾之事,弹劾之人,调查之后,并非如弹劾中的那般。或者因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这些罪名。这些御史台的官员,也不会因此而得一个什么诬陷罪什么的。充其量也就会被皇帝训斥一番而已。
当然,这也是皇帝鼓励御史台官员勇于检举,敢于说话的举措。若不然,一不小心说错话了,反而让自己丢官去职,更甚者自己把自己下了大牢。试问,还有谁人敢于说话呢。这种害人害己的事情,又有几个人愿意去做?
当然了,像上次那个被治罪的倒霉鬼,那是罪有应得。谁让他竟敢不调查清楚,直接便把李峰给提溜到这太极殿的。这种以下犯上,大不敬,又急于功利。不按照相应程序办事之人,那是活该。
“臣等御史台之官员,深受皇恩,肩负纠察百官,肃正朝纲之职,皇恩浩荡,令臣不敢有半点懈怠之心,唯恐有负皇恩。近日来,微臣接连收到举报。言勇王殿下。行为不检,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经过微臣调查,检举之事,全部属实”
“因此。臣要参劾勇王几条罪状。其一,大不孝,有违祖宗礼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此乃祖宗规矩,乃是孝之始也。世人莫不对之爱惜有加,然今,勇王却漠视祖宗规矩。公然丢之弃之,可谓是大不敬,大不孝。孝,乃百善之始。更是朝廷治理统御天下万民之本,也是世世代代君王最为重视的事情之一,更是圣人教言之根本。可以说,那是朝廷最重要的基石。而今,勇王竟然公然无视。实乃大不敬之大罪也”
“其二,公器私用,私自调军。具我朝律令,非战事降临,若要调用一兵一卒,则必须报备兵部,得到兵部签署文书授权之后,方可调动。而若是调动军队的数量太大,更是要得到我皇圣旨。黑虎军虽然现今属于国旗护卫队,然而,其毕竟依旧是属于我大唐的军队。勇王在没有得意兵部授权就私自指挥黑虎军出城,实乃大罪。”
“其三,有失国体,蒙羞皇室……”
……
看到李峰这个正主已经到场,这赵大人便立马开始再一次陈述起李峰的罪状来了。言辞之严厉,神情之激愤,那就好像被人挖了祖坟一般。
“陛下,老臣复议。自古以来,皆以忠孝治理天下。可以说,忠孝那是治国之本。而孝那是百善之初,没有孝又如何的谈忠啊。勇王乃是国之亲王,一言一行代表着国之体面,皇家颜面,在外人看来,那更是代表着我大唐之尊严。而如今,勇王竟然做出如此荒谬之举,可谓是令我大唐颜面尽失。”
“因此,对于勇王如此不顾祖宗礼法,圣人礼数之行为,应该给予处罚,若不然,如何令天下百姓臣服,如何堵天下悠悠之众口,朝廷以后,更是如何来教化天下百姓啊。若是孝道伦常不复,那我大唐将要如何自处啊……”
那位御史台官员赵大人的话才一完,立马的,孔颖达便开始痛心疾首的说到,说到最后,竟然泪流满面起来了。
“臣也认为,勇王殿下前番作为,确实是大大的不妥”
“臣也复议”
……
而孔颖达的一番话之后,这大殿之中就像水开了锅,许多的大臣便开始纷纷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而听着听着,李峰顿时就微微的眯起眼来了。听到现在,他总算是明白过来了这些人弹劾他的原因所在。原因有两个,一个呢,就是他这次调用黑虎军帮着他办事,还有一个呢,则是因为他这个大光头。而很显然,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他这个光头的事情。
或许是因为这些人知道,拿李峰私自调用黑虎军之事来说事,根本就不会有什么效果。因为,只要李世民这个皇帝愿意,这条理由根本就没用。大不了,李世民来一句,这事情李峰已经得到他授权的。
因此,这些人,最主要的,还是抓着这第二条不放。剃光头,这就是对父母的不孝,就是有违祖宗礼法,有违圣人教条,那就是大不敬。而一直以来,治国之本,那就是忠孝二字,有违这其中的任何一条,那都是大罪。
若是寻常百姓出现不孝之行为,被告知官府,那必然就要受到惩罚,最少,这一顿鞭刑之罪是免不了的。而若是屡教不改,甚至能直接给你关起来,有牢狱之灾。而现在,李峰堂堂一亲王,竟然做出如此大不孝之事,其情况那就更加严重了。
因为,天下皆以皇家为表率,若是一个亲王如此行为,不受到制止,不受到惩罚,那么,是不是意味着皇家允许这种情况存在,是不是意味着,朝廷默认这种行为。若是那样,那一直以来坚持的孝道,又该放置于何处。而国家一直赖以治理天下百姓的三纲五常,又该如何说呢。
可以说,这件事情,真要较真起来。那可是了不得,因为,它已经涉及到了治国治根本了。
“众位爱卿,对于此事,可还有什么说法吗?”
等到这些支持者的声音全部停下来之后,李世民看没有人发言了,这才望着下面的群臣,开始慢悠悠的说到。其实,别看他现在一脸平静。可是心中却是有些着急起来了。他现在是急需另一种声音的出现。若不然,说真的,他可就真的难办了。
此事,说大就大,说小就小。说它小嘛。无非就是剃个头的事情,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可是,它又可以无限的上升,延伸开来,就能涉及到治理国家,涉及到国家稳固的根本,涉及到圣人祖训。而一旦涉及到这些东西。事情可就大发了
不过,很可惜,这一次却没有任何人说话,就算是一直以来十分会察言观色。经常为他排忧解难的房玄龄几个,都没有出声。忠孝之道延绵下来如此多年,早就深入人心了。更何况,房玄龄他们也是读书之人。虽然不是那种最纯粹的那种,但是呢。对于这圣人之道,还是十分的遵从的。
而此刻,若是出言反驳孔颖达他们,那就是和天下读书人,和圣人之学站到了对立面,如此事情,由不得他们不好好斟酌斟酌。
“不就是剃了个头嘛,有这么严重吗。若是掉两根头发就这么严重,那咱大唐的士兵们,还敢上战场杀敌啊。这不是掉胳膊就是掉腿的,那还不是把自己祖宗十八代都气死了不是”
看到众人都是默不作声,程咬金终于是坐不住了,开始在那里有些抱怨的说到。没办法,其实呢,他也不想出这个头的。但是,且不说他和李峰的关系最近,就说他家的两个小子吧,现在可同样是光溜溜着脑袋,在黑虎军中混呢。
还有就是,以一个老将军的眼光来看,这长发对于军人来说,确实是个累赘,有太多的不便之处了。相对而言,这光头可就好多了。而且,这看上去就很有一股彪悍的气势。
“就是,若是这样,这还怎么敢上战场杀敌啊。依我看,此事也没有这么玄乎,不就是剪了点头发吗。用不了多久,不就又能长出来了嘛”
“没错,没错,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再说了,这长发对于我等军人来说,确实是十分的不便,我倒是觉得勇王殿下这样子不错。就是上战场杀敌都要来得利索许多,大家说,是不是啊”
“就是,像有一次在战场上,就是因为这个长发突然间松落了……”
而程咬金一开口之后,武将之列的众人,便开始纷纷附和着说到。且不说,他们许多人中基本上都是和程咬金一般,家中有子弟在黑虎军中。就说这自古以来,文武的对立竞争关系,就让文臣与武将之间肯定就不会亲如一家。要帮忙,当然就帮自己这边的人了。
“荒谬,荒谬之极,此两事岂能混为一谈。上战场,抛头颅洒热血,那是为了保家卫国,固然是有些不孝与家,然而却忠于国,忠于君……”
“那照孔大人这么一说,咱们勇王殿下,所作所为就不忠于国,忠于君了,那这上战场抵御突厥人,还有研发出汉语拼音让天下之人皆可读书,还有国旗,国歌等等这些,都不是忠于国,忠于君之举了……”
……
吵架,他程咬金可不怕任何人,看到孔颖达站出来之后,他更是寸步不让的,直接就顶了上去,一瞬间,便是一阵唇枪舌战,你来我往的,好不热闹。
孔颖达固然是一代大儒,可是,就算他满腹经纶,大道理满天,可是,论起这吵架的功夫,怎么可能是程咬金的对手。
事情远远的还没完,孔颖达那边,眼见孔颖达不是对手,当然立马便有人帮腔了,可是,武将这边可热不是吃素的。于是,不用说,整个朝堂之上,一下子就变成了如同菜市场一般。
………………………………
第427章 直接气晕
“吵够了吗?若是不够,你们接着继续……成何体统,你们把这太极殿当成上门地方了,把这朝堂当成上门地方了,是西市的菜市场吗。爱睍莼璩还有没有半点国之大臣,国之大将军的风范。特别是你,程咬金,让你多读读书,多读一些圣贤之书,你偏偏不听。多读书,才能戒骄戒躁……”
刚开始,李世民就好像没事似的,看着下边的众人在哪里吵,半句话都不说。可是,现在等到差不多要熄火的时候,他却突然发起雷霆之怒来了。那一脸的怒气,更是让人望而生畏。
“臣等恐慌,请陛下恕罪”
看到李世民突然发飙,一瞬间,所有的人都异口同声的说到。
“是,是,陛下教训得是,末将回去之后,一定闭门苦读,戒骄戒躁,下一次,在朝堂之上,定然不会再与别人……恩,像泼妇一般吵架”
程咬金听到李世民专门点他的名后,更是满脸惊恐的样子说到。可是,这家伙,不说话还好,一说话,一下子就让许多人忍不住想笑,可是,又不敢笑,憋得那是满脸通红起来。不过,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憋的,有的人那是羞愧,或者气的。
没听人家说回去要闭门读圣贤之书吗,以便戒骄戒躁,不再像泼妇一般在朝堂之上吵架。那从另一方面呢,他们这些自诩圣人弟子之人呢。现在竟然公然在这朝堂之上,像那个啥一样吵架。这是不是说,他们这圣贤之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不过,不管如何,经过这事情一闹,情势却微微有所变化了。至少,像孔颖达他们这帮人,那种咄咄逼人的气势却是消失不见了。
“恩,咱们还是来说说方才之事吧。勇王调动黑虎军出城训练,这事情就不用说了。朕早就授权勇王,黑虎军之事,他可便宜行事,一切由他做主。再者,勇王有朕御赐的九龙金令,朕想就不用多解释了吧。”
“现在,不知道勇王对刚才御史台赵爱卿所参奏之事,有何解释不?朕想,你这般做,到底是什么原因,或者说,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
事情靠拖,终究不是解决之道。现在看到情势好转,于是,李世民立马便开始说起刚才之事来。
御史台官员是可以弹劾官员不假,可是,被弹劾之官员,并不是说不可以辩解的啊。只要能够辩解得清楚,也就没事了。这事情既然涉及到李峰,李峰当然就有解释的权利来着。按李世民想来,只要李峰随便找个理由就可以了。到时候,有他这个皇帝在一旁掩护着,谁还能揪着不放不成。
至于理由,那就太简单了,比如说,头皮生病了,为了治病,要剃掉。或者说,一不小心被火烧着头发了,要剃掉,总之别管真假,只要李峰能给出个理由,那么此事就算圆满解决了。
“这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听着李世民的这些话,顿时就翻白眼。刚才他帮着皇帝解围,还挨了一顿训,现在看看人家,皇帝这是就差没直说了。让程咬金这心中那个感慨啊。不过,看了一下队伍最前面,一脸淡定的李峰,他也只能垂头丧气的转过头来,没法比啊。
程咬金郁闷,李世民更郁闷呢。像他现在这样,如此明显的偏袒一个被弹劾之人,还是头一次呢。可是没办法,他还真担心,若是他的提示不够明显,下面这个有时候一条筋的家伙不知道他的意思。
不过还好,虽然这偏袒之意很明显,但是他李世民毕竟没直接说出来,不是吗。别人就是知道他这个皇帝偏心,那又怎么样呢。反正比起真要处理李峰,他宁愿别人在暗地里说他偏心。
“解释,解释什么啊,老子不就剃了个头吗。难不成还要跑来解释。你们这是吃饱了撑着了,还是读书把脑子读坏了啊。放着一大堆的国家大事不管,专门来讨论老子的头。怎么,看不惯啊,看不惯,直接把老子的脑袋拿了去啊。”
解释,解释个屁啊,还解释。李峰怎么也没想到,闹了半天,就因为他剃了个头就把给拉到这朝堂之上来,要进行批判。这是哪门子道理啊。想到这些,顿时就让他气不打一处来,盯着那边的孔颖达,还有那个所谓的赵大人,毫不客气的说到。
李世民的暗示,他当然知道。可是,知道归知道,但是,让他李峰在这件事情上低头,那是门斗没有。剃个头怎么了,剃个头还能十恶不赦了啊。特别是听到方才那帮人,竟然直接从他剃头说起,竟然说到治国之根本。这是哪门子的道理来着。
“你
……你这是有违孝道,这是……”
看到李峰竟然如此直截了当的望着自己,还如此毫无顾忌的说话,顿时是把孔颖达他们气坏了。嚣张之人,他们不是没见过,李峰的嚣张,他们已经见过两次了。可是,令他们没想到,对方竟然嚣张到这种程度。
要知道,这孝道,那可是社会的主题。就算是李世民这个皇帝,在高祖李渊去世,还不得放下朝中的一切事物,乖乖的去守孝。要说这两父子的关系很好,感情很深,那是任谁都不信来着。李世民都把李渊逼迫退位成太上皇了,就差点没把李渊给咔嚓了。
可是,社会大势就是如此,甭管你愿不愿意,哪怕你是装出来的,你也必须装出一副你就是一个大孝子的样子来。若不然,不说别的,就是天下之人的口水都能把人给淹死。就是皇帝,那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可是看看眼前这位,竟然一副,我就是如此,你能怎么早的事态,狂妄,真是太狂妄了。
“是什么是,别和老子说什么孝道不孝道的,老子孝与不孝关你们屁事啊。怎么,理个发就是不孝了啊,父母给予的东西就不能不要了是吧。你父母生你下来,是让你好好活着,你他娘的有种你就一直活着,别死啊。你若是死了,是不是就是天底下最不孝顺的人了啊。”
李峰这是得理便不饶人了,根本没有给对方说话的机会,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阵臭骂起来了。
“荒唐,荒唐,孝乃是圣人都推崇的,再说生老病死乃是……”
李峰的一番话,更是把孔颖达气了个半死,能不能讲道理啊。这生命虽然是父母给的,可是,这生老病死那是规律。心想,我倒是不想死,想要永远都活着,可是那可能吗。
“乃是个屁,别他娘的,有事没事就拿圣人来说事。圣人怎么了,圣人说的话就全是对的啊。你把圣人给老子叫出来,老子倒是要问问他。学没学过政治啊,上没上过学啊,难道不知道万事万物都是在不断的改变的吗,世界是运动着的世界,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就算他的话都是对的,可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