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盗墓鬼笔记-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父亲手上就有这么一件“盘手货”那是一块杯口大小的红玉玦,柔润透亮,对着光可见里面红雾缭绕,神秘莫测。
一直以来我都比较眼馋,但父亲说:“好玉是有灵气的,会自己选择主人,不是它的真正主人拿到它,它会排斥,玉的光泽和柔润都会打折扣,所以真正懂玉的人都会寻找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好玉盘手,这样玉石的灵气也会不断滋养人体,一人一玉相得益彰”
我心里对此玉把握不大,有心盘手但又怕有什么邪性,到时会与我有碍的,但此玉能够解咒的功效,却是我亲身体验的。我叹了口气将那挂件收起,想到以后再考虑此事了。
我被工程部队救起来之后,身上的伤势得到了很好的治疗,这个倒不是我最关心的事,自打见到严斌之后,我能从他眼中看到惊喜和深深的忧郁,他见到我的获救,看来是真的高兴,但同时又为其他队员担心。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勘探分队加向导老沙总共十一个人,这趟进矿洞,损失小赵和申屠明两人,郑楼,展月清,小廖失踪,剩下的人员基本上全部受伤,这种压力之下,严斌的日子显然不好过。
郑楼的安全我基本上不用操心,以此人的本事,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是他应付不了的,但他现在要照顾关教授那个勘探队,可能会有难度,不过他与关教授认识,曾保护过关教授,再加上被困在山洞中的四十几人的工程兵,这应该也算一股不小的力量,再加上他手上有山洞地图,应该能够很快脱险。
我担心小廖和展月清的安危,小廖与严斌老沙本在一起,但我现在对老沙起了怀疑,小廖一个人失散在山洞深处那是非常危险的,还有就是展月清,失踪时神志不清,更让人担心。
想到她,我不禁心里暗叹:“不知道她知不知道自己的妹妹现在也身处险地了!”
对于那个矿洞我们一直以来都受到的是郭嘎子的暗算,现在这个危险还不能算是去除了,此人现在人不人鬼不鬼的,不知道是不是已经被闫一虎炸死,或者被塌方的碎石掩埋。
还有他一手制造出来的那些怪物,这些东西一日不除,山洞深处就随时会有危险出现。我一直琢磨郭嘎子靠什么控制这些怪物的,如果只是通过咒术的话,那显然不可能,这里面逻辑讲不通。
咒术是需要一些特定的声音组成必要的环境达到控制人的目的,可能再加上一些特殊的药物烟雾等,对人的感官造成麻痹从而达到控制活人,失踪的工程兵和刘教授小唐可能就是这样被控制的。
可是郭嘎子如何又去控制死人的哪?
我回想郭嘎子在山洞中控制怪物袭击闫一虎他们时的古怪表现,他手里撒的那些粉末又是什么东西呢?按理说死人应该没有听觉才对,可郭嘎子如何通过咒语控制死人进行攻击?那些怪物到底是活的还是死的?
按照我一贯对塔教咒术的理解,他们应该是只能制造傀儡才是,怎么现在不管死活都可以制造了!我回想郑楼击毙枯尸的情形,是不是这些傀儡的脑部被击中就能解决掉?
但死人的脑组织和神经都已经枯萎了,靠什么激活呢?尤其是那些枯尸,还有藏尸洞里那些苏联人的囚犯干尸,那些都不知道死去多久的人了,如何激活他们的已经枯萎的神经和软组织的?
难道是那个钉入死尸头部的骨刺吗?一连串的疑问又开始在我脑中翻转,不一会我就感觉头疼欲裂了。
我倒在床上,用手揉揉太阳穴,暂时不敢去琢磨这些问题了,那四个让闫一虎清洗的玉盏,可能是关键,我现在很期待能够看到那些碗底的文字了。
但我依稀看到的那些花纹似的文字,我怀疑自己是否能认识,这个确实有点缺乏自信了,对中国的古文字我也就止步于认识些篆体字了。我突然想到了关秉德教授,此人是考古学教授,他应该可以认的才对,希望关教授能够顺利的被郑楼带出山洞才好。
我慢慢的从床上起来了,定了定神,傍晚时分,四周没有医护人员,过一会可能要吃晚饭了,起身披了件衣服,走出了帐篷。
外面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工程部队这次开来了大量的工程器材和车辆,正在整修一条进来的道路,从山脚到这里最少需要将近10公里的山路必须在原有小路的基础上开出来。
工地上现在已经点上了灯,搞得灯火通明的,看来他们是要昼夜赶工了,相对于不远处的工地,山坡上的医疗帐篷,显得格外安静。
顺着夕阳的薄辉,我向一旁的一处同样的红十字帐篷走去,到了门口,我向里面张望了一下,帐篷内有两个床位,只有一个躺着人,那人靠在床头正在看报纸,正是刘亦农教授,我看其中没有护士和医生在,于是就走了进去。
刘教授察觉有人进来,看到是我,欠了欠身子,热情的和我打招呼,我坐在他床边的椅子上,跟他寒暄了一下,询问了下他的伤势,发现他的恢复能力很强,虽然还吊着水瓶,但精神状态很好,我也对他的伤势放心很多。
据刘教授讲,他的伤势主要是失血过多,现在输了血,处理了伤口已经没有大碍了。我安慰了他几句,突然问了他一个问题。
我问他:“您上次说认识关秉德教授,您知道他也来这里了吗?”
………………………………
第472章 刘教授的遗憾
其实我遇到关教授的事情,在碰到闫一虎三人时,已经告诉了他们,但刘教授受伤疲劳睡了过去,他没有听到,我之所以考虑要单独问一下他是出于另外的想法。
刘教授听到我的问题,大吃一惊:“什么!他也来了?”
我点点头,把我和关教授遭遇的事情跟他大概的说了一下,刘教授听完以后沉默不语。
半响之后他重重的叹了口气,跟我说道:“他不应该来这里啊?这样的任务对他来讲是强人所难了,现在申屠死了,他若知道又是一个沉痛的打击。”
我奇道:“这是为何?”
刘教授说:“申屠明实际上关教授的外甥,申屠的父母很早就死于战乱,关教授是寻找了很久才找到他的,申屠明也就一直跟在关教授身边长大。”
刘教授接着告诉我,关教授由于经常要在外地考古,于是就委托好友刘亦农代为照顾申屠明,时间久了,与刘教授感情日渐深厚,受刘教授的影响,申屠明竟然对地质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大学期间毅然选择地质专业。
刘教授对此也很高兴,不但通过关系给他安排最好的学院,住宿等,还将他拉入自己的研究所,定点培养。
两人感情也是日渐深厚,对刘教授来讲,申屠明不但是自己的学生,更像是自己的儿子,关教授对此也很高兴,十分感谢刘教授代为照顾自己的外甥,在学业和工作上申屠明也会有很好的前途,关教授深感欣慰。
这些年申屠明与刘教授几乎形影不离,一般的课题研究与外出勘探考察,刘教授都带着他,没想到这次的事情会让申屠明不幸遇害,说起这个刘教授就老泪纵横,嘴里一直念叨着:对不起关教授!。
我看到老头那浑浊的眼泪,心中不免感叹,从刘教授的谈话中我能听出他对申屠的那种浓浓的父爱,刘教授一生未婚,也没有孩子,申屠明虽然是关教授的外甥,但刘教授却视他像自己的孩子,这种感情那是根本掩饰不了的,老头经此打击,也是一直身心萎靡。我对他内心当中的坏印象也渐渐淡化了。
刘教授说:“遗憾啊!我一生所学,本以为找到了一个传人,申屠这么好的学生以后不会再碰到了,我也有愧于老友关秉德。我这把老骨头活着真是没什么意思了!”
我看他心灰意懒的,于是就安慰了他几句,但刘教授摇头叹息,根本也听不进去,我知道此人的背景深厚,从刚才的谈话中我已能深刻的感受到,但现在我们内部的特务仍然隐藏,就是不知道刘教授以他的背景,会不会给我提供一些必要的提示。
特务的存在现在仍然是一个最大的威胁,就算排除刘教授特务的可能,但他显然还知道一些我并不知道的内幕,这些内幕会有助于我对分队队员中,其他人员的判断。
于是我又问了刘教授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我没想到却引出了另外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我趁没人的时候跑到刘教授的帐篷,问了他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是否认识关秉德教授,结果引出了申屠明的身世和关教授与刘教授的关系,但我并没有得到我想要得到的答案。
本来我想希望刘教授能给我透露些他知道的内幕消息,但显然事与愿违,反而让他非常伤心。等他的情绪稳定下来之后,我考虑了一下,还是问了他第二个问题:“刘教授,你认识展鸿飞吗?”
如我预料的差不多,刘教授这次又瞪大了眼睛看着我说:“你还知道他,这难道也是关秉德跟你说的吗?”
我看着他,点了点头。
刘教授叹了口气,躺在枕头上仰天说道:“不错,我是认识他,不仅认识展鸿飞,我们还是最好的朋友。”
他好像在回忆些什么,脸上也露出了神采,我没有打断他的思路,默默地看着他,半响之后刘教授嘴中吟出了一首诗:“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我知道他吟诵的是白居易的诗,叫什么名字我却忘了,看着刘教授我道:“这首白居易的诗又是何意?”
刘教授说:“三十年前,我和关秉德,展鸿飞就是最好的朋友,那时候我们还年轻,天天都在一起,纵酒吟诗,读书放歌,心怀天下,救国献身。
我们每日畅谈理想,忧国忧民,书生意气一发不可收拾,但政治黑暗报国无门,受当时学术救国的理念影响,最后决定蛰伏学业,等待时机。当学有所成时,以一身所学报效国家。
我当时醉心于地质地理,理想是勘遍中国的所有国土,推翻国外学者的歪理学说,证明我们的国家地质形态,其实我对中国清末时原来被俄罗斯帝国侵占的大部分领土一直耿耿于怀,一直想找到证据驳斥俄国专家所说的国家地质板块学说,收回我们自己的领土。
关秉德当时最感兴趣的则是历史考古,他的家庭一直受到宗教的迫害,外国人说中国历史上没有古代文明,不存在远古文化,是上帝遗弃的子民,中国文化根本没有文明古国的称谓,所有的高级文化都是西方人发明的。
关秉德立志要给这些打着宗教幌子,歪曲历史否认他国文明的外国骗子一些教训,一定要找到中国最古老的文化遗迹和远古文明。
展鸿飞出身华侨,家中世代行医,他一直也是在学习现代医学。当时的中国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展鸿飞医者慈悲,决心一生悬壶济世救人,言称虽无法救万民于水火但也可拯其身脱病痛。
我们三人意气相投,理想一致,非常投机。于是仿效古人桃园结义的典故,在济南大明湖畔陶然居亭,摆酒插香,祭告天地,义结金兰称作异性兄弟,虽不是真正身领古意但也是一辈子的朋友了。
展鸿飞是福建人,闽南语中展字的发音很像:“张”。我们笑称古有刘、关、张桃园结义,今也有“刘关张”陶然称义,老天让我们做一辈子的朋友啊!于是我们自称“陶然三英”
那个陶然亭内的石碑上还留有我们三人的签名,就刻在白居易的这首诗的下面。”
………………………………
第473章 出来了一个
这段历史是属于他们刘、关、展三人的,刘教授现在说出来时,眼中仍然燃烧着激情,我沉默,我无法对这样的兄弟义气作评论,谁都有年轻的时候,我只不过是出身和他们不同而已。
我何尝不是如此,但由于沉重的家族使命,使得我只能将自己的雄心壮志和孙家厚重的历史捆绑起来,有时候想想也有些悲哀。
留学德国时,我接触过尼采和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对自身的命运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世界上这么多人,每个人其实都在这个世界有相应的位置,这就是命运使然,谁也摆脱不掉的,你不断地努力和挣扎只不过会让你离这个位置更近而已,而不是远离它。
我看这刘教授,眼光中不免有了尊重,他这样的人能够在少年时立志,并按照自己的理想一路走到现在,这样的人生本身就是让人尊敬的。
刘教授仍然唏嘘不已,对我说:“我们三人,最后不免各分东西,但都是按照自己的理想奋斗着,几十年过去了,我和关教授都留在了国内,只有展鸿飞去了美国发展,听说他现在已是很知名的医生了。”
我对他道:“但您知道展月清就是展鸿飞的女儿吗?”
“什么?你说什么?”刘教授一听就跳了起来,一把抓住我:“你说的是真的吗?”
我点点头,刘教授松开我,低头自语道:“这是为何?我怎么一点也不清楚哪?鸿飞和我十几年都没联系上了,当初看到展月清,虽然也曾怀疑,但我从她脸上看不出一点展鸿飞的样子,一直以为自己想多了。”
我道:“现在不光是展月清在这里,连她的妹妹展月灵也在这里”便将关教授与我说的事情跟刘教授说了一遍。
刘教授听完大皱眉头,“老关这几年没怎么和我联系,他什么时候跟鸿飞联系上了的?连他的女儿也搞过来做学生,这种事怎么不跟我说呢?”
我说:“关教授不跟你联系的太多,估计是跟你身份有关吧?”
我清楚,问这样的话我是在摸刘教授的底,我真的对他背后的身份很感兴趣。
刘教授叹了口气,说道:“老关一直也是对政治的反感,我加入委员会也想为国家尽一份力,但现在矿产资源委员会内苏联专家说话的分量越来越大,我们有些人就只会盲目崇拜,好像苏联的什么都是都是先进的,都是对的。
连李四光都对此颇有微词,我现在也是很反感,但现在也苦于脱身困难”
我点点头,说道:“希望关教授和展月灵他们能够跟着郑楼早日脱困吧。”
从刘教授的帐篷出来,天已经黑了,马上要开饭了,四周的人声非常噪杂,倒班的人员已经先吃完饭,开始上工了,下工的人员三三两两走向充当食堂的大帐篷,我赶紧回到我的帐篷,怕给我送饭的人找不到我。
以后的两天,我一边养伤,一边整理思路,按照我从刘教授那里得到的信息,我们这次的勘探行为应该是通过了那个资源委员会,也就是国家高层直接关注的,那就不可避免会有苏联的介入,知道这一点,对我来讲很重要,最少我知道面对的是什么了。。。。。。。。
这一天,我正在帐篷里躺着,闫一虎匆匆忙忙的跑进来,对我说:“老孙,郑楼出来了!快跟我去看看。”
我正在无聊时,听到这样的消息,连忙问道:“出来了?好啊,他们都出来了吧?”
闫一虎摇摇头:“只有郑楼一个,其他人都没看到。”
我大惊道:“什么?就他一个!这是怎么回事?”
我听到闫一虎告知郑楼已经回来了,但却是一个人回来的,我大惊之下连忙跟着闫一虎跑出了帐篷。
医护帐篷左侧有一个简单的医护车,闫一虎领着我跑到了这里,我看到外面围了一堆人,严斌和老沙也在,我挤过人群,看到郑楼精神萎靡的坐在那里,一名军医在给他检查身上的伤势。
郑楼现在样子很惨,身上的白衣服基本上都变成黑灰色了,并且破破烂烂的,身上也有大大小小的伤痕,脖子上的那块黑色的围巾也不知去向,但却挂着一个活性炭防毒面具。
我分开众人,走到他面前叫道:“郑工,你怎么才出来?”为了对他的身份保密,我仍然喊他:郑工。
郑楼看到我,眼神亮了一下,随即又叹了口气,低下了头。
他的这种表情很奇怪,按理说,那张郭嘎子的地图在他手里,凭他的身手再加上几十个年轻的工程兵战士,带着关教授和他的科考队应该能很快从山洞脱身才对,可他们不但等了好几天而且还只有郑楼一个人出来的,这显然是很奇怪的。
我放慢说话的语速,慢慢的又问他:“怎么回事?出了什么事情了吗?”
郑楼抬起头看看四周,欲言又止。
我会意的点点头,对严斌和张团长说:“让大家都散了吧,不要围着了。”
严斌看了下我,点点头,张团长立刻下令驱散围观的人群,军医给郑楼处理了伤口,打了针,和护士将郑楼安置到了一处医疗帐篷内。
这期间我将郑楼和几十个工程兵战士以及关教授科考队的事情对严斌和张团长做了下交代,之前我获救后没有说的很细,现在我详细的对他们做了说明。
对科考队的情况,严斌心里很清楚,但张团长对失踪的那些战士还是非常关心,于是我们又重新聚集在了郑楼的床前。
我身后闫一虎也没离开,进帐篷前,我暗中交代他将老沙支开了,现在站在郑楼床前的只有我、严斌和张团长三个人。
郑楼的精神状态现在很差,现在吊着葡萄糖,他对我们讲述了他的遭遇。
原来,郑楼领着几个战士按照来时的路线,对照地图又回到了那个暗河的源头……瀑布的所在,将我们遗留下来的装备箱子抬了回来,并且还将土匪的那些破烂枪支弹药也一块带了回去。
因为他考虑到山洞还有其他未知的危险,获救的这一大堆人不能没有武器,谁知道这里还有没有土匪都很难说,而他的那把枪却留给了我。
………………………………
第474章 地图的价值
在地下的时候,谁知道郑楼刚回来,就被告知,我失踪了,并且出现了一群恐怖的干尸,吓的那个展月灵惊声尖叫,战士们没有武器一阵骚乱,于是郑楼用那几把土匪的步枪,枪枪爆头,很快就消灭了那群干尸。
可下一步我的失踪的确给他带了了困扰,最后他们商量的结果,还是按照地图所示,逐步的找到出口,先脱离险境再说。
郑楼将那箱装备分发给大家,告诉他们这里有些东西不能闻,闻到会对身体有损害,可防毒面具没那么多,很多人只好使用毛巾侵湿了蒙住口鼻,收拾妥当后,郑楼领着他们沿着地图出发了。
途中倒也安全,一路上他地图看不明白的地方,大家就一起商量,这样走走停停的来到了一处暗道密集的空间,这里面小型山洞多如蜂窝,并且一层层向上排列着,空间充满了灰蒙蒙的雾霭。
关教授对此很感兴趣,因为他发现了很多人工修建的痕迹,并且这些痕迹非常古老,应属于那种史前阶段的遗迹。
郑楼在这里预感到很大的危机,于是劝说关教授立刻离开那里,但关教授根本不听,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郑楼抛出了我们发现的那处新石器时期的遗址作为诱饵,吊着关教授,只要关教授他们答应配合立刻离开那里,出去后下次亲在带关教授去那处遗址考察。
关教授对此也是将信将疑,在底下人的劝说下,才勉强同意离开那里。谁知道就在当天他们宿营的时候,关教授竟然带着科考队不辞而别,又跑回了那处山洞,郑楼于是又带着人回去寻找。
就在这个时候,山洞突然出现了大面积塌方,而且彻底阻断了他们需找关教授科考队的去路,再没办法的情况下,郑楼只能先回到宿营地,准备带着那些工程兵先离开,然后再找人营救关教授他们。
几十号人没走多久,就碰到了危险,他们突然被大量的奇怪的生物袭击,当时就有好几个战士被害,郑楼带着人,使用那些简陋的武器边打边撤,最后弹药用光的情况下,被围困在一处山体的裂缝处,战士们用石块堵死了入口,但却没发现出口。
大家商量了半天没结果,在断水断粮,没武器的情况下,他们坚持了两天,最后发现那些生物仍然在外徘徊,根本没有离去的意思。
很多人精神实在太紧张了,忍不住挪开了石块出去与那些生物搏斗,但很快他们就遇害了,郑楼拼了命的才保护了剩余的人员。
实在无奈的情况下,郑楼在又累又饿的情况下,决定只身一人从裂缝中爬上去寻找出路,这一爬就是好几个小时,他在山缝中和峭壁中一直听到隆隆的机器声,终于在一次由于外部施工的震动中,山石崩塌,郑楼掉了下来被救起。
按照他的描述,工程部队立刻组织人员去营救那些仍困在山缝洞壁中的战士。
郑楼最后问我:“孙工你是如何获救的?”
我简单的对他说了下自己的遭遇,其实也是差点就丧命在那个狗洞里。郑楼听的也是暗暗称奇。
他对我说:“那个郭嘎子画的地图,我真是看不明白,为什么里面很多用虚线画的地方,我根本没发现出路,而是大量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