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盗墓鬼笔记-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是一个防毒面具,很熟悉的那种活性炭防毒面具。我一把抢过来道:“在哪里发现的?我们的人来过这里?”
“就在这里,还没到控制室,它掉在地上”闫一虎对我说。
这样的防毒面具我们是同一批的,进入矿洞的人基本上没人两个做为基本防护装备,包括之前我们进入山洞时的11人队伍,每个人也都配了这个东西,唯一没有这东西的是关秉德教授的那支科考队,这说明来到这里的人肯定属于队伍里的人。
我把我的分析跟三人说了,他们也都同意,我说:“既然有人来到过这里,那一定还会留下痕迹,我们赶快再找找。”
其实我最担心的是,我们失踪掉的展月清和小廖,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如果他们迷失道路来到这里,还有没有命都很难说。
四个人不敢怠慢,沿着控制室的方向,我们立刻就搜索了起来,果然在控制室外侧的旋梯支架上,我们又发现了一个背包,那是一个军用的背包。
刘教授说:“是我们的战士!这是他们背的军用挎包”
我沉默不语,大家都比较沉默,我虽然不说话,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心里仍然很担心,如果这次发现的是跟我们一起进来的工程兵战士,那说明那些被特务抓走失踪的人员中肯定又出了意外。
我们从旋梯的支架上渐渐转出了轮机车间,来到一处非常奇怪的铁板支架处,闫一虎突然飞速的向前跑去,我一惊,也赶紧紧随其后,因为我也看到了,我看到在远处靠近山体的支架铁板上卧倒着一个人,火把的光影摇晃着,那人影黑黑的看不清楚,他一动不动的卧在那里。
“那究竟会是谁哪?”我一边跑,一边想……。
支架铁板上趴着一个人,用最快的速度就冲了过去,闫一虎冲在最前头,我赶到的时候看到他正蹲下来翻看那个人。
那是一张惨白的脸,毫无血色,身体僵硬的被翻了过来,闫一虎握紧了拳头狠狠地捶打在地上的铁板上,“轰隆作响”。
那张脸我认识,“小廖!”我惊呼。。。。。。是的,那是小廖,年轻的工程兵技术员,第一次跟随我们进洞的战士,他已经死去多时了,他蜷缩着趴在地上,腿上有很重的伤痕,腹部也有伤;一个深深地血洞。
看着那张年轻的脸,我不禁悲痛莫名,怔怔的垂下泪来。小赵,小廖和小唐三人是跟我们一路西来的同伴,想起他们几个年轻人还有申屠明在火车上的欢声笑语,我难过的说不出话来。
为什么这么年轻的生命反而最先逝去哪!从小廖身上的伤痕来看一定是有人对他下了毒手,受伤的小廖一路坚持的来到这里,没水没粮。
拿起他手里的那个已经电池耗尽的手电,他还没有光线,我能想象小廖临死之时的绝望和恐惧,他一定是非常的不甘,非常的想要活下去,想要看到光明,但他却死在了这里。
刘教授默默的将毛毯盖在小廖的身上,闫一虎递给我一个东西,那是一颗珠子,蓝色的天青石做的珠子,是在拿小廖手里的手电时,从他发白的手关节掉出来。这是他的遗物,除此之外,小廖身上什么也没留下,我默默的将那颗珠子放入上衣口袋。
我悲切的说:“把他搬下去吧,别在铁板上,这里太凉了,让他睡在这里不好!”
………………………………
第502章 大竹荪
闫一虎沉默的点点头,将小廖的尸身抱起,我们心情沉重的从旋梯下到了地面,在下面的控制间找到了一个木箱,将小廖放了进去,只能让他躺在这里了,我们不能带着他的尸身走。
黄主任一直都没吭声,这时候却说:“我知道你们现在心里很难过,这个小战士从到底哪里过来的哪?我们咋一路上都没有发现任何痕迹呢?”
他说的这个问题现在我也有点奇怪,我道:“这个战士是之前跟严斌,申屠明,他们一起失踪的,当时是被土匪暗算了,后来又再次失散,是我们之前失踪的最后两人之一,哪知道他牺牲在这里了。”
刘教授说:“真可惜,他跟小明一样这么年轻。。。。。。!”想起申屠明老头心里又很难过。
闫一虎说:“小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难道是牺牲后被人搬到了这里吗?”
我说:“从现场看不太像,至于痕迹,我觉得是刚才我们没有刻意的去找,而且这里这么暗,现在我们找一找,肯定很快就能找到小廖来到这里的痕迹。
听我这么说,大家都去散开使用火把的光线去查看地上的痕迹,果然,我们可以的去找之下,小廖来到这里的痕迹非常明显,因为有很多发黑的血迹,他伤口那么大,一路留下了很多血迹,那些血迹从一个水泥平台的后面一路撒下。
我们沿着血迹翻过那个平台,发现一排排的输变电机箱和变压器延伸出很远,地上是粗粗的电缆,沿着电缆走出没多远,我们在地上又发现一个军用的步话机,那也是小廖的,我想起之前,进洞的时候,排在前面的小廖和后面小赵都拿一个步话机,为的是联系方便。
黄主任说道:“看来这个战士也是沿着电缆走过来的。”
我点点头不想说话,低着头继续向前走,一面注意小廖留下的痕迹。
变压器机箱的尽头,我们看到了一面奇怪的“墙”,他好像是胶皮的,一条一条的从上面挂下来,就像是一面幕墙,或者是一个大帘子,那些胶皮在这里极低的气温下被冻梆梆硬,如果使劲敲击肯定会断裂掉下,挑开这个大帘子,后面竟然又有一层毛毡做成的帘子。
空间在这里也不显得那么大了,但却有一种让人不安的气氛,看到这个毛毡的帘子,我们都很紧张,一方面好奇帘子背后是什么,一方面又不敢轻举妄动。
闫一虎举起枪,我也拿出武器,慢慢的挑开那扇毛毡的帘子,一股闷热潮湿的空气铺面而来,帘子后面竟然是一个山洞,火把被吹进来的这股空气吹得一闪一闪的。
看到氧气充足,我不禁放下心来,几个人奇怪的站在了山洞的门口,闫一虎说:“我明白了,这帘子是隔绝温度的,怕这个山洞潮湿的空气进入里面,可能是怕生锈吧。”
我对刘教授道:“真是奇了怪了啊,这里破山洞,一会热一会冷的,难道这里面还有地热吗?”
刘教授想了想,点点头道:“这个很有可能,加里东运动本身造成地壳板块挤压,就会造成火山的存在,那么阿尔泰山脉地底的火山虽然不活跃,但地下水脉的断裂很有可能就会有地热资源”
闫一虎问道:“那那个冰川又是怎么回事啊?”
刘教授说:“火山活动和冰川存在本身并不矛盾,不过是谁先谁后的问题,这里的山洞原来应该是封闭的,后来的冰川运动造成整个冰川切入山体,也就有了这里奇特的地质地貌了。”
停了一会刘教授又说:“我一直奇怪刚才那两个发电机组,按照道理来讲喷射器的运行是需要大量的蒸汽的,如果有了地热资源,那就顺理成章了。”
摘下眼镜的刘教授擦了擦镜片,摇头道:“这帮苏联老毛子可是聪明的很哪!这样的规划看似复杂,其实他们的施工难度降低了很多了,我说我们在外面的居住区发现了很精细的高压水枪,有了蒸汽和热水,用这些东西切割起岩石来,跟切豆腐一样!他们在这里使用的设备工具可真是不简单,很多都是最近这些年才大量普及的机器设备,原来苏联人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了。”
闫一虎:“妈的!啊呸!技术工具先进又怎么样,还不是在偷偷摸摸干坏事,又没见他给我们中国干点好事!”
我说:“就算他们明目张胆的,那时候我们的国家贫弱交加,根本也注意不到这里的一切。东西再先进也需要靠人来用,有时候先进的东西不一定是好事!”
黄主任道:“孙工你说的对,就像武器一样,前两年朝鲜战场,美国人的武器可比我们先进多了,我们还不是靠着小米加步枪把他们打败了!该死的苏联老毛子,有这么先进的设备,支援我们挖矿的设备竟然还是老掉牙的水冷冲压的东西!”
刘教授道:“你们不知道,科学是严禁的,很多东西东西的发明是需要循序渐进的,怎么可能跨越呢,如果现在有设备,经过碳14测定,这里修建的东西不会超过十几年。”
我奇道:“不可能吧,这里种种的证据表明苏联人肯定是在几十年前就开始在这里偷偷摸摸的了,”话虽这样说,我是经过西方教育的,心里已经对刘教授的话七八分相信了。
刘教授道:“几十年前,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势力我看还没这么大,能搞出这么大动静,可能性不大,这里面的隐秘太多了,可能我们却往下会发现越矛盾的东西。”
他这话我们都是认可的,带着一脑门子的问号,我们沿着山洞继续向前走,山洞里潮湿闷热,有很重的湿度,渐渐的我们每人都感觉浑身是汗,后背的衣服也湿透,紧贴着身体。
山洞内的路很不平坦,地上湿滑,脚下踩的好像有很多多年沉积泥土,深一脚浅一脚的,洞壁上有很多苔藓类的东西,并且山洞顶上还有一条条蔓絮一样的东西飘着。
再往前走,火光照射下我们眼前出现一片白色的东西,一颗颗的在地上长着,经过了那些冰层上的头发后,我们都小心谨慎起来,摸不清前方是什么东西前,谁也不敢贸然前进。
闫一虎拿火把照了半天,疑惑的说:“那好像是竹荪!你看那东西身上一个个的孔洞,没错肯定是竹荪,操!怎么这么大!”
我知道竹荪是一种真菌,仔细观察了下,确实如老虎所说那真是竹荪,但这里的竹荪却比我们平常见到的大许多倍,真菌很奇怪,前面冰层上的头发也是真菌,这东西种类奇多,热的地方长,冷的地方也长,就是不知道,这些巨大的竹荪会不会也攻击人。
这奇怪的地方很多东西都危险,我是有点怕了。
………………………………
第503章 上面有路
闫一虎笑道:“竹荪可是好吃的东西,这么大,我们可以好好吃一顿了!”
我恼怒的说:“你咋尽想着吃,你还是等等先看清楚吧,别被它把你吃了……”
闫一虎说:“怎么会哪,这东西我见多了!生的就能吃。”说着就往前走去……。
一路走来危险不断,闫一虎丝毫不长教训,站起来去挖那些巨大的竹荪,南方潮湿的山林谷底中,或洞穴中原本会生长很多竹荪,木耳,蘑菇,尤其湖南广西一带,当地的人们把这种东西当做山珍,滋味确实不错。
但任何东西的生长状态其自身有一定的规模,如果此地渺无人烟,人~兽不至,可能会有一两株蘑菇或者竹荪能长得比较巨大,那还是此物生长比较顽强,剥夺了其他同类的养分所致,但在这里,一大片的竹荪真菌,个个如此巨大,它本身就代表着巨大的危险!
闫一虎贸然过去肯定会有危险,我大急之下,连忙跑过去拉他,可是这厮已经蹲在一株巨大的竹荪那里不动了,看着几步之外的闫一虎,我停住了脚步,轻声的叫他:“老虎!你没事吧?”
闫一虎扭头对我道:“不能吃了,这东西长的很奇怪!”
我走过去蹲下,查看那株竹荪,这种奇特的生物,伞盖一样的形状,如同鼓起的泡沫,上面是不规则的空洞,轻触之下,那竹荪上部已经钙化,毫无柔软的体质,只在根部还有些潮湿柔软,其它地方全部钙化了,当然不能吃了。
我对闫一虎说:“这里的竹荪已经变异了,你小子以后不要这么冒失好不?”
闫一虎奇道:“变异?”
我说:“对!是变异了,物种的变异是外部突发的环境改变了它原本的生物结构和生长元素,变异的东西很可怕,你说不清它会是什么,就像我们在外面碰到的那些冰层上的头发!”
闫一虎恍然道:“我说这里的气味这么古怪!像是发酵的豆子和茶叶味道,我以为有重金属存在哪!”
我一惊大声问他:“你说什么?有茶叶味?”
闫一虎也意识到不太对劲,问我道:“怎么啦!是有发酵的茶叶味!”
我立刻回头大叫:“快,防毒面具,快带上,”说着手忙脚乱的往头上套防毒面具,看到我的慌乱,刘教授和黄主任也赶紧照做,闫一虎更是动作快,两下就把防毒面具扣脸上了,一边还问:“怎么了,怎么了?”
戴上防毒面具后,我的声音显得瓮声瓮气的,但好在他们都能听得清楚,“这里有挥发的氡气,千万不能吸到肚子里,我们没有气溶胶检测仪,好在老虎闻到味道了,”
闫一虎问到:“那我怎么办?我吸入了那点没事吧?”
我说:“一点点倒没什么,喝点水就能排除,真是万幸,亏了有老虎你的鼻子,此地不能久留,我们快走……”
其实不用我说,三人也感到这里很是危险,跟着我慌慌张张的离开了这里,这片竹荪面积不是很大,洞顶垂下来的蔓絮倒是越来越多,空气的湿度越来越大,气温也越来越热了,脸上扣着防毒面具呼吸也觉得不是很舒畅,但我们脚下却不敢停,都想早点离开这里。
黄主任边走边问:“潮湿的洞里长真菌,我能理解,可为什么只有竹荪,而没有蘑菇呢,是不是有什么特殊之处,还是有人在那里特意撒的种子?”
我道:“这一点我不太清楚,但真菌类的东西确实能够吸收放射性金属挥发的氡气,我们的研究不够,也不敢妄下判断,苏联人在这方面可能比我们了解得多也说不定。”
众人均都不说话了,火把在这么潮湿的空气中燃烧的也艰难起来,发出很多黑烟,火苗明显小了下去,沉闷的空间还有薄薄的雾霭,大家想尽快离开这个地方。
闫一虎突然一怕大腿,急急地说:“坏了,我们不是要沿着电缆走吗?现在从这个洞里一直走,可是这里没有电缆啊!”
我听他一说也是想到了,可是走了这么远了,难道还要回去再找电缆吗?再说回到那片充满氡气的空间,我也不太愿意,扭头看了看刘黄二人,看到他们显然也是不愿走回头路,就问闫一虎:“难道回去找电缆吗?”
闫一虎摇了摇头,他也不愿走回头路,我说:“先从这里出去吧,反正知道有电缆,而且我感觉可能出了山洞能找到地图标记的地方,现在的地势有点低,可能是在某处地热水道的包围处,再不出去我们可能就会脱水的,你们水壶里还有水吗?”
三人摇摇头,我也不再说啥啦,身体出汗很多了感觉有点口干舌燥了,四个人继续闷头赶路。
终于感觉这个山洞要到头了,因为前面没路了,几处显然的岔洞被碎石给封死了,面前正对面一个*的管道伸出一截一个管口,管口装着铁栅栏,那就像一个下水道的排泄管。
我扭头看了看来时的山洞,感觉走了半天其实也没走多远,由于地上湿滑难行,一脚水一脚泥,是我们走的太慢,穿过这个不太长的山洞也走了几十分钟。
前面没有路了,难道砸开铁栅栏我们继续钻管道吗?闫一虎举起火把看了看四周,一阵风吹过,火把的火苗偏向一边。
闫一虎道:“上边有路”
我们举目望去,那边洞壁上有把手,上面好像有个石台,确实应该有路。
我们一场艰难的爬上那个石台,大量的流汗下,大家的体力都消耗的太多,爬到石台上忍不住都躺下休息下,而且这里有一股一股的凉风吹过来,身体感觉非常惬意,说明这里应该能出山洞了。
休息一会后我们继续上路,没有目的地,没有目标,这种走法让人很抓狂,但又不肯坐以待毙,我们努力着无非是想找一条出路,而且我想他们三个应该跟我一样,都对下面的发现怀有一丝期待。
石台的后缘是一出低矮的洞壁,缝隙很大,阵阵凉风吹进来,事态的存在看来是为了加固这里的洞壁,我们从哪个缝隙钻出来,站在了一处石梁之上,远处好像也有这样的石梁,我们就好像刚从一个世界破开壁垒又钻进了另外一个世界。
四周比较空挡,火把照不到远处,但感觉空间很大,郭嘎子的地图上标注的地形让我本来怀疑会有两层山洞夹层空间,但现在来看还不止两层。
………………………………
第504章 大手笔和爆炸
从石梁上走的时候,碰到了几根极大的钢铁拉板,这哪里是石梁,这是完全水泥修建的水泥梁,钢铁拉板几乎上靠在远处的山洞璧山,有向上的台阶,我们的脚落在上面的时候,发出空荡的声音。
四人也不去查看其他地方,总是感觉空间很大,没有光线,火把也看不了那么远,索性不去管它,一直沿着钢铁阶梯向上爬去。
阶梯是呈之字形的,一路向上,我一直觉得洞顶不应该很高,但当我爬了一百多米后,发觉根本没有到顶,这里巨大的山洞,洞顶应该距离地面最少也有四五百米,那照这种估计,那我们就出在一个巨大的钢铁支架内,这个大家伙是干什么哪?难道是支撑山洞的吗?
很快答案就出来了,因为我们碰到了吊车,这里耸立的竟然是一座巨大的龙门吊,当巨大的如同小汽车车头一样的吊钩出现我们眼前的时候,我们不禁目瞪口呆!
钢铁支架延伸很远,远处影影重重好像还有一门大吊车。
妈的!。。。。。。。如此大手笔,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工厂,工业性重型吊车的存在让我们简直心潮澎湃,当时的中国,到处是工程建设的浪潮,已经完工的各种工厂也没有听说过有这种规模的大型设备,这帮苏联人疯了吗?他们到底要干什么?
刘教授不禁赞叹道:“一头山洞的天然走势和岩石结构,构建如此庞大的山洞工厂,赶得上德国人的山洞火箭基地了,孙工你说是吧?”
我道:德国人的火箭工厂,我哪里见过啊?不过这种规模工厂并不像严斌说的化工厂啊!”
闫一虎说:“管它啥工厂,怎么出去才是最重要,现在能找电缆了吗?你看哪块向下的山洞脊梁,好像能穿过去,我们还是快走吧。”
当我们穿过那几处向下的山脊时,有一种摩擦耳鼓的“嗡嗡!”传来。
我们惊恐的看向四周,不知道接下来会是一个怎样的危险出现,可是这个时候突然一声巨大的撞击声远远地传来,那声音是如此的响,整个山洞内如海涛一般的回音汹涌的传来,如同马上就会山崩一般。。。。。。!
我们都被震的愣了。
“轰隆隆”的巨响传来,在山洞内声音反复传播由此引发的震动非常之大,站在钢铁支架上的我们能感觉巨大的地动山摇。
我们除了保持身体平衡之外,无不掩住自己的耳朵,因为回音太大了,音波在洞壁上反复传播如果不把耳朵按住可能立刻会被震破耳膜。
此时就连天不怕地不怕的闫一虎都脸色发白了,洞壁上发出:“嘎嘎”的声音似乎岩石有断裂的迹象,远处不断有些碎石落下来,我大吼一声:“快跑,不能留在这里,这里危险!”
拉起刘教授,就向钢铁支架的尽头跑去,那里有一处山洞的缝隙,整个山洞都在摇晃,大量的灰尘和小碎石掉落在我们身上。
我们很快就跑到了那处缝隙,我们手忙脚乱的爬出那处缝隙,有帮助闫一虎将黄主任也拽了出来,之后就有碎石落下了,缝隙内有大量的灰尘弥漫,感觉是封死了。
我心想如果是大面积山洞坍塌的话,波及面会很广,我们必须快跑,不能停留下来,于是拉着刘教授继续跑起来,这时候慌不择路,举着火把看到有路就跑,看到有宽阔的地方就跑过去,闫一虎拽着黄主任紧紧跟我们。
上气不接下气的跑了半天,我们站住了喘气,感觉山洞的坍塌和震动渐渐的平息下来了,没有我预想的那样大范围发生,一颗心才从嗓子眼放下,可是也没放肚子里,剧烈的跑动下,心跳的太厉害了几乎就在喉咙口,四个人长着大嘴瘫在地上休息。
一会之后,我和闫一虎一拍大腿,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大喊道:“坏了!”
刘教授和黄主任奇怪的看着我俩问道:“咋啦你们,什么坏了?出什么事情了?”
闫一虎说:“我们刚才一顿乱跑,也没看地形,现在更没法找电缆了!”
刘教授对我说:“孙工,你也是担心这个吗?”
我说:“刚才确实担心山洞塌方,其实没用心想,刚才那个地方基本上就像一个大型的工厂,其实山洞都被加固过的,能够抗住一般的地震,那个工厂肯定有大量的机械设备,我们看到的吊车也是用电极大,只要下去肯定能找到输电电缆,现在跑到这个地方,不知道是矿洞的第几层了,不知道电缆还能不能找到。”
黄主任问:“刚才的撞击声是怎么回事,这样的动静肯定是人搞出来的,难道是哪个特务搞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