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女谋:傲世皇子妃-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口铄金,三人成虎,不必去理会。”林傲梅轻声道。众人信不信,其实没多大关系,只要街头巷尾都在谈论她的出彩,即使有质疑声,也已经足够把林芙蓉气得半死了。“我们回府吧,爹爹应该回来了,这些翠玉豆糕,拿回去和爹爹一起吃吧。”
“哦。”黎郁之惑然应道。看来表姐并不想出现在众人视线,打破众人的半信半疑,而是想继续让众人保持质疑争论,这是为什么呢?
林傲梅看见黎郁之呆愣疑惑的样子,只装作没看到,也不解释,径直下了楼。
如果深刻了解林傲梅的话,她的用意其实并不难猜。若是众人深信不疑了,无疑的定会更加赞扬,林傲梅必定风头大盛。但是,出不了几日,风头一过,也就会渐渐消停下来了。
如果众人持着的态度,是半信半疑的话,那就不一样了。有人信,有人不信,定会引起更多的争论评议,除非其中一方败下阵来,否则这热火朝天的争议便不会停息。时间可比一下子名声盛鼎长多了。慢刀子割肉的感觉更疼,不是吗?
移步走下了楼,林傲梅既然不打算暴露,即使想不清楚她的用意,黎郁之几人也不会违背她的意思。
众人的争议起哄声还在继续,林傲梅一行人从一旁走到柜台付银子,任是谁也想不到,他们议论得热火朝天的林二小姐,此时就在茶楼,还离他们这般近在咫尺。
茶楼掌柜多年在生意界里打滚,早已练就了一双识人的火眼金睛。见林傲梅穿着华贵,气质不凡,忙放下手里的算盘,上前殷勤的招呼。
付完了银子,一行人正想悄无声息的离去,忽然从楼上传来一句话,止住了林傲梅的脚步:“林二小姐,何必急着走呢?”声音不大,却成功的从一片沸扬的争论声中脱颖而出,周遭嘈杂的声音,一瞬间戛然而止。
林二小姐?
这四个字冲击得众人自动忽略了声音的发源者,反而齐齐望向柜台边的那行人。
为首的女子穿一袭素白的百水裙,浅蓝色的坎肩坠着金色的流苏,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辉。水红色的透明宝石和鬓发上宝蓝点翠珠钗相互辉映,更衬的她肌如白雪,肤似凝脂。精致的五官在薄如蝉翼的面纱下若隐若现,带着别样的美感。此时,她正微抬起头,望着二楼适才出声的男子,黑发如瀑,黑瞳若水,直叫人看失了魂魄。
“见过四皇子。”看清了来人,林傲梅不卑不亢,微微倩身行礼道。
詹玄濋有些想笑,他暴露了她的身份,她倒也不客气,毫不替他遮掩。
“林二小姐免礼。昨天桃花宴刚见,今天又在茶楼偶遇,你我倒还真是有缘啊!”詹玄濋笑着道,他是没觉得什么,楼下的百姓却是不淡定了,齐齐下跪行礼:“草民参见四皇子。”
“诸位都起来吧,不用因为我在而有所拘束。”詹玄濋温声道。民可载舟,焉可覆舟,特别是在如今皇上还未立太子的紧要关头,给百姓留下好印象,还是至关重要的。
众人道谢起了身,四皇子是什么人物?当今圣上的儿子!即使他说了不用拘束,但是有他在,众人怎么可能还放得开?眼光在詹玄濋和林傲梅身上来回打量,众人心中的质疑烟消云散。
四皇子就在楼上的雅间,明显把他们的议论声都听了去,却并没有反驳,反而一见到林二小姐就打招呼,还提起昨天在桃花宴见过。如果林二小姐真在桃花宴上默默无闻的话,四皇子怎么会记得那么清楚?
再看林二小姐,原先以为是那画描绘得过于传神了,现在才知道,林二小姐的真人,竟比那画上画的还要动人三分,而且比之林大小姐,也不会差上分毫,想来,说书李的畅述,并非夸大其词。
见众人都一副了然于心的赞赏神色,林傲梅微不可见的轻蹙柳眉。
好吧,她收回桃花宴上说越看詹玄濋越觉得顺眼的那句话!当时真是冲动了,他哪里顺眼了?
詹玄濋却不知林傲梅心中所想,从林傲梅掀起一角纱帘时,他就认出她了。两人各自所在的雅间,中间正好隔了个拐弯,詹玄濋坐的位置,恰恰透过栅栏的空隙看到了掀开帘角往楼下望去的林傲梅。
面对众人争论不休的半信半疑,她居然毫不犹豫的放下纱帘,丝毫没有要露脸的意思,直到回去,都选择悄无声息,真是琢磨不透。如果他没有叫住她的话,大概她就会无声的来,悄悄的走吧。
詹玄濋也想不透,林傲梅目的何在。如果说她不想出风头,当时就不会在桃花宴上大放异彩。可既然想出风头,此时的做法显然就是矛盾的。他可没忘记当时桃花宴上,林傲梅夺得诗赛魁首后,下面的环节,已经都是隐形人一般的存在,那时他还赞赏她是个聪明的。既然是聪明的,怎么会做矛盾的事呢?唯一解释,就是她另有目的罢了!
“林二小姐,相逢不如偶遇,可否赏个脸,上来喝杯茶呢?”既然猜不透她的用意,那就直接问她好了。
可惜,林傲梅不会给他这个机会。让她回答是要慢刀子割肉折磨林芙蓉?“臣女出府不久了,再不回府,爹爹该担心了。四皇子见谅,改日定登门致歉。”
致歉还不简单?以爹爹的名义遣个下人带份礼物去不就得了?
林傲梅这样说,詹玄濋也没有再强留的道理,笑着道:“既然如此,本皇子也不好强留,林二小姐慢走。”
“臣女告退。”林傲梅福了福身,转身出了茶楼。琉璃腰带垂下的丝绦随着她的步履向身后飞扬,风华无限!
佳人离去,众人眼里的质疑已被惊艳取代,也许这时起,林傲梅风头,就已经彻底压过了林芙蓉。
詹玄濋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这样不挺好的?如此的绝代佳人,被人质疑,岂不可惜?
或许他确实没做错什么,托他的福,右相府,依旧夺尽了今年桃花宴的风采!只不过,主角却是换了人……
。。。
………………………………
第57章 揣测圣意
回到相府,见林箭澜的官轿已经停在了府门,林傲梅便知道,林箭澜已经回了府。朝黎郁之耸耸肩道:“看来早上是习不了字了,先去拜见爹爹吧。”
“要不是郁儿跑去玩,就不会到现在才回来了。姑丈不会等急了吧?”对于黎郁之来说,最亲的人无非是林傲梅,而五年来一直感激着的,就当属孟氏和林箭澜了。
“不会。爹爹应该刚回来不久的。”林傲梅摇摇头道。平常这个时候,林箭澜都是在书房里处理公务,林傲梅吩咐苗嬷嬷和白嬷嬷把从书斋买的东西拿回傲梅阁后,便带着黎郁之往书房而去。
等到了书房,却见林箭澜一手撑额,半倚在太师椅上,一手正拿着份案文,眉头紧皱的翻阅着,神色苦恼。
林傲梅和黎郁之相视一愣,林箭澜察觉有人,将视线转移到门口,见到两人,林箭澜开口道:“郁之,梅儿,你们来了。”
“是啊,女儿带郁儿来拜见您。”林傲梅带着黎郁之走近林箭澜道。
“姑丈。”黎郁之甜甜的唤了声。
林箭澜放下手中的案文,端正了身子问道:“郁之啊,身上的伤都还好吧?”
“都好得差不多了。只要不做太用力的动作,肋骨就不会疼了。”黎郁之如实回道。
“那就好。你要好好休养,在右相府里,不用拘束什么,就当作自己的家,安心住下吧。”林箭澜剑眉稍舒,掩下眼中的凝重,轻言道。
“是,谢谢姑丈。”黎郁之边应着,边带着些许惑然的看向林傲梅。连黎郁之都看出林箭澜的神色沉重了,林傲梅自然也不会察觉不出来。
“爹,怎么了?看您神色苦恼的,是有什么烦心事吗?”林傲梅说着走上前,将桌案上冷却的茶盏拿走,重新换了杯热茶,打开带来翠玉豆糕,启唇道:“先吃点东西吧爹,这是萦脆斋的翠玉豆糕,郁儿排了好长时间买的,您吃一点。”
从入宫后就耗心费神到现在,此时二女儿的贴心,让林箭澜的凝重感不觉少了些许。肚子空空,即使不大喜甜食,林箭澜也吃了块翠玉豆糕,喝完了茶,刚感觉轻松了不少,复见到桌上的案文,却又不由神色苦恼。
“爹,和女儿说说吧,就算解决不了,说出来也至少好受些。”林傲梅柔声道。
想起这事,林箭澜无奈叹了口气,示意林傲梅和黎郁之坐下,这才道:“今日早朝,皇上传了口谕,命我处理一桩案件,因牵扯的人太过特殊,实在是难以判决。”
让林箭澜处理案件?林傲梅有些惑然。林箭澜位居丞相,职务并非审案,皇上怎么会越俎代庖,让他去处理案件?
似乎看出林傲梅的疑惑,林箭澜解释道:“这起案件,从十多天前就已经炙手可热。大理寺少卿,刑部侍郎,刑部尚书,都已经审理过了,皇上对结果都不满意。”所以,现在才会轮到他这个丞相了。
“是什么案件呢爹爹?”林傲梅也不着急,声音如石上清泉,松间明月,不自觉抚平了林箭澜焦躁的心绪。
从对付那群刺客领头人的计谋上,林箭澜便知道,这个女儿是个聪慧机敏的。虽然这起案件错综复杂得多,她不见得会有什么办法,但或许也能帮他参详一二。如是想着,林箭澜遂将案件始末娓娓道来。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这起案件的被告人,名讳上余下楠,是连塘关的正四品都司,掌防汛军政,专管连塘关的防汛工作。
偏巧,今年的连塘关遭了天灾,洪水泛滥,不仅庄稼被冲刷得所剩无几,导致颗粒无收,就连附近的百姓,也不能幸免于难。
身为连塘关的都司,余楠责无旁贷的救助老百姓。无奈伤亡实在太大,都司府银粮有限,就算上折子请朝廷拨款下去,一来一回,也至少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连塘关的百姓怎么等得了?
余楠便请求连塘关参将出私银先行救灾,却糟到参将的拒绝。无钱无粮的条件下,余楠不忍弃连塘关上万百姓于不顾,走投无路之下,只得向端允王借了五十万两白银,十万石粮食,并许诺它日会双倍奉还。
端允王是出云国唯一一个外姓王爷,他的封地和连塘关只隔了一座小城池,余楠朝他借银粮,本来无可厚非。问题就是,余楠在那借据上做了手脚,用来写借据的墨汁,竟是用乌贼的墨汁写的。借据暴露在空气中半月不到,上面的字迹便全数消散,只留下一张白纸。
端允王发现后,便去找余楠理论。那时,余楠利用借来的银粮,成功救助了连塘关大半的受灾百姓,借据上的字迹也已经全数不见,余楠一改当初约定,据不承认借钱借粮这回事。端允王一怒之下赶到京都告御状,老泪纵横的将余楠告上了金銮殿。
皇上遂让大理寺少卿彻查此事,怎料审出的结果皇上并不满意,又一连换了好几个主审官,兜兜转转到现在,担子总算是落到了林箭澜身上。
如果是一般案件,依法判决也就是了,可是这件事却是牵扯到了端允王。端允王和璃王不一样,璃王是皇上的亲手足,端允王却是凭着战功赫赫,被赐了封地的异姓王。
端允王的身份可不仅如此,他是田老将军的亲弟弟,也就是当今皇后娘娘的亲叔叔,地位超然显赫。
这起案件上,端允王不是个好得罪的主,所以,大理寺少卿惊堂木一拍,判了余楠流放边疆,不料却被朝臣以证据不足为由否了。
大理寺少卿无可奈何,因为确实证据不足,那张借据如今已成了白纸一张,毫无作用。无据审判之下,大理寺少卿当殿被皇上革了职,转而将案件交由了刑部侍郎审理。
有了大理寺少卿的教训,刑部侍郎判了余楠无罪释放。这回轮到端允王不依了,双方僵持不下。于是乎,这起案件又交给了刑部尚书审理。
刑部侍郎的运气比大理寺少卿好了些,虽遭了皇上训斥,却也没丢了乌纱帽。刑部尚书两相比较,也判了余楠无罪释放,结局就跟刑部侍郎一样,被皇上训斥了一顿,而这烫手山芋,就转到了林箭澜身上。
事情发展到这里,朝臣都已经心照不宣,皇上的意思,明显就是要释放余楠,否则为什么大理寺少卿被革了职,而刑部侍郎和刑部尚书只挨了训斥呢?
也是,余楠可是位好官,为了连塘关的百姓,不惜得罪了位高权重的端允王。而且,端允王可是姓田的,姓田的官员,如今已经遍布朝野,皇上不可能不忌讳。所以,于公于私,皇上都会偏颇余楠。可是刑部的两位官员判了余楠无罪,却也遭了皇上训斥,这才是让人想不通的地方。
既然刑部尚书可以避重就轻,那林箭澜当然也可以。但是这回,皇上却是看准了,提前下了死命令,也许并没有针对林箭澜,可是却偏偏轮到了林箭澜。也就是说,若这起案件再审得不好,林箭澜这右相,也就彻底的做到头了。所以林箭澜才会这么焦头烂额。
林傲梅听完事情经过,也觉得此事是个烫手山芋,万分棘手。这件事,最关键的还是皇上的态度。但是皇上的态度从一开始就模糊不清,似乎要救人,又似乎不救人。
如果说皇上没有想救余楠,为什么大理寺少卿判余楠流放边疆后,会有那么多朝臣奋起反对?余楠不过是个四品都司,又是地方官,真计较起来,只相当中央官员的六品官,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朝臣不惜得罪位高权重的端允王而为他辩驳呢?
唯一的解释,就是有皇上背后在推波助澜。但是,既然皇上无意要治余楠的罪,为什么刑部侍郎和刑部尚书判决了余楠无罪释放,皇上也不满意呢?
“爹,皇上的圣旨还在吗?”也许皇上的圣旨,能发现什么也说不定。
“皇上只传了口谕,并没有下圣旨。”林箭澜叹了口气道。
“那皇上下口谕时,还有说什么无关口谕的话吗?”林傲梅整理了思路,冷静的问道。
林箭澜有些吃惊的望向林傲梅,这个女儿,还真是敏锐,他还没有说,她就先问了。
“有。当时皇上说‘余楠,楠,人如其名。’”见林傲梅冷静的样子,林箭澜似乎看到了曙光,一字不漏的道。
他们都觉得,这句话似乎暗藏了什么意思,而这个意思,便是皇上的本意。
余楠,鱼腩。鱼腩是鱼身上最软弱的部位,和他同被宣去御书房的几位同僚,都认为皇上说余楠人如其名,是暗指余楠是个软柿子,敢做不敢当。如果这种揣测是正确的,那皇上的意思,就是没想要偏颇余楠。
可是,从大理寺少卿的结局上看,林箭澜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却又说不上来。而且,端允王是姓田的,功高,自然就会震主,余楠坑了端允王这么大一笔,不就等于助了皇上一把?皇上没道理还要治他的罪啊。可是,皇上那句话,似乎没什么其它合理的解释了。
“余楠,鱼腩,楠,人如其名……”林傲梅喃喃自语,一字一顿,细细沉思。书房中静谧如夜,林箭澜也皱着眉头苦思着。黎郁之一片懵懂,却也一言不发,不敢打断二人的思路。突然,脑海中迅速闪过什么,林傲梅瞬间捕捉到了贯穿全局的线索,猛的握住双拳“咻”的站起,嘴角扬起道:“原来如此!”
。。。
………………………………
第58章 傲梅献计
林傲梅如泉水叮咚的声音,骤时在静谧的书房中响起,林箭澜吃了一惊,急切的问道:“梅儿,你知道什么了?”
“爹,皇上的意思,是要救下余大人。”林傲梅眼中的光芒似星辰璀璨,话语中饱含坚定,让人无端的信服。
“何以见得?”林箭澜追问道。他也猜测,皇上的本意是要救下余楠,可是那句话的解释和刑部两位官员的下场,却又让他觉得皇上并无救人的意思。一时左右为难,导致案件踌躇不前。如果有依据能肯定皇上的本意,那这起案件审理起来,就事半功倍了。
“就是皇上的那句话啊!”林傲梅笑着道。
“皇上那句话,意思不是不救人吗?”林箭澜更是惑然了,就连黎郁之也不由靠近林傲梅,等待她的回答。
林傲梅走到林箭澜的桌案边,执起笔,将适才在案文上见到的“余楠”二字写于宣纸上,看着林箭澜道:“爹,皇上说的是‘余楠,楠,人如其名。’。而并非‘余楠,人如其名。’。两者的意思,可是完全相反的。”林傲梅循循诱导林箭澜,并不直接点破。林箭澜是她的父亲,若直接点破,难免会让林箭澜觉得落了面子。所以,最后的谜底,还是让林箭澜自己探破的好。
林箭澜听言,若有所思,沉思着这一字之差的区别。脑海中好似有一团迷雾缭绕,就快散去的瞬间,却又重新聚集。
如电的眸光瞥到宣纸上“余楠”二字,隽秀的簪花小楷,霎那间消去了林箭澜脑海中那欲散不散的迷雾!
“楠,楠!原来是这个意思!”林箭澜兴奋的站起身,双手猛的捧起桌上的宣纸,不住点头道。
楠,是指楠木。楠木素有“栋梁之材”的美称,皇上说“楠,人如其名。”不是在说余楠是栋梁之才吗?
鱼腩,楠,二者之间,仅失毫厘,却差之千里。
想透这一点,皇上的本意就变得显而易见了。如果皇上不是这个意思,何必要在“余楠”后面还多说一个“楠”字呢?而他恰恰忽略了这一点。不!不止是他,和他同被宣去御书房的那几位同僚,也同样忽略了。但他的女儿,却敏锐的捕捉到了!
而且,她并不好大喜功,直接点破,而是隐晦的暗示自己,个中含意,他自是知晓的。这个女儿,周到入微到让他窝心。
“姑丈,你也知道了吗?是什么意思呢?”黎郁之大大的星眸看向林箭澜,轻声问道。表姐知道了,姑丈也知道了,只有自己还是一头雾水。
“是啊,知道了。”林箭澜笑着道,缓缓的靠回椅背。笑容中卸去了之前的凝重,多了几丝见到曙光的明快。
“哇!是什么意思呢?”黎郁之有些惊讶的问道。为什么他一点都琢磨不出来是什么意思呢?
看着黎郁之讶然的神色,林箭澜嘴角上扬,笑着给黎郁之解惑。
听完林箭澜一番解释,黎郁之点点头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个意思啊!皇上打的哑迷可真难揣摩,表姐和姑丈居然都猜得出来,真是厉害!
“爹爹英明。”见黎郁之一副崇拜的样子望着林箭澜,林傲梅掩嘴笑道。
“鬼丫头,你都点到这里了,我再猜不透,就不是英不英明的问题了,而是愚不愚钝的问题了!”林箭澜嘴角噙着淡淡的笑意,嗔睨着林傲梅道。
“不过,皇上的本意既然是要救下余楠,为何刑部侍郎和刑部尚书的审决结果,皇上也不满意呢?”林箭澜毕竟是丞相,破了那个哑谜,前因后果自然也大概想清楚了。此时这样问林傲梅,无非是想看看这个女儿还会说出什么让他惊讶的话来罢了。对这个女儿,他了解的,实在是太少太少了。现在何尝不是个机会呢?
林傲梅不知林箭澜的目的,而是将心思放在了另外一件事上。本以为林箭澜会坦然应下她的赞誉,没想到,他居然反将功劳推还给她,直言是因为她的暗示才能想通的。
林箭澜,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她为什么看不透他呢?
不过,她知道,林箭澜,对她很满意,而她也会让他越来越满意!
林傲梅收回了心绪,思索了片刻,方道:“爹,女儿认为,皇上是要救余大人。但是,要救得名正言顺。皇上是一国之君,万民表率,他要赦免人,必须有一个得以服众的借口。否则,不说其他人会有异议,端允王,就第一个不会允许。”
顿了顿,林箭澜点点头,示意她继续说下去,林傲梅复道:“端允王是藩王,又是皇后娘娘的亲叔叔,说句权霸一方也不为过。皇上要在他手里救下余大人,除非有无可辩驳,名正言顺的理由,否则,皇上也不能擅作主张。刑部侍郎和刑部尚书的审决,虽是皇上的本意,却没有理由和依据可以让皇上同意。换句话说,皇上就是想同意,也没有办法。皇上所能做的最大限度,就是暗中推动朝臣保下余大人,却无法再进一步动作。所以,才会换了一个又一个主审官。”
想必,皇上现在也是着急的吧!才会下了死命令,希望朝臣可以急中生智。也许并不想杀伯仁,伯仁却得因为他而死,因为,君无戏言。如果林箭澜审得不好,恐怕没有人救得了他。
听完林傲梅有条不紊的禅诉,林箭澜满满的赞许,只化作一句低低的叹息。
即使知道了皇上的本意,可是最难做的还是他啊!他要以什么理由依据,让皇上得以名正言顺的释放余楠呢?
端允王定会紧紧的咬死余楠,他根本无从下手。况且,余楠找端允王借银粮这回事,并非子虚乌有。借据即使成了白纸一张,但是端允王一口咬定,还有,救助连塘关那么多受灾百姓的大量银粮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