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红楼闯三国-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他,行吗?
薛宝钗史湘云她们对秦真,既是有点相信,又是有着怀疑。
她们力量太弱了。
虽然前面有着几次胜利,给她们心里打了一点儿底。但是她们还是不相信,秦真次次都能赢。
力量对比太过悬殊的情况下,秦真能够强行逆天改命吗?
她们可是没一个心里有底。
“三姑娘留在府里,保卫府里的安全。宝姑娘和史大姑娘和我出去,带三百人去救驾!”
秦真对她们具体分派任务。
他们两边国公府,加上刚收的四五百人,总数也有七八百人。
带上三百人出去,荣国公府里,还有五百多人。暂时守一守,以国公府之坚,还是能守住的。
真正有危险的,是她们这些出去的人。
薛宝钗问秦真道:“我们出去,真的能行吗?”
薛宝钗还是觉得这事有问题。秦真这次的事怎么看,怎么不靠谱。
三百人就想去平乱,这怎么可能呢?
秦真道:“放心吧,你们俩是我的盖世良将,一定能行的!”
是了,还有这一条。
秦真早说过她们是能抵得过战场上的真正的大将的。这又是怎么回事?
好像秦真说她们也可以上阵杀敌,但是具体的过程是怎样,她们并不清楚。
每次都好像有一段记忆的空白,像是丢失了,然后,等她们知道事了,事情也已经解决。
可是事情是怎么解决的,她们并不知道,也无法追究得清。
这些事现在还一直成谜!
而秦真这时又对她们说,她俩是他的良将,这是怎么回事?
薛宝钗和史湘云对此,心里是有太多的疑惑。
有些事情,她们还是想知道详细的底细。
但是,秦真却是并没有打算对她们交底。他什么也没说。
“我们出发吧!”
秦真只是对薛宝钗和史湘云她们说道。
点起三百人马,他们出荣国公府而去。
荣国公府此时交由贾探春晴雯袭人她们统领,并不会有太多的问题。
有系统威力加持,荣国府里,并不会出现什么意外的哗变。
暴乱初起来时,暴兵特别针对的,也不会是像荣国公这样的府邸。
冤有头债有主,郭汜樊稠张济他们那些人,首要的冲击目标,应该是吕布董承那些人,还有当今的皇帝。
其他人那是要在等控制了皇帝以后,再慢慢地收拾。那时候城里的人,才是郭汜樊稠他们这些人的胜利果实。
如果现在不把最大的目标摧毁,郭汜樊稠他们这些人,起兵暴乱的意义何在?
难道只是惊扰京城里的居民?
大的真正对手不铲除,只惊扰一些小民,那他们这些人,最后还不是要被准备起来了的吕布等人给赶出城去?
这可是一种战略性错误。
郭汜樊稠那些人,可不是笨蛋,他们还不会犯这种错误。
这时候他们那些主力暴兵,并不会在城里做这些扰民的事。他们有更重要的事情做。
所以,对于荣国府这里的安危,秦真暂时还是能够放心的。
这里不会有什么大的危险。
他们还是尽快的前去平乱吧!越早越快前去平乱,暴乱越容易被平息下来。
这样,荣国府这里,也更容易得到真正的平安。
出了荣国府,薛宝钗和史湘云她们两个,就穿上了戎装。
两人一个粉铠,一个紫铠,手握长兵器,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
一行人稳步前行,直朝皇宫走去。
外面整个京城的情况怎样,秦真他们并不知道。这个时候,也不可能等他们什么都弄明白了再动手,只能是随机应变。
皇帝那里等不及他们把一切都弄清楚。这可是半夜,兵乱,情况紧急,怎么等?
路上还有暴兵在各处作乱,秦真看到了,就让薛宝钗史湘云她们出面,强行制止。并将他们裹挟着,一同再前进。
有不听话的,让薛宝钗史湘云她们直接杀了。铲除了一些刺头,其余的乖乖跟他们走。
………………………………
第六十九章 牛辅
秦真当然知道自己这些人的力量,还是太小了。所以他早想好了,一路上,他还是要裹挟一些人手,和他们一同前行。
而他们有一个整体,有两个威风凛凛的战将,碰到小股的叛兵,完全可以镇压得下来。
这样,等他们来到皇宫门前时,他们的声势,已经浩大了不少。
但是,仍然不及千人。
皇宫这里,凶险重重,郭汜樊稠他们这些人,起兵叛乱,一定会以皇宫,作为他们最重要的攻击目标。
他们肯定会想先把皇帝控制住。
但是,等秦真他们这一行人来到皇宫前面的时候,皇宫这里,却是并没有看到激战的场景。
皇帝已经逃出宫去了?
秦真心下疑惑,历史上,他们就是这么做的。但是和眼下情形不同。
而皇帝如果转移了,他又会转移到哪里去呢?
秦真立刻派出人马去打探。
而他们,眼下又要怎么做?
秦真立刻下令,安抚城内的局势。
京城这一番暴乱,肯定有很多人要趁火打劫。大部分的暴兵,此刻都是出动去追击皇帝去了,不出意料,也许皇帝又会逃往弘农,安邑。
但是生命并不会有危险。
他们还是在城内先安民吧!
把这一座京城保存下来,然后等他们也有了一定的力量了,再去想办法,解救皇帝。
秦真立刻做出了以上的决断。
这时天已微明,城内各处,依稀还传来各种喊杀哭泣之声。秦真带着薛宝钗史湘云她们这些人,皇宫也不进,直接到城内各处巡视。
出告示口令安民,碰到暴乱的士兵,暴徒,劝阻不成,就地格杀。
一点一点的,他们在平定城内的局势。他们本身力量太小,根本就不能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但是强行镇压下来的人手,也是已经越来越多了。
众人正做着自己的努力,忽然前面出现了一队人马。
原来董卓旧部叛乱,皇帝已经逃出城去了,郭汜樊稠那些人领兵前去追击。
但是偌大一座京城,也要有人把守,他们这些叛贼也要有一个根据地不是?
所以董卓女婿牛辅,就被郭汜他们那些人留了下来,带领五千人,控制城中局面。
京里有生的力量,都被皇帝带出城去了,牛辅领着五千人,足以镇住城中局势了。
此时秦真他们这些人,正在整肃城中秩序。牛辅以为这一座京城,应该他们接手,所以自然不会让秦真他们做这些事情的。
一山不容二虎。
“尔等是什么人,赶紧过来受死。”
牛辅正在巡城,看到秦真这一批人马,他自然不会容忍,所以出声对秦真他们这边喝斥。
秦真出列,高声对牛辅这边的人大叫:“吾乃镇国公秦真,奉皇帝之命,安定京城。汝等是什么人,速速归降!”
牛辅在阵中听到秦真这么说,哈哈大笑。道:“什么皇帝之命,狗皇帝现在自身难保,已经逃出城去了,最终逃不逃得掉,还两说呢?你们拿出皇帝这块招牌来,还有用吗?”
“识相的,赶紧下马投降,否则,我可不管你什么镇国公还是什么狗国公,一律诛杀。”
他们已经叛乱,皇帝都逃出城去了。牛辅以为,这京城就是他们的了。所以对秦真,是很不客气。
秦真知道,这种时候,光靠嘴巴子,是没用的。暴乱中大家都有一股暴虐之气,不动手想解决问题,那是做梦。
特别是对于正得势的一方。
因此,秦真是对薛宝钗说道:“薛将军请去对付他吧!”
只有用武力使对方折服了,他们才会真的老实。
薛宝钗这个时候,并没有自己的意识,听到秦真的命令,自然领命而出。
“你们,快来送死。”
薛宝钗催马持刀,来到了牛辅这些人的面前。
牛辅看到秦真这些人总共也有一千多人,力量也是不小。
原来秦真他们这一路安抚,又是收集了不少人马。
但是他们人手虽然已不少,可是军容杂乱,说是一支乌合之众,也不为过。
因此,牛辅心中并不在意。
“谁可出战?”
牛辅问手下。
他是一阵主帅,自然不好一下就出面的,要手下先给他打个头阵。
“某愿往!”
手下一个人应声而出,正是胡赤儿。
胡赤儿也算是牛辅的心腹,牛辅对他还是挺信任的,而且他也的确有一身的本事。
因此牛辅是对他说道:“将军小心。”
胡赤儿说道:“晓得。”
拿了兵器,来会薛宝钗。
薛宝钗对于这样的人物,并不愿多话,一看对手派出了人来,她是二话不说,立即就是拍马舞刀,直奔胡赤儿。
胡赤儿才到阵前,还不及说话呢,就看到一员紫将,直奔他而来,闪闪的大刀,一下就到了他的眼前。
胡赤儿吃了一惊,赶紧躲避。
不料他虽然避过了薛宝钗正面的这一刀,但是薛宝钗变招极快,看到胡赤儿躲过了她正面这一劈,她大刀一横,一刀就回扫过来。
胡赤儿虽然感觉到薛宝钗长刀又到了,刀风及体。但是,躲闪已不及。
咔嚓!他被薛宝钗一刀斩成两段。
薛宝钗武力值105,已经达到了汉末这时候最高武将的水平。料理一个胡赤儿,根本不在话下。
杀了胡赤儿,薛宝钗催马直奔牛辅。两军阵前,哪里有那么多废话?
薛宝钗喝令牛辅道:“下马受死!”
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下了马,就不需要死。而只是受降。
但是牛辅怎么会投降?看到薛宝钗冲来,他是手舞兵器,出阵迎战。
以他的身手,虽然说是不错,但是又怎么会是薛宝钗的敌手?
不出几合,当当一阵乱响,他也是被薛宝钗砍于马下。
“尔等主将已死,还不快赶紧投降?”薛宝钗对牛辅的这几千人大叫。
牛辅的手下,看到牛辅已经被薛宝钗杀了,初始时还想暴动,不过,人家薛宝钗这边,可是也有一千多军士。
而他们这边,主将却是已经死了,群龙无首,对方又对他们并不杀戮,只是让他们投降。
这种情况下,他们这些大头兵只得投降。
一队大兵,有主将和没有主将,情况是大不一样的。
………………………………
第七十章 情形趋稳
一队大兵,有主将和没有主将,情况是大不一样的。
没有主将,三军听谁号令?
人家那边有主将,三军效命,众志成城,行动有统一的指挥,作战效率,肯定会比他们更高。
而且薛宝钗和史湘云两员战将,在人群中,也是威风凛凛,给人以很大的震慑。
她们两人的战甲,其实很不对的,史湘云是粉甲,薛宝钗是紫铠。都太特立独行了,在人群中很醒目。
这样的铠甲,其实很不好,容易让本人成为众人的目标。如果敌人都对她们冲杀,这身铠甲,反而对她们威胁很大。
但是在打了胜仗的时候,这种铠甲,其实很不错的,它能让主人看起来显得更加神威凛凛,使敌人折服。
牛辅的军队看到薛宝钗和史湘云她们把牛辅杀了,而随后又带领着手下的人,喝令他们投降,他们反复权衡,又看到薛宝钗和史湘云她们神威凛凛,心里被她们震慑,虽然有着一些不甘心。但是,最后也没敢爆发出来。
“我等愿降……”
一些小队长犹犹豫豫地跪下,最后,终于是全体折服。
大部的军队中,只要有人率先折服了,投降的风潮,就止不住了。
没有人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与敌人作战的。
因为这就代表他们这一支势力,已经不再团结一心了。
军心散乱的情况下,这支部队还怎么打仗?
五千的牛辅部下,很快地都是放下了武器。
力量越来越大,秦真开始点派一些小队长,让他们领人去稳定城中局势。
已经投降的小队长,自然已不敢再生二心,他们乖乖的领命而去。
大头兵就是这样,他们永远需要有人领导。没人领导,他们最后就只能沦为流寇。
被人收编了,他们总还有一口皇粮吃。比在外当流寇强。
流寇虽然自由,但是会被各路人马征伐,其实风险很大。
要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受招安?
一队队的小分队被秦真他们派出去,城中各处,应该很快就会被他们安抚下来。
动乱之中,其实只要大兵不作乱,想要浑水摸鱼的小股地方混混,或者一些散兵游勇,是掀不起大风大浪来的。
兵乱最大的祸害源,其实来自于大兵。
把人都分派出去了,秦真又领着薛宝钗史湘云她们到各处去巡视了一遍,城中形势,应该是渐渐可以平复下来的。
看情况都是在好转,秦真就和史湘云她们回到了荣国公府。她们这些人,这时候只要坐镇在这里指挥就行了。
伏寿看到秦真他们出去,心里面是满怀希望。希望秦真能给她带回来好消息。
这时看到秦真回转,她就急忙上前询问。
“镇国公,可有皇帝的消息?”
“皇帝已被董承吕布,保护着出城去了。微臣也在派人打探后续消息。”
秦真是给伏寿回道。
皇帝没能保护好,秦真确实失职。但有些事他也无可奈何。人力有时终究是有限度的。他不可能所有事情都能做得完美无缺。
伏寿神情瞬间落寞了下来。
“娘娘不必担心,皇帝陛下乃是真命天子,福寿绵长,一定不会有什么事的。娘娘只要在京城里,把一切打理好,等以后皇帝回来,娘娘和皇帝团聚就是了。”
秦真是给伏寿安慰道。
他们这种做臣子的,真是很辛苦呀!看到上面不开心,还要好言抚慰。
他现在也很疲累,谁来安慰疏导他呀?
“但愿如此吧!”
伏寿是道。
城中各处不断地有各种情况报来,都是一些混乱被平定的消息。
这次的兵乱虽然猛烈,但是,大部分的兵力,此时都是出城去了,城中最大头的兵力,现在控制在秦真的手中。
只要这些人有管制,城中就不会坠入到混乱之中去。
“把城中各种混乱的兵力,都整合起来,我们可能还要面临郭汜樊稠那些人回兵对都城造成的压力。”
秦真又对薛宝钗她们那些人说道。
这也的确是一个问题。
郭汜他们去追皇帝,无论追得到追不到,他们都是会回转回来的。那时候他们两边,能友好相对吗?
肯定又会有一番激烈的对峙。
他们要早做好准备。
薛宝钗她们脸色也是沉重。接下来她们还不知道后面的事情,会怎么样呢!
”郭汜樊稠他们做过我们的部下,应该不难对付。”
贾探春这个时候说道。
以前郭汜樊稠都是受荣国府节制的,贾探春对他们有一定的了解。
“但现在他们被激发出来了凶性了,只怕一时难以降服。”
秦真对贾探春说道。
“那时他们不敢反,如今不敢反他们也已经反了,我怕他们准备一条道走到黑。”
“哼,没有这说法。他们这些人之所以要反,还不是为了求一条活路。怎么可能一条道走到黑呢?只要我们能够给他们制造一点点困难,让他们看不到未来的希望。那时候招降他们,并不会太难。”
贾探春显然对郭汜樊稠他们,并不是看得太起。
秦真说道:“不可大意就是,一定不能让他们再次冲进城来。”
把郭汜樊稠那些人一下挡在城外,他们就没有根基。这样会造成他们的混乱烦躁。然后,他们自己看可能找到机会,平复这场暴乱。
“对于刚刚才收服的散兵游勇,还要仔细整编,不可让他们再生二心。否则,杀无赦。”
秦真又对贾探春说道。
他们现在,要抵抗外面的暴乱大军,自己里面,就不能再出现混乱,否则,最后出乱子可不好。
贾探春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这些事情,她都已经着手在做了。
总之,城外的人不管他们怎么样,城里这些人,肯定是要一条心,然后,都忠于皇家。
这样,他们才能和外敌对抗。
一天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郭汜樊稠那些人,还没有领军回兵。秦真他们这些京城里的人,已经把城里的局势,完全的稳定了下来。
现在,秦真他们把伏寿当成他们的领袖,这样,有助于他们聚拢民心。
古代人还就认这个理。
………………………………
第七十一章 舌尖上的秦真
城外仍然没有任何动静,探马带回来的消息,皇帝给郭汜樊稠追到河东去了,一路上皇帝和一众的大臣,都很狼狈。
但是有吕布和董承等一应人等保着,倒是也没有性命之忧。
伏寿知道皇帝的下落,就要去和皇帝会合。秦真说道:“娘娘,都城乃是皇家的根基,河东之地,岂可久待?娘娘不若就在京城休养生息,等以后时机成熟,迎回皇帝,岂不更好?”
伏寿真是太冲动了,皇帝外出,那是长久之计吗?她这还要去和皇帝会合,怎么就不想着去把皇帝迎回来呢?
迎回皇帝,他们这里没有根基,皇帝又将居于何所?
一点长远的打算都没有。
伏寿听到秦真这么说,心想这话倒也有理,于是也就不再说去和皇帝会合的话了。
把京城料理得妥妥当当,那以后皇帝回来,不是有一个好的环境,可以让他安居吗?
秦真这想法还真是好。
而她身为皇帝的宠妃,这点事情,还不要替皇帝做好?
但是皇帝在外面颠簸,这对于京城里的人来说,虽然于心不忍,可是京城却也因此,有了一段的宁静期。
郭汜樊稠都在外面追杀皇帝,京城这里,反倒是秦真他们的天下。大兵们都被他们给约束住了,城中秩序井然。
郭汜樊稠他们还没有回来,长安城也不会乱,秦真薛宝钗她们还真有时间休息。
秦真暂时无事,每天都是闲着。
贾家那边,贾母的丧事,其实也老早就已办完。以荣国府的地位,给老太太发丧,贾母其实也算是享尽了哀荣了。
把这件大事办完,贾府也就没什么大事了。薛宝钗她们每天都在担心着城外的事。
但是这些事情,光担心也没用啊!该来的总还是会来的,她们担心也没有用。
所以秦真教她们都放松一点。
这个时候,因为要担心着突发的事件,所以秦国府和荣国府两府算是合作成了一府了。
——其实也没有合作一府,就是秦真不再回到自己镇国公府里去就是了。
因为谁知道什么时候,郭汜樊稠那些人就返回来了呢?他们两边的人要随时商议的。
所以,秦真一直住在荣国府这边。
对于这一点,王夫人是有意见的,秦真有自己的国公府的嘛,待在她们这边算怎么回事呢?
荣国公府里,可全是女眷啊!
但是现在情况特殊,王夫人也知道,如果忽然有突发情况发生,她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的。还是有一个能做主的人在旁边,这样会好一点。
所以,虽然对秦真心里颇有微词,但是,王夫人倒也没有就这件事情,有什么明确的表态。
事关生死存亡的大事,王夫人也知道其中的利害的。她不得不也要做出让步。
这下秦真可就遂了自己的心愿了,他可以在荣国公府里到处乱走,也没有人敢说他。
如果有谁说他,秦真就以你想怎么样这样的大帽子去压他。
他们这些人现在都处在这么生死存亡的关头了,你还就这些小节来纠缠他,到底是什么居心?
这大帽子一出,谁敢多嘴?
而荣国府里现在可是不是御姐,就是熟妇,还有各种美少女,萝莉。各式各样的,还都是漂亮的。
尼玛,这本书的作者得有多yy啊!现代人都自愧不如。
但现在秦真来到这里了,一切好像都是为他而准备的。秦真现在是爽歪歪。
在没有战事的时候,秦真是不是该和荣国府里面的这些小姑娘小姐姐们,来一些诗词歌赋,培养一下感情?
好像很应该呀!
不过这个时候他要是和薛宝钗她们提议来一场战地诗会,薛宝钗她们会不会认为他是神经病啊?
秦真发现他这住在荣国公府里,也没有什么感觉多么好的。
因为他好像也没有什么机会,和薛宝钗她们好好交流一下感情啊!
这次能够毫无顾忌的住在荣国府里的难得的时机,他可就要完全浪费了。
因为过不了几天,郭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