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红楼闯三国-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探春本来的目标,是他张济,不是贾诩。
这借口,好像还说的像模像样,有鼻子有眼。
“是。”
事情到了这种地步,张济也只能把这事认下来了。贾探春就是失手杀的贾诩。
“既然只是失手,那就情有可原,吩咐下去,让人将贾先生厚葬吧!尸体不必送回安邑去了。反正,安邑这些人,也很快要随我们返回长安去了。送回安邑,也没那么多时间给他操办后事。毕竟,这事和皇帝的安全比起来,实在不值一提。”
“现在非常时期,这些事也只能非常处理。贾先生虽然冤死。但是,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这事就这么着吧!”
秦真说道。
贾诩之死,就得了一个这么样的结果。为了表示对于贾诩的愧疚之情,秦真又让大军停止一切行动,为贾诩发丧。
场面做得很足,给足了贾诩面子,也让人知道,秦真杀贾诩,不是什么刻意为之,而只是一时的误会。
镇国公对这事,也很愧疚呀!
吕布那边,还等着贾诩的好消息呢,但是没想到,却很快等到了贾诩死去的消息,吕布是大怒,随即又是大悲。
贾诩可是他的左膀右臂呀!但是这回就这么样被秦真给除去了。真是可惜。
而贾诩曾经对他承诺过的,为他争取时间,贾诩倒是的确做到了。秦真因为后悔杀了他,所以给他操办了一个隆重的后事。
这样,秦真倒是的确一连三日,都是没有对安邑进行攻击。
但是这样平安的日子,当然也不会维持很久,秦真,终于还是会向吕布发起攻击的。
吕布不服从秦真的命令,秦真怎么会放任吕布肆意妄为呢?
第四日,秦真终于尽起大军,向安邑发起了进攻。
………………………………
第九十五章 徐晃
第四日,秦真终于尽起大军,向安邑发起了进攻。
所有场面上的事情,秦真都做足了,对吕布的劝告,也已经有了十好几次。
而吕布从来也没有听。
既然吕布对秦真屡次不听,那么,秦真便只有和吕布刀兵相见了。
大家只有在武力上见一个分晓。
秦真将自己的几万人,兵分几路,向安邑城进发。吕布兵力不及他们,秦真这样派兵攻击,吕布必定首尾难顾。
但是虽然如此,秦真想要一下将安邑攻下,也是没有那么容易。
吕布知道这是到了自己关键的时刻,他自然会率领自己的部队,拼死向秦真抵抗。
都到了最后最紧要的关头,吕布还有什么可保留的呢?
战况一时是十分的胶着。
吕布为人悍勇,薛宝钗虽然实力不弱,但是想要一时之间,战胜吕布,却也非那么容易。
张济贾探春由另外两路,向安邑进攻,秦真以为她们这两路受到的抵抗,会轻微一些。
但是,没想到,一样的激烈。
张济遇到了杨奉,而贾探春,遇到的是一个浓眉大眼,虎背熊腰的年轻将军,二十多岁。
秦真不认识这个人,而贾探春和他交手之后,却是只能和他打成平手。
贾探春武力值并不低呀!何以对这个人竟然决战不下?
这个人是谁,怎么会这么厉害?
秦真并不知道这个人的底细,这让他是大感意外。
吕布军中还有这样的好手,这的确有点出乎了秦真的意料之外。
“你是何人?”
秦真操控着贾探春,向这人问道。
“吾乃徐晃。”
这人说道。
徐晃。
秦真仔细地回忆着这个人,用的不是他历史上的知识,用的是他三国演义上的知识。
三国演义对他来说,无疑比三国志要熟悉得多,耳熟能详。
就算是一个没读过书的人,对三国的了解,也不会一片空白的。
三国的各种人物,他们都耳熟能详。
秦真终于想起来徐晃这个人了。
这个人是以后曹操手下的大将啊!原来他是吕布这边的吗?
秦真对徐晃的出身并不了解。
不过,徐晃在曹操面前,都是能排得上名号的,那么,这就说明,此人是个人才。
贾探春武力值虽然不低,但是,这徐晃,实力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只不过,也许,此刻,徐晃还没有混出头来吧!他还在熬资历。
但是仓促间,贾探春战不下徐晃,薛宝钗杀不败吕布,张济也赢不了杨奉。
那么,他们的这一场战争,可是还有得打呢!
秦真是注意着场上的情况。各处战局,他都可以从屏幕上了如指掌。
贾探春的武力值,85,徐晃的武力值,屏幕上显示出来的,也是85,两个人都可以算是当世的良将。
但是徐晃那可是自己真枪实干打出来的实力,贾探春,秦真不知道系统给她加成,她能不能抗得过徐晃。
秦真这个时候,有点担心贾探春了。
她们这些受系统加成出来的武将,并不是无敌的。
而且,说起来,她们也许都不过是一群速成武士,能和人家这种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人物,相提并论吗?
如果武力值碾压,秦真倒是还不会替贾探春担心。但是现在贾探春和徐晃武力值差不多。
秦真心里,忽然有些不安起来。
他们是不是要重新制定一下作战方案?秦真觉得自己这次的行动,有些仓促了。
至少他们对吕布军中的情况,就缺乏很详细的了解。
收兵。
秦真让传令兵传令,让贾探春薛宝钗她们撤回。
他能控制薛宝钗和贾探春两个人回撤,但是却不能让整个部队回撤,所以军队的一切,还是要按照军中的规矩来。
“怎么,我们又没有输,镇国公为什么要让我们撤回?”
张济一见到秦真,就向他发问。
薛宝钗和贾探春两个人,对这时的情况,却是不甚了解。
以前她们由迷糊,到清醒,事情就已经解决了。但是这一次,事情很明显还没有解决。安邑还没有拿下来。
那这事是怎么回事?
“我们的计划不详尽。”秦真是对薛宝钗张济她们说道。“这次的事情,有些困难。因为吕布阵中有徐晃。”
徐晃。
薛宝钗和贾探春对视了一眼。徐晃确实是一个人物。
徐晃原来是杨奉手下的一员战将,后来才被曹操发掘的。
这个时候杨奉在吕布军中,那徐晃自然也在。
然而有这个人在,情况当然就变得复杂了起来。
她们这些人,无法顺利地克制住对方的将领,那他们就一时难以拿下安邑。
秦真这也是为了保护她们这些人的安全。
薛宝钗和贾探春知道秦真的意思。
薛宝钗和贾探春她们,和张济这些人是不同的。
张济他们生来就是武将,大将军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这些都是寻常事,他们这些武将也不会说什么。
但是薛宝钗和贾探春她们不是武将,她们和张济这些固有的武将不同。
她们这些人有一丁点儿伤害,其他人都是承受不了的。
秦真不想出现这样的牺牲,所以才是临时终止了对安邑的进攻。
他不想出现多米诺骨牌照应。
这不是一个人命贵贱的问题,而是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各有不同的问题。
薛宝钗贾探春她们的命,不比别人更高贵。但是她们这些人对牺牲的承受能力,比不过张济这些糙汉子。
如果因为大观园里任何一个人的牺牲,而让园里其他人也是产生了崩溃,那么,秦真的损失,可就大了。
这是秦真所承受不了的。
所以他必须让自己这次的进攻,有一个详尽的计划,然后,这才可以放心大胆地进攻安邑。
但是这事要怎么样才能万无一失呢?
眼下看似乎是不可能呀!
“徐晃现在还没那么可怕。”
沉默了一会儿,贾探春开口说道。
“他实力虽然让人不可小觑,但是,我们也未必就会输了给他。而他们的整体实力,都是并不如我们。我们只要有一个点突破了他们,他们的防线,就会全盘崩溃。”
“安邑,并不是一个能让他们长期固守的地方。我们应该在这个时候,给他们不停的攻击,让他们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然后自乱阵脚。”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停止攻击,那倒是给了他们喘息之机,也是挫了自己的锐气。我认为,这是对我们自己十分不利的。”
………………………………
第九十六章 口谕
贾探春的这些话,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是秦真还是决断不下。
其实就他这个人来说,没有这个系统,他什么都不是。
是他的这个系统成全了他。
但是到了要做决断的时候,他简直就是两眼一抹黑,什么也做不了。
因为他本身没有什么能力。
而贾探春的意思,是要让他们永不停止地进攻安邑,直到把安邑攻下。
秦真现在担心的就是,贾探春她们能不能在攻击安邑的过程中,保证她们自己的安全。
如果这点做不到,那么他所有的努力,就都毫无意义。
他本来就是因为担心贾探春的安全,所以才让薛宝钗她们退兵的!
但这个时候如果还是让贾探春她们去冒险,那他刚才何必要让她们退兵呢?
“我认为徐晃并没有你认为的那么可怕。”
看秦真脸色,迟疑不决,贾探春又是对秦真说道,她是要加强秦真的信心。
她认为自己的分析没错。
徐晃在这个时候,并没有多么出名,那也许就是因为,徐晃这个时候,其实并不是有多么的厉害。
徐晃这种名将,是在战争中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他并不是那种天生的名将。
所以,这个时候,徐晃应该并没有那么可怕。她们不一定会输。
所以贾探春认为她们这个时候,应该继续向安邑进攻。用他们绝对的实力,把吕布压垮。
战争,本来就是实力的较量。谁实力强,谁就赢。
有实力,然而却畏首畏尾,优柔寡断,最后坐失良机,反而被敌人消灭。难道他们要做袁绍第二吗?
袁绍就是因为太瞻前顾后,所以被曹操消灭掉的。
这个时候,袁绍的事情虽然还没有发生。但是他们是后世的人,当然是早已经知道了这个结果。经验教训,早就已经总结出来了。
秦真听到贾探春这么说,心里一想,自己的判断分析,实在不如贾探春,而且,贾探春其实是有着很强的实干能力的。
她在大观园里,实干能力,和王熙凤都不相上下。若是她的决断,都是有错,那自己去做,未必会比贾探春做得更好。
也罢,贾探春本来就是有能力的人,自己不如她,那这个时候,要是不听她的,难道还听自己的?
刘邦还说了,在各自的领域,他不如张良,萧何,韩信。但是他能用他们。
那今天,他就用贾探春的计谋、决断吧!比自己强的人,一定有他的可用之处。
因此,只再犹豫了一下,秦真就说道:“好吧,既然三姑娘如此英勇,奋不顾身。那么,我们就再一次向安邑发起攻击吧!不过,你们各自都要小心。”
贾探春薛宝钗看着秦真,点了点头。
原来,秦真并不是那么有决断的人,他——似乎是有时候太感情用事了。
薛宝钗对秦真有了新的认识。
作为一个战场指挥官,他不够冷血。
这,到底好不好呢?
或者只能说,作为一个单个的人,秦真是好人。
这就是薛宝钗的感触。
就当是刚才的撤退,只是一时的休整。既然秦真听从了贾探春的建议,要再次猛攻安邑,那他们这时候当然是要再次出动。
秦真控制着薛宝钗,还有贾探春,向着吕布的防线,发起了攻击。
吕布并不知道秦真刚才为什么退兵,明面上,秦真那边,并没有遭受到什么挫败。
他这个时候,突然退兵,吕布也不敢随意追击。
而不久之后,秦真的大军,再次潮水般的涌来,吕布知道,自己只有奋力抵挡,这才能够自保。
因此,他也是再次带兵,亲自出战。
在安邑这种小地方,也就只能硬碰硬地大战,任何的谋划,阴谋诡计,在这里,都是没有多大的用武之地的。
两军溷战,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吕布的抵抗,并非是只是表面的,他的军队,韧性很足。
因此,秦真的大军,虽然占着优势,但是,却是也一时间,难以将吕布击败。
眼看天色渐渐地暗下来,双方是各自收兵。
“吕布必不能久战,他们明天一定会溃败,我们明天可以再次强攻,一定可以将吕布拿下的。”
回营之后,大家商议,贾探春说道。
她对这次的战事,很有信心。
秦真看到一天的相持下来,自己这边也没有吃多大的亏,贾探春还是能够和徐晃放手一搏的,因此他是也放下了心。
只要她们这些人不会出什么事,有着兵力上的绝对压制,他们没有理由会输。
“晚间加强戒备,防止吕布派人来劫营。明日再战,一定要将安邑一鼓而下。”
秦真说道。
安邑根本无险可守,这样的地方,战事难道还要旷日持久?
他们这支远征军,其实,可是不支持这种旷日持久的战争的呀!
他们的后勤粮草,根本不可能支持太久,这就决定了,他们只能够速战速决。
这个时候,其实,秦真手里的实力,也没有多少。
一个团队的真正实力,可不是只说人数的多寡,还有很多方面的。
一晚上无话,第二天,天色微亮,秦真他们就整起旗鼓,饱餐战饭,准备向安邑发起最后一战。
想来真正的战争中,趁着夜色,偷营劫寨这样的事,并不是多么容易能够发生。这种事,还是小概率事件。
他们的目的,就是今天拿下安邑。
安邑没有什么可难以攻破的。他们的各项分析判断,都是支持他们这样的论点。
大军整顿利落,正要在各自几员战将的带领下,向着安邑进发,但是没想到,这时候,长安忽然派人过来了。
“镇国公接旨!”
来的是宫里的内侍,行色匆匆。
秦真正要指挥着人马上战场,这个时候,有宫里的人前来,秦真不敢怠慢,赶紧跪下听旨。
“伏贵人口谕,着镇国公暂时按兵不动,不得向吕布进攻,让吕布有一个向宫里陈情的机会。如果吕布能够主动送出皇帝,则对往事,可以既往不咎,让他带兵,护送皇帝进京。”
这宦官向秦真传达了伏寿的旨意。
呢吗,这么大的事,你来个口谕,这算是什么?
………………………………
第九十七章 干戈化玉帛
呢吗,这么大的事,你来个口谕,这算是什么?
而且,给吕布机会,让他带兵送皇帝回京,这又算什么?
秦真可是要将皇帝,自己抢到手中,然后,让吕布无路可走的呀!
但是现在伏寿,却是又要让吕布护送皇帝回宫,这女人的耳根子,怎么就这么软呢?
秦真不用想,都知道这肯定是京里有什么人,给伏寿进言了。
不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况这只是口谕,秦真也可以不听的。
拿下吕布,送皇帝回京,这就是功劳,至于违抗了一下下伏寿的旨意,不过是小事一桩。
在救回皇帝这件事情面前,任何的细节,都会被人忽略。秦真对这一点,还是看得很清楚的。
因此,秦真是想让这位内侍先坐下,好好休息,然后,他去继续出征。
不过,他话还没有说,军帐外忽然又有马蹄声到。
“报镇国公,京里……又有使者来到。”
可能是京里的使者接连来到,行程这么密集,这小兵也是心下狐疑了,因此,他语气也是有些犹豫忐忑。
秦真听到这个消息,迟疑了一下,又让人把京里的使者让进来。
“镇国公听旨:镇国公领兵在外,劳苦功高,然国家连年征战,百姓困苦,亟需要休养生息。吕布冯翊侯,保护皇帝,实无二心。镇国公不应再对冯翊侯有什么误会。着令二人共同保护皇帝,返回京师。孤十分想念,速盼皇帝回转。钦哉!”
这什么意思?你很想见到皇帝,然后就想让我休兵?
秦真是左思右想,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要违抗这道圣旨——懿旨。
伏寿这是不想让他再和吕布打下去了。但是他这个时候,是不是还要再打下去呢?
这事他是可以决定的,只要他能很快的拿下安邑。
但是如果战事受到了挫折呢?或者,吕布又挟持着皇帝,从这里跑了呢?
这几个结果,都能让秦真吃不了兜着走。
“不管了,先打了再说。”
秦真是忽然发了狠劲,对薛宝钗她们说道。
哪有那么多废话,先把吕布干下马,其他的以后再说。
都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和吕布也已经是结下了梁子,哪里还有什么其他的路好走?
与其以后每天都要防着吕布,倒不如现在一劳永逸,干翻吕布,省得以后操心。
做事情留下后患,是最差劲的操作。
薛宝钗听到秦真说要接着干,她们当然是没有二话。把吕布解决掉,也是她们的意思。做事情做到一半,半途而废,永远是会留下后遗症的。
谁也不想以后自己还整天记挂着这事,如履薄冰吧!
所以,现在就要把以后的问题,全都解决!省得麻烦。
不过,却是在这个时候,又有一匹快马,是匆匆赶来了……
又是长安的懿旨,着令秦真,不得进兵。
秦真觉得很泄气。
岳飞当初面对十二道金牌,也是很无奈吧!
有些人说,将军是可以违抗君令的。
但是,这些人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违抗一道两道容易,违抗数道,试试!
不是铁了心造反,为人臣子的,哪里能够做到这一点?压力太大了。
秦真因此只得对薛宝钗她们说道:“整装待命吧!”
一场大战,眼看要爆发,就这么样无疾而终!
吕布那边严阵以待,就怕秦真再次来攻。
吕布也知道自己这边的实力,不如秦真。如果秦真今天再次来攻,他们未必守得住。
长安那边,杨修也去了好几日了,不知道结果如何。如果杨修的事情,没有结果,那么他们这回,只怕又要狼狈逃窜了。
但是皇帝绝不能轻易地给出去。吕布心里想。
这是他唯一的依靠。
有皇帝在手,他就总有翻身的一天。丢了皇帝,他就丢了一切。
吕布对这个也看得很清楚。
但是一大早的,他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等到太阳升起有一些时辰的时候,秦真那边,还是没什么动静,吕布心下就有些疑惑了。
这不应该啊,秦真在等什么,他们不是应该一开始,就发动大战的吗?
难道事情出了什么变故?
再晚些时候,他看到从秦真那边,过来几个穿着宫里服饰的人。
这些人来到他们的军营之外,并没有再做什么其他的举动,只是站定,说是要求见吕布。
吕布这个时候,正在防线第一线呢!所有的事情,他都看得一清二楚。
这个时候,不站到防线第一线,他怕秦真一下子打了过来。
秦真的人马比他强,他可不敢疏忽大意。
然而这个时候,这些宫里的人,来见他有什么事情呢?
吕布心中虽然有一些预感,但是,他却还不能轻易下结论。
战争时候,还是一切小心谨慎为好。不要把事情想得那么美好。
但结果,却真就是京城里来的安抚的人,让他和秦真护送着皇帝回京。
吕布乐了。
当初他护送着皇帝回京,他就是直接把皇帝交出去。
现在通过这场战争,他再把皇帝送回去,他就是保护皇帝的功臣。这两者结果虽然一样,但实质可是完全不一样的呀!
吕布能不欣喜若狂吗?
“布谢皇家恩典。”吕布说道。
秦真这个时候,也来和吕布相见。
昨天还在拼个你死我活的两个人,今天就要握手言和,这感觉一定很奇妙吧!
但是在这种混乱的时候,这种事情很常见。
只是,秦真对现在的这个结果,很不满意。所以,他脸色很难看。
但是,他倒是也没有在这个时候,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出来。
和吕布,他们两个,共率着大军,护送着皇帝,返回了长安。
回京后,一切的封赏,对秦真来说,都不算什么。他已经做了国公,再往上能到哪里?他已经到顶了。
就是皇家给些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