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噩梦三国传-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闻言,夏侯霸一愣:“你说什么?”
“刘远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啊?难道他真以为我们会帮着他游说伯约?”张嶷又道。
“我们就是去游说伯约的啊,伯岐莫非还有什么其他打算?”
“仲权,你是怎么了。我们早就出了吴郡的范围了。我们出了吴郡,就可以自由驰骋了,刘远一个小小的太守,还能管得住我们吗?”
“伯岐,你何出此言?之前还是你说服我归顺主公的,如今,你却出尔反尔吗?”
“什么叫出尔反尔啊,这叫兵不厌诈!我们此次,大败与刘远,日后当然要找回来。所谓有仇不报非君子,难道仲权就能如此忘却仇怨吗?你之前不是提到,要为鄂焕报仇吗?”
“君子有言必践。你我不答应归顺便罢了,答应了却反悔,有何面目立足于天下?主公如此信任我们,你却要这样辜负吗?”
“对朋友,自然不能辜负他的信任;对敌人,则要无所不用其极。仲权,你不要太迂腐了。”
“张嶷,想不到,我到今日才看清你!你不用多说了,我既然答应了主公,就没有反悔的道理。道不同,不相为谋,你我就此分道扬镳吧。”
“嗨,说着说着还急上了,我不和你一般见识。走吧。见了伯约再说。”
哼,等见了伯约,不相信你还这么绝情。若真是为了外人,连昔日的友情都不顾,谅伯约也不能容你!张嶷心道。
夏侯霸是有勇有谋之人,自不会意气用事。毕竟有多年感情,二人很快修复了关系。
于是,二人继续上路。
不出意外,朱武出使富春县以失败告终,邓艾还是必须要啃下来。刘远与秦良玉合兵一处,继续以秦良玉为统帅。
第二天,大军向邓艾占领的富春县进发。刘远并不急着赶路,命令全军控制速度。
由于曲阿县令已死,刘远暂时留下王濬带五千兵士防御曲阿,其中有一千多降卒。
这样以来,出征的士兵只有八千余人。而邓艾经过这些天的发展,实力一定又有了增长。
刘远与手下将领一致认为。此次对阵邓艾与之前对阵姜维不一样,是势均力敌的局面。邓艾死守的话,刘远甚至都不敢强行攻城。兵力相当之时,攻城方的损失一定会更大。
当然,如果邓艾避而不战的话,刘远并不怕拖下去。以一郡之力对一县之力,越拖,战局越有利。只要持续不断给他施加压力就行了。
富春县衙,邓艾正与属下商议。
“我们还是低估了刘远。没想到,他竟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击败了姜维。而且,据我观察,姜维的应对并没有任何失误,他输就输在实力不济上。如今,刘远大军已向我富春开来,几位有何高见?”邓艾道。
“刘远确实不凡,不过,曲阿城,分散了他的兵力。如今,他仅仅出兵八千,人数与我们大致相当。我们可以依城据守,岂会怕他?”文鸯道。
“但我们前些日子,击溃了张温派来的军队。剩余的两千余人,可能会和刘远合兵一处啊。”诸葛诞道。
“那些虾兵蟹将,怕什么?”王双不屑道。
………………………………
第八十六章 刘远的层次
“那些兵也算精兵了,只是统帅的人太差了,如果他们听从刘远指挥的话,还是有一定战力的。”徐质道。
“两千多人而已,不会有实质性的影响。硬攻的话,即使一万人,也根本攻不下我们把守的城池。我担心的是刘远围而不攻,僵持下去,对我们不利啊。我们这些天,基本把富春县能征的兵都征了,能利用的资源也都利用了。这些东西,只会慢慢损耗的。”陈泰道。
“大家好像都认为一定要决战了。可是否决战,决定权在我们手上。”邓艾微笑道。
不决战,怎么办,难道投降吗?几人面露诧异。
“是舍则该舍!我们何不放弃富春县,保存有生力量呢?”邓艾笑道。
听了邓艾的话,陈泰目露精光。
“难道要直接撤退?就这样被刘远吓跑了?”王双却有些不忿。
文鸯也有些不干。
“呵呵,知道子全和次骞渴望一战,我会满足你们的愿望的。打都不打,拱手相送,天下间没这个道理。传出去,还以为我邓艾怕他刘远呢。”邓艾道。
闻言,王双和文鸯跃跃欲试。
“此战,按照表面实力,我们并不处于下风。而且,我们的实力,完全没有暴露,这是我们的优势。不过有一diǎn,我没有想通。刘远竟然能兵分两路,且每一路都有抗衡姜维的实力。按道理说这不可能,秦良玉的队伍应该已经云集了除扈三娘外吴郡所有的高级武将了,这样才能在正面对战时胜了姜维一筹,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可刘远以三千人偷袭,竟然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战果。一个扈三娘,如何能抵挡住姜维五将联合?难道他们隐藏了足以匹敌五将的实力?刘远才出道多久啊,这太匪夷所思了。”邓艾道。
“士载说的也正是我所疑惑的,此diǎn必须给予高度重视。”陈泰道。
“你们不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不信他刘远有三头六臂。”王双道。
“士载只是重视对手而已,没有其他的意思,其实他已经成竹在胸了。”陈泰道。
闻言,众人一齐望向邓艾。
“胸有成竹还谈不上,但我确实已有了谋划,哪怕刘远真有隐藏的实力,我也要让他全部揭开。不管怎么样,此次绝不会败!”邓艾信心十足。
“那还说什么?士载你下令就是了,我们听你的。”徐质道。
见大家都没有异议,邓艾便开始布置战术。
半晌后,陈泰眼中目射奇光,好像已经打了胜仗一样。
“哈哈,这样打的话,此战似乎没什么悬念。”诸葛诞道。
“哼,我的流星锤已经寂寞好久了,此次定会让它痛饮几员大将的献血!”王双道。
“我的长枪和钢鞭也早已饥渴了。”文鸯道。
几天后,刘远大军到达了吴郡余杭县(大概是今杭州市余杭区),离富春县很近。富春县位于今杭州市富阳区。都在杭州,能有多远呢?这次是真正的德比啊,同城两个区之间的交锋。
途中,大军碰到陈温派出的惨败与邓艾的援军,便把他们一起带到了余杭。有了这些人的加入,刘远的兵力终于过万了。
援军大败,八千人的队伍仅剩下两千余人,带队的吴姓将领责任很大。他不敢回去向陈温复命,极其配合刘远,希望能靠他打个翻身仗,减小自己的过失。毕竟,刘远之前可是打了大胜仗的。
对方这么配合,刘远当仁不让接过了二千多残兵的指挥权。形势允许的话,还是应该帮帮忙的,毕竟人家也是为援助自己来的。不然,如此惨败,吴将军丢官都是轻的。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是吴将军不努力,而是他的能力不够。别说是他了,整个扬州,除去穿越而来的将领,根本无人能够与姜维和邓艾抗衡。
姜、邓是什么人啊?那是三国后期最强的统帅,岂是随便一个人能及的?哪怕放到整个中国历史,他们都是有一席之地的。
刘远为什么能够抵挡?因为他手下人才与姜、邓是同一个级别。
秦良玉是何人?她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记载到史书将相列传里的女性将领。被南明王朝封为太子太保,忠贞侯。
其他的女性,再出色,也只能被记载到列女传里。但作为二十四史之一,明史却为秦良玉专门写了一个传记,即《明史·秦良玉传》。
明崇祯皇帝曾专门为她作诗四首,其中一首最为脍炙人口:
学就西川八阵图,
鸳鸯袖里握兵符。
由来巾帼甘心受,
何必将军是丈夫。
能让皇帝亲手作诗的将军有几个?这样的人,性别已经阻碍不了她了。
羊祜呢?他是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文学家,生前被封为钜平侯,征南大将军;死后被追谥为侍中、太傅,持节如故。
他制定了灭吴的策略方针,提拔了王濬等优秀的人才。写下了《雁赋》《让开府表》《请伐吴表》《再请伐吴表》等篇章。
他的岳父夏侯霸,是曹家的坚定支持者。姐姐是司马师的皇后,他也算是国舅了。
在司马家和曹家两大集团的政治斗争中,他能够左右逢源。哪怕司马懿发动政变,岳父夏侯霸投降蜀汉,他都没有受到牵连。
当然,这也是因为他有个好姐姐的原因。但如果不是司马氏对他深信不疑的话,再硬的后台都没用。
他与东吴都督陆抗对峙了数年,谁也奈何不了谁。两人品德高尚,虽然为敌,却讲究德信。后来,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有一次,陆抗生病,羊祜竟为他求药,拿到药后,陆抗毫不犹豫服下。成语“羊陆之交”由此诞生。此典故甚至流传到日本、朝鲜、韩国。
武将易得,统帅难求。大战中,统帅的作用往往更加重要。因为有秦良玉,有羊祜,刘远才有了与姜维、邓艾叫板的资本。
当然,谋士的作用也很重要。在三国演义中,陈宫的计策几乎从没有错过。正因为他屡出妙计,吕布才能大败曹操。如果吕布能够对他言听计从,绝对是另一个局面。
对手是姜维、邓艾,手下有秦良玉、羊祜、陈宫,虽然势力不强,刘远的层次却在不知不觉中拔了很高。
………………………………
第八十七章 凌统要出生?
在余杭县,大军又进行了休整。大战在即,部队需要保持良好的状态。
此时的杭州,远没有后世那么繁华。但刘远还是耐不住性子,要逛一下余杭县城。
逛街,对于女人的诱惑永远比男人大,自古至今都是如此。扈三娘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呢?
甚至祝融夫人也耐不住寂寞,跟着来了。秦良玉任务太重要,不可能离开。羊徽瑜让刘远送回了吴郡,没有跟来余杭。
刘远与扈三娘结为夫妇已经有一段日子了,早过了害羞的时期,并不在意祝融夫人陪着。
余杭县令想派兵护送,刘远没同意。在自己的县城里,有两个二级武将陪着,还能有什么危险不成?
于是,三人同行。
在街上,扈三娘兴致勃勃,看看这个发钗,再看看那个香囊,忙得不亦乐乎。
刘远在一旁守候着她,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没想到,与武艺相比,扈三娘竟更喜爱这些事物。
媳妇喜欢,刘远怎么会舍不得呢?凡是扈三娘看上的东西,刘远都毫不犹豫地购买。
祝融夫人也挑选了一个古朴的发钗,并迫不及待地试戴,刘远惊异,想不到铁女也有这样的一面。
正在这里,离三人不远的民居内,传出了女人痛苦的叫声,接着,响起一个焦急的声音:“叫你去找稳婆,怎么没把人带回来?”
“禀主人,县里仅有的两个稳婆全接了活出门了,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其他的了,如果去别的县,怕时间耽误地太久啊!”一个仆从的声音传来。
“不管想什么办法,必须找一个稳婆过来。实在不行,找生过孩子的妇人也行。快去!半个时辰找不回来,你就不用回来了!”主人吼道。
“是,是,是!”声音传出后,一个仆从从民居中走了出来。一边走一边还焦急嘀咕道:“没有经验,谁敢来帮着接生啊,这可是两条人命啊!半个时辰?半天也够呛啊!”
刘远三人听到了事情的始末。自己治下的老百姓有困难,刘远还是很想帮助一下的。
想起祝融夫人生过孩子,刘远正要询问。只见祝融夫人已经两步跨到仆从身旁,道:“我虽不是专业的稳婆,但生过孩子,也帮人接生过。”
“那太好了!赶快请进!”仆从一脸惊喜。
刘远诧异,问祝融夫人:“你接生过?”
“我们住在大山深处,以打猎为生,去哪找稳婆啊?生孩子的时候,都是相互帮忙的。只要不是遇到太棘手的问题,我都能解决。”祝融夫人道。
既然这样,刘远当然不可能阻止。于是,三人一同进了民居。
说明了来意后,主人急忙请祝融夫人进内室。刘远和扈三娘等在外室,他们当然不会进去。
见主人身体健壮,刘远下意识地查询了他的属性。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凌操,武力81,统帅75,谋略42,政治35,二级武将,技能:连绵不绝。特殊属性:水战。”
竟然是凌操!不对啊,凌操是三国前期武将,不可能召唤出来的啊?
有了疑惑,刘远询问系统。
“你是真傻还是假傻啊?不可能召唤出来,那他就是本土武将了呗。”系统调侃道。
原来是本土武将啊,刘远恍然大悟。随机召唤的武将太多了,潜意识里总以为明将都是召唤出来的。
随即刘远嗔怪道:“既然凌操就在我的治下,为何你不告诉我?”
“这从来不是我的义务。怪只怪你派出去寻找武将的人瞎了眼,不识人才。”系统道。
不应该啊!我搜寻武将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啊,每个县都全力招募了,不应该有遗漏啊?难道余杭县对政策执行不利?回去得好好问问县令。
“还有个水战的特殊属性,之前没见过啊。”刘远嘀咕。
“现在不是见到了。”系统道。
“水战”属性不用问就是可以统领水军,适应水战。
刘远不再多说,等祝融夫人接生完,设法收服凌操才是正事。
武力81的二级武将,并不是太突出,但总还是能给刘远一定帮助的。他麾下部长的空缺还多着呢。
别说武力81了,就是70多,刘远也来者不拒。况且统帅75,也不低了,统帅几千人马,防御的县城,完全没问题。
而且,“水战”这个属性很关键,刘远麾下如今还没有善长水战的将领呢。作为扬州的势力,吴郡怎么能不因地制宜,发展水军呢?
刘远已经打定主意,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就任命凌操为水军都督,操练一支水军。
半晌后,刘远又冒出了个想法。
“凌操的儿子凌统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刘远问系统。
“公元189年。”系统道。
“那岂不就是今年?今年凌操的媳妇总不可能再生吧?即将出生的婴儿,应该就是凌统凌公绩!”刘远自言自语。
“历史上是这样的,不过,可能有意外啊。”系统道。
怎么会有意外?我就算改变了历史,幅度也不算大,还不至于影响凌统吧。刘远并没有把系统的话放在心上。
二个时辰后,婴儿出生,还算顺利。刘远可是听说过,有一天一夜都没生出来的。
可是,让刘远目瞪口呆的事情发生了!
女孩!竟然是女孩!难道凌统是女扮男装的?这怎么可能?
“究竟怎么回事?你一定知道什么!”刘远质问系统。
“有果必有因,无可奉告!”系统道。
怎么可能啊!我改变历史,能影响凌统?我是怎么影响到的?我根本没见过凌操,也没来过余杭县啊!
刘远百思不得其解。系统一定是知道的,可他就是不说。
凌操、凌统、凌操、凌统!刘远脑子里反反复复都是这两个名字,完全凌乱了。
这也不怪他,脑子中逻辑混乱了,任谁都得急。
突然,刘远想到了一个可能。立即问系统:“凌统是不是我在召唤羊祜时,已经随机召唤出来了?”
系统没理他。刘远知道,它默认了。
………………………………
第八十八章 空城计?
当时,系统告诉刘远,随机召唤出了十多个将领。刘远仔细算了算,羊徽瑜、王濬、兀突骨、邓艾以及蜀国五员将领,已经出现了九个将领,魏国肯定还有几员将领的。完全可能还有几员其他将领,他没发现。
蜀国、魏国的后期将领都出现了,难道吴国的将领也会出现?可是姜维和邓艾都起势了,却没他们的影子啊。或者他们分散在各处,没形成势力?
想到这里,刘远决定,要再次搜寻武将,把羊祜带来的随机武将都找出来。
孩子的诞生,让凌操兴高采烈。但高兴过后,他自然不会忘记向祝融夫人及刘远夫妇表达谢意,并一定要留下三人吃饭。
正想收服他的刘远自然不会拒绝。
饭桌上,气氛很融洽。因为想收服凌操,刘远直接向他表露了身份。
“你竟是太守?这两位是扈三娘、祝融夫人?”凌操大惊,都没来得及用敬语。
“是的,这次也赶巧了,我们正好路过此地。”刘远道。
凌操心中波澜起伏。这三人的大名,他当然听说过。作为二级武将,对于天下和吴郡的局势,他是十分关注的。
正因为这样,他才不敢相信,坐在他面前的两个女将,竟是如此的有名气。
他不由重新打量起扈三娘和祝融夫人。
祝融夫人外露,扈三娘内敛。但以凌操的经验看,这两人气质虽然不同,却肯定都会武,而且武艺不低。
刘远三人也没理由骗自己,于是,凌操接受了现实,慌忙起身拜见刘远。
刘远上前把他扶起,趁机问:“我观主人家不俗,不知有没有官吏上门来征召你?”
“是有来过,不过我家娘子有孕在身,所以我谢绝了。”凌操道。
原来是这样,看来余杭县令并没有失职。刘远肯定不会让手下强行抓人入伍。因而,凌操拒绝后,就没有人再征召他了。
毕竟,那些官吏也仅仅看出凌操健壮,适合当兵而已。武艺有多高,他们也不知道。
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刘远提出想征召凌操的想法,许诺给他部长之职,并给他安排下人照顾老婆、孩子。最后,又告诉凌操,可以延后参军,先在家陪老婆、孩子。
一入军队就是部长,上司又是他的救命恩人,还给他安排仆从。凌操如果还拒绝的话,就是不识好歹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
于是,刘远直接回到县衙,让县令派仆从去凌操居所。看到下人到来,凌操也不墨迹,辞别了妻子,直奔县衙找刘远参军了。
两日后,大军稳步向富春县进发。行至半路,探子报前方道路突然变窄,隐约看到两侧崖壁上有旌旗浮动。
秦良玉下令停止行军,并征求陈宫意见。
陈宫道:“如今,我们以堂正之师,讨伐富春邓艾,不追求速度。一切可能的威胁都应消除,而不应忽视。我建议全军原地休息,并派人上去打探。”
秦良玉听从陈宫的意见,派人上山打探。
刘远由始至终未出一言。这些将领,本就应该独当一面,而且,他们也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以后,可能会面临双线作战,或多线作战,刘远不可能事必躬亲。刘远的目标是皇位,没有哪个皇帝每逢战事都御驾亲征的。
而且,刘远目前的能力本来就不如秦良玉和陈宫,很多事情,交给他们去办更好。
当然,刘远也有他自己的优势,就是超越所有人近两千年的知识。有时候,利用这些知识,可以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
一个时辰后,探子回复,岩壁上只有旌旗,没有一个人。
结果已经出来了,这完完全全是疑兵之计。
秦良玉不再犹豫,继续上路。
路上,又遇到两次疑兵,秦良玉、陈宫等人坚持谨慎的态度,一一探查,最后证明伏兵全是假的。
三次疑兵,使刘远部队多耗费了不少精力,一时间,人心有些浮躁。秦良玉发挥她的统率力,想方设法振奋士气,取得了成效,但还是没有完全消除邓艾疑兵之计的影响。
邓艾毕竟是邓艾,随便一个计策,就降低了自己部队的战力,而他却以逸待劳。刘远意识到,此战绝不会好打。
秦良玉有意放慢了前行速度,两日后,刘远部队抵达富春县城下。
县城城楼上,一个人都不见,也没有任何声音,气氛很奇怪。
难道又是空城?秦良玉心里嘀咕。如果真是这样,拿富春县拿得也太容易了。
陈宫望着空城,眉头皱了起来。上次姜维撤离很容易理解,斗将失败,兵少,不想长期耗下去。
可邓艾不一样啊,人数劣势不大,依城而守,这么轻易就放弃了?总要打一打试试吧,就这样被吓跑了?
刘远同样心生疑惑,他知道,邓艾是不可能被吓跑的。如今,他对邓艾麾下的武将一无所知,也不敢轻举妄动。
现在,他有些理解司马懿为何会中空城计了。同样,也理解诸葛亮为何不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了。谋略越高的人,想的也越多,很多时候不想轻易涉险。
“公台,你怎么看?”一路上未出言的刘远问道。
不可能一直拖下去,虽然知道陈宫也在纠结,刘远还是要征求他这个手下第一谋士的意见。
“敌情不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