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清末重生为龙-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显示神迹,以无上的伟力轻易全歼英国第二舰队!紧接着,神国卫队继续把北部国境线往前推进,英、印混编军节节败退。原本因为举国远征东南亚而导致本土空虚的华夏神国,却在于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正面交锋时候大获全胜!这让全世界所有关注这场战争的人都惊掉了下巴。尤其是欧洲列强,更是大呼不可思议。战后,整个东南亚、南亚格局剧变,从而成为那个时代整个世界变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年夏天,两国缔结停战协议……”――《华夏神国编年史・神国崛起》。(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七十二章 华夏神国见闻录(上)

    1852年夏。

    这年的印度半岛尤其的炎热当然,已经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叫这个地方为“华夏半岛”了!因为从事实上,印度这个国家,已经彻底不存在了

    在“华英战争”之中大获全胜的华夏神国,不但在海上彻底击溃了两支庞大的英国“无敌舰队”同时在陆地上的战果也是极为丰厚。

    那些强大的华夏神族,配合常规精锐陆军部队出击,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平定了英国和印度混编部队的入侵。而且一不做二不休,顺势一路横推过去!

    居然摧枯拉朽的将整个印度半岛的北部,也就是残余的英国印度殖民地势力范围,给直接全部吞并进华夏神国。这也让神国本土的面积几乎在一瞬间扩大了一倍。这样的机会,并不是每次都有的,所以实际上这次英国绝对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更让英国方面蛋疼的是,到了这个地步,他们不能不捏着鼻子主动提出“停战要求”。而华夏神国议会方面,出于对目前神国实力和世界局势的对比和综合考虑,也答应了停战。

    所以接下来,就需要举行一场国际性的大会!

    目前的华夏神国,拥有整个印度半岛为本土,同时以原本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三个国家作为海外领土不是殖民地。已经成为整个亚洲地区不容忽视的强悍国家,也是到时候,该进行一场国际地位的宣示和亚洲新秩序的建立了。

    于是,在大不列颠帝国和华夏神国的共同倡议下,华英停战协议及关于亚洲地区的国际事务商谈会议将于1852年夏天在神国的首都轩辕城举行。

    史称,轩辕城会议!

    轩辕城,华夏神国的首都。

    这是一座奇迹般的城市。

    前身是印度中南部的一座大型城市,被华夏神国占领、作为首都并改名为轩辕城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改建。

    市中心原本的印度教神庙被彻底推平摧毁,改而建立了一座更加高大、恢弘的龙神殿!其他的国家行政机构、机关事务组织等都围绕龙神殿呈环形修建。成为了华夏神国真正的决策核心所在地!

    印度教神庙自然是属于“伪神”的,是搞封建迷信,因为根本没有哪个印度教的神明展示过神迹或者真的出现在信徒们的眼前。但龙神殿并不是

    因为龙神本人,就居住在龙神殿内!!!

    龙神殿除了是龙神宗内高级神职人员参拜龙神的地方之外,更是龙神的居住场所虽然大多数时候他都并不在里面住。

    除了这样的变化之外,轩辕城还在原有的印度城市上整体往扩大了五公里,并对道路系统进行了拓宽。

    消灭了贫民窟,进而在北部城区设立了单独的印度土著居住区。派出大量的华夏族教师,对本来就亲华的这些阿三哥们进行彻底的汉化教育

    总之,轩辕城,正在努力建设成为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所有“硬件条件”!

    呜呜呜。

    巨大的蒸汽喷射声音响起。

    轩辕城外的港口处,一艘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在缓缓靠岸。

    码头上站着各种各样的人,正在焦急地等待和寻找是否有自己接的人而甲板上同样也有神情期待而焦急的人,不断的朝岸边挥舞着手巾或者其他物品

    这艘轮船的靠岸,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为这是华英战争正式结束,华夏神国从战时戒严状态中恢复之后的第一艘靠岸的民用轮船!

    这艘轮船的靠岸,不仅说明华夏神国本土疆域已经基本确定、至少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之内不会再有大规模的战争。而且也预示着这座城市里除了有华夏族和原本的印度土著之外,也开始有其他民族、国家的人开始来到这里了

    巴特勒,是一位落魄的英国作家。虽然他从小就在写作上表现出特殊的天赋,成年后也有足够的努力,但就是不温不火。有时候还自费印书,亏损了将近一千多英磅这在这个时代可是一笔巨款,可惜的书籍销量最多时也仅有五六百册

    除了能够勉强称得上是一个作家之外,连糊口都市场需要自己的编辑接济。

    “巴特勒加油,我相信你是一颗蒙尘的明珠。总有一天,你会成为全英国最有名的作家!”这是他的编辑时常鼓励他的话,也正是因为这样,巴特勒才能一次次从打击之中坚持过来。

    1851年末到1852年初,从来都所向无敌的大英帝国在和东方一个新兴的华人国家的战争中惨败。而且是全军覆没一样的惨败,甚至连整个印度半岛殖民地也全部丢失

    消息传回国内,英国举国震惊!

    上至王公贵族、政客高官,下到平民百姓,都完全不敢相信报纸上的报道。甚至还有一些激进的英国爱国分子冲进报社,怒吼着“现在不是愚人节,就算是愚人节玩笑也不能这么开”!

    可是在确认了消息的真实性之后,整个英国都陷入了可怕的沉默之中。他们不敢相信,在西方人眼里野蛮、落后、尚未开化的东方,居然会有一个这么强大的国家!

    “东方人难道不都是穿着夸张的服饰,挥舞着大刀长矛来面对我们的枪炮么?只要几千个英国士兵就能占领整个印度啊!为什么被一个新兴的华人国家打成这样?”

    无数英国人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而且为之感到非常的好奇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巴特勒敏锐的觉察到了一个机会!

    全英国,甚至整个西方的普通百姓都对这个强势而神秘的东方国家感到非常的好奇,迫切地想要了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有需求就有市场!

    巴特勒决定抓住这个机会,他一咬牙拿出了全部的身家积蓄,买了一张前往轩辕城的轮船船票这可是第一艘前往华夏神国首都轩辕城的民用轮船啊。

    他决定,一定要牢牢地抓住这个机会,向西方人真实、而全面的展示,华夏神国这个神秘东方强国的风貌!

    甚至他都已经想好了自己要写的书名,就叫华夏神国见闻录好了!嗯,一定能大火。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七十三章 华夏神国见闻录(中)

    巴特勒的第一站,自然就是首都轩辕城了。

    当第一眼看到那巨大而有序的港口时,他就已经震撼了。一个个宽阔而平整的码头,宽阔而坚硬的石头路面,林立的各式船只……

    “我的上帝啊!这,这哪里是一个穷兵黩武的军事化国家该有的港口和城市建设啊?”

    巴特勒发出了惊呼。

    在他的想象之中,如果要合理解释华夏神国的军队战斗力之强大,能够摧毁大英帝国的无敌舰队和陆军精锐。那么很可能只有一个解释……

    全民皆兵!全民好战!

    就类似于曾经给西方造成过重大军事创伤的突、厥和蒙古人一样。现在的华夏神国人也应该是如此。

    可当巴特勒看到整齐而巨大的港口时,看到港口那些各类商行和公司的标志时,他觉得自己的想法,恐怕是错的。同时升起的是更大的好奇心。

    “华夏神国……这真是一个神秘的国家。我要继续看看,一定要真实、全面的记录下来我的所见所闻。”

    想到这里,即使是正在排队下船,巴特勒依然从背包里掏出笔记本和钢笔。赶紧记下了看到的神国港口景象……

    走过了长长的梯子,真正站在了这个东方国家的土地上。巴特勒兴奋的放声吼了一声:“华夏神国我来了!这次回去,我一定要成为全英国、全欧洲最有名的大作家!”

    四周的人都看着这个一下船就大吼大叫的“疯子”,却并没有多少鄙夷,反而是一种善意的微笑。从这里也看得出来,华夏神国本土经过了几年的建设,已经具备了大国气象的雏形和基础。

    那就是,包容、宽容。

    当然,包容的前提是建立在强大和话语权的基础上的。毕竟,无论是包容、宽容、同情等看似美好的品德,在背后支持的一定的强大的实力和话语权!

    中国古代就有“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说法。吃饱了穿暖了,国家实力强大了,民众有了自信,才会具备种种美德。

    按照后世的说法,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是巴特勒先生么?您好,我是特劳特的远房侄儿。你可以叫我小李,负责接待你。”一个年轻人突然出现在巴特勒的面前,对他打招呼。

    特劳特就是巴特勒的编辑,也是他的挚友和知己。这次来东方的华夏神国,特劳特也是赞同的。并且还想方设法联系上了自己一个恰好在华夏神国的远房侄儿――虽然他俩连面都没有见过。

    看着眼前这个阳光、开朗的年轻人,巴特勒也热情地握手,然后有些好奇:“小李,我看你的样子,似乎……”

    小李顺手帮巴特勒拎起一个包:“没错,我是混血儿,有华人血统。我的妈妈就是中国人,我父亲当初从英国到广州经商,就在那里定居了。后来我们又跟随伟大的龙神一起迁徙到了这里,然后,我们的国家已经成为了世界强国!”

    “世界强国?是么。一个国家可不仅仅是军队战斗力强悍就能称之为世界强国的呢,没有与之匹配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优势,是无法称之为世界强国的。”巴特勒在心中默默想到。不过这些话当然不好明面上说出来,那样就太伤感情了。

    小李的穿着是比较华贵的,看得出来家境不错。

    “对了小李,你说你父亲是经商的。可是据我所知,整个东方的政治文化氛围,似乎都比较……怎么说呢,按照中国话叫重农抑商?你们现在过的好么?官府有没有为难你?”

    作为一个作家,心思自然敏锐。所以巴特勒看到小李华丽的穿着和自信的精神面貌,就好奇地问他。

    小李先是一愣,然后哈哈大笑:“巴特勒先生,你这么问,就有点外行了吧?我们华夏文明,自古以来就是开放而大气的。兼容并蓄,是我们的气魄。纵观华夏历史上所有的强大帝国时期,无论是强汉、盛唐,还是最富裕的宋,哪怕叫着要控制商人的大明,最后其实对商人也没有那么严格……更何况,我们华夏神国起家的财富之一,可就是广州十三行哦。商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龙神和议会的长老们早就说过,一定要重视商业。”

    说着这些的时候,小李的那种发自骨子里的自信和话语内容让巴特勒吃惊。

    “这小子……居然已经认为自己是一个华人而不是英国了么?好吧,不过华夏神国如此重视商业,倒是出乎了我的意料啊。”

    小李似乎还意犹未尽,继续侃侃而谈:“最近啊,说是为了恢复战后国民经济,鼓励商业。国家还推出了一系列的国家补贴政策。”

    “何为国家补贴?”

    巴特勒来了兴趣,好像一个好奇宝宝。

    “就是一些对国民经济或者未来发展有用的行业,就算是目前不盈利,但只要开展。政府就会出钱提供补贴,甚至银行也会给予贷款。比如说外贸,我家就干这个的,好像政府补贴的钱马上就要发下来了。当然,据说如果是建立私人学校的话,财政补贴更多。毕竟,龙神说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可我们现在公立学校太少了……”

    天哪!这,还有这样的商业制度和政策?而且这个所谓的“野蛮、落后、好战”的东方国家居然对教育如此重视?

    光是从这两点上看,就特么的和“野蛮落后”没有半毛钱关系啊。这一定是有着非常远见卓识的英明领袖,和文明国度才有的思维模式和做法。

    巴特勒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已经有些被震住了!

    在后来风靡整个西方世界的超级畅销书《华夏神国见闻录》中,巴特勒用了很长的篇幅来描述自己刚刚一抵达华夏神国就遭受到的“三观”冲击和震撼。而读到这里的那些西方“文明人”们,也同样觉得难以置信……(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七十四章 华夏神国见闻录(下)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从港口到进入市区中心的一路上,巴特勒都在细细品味和咀嚼这句话。越想越觉得很有道理!

    虽然朴实,但其中蕴含的远见卓识和对于教育的深刻理解,非常难得。

    后来,巴特勒在自己的书中这样写到:当我刚刚到达华夏神国时,我和各位读者一样,对这个实际上繁荣富强的东方华人国家抱有一些偏见。认为他们只是一群军队比较强大的好战分子,野蛮、落后。完全不知道国民建设。可后来我发现我错了,单就“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样的理念和国家补贴这样确实的政策,就说明了这一定是一个不会比我们大英帝国差的文明国度了!

    巴特勒在小李的带领下,来到一个车站。

    车站很大,远远的就能看见,修建得非常漂亮。通体使用坚硬的石材,大门宽阔,顶部用汉字正楷写着“海港站”三个大字。正门入口两侧的墙壁上还有种种浮雕。似乎是在讲述这座车站的历史……

    “我的上帝啊!这样美丽的车站,就算是在伦敦也不多见啊。贵国不但军事强大,经济实力也不弱呢。”巴特勒这一次是衷心的赞美。他已经明白,为什么小李这样的华英混血儿,要认为自己的一个华夏公民了。

    小李嘿嘿一笑:“巴特勒先生,如果这就让你觉得惊叹。那后面的日子,你恐怕就要以为自己在做梦了吧?哈哈哈。”那神情之间,自豪的神情可见一斑。

    要知道,公交车对社会的影响十分巨大,对城市的发展也起着最基本的推动作用。它使市民体验到彼此间前所未有的接近,也缩短城市和邻近村镇间的距离、往来更加频繁。

    在英国,最早的公交车和车站出现在伦敦。是1829年7月4日正式开通的。当时,伦敦的公交车会沿着新建的“新路”(newroad)往返于柏丁顿和伦敦,并且经停约克郡。每天每个方向有4班车。

    不到十年时间,到1838年左右,这一公共交通服务在法国、英国及美国东岸各大城市(如巴黎、里昂、伦敦、纽约)都得到了普及。

    这也是西方人自诩为文明人,而把东方人看成是野蛮人的原因之一。

    要知道同时代的东方(亚洲),这些事情对他们来说几乎是天方夜谭!是神话故事!可在欧美的大城市,已经很常见了。

    甚至早在一八三一年的时候,英国人沃尔特・汉考克就为他的国家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装有发动机的公共汽车!

    这辆公共汽车以蒸汽机为动力装置,最多可载客10人,被命名为“婴儿号”――象征着科技孕育诞生的婴儿。并在伦敦到特拉福之间试运营。

    只不过让巴特勒觉得震惊的是,位于东方的华夏神国,正式建立才仅仅七八年时间。居然已经出现了如此完善的共同交通系统,宽敞有序的车站,和看起来就文明有礼的公民……

    巴特勒在心中暗暗想到:“我的上帝啊!这个华夏神国,真是得到了神的庇佑啊。现在,我已经有点怀疑他们信奉的龙神是不是真的和上帝一样,也是真神!而并不是我们西方人说的伪神、邪神。”

    他跟着小李一起走进了车站。

    此时,巴特勒已经能够看到售票的窗口和等待公交车的站台了。有许多同样拎着行李箱的人正伸长了脖子在等车。

    可让他觉得奇怪的是,小李居然没有带着他去售票台买票。而是拐了一个弯,朝着另外一个相反的方向走去。那个方向的人比往售票厅的人少,而且大多看起来气质更好一些,衣着也更好看。

    “难道是要去vip厅么?”巴特勒心里暗暗想到。

    这时候,前方出现了一扇大门。

    在门口站着两个身穿简洁、大方制服的公务人员。

    “您好,请接收安全检查。”态度彬彬有礼,带着笑容,可也非常坚定。似乎不接受检查就不让放进去一样。

    安全检查?做个公交车还要这么复杂么?

    巴特勒心里觉得有些不爽了。还vip厅呢,对客人一点都不好啊。可毕竟这是在别人的国土上,只能入乡随俗了。

    小李似乎看出了巴特勒的不悦,笑着解释到:“因为我们待会儿要乘坐的交通工具会比较特殊,对安全方面比较重视,所以还请巴特勒先生见谅。”

    听到这话,他有点明白了:“哦?难道说我们待会要坐的不是那种外面的那种蒸汽公交车或者马拉公交车?”――外面的站台上有蒸汽公交和马拉公交两种,蒸汽动力的要贵一些。不过这也没什么不对,欧美列强都是这样的。

    小李神秘一笑:“待会你就知道了。”

    过了安检,前方是一个比刚才小一点,但却更舒适和整洁的大厅。小李让他等一会儿,然后自己去前面买了票。就带着他继续往前走,这时候巴特勒却发现眼前的通道是往地下去的。

    “在地底下?!”他震惊了。

    呆呆地跟着小李下楼梯,到了尽头,就出现一道铁栅栏一样的检票口。两个身穿高挑,身穿红色汉服的美女站在两侧。非常有礼貌地微笑:“两位先生好,感谢搭成轩辕城地铁。请出示你们的证件和地铁票。”

    小李便出示给两个红衣美女看。

    “好的先生,请进!下一班地铁将在十分钟之后抵达,请在站台耐心等待,头手不要伸进隧道中。”

    “好的,谢谢。”小李也礼貌地微笑回应,拎着行礼便准备进站了。

    可他走了两步,却发现巴特勒没有跟上来。

    有些奇怪地回头一看,就看到他神情呆滞,双目无神,整个人站在检票口都迷茫了。

    此时此刻的巴特勒,的确是处于懵逼的状态。他脑海之中只回荡着刚才两位检票员美女的话。如同被雷狠狠劈了一样。

    “地铁,地铁……居然是地下铁!!!天啊!!!怎么可能,这个东方国家,现在已经有正式运营的地下铁路了?!”

    巴特勒觉得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经被彻底颠覆。(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七十五章 华夏神国见闻录(终)

    在赵无双前世生活的那个时空里,全世界第一条地下铁路系统就是在一八六三年由英国开通的伦敦大都会铁路。整个地铁的运行长度大约是七公里左右。

    由于当时电力尚未普及,所以这条“伦敦大都会”地下铁路还必须用蒸汽机车来做牵引。同时又因机车释放出的废气对人体有害,所以当时的英国设计师脑洞大开,隧道每隔一段距离便要有和地面打通的通风槽。这样就没有问题了。

    现在这个平行时空和赵无双前世有很多不同,很多科技发明和军事实力大约都提前了10…20年不等。

    比如说地铁这个东西。

    这个时空之中的英国其实已经在一八五零年就开始了正式的修建,官方预测是一八五四年投入正式运营reads;。

    当时第一处地铁隧道开挖的时候,英国乃至欧洲的各大报社还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各种头条各种热门。引起了西方世界无数的热议和期待!

    直到现在,还有两年的时间投入运营,报社和民间也都还时不时地拿出来进行评论。

    可是估计所有自诩为“文明人”的欧美人都想不到,其实在遥远的东方,在华人统治的一个国度里。全世界第一条地下铁路,已经于一八五一年的冬天正式投入运营了。

    不过刚正式载人不久,就爆发了英国大肆从海陆两方面入侵的战争。所有人都忙着打仗,世界各国的注意力也都放在了“华英战争”上,反而地铁开通这种本应是划时代的大事居然没有太多的消息出来……

    现在,巴特勒心底的震撼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作为一个作家,当初伦敦地铁动工之时,他还写了诗歌和散文来咱们科技的伟大,赞美大不列颠的强大。走在全世界科技文明的最前沿。

    可是没想到,事实无情的打脸!而且还是啪啪啪打得最狠的那种。

    英国人最引以为傲的地下铁路修建科技,原来人家华夏神国已经提前两三年投入实用了……

    “巴特勒先生?巴特勒先生!”

    小李的大声呼唤,才终于让震惊得“灵魂出窍”的巴特勒恢复了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