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农家生活-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喜儿想起刚刚看见的宋杨的样子,人长得高高壮壮的,看着就很有安全感,符合她两世的审美观点,她对未来更有信心了。
吃过饭,王媒婆就把看好的几个日子给李冯氏他们说了让他们挑选一下,日子分别是十一月十六、十二月十九,还有就是翻年的二月十六。李冯氏跟李大河商量一番,都选定了明年的二月十六,他们还想让闺女在家再过一个年,以后就是别人家的了。
宋杨是很想早点把媳妇取回来的,家里就他一个大男人有很多事情都不方便,也比不了女人细心。不说别的,就说他和弟弟妹妹们穿的衣裳什么的都要请人做。听未来岳母说刚刚吃的饭菜是李喜儿做的后,心里更是火热起来,比他做得好吃多了啊。而且他自己自从见了喜儿一面之后就很上心,等知道李家答应他的求亲之后就更是激动得不行,刚刚喜儿出来他愣是不敢看上一眼,眼睛直直的看向一处,让李冯氏他们非常满意。
宋杨虽说想早点把人娶回家,不过未来岳父岳母的意见也是非常重要的,人家舍不得女儿,想再留女儿在家过一个年,他也不能反对不是。
两家定了婚期之后,宋杨他们就要告辞,李冯氏把早回礼递到了宋杨手中。回礼是早已准备好的茶叶和四色饼还有李喜儿给做的一些衣裳,李喜儿考虑到宋家也没个女人,就从王媒婆那里要来了宋家大大下下的衣服尺寸,趁着这段时间给他们做了一身衣裳。
宋杨回到家后,把四色饼递给了在家等着的弟弟妹妹,自己则进屋去看未来媳妇给自己做的衣裳了。把包袱打开之后,发现衣裳不只一身,拿开后发现大大小小的有差不多四身衣裳,看尺寸就知道有一身是自己的,剩下的三身是弟弟妹妹的。宋杨心里十分感动,未来媳妇对自己真好,连他弟弟妹妹都做了新衣服,他以后一定要好好对人家才行。
宋杨拿着弟弟妹妹的衣裳出去了,看见三弟还有小妹还在吃着饼子,弄得整个小脸都是碎屑,而二弟则是在一边看着两个小的吃,时不时的还给他们擦擦脸。宋杨乐呵呵的拿着衣裳走过去,把东西收了让他们第二天再吃。
宋林看着哥哥手里拿着的衣裳,有些疑惑,想了想可能是未来大嫂给大哥做的衣裳吧,他丝毫不知道他大哥手里拿着的是给他们的。
宋杨笑眯眯的把手里的衣裳递给了自己的弟弟妹妹,说这是他们以后的大嫂给他们做的,一人一身。宋林错愕的看着大哥,看见大哥肯定的点点头,手里紧紧篡着衣裳,他都忘了自己有多久没有穿新衣服了,每次看见别人家的小孩子穿的时候,心里不是不羡慕的,只不过他没有哭闹的资本,大哥养家已经够辛苦了,他不能再给大哥添加负担了。不过他以后就有大嫂了,都说长嫂如母,那他是不是可以多点期待,他的大嫂不会嫌弃他们,会对他们很好很好。
两个小的可不管自家二哥的心事,都兴奋的嚷着自己有新衣服了,那兴奋的样子看的宋杨好笑之余又心酸不已,以前弟弟妹妹就算没有新衣裳穿也不哭闹,他一个大男人也没那么心细,还以为弟弟妹妹们不介意呢,暗自决定以后每年都给弟弟妹妹做身新衣服,当然还有自家媳妇也要做。
李喜儿一家从宋家下了聘礼后就开始给喜儿准备嫁妆,李大河和李有才上山砍了好些好木材准备给喜儿做家具。李喜儿看见后就画了前世见过的一些柜子的图样交给李大河他们,看看能不能做出来。木材都已经晒干了,李大河看见自家闺女画的图样后就开始做了起来,李喜儿画的样子也非常简单,是个双开门的柜子,里面有一根小圆柱横嵌在距离柜顶有十几厘米的地方,就跟现代挂衣服用的一样,,柜子中间还做了两层抽屉,可以用来放一些东西。李冯氏和孙柳儿见了做成的柜子后都非常喜爱,李冯氏更是让李大河以后再做几个放家里用。
其他的什么想一些炕柜,木箱之类的李喜儿就没有插手,这些能家具能装东西就成,就让她爹和大哥自由发挥去了。做家具什么的没有李冯氏她们的事情,李冯氏就准备带着自家闺女去镇上买些东西做嫁妆了。
李喜儿听到能去镇上的时候心里十分激动,她还从没有去过镇上呢,以前去当丫鬟的时候不算。不过她也知道,这个时候是不允许未婚女子做一些出格的事情的,像抛头露面什么的更是想也不用想的。她把自己的疑惑告诉了李冯氏,结果她娘说那些大家闺秀什么的都讲究这个,咱们农家女儿没这么多讲究,偶尔去集市上逛逛或者卖些东西都是可以的,只要不做伤风败俗的事情就行了。
李喜儿听了直后悔当初没跟她爹一块去卖竹盘子了,话说她家这段时间因为卖竹盘子也得了差不多有十两银子的进项了,每次说起来她爹娘都高兴的不行。不过竹盘子虽然不好编,一些手艺好的多摸索几遍也是能做出来的,所以已经有一些人也开始编竹盘子了,导致了他家卖竹盘子的价格有降到了十文一个,比当初的足足少了六文,让李大河心疼的不行。就算心疼也没办法,你卖这个发财了,别人最多眼红说些酸话,但你要是拦着不让别人做,那可就出事了,再说这也不是想拦就能拦住的。就这个价格还是金掌柜做主给,要知道收别人的都是七八文一个的,人要知足啊!李喜儿知道这件事之后也没什么办法,只好决定等过段时间再画一些样子交给李大河,不说别的能在还没人能模仿的时候多挣些银钱才是最要紧的事呀!
………………………………
第19章 成亲二
一早李冯氏准备带着闺女去镇上添置东西,让李大河去邻居家接了牛车,自己则进屋拿了银钱出来,这段时间家里挣了不老少,再加上喜儿回来时候又给了很多,就拿的多了一些。等李大河把你车借过来后,李冯氏就带着李喜儿还有哭闹着也要跟着去镇上的草儿做到了牛车上,看娘几个做好后,李大河就赶着牛车往镇上赶去。
李喜儿从到了镇上后就一会儿左看看一会儿右看看的,活脱脱一个没进过城的土包子。等见过了镇上的模样后,她心里又有些失望,跟小说中还有一些电视剧中描写的不一样啊,哎!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古人诚不欺我啊!
李冯氏领着三人进了一家布庄,叫林记布庄,是镇上最大布匹最全的,当然价格也不便宜啊,就是里面最便宜的麻布也比外面的贵上几分,当然质量也比外面的好一些,不过农家人一般是不会来这里买的,她还是因为想给喜儿买一些好布料做嫁衣被子才进来的额。
林记布庄里的布匹挺全的,绸缎棉布麻布什么的样样俱全。李冯氏拉着喜儿往摆着绸缎的柜台走去。店里面有三个伙计,其中两个瞟了一眼李冯氏她们,看她们穿的很朴素,看着就像没有银钱的,这样只看不买的人他们见多了,就又扭过头去说话聊天了。另外一个,没有那两个的势利眼,见客人上门,不管买不买的都热情的招呼着。那两个人的表现看的李喜儿摇头不已,不管是哪里都是以貌取人啊。
招呼她们的伙计见她们要看绸缎也没说什么,赶忙上去介绍,另外两个伙计一脸嘲弄的看着她们,包括正在给她们介绍布匹种类的伙计。一行人无视了那俩人,李冯氏更是让伙计把自己看中的能做嫁衣的红色缎子拿出来,说她要看看。
李喜儿见了知道她娘想买绸缎给她做嫁衣,赶忙上前拦着,小声的说着:“娘,别买了,我回来的时候,府里的太太赏了一匹红色的绸缎,说是让我做嫁衣用的,比这些都好呢。”
李冯氏很是惊讶,不过听了喜儿说的,心里算了算了。一匹缎子除了能做一件嫁衣外,余下的布还能做些被面,心里算好后就让伙计把红色的缎子拿下去了,看起了其他颜色的,还让喜儿挑些自己喜欢的颜色,说要给她做被面用。
李喜儿想着自己成亲可是大事,家里也赚了些银子,而且她也不想在这件事上委屈自己,就看了起来,没一会就选了三种颜色,一种银红色带暗纹的,一种绛紫色,还有一种就是绛红色的。
李冯氏看见喜儿挑好后,就对着伙计说道:“伙计,你这布多少钱一尺?”说着就指着喜儿挑好的三种布料。
“客人,这种银红色的八十文一尺,剩下两种都是五十文一尺,您要多少?”伙计见李冯氏问,就说了价格。
孙柳儿听见这个价格吓了一跳,这缎子布可真贵呀,做一身棉布衣裳用的钱也卖不了几尺啊。
“伙计,你看我还要买你家的棉布呢,给我算便宜点啊!”李冯氏也是吓了一跳,还好自家这段日子挣了一些银钱,喜儿还给了不少,要不然就不用想这些缎子布了,不过还是讨价还价起来,能省一点是一点啊。
伙计有些为难的看着李冯氏他们,他也做不了主啊,想了想就让她们稍等一会,他去后院找掌柜的去了。
“是几位想要买布的吗?”片刻后从后院进来一位穿着宝蓝色长袍的中年男人,看见李冯氏她们就说道:“客人想要多少?”
“这三种颜色,每种要半匹。”李冯氏指着那三匹布料说道:“掌柜的,你可得算便宜点,我一会还要选其他的呢!”
掌柜的听了很是欢喜吗,这可是大客户呢,就让李冯氏她们去先挑选,说是等到最后一块再算。那个伙计听了也非常高兴,这次生意做了他可是能得不少赏钱呢。遂殷勤的跟着李冯氏她们忙前忙后的,把店里另外两个伙计看的眼红不已,暗恨自己狗眼看人低,白白把银钱送给别人了。
李冯氏想着虽然家里还有一些喜儿带回来的布料,但在上次喜儿给女婿一家做衣服的时候就用的差不多了。今年过年好要给家人做身新衣服,还有女婿家的也要做,想想这些日子以来,女婿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来送些自己打的猎物,这个女婿是个好的,能时时刻刻想着自家,自家也不能不对人家好不是。而且马上就到冬天了,就决定买上几匹棉布都做上一身冬衣,就选了四匹棉布加上家里剩下来的也够做了。又选了一匹大红色的棉布给喜儿做单子用,又选了两匹白色的棉布和两匹土黄色的棉布就住了手。
伙计把李冯氏选的棉布搬到了柜台上,掌柜点了点数,就把这些棉布的价格告诉了李冯氏,白色的和土黄色的二十文一尺,剩下的是25文一尺,加上缎子一种八十文一尺,两种五十文一尺。
李冯氏听了棉布确实是比外面贵了一文,就让掌柜的便宜点卖了,掌柜的在心里算了一下,就说道:“客人买的多,就给棉布每尺便宜两文,缎子每尺便宜五文如何?”
李冯氏听了觉得可以就点点头,让掌柜的算账了。布庄掌柜的看李冯氏同意,就拿出算盘开始噼里啪啦的算起来,一会就算出了,一共是是十两零七百八十文,掌柜的又把零头抹了,最后是十两零七百文,李冯氏又买了做被子用的和棉袄用的棉絮,又花了四两半银子,加起来一共是十五两零一百文钱,李冯氏把银钱付了,心里有些肉疼,又让布庄掌柜送了三大捆棉线才作罢。
几个人看着一堆东西有些发愁,这一会还要去别的店呢,这些东西怎么拿呢。布庄掌柜见了就让她们把东西先存放在这儿,等走的时候再来拿也是可以的。李冯氏谢了布庄掌柜,就准备带着三人去买别的东西了。
快出门的时候,李喜儿突然想到以前看小说的时候,说在布庄里面都会积存很多的碎布头没人要,女主去买布的时候都会让人家免费把这些碎布头送给她们,然后就可以做成一些别的东西赚钱。想着她就问着布庄掌柜“掌柜的,不知你们这里可有一些碎布头?”
掌柜的见是刚刚的大客户问的,就说道:“有的,店里的这些碎布头都有人定期来收的,姑娘可是想要?”看见李喜儿点头就有说道:“本店跟别人签有契约,这些碎布头都是要给他们留着的。这样吧,本店可以匀给姑娘三袋子,再多可就不行了。”
李喜儿听了就知道自己又把小说跟生活搞混了,不过能有三袋子也不错了,就这样又花了十五文钱买了三袋子碎布头。
等他们出了布庄之后,李冯氏就要带着李喜儿去买首饰,李喜儿是死活拉着不让去,他的首饰已经够多了,不说当初出府的时候,大太太赏的一副银头面,还有往年自己存的一些,再加上聘礼上的,已经够多了。李冯氏听了喜儿说的,也就放下了心思,看起别的来了,让李喜儿稍稍松了口气。
剩下的时间一行人就逛起街来了,李喜儿发现确实有些未婚女子跟着家人在摆摊,卖的都是自家出产的东西。她还看见了有几家卖竹盘子的,样式也有些变化,就是做工有些粗糙没有她家做的好看,古代人的智慧真是不能小瞧,想竹盘子这些竹编的东西不是做不出来,只是有些时候想不到罢了。李喜儿看的很无奈,暗自决定等回家就把水果篮画出来,让她家趁着别人还想不到的时候赚上一笔。
一路上李喜儿拉着草儿走着逛着,忽然感觉草儿的脚步慢了下来,扭头一看,原来是不远处一个卖糖人的吸引了她的目光,看着自家妹子眼馋的模样,李喜儿上前跟她娘要了些银钱,带着草儿走了过去。
“大叔,糖人多少钱一个?”李喜儿问着正在做糖人的中年男子。
“全部都是五文钱一个,小姑娘来几个?”大叔看有客人上门,赶忙说道。
“大叔,给我来四个,这三个包起来。”李喜儿说道:“大叔,四个一共是二十文钱,你在给我便宜两文钱呗!”
“成,姑娘拿好了。”中年大叔给便宜了两文钱,把她们挑好的给递了过去。
草儿接过糖人后,就赶紧放到嘴里吃了起来,高兴的眼睛都眯了起来。李喜儿拉着草儿向她爹娘走过去。手里还拿着已经包好的三个糖人,这些是准备回去给她的两个弟弟还有小侄子的,现在天气已经不热了,这些糖人包起来也不会化。
“喜儿,你怎么不吃一个?”李冯氏接过喜儿递给她的银钱,见她手里拿的还有就问道。
“娘,我不想吃,这些是带回去让有德他们尝尝的。”李喜儿见她娘看着她就说道。
这个插曲过后,几人又逛了起来,李大河很自动的就成为给几人拿东西的苦力,一路上笑呵呵的看着娘几个逛着也不说话。
等李冯氏把自己想买的东西都买齐了后已经到了下午了,中午他们是在一个面摊上吃的饭。等回去的时候,牛车上堆了好些东西,一些贵重的都藏在下面,便宜些的都放在最上面,她家这段时间一直都是村里人的关注对象,还是低调点好呀。
李喜儿三个挤了挤坐上了牛车,她手里还拿着一些东西,都是给几个小的买的吃的,有一些糕点,还有糖人,等回来的时候又买了四个冰糖葫芦,把草儿高兴的一路上嘴都没有合住过。
等回到村里的时候,天还没有黑,有些下地的人正这个时候回去,还有一些妇人也是在这个时候回家烧火做饭的。一些人看见李大河回来,都打起了招呼,看见牛车上堆满了东西,知道是给李喜儿置备的嫁妆一类的东西。李大河也是打了招呼后继续赶着牛车往家走去。
到家后,孙柳儿正在做饭,李有德在叫弟弟还有小侄子读书,李有才一边做着竹盘子一边听着自家儿子奶声奶气的声音,笑容不自觉的就爬到了脸上。
李有才手里的竹盘子还没编完就听见门外穿来他爹的声音,狗剩和小狗儿见人回来了顿时也不读书了,飞快的跑向了院门外,李有才李有德也跟着走了出去。
喜儿他们一会就把东西全部搬到了房间,李大河拿着一些糕点去荷花娘家归还牛车了。两个小的看见了带回来的糖人还有冰糖葫芦,高兴地又蹦又跳的,一人拿着一个糖人就舔了起来。李有德很不好意思拿着他姐递给他的糖人,他姐说他小的时候她答应了要给他买好吃的,虽然现在长大了,但还是也要补上的。
………………………………
第20章 成亲三
接下来的日子李喜儿是在做冬衣中度过的,她做的是她自己还有宋家一家大小的,每天睁眼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想着还有多少衣服没做,这种日子过了有多半个月才算完了。等冬衣全做完的时候,李喜儿又给宋家每人做了一双棉鞋,尺寸还是从王媒婆那里要来的。等一切全都忙完的时候,李喜儿长舒了一口气,可算是完了,这段日子过得可真是让她看见布料就有种反胃的感觉。
宋家的衣服是李有才送去的,现在虽然还没有下雪,但是天气已经冷下来了。李冯氏催促着李有才趁着还没下雪的时候赶紧送去,等一下雪就能穿了。
李有才也知道宋家现在的情况,不等李冯氏再催促,就拿着衣服往宋杨家赶去,还拿了一些李冯氏准备的糕点,糕点还是李大河又一次去送竹盘子的时候李冯氏让买的。
在李有才往宋家赶的时候李喜儿正在家琢磨着把水果篮给画出来,而且准备多画一些样式,这样能多赚一些。就在李喜儿在家画的如火如荼的时候,李有才也到了宋杨家。
“大哥来了,快进来!”宋杨听见有人敲门打开一看是未来大舅子来了,赶紧让进来,吩咐着宋林去倒茶水。
“行了,别忙乎了,我来给你们送点东西,一会就要回去了。这是喜儿给你们做的冬衣棉鞋,还有这是一些点心,给你弟弟妹妹尝尝!”李有才见他一来,妹夫一家就忙的团团转,赶紧说道。说完,又看了一圈发现宋杨的小弟小妹不在,又问道:“妹夫,你小弟小妹呢?怎么没见人?”
“哦,小弟小妹还小,吃过饭后就又让他们去补觉了。”宋杨一边回答着大舅子的问题,一边接过大舅子递过来的包袱,从上次王媒婆来家里要了他们大小四人鞋子的尺寸后,他就有感觉未来媳妇要给他们做鞋子了,没想到不仅仅是做了鞋子竟然还有冬衣,宋杨激动了。
记得上次王媒婆来家里要尺寸的时候还在说李家闺女是个好的,而能娶到李家闺女是他的福分,可不就是这样吗,未来媳妇不仅不嫌弃他没有父母照应,还对他这么好,就连对他弟弟妹妹也好,这确实是他的福分,他上辈子肯定是烧了高香了,这辈子才能娶到这么好的姑娘当媳妇,他一定会对媳妇很好很好,比对自己还要好。
李家大哥见宋杨激动的抚摸着衣服,就是宋林也是紧紧看着崭新的冬衣,眼睛都不舍得错开一步,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宋林才表现出了一些孩子气了。
李有才看得心底微酸,就是他们家最困难的时候,家里因为爹娘都在,他都是不怕的,因为自己的依靠都在。他想象不到这些年失去了父母的宋家一家大小是怎么过来的,虽说条件不赖,但到底不如父母俱全啊。
李有才拉回跑远的思绪,暗自在心里敲了敲脑袋,他这是想到哪里去了。等再次喝完一碗茶水后,李有才就告别宋家,他也不想留下再给自家妹夫添麻烦就不好了,遂说家里事情多不顾宋杨挽留就要走。
宋杨看李有才执意要走也就不留他了,进厨房拿了一只野兔和一只野鸡让李有才带着,李有才也不推辞,拿着东西就准备离开。这些野物是这些日子打的,本想着等过段时间就给岳家送过去,不过大舅子来了让大舅子捎回去也是可以的。
宋杨跟着李有才一块出了院门,把人送到村口后,李有才就不让他送了。宋杨着大舅子走远后才转身往家走去。回去的时候就看见从父母过世后就时常照顾自己一家的宋大山时就赶忙打招呼道:“宋二伯,这是去哪了?”
“是大郎啊,我这是刚去地里看了下。你这去哪了,怎么看着是从村口过来的?”宋大山见是宋杨,就说道。宋大山兄弟三人,他是老二。三兄弟很早就分了家。宋大山从小就跟宋杨的父亲宋大明一块玩,从宋杨的父亲去世后,就吩咐自家媳妇多多照顾些宋杨他们,只是他家条件也不是很好,有些时候都是力不从心。不过,宋杨对宋大山很是感激,可以说对宋大山比对自家大伯都亲,就是去李喜儿家提亲和送聘礼的时候都请了宋大山一起去。
“刚刚大舅子来送了新做的冬衣,就是弟弟妹妹也有的。嘿嘿!我刚刚就是去送他的。”宋杨想了下就实话实说,宋二伯一家也不是外人,他也想找个人分享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而且宋二伯宋二婶都不是多嘴的人,不会说出去的。
“你这小子,你这大舅子来给你送东西你也不说留人在家吃顿饭,就是你做饭不好,也可以去找你二婶来做一顿的,你说你现在这像什么话,让别人知道了该怎么说你……”宋杨无奈的听了宋大山一路的教训,总结一下就是今天不应该不留他未来的大舅子吃饭。等到了宋大山家的院门口时,宋大山才住了嘴。
宋杨看宋二伯家到了,跟宋二伯说了一声要回家给弟弟妹妹做饭就一溜烟的走了,那快速的身影怎么看怎么像是落荒而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