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青阳-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着青氏的惨状流传开,不仅吉氏上下幸灾乐祸一片,连当初被吉生挖走的那些原青氏农夫也是议论纷纷。
自从来到吉氏封土后,因吉生被廉珀打断双腿的原因,吉氏先前对他们承诺的诸多条件全部作废也就罢了,甚至他们想要离开都不可得,许多人都因为想要逃走被上了枷锁,这待遇甚至等同奴隶。
经过吉氏近月的悲惨生活,离开青氏的二十多名农夫开始有人怀念在青氏封土的日子。
想想当时主家对自己的待遇分明已经很好,每年分到手的粟米加上采集的瓜果野菜也能勉强填饱肚子。
无奈自己太蠢,被吉氏开出来的丰厚条件晃花了眼睛,又觉得青氏实在没有了什么前途,猪油糊住了心肝才会相信吉氏的话,一年二百斤口粮,可以在吉氏封土内伐木造屋,这些瞎话当时怎么就信了呢。
在吉氏有那么多仆兵盯着,即便你不想干了想要离开,也不是随便就能走的。
什么吃的野菜也要算钱?不还完钱不许走?
然而后悔又能怎么样呢!也只能在皮鞭棍棒下老老实实的耕作。
当青氏谷场大火的消息传到这些农夫耳朵中时,心情相当不平衡的一些人顿时嘲讽道:“幸好咱们前面就离开了,不然还跟着青氏效力,等到冬季岂不是要饿死一些?”
“林、赫、博他们三个蠢蛋非要留下,看到时候他们跪着求着其他领主收留吧!”这是一开始羡慕三人留下的人在说话。
当然也有看不惯这些人的农夫嘲讽:“你前几天不还说三人聪明么?还说看能不能逃回去求着主上收留,反正家主年幼,秋娘心软,大家伙一跪下哀求就能被继续收留!”
这种当面被人揭短,肯定招人忌恨,没说两句几人就开始争吵,随即因为恼羞成怒殴斗起来。
农夫们难免拉帮结派,两人很快殴斗升级成数十人群殴,引来吉氏仆兵一通暴打,也让这些农夫冷静了很多,不管青氏兴盛还是衰败,已经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农夫们现在只恨不得将欺骗他们的吉生给生吃了,早知道吉氏是这个鬼样子,老子们哪怕不在青氏封地干活,秋收时节去北林城哪里找不到一个需要农夫的领主呢?
农夫们的后悔没有人去理会,路都是自己的选择。
不管怎么说,这一年秋季最后一个月,整个北林城各个领主都知道了一件事:青氏谷场不慎大火损失了全部秋收谷物,现在已经落魄的只能跟奴隶一样吃草籽之类的食物。
太阴历八百六十年,青阳以一个极为落魄的形象第一次进入邢国部分中下层贵族的视线。
………………………………
第五十二章大夫之家
凡诸侯之国必有十五之城,城有大小,各命城主以守疆土。
大城之主爵以上大夫,中城之主爵以中大夫,小城之主爵以下大夫。
邢国做为大申朝在北荒大河以北的诸侯大国,虽然不如北荒诸侯伯崇国拥有一百二十余城,但作为城池七十二的千乘之国,也是北荒强国之一。
北林城作为邢国北疆有数几座大城,在整个邢国内却只能算是中等偏下的城池,故而城主成峒为中大夫爵位,副城主两人分别是叶大夫与费大夫两位下大夫,各驻守东西两座小城。
严格算起来,北林城应该是一中两小三座城池组成的城市群,只是相距主城各有十里的东西两城,都仅是方圆一里的小城,军事意义更加明显。
故而北林城方圆千里内的集市贸易、经济活动都在中城进行,一般北疆各地国人提起北林城也都是指这座城池。
随着吉氏家族的刻意传播,青氏封土内发生的事情也被添油加醋的第一时间传遍了整个北林城。
让北林城内外众多领主及其家人多出点谈笑的作料:青氏果然荒唐,身为贵族居然落魄到跟奴隶一样吃草籽。
当然也有很多人看到:
如此一场大火,即便青氏咬牙将今年的公赋缴纳完毕,恐怕一个冬天封土领民就要散落一空,明年无力耕种的话还是无法足额缴纳公赋,到时候必然被国君斥责,削去封土爵位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其实若老牌领主遇到这种情况,应对起来就比较轻松。
不管是从世代交好的领主那里交换采买部分粮食补救,还是变卖部分家产都能勉强应付过去,很多领主也愿意跟这样的老牌领主交好,顺便淘换一些古董、古家具。
青氏这种新晋领主,满打满算也不过只有不到十五年的历史,缺乏底蕴沉淀,大家说笑过后连去看看的心思都没有,唯一关心的也不过是再过多久青氏就会被国君剥夺名爵封土。
城主府内,中大夫成峒头戴峨冠,一身缁衣,默默地站在院子里看着一株光秃秃仅有几片叶子的奇型小树。
三十余岁的他,面白微须显得格外儒雅,带有玄武纹路的中大夫正服,更是平添了几分威严。
负责城主府文吏的家臣法泽站在一旁恭敬道:“主公,青氏谷场大火的事情已经传遍北林城,其今年秋收的谷物损失惨重。
如今君上命云叔予上卿用兵北疆,一旦青氏借口大火拖欠公赋,恐怕会招惹来君上和云上卿怒火,臣以为最好还是派人去青氏探明情况,最好能让其提前将公赋缴纳完毕!”
成峒不由一声冷笑:“青氏大火?好好地一个孩子都被逼的以草籽为食了,居然还不放过,那些人都已经走门路到你这里!费仲搞得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我岂不知?”
法泽被成峒这番话说的汗流浃背,急忙下跪接连叩头道:“主公,臣下绝无受任何人指使啊,只是考虑到主公身负为北疆前线筹粮重任,尽心焉耳矣!若有一丝一毫不敬,愿受主公责罚!”
成峒回头冷冷盯着这名跟随自己多年的家臣道:“我不知道有多少蠢人会相信外面流传的那些话,当初那女子得罪的人确实很多,可受过她恩惠的人难道就少了不成?
这些年来我忠属君上不偏不倚,可不愿当某位贵人手里的枪!费仲他不过是上卿祁氏五服外的远亲,可我成氏却跟上卿云氏是五服三代的内亲,有些话说出来之前好好想想!”
“踏踏踏”
一阵急促而又稳健的脚步声打断了成大夫的训斥,很快从外面又进来一名深衣家臣。
来者是名三十岁左右的儒雅男子,头戴冠带,身穿文吏深衣,脚蹬羊皮软靴,手中却拿着一块灰色麻布包裹。
一进院子,男子先是惊讶的看了一眼跪地不起的法泽,继而忙对成峒躬身行礼道:“臣刚刚清点完毕今年新入库粟米,不知主公召我来何意?”
成峒露出一丝笑容道:“拓,你可听说了那青氏谷场大火之事?”
儒雅男子叫中城拓,因其曾祖受命主持营建北林城中城,并且之后世代住北林城中间这座城池,从三代之前便被称中城氏,以地名、职业为姓也是此时比较流行的做法。
中城拓听成峒问起,当即摇头道:“主公所言之事,臣已探知清楚,没想到竟然有人胆敢做出这般丧心病狂之事!就在秋月节当晚有人趁青氏封土空虚派出八名刺客行刺放火。
其中还有三名刺客竟然是九品力士境的好手,这场大火令青氏损失及其惨重,不过幸好刺客没能成功,据臣所知,青氏幼主在应对刺客的过程中可以算得上果敢睿智!”
“哦?”
成峒听到家臣中城拓的赞赏顿时惊讶道,“接连数日我听到的话都是在说青氏幼主如何不堪,愚钝懦弱也就罢了,据说丝毫不通贵族礼仪,为何你却对他如此推崇?”
这时连跪地不起的法泽也竖起耳朵倾听。
中城拓对成峒拱手微笑道:“城卫军司马子车焉息,数日前不是曾奉命前往青氏?记得还是主公亲自派其前往问责兽潮之事,子车军司马回来后就对青氏不乏赞誉之词。”
一听到这件事,法泽立刻紧张的偷偷瞄了成大夫一眼,他可是记得那天子车焉息回来后如实禀报了吉氏与青氏之间的冲突,并且对吉氏水浸盐泽阻断青氏外出极为不满。
成大夫当日非常愤怒,要不是正好那天云叔予上卿派家臣来北林城督促粮草运输,让成峒忙的分不出丝毫精力来,恐怕吉氏当时就要倒霉了。
果然不出所料,成峒也记起数日前子车焉息禀报的那件让他愤怒的事,联想到如今青氏突然燃起的大火,根本不难想到事情的经过和主使人,这让他这个城主脸色很不好看。
继而愤怒道:“费仲、吉单好不晓大体,北疆弦余不断增兵战事激烈,他两人怎敢如此不知轻重?如果青氏出了什么意外,让倾力支援北疆战事的众多领主如何看待君上?将士们如何安心作战?”
中城拓脸上不动声色,继续道:“青氏不愧是国之基石,即便被大火烧去大半收获,臣派出信使前往查探时,青氏家主已将今年需要交纳的公赋粮全部装袋备好,并对信使道可立时缴纳绝无拖欠!”
“什么?此事绝无可能,缴纳完公赋青氏吃什么?”法泽震惊中,不小心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也透露出他对这件事内幕的了解程度。
………………………………
第五十三章聚落威胁
“咦?法泽先生如何知晓青氏尚存多少粟米?”中城拓故作惊讶状,“莫非法先生早就探察过青氏府库积存不曾?”
法泽顿时吓出一头冷汗,急忙对成峒辩解道:“臣毕竟要帮主上核对各地领主每年收获数量,减除青氏一年来的消耗,多少还是了解一些青氏往年谷粟积存数量的。”
成峒没有理会法泽,对中城拓惊讶道:“大火已经烧掉青氏超过六成谷物,再将三成公赋足额缴纳,这样青氏可就剩不下什么了,哪怕青氏去年还有部分余粮,又岂能支撑到明年?”
中城拓余光瞥了法泽一眼,用颇为感慨的语气大声赞赏道:“青氏幼主深明大义,他言说而今弦余大军入寇北疆战事急迫,岂能让前线将士因自家不慎过失而无粮饱腹?
况且举国之力若不能击退敌寇,封臣之家亦不得保全,故而他宁愿跟奴隶一起吃草籽,吃野菜、野薯也要足额缴纳公赋!务必保障北疆战事顺利进行!”
“唔――原来是这样,青氏果然大义!”
成峒听罢不由微微捋起颌下美髯,然后狠狠瞪了法泽一眼,又对中城拓道,“善而不赏则义不举!既然青氏如此深明大义,我又岂能枉做小人?当为国君请命免除他一半公赋!”
“明公大善!”中城拓又拱手笑道,“其实臣赞叹的不仅是其深明大义这一点,还因这青氏幼主果断勇猛!
主上当知青氏自从三年前,意外折损廉展以下十二名私军尽没后,兵卒一直短缺无比,今年青氏家宰钟凯率领所有战兵、仆兵出战北疆,封土无比空虚。
当夜青氏幼主遇刺时身边没有一名战兵、仆兵护卫,居然率封土一群少年将入寇的八名死士全部斩杀当场,无人逃走。
臣听说那群少年没有一人突破九品力士境,其余人等也不过仅有四名战兵少子,余者不过四名农夫之子和五名少年奴隶而已,却斩杀八名入寇刺客,自身却仅有数人轻伤,疏为可叹!”
成峒惊讶道:“如此说来,此子果然非传言所说愚鲁憨拙,反而是果敢如此,有勇有谋!加上他宁愿跟奴隶一同食草也要支持前线,不拘泥礼仪,他年必入我等行列!大夫之家可期啊!”
说到这里成峒脑海里瞬间想起当年见到的那名女子,如此英姿之人的后裔又岂能是蠢蛋草包?
法泽听到中城拓的话越发觉得不妙。
便壮着胆子抬头反驳道:“主公,这必是青氏一家吹嘘之言而已,要知道青氏封土近旁便是他家龙雀巢穴,以五品下阶异兽搏杀几名九品刺客,即便获胜又哪里有什么值得吹嘘的地方!”
说完法泽很不屑的看了中城拓一眼,这两人基本上代表着城主府两派家臣,虽然都还算忠诚于家主,但一派倾向交好费大夫,一派倾向交好叶大夫,成峒也没有理会他们之间的明争暗斗。
对于青氏那只龙雀成峒并不太担心,固然一只五品下阶异兽足够强大震慑四方,但北林城防御体系完备,也供奉着一头同样是五品下阶的异兽,哪怕无法战胜龙雀,也以出众的防御能力傲视周边千里。
中城拓见城主大人又看向自己,解释道:“主公,臣下派去的信使曾经亲自检验过那些刺客尸体留下的伤口,其中仅有一人是死于龙雀丢下的树枝,其他六人都是被刀剑斧所杀。
更关键的是这八人不仅仅是死士,臣发现这些人还很可能跟黑风聚落有关系,臣恐怕此事会招惹来更大的麻烦!”
“确定是黑风聚落死士?”听到这个近年迅速崛起野民聚落的名字,以成峒中大夫身份也不免稍稍变色。
在大荒之中多有野民聚落,大小不一,聚族而居。
或祭祀淫祠鬼神,或祭拜山精树怪,或崇拜异兽图腾,以求获得更大的生存机会和生存空间,不过这些野民聚落大多只有几百数千人而已,不成气候。
尤其在邢国内部大片荒野中生存的野民聚落,往往不会超过万人之数,因为超过万人的野民聚落,很容易对周围大小领主封土造成威胁,会提前引来邢国大军进剿。
另外北荒土地贫瘠,有限的土地难以养活太过庞大的聚落,导致绝大部分野民聚落有分营别居的习俗。
然而北荒地域辽阔数十万里,有大大小小二十余个诸侯国,各国疆土交汇处往往形成两不管、甚至三不管地带,这些地方多少存在一些比较适合耕种的土地,可以养活规模更加庞大的野民聚落。
黑风聚落就是其中一个代表。
在邢国东南部,与留国、璐国交汇处,有连绵数千里的山脉、森林、湖泽,黑风聚落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其实这个强大的野民聚落发展起来也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
由于弦余部落十多年来年年入寇,邢国没有多余精力搭理这些不成气候的边荒聚落,而另外两个邻国留国与璐国又都是国力贫弱的小国,更是无心清理边境的野民聚落。
十几年时间不知不觉,黑风聚落竟然发展成了人口十余万的强大聚落,这座聚落祭祀一位被称为黑风神的强大邪神。
每逢作战往往会有邪神祭祀随军作战,在战斗时,祭祀为聚落士兵施展术法,让这些士兵战斗力强大又悍不畏死,在五年前就已经形成了一个事实上的强大军事部落政权。
当邢国准备联合留国、璐国联合出兵围剿时,留国、璐国却意外与更东南面的强大崇国因种种原因发生军事冲突,两国无力继续参与行动,所谓的联合进剿也就成了邢国的单边行动。
然而没想到的是,在邢国独自进剿过程中,竟然每次都被黑风聚落提前知晓一切作战布置。
接连几次重大失败后,邢国不得不放弃了进剿事宜,另外黑风聚落从没有主动进攻过邢国,也是放弃进剿的一个缘由。
对于发生在前几年的这次失败进剿,普通邢国百姓国人当然不会知道。
不过成峒身为北林城主、中大夫爵位,就必须了解这些情况,邢国绝不会容许第二个黑风聚落在邢国边境崛起。
想到这里成峒心中暗暗一惊,更让他感到不安。
黑风聚落位于邢国东南与留国、璐国交界处,北林城却距离邢国北疆不到两千里。
两地中间跨度近八千里之遥,黑风聚落的刺客怎么会跑到北林城这里来?
莫非那黑风聚落与弦余蛮子,暗中联手想要做什么不成?
………………………………
第五十四章成大夫的态度
见成大夫面色严峻起来,中城拓恭敬揖道:“主上勿怪,臣原本也担忧是黑风聚落插手北疆,更担心是其与弦余部落暗中联合,因此特意派出一队仆兵前往青氏封土。
待这队仆兵运回来一具尸体后,臣已经仔细查验过,以为这队刺客并不是黑风聚落之人,也不是封臣私下供奉的死士,应该是北林城周边野民聚落盗用黑风聚落的名号!
这一点也正是臣所最为担忧的,连地处北疆的北林城周边野民聚落,都要借用近万里外黑风聚落的名号,想必东南各地必然更加严重,臣以为黑风聚落的影响力已不容忽视。”
“拓所言极是,还是你能想的更明白一些,此事还须尽快上报国君知晓才是!”成峒长叹一口气,
“自古圣贤皆曰:名不正则言不顺!黑风聚落已经能影响万里之外的野民聚落,可以说正在获取事实上的名分,又怎可能是表面上温和无害的?万万不能再忽视下去!”
成峒慢慢踱着步子仔细想了半天,然后对中城拓道:“我本欲亲赴国都向君上言明此事,但供应北疆战事战事所需粮草至关紧要无法离开,拓你仔细写一卷帛书,我安排精骑尽快送到国都!云上卿那里也要有一份!”
“主公安排极是稳妥!”中城拓赞道,却没有离开,而是躬身托起手中一个不大的包裹道:“臣以为主上还需一件喜事一同带给君上!
而今北疆弦余大军逼迫甚紧;东南又有崇侯据大河之险频繁整治兵戈,颇有虎狼不测之心;国都几位上卿又位高权重,国内又有黑风聚落等一干野民为祸匪浅。
此数者,已让君上寝食难安,若主公尚未完全查探清楚此事,就把黑风聚落的消息上报,心情烦闷之下恐将招惹君上不喜,臣以为若能将此物一同送到国都,想必也能让国君心中稍稍欢喜!”
“拓所言极是,毕竟还未确定青氏大火是否与黑风聚落相关!这件事也不过你我猜测!”
成峒被中城拓一番话说得有些迟疑,他疑惑的看着中城拓手中的包裹道,“只是你手中所持乃是何物?国君为何见此物会稍稍欢喜?”
“主公请看!此物名为镰刀!”中城拓恭敬打开包裹,顿时露出几柄大小不一的刀具。
成峒仔细打量,包裹中放着七柄大小不一的镰刀,最小的有一尺长短,而最长的也仅是三尺长而已,材质也有异兽骸骨和北荒水牛骸骨,另外还有一柄铁木磨制的两尺长镰刀。
拿起一柄晶莹剔透的骨镰,成峒顺手就割断了身边一株梅花树枝,手几乎没有感受到任何阻力,再拿起铁木镰刀同样试验一把,几乎也是同样锋利。
“此物作为兵器恐怕小了点!”
见成峒面露疑惑之色,中城拓笑道,“主上不知,此物是收割谷物的农具,上月秋收时青氏被人阴谋招募走了家中全部农夫,秋收之事几乎毁于一旦!当然臣现在并不是要告某些人的状!”
成峒微微一笑,北林城某些人的心思和行事,他又怎可能一点不知道?
只不过之前跟青氏没有什么牵扯,跟叶大夫关系也不是那么密切,故而懒得为一个小小中士名爵领主出头,此时他也不表态只是示意中城拓继续。
中城拓丝毫不理面色越来越难看的法泽,又是拱手一礼道:“青氏幼主无意中观察弯月和蚌刀形制,最终发明制造出这种极适合收割谷物的镰刀!使用这种镰刀后,一人可抵数十人之力!
青氏就是凭此得以在秋雨之前将全部谷物收割完毕,如果没有这种镰刀的话,他们恐怕连一成谷物都无法收割完毕。臣以为有了这等利器,明年一人便可收割以往近十倍的井田!”
“妙,妙极!”成峒顿时开怀大笑道,“今有此物,秋收几乎相当于新增十倍人力,只是如此神妙之物青氏为何非要在秋收后才献上?若是秋收前献与君上不知该有多高兴!”
成峒兴奋之余又有些微不高兴,如果提前一个月有了这种秋收利器,自己献给国君,恐怕功劳还会更大一些。
“青氏亦是不得已!”
中城拓冷眼看法泽一眼,对成峒解释道,“从上月秋收开始,青氏封土外的道路便被吉氏掘断寒溪水淹盐泽,隔绝了外出道路。
其家臣外出采买食盐时亦被人袭击几乎身亡,即便其封土中还有那头龙雀坐镇青氏封土,家主也几乎不能保全性命!
故而青氏幼主发明此物后,也只能先保证自家秋收,却没想到有小人谋取青氏不甘失败,这才有了秋月节刺客焚粮一事。
若不是霍丘城因为兽潮发函问责,主公派子车军司马前往青氏询问此事,恐怕要到一个月后催促缴纳公赋粮时才能知晓。
臣听闻青氏封土遇刺之事后,为此特意派出仆兵前去查探,青氏幼主才得以托付其带出这些镰刀和内情来!”
“哼!费仲越来越不像话!”成峒冷哼一声,瞪了法泽一眼,然后对中城拓道,“不管怎么样,为国效命方是正道,青氏有此大功能减免公赋是必然,明日你亲自去青氏一趟!
青氏深明大义自当奖赏,另外看青氏可有困难,尽可能满足他们的请求,锦上添花何如雪中送炭!这会恐怕叶氏老妇人也已经收到这些东西了吧?你明日取新收粟米两百石一起带去。”
“主公英明!”中城拓恭维笑道,“青氏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