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芙蓉女-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有些失落。

    七公公手里提的灯灭了。

    二人摸黑前行。

    京城繁华,皇上却是不发一言,一脚踏入宫门,他还在浮现联翩,芙蓉又拒绝了一个喜欢他的男人,看来,这姑娘是真心喜欢苏畅的,此次苏畅去边疆,是他这个做皇上的特许的,若苏畅有个一万或是万一,那芙蓉不得哭的半死,会不会找他这个皇上算帐?

    他不放心,回到养心殿,便大笔一挥,写了一封八百里加急,让赵副将护着苏畅的周全,无论如何不准让苏畅陷入危险,得让他活着回来。

    八百里加急,星夜启程。

    半空星子寂寥。

    皇上立于台阶之上,抬头仰望着星空不禁失笑,他这是怎么了?赵副将为他这个皇上征战半生,他都不曾这么牵挂,一个苏畅,倒让他忧心了。

    小酒馆的生意还要继续。芙蓉去帮忙,杨波却没在,听杨老爷子说,杨波生病了,发了高烧,夜里说胡话,直到早上才退了烧,因为一夜没睡好,所以身上没有力气,今日休息。

    芙蓉又不会炒菜,只能做些擦擦洗洗的活。

    直擦的桌子乌黑发亮,杨老爷子催促她:“掌柜的不在,咱们又做不得生意,还是关上门吧,这些桌椅,不是先前刚擦过吗?再擦,就擦坏了。”

    芙蓉却执意再擦一遍。

    杨老爷子蹲在门口抽了两三袋烟,直抽的喉咙发干,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着。他又懒又困,便先行回去。

    芙蓉拿着抹布坐在柜后。

    酒坛子都被擦的发光,小酒馆里实在没有什么可忙的了。芙蓉却又不愿意回去,实在是因为,如果回去的太早,小巧自然会问为什么,总不至于说杨波生病了,若是这样,小巧一定会牵肠挂肚,她又三灾八难的。还是算了。

    一直坐到日头偏西。这期间。她甚至想去白家看看杨波,可思来想去的,又忍住了。

    杨波身体一向很好,为什么突然就发起高烧?难道与自己跟他的谈话有关系?人说生病的时候。最脆弱,若这个时候自己去看杨波,那便是剪不断,理还乱,她宁愿狠心一点。

    如此,直到日头偏西,芙蓉才回家去。一切照常。

    第二日太阳升起,她又穿戴一新去小酒馆里帮忙。

    一连三日,杨波都不曾出现在小酒馆。

    直到第四日早上。杨波才拖着沉重的身子来了。

    只几日没见,他就瘦了一大圈,整个人像是虚脱了似的,显的恍恍惚惚,杨老爷子亲自扶着他。从杨家走到小酒馆,杨波已是气喘吁吁,看来,身子极弱。

    杨老爷子不禁道:“可不是傻的?如今天虽然暖了,晚上却还有点寒气,竟然用凉水泡澡,可不是傻了?你问问这京城里,这种天气,谁会拿凉水洗澡,你问问芙蓉会不会,芙蓉,你会吗?”

    芙蓉脸一红,这种问题,自然羞于回答。

    杨老爷子也深感自己问的唐突,他的话又落到杨波身上:“以后再这么神神叨叨的,出了什么事,我跟你娘以后依靠谁?真是炒菜把脑子炒糊了。”

    杨波以手支桌,头上大滴的汗落在桌上。并不是因为天热,而是因为身子实在虚弱。

    芙蓉有些担心,说好不那么明目张胆的关心他,可还是忍不住问道:“杨波,你没事吧?若是身子不舒服,便回去休息吧,你这么虚弱,怎么能在小酒馆里忙活呢?”

    “我说也是,银子是挣不完的,三五天不开门也没有什么,把身子养好要紧。”杨老爷子附和着道:“我这一生两个儿子,大儿子是成天想偷懒,让他干一天活,他能嘟囔一个月,二儿子呢,又歇不下来,发高烧的时候,也不忘炒菜的事。”

    “我没事,你们放心好了,如今高烧已退了。”杨波坚持要去厨房做菜,芙蓉与杨老爷子哪里能拦的下。只得由着他。

    小酒馆里又恢复了平静。

    杨波炒菜,买菜。

    芙蓉擦桌子,算帐,端菜,倒酒。

    井然有序。

    只是二人的话,却没有以前多了。

    很多时候杨波想跟她说话,比如,说一些关切的话,热不热,累不累之类,可话到嘴边又咽下,他怕芙蓉误会,他怕给芙蓉带来负担。

    有时候芙蓉想跟杨波说话,比如生病刚好,不要那么卖命,应该好好歇一歇,可总也说不出口。他也怕杨波会误会。

    如此,有些尴尬。

    半月之后,已是初夏。

    树木繁盛,花香满地。

    天黑的晚了,天亮的早了,小酒馆一天要经营八九个时辰。

    这八九个时辰里,芙蓉与杨波各司其职,流水的银子花花的入帐。

    前来吃饭的食客越来越多,杨波结合着京城人的口味,创制了许多菜品出来,排队等吃饭的人,络绎不绝。

    偶尔,杨老爷子会来小酒馆里帮忙。

    只是最近,一次也没有看到他。

    芙蓉有时问及,杨波也是含糊其辞:“或许,他有别的事忙。”

    杨老爷子有什么可忙的,如今又不是在石米镇放羊的年代了。

    这日收工,太阳还很高。

    杨波解下围裙对芙蓉说:“明日咱们休息一天,不用来上工。”

    芙蓉惊诧:“咱们小酒馆的生意这么好,为什么要休息一天?”

    杨波笑而不语。

    芙蓉心里也摸不透他的想法。

    直到次日早上。

    天热人容易倦怠,宫里放假六天,说是有位娘娘庆生,阿哥们要去忙碌,自然不用上课。

    葫芦兴高采烈的要睡懒觉,特别是早晨,太阳还没有完全探出脑袋,夏夜的凉气还在,正是睡觉的好时候,白家门口却传来“啪啪”的拍门声。

    葫芦猛的坐了起来,揉着睡眼惺忪的眼睛道:“什么时辰了,是不是要进宫习学了,我是不是又去晚了,师傅会骂的,你们也不叫我。”眯着眼睛就找袍子穿,穿到一半,回想起来,这几日都不必去宫里,这才松了口气,把袍子扯下来扔到一边,自己“噗通”撂倒:“谁啊,这么早就拍门,能不能让人好好睡一觉了?在宫里习学已经够辛苦了,春娘天天让我考秀才,大姐又说我考不中秀才,好不容易这会儿没人嘟囔秀才的事,又有人拍门……。。”他念叨了一会儿,又沉沉的睡去。

    来的人是杨波。

    后面跟着杨老爷子并王婶子,这一次,是全家出动。

    王婶子身边,还跟着一位头戴红花的老妇人。

    老妇人描眉画眼,红花当头,面色喜庆,屁股刚挨到板凳,便挥着手帕嚷嚷道:“真是大喜大喜啦。”

    春娘等人觉得莫名其妙,唯有杨老爷子一家人面带笑意。

    老妇人道:“我是他们雇来的媒婆,所谓三媒六聘,自古婚姻,得讲究媒妁之言,呐,京城的媒婆都知道,我胡媒婆从不打诳语,这家的姑娘今年刚十六,长的面若桃花,性子又极稳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做的一手好女红,而且,因为是大户人家出身,也识得字,真是百里挑一呢……。”

    春娘等人愣住。

    老妇人笑呵呵的道:“怎么样,这样的女子,配你们家的儿子,肯定错不了了。门当户对,是一定的。”

    葫芦差一点被吓尿了,他睡的香,可听到媒婆那尖锐的声音,他还是打了一个哆嗦,竖着耳朵细听,听到什么“配你们家儿子”,什么“门当户对”的话,他再也睡不着,披上袍子光脚就跑了出来:“要给我说亲事了?不准备让我考秀才了吗?说的是哪家姑娘?”

    媒婆笑的合不拢嘴:“哎呀,这位就是小公子吧,长的一表人才,呐,相貌堂堂,虽然瞧着没有姑娘大,他也不到十六岁,不过……。提前说好亲事也是应该,女大三,还抱金砖呢。”

    杨老爷子不禁拿烟锅子敲媒婆的手:“我说,你是不是弄错了,什么女大三,抱金砖,我花银子雇你来,是给我们家儿子说亲事,你怎么扯到什么大门人家姑娘身上了?”

    媒婆不禁拍着脑门道:“哎呀,我生意太好,弄混了,真是不好意思,今日来不是为贵公子说亲事,是受杨家人所托,来白家说亲。”

    葫芦瞪了媒婆一眼,空欢喜一场,他晃晃悠悠的回屋睡觉,不禁又傻笑还好是虚惊一场。

    媒婆来说的是小巧的亲事。

    小巧似乎很不相信,她本来躺在床上养着,听大夫的话,要一个月以后才可以下床,这会儿再也躺不下去,冒着断骨的危险,由芙蓉扶着她去了中堂里。

    媒婆说的天花乱坠,瞧着小巧病怏怏的,又是丫鬟打扮,便拉着芙蓉的手道:“这位姑娘果然是个有福气的,杨家人说了,想娶你进门,呐,这姑娘真是贵不可言哪,人长的好,穿什么都好看,你瞧瞧这衣裳,穿在她身上,简直就跟仙女一样,这样貌,千里挑一,准准的……。”
………………………………

第572 有消息吗

    小巧尴尬。一双手直冒汗。

    芙蓉更是尴尬。这媒婆的业务也太不精通了,进门之前,没有先打听清楚吗?如此胡言乱语。

    杨老爷子黑青着脸,拿烟锅子又敲媒婆的手:“你这媒婆,是没睡醒吗?花银子雇你,早知道,不如我自己来说好了,我们家要提亲的,是小巧姑娘,你说的那是芙蓉,名字都不一样,你弄混了。”

    媒婆尴尬,又拉着小巧的手夸赞一番,什么人长的好看,穿什么都好看,什么跟仙女一样,都是老话,然后又指着杨波道:“你瞧瞧这家的公子,也是相貌堂堂,如今开着小酒馆,那生意,可是蒸蒸日上,以后你若嫁给他,这小酒馆就是你的了,挣了银子,把半个京城买下来也有可能,到时候,可是比那些王公贵族都富贵。”

    杨波被夸的不好意思,不得不提醒媒婆:“小巧就在酒馆里做活,你也不用骗她……。都是自己人。”

    如此,不过两三个时辰,这亲事也就说定了,杨家按照石米镇的旧俗,送了几只鸡并半扇猪肉,另外还有几匹布。

    或许杨家什么也不送,只要是来求亲,小巧都会乐不可支。如今她抚摸着鲜艳的布匹,一个劲儿的咯咯直笑,甚至身上的伤也不记得了,以往喝药的时候,还会觉得苦,要吃一粒蜜枣,如今,喝药就跟喝汤一样,一仰脖,就下去了。

    芙蓉送几个人出门。

    因为这亲事成了,也算了了杨老爷子的心愿,他喜滋滋的抽着烟锅子同王婶子道:“这京城,就是咱们的福地,你瞧瞧,在石米镇的时候,诸事不顺,做什么什么不成,羊下个崽儿都能难产。如今一来京城,你看看,小酒馆顺顺利利,这亲事也要成了。咱们就等着抱孙子。”

    “这事还得谢谢芙蓉。”王婶子轻步跟在杨老爷子身后,扭头看看,杨波与芙蓉还站在那说话,便道:“当初我一心喜欢芙蓉的,只是咱们杨波,未必能配的上芙蓉,不过。若不是芙蓉家收留了小巧。好心对待她。如今杨波与小巧又怎么会在一起,所以以后咱们对芙蓉得好一些,你啊,有事没事的。别总找人家的麻烦,当初在石米镇,咱们虽然帮衬过白家,可那都是小事,过去那么久,不值得一提,进了京以后,芙蓉家帮了咱们大忙。”

    杨老爷子重重的点头,难得的。王婶子说话,他没有反驳,还很赞同。

    杨波与芙蓉,就站在白家门口说话。

    白家对面是苏府。

    苏府下人偷望着二人。

    微风吹过,芙蓉理了理鬓边的头发。

    或许是因为小巧的亲事成了。她心里很高兴。

    杨波有千言万语想说,可又不知从哪里开口,想了半天,挤出一句:“芙蓉,我听了你的话,不要错过小巧,过些日子,如果没有意外,我便娶了小巧去。”

    芙蓉点点头。

    “自上次喝茶以后,我觉得咱们俩好像有些生疏了,咱们不是无话不谈的朋友么?”杨波一脸恳切。

    芙蓉点点头。

    “我还记得,当初在石米镇的时候,你在郑家娘子肉铺里帮忙,我就在路对面一棵树下卖羊肉汤,那时候葫芦还小,跟陀螺似的,围着汤锅直转,那时候最幸福的事,就是你收工以后,咱们带着葫芦一起去街上玩,有人欺负葫芦,咱们提着刀就追了上去,吓的别人叽歪乱叫……。”说起旧事,杨波不自觉的笑了:“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都随着这一年年的风,老了,咱们大了,葫芦也大了,如今听说葫芦都要考取秀才了……。虽然咱们……。但是,我还是真心跟你做朋友……。。一辈子的朋友,你愿意吗?”

    “我愿意。”芙蓉笑。

    “那拉钩……。”杨波笑着想起小时候,可看到苏家下人那不怀好意的目光,他只好收回了手:“还是算了,别让苏家人误会。只是,以后咱们还是无话不谈的朋友,这样,我便心满意足了。”

    如此,芙蓉也心满意足了。

    小巧容光焕发起来,甚至,躺在床上养伤,也能随口哼上几支小曲儿。

    芙蓉做活的时候,她也能帮着穿针引线,身上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

    这么春光满面的,倒让葫芦嫉妒,他不止一次停下手里的书,竖耳听着小巧“咯咯咯”的笑声,不止一次的嘟囔道:“好吧好吧,你们都高兴吧,要嫁人了,不像我,整天只能抱着这些书看,还要考什么秀才……。。”

    葫芦的百无聊赖,自然有青儿慰藉。

    如今,青儿俨然成了葫芦的开心果,他一看到青儿,便把什么考秀才的事,什么看书的事扔到九霄云外去了。

    比如,捉蛐蛐儿的事,他若是讲给芙蓉听,芙蓉总会不耐烦的道:“葫芦,捉蛐蛐儿这事,你三四岁的时候不就会了吗?你快照照镜子,看看如今你多大了,竟然还想着捉蛐蛐儿的事,没长进。”

    可青儿就不一样,每当葫芦跟她讲起捉蛐蛐儿的事,哪怕是一天讲上两遍,青儿都能心平气和的,就像从来没听过一样,一脸好奇的静静的听着,听完还不忘直拍手:“葫芦,你好厉害啊。”

    葫芦就想要这种知己。

    葫芦手里的书旧的不像样子,泛黄的书页甚至破个洞,这并不是他看书认真,或是看的多,而是每次翻开书,他就一肚子的惆怅,翻一页,念叨一声“考秀才”,然后又把这页翻回来,念叨一声“不考秀才”。

    如此“考秀才”与“不考秀才”之间,书都被他翻的凌乱了。

    可书上的字,他一点儿也没看进去。

    青儿捉了只幼蝉逗他:“葫芦,你不是最喜欢这个?”

    葫芦瞬间扔了书,把幼蝉的翅膀折了,这样幼蝉就再也飞不起来。

    他跟青儿围着小石桌坐着,石桌上头有黄瓜藤,上面结满了黄瓜,这是春娘种的,黄瓜长势极好。

    葫芦伸手摘了一根黄瓜,用手顺了顺,便递给青儿,倒也不洗,青儿也不嫌弃,“咔嚓咔嚓”的吃了起来。

    “葫芦,我听苏老爷说,你师傅说的,你们也就这两年,就要参加秀才之考了?你行吗?”青儿有些忧心。

    只有在青儿面前,葫芦才能敞开心扉说话,他敲敲幼蝉的屁股,一脸无奈,就像拉肚子找不着厕所一样,难受的叹气:“唉,考秀才这事,关我的事,也不关我的事,我要是能考中,我自己都不相信。”

    青儿咬着黄瓜笑起来。

    葫芦见四下无人,又神秘兮兮的道:“不瞒你说,我进宫,一半是习学,一半是跟阿哥们玩……。。论起玩,我可是花样百出,论起考秀才,还是算了……。我一点花样也使不出来了。”

    青儿又笑,却并不说什么,诸如你得好好念书啊,你得光宗耀祖啊这类的话。

    一只幼蝉,都够两个人玩上半下午。

    青儿出门,遇上从小酒馆回来的芙蓉。

    她脸上一红,甚至不明白,为什么看到芙蓉,脸上就会一红,难道是因为葫芦的事。

    “天热了,家里的黄瓜能吃了,有空了常来坐坐。”芙蓉笑着道:“葫芦爱跟你说话。”

    青儿笑道:“刚才已经吃了你们家的黄瓜了,嫩的很,汁水多,真好吃。”

    二人擦肩而过。

    青儿鬼使神差的又叫住芙蓉:“姐姐,你有关于苏公子的消息吗?”

    又是苏畅。

    芙蓉本以为,只是会夜里睡不着的时候想想他,平日太过忙碌,一点儿也不得闲,倒把他忘了,可青儿偶然提及,又让她心里泛起涟漪。

    青儿像是避嫌似的道:“姐姐,并不是我刻意打听苏公子的消息,只是我从宫里出来以后,就在苏府生活,但是你放心,我对苏公子,没有一点男女之情,苏公子对我,也是一样……。。”青儿红了脸,她试图解释。

    芙蓉笑笑:“我知道的。”

    青儿这才放下心来:“姐姐,自我进了苏家以后,虽无名无份的,可苏老爷待我,真的犹如亲生女儿,你瞧瞧,我身上的衣裳,都是苏老爷让少爷的奶娘帮我采买的,而且平时用饭,一点也不怠慢我,天天换着花样的让厨房里给我做好吃的。府里上上下下的人,也都把我看的高高的,从不欺负我,我很知足,也把他们当成一家人。苏公子去边疆也有些时日了,可是连一封信也没有,一点儿消息也不见,虽苏老爷不闻不问,也不吭一声,甚至从不提及,但我知道,他心里极为牵挂,每天晚上,他都坐在灯下下棋,以前,他总喜欢跟苏公子一块下棋,如此,可不是想苏公子了么?”

    芙蓉点点头,这个青儿,观察的倒是仔细。

    “我想着,也帮不上什么大忙,只是觉得,苏公子与姐姐一向交好,若苏公子给姐姐写了信,或是姐姐知道些关于苏公子的消息也说不定。所以就大胆问问,若真的有苏公子的平安消息,我也好告诉苏老爷知道,让他放心。我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青儿盯着芙蓉。
………………………………

第573章 赵府

    芙蓉只得道:“我……。也没有关于苏公子的消息。”

    青儿有些失落。

    芙蓉扶着她的肩膀安慰:“你能有如此心思,是苏老爷的福气,所谓无消息便是平安,如今苏公子没有消息,定然是平平安安的,你们也不必惦念,若什么时候有了消息,我也会第一时间告诉你们知道。”

    如此,青儿甚安,这才辞别。

    “无消息便是平安”。这句话,是芙蓉安慰青儿的,她自己却不肯相信。

    她明白,就像当初皇上所说的,边疆将士,也就赵副将这样的级别,可以写信报平安,像苏畅这样的小马夫一枚,天天喂马怕都忙不过来,还能有时间写信?就是能写,也不会让他寄信的。

    她心里开始突突的跳,始终是放心不下。

    帮小巧帮了两件衣裳,便倚在床头发呆。

    床头的灯,彻夜未熄。天刚蒙蒙亮,芙蓉就起了床。

    小巧的身子好些了,嬉笑嫣嫣的对芙蓉说:“芙蓉姐,这些天,多谢你替我在小酒馆里帮忙,如今我身上的伤大好了,大夫也说了不用再喝药,从今日起,小酒馆里的活计,还是我来做吧,芙蓉姐好好在家歇着,天也热了,不要出去乱走,以后也不用起来这么早了。”

    芙蓉点点头,算是答应。

    用过饭,小巧便出门了。

    葫芦抱着书躺在黄瓜架下打瞌睡。

    黄瓜架就在芙蓉窗口。

    他打了一会儿瞌睡,发觉天闷热,乌云密布的,像是要下雨的前兆,便睡不着,在石凳上扭来扭去的,正好瞥见芙蓉坐在铜镜前梳洗打扮。

    浅粉色外衣,内搭浅紫色衣裳,裙摆及地,如娇艳的花。

    芙蓉梳了飞仙发髻。高耸的发髻间,是两朵晶莹的珠花。

    耳后的头发散在背上,青丝温顺,与深深浅浅的衣裳融合在一起,很是妩媚。

    对镜梳妆,自然少不得描描画画。

    芙蓉先画了远山含黛眉,又觉得太过沉重,便又擦了重画,画了有三五次,才算满意。

    然后又给嘴唇涂上色彩。橘黄色。浅粉色。深红色,亮紫色,各式颜色都试了试。

    葫芦吓的捂脸:“大姐,不是我说。那亮紫色,你好歹也别涂在嘴唇上,跟中了毒一样。”

    芙蓉只得换一种颜色涂在嘴唇上,来回描画了有一个时辰,葫芦看的都快睡着了,她才收拾利索,对着铜镜一照,倒也光彩照人,只是昨夜没睡好。黑眼圈有点严重,看着有些憔悴,这是粉也无法遮挡的。

    她兴高采烈的出门。

    葫芦揪了根黄瓜咬了一口道:“大姐,黄瓜能吃了,你吃吧。水嫩嫩的。”

    芙蓉撇了他一眼,没吭声,急着出门。

    葫芦又“咔嚓”咬了一口:“大姐这样明媚照人的姑娘,自然不肯吃黄瓜了,只有我这样的丑货才啃吃黄瓜。”

    芙蓉奔过去,夺过黄瓜咬了一口:“你有什么事,直说。”

    葫芦嘿嘿笑起来,他的心思被芙蓉给看穿了:“大姐穿的这么隆重,一定是有大事了,不如,捎上我吧,也让我去见见世面,我在家里怪无聊的。”

    芙蓉转身便走。

    空留葫芦坐在石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